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摄颂》第3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佛陀亲口宣讲的殊胜的法要——《般若摄颂》。《般若摄颂》是宣讲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它分了两个方面,前面我们讲过,一方面是直接所诠义——空性,主要是龙树菩萨为主的菩萨们通过造《中论》等论典来开显的;另一方面是修证的次第,主要是弥勒菩萨造《现观庄严论》来开显的。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以空性为主要所诠的注释。
现在宣讲的的是“基无得之理”当中的“广说”,广说当中对于所境安立空性,对于能境也安立空性。对于所境安立空性,前面我们已经讲了色受想行识这一切的所境法,不管怎么样观察,它的本性都是空性的。
般若波罗蜜多意义非常深,不好懂,它是一切诸法的究竟本性、实相。众生无始以来安住在现相当中,安住在色受想行识、二取分别念、三轮执著当中,而空性、中观、般若、实相等等不是一般凡夫人的分别念的境界,通过二取、三轮执著是无法获得的。如果以前没有在诸佛菩萨或者上师面前听闻空性的意义,通过我们自己的能力想要了知般若法门是不可能的事情。要学习空性,如果我们自己的福德欠缺一点点,或者自己信心不够的话,要很快趋入般若波罗蜜多,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
在《般若经》及很多论典当中讲,需要针对法器宣讲般若波罗蜜多,如果不是空性法器,可能听闻之后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产生邪见,失去它的重大意义。一般来讲,如果听闻空性非常欢喜,就说明他内心当中有空性的种子。
对于学习空性有几种观点。第一,必须要诚信业果不虚。在学习空性之前,首先必须要诚信业果不虚——名言谛当中的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轮回的因轮回的果、解脱的因解脱的果等等完全不虚耗,是非常正确的。想方设法要对这些道理产生定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接触空性的教法。因为在《般若经》及很多论典当中都讲到“因果是空性的,是不存在的。”但是在讲空性的时候,不会每一句都讲“在实相当中不存在,在胜义当中不存在”,有些时候直接就讲“众生不存在,佛不存在,因果不存在。” 等等。一般的众生,如果对于因果不虚的道理没有产生诚信,听闻这种教义的时候就会产生邪分别,产生妄念,导致没有办法正确地接受空性的教义,没有办法趋入也就没有办法缘它产生巨大的功德。
所以,首先要对业因果不虚产生定解,之后再进一步宣讲:其实在世俗谛当中,业果不虚有它的显现和作用,是如如在运作的,不虚无的;在胜义谛究竟的层面上,业因果这些诸法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了基础,再分别:因果不虚是在名言当中,它显现的作用是如如不虚的;在胜义谛究竟的空性当中,它是不存在的。这样分析之后,一下子就可以把意义搞清楚,在实践因果的时候,对于该做的善因、该舍的恶因都会如理地去取舍,然后在胜义谛当中,安住一切万法空性。
第二,以逐渐修学的方式。如果我们没有达到《入中论》等论典当中所讲到的,听闻空性之后有一种强烈的反映,没有表现出很有善根的样子,就应该以逐渐修学的方式。如果今生当中听闻到空性的词句,像六祖听到《金刚经》的词句一样,马上就能够有一种悟入,当然是前世的一种宿因。还有一些人听到空性之后非常欢喜,也是前世的宿因。如果没有这些宿因怎么办呢?是不是就代表不能够学空性?也不是。佛陀会指引这些众生从基础的法要——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开始学起。对于一切万法在外境当中是粗大的无常,比如说世界的变化或者众生生际必死等,对这种粗大的无常首先引导做观察,然后进一步安立细无常。通过修持前行的法要,对于无常的道理由浅至深有所通达、悟入的时候,再给他讲空性,就比较容易理解。因为细无常已经抉择到一切诸法正在安住的时候,其实内部在刹那刹那生灭。如果内心当中有了细无常的见解,再在这个基础上抉择空性,就比较容易通达,因为他的心识已经微细到到能够接受空性的程度。
