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平时无恶不作,但他也没病没灾,过得很好,甚至一辈子都荣华富贵直至寿终正寝。于是又有人说:如果因果存在,他们干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没有报应呢?行善之人与造恶之人比较时,造恶之人过得还要健康快乐,这不是说明因果根本没有吗?这与种地的情况完全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来分析遇到病痛灾难是否完全由因果来决定的问题。
个别外道认为:一切显现都是由业力来安排,一个人的一生过得好与不好,甚至连吃一顿饭是早是迟都是命中注定的,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佛教却并不承认这一观点。
佛教认为:无论病痛也好,灾难也好,都有多种因缘。有些病是前世造成的病,也叫业力病,这种病无论花多少钱,采用多么高明的医疗手段,都无法治愈,这有可能跟因果有关系。假如你只是感冒头痛发烧,也不能排除是因果的原因,但也不是一定由前世的因所导致。所以,有些事物确实跟因果有联系,有些却跟因果没有直接的关联,佛教一直强调不堕二边,在因果上也是如此。
如果像外道所讲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那修行还有什么用呢?既然已经注定了,就什么都不用做了,结果好就随意享受,不好也只有任其发生、听天由命。同样,假如真有一个命中注定,那么布施给别人食物也没有用,给了他也吃不饱,因为他命中注定要挨饿。所以,这种宿命论是不能成立的。
还有另一些世间人根本不承认因果,这也是错误的。我们要走中间的路,不堕二边。痛苦和快乐跟因果是否有关,以我们现在的智慧和感官是没法确定的。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做得好与不好,是跟以后的果必然关连,但跟现在的显现没有直接关系,当然,特殊因缘除外。
还有一些人认为:因为杀生偷盗等违背了宗教信仰,所以才不能去杀生偷盗。
其实并非如此。不能杀生偷盗的原因,是因为杀生偷盗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报应,所以才要戒除。比如,服毒是不是违背佛教教义的呢?虽然佛教是禁止人服毒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毒药本身是不能吃的,如果你非要尝试,必然会中毒并感受痛苦,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而得到的果报。有些毒品服用后立即会发作,有些则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发作,因果报应也是如此,虽然因果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但它们的显现规律都是一样的。当一个人服毒后,在还没有发作并活得很健康时,有人便以为他服的不是毒,仔细想想这有道理吗?没有痛苦并非没有中毒,只是毒发的时间没到而已。同样,杀生偷盗就像把毒品吞下去一样,肯定是要发作的,只不过需要一个阶段或一个过程罢了。
在经书里还讲述了另外一个例子。以前,有一个国王杀害了阿罗汉。第二天,在他所辖的领土内,下了无数的珠宝雨。在以后的连续六天中,天降的宝物一天比一天珍贵,但第八天却降下铺天盖地的黄土,全国所有的人都被埋葬于黄土之下,一命呜呼。为什么国王杀了阿罗汉后反而感得天降珠宝呢?因为他过去世曾造过殊胜的善业,现在虽作了极大的恶业,但当两种不同的业相遇时,原来的善业先成熟,自然得到大的善报,当福报享尽后,立即恶报现前。这里面的先后顺序是不是像外道所讲是由造物主安排的呢?肯定不是。这与粮食成熟是由土壤、阳光、气候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决非人为所致,只是一个自然规律的道理完全是一样的。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因果方面的问题,可以看《俱舍论》第四品,其中阐述的因果道理十分清晰明了。如果对因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定解,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有神通的人尚且如此,没有神通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第四种因是不定因,这种因不论是善是恶,因能力微弱,所以当碰到其它违缘时,就不会发生果了。对于恶业,要制造一种违缘使它变成不定业,这个违缘就是忏悔。在《大乘阿毗达磨》中讲,无始以来所造恶业都有办法让它变成不定业,这个办法就是对它生起后悔,并发誓以后再也不造。后悔和发誓不造恶,是转定业为不定业的两个关键条件。
