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摄颂》第5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来学习佛陀亲口宣讲的《般若摄颂》。现在讲的是第一品的内容,讲到“略说”科判当中的“详解所依法果”之中的“行者身份”,“行者身份”分了三个科判,第一是证悟之差别,第二是善知识之差别,第三是菩萨之词义。前面的证悟的差别已经讲完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二个科判:善知识之差别。

癸二(善知识之差别)分二:一、所立;二、所破。

善知识对于行者来讲关系重大,我们要修行,单单凭自己的能力,没办法真实地修行非常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必须要依止善知识。所立,是讲应该依止什么样的善知识;所破,是应该舍弃什么样的恶知识。在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时,真正具有法相的善知识是我们必须要了知、必须要依止的,这个方面是所安立的。

子一、所立:

具善知识具胜观,闻诸佛母全无惧

这里讲到了内外两种善知识。“具善知识”主要是讲要依止外在的善知识,“具胜观”是要依止内在的善知识。如果具有了外在的善知识,也具有了内在的善知识,那么这个行者“闻诸佛母”,听闻到般若波罗蜜多佛母之后,就完全没有畏惧。

般若是一切万法的本性、实相,非常甚深,甚深主要是说分别念难以通达。对于如此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如果不具有一定的条件,不具有一定的摄持,是非常难以通达的。我们现在有福报,听闻到了般若波罗蜜多,为了让般若波罗蜜多在我们相续当中真正地发挥作用,真正地现证,必须要具足善知识。

善知识分了两种,一个是在外在安立的,就是颂词中讲到的“具善知识”,外在的善知识既要有通达万法空性的智慧,也要具有大悲心,这样的上师就可以作为我们的依止处。如果有通达万法的智慧,但没有悲心,那他就不一定愿意把自己所通达的智慧教给众生;如果只有悲心,没有通达万法的智慧,他虽然非常想讲,但是他讲不了。所以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完全具足,既通达了万法的智慧,也具有摄持一切众生的大悲心,这样就成为我们重要的依止之处。

我们要修行,当然要有殊胜的助缘,在所有的助缘当中,最殊胜的助缘就是依止上师善知识,所以值遇一个具有功德的善知识,然后长时间地依止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他显现在外面,所以叫外善知识,在《般若摄颂释》当中也叫外摄持,他能够摄持弟子,让弟子趋向于证悟之路。

单单具有了外在的善知识还不足够,还必须要具足内善知识。内善知识就是颂词当中讲的“具胜观”,就是作为修行人来讲,自己需要具足的特质,一些基础条件。“具胜观”也是两个方面:第一,自己要具足为了利益众生希求佛果的菩提心;第二,要具足能够了知万法空性的智慧。当然还不是完全证悟,如果已完全证悟了,那再依止善知识有什么必要呢?其实具足见万法空性的智慧,一方面是讲自己大概了知一定的空性见解,一方面可以理解成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虽然自己可能还不懂,但是内心当中有这个种性、习气,能够接受空性的智慧,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是相似的,以总相的方式安立为具足能够见到万法空性、无有实执、三轮体空的智慧,这方面就是内摄持。

这里面讲到了内因和外缘,内因是作为一个修行人,自己的内心当中应该具足的因素,当然成佛的种性早就有了,然后在成佛种性的基础上,自己苏醒了大乘种性,发菩提心,对于一切万法空性的见解能够堪能、接受,能够闻思和通达,这方面是内因。有了内因,还要有外缘,外缘就是要有一个能够如理如实地引导你的心趋向于空性的认知和证悟的外在助缘。这个外在助缘当然需要条件,这里讲,第一,他本身有证悟空性的智慧;第二,有能够摄持一切众生的大悲心。这样的上师、善知识就非常地可靠,如果真正具有这样的条件,不论他的年龄、相貌、体型、性别如何,也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他都是真实的善知识。依止真实的善知识,能够让依止者得到非常殊胜的受益,因为一方面他有悲心,一心一意地想要利益众生,利益弟子,不会为了其他的名闻利养等等来摄受弟子;另一方面,他有智慧能够引导众生逐渐地了知空性,踏入修持现证空性之道,这方面是特别稀有、特别殊胜的。

我们在修习佛法过程当中,千万不要认为值遇一个真实的善知识是非常容易的,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这么多的众生当中,我们生起修法的心,能够值遇善知识,而且所值遇的善知识,不是假的善知识,而是一个真实的善知识,他愿意真实地引导我们,付出精力,付出时间,逐渐引导我们趋向于证悟,这种善知识非常稀有。如果我们有机缘值遇了这样的善知识,就应该如理如是地依止。

这里讲“具善知识”,就是具有这样条件的善知识。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引用了《现观庄严论》当中的“心不惊怖等,宣说无性等,弃舍所治品,应知为摄持。”这方面就是外在摄持的善知识的法相:第一个,他对于空性的法门没有什么惊怖、畏惧,不畏惧的意思就是堪能,能够接受、安住,他的智慧很深邃;第二个,他对众生宣讲空性法门,他愿意将自己证悟的空性向众生宣讲,他有能力,有善巧方便,能够向可怜的众生宣讲空性,体现了善知识的大悲;第三个,他能够舍弃六度的违品——悭吝、破戒、嗔恚、散乱等等,内心当中不具有这些烦恼。具有这样条件的殊胜善知识,就是可以依止的。

我们以前没有学习佛法,对于佛法,对于空性,对于怎样调伏烦恼,都没有什么兴趣。一旦有兴趣想要调伏烦恼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怎样认知烦恼?怎样去调伏?通过什么方法调伏?时间需要多长?需要具有什么条件?等等,如果没有上师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凭着我们自己的智慧去理解,去揣摩,那是特别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长期地依止具有法相的善知识。