第三,对于自己的上师有信心,能够依教奉行。这也算是一种法器,因为他对上师很有信心,相信上师的金刚句,上师就会引导他逐渐对空性产生一定的定解,知道空性是很甚深的境界,不能够诽谤,要积累资粮,清净罪障,要经常性地恭敬般若波罗蜜多的经典,发愿通达。他如果依教奉行,内心当中也能够逐渐悟入般若波罗蜜多。
对于趋入空性教义的次第,经论当中也有不同的阐释。对于我们来讲,如果能够听懂、通达是最好的,如果实在没办法搞清楚的话,不要诽谤,然后发愿以后一定要通达这样甚深的教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经常性地发愿、回向、积资净障,顶礼、供养般若的经论,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在讲“所知对境不可得”,抉择所境空性,其中的“意义”已经讲完了,今天讲“比喻”。
卯二、比喻:
如遍行派之具鬘,慧观无缘灭蘊得,
菩萨通晓如此法,不证涅槃彼住智。
比如说有一个遍行外道叫具鬘的人,他通过自己的智慧观察到只有佛法当中才有解脱道,所以在释迦牟尼佛面前求了无我的甘露法要,他通过观修证悟了没有任何所缘的境界,证悟了无缘之后灭蕴,就是灭除了一切的近取诸蕴,得到了殊胜的解脱——涅槃。这是一个比喻。
同样的道理,“菩萨通晓此法”,如果菩萨能够通达一切万法空性、无自性的法要,“不证涅槃”,他不会证悟到相应于小乘的涅槃当中,“彼住智”,菩萨就会不住涅槃而住在远离二边的智慧当中。
“比喻”主要是针对前面的“意义”,前面直接的所诠: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空性的,如果我们通达了空性就会得到殊胜的证悟。那么讲个比喻或者说例子来说明。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很多的外道,有些外道有一些善根,善根苏醒之后开始接受佛陀,然后通过佛陀的教化得到了解脱;有一部分外道,善根暂时没有成熟,即便是碰到了佛陀,也是经常性地生邪见,有的死时发恶愿;有些既不生信心也不诽谤。各式各样的情况都有。
有一个外道叫做具鬘又名左扬,首先他是在自己的教法——遍行外道当中观想有我的教义,但是观察了很长时间之后,内心当中的烦恼没有减轻,更没有灭尽。然后他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慧观,即通过他自己本具的智慧观察,观察到释迦牟尼佛在世,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殊胜的法要是解脱道,观察到之后趋向于佛陀跟前。(他通过自己的智慧观察叫做慧观。)
他还是很幸运的,有很大的善根。有些人有宿世的善根,但是因为一些错乱因缘的缘故,暂时地转到了外道当中,虽然转到外道当中,第一个他还是比较公正的,第二个他具有一定的慧根。有善根又很公正的缘故,他通过对自宗教义和他宗教义的观察,之后以自己的智慧来做取舍。这个外道就是通过自己的智慧观察到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要是解脱道,而在自宗的教法当中,所有的条件具足的情况之下观修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压制烦恼之道。其实这就是有善根的表现,就好像当年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经历的六年苦行。他出家之后,也去寻访了很多外道的导师,有些叫他修持无所有的禅定,有些叫他修持非想非非想的禅定,他很快就修到了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但是修完之后,他反观自己的烦恼还是存在的,还是没有真正地获得觉悟,就把这些舍弃掉了。这些具有利根的外道,他也是有一种观察的能力,类似于佛陀当年的行为。