比如,一个人原来靠杀猪宰羊生活,后来改行不做,开始当居士念佛,他对原来的恶业生起很大的后悔心,并发誓一生当中再也不去做这种恶事,当这两个条件完全具备后,他所造的杀业就变成了不定业,以后就不一定得果报,若再进一步深刻忏悔,就有可能完全不受果报。
对于往昔曾经造过、现在已经不能回忆的恶业,我们可以这样观想:无始以来我所做的一切罪业,无论是有意或无意做的,都是不应该的。并如同服了毒药一般,对它生起强烈的恐惧和后悔心,并发誓从此再也不做,这样就可以令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恶业都变成不定业,这是很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这样做,情况就很难讲了。
虽然我们今生没有杀生、偷盗造恶业,都是居士或出家人,经常念佛、修法、放生,但我们所做的毕竟是凡夫的有漏善业,如果又没有回向,一旦生起一个强烈的嗔恨心,当下便可摧毁长时所积的善业,因为凡夫的这些善根都是靠不住的,现在做得好,以后做得好不好,谁也没把握。如果我们有能力,就可以看到过去世所做的不善业因全部储存在阿赖耶识里,若不忏悔,其果报一定会显现,那时就与持断见的外道所见一样:虽然今生行善,死后却会堕落。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忏悔。没有一个罪业是不能忏悔的,都能够忏悔清净。
同样,善也有不定业,我们应该尽量把善业储存下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回向,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通达空性,知道行善是如梦如幻的,若能这样思维,即使有嗔恨心生起,也毁不掉这个善根。因为嗔恨心是有漏的、有执着的,它与如幻如梦的见解是没有关系的,而我们所做的善法是跟证悟如幻如梦的智慧有关的,两者比起来,有执着的法比不上有智慧的善根,所以嗔恨心毁不了这个善根。如果既没有证悟又没有回向,而且嗔心不断,那么善根就很容易被毁灭。对凡夫来讲,回向就是最好的办法。
综上所述,我们要尽量让那些恶业都转为不定业,而把所有的善业想办法变成定业。
这四种业很重要,要想认识因果,必须要分清这四种业,并对它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和了解。这对我们的修行也至关重要。
因果是这样的,如何证明它的存在呢?佛曾讲过,一个普通的人想要证明因果的存在是比较不容易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佛教讲缘起现象,因缘和合。缘起是什么呢?缘起就是有了因就肯定有果,内外所有的事物,都是缘起的现象,因缘的结果。比如说一个人杀生,这对于被杀的众生是一个很大的伤害,此人造了这么严重的业,哪能没有果呢?如同在潮湿和温暖的土壤里随便丢一粒种子,即使不管它也会发芽。同样的,在世间的一切有为法中,没有任何因是不结果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有些病人被医生或有神通的人判定只能活一个月到两三个月,结果病人通过行善,如放生或修长寿法,在两三个月后,依然活着并且活得很好,当医生再检查时,发现病灶消失了,这种情况无论在藏地或汉地,甚至全世界都有发生,这既不是传说也不是神话,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由此可以证明:因果是存在的。
佛在某些经中,也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证实过因果的存在:有些人一生无论怎样努力也发不了财,他的经营操作并没有问题,但终身受穷;有些人没怎么努力,却一生荣华富贵;还有诸如健康不健康,长寿不长寿都是这样。人们会认为这也许与环境有关,其实不是。例如,西藏历史上有个国王为了让穷人富起来,曾三次把西藏所有贵族的财产平分给老百姓,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又恢复原样,穷人还是穷人,贵族依然是贵族,国王也就没办法了。那些富裕之人并不全是聪明和能干的,那些不富有的人也并非愚蠢和懒惰,这多半也跟因果有关。当然,不是说这里所指的富和穷全都是命中注定的,富了就不用去干活,穷了也不必再努力,但从这些事件中,也基本上看得出因果的关系与规律。