如果自己有了内因,具有想要成佛、想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也具有能够接受空性的根器,外缘也遇到了一个具有大悲、通达空性的善知识,那么内因外缘都具足之后,“闻诸佛母全无惧”,再听闻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就不会有任何的畏惧。内因方面:第一,如果自己生起了、安住了想要成佛的心,而且想要成佛的心特别迫切,为了成佛能够忍受所有的艰难困苦,想成佛的心很广大,说明他内心当中的种姓成熟到了一定的阶段了;第二,他的确有接受空性的潜力。外缘方面:一方面外在的善知识有悲心,能够不厌其烦地教诲;一方面他有智慧,弟子要接受空性,知道如何引导他,比如先修持外加行,或者修持无常,给他讲无自性,再讲离开一切戏论的空性,逐渐地引导,众生就不会产生畏怖。

如果善知识自己对于空性都不了知,那么他在讲解空性的时候就不敢保证不让弟子生起畏怖心,他自己都不懂空性,讲的空性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空性;如果这个善知识自己懂空性,就知道应该怎么样正确理解空性,空性的的确确不是应该生起怖畏的地方,他会很详细地给弟子宣讲这里面的原理,把道理讲得很清楚,把功德、必要、空性的真实含义等方方面面都给弟子描绘,弟子在听闻空性的时候,不但不畏惧而且会非常地高兴欢喜,因为这就是真正的宝贝,真正的如意宝。所以一个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对于空性理解得很深,体会得非常透彻,他在讲解空性的时候就会从方方面面给弟子阐释空性的正确理念,弟子如果是法器,就不会有丝毫的怖畏。如果对佛母没有怖畏就会产生欢喜心,产生想要求证般若佛母的心,就有了希求,有了希求就积累资粮,对空性观正所缘,逐渐地会深入空性,通达证悟空性。所以外在的善知识,对于修行者来讲非常重要。

“闻诸佛母全无惧”,听闻了空性不畏惧是很困难的,要不然就是对空性错解,错误地认知,要不然就非常恐怖,但是如果如理如实地具有内外因缘的话,那是绝对不会恐怖的,这个就是内摄持和外摄持:内善知识就是我们的菩提心和能够了知空性的智慧;外摄持就是具有悲心、了悟空性的上师。两个方面的因缘具足之后,作为上师就可以把自己所通达的空性,关于空性所有的内容——空性的加行、正行、后行,和空性相关的资粮怎么安立、因果怎么安立,或者貌似矛盾但实际上不矛盾的原因,都会讲得非常清楚。

如果遇到了一位这样的上师,那的确是非常幸运地,其实现在我们就已经遇到了,大恩上师对空性的证悟,还有大悲心,我们都不用多讲,现在只要跟随大恩上师认认真真地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当然,《般若摄颂》只是般若空性当中的一部经典,而且是比较浓缩的,不一定会讲很多推理。所以,如果对于般若空性有了一些兴趣,听完《摄颂》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要进一步地学习其他讲解殊胜空性的论典,学得越多,对空性就越熟悉,越熟悉我们就越靠近空性。

前面我们所引用的大恩上师的教言,经常性地缘空性般若的词句、文字去思维、观修的话,其实就是我们的心在和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观修、读诵、宣讲、念诵、思维或者听闻一次,般若的种子就熏习我们的相续一次,听得越多,熏习的种子就越多。到了一定的时间,这些种子全部生根发芽,空性的力量就会非常强大。一旦空性的力量强大了,我们的实执、烦恼这些负面的东西就不会再有力量了。现在我们听闻空性之后,之所以还没有办法压制烦恼,说明烦恼的力量还是比较强盛的,对治烦恼的空性习气比较薄弱,这个时候当然很难以对治。但是,随着我们不懈地努力,内心当中空性的种子越积越多,当它们逐渐成熟的时候,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说即便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修空性,没有办法真实接受空性,但是也要通过欢喜心来听闻空性,读诵空性的文字,在我们的相续当中种下非常殊胜的种子习气,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不种因,以后就不会有收获。如果以前种了因,现在一听闻到空性就会产生很大的欢喜心,然后思维就能够产生定解,一修行就能够产生觉受,就和空性有相应的感觉,这些都是来自于以前积累的因;如果以前不积累因,现在要收获的话,就很困难了,以前没有积累现在来积累,也为时不晚。

以上我们讲了所立,下面讲所破。

子二、所破:

所破是要舍弃的恶知识。恶知识我们要舍弃,善知识要依止。

谁依恶友仰仗他,犹如新罐触水毁。

这里的意义和前面的意义相对,也是有两种,一个是外在的恶友,一个是内在的恶友,对应外在的恶知识和内在的恶知识这两种。

“谁依恶友”,恶友就是指外在的恶知识,外在恶知识最大的表现就是对于整个大乘没办法接受,而且是处在诋毁的状态当中,尤其是诋毁大乘的空性。他诋毁大乘,诋毁空性,我们依止他的话,就一定会受他的影响,就会在我们的相续当中种下很多的邪知邪见,之后我们也会对大乘、对空性产生邪见。如果抱持这种邪见,我们就不可能再有兴趣去追求大乘,而且对于修学大乘的人也会有嗔恨心,对所学习的大乘教法、经书也会非常地憎恶,对于教法所阐释的意义也接受不了。这方面就是依止恶友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我们本身在轮回当中漂流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现在好不容易生起了追求佛法的心,如果遇到了一个恶友,通过恶友言教等的影响,让很多人的内心失坏,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世间有些人不相信佛法,造了很多的恶业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没有学习过佛法,不想解脱。最可惜的是有些人他已经想要解脱了,但就是依止了恶友恶知识,没有真正的善友好好地去引导他,对最为殊胜的、本来应该特别珍视的大乘、大乘空性的教义产生了诋毁心、诽谤心,诽谤了大乘的教法,失坏了自己的相续,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认真地依止上师善知识,当我们还没有真正达到比较保险的稳固境界的时候,一直不能离开善知识,一方面要经常性地依止上师所讲的法义,不间断地学习,比如现在我们安排的一个星期一堂课或者两堂课等等,不断地接近佛法,接近善知识。一方面还要经常性地思维法义,因为现在我们内心还比较脆弱,内心当中的见解还不稳固,遇到恶友之后,很容易受到染污,这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事情。