叫具鬘的外道按照自宗的教言虽然如理如是的观修,但是也没有达到目标,观察教义似乎也没有解脱之道。所以到了释迦佛面前,释迦佛观察他的根基知道他是一个法器,就给他宣讲了无我空性的道理,他自己通过观修无我空性之道,不断地修持的缘故,完全证悟无我,证悟无缘也就是没有任何所缘的智慧。所缘是什么呢?所缘就是我们所执著的法——色、受、想、行、识这些,其实这些色、受、想、行、识的法本身没有什么所缘。无缘并不是指没有缘份的意思,缘是缘取的“缘”,就是执著的意思,就是所缘的境没有真正可执著的本体,本性都是空性的。
他自己通过这种很清净的观修之后,通过无缘的智慧完全摧毁了烦恼,所以“灭蕴”,通过近取因——烦恼显现的五蕴被摧毁,之后“得”,就是得到了涅槃。灭掉五蕴和得到涅槃一个是断德、一个是证德,“灭蕴”是断德,“得”就是证德。他自己通过无缘的智慧该断的断了,该得的得到了,这个时候就获得了解脱果位。
佛陀已经观察到所有一切过患的根本就是我执,就是执为有我的缘故,因为在有我的情况之下,不管修行任何法,都可以和“我”并存,乃至于有些地方讲,观修慈悲心的时候,慈悲都可以和萨加耶见我执相应,都可以并存的。“我”的正对治是什么呢?就是无我,无我见就是“我”的正对治,必须要修无我才能够把“我”灭尽。否则,如果存在“我”,然后去观修慈悲、观察其他的法,不是直接对治因的缘故,修很长时间之后还是没有解脱道。因此佛陀一方面告诉我们修持慈悲这些助缘,一方面告诉我们要修无我空性。
“无缘”其实就是无我空性,没有什么可缘取的。对于“我”没有什么所缘取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本来就不存在,如果“我”存在,那就可以缘;如果“我”不存在也没什么缘的。色、受、想、行、识这些外境法如果存在就可以缘取,不存在也没有什么可缘取的。所以,一切万法本来安住在无缘状态当中,相应于这种状态去观修就可以获得无缘的智慧。无缘的智慧得到之后,第一灭蕴、第二得涅槃。
灭蕴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指灭掉对蕴的执著,蕴虽然显现,但是知道它是空性的,就灭掉了对蕴的执著;一方面是真实的灭蕴。为什么叫真实灭蕴?因为所谓的蕴本来就是业惑形成的假相,就像梦中的色、受、想、行、识一样,本来就不存在,当我们证悟空性的智慧圆满了,蕴也会消亡。大乘当中了知蕴是客尘、空性,最后得到佛果的时候蕴会消亡;小乘当中如果获得了无余涅槃,不单单是蕴上面证悟无我,蕴本身也会灭尽,小乘叫灰身灭智,就是他的身体和智(智是心识方面的,身体是属于色蕴方面的。)即身心二者在入无余涅槃的时候都会无余灭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叫做灭蕴,“得”是从小乘的角度来讲可以得到涅槃。
此处以一个比喻来说明,如果通达了对境空性,是能够让我们断除烦恼,然后获得涅槃的。
对境和有境之间其实是有关系的,如果通过修行空性、中观证悟对境法空性,那么怎么样让我们自己的心也证悟空性呢?其实能取的心和所取的空性、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对境二者之间是相互观待的,有很深的联系。平常我们执著实有,觉得瓶子、柱子、感受、行等等都是实有的,为什么会认为这些是实有的?其实我们就是执著外在的境是实有的,所以我们的心才会产生实执。实执是一种执著的状态,主要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所执著的是什么?心所执著的就是色法,瓶子、柱子是实有的,等等。二者之间就是这样联系的。
当我们认为外境法是实有的时候,我们能境的心就产生了实执。怎么样才能够把内心的实执灭掉呢?当我们通过理论观察之后,抉择所执的对境是空性,瓶子在显现的当下就是空性的,那么同时在我们内心当中就产生了空性见。当我们证悟了瓶子是空性的时候,内心当中认为瓶子实有的执著也就消亡了。此处主要是通过了知所境空来息灭能执的执著,能执和所执之间有这样的联系。