《俱舍论》里也讲,有些父母造了很严重的罪业,他们的子女会感受到这个报应。如果父母造业、子女受报,岂不是与佛经所讲的自作自受、不能被他人代受的说法相矛盾了吗?《俱舍论》解释说,这些子女本身就有那种恶因的存在,当父母造了大恶业后,由于他们与子女的密切关系,就促使子女的恶因提前成熟而感受果报。对此,古今中外有很多公案可以证明。通常来说,想要直接证明因果的存在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前世的因和后世的果,但是用间接的方法,如上述的例子,就完全可以证明因果的相续存在。不要说轮回是受因果的制约,就是涅槃和解脱也被它控制。所以,如果我们想解脱,就要种解脱的因,有了因就一定有果,这就是佛教的见解。
佛教的见解是缘起,缘起包含了许多内容,从名言谛来讲,就是有因必有果。现今一切悲欢离合等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有各自的因,其中有一些因是我们可以看见的,有一些则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唯有特殊的人才可以全面知晓。有因必然有果,无因就不会有果。若渴求人天福报或快乐,就要去种快乐的因,快乐的因就是行善;若想避免痛苦和灾难,就不要种痛苦的因,痛苦的因就是造恶。凡夫由于愚痴和无明,欲求快乐果却反种痛苦因,比如时下许多人杀害各种动物,用它们的血肉和生命换取自己的延年益寿,这岂不是完全的颠倒吗?其余的事情也都是这样。
所以,如果凡夫对因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取舍,则所做的多半是错误的,由此而感受的,也将是他们意想不到也不愿接受的苦果。
[NextPage 素食的意义]
素食的意义
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讲吃素的功德和吃肉的过失。对此,我曾专门著书讨论。今日所讲的,就是此书中一部分的内容。
书中谈到佛教如何看待吃肉吃素时讲道:
小乘佛教认为:三净肉能食,非三净肉不能食。在泰国等地,僧众至今还是这样行持的。他们认为:如果所有的肉都不吃,是提婆达多的仪表。其根据是小乘的戒律,释迦牟尼佛在小乘律经中就是这样宣讲的。
在大乘佛教中,汉传佛教有着吃素的优良传统,目前,吃素之人还是比较多。他们主要是依《楞伽经》和《涅槃经》这两部大乘经典而行的,这也是大乘佛教慈悲精神的具体再现。
对此问题,人们对藏传佛教有诸多误解。虽然并无依据,但很多人以为藏传佛教是允许吃肉的。现在很多学显宗的出家人、在家人,也毫无根据地认为学密者可以吃肉。他们认为:密宗最兴盛的地方是西藏,而西藏的僧俗弟子多数是吃肉的(其实并非如此,后文中将提到。),于是便草率地下了结论。
密宗分前译和后译。前译指宁玛巴,其最高法要是《大圆满》,而《大圆满》的续部(密宗的经典叫《续部》)中明确讲到不允许吃肉。后译指格鲁巴、嘎举巴、萨迦巴等,除了宁玛巴以外的西藏密宗教派。后译《续部》中最重要和关键的是《时轮金刚》,而《时轮金刚》的续部和解释也讲得很清楚:不允许吃肉。由上可知,凡是大乘佛教,无论显宗、密宗,都是反对吃肉的。
为什么在密宗的会供中,会有酒有肉呢?其实,这与平时的吃肉喝酒是截然不同的。对此,下面再作分析。
既然凡是大乘佛教都反对吃肉,那么西藏的修行人中为什么有人吃肉呢?这并非经典开许,而是另有其因。众所周知,西藏高原上大多数地方都不适合生长蔬菜和大米。即使在可以生长的地方,其产量也很少。加以交通不方便,和外界的接触相当少。特别在牧区,如果不吃肉就只有糌粑,没有太多选择。以前,牧区受限于交通不便的限制,几乎无法和其他地方联系,即使西藏内部,相互间的往来也比较少。例如,青海的有些牧区和农区之间,相隔几百公里,相互往来只能凭借马和耗牛,路途十分艰险,想平安返回都无法保证。所以,在很多牧区只有吃肉,这是环境决定的。虽然在大乘经典中严格要求素食,西藏的修行者也知道肉食不符合大乘佛教的教义、是不对的,可是他们却因环境因素而不能吃素,所以只有吃三净肉,但绝不吃非三净肉。
可是,这不能代表密宗,不能代表藏传佛教,也不能代表西藏的僧团。事实上,在西藏的修行人中,有很多素食者。如写《大鹏振翅大圆满》的夏嘎巴,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还有新龙的白玛登德活佛,他已是证得虹身的大成就者,那不是一般的成就,而是真正在圆寂后连肉体都没有留下。虽然他们起初也吃肉,但后来却发誓断绝肉食。又如华智仁波切的上师,即智悲光尊者的弟子,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还有法王如意宝的上师托嘎仁波切,他们也发誓吃素。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高僧大德都是这样。所以,虽然西藏有些修行人吃肉,但是,这不代表所有的人,也不代表经典。大乘经典和密乘《续部》中都没讲可以吃肉。