“仰仗他”,仰仗他相当于是内在的恶知识。为什么要仰仗他人呢?因为自己种种的智慧、信心、福德、善根都没有成熟,内心当中的见解也还不成熟,还没有到达独立自主修行的阶段,所以必须要仰仗他人。但是这里仰仗的是谁呢?仰仗的是恶友,如果仰仗的是一个善知识就可以走上比较好的路,仰仗的是一个恶知识的话,那么相续就会失坏。

我们学习了这些内容,前面和后面对比之后,就知道了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为什么《普贤行愿品》当中发愿:生生世世值遇善知识,生生世世远离恶知识,原因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平常经常性地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等等,经常这样发愿、回向的话,愿力就会引导我们生生世世能够值遇很清净的上师善知识。在《普贤行愿品》等当中也发愿要永远远离恶知识,通过殊胜愿力的加持,会在生生世世当中不值遇恶友恶知识。这方面是特别重要、特别关键的,平时我们要多念一些殊胜的愿文,通过愿文的摄持我们就能够远离修道当中的各种违品,你的愿力越大,果也就越大、越殊胜。如果每天在浑浑噩噩当中,不发殊胜的愿,也不修持善法,纯粹跟着自己的业力去转的话,一点都不保险。所以,我们要经常性地发殊胜的愿,现在有很多殊胜的愿文,经常性地去念诵,力量逐渐就会显现的。

“谁依恶友”,恶友就是外在的恶知识,“仰仗他”就是内在的恶知识。自己内心还不成熟,必须要仰仗他人,成熟了就不一定要仰仗了。

“彼如新罐触水毁”,“彼”,这样的修行者,“罐”是指陶罐,陶罐很坚硬,可以装水,可以放在火上烧,不会散灭。但如果是新罐,刚刚用泥巴捏出来,还没有入窑经过烧制的土罐,一遇到水马上就会散坏掉。现在我们的相续就像新罐一样,外在的恶知识就像水一样,新罐遇到水,很容易失坏、散灭,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变成通过智慧火烧制过的陶罐——很坚固,很坚硬,不会一遇到水就随随便便地炸裂、散灭。

所以,我们要长期依止善知识,一两年、三四年的依止是根本不够的。无始以来这么重的习气,还有外面这么多不好的坏境,这么多的恶友经常性地想要引诱我们,把我们往恶道上牵引,在这种环境当中,我们只是依止几年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长期的依止,要生生世世不离师。在今生当中,一辈子不要远离宣讲佛法、引导我们修行佛法的殊胜善知识,我们要发非常长远的愿。只有通过长期地熏习,我们的相续才会逐渐地成熟、稳固,遇到像水一样的恶友才不会散灭掉,我们就有了一种抵抗力,有了抵抗力之后,恶友再怎么花言巧语引诱,也不会被他牵引。作为一个修行者,这种素质是真正需要的。

我们现在学习要有一个目标,什么目标呢?就是内心要成熟,要产生一个非常稳固的定解,不管遇到什么环境,遇到什么言论,遇到什么样的恶友想要引诱我们,都没有用。产生这种殊胜的定解需要通过传统的体系,然后长时间地闻思修行,让自己的内心逐渐成熟、强大起来,否则,缺了因缘就不一定会这么快地产生殊胜的效果。所以,长时间地依止殊胜的上师学法特别重要。

学习佛法需要具足很多的条件,如果不具足条件是不能成办的。有时我们的心虽然是很好的,想要利益众生,想让自己获得解脱,但是如果我们没有重视因缘,没有好好地去培养,也不一定能获得殊胜的解脱。这方面我们必须要了解。

癸三(菩萨之词义)分二:一、一般菩萨之词义;二、大菩萨之词义。

子一、一般菩萨之词义:

《般若摄颂》主要的所化是菩萨,虽然声闻缘觉也是它调化的对象,但不是主要的所化。那么具有什么条件的修行者才叫菩萨呢?菩萨和大菩萨之间有什么差别呢?此处就讲了一般菩萨词义和大菩萨的词义。我们可以通过菩萨的定义来对照我们内心当中是不是具有这样的条件,能不能够成为菩萨?如果还不具足条件,那怎么样努力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菩萨?颂词当中讲:

何故此者名菩萨?能断贪求尽诸贪,

无贪获证佛菩提,是故此得菩萨名。

“何故此者名菩萨”。“何故”,这个人为什么称为菩萨?他具有什么条件成为菩萨的呢?后面就讲了“能断贪求尽诸贪”,他能够断除对轮回中种种色法的贪执,“求尽诸贪”,他追求消净一切万法贪著的实执分别念,然后在无贪当中修行殊胜的空性来证悟佛菩提,这样就可以称之为菩萨。我们归纳来看,他能够通过殊胜的智慧断除一切贪执,通过无贪的智慧追求佛菩提,这就是真正的菩萨。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了菩萨的意义,大家都很熟悉了:菩提萨埵,略称就是菩萨,菩提就是觉悟,萨埵就是有情或是勇士,具有觉悟的勇士或者具有觉悟的有情就称之为菩萨。是不是很善良的人就叫菩萨呢?或者外在看起来笑眯眯的叫菩萨呢?都不一定。真正的菩萨一定要具有法相,不具有法相就不能叫菩萨,就像有些注释当中讲的一样:狗不具有狮子的法相,不能叫狮子。虽然平时我们为了尊敬别人,称呼某某人是菩萨,他是不是真正具有菩萨的法相呢?也不太好讲。

真实的菩萨一定是有他的法相:第一是要觉悟,具有一定的觉悟的智慧;第二是勇士,他发了很勇猛的心。或者虽然现在还没觉悟,但是他是追求觉悟的,比如说我们发了菩提心,守了菩萨戒,我们有没有觉悟呢?真正的觉悟还没有。但是他的心很勇猛,随顺于觉悟之道,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称之为菩萨。

觉悟有自觉和觉他两个方面:自觉是通过修行断除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实执分别念,让自己获得一种觉悟,从烦恼从实执当中解脱出来;觉他是把自己所证悟的,所了达的本体、智慧境界传递给别人,让别人也能够觉悟,像这样就称之为菩萨,觉悟的勇士或觉悟的有情。

菩萨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发了世俗菩提心的,只要自己发了愿菩提心,从这时开始就可以称之为菩萨了。前面我们讲授记的时候也大概提到过,发了菩萨心就可以得到授记,这个人一定会成佛,从这个角度来讲,发了菩提心之后,他已经能够成佛了,他是不是菩萨呢?他可以称为菩萨。所以,第一种情况,如果发了世俗菩提心就可以称为菩萨了。第二种情况是要获得真实的证悟,登初地之后,他已经断除了相应的烦恼获得了菩萨地,这时候称之为真实的菩萨。一个是从他发了世俗菩提心开始,一个是现前了胜义菩提心,两种情况都可以称之为菩萨,一个是从比较宽范的标准,把刚刚发菩提心的凡夫称为菩萨;第二个是比较严格的标准,他已经真实地登了菩萨地,称之为真实的菩萨。

在《摄颂》当中所讲的菩萨,第一个是“能断贪”(“能断贪求尽诸贪”,这句怎么断句呢?是“能断贪”断句,然后“求尽诸贪”,不能理解成“能断贪求”),因为智慧是随顺于法界自性的,修行的菩萨通过听闻、思维、修行般若空性,通过闻慧、思慧和修慧能够断除对色法的贪执,他对色法没有什么贪执,这叫“能断贪”。这是一个条件。

“求尽诸贪”,求是追求、希求的意思,他希求“尽诸贪”,他非常希求灭尽一切贪。前面的“贪”是比较粗大的贪,比如对色法的执著,对外在物质的贪执。大恩上师讲,现在有些有情对房屋很执著,有的对交通工具汽车等很执著,这方面的执著是比较粗大的,是关乎于受用方面的色法的贪执。“能断贪”是能够断除对粗大色法的贪执,“求尽诸贪”是追求、希求能够断除执著万法实有的分别念,不一定是享受,众生认为万法都是存在的、实有的,不管是外面的瓶子、柱子,还是佛果、道,认为都是实有的,他希求完全断除对一切所知万法实执贪著的分别念。前面的“能断贪”断除是比较粗大的贪执,“求尽诸贪”是希求尽除比较微细的对万法实有执著的分别念。

“无贪获证佛菩提”,不管是粗大的还是细微的,在没有贪执的情况之下修证殊胜的空性,获证佛菩提的修行者就叫做菩萨。第一个,菩萨不能够追求世间的享受,叫“能断贪”;第二个他对外在的色法、心法等等万法的自性没有认为是实有的,他希求灭尽对这些法实执的分别念。

“能断贪”是不是真正断除了对色法的贪执呢?不一定全部断除了,但他正在努力;“求尽诸贪”,他很希求证悟空性,断除对于瓶子、柱子、山河大地等一切万法认为是实有的执著分别念,所以,他已经有了菩萨的影子。很多道友现在已经是这样的了,菩萨的影像在他们的相续当中已经显现了,在这个基础上依止善知识再进一步努力的话,会很快地“无贪获证佛菩提”,在完全没有贪执的情况之下现前佛陀的菩提果位。菩提果位是一个果,它的因就是菩萨修成的,在菩萨地的时候如果因很正确,那么通过持之以恒地精进修行,并且一直落实到底,就一定会现前佛菩提,佛菩提是果,菩萨道种种的修行作为因。

现在我们安立的菩萨的词义“能断贪”和“求尽诸贪”,如果条件具足时,菩萨就可以逐渐靠近佛菩提、现前佛菩提。首先是菩萨勇士,是觉悟的有情,后来就真正获得大觉悟。菩萨是成佛的因,是佛子,在《入中论》当中讲了三种佛子,第一种是佛陀身体的佛子,如罗睺罗尊者是佛陀的亲生儿子;第二种语佛子就是声闻,他们通过佛陀的语言证悟的声闻果;第三种意佛子就是菩萨,菩萨的发心、智慧、追求的目标都和真正的佛菩提非常地相近、相应,所以叫做意子,是真正的意方面的佛子、最殊胜的心子,所以菩萨是成佛的近因。

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菩萨,因为在菩萨的基础上才能成佛,所以,我们要去追求获证初地以上,在这之前要发起殊胜的世俗菩提心——发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众生发誓成佛,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发誓成佛的心就称之为菩萨心或菩提心,这里所讲的菩萨是这样安立的。

