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上师教言
09 SEP
02
2018

于师强信得加持,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也说,在证悟以后,也要加强对上师的信心,经常修上师瑜伽。

密宗,特别是大圆满的证悟,不在于聪明不聪明等其他因素,而在于上师的加持。要得到上师的加持,就需要信心,没有信心是得不到加持的。

上师教言 2018.09.02
08 AUG
30
2018

无神论虽然是不正确的,但是,无神论者至少还对生命进行了思考,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比起那些只知道吃喝,其他什么都不管,对生命和轮回持无所谓的态度,完全不进行思维的人还是要好一点儿。

好在哪里呢?不错,虽然目前持断见者尚未找到真理,但是通过思维的方式,他的见解也会逐渐地转变,这是有可能的。所以,佛教也尊重断见派。而常见派本身就要求信徒行善,所以肯定是要尊重的。不论显宗还是密宗都是这样看待外道的。但是,对于他们的观点,我们仅止于尊重而已,却并不承认。我们承认什么呢?

我们承认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众生是在不自由的情况下来,在不自由的情况下走。为什么不愿意走还是得走,不愿意来还是得来呢?这是有因缘的,而因缘是可以改善的,因为它是有为法。

上师教言 2018.08.30
08 AUG
28
2018

佛教的很多基本教派在对微观世界的观点上,都存在着许多分歧,其缘由可上溯到近三千年以前,佛在转法轮时,曾有意地宣讲了不同的教言,人们根据各自所听到的法语创立了不同的教派。基本教派有四:一切有部、经部、唯识宗与中观派(如果将密宗单独分开,则就是第五派了,但此处暂时不讲密宗的见解)。如从大、小乘的角度来分,则一切有部和经部属于小乘,唯识宗和中观派属于大乘。四大基本教派的见解像楼梯一样,分成四种不同层次,一层高过一层。

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层次,是因为佛考虑到众生的承受能力不同。如果一开始传法就讲中观或密宗,闻法者会难以接受,并因此退失信心,从而不能进入解脱道。如果这一世不能走解脱的路,下一世能否再有这样的机会就很难说了。为了给众生培植相应的善根,为了适应不同众生的根机,佛才会以不同教言的方便来因材施教。也可以说,是因为众生需要不同的引导,才会有这些教派的创立。这一切,都是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而并不是佛教论师或高僧大德们彼此之间的观点存在着分歧或者矛盾所导致的。

上师教言 2018.08.28
上师教言 - 慧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