有一种情况实在令人堪忧,一些在汉地原本吃素的修行人,在入藏修学密宗后,没有学到藏传佛教的精髓,却将吃肉的恶习继承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密宗,作为密宗的瑜伽行者,吃肉是理所当然之事。有些汉僧从藏地回到汉地后,披个袈裟自称是学密者,会供时买十几斤肉和很多酒,念个仪轨就开始吃肉喝酒,他们认为这就是会供。很多无知的居士也这样认为:酒是甘露,吃肉也没有问题。学显宗的仍在坚持素食,很多学密的人还看不起他们。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我们要改变这些错误的观点。
即使改变,也需要有证据。今天就讲三个方面的根据:第一是小乘的;第二是大乘显宗的;第三是密宗的。下面我们看看这三方面是如何看待吃肉的。
一、小乘的观点
小乘的律经里讲,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在家人是个村长,他的手下有很多猎人。在他没有证悟时,猎人们靠打猎供养他很多的肉吃。后来,释迦牟尼佛给他传法,他证悟了小乘的见道,从此就不吃肉了。手下的猎人依旧打猎供养,当有出家人来化缘时,他就把肉供养给他们。出家人吃了这肉,外道就开始诽谤说:“那些肉在家人都不吃,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却吃,太不象话了。”这话传到释迦牟尼佛那里,有些比丘就请示佛陀:“现在我们吃肉,外面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应该怎么办?”从那时起,释迦牟尼佛就规定三净肉可以吃,除此之外的肉都不能吃。在三净肉里面也有一些特殊规定,即蛇、狗、马、黄牛的肉不能吃。因为在佛住世时的印度,人们认为蛇、狗、马、黄牛的肉和人肉一样是非常不干净的,所以佛就规定这些肉即使是三净肉也不能吃。至今,南传佛教还是坚持吃三净肉。
如果我们只学小乘而不学大乘显密教法,则吃三净肉也不违背佛最早所说的教义。
什么是三净肉?这里的三净是指:第一、没有亲眼看到为我而杀;第二、没有听到我信任的人说这是专门为我而杀的;第三、自己没有怀疑这是专门为我而杀的。比如,市场上的肉是为了提供给所有吃肉的人,不是专门为我杀的,所以是三净肉。又如,到藏族人家里作客,他们会特意宰杀绵羊款待客人;汉族人就专门爱为客人杀鸡、鱼、兔等,这些都不是三净肉。在小乘里就是这样要求:三清净的肉可以吃,非三清净的不可以吃。
二、大乘的观点
这也是今天要着重强调的。大乘佛教认为:所有的肉都不能吃,不但非三净肉不可以吃,即使是因病而死,不是为食肉而被杀死的牛、羊等等也不能吃。
大乘佛教的哪些经典里是这样讲的呢?主要是《楞伽经》和《涅槃经》,其他的经典也有一些记载,但以这两部经的讲述最为清楚、详尽。
《楞伽经》中讲了很多食肉的过失,但这里只讲最重要的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所有的众生从无始以来彼此都做过父母,如我们吃的猪、牛、羊等动物,以前肯定也做过我们的父母亲,如果吃它们的肉,就等于是吃自己父母或子女的肉。所以,不要说从出世间,就是从世间的角度来看,吃肉也是很不对的;
第二个原因是,动物看见吃肉的人时,会感到非常恐惧。我们也知道,很多动物的感官比人类的要敏感得多,它们能知道这是吃肉的人,也闻得出肉食者的味道和素食者完全不同。佛说,当肉食者接近动物,特别是小生命时,他们会非常害怕和恐惧,甚至怕到要昏过去的程度,就如同人看到罗刹时的感觉一样。(罗刹是一种吃人的非人。)所以,自称是菩萨、受菩萨戒、修慈悲心的人肯定也不应该吃肉,这是从利益其他众生的角度讲的;
第三是从自利利他的角度来讲的,这点特别重要。吃肉的人在转世的时候,如果堕于旁生道就绝对会作食肉动物。因为他这一世对肉食非常喜爱,在阿赖耶识上就会留下很浓厚的习气。当投生到另一个身体时,肉体虽然换了,但习气依旧存留在阿赖耶识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习气成熟时,有些肉食动物在出生后几小时,不用谁教,自己就会去捕食其他小动物来吃。这就是因为他们从前是吃肉的,习气很浓,现在作畜生又不知取舍,这时肯定就会杀生。这一点可以说是最可怕的。
平时,我们都自认为是修行人,那就要往里观察一下,现在我们修到了什么程度?大乘里面讲五道十地,我们如今是在哪一个层次上呢?