所以有些时候是通过观察外境空性来息灭能境的执著,有些时候是通过观察能境的执著来息灭对外境的实执,如果能境的心已经是空性的,那谁去执著外境法是实有的呢?所以在《般若经》等很多中观经典当中是两方面都观察,如果是利根者,知道所境是空性,能境也就空性了,不观察都可以,但是因为众生的根基各式各样,有些时候需要首先观察所境,再观察能境,两方面都观察完之后,就没有什么可执著的了。此处也是说“慧观无缘灭蕴得”。
“菩萨通晓如此法”,如果一个修持大乘道的菩萨通晓了般若般罗蜜多,通晓了对境无实有的法义,“不证涅槃”,那么他就不会证悟小乘的涅槃。涅槃其实叫做寂灭,平时我们讲圆寂,就是圆满寂灭的意思,圆满就是圆满功德,寂就是寂灭过患,圆满了功德、寂灭了一切的过患叫圆寂、涅槃。我们知道涅槃分了两种,一种叫小乘的涅槃,一种叫大乘的涅槃。又都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已经灭尽了烦恼,但是有漏的身体还没有消尽,余就是剩下,还有剩下的有漏的色身。无余就是没有剩下的了,小乘彻底地入到无余涅槃的时候,就叫灰身灭智,没有剩下的身体。
因为小乘的行者对于三有轮回特别厌离,非常想要很快地获得究竟的安乐、究竟的寂灭,只要能够脱离轮回怎么样都行,所以他自己开始修持涅槃道。按照小乘自宗的观点,当有情修持小乘法要到达了无余涅槃的时候就灰身灭智——他的身体消亡了,他的心智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就纯綷地安住在了无余涅槃当中,就相当于这个有情从法界当中消失了,从彼时起整个法界当中就没有这个有情的名字、本体,什么都没有了,他就真正的安住在涅槃状态当中。
按照小乘的观点,他如果安住在涅槃当中,是彻底地厌离世间,彻底舍弃世间,所以他不会再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也不会为了利益众生去奋发。针对大乘道来讲,菩萨知晓如此法之后不证涅槃,他不会证悟小乘的这种涅槃。在大乘的教义当中讲二边,一个是小乘的寂灭涅槃的边,一个是三有的边,普通的众生安住在三有轮回的边,耽著轮回当中的色声香味触没办法解脱,二乘声闻缘觉是耽著于涅槃寂灭的边,一个是特别耽著轮回的受用,一个是特别耽著灭尽轮回的涅槃。对于菩萨来讲这是二个边,菩萨不证涅槃,不会证悟小乘的涅槃,因为一方面他有大悲心摄持,一方面他有很殊胜的智慧——不住二边的智,所以说不证涅槃。
然后“彼住智”,“彼”就是菩萨,菩萨会安住在殊胜的智慧本体当中。殊胜的智慧本体就是不住二边的智慧,他有非常殊胜圆满的智慧的缘故,所以既不住于轮回,也不住于涅槃。比如《现观庄严论》当中讲 “智不住三有,悲不滞涅槃”,从智悲两个方面可以看出菩萨的方便和智慧,因为他有殊胜的空性智慧的缘故,已经勘破或者照见了轮回当中一切万法的空性,所以他不会耽著于三有;又因为他有大悲心的缘故,不像二乘声闻,所以他也不住在涅槃当中。这就是菩萨殊胜的不住二边的智。
有些地方讲,即便不以大悲来安立,菩萨通过自己的智慧也不会住在涅槃边当中,菩萨的智慧既通达三有的边是空性的,也通达涅槃的边是空性的,所以菩萨具有殊胜的大智慧的缘故,既不住于三有,也不会住于涅槃。他可以行于三有而不耽著三有,他不需要为了逃避三有进入涅槃当中,他的智慧完全可以了达一切万法的究竟本性,知道三有的本性是空性的,对三有当中的所谓的福德、安乐不会执著;也知道所谓涅槃的本性也是空性的,没什么可以耽著的,一定要安住在里面的。
菩萨的智慧可以清清楚楚地了知三有和涅槃之间的关系,单单以了知万法空性的殊胜智慧他就会既不住三有,也不住涅槃。所以他不证涅槃彼住智,菩萨安住在远离二边的殊胜境界当中(二边,这里是讲三有的边和涅槃的边),这就是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不可思议的智慧,特别的殊胜。