在不同的经典、论典当中,讲了很多菩萨的功德、菩萨的不同显现、菩萨的修行方式,我们可以去参考。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引用《佛说华手经·验行品》的教证,讲了怎么样验菩萨心,即考验是不是真正的菩萨心:第一是能够舍弃一切所有,不望回报。菩萨是真正一心一意地想要利益众生,没有想到为了我而去做帮助众生的事情,完全没有考虑自己,他不望回报,只要能够利益众生,只要众生能够得到利益就可以了,根本不希求自己得到回报,心是特别地清净。所以如果有人能够舍弃自己所有的外在的财产、内在的身体和自己的善根利益众生,而自己一点都不希求今生当中别人的报答,也不追求后世的异熟果报,那么这就是真正的菩萨心。

第二是求法无所贪惜。为了求法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舍弃殊胜的佛法。这方面我们也要了知,因为现在很多修行者,不管是在家的修行者还是出家的修行者,对财富对生命都有一些贪执,当佛法和自己的身体、财富有冲突的时候,很多人马上就放弃了佛法的修持,首先把自己的资具、身体保住,认为只要身体、资具在,可以以后再慢慢地修习佛法。但是,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就还不是真正的为法忘身,还没有达到菩萨的标准。当然,要求所有的修行者一下子达到这个标准也是很困难的,但是现在把它当成我们的目标,慢慢地靠近,要知道真正的菩萨应该有这样的心态。

第三是不逆甚深之法,对于甚深的法要不违逆,能够接受。通过他的智慧、信解力对于很甚深的佛菩提的功德、成佛的法都没有疑惑心,这就是菩萨。《经庄严论》当中讲了菩萨的很多功德、菩萨名称的意义,也讲了大乘的很多修法,尤其是菩萨和声闻的差别讲得特别多,从头到尾都是赞叹菩萨,学完之后会对整个菩萨道产生非常清晰的认知,能够对大乘产生殊胜的信解,对菩萨生起殊胜的信心,这方面是特别重要的。明年上师讲《经庄严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珍惜这么殊胜的法要。

子二(大菩萨之词义)分二:一、堪为众生之最;二、披大盔甲。

前面讲了菩萨,还有大菩萨,也就是摩诃萨或者说摩诃萨埵,摩诃就是大的意思。

大菩萨有两个科判来解释:第一是堪为众生之最,所以称之为大;第二,披了大铠甲的缘故称之为大。

丑一、堪为众生之最:

何故彼名大菩萨?堪为有情众之最,

断众生界诸重见,是故得名大菩萨。

何故名为大菩萨呢?佛经当中讲到了大菩萨,那么有什么标准把修行者安立为大菩萨?“堪为有情众之最”是第一个条件,第二是“断众生界诸重见”,具有了这两个条件,“是故得名大菩萨”,这个有情就可以称为大菩萨了。

第一,“堪为有情众之最”。在所有的众生当中,他的功德非常甚深,他是最为殊胜的,因为他所发的菩提心特别地清净、伟大、稳固,所以称之为大菩萨。如果从地界来划分,资粮道、加行道称为菩萨,一地以上称为大菩萨;有时七地、八地称之为大菩萨,尤其称八地是大菩萨,也有这样讲的,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安立。

但是《摄颂》当中讲的大菩萨,第一个条件是“堪为有情众之最”,他的悲心特别清净、超胜。现在我们作为具缚的凡夫,内心当中还有很多的烦恼、束缚,看到这些大乘经论的时候,有时真的很难以理解大菩萨的发心、行为。大菩萨的思维模式和一般的众生是不一样的,一般众生思维:我帮助这个有情,如果这个有情以后对我能够有帮助,我就愿意接近他、帮助他。很多人和其他众生见面的时候,首先要看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他有官位吗?他有靠山吗?他的财力怎么样?他的人脉怎么样?他以后能不能帮助我等等,想很多很多。如果觉得这个人可以利用,就想方设法欢欢喜喜地去接近他;如果第一时间发现这个人以后没有什么利益,不会帮助到自己,就不愿意接近他,态度有很大的差别。一般的众生接触其他众生的时候都是考虑到自己,以自己为出发点——这个有情以后能不能利益我、帮助我呢?现在我帮助他,他以后会不会加倍地帮助我呢?很多时候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都是带有自利的色彩在里面。

大菩萨在接触众生的时候,全部是从众生方面考虑,他通过长时间的修行之后,内心当中自私自利的心念、我爱执早就已经遣除掉了,所以他们的心和我们现在的心完全不同。我们很难把自己的财产没有条件地送给别人、帮助别人,但是菩萨就完全可以,他们把这些东西拿出去时没有任何的迟疑,也不会带任何的条件。大菩萨通过长时间的修行之后,心非常地清净、伟大,他们的发心是“有情众之最”,证悟也是“有情众之最”,种种的殊胜功德也是“有情众之最”。所以具有这样的条件,就称之为大菩萨。

初地菩萨的布施波罗蜜多到达究竟了;二地菩萨的持戒波罗蜜多到达究竟了;三地的安忍波罗蜜多到达究竟了....。从布施的角度来讲,大菩萨的布施是“有情众之最”;从持戒的角度来讲,大菩萨的持戒也是“有情众之最”;从安忍的角度来讲,大菩萨的安忍是“有情众之最”;精进也是“有情众之最”…,都是“有情众之最”,所以他们称为大菩萨。

