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上师教言
08 AUG
14
2021

今天我们会做这样的一个人,不是因为前世有了识、名色、入、触、受,而完全是因为前世有无明,又因无明而造业的缘故。正是因为这两个缘起,所以才有了今生一大堆的痛苦。

上师教言 2021.08.14
08 AUG
13
2021

我们也有办法将已做善业变为解脱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起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刹那刹那生灭的角度来看,以前的所作所为已不存在了,但是,其种子的相续却已经留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一旦我们能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阿赖耶识中的相续就可以立即转变。以前所做的善业,也能因此而成为菩提之因。

上师教言 2021.08.13
08 AUG
12
2021

如果有菩提心,莫说后世,即使在现世当中,无论遇到的是幸福还是痛苦,自己也都能坦然面对、妥善处理,而且能为众生带来诸多利益。比如说刚刚发起菩提心的人,他虽然没有什么证悟的境界,但是,仅仅依靠菩提心的能力,他也可以给予众生极大的利益。

上师教言 2021.08.12
08 AUG
09
2021

《中论》、《入中论》中讲的自空中观与空性,仅仅是指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其中没有提到光明的部分,所以称为一般的中观;而引入了如来藏光明的他空中观,就属于大中观、大空性。

上师教言 2021.08.09
08 AUG
08
2021

《离四贪》与《三主要道》有什么差别呢?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是从肯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出离心是什么?菩提心是什么?什么叫空性见等等;《离四贪》教言,则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什么不是出离心?什么不是菩提心?什么不是空性见等等,二者之间的差别,只是视角的转换而已。

上师教言 2021.08.08
08 AUG
07
2021

世间人都非常向往长寿、富裕或具有神通,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对一个修行人或众生来说,究竟是好是坏,也是很难断定的。

大家都知道提婆达多。如果提婆达多没有神通,就不可能造两个无间罪。正因为他有了神通,才能收服那个国王。国王觉得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也就对他言听计从。两个人串通一气,才会造作很多无间罪。

关于长寿,也有一个公案: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因参与村子里的纠纷,死的时候犯了戒。听到消息后,阿底峡尊者很伤心地感慨道:“我那弟子早死三年还是一个三藏比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早三年他死去,还是一个持戒清净的比丘、学识渊博的三藏法师,但三年后却判若两人。

所以,寿命长也不一定有益。有些众生寿命长了反而会因此造很多恶业。

上师教言 2021.08.07
上师教言 - 慧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