很多佛菩萨已经现量照见了空性,安住在了空性当中,我们现在开始学习这种智慧,是刚刚接触,有些人可能以前学过《中论》《入中论》《心经》等等,但现在我们还是要进一步来学习。以前上师们也讲过,在学空性的时候,有些人可能有一点宿世的善根,觉得空性的词句比较容易了解,很简单,反正翻过去是讲空性,翻过来还是讲空性,觉得很容易懂,反而觉得其他的教义,如《因明》《俱舍》等等不太容易懂。
其实般若波罗蜜多的词句现似看起来比较容易懂,但是意义很深很深。有的时候我们只是缘空性、中观、般若这些词句了知一点点空性的皮毛,就认为懂了,没什么难的,空性很好懂。其实,如果稍微知道一些观察的方式、规律,词句方面的确不深,但是意义特别深。为什么意义很深呢?因为空性的所诠义是相合于实相的无分别智,菩萨入根本慧定的境界,不是分别心的状态,我们以分别心去缘是永远缘不了的。现在我们观察空性,认为空性是怎么样的,这全都是属于分别心在缘词句产生的一种所谓的了知,而真正的空性是远离分别心,一个是分别心的状态,一个是远离分别心的殊胜的境界,所以说空性的确很深。深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它是要超离分别念的,它不是现在我们分别心的状态、境界,所以意义很深。
因此,我们每学一次,都有深入的地方,这次学了之后好像对空性懂了一点,再学一遍的时候觉得又懂了一点,越学越深,最后我们知道必须要把分别心隐没,然后空性才会现前。否则把空性作为一个对境,我们的分别心去缘他,怎么缘都没办法真实地现前,必须要逐渐了知空性是远离戏论的。了知这个见解之后,怎么样安住在空性当中呢?必须通过修空性把我们的执著一点点减弱,最后弱到一定程度了,就可以现前殊胜的空性,现证空性的智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上师们以前经常讲。
因此,我们在学空性的时候不要认为很好懂,其实这里面的意义的确很难懂,很深,越学得多,对空性认知得越多,就能从内心深处真正了知趋入空性的方法,逐渐地息灭自己的执著。真正了知了现证空性的方式,我们再反回头去看一下《三要道》就很清楚了,《三要道》当中首先通过出离心的方式灭掉我们最粗大的分别心,然后通过菩提心的方式灭掉中等的分别心,再通过空性的方式灭掉最细微的分别心,最细微的分别心灭掉了,这个时候不是分别心的状态,空性的意义就会现前。随着我们深入学习,对修行的法理、道次第都会逐渐有很深的认知,这方面是很重要很关键的。
还有人认为,般若波罗蜜多的这些词句都是理论的东西,缘这些词句是没有意义的,听闻空性、思维空性好像是在浪费时间,有些人就持这种相似的观点。我觉得大恩上师有句话对我们很重要,大恩上师说:现在我们的分别心缘的是什么呢?我们的分别心缘的是般若波罗蜜多,如果我们去缘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缘乱七八糟的东西,越缘这些我们内心就越产生无明的习气、无明的种子。但是我们经常性的所缘是空性的能诠所诠,在学习的时候看的法本是《般若摄颂》和《般若摄颂》的注释、讲记,然后思维空性怎么样安立的,所以我们的所缘都是空性。缘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和空性般若波罗蜜多逐渐在相应,缘得越多相应的次数就越多,相应的次数越多种子就种得越多,最后这些种子一起成熟的话,力量是不可思义的。
如果不种种子,要想证悟空性、了知空性从何而来?没有种子就不可能有果。现在我们经常性地缘空性,不管是读诵、听闻、思维、观修、抄写、顶礼、供养、给别人讲解、讨论,反正所缘的全都是般若波罗蜜多,每次缘的时候都会在阿赖耶识上面种下般若波罗蜜多的种子。如果我们通过培福,不断的闻思修行,忏悔它的违品的方式,让这么多种子一时成熟的话,那它的力量就特别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大恩上师也是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殊胜的密钥,这个密钥可以打破我们不好的分别念,这方面也是要注意的。
寅二(有境智慧不可得)分三:一、从建立侧面说明;二、从遮破侧面说明;三、摄义。