第二,“断众生界诸重见”。很多众生无始以来流转在轮回当中,相续当中的邪见、我见、烦恼等等非常地严重,尤其是实执特别地严重,不相信前后世,不相信业因果,不相信有解脱,不相信菩萨有高深的证悟,不相信有四谛等等。这种非常粗重的见,一般的人根本没办法动摇,他们自己都有这么深重的见,怎么去动摇别人深重的见呢?动摇不了。而大菩萨就可以动摇,他可以断除一切众生界的重见,因为他已经证悟空性了,他有一定的把握,而且证悟空性之后他的耐心、菩提心、悲心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在救度众生的时候有很大的耐心,很多的善巧方便,慢慢地去调化众生。当然并不是说,大菩萨证悟这么高的境界了,三两天就能搞定一个众生,这是不可能的,不一定这么快,但是他一定可以利益众生。

以前我们引用过一个教证“一为鲸咬,决定不脱”,鳄鱼或鲸咬到众生之后,一定不会轻易松口的,菩萨利益众生也是这样的,众生一旦和他结缘,他是永远不会放弃的。他有殊胜的悲心,有耐心,也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如果一世不行就第二世,第二世不行就第三世、第四世,不断地努力,把众生的重见减弱直至消失、烦恼消失、实执消失,逐渐把他调伏成修行者,再调伏成菩萨。菩萨是有这个能力的,能够断除一切众生界的种种重见。

这两个条件合起来,一个是自利方面达到究竟了,“堪为有情众之最”是从自己调伏烦恼,自相续当中的智慧已经达到了究竟,是“有情众之最”;然后从利他的角度讲,“断众生界之重见”,这也是一般的人做不到的,调伏众生的邪见、粗重的烦恼、实执的见,他能够做得到。一个方面是从他自己的修行方面、调伏烦恼方面,他是“有情众之最”;第二个方面是断除众生的烦恼实执见方面,他也是非常殊胜的。具有这两个条件的缘故,“是故得名大菩萨”,就可以称为真实的大菩萨。

以上讲了从堪为众生之最的角度称为大菩萨。

丑二、(披大盔甲)分二: 一、真实宣说;二、宣说披甲之理。

寅一、真实宣说:

大施大慧及大力,趋入诸佛胜大乘,

披大铠甲降魔幻,是故得名大菩萨。

这是从披大盔甲的角度称之为大菩萨。

“大施大慧及大力”,菩萨披上大盔甲是怎么体现的呢?就是“大施”,他能做到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大布施。“大慧”是通过大智慧做到别人没办法做到的持戒;“大力”就是后边的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具有大能力。通过大施大慧和大力,“趋入诸佛胜大乘”,他就能够趋入一切诸佛修行的、能够成就殊胜道果的大乘道当中。“披大铠甲降魔幻”,大菩萨披上了利众的或者自利利他的殊胜、智慧的铠甲,能够降服一切恶魔的幻术,所以得名大菩萨。

“大施”,大施是他自己的习气,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是造作的,为了打破内心当中的贪执等种种执著,所以菩萨修持种种的布施。从小布施开始修持,先是布施比较菲薄的财物,然后到中等的布施,最后到比较高级的布施;布施外在的财物习惯之后开始布施自己的身体;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众生而奋发,把善根全部布施给众生,像这样就做到了大布施。

大布施对治悭吝心,他不会有任何的悭吝,不会有对身体、财富、善根等的种种执著。修道就是这样的,你抓得越紧,牢牢地执著财富、身体、善根,自己离道就越远;如果你放弃了,不把自己的财富、身体、善根抓得那么紧,都能够布施给众生,回向给众生,当我们放手的时候,道就出现了。所以,当你有严重执著时道是不会出现的,当把执著、分别念放掉之后就显现一个道。是什么道呢?是放弃一切的布施之道。布施之道是六度之首,它是趋入大乘的第一步,是和清净的菩萨道、殊胜的佛果相应的。所以菩萨第一个做到了大施。

“大慧”,是断除持戒的违品,是断除破戒的大智慧铠甲。如果有了智慧就不会去犯戒。在《极乐愿文大疏》当中讲,忏悔支就是对治愚痴的。因为造恶业、犯戒就是一种愚痴,犯戒之后不忏悔更是愚痴,忏悔就是智慧的表现,如果你有了智慧,还愿不愿意去犯戒呢?当然不愿意犯戒,犯戒是愚痴的表现,不犯戒是智慧的表现。

为什么这样对比呢?因为犯戒是颠倒执著,是不应该追求、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外在的有情、外在的财富,本来是无常的、不净的,不可以贪著的,但是我们觉得应该拥有,开始追求外面的人、外在的财富,导致我们的心通过烦恼的染污破坏戒律,这就是一种愚痴。

犯戒首先是属于业果愚,对于业果方面有种愚痴,所以他就会犯戒;其次也是真实义愚,对真实义不了知,对外在的显现法特别地执著,这样他也会犯戒律。有了智慧,他就了知外在的一切有情、财富没有什么好贪著的,本来就是无常的、不净的体性,究竟来讲都是空性的,没有必要去耽著。如果安住在智慧的体性当中,通过智慧把一切的人、财富、名闻利养观察得很清楚,怎么可能会犯戒呢?绝对不可能犯的!他有这么强大的智慧绝对不会犯戒,犯戒是愚痴导致的。因此,此处大慧对应持戒的原因,我们从这个方面可以理解。

