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12月
12 DEC
11
2017

“出离”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出”,就是要放下世间的一切;也就是说,要对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留恋,并很清楚地意识到三界六道轮回的痛苦本质,这叫做“出”。“离”就是希求解脱。“出家”中的“出”也是这层含义。“家”是指世间,并不是走出家门、穿上出家僧装就表示出家,而是要对轮回生起真正的厌离心。

上师教言 2017.12.11
12 DEC
09
2017

居士五戒毁犯妄语的界线,不是所有的妄语,而是说上人法,但八关斋戒要求不仅不能说上人法,包括开玩笑在内的所有妄语都不能说。因为八关斋戒本来就有理由比居士戒严格一些。即便不是犯根本戒,但也是一个戒,所以还是要小心谨慎。

上师教言 2017.12.09
12 DEC
08
2017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和六道轮回的其他生命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主要的不同,是人会选择自己的未来前途;也就是说,人类有能力去寻找解脱的方法。其他的生命,包括天人和非天在内,都没有能力去选择解脱道,而独独人才有这个思维能力,这就是人和其他生命最主要的一个区别。

上师教言 2017.12.08
12 DEC
06
2017

密乘戒的基础是菩萨戒,菩萨戒的基础是别解脱戒。其实学密者的戒条,应该比小乘和大乘显宗的更多。比如说,小乘的居士只需守持居士戒;而受了菩萨戒的大乘居士,就需要守持居士戒与菩萨戒;假如是灌了顶的居士,就还要在此基础上,多守持十四条密乘誓言。所以,任何修行人都应该如理如法地取舍。

上师教言 2017.12.06
12 DEC
04
2017

佛教的一切分支都归纳于大乘和小乘当中,没有其他的第三乘。要做小乘的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出离心——非常讨厌世间圆满,并不遗余力地希求解脱。我们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就算不上是小乘的修行人。而大乘的修行人,又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菩提心,能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我们能做到吗?如果不能,则也算不上是大乘的修行人。如果我们既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不是小乘的修行人,那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们就根本不是佛教的修行人。那么,我们是什么呢?只是信仰佛教,信仰释迦牟尼佛,平时念念咒、做做善事,比不信佛的人稍强一筹的人而已。虽然我们听了很多法,灌了很多顶,拜见了很多高僧大德,却与解脱了无关系。当我们反观自省时,如果发现自己竟然不是佛教修行人,那是非常可怕的。

上师教言 2017.12.04
12 DEC
03
2017

如果像外道所讲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那修行还有什么用呢?既然已经注定了,就什么都不用做了,结果好就随意享受,不好也只有任其发生、听天由命。同样,假如真有一个命中注定,那么布施给别人食物也没有用,给了他也吃不饱,因为他命中注定要挨饿。所以,这种宿命论是不能成立的。

上师教言 2017.12.03
12月 - 慧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