五道中的加行道和资粮道,虽然都是凡夫道,但也有很大的功德。资粮道有上、中、下三种分别。且不论中和下,就是修上资粮道的人,也有可能作旁生。因为他有可能犯菩萨戒和密乘根本戒,既然因果不虚,那么他肯定就要堕落到三恶道。如果堕落为饿鬼或旁生,那时他肯定就是食肉的众生了。
再看加行道。在凡夫道里这已经是修得非常不错的了。从密宗的角度看,他的生起次第已经修到可以非常清楚地观想本尊,不但是心里观想得清楚,而且可以亲眼目睹,无论是忿怒本尊还是寂静本尊,都已经修到这种程度;在圆满次第方面,他已经修到气脉明点完全通畅无阻;在证悟空性方面,他已经证悟到非常不错的境界,只是对大光明还没有现量证悟,即没有证得一地、没有见道而已。尽管如此,经书上讲得很清楚:他如果犯密乘根本戒而不忏悔,就一定会堕落。
今天在座的各位,包括我自己在内,是资粮道?加行道?还是根本就没有入门呢?加行道最低的层次,是从无造作的菩提心开始。当一心一意想要利益众生,有了为众生而成佛的决心以后,才会有不造作的菩提心,这是加行道的第一步。现在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菩提心呢?如果没有,我们就根本没有入门,还在大乘佛教的门外。我们就是凡夫中的凡夫,在轮回中肯定要作成千上万次的旁生,而且还是食肉的旁生。
我们现在是人,有取舍和选择的能力,而且明明知道肉食不好,也有条件不吃肉(特别在汉地条件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却不知取舍和选择,那么等到投生作旁生时就必然会:第一,再好吃的瓜果蔬菜,也不愿意吃,只知道吃肉;第二,不知道吃肉的过失;第三,没有抉择的能力。所以,那时肯定会吃肉。我们生而为人,在知道取舍时都要选择吃肉,那么作旁生时吃肉也就很正常了。
佛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吃肉的人下一世会变成狮子、老虎、豹子等肉食动物。用逻辑推理也能成立这个说法。假如堕落为旁生,食物只有两大类:肉类和蔬果类。那时,因为我们浓厚的吃肉习气(习气是非常厉害的),就会作肉食动物,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就会去杀害生命。《俱舍论》里讲,杀生有三种:贪心杀生、痴心杀生和嗔心杀生。这样的杀生叫作以贪心杀生。
在《动物世界》里我们都看过,食肉动物在二十四小时里要吃掉多少生命!如蓝鲸,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动物,它吃的是很小的磷虾。一头蓝鲸一个晚上可以吃掉四吨磷虾,就是八千斤,这只是它一天的食物。每吃掉一条生命都是杀生,都有杀生的罪过,而且这个罪过是非常完整的。在它的一生中不会念一句佛号,也不会起一个善念,如果它活一百岁,则在一百年中都是这样造业,那它的下一世会是怎样的呢?佛在律经里面告诉我们,生命有四种:从光明走向光明、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光明走向黑暗、从黑暗走向黑暗。如果继续吃肉,就是从光明走向黑暗。当然,能通过修行而有办法不堕落,倒也无所谓。但是,请仔细地想一想,我们是否有这样的把握呢?
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学佛的人,却连这一点点也不愿牺牲,那叫什么学佛?叫什么大乘佛法?又是怎样取舍的呢?我们现在所谓的学佛,是在自己不用作任何牺牲,在自己的名声、财产各方面都没有损失的情况下去学佛,但这并不叫学佛。吃素有什么损失呢?就是不能吃肉了。如果我们认为这就是损失的话,以后还会有更大的损失。现在有那么多的蔬菜、水果和粮食,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吃其它生命的肉呢?
另外,一些人会想:有些高僧大德也在吃肉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吃呢?但是,我们能和他们比吗?我们有没有他们那样的修证?有没有他们那样的能力呢?如果有,你当然可以吃肉;如果没有,自己考虑该怎样做。
这些高僧大德度化众生的方法是不可思议的。《普贤上师言教》里讲过,那洛巴去找帝诺巴上师的时候,帝诺巴没有在看书,也没有在打坐,他在吃鱼!他烧了很大一堆火,旁边放了一盆活鱼,抓一条到火里,烧熟了就吃。但人家是在度,不是在吃;而我们只是在吃,不是在度啊!这完全不一样!
再说,其他人吃肉或吃素,他们堕落到地狱时我们也不会去地狱,他们往生净土时和我们也没有关系。所以,每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自己行善得善报、造恶得恶果。
总之,其他人吃肉也好,不吃也好,我们只要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不要去和别人比,比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