“大力”,就是具有大的能力。安忍是大力的表现,众生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己修法苦行的时候,或者遇到甚深法要的时候,他都能够安忍。这样就能够积累很大的福德,清净自己的业力,能够以最快的方式获证最为殊胜的法性,这就是具有大能力。所以对于菩萨来讲,安忍就是大力的表现。精进也是大力的一种表现,世间人成办事业都需要精进,菩萨深深地了达这个道理,所以菩萨日日夜夜都是非常地精进,对善法非常地欢喜,只要对众生对自己有利益的善法他都非常欢喜地去做,这方面也是大力的一种表现。然后禅定也是大力的表现,他能够安住在禅定的状态当中,一心不乱,这也是大力的一种表现。智慧不用讲,当然也是大力的一种表现,如果有了殊胜的智慧,他就可以堪破一切万法的本性。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等等都是具有战胜各自违品的巨大的威力,所以菩萨披上了六度的铠甲。

“趋入诸佛胜大乘”,通过殊胜的发心和见解,就可以趋入一切诸佛所修行的大乘当中。诸佛为什么能成佛呢?就是修行了大乘的教义。殊胜的大乘能够让众生暂时获得菩萨道,究竟获得佛果,所以菩萨也能趋入诸佛所修行的殊胜的大乘当中。大乘也是佛陀所宣讲的,特别地殊胜。

“披大铠甲”,通过这样的方式披上了最殊胜的、最大的铠甲。古代打仗的时候,将军、士兵身上如果有很好的铠甲保护的话,就不会被敌人的刀剑所伤,就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冲锋陷阵也没有什么畏惧。同样道理,菩萨发起了这样的大心,披上了大乘六度的铠甲,进入到轮回当中,修习菩萨道的时候自己不会受到伤害,而且在自利利他的过程当中也不会有任何的畏惧。这方面就是大菩萨披上大铠甲的殊胜功德。

“降魔幻”,有了大铠甲,有了殊胜的功德,他能够降服恶魔的种种幻术。恶魔的幻术很多,有些是以直接恐吓的方式让你退道,本来你在好好地修持菩萨道,很多的恶魔幻化成恐怖的样子:如果你再修行,就要你的命;或者你再修行佛法的话,就让你丢失工作,失去家庭,失去爱人等等,有些时候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恐吓,如果自己不了知,没有大铠甲就会屈服于彼;有些恶魔的幻术是通过好的方面,让你得到很多的财产、很多的赞誉,让你方方面面很顺利,家庭也很和睦,什么都很好,觉得没什么苦的,如果这些方面都很好,就觉得修道没有那么迫切,有时候想起来磕两三个头,或者去放生,其他的不一定就愿意去做了,这也是魔王的一种幻术。

魔王的幻术特别地多,其实它主要是抓住修行人的弱点,修行人没有成就之前,多多少少都有弱点的,而这些弱点最容易被恶魔抓住。有些是来自于自己内在的分别念,内在种种的分别念也是魔王的幻术,有时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压力,有时是来自于非人的压力,有时来自于家庭,有时来自于单位,有时来自于其他的官员等等,恶魔有各式各样的幻术。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你退大乘,不要在大乘当中继续修行。

所以,不管是来自于内在的分别念也好,还是来自于外在的干扰也好,都是属于恶魔的幻术。这些幻术一般的人抵挡不了,看穿不了,没办法抵挡它,而披上了大铠甲的菩萨他能够认知。因为大铠甲本身是一种智慧的体性,也是精进的体性,不屈服的体性,他能够保护自己。他有了空性的铠甲的缘故,什么样的魔幻他都能够战胜、降服。一方面他有很深的智慧,可以看穿魔幻的把戏;一方面他还有很强的抗击打能力,有时为了佛法的法义,他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会放弃佛法。如果有了这种心态,恶魔对你也是无计可施的。

真正的大菩萨,他全方位的素质都是很优秀的。他内心的力量很强大,抗击打能力很强;智慧也是很敏锐的,外在的、内在的种种的恶魔幻术对他都不起作用,这就是披了大铠甲了。如果有这样的能力,还有什么违缘能够让他退道呢?没有任何违缘能让他退道的,他披上大铠甲之后,只会战胜对方而不会被对方战胜,这就是大菩萨的一个特性。披上大铠甲的大菩萨的特性,主要从这方面了解。

寅二 (宣说披甲之理 )分二: 一、比喻;二、意义。

卯一、比喻:

幻师十字街幻变,多士众首斩千万,

所杀如是菩萨知,众生如化无畏惧。

颂词当中讲,比如说一个幻术师,他在十字街头幻变了很多人,“多士众首斩千万”,很多人的头被砍断了。在十字街头成千上万人的头被砍下来了,这应该是非常恐怖的,但是幻术师他自己不会有任何的恐怖,因为他知道这是他自己幻变的,他不会有任何的恐怖,能够如如地安住在本体当中,不会动摇。“所杀如是”,所杀的众生都是无自性的。“菩萨知”,菩萨了知这样的体性,所以“众生如化无畏惧”。菩萨披上了铠甲之后,他的心就是这种状态。

前面我们提到过幻术师,幻术师有一种咒力,可以在根本没有众生的状态当中,幻现很多的众生被押赴刑场,在刑场上被砍头。当然观众不知道,他就觉得特别具有冲击力,这么多的人被砍掉了头,而且还在挣扎还在惨叫,特别地恐怖,觉得很刺激。但是幻术师在幻变的时候他就知道,今天幻变的是什么样的情况,他在作意念咒的时候,幻变很多的人被杀死,但是幻术师根本不害怕。为什么呢?他知道是假的,是无实有的,所以他的心丝毫不会害怕。观众害怕,是来自于不知道真实,把它执为实有了,因为执为实有的缘故所以害怕,幻术师不害怕是因为了知了它是假的,了知了真性之后就没什么恐怖的。这个比喻当中,观众的反应为什么会恐怖?幻术师的反应为什么不恐怖?其实就是一个执为实有,一个了知为无实有,产生这两种不同的效果。

