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5月
05 MAY
11
2019

任何一个学佛、修行或佛事活动,只要是修正内心的,就非常有意义、非常殊胜。若对调伏内心没有太大关系,则即使是善事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主宰世界的是心,内心不清净,世界就不清净。修行没有质变,不是我们念经数量不够,布施数量不够,而是修心没有到位。

上师教言 2019.05.11
05 MAY
10
2019

我们应当了知:谁能够做到自他相换,谁就是大乘修行人;谁做不到,谁就不是。这是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成为大乘修行人的一个比较严格的标准。

上师教言 2019.05.10
05 MAY
09
2019

区分初学者的标准是什么呢?简单地讲,如果某人在服用了一种普通人喝下就会立即死亡的毒药以后,不需要其他手段,仅仅凭借他自己的修行能力,就可以轻松地将毒性转化,身体毫发无损,这样才算是超越了初学者的境界。大家可以比照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如果自己达不到这个境界,行为上就应该格外谨慎。

上师教言 2019.05.09
05 MAY
02
2019

正因为我们对自己、包括这朵花在内的所有外境有强烈的执著,把它们当成实在的东西,所以就会对某些物质产生希求、爱恋的贪心,而对某些物质产生反感、憎恶的嗔心。当这些爱憎、取舍的念头出来以后,我们就会去造业,造业以后,就会流转轮回,始终受其束缚而不能解脱,不能获得自由,所以,禅宗才会始终强调一个“不执著”。

不过,就因为这句话,有些居士便走错路了。由于禅宗的核心思想,便是“不执著”,因而该宗的很多话题,都是围绕着不执著而展开的。他们在看了一些禅宗语录、听了一些禅师的公案之后,便以为仅仅一个不执著,就是稳获解脱的无上法宝。于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执著,既不去放生,也不修加行,还抽烟、喝酒、吃肉,甚至肆无忌惮地点杀海鲜,因为他们认为,持戒、放生、修加行、爱护生命等等都是执著,都是跟解脱对立的东西,但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

如果真正不执著就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什么事都好说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虽然我们最后要打破这些执著,凡是在盲目、无知的前提下做出来的事情,都是要放弃的;但现在我们连打破这些执著的方法都没有掌握,而死死抱持着一个不执著的观念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执著。执著什么呢?执著“不执著”的观念,故而,在没有掌握打破执著的方法之前,就不能不执著。

上师教言 2019.05.02
5月 - 慧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