这个比喻表达什么意思呢?“所杀如是”,所杀的是假的,是现而无自性的。“菩萨知”,菩萨也了知众生是如幻的,所以“无畏惧”。幻术师就相当于这里的菩萨一样,为什么幻术师不会害怕?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幻化的,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那么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且刚强难化,菩萨有没有畏惧心?有没有恐怖心?真正的大菩萨不会有恐怖心、畏惧心的,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知道这一切都是幻化的,所有的众生都是无自性的。

当然从三转法轮如来藏的思想来讲,他知道所有的众生都具有如来藏,最终都会成佛的,现在刚强难化的部分只是客尘而已,只是暂时的一种虚假的表现,是假立的,证悟空性就可以遣除。在二转法轮当中没有讲到如来藏的深度,宣说一切众生犹如幻术一样,因缘具足之后显现出来的。

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会遇到很多方面的违缘压力:这么多的众生在轮回中流转,看起来特别地恐怖——这么多的数量,这么多的痛苦,这么坚强的性格,这么多的烦恼,对菩萨各种各样的伤害、反击、诽谤…,但是菩萨已经深刻地了知了一切的众生就是幻化的,不管他们发出什么样的语言,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做什么样的伤害,都是假的,菩萨知道自己也是幻化的,对方也是幻化的,他了知这些之后怎么可能被幻化所恐吓呢?他不会畏惧,不畏惧的表现就是悲心更强烈,他绝对不会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反过来讲,什么人会畏惧呢?一般的世间人,还有刚刚发心的菩萨。因为刚发心的菩萨还没有达到披上铠甲的大菩萨的阶段,比如现在我们刚刚发菩提心,是初学的菩萨,三界所有的众生都要度化,菩萨要不断地在轮回当中投生,不断地度化众生,度化时要布施自己的手、脚、头、脑、髓等等,布施很多很多,而且要面对很多刚强难化的众生,在他们伤害自己的时候还必需要安忍,不能伤害他,不能生嗔心,如果刚发心的菩萨把这一切执为实有,就会觉得太恐怖了,无数次地投生轮回太恐怖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认为这些都是真实的,自己是真实的,对方也是真实的,在这个当中就会产生恐怖。这也是观众在看斩首的幻术时,会产生很大恐怖心的原因,而幻术师不会产生恐怖,因为他了知这是假的。

初学的菩萨和大菩萨的差别,就相当于普通观众和幻术师之间的差别,谁了知了幻术他就不会恐怖。菩萨已经了知了一切众生都是幻化的,自己也是幻化的,轮回也是幻化的,轮回的苦也是幻化的,没有一个是真实的,他完完全全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他知道没有什么可被伤害的,自己不可能被伤害,他的心特别地坦然,特别地坚强、踊跃,他有度化众生的大愿,因为他知道,这些所谓恐怖的、痛苦的东西都是假立的,是不成立的,所以他内心当中不会产生怯懦,他非常勇猛精进地去度化众生。

大菩萨的心和一般众生的心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害怕的是什么呢?害怕承受不了众生的伤害。但是佛陀对于初学的菩萨,没有要求你刚刚发心就去接受众生的伤害,布施自己的手脚等,没这样讲。初学菩萨主要是以圆满自己的发心为主,当你获得一定能力的时候,再慢慢地去接触众生。到大菩萨状态的时候,不断地投生轮回,面对众生的伤害也完全没有恐怖,他的心已经成熟了,已经完全了知了一切万法如梦如幻,不会有任何的恐怖、痛苦、劳累,这方面都是不会有的。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当中讲到这个问题,因为菩萨福报很深厚的缘故,在转生轮回的时候只会感受安乐,没有什么恐怖,他的心证悟空性的缘故,不会有什么忧伤,身体也没有痛苦,心也没有痛苦,轮回的时间再长也没有什么可恐怖的。安住在菩萨的境界,证悟了菩提心之后,他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这种境界。

这个比喻很好地说明了,如果我们现在能够了知一定的空性,对我们发菩提心是有很大的帮助。虽然讲的是大菩萨的境界,大菩萨是真实安住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是随学,我们要通过这个比喻和了知的大菩萨的境界,从道理上面做抉择,帮助我们初发心的菩萨不要这么恐怖。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切是如梦如幻的,只要了悟了空性,安住在空性当中,这方面就没办法伤害自己。就像在梦中遇到了伤害,如果我们知道是梦,梦中都是假的,没办法伤害到我的,如果安住在这样的见解当中,自己会从恐怖、伤害当中解脱出来。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虽然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境界,这么高的证悟,但是如果我们真实地了知了一切如梦如幻,自己、一切的有情、轮回都是如梦如幻,那么随着修行逐渐地提升,我们的承受力越来越大,境界也越来越深广,这些就更加不能伤害我们了。了知这些之后,随学大菩萨,坚固我们现在的菩提心,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殊胜的。

佛法当中,越往上走越殊胜。在小乘当中讲自己是实有的,众生也是实有的,轮回也是实有的,这些都是实有的,如果安住在实有的境界当中,很容易产生恐怖,产生所谓真实的痛苦。但是往上走,大乘菩萨就知道这些都是幻化的、虚幻的、空性的,再往上的话,就知道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具有如来藏。密乘当中直接就说,众生现在就是佛。佛法的教义是越往上越殊胜,越殊胜我们发菩提心就越轻松。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空性、如来藏、密法的观点呢?学完之后对我们现在发起出离心、菩提心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这里的比喻宣讲了披甲之理。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