前面的科判讲对境的本体是不可得的,现在是讲有境的智慧是不可得的,对境抉择完之后就得到了空性的观点,然后讲有境。前面我们讲过,对境就是有境所了知的本体,有境就是能够了知对境的心识或者智慧,因为对境是空性,而了知空性的是智慧,叫做有境智慧,所以是通过有境的智慧去了悟对境的空性。二者分开的话可以这样讲,当然从本体来讲,智慧和空性是不可分的,不可能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还有一个智慧去了达一个所谓的空性,是两个法,就像是眼睛看一个柱子一样的,不会是这样的。在抉择的时候要分有境的智慧和所境的空性,但是真正修证、证悟的时候智慧和空性是不可分的,是一体的。
从建立的方面,就是真实的空性是怎么样了知的,其实是勉强的建立,真正来讲有什么可建立的呢?从空性本身来讲它不可得,也没什么可建立的,但是从词句上描述的时候、在针对初学者讲解的时候还是要建立。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七品当中也是讲到这个问题: “中观有无承认否?”空性到底能不能宣讲,能不能安立?从究竟意义胜义本性来讲没什么可说的,没什么可建立的,但是从名言的角度来讲,通过观察万法的显现得到万法的空性,空性是单空吗?还是双运空?这些是可以建立的。
《般若经》和这些论典主要针对谁说的?主要是针对我们凡夫人讲的。菩萨和佛都有现证般若空性的智慧,凡夫人没有现证空性的智慧,如果一味的从究竟的胜义谛来讲没有什么可说的,没有什么可表示的,那么众生凭什么能了知一切万法的空性?所以必须要从字句上建立,从建立的侧面说:空性是如是如是的,空性是没有任何执著的等等,这是要建立的。建立之后众生对空性产生一个总相的认知,有了总相认知之后再通过不断的观修和串习,逐渐现证空性,现证空性之后安住在真实的胜义中,是没什么可说的,空性的意义在内心当中完全浮现出来。就像佛陀他老人家的智慧当中浮现了万法的空性,然后通过各式各样的词句、比喻、例子、公案告诉弟子一切万法的空性是怎么回事,比较勉强的方式给众生宣讲空性的总相,众生了知之后逐渐修持也成佛了,成佛之后他也是在不可说当中,通过词句给众生宣讲,就是这样的道理。
一个方面是从建立的侧面讲的,一个方面是从遮破的侧面讲的。遮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符合空性的道理都要宣讲,哪些是不符合于究竟空性的,就从遮破的侧面来进行宣讲。第三个是摄义,是以上两个侧面的摄义。
卯一、从建立侧面说明:
此慧为何属何者?何来思择法皆空,
详察无沉无畏惧,彼菩萨即近菩提。
这里主要从建立的侧面宣讲,其实空性怎么样去建立呢?空性是没有任何所执的、没有任何所缘的殊胜状态,名言当中我们说智慧是谁证悟的?它的本性是什么?这是可以讲的,但是有境智慧——证悟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本身其实也是本体空的,所以我们要抉择空性也是本性空的。我们不能把对境抉择是空性的,但是能够抉择对境的智慧是实有的,这样就不对,既然对境是空性,抉择它的智慧也绝对是空性的,从观待理论来讲也是这样的。从此处的颂词当中所决定的次第来讲也是这样的。
“此慧为何”,此慧的本性——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本体是怎么样的? “属何者”,它是谁证悟的境界?“何来”,是通过什么来源获得的?通过抉择智慧的本体为何、属何者和何来之后,我们就知道其实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本身也是无自性的,是空性的。
“思择法皆空”,这样了知之后我们就可以思择一切万法的本体都是空性的。“详察无沉无畏惧”,通过这样详细观察之后,菩萨内心当中没有昏沉(昏沉的意思就是对于空性迷惑,对空性不迷惑叫无沉。),彻底地了知了空性的本体的缘故无畏惧,没有什么可畏怖的。畏怖的因是什么?畏怖的因来自于无知,因为不了知所以才畏惧,了知了就没什么畏惧的。菩萨对于空性完全通达了,正确了知了它的意义,所以菩萨不会有任何畏惧。“彼菩萨即近菩提”,这样,菩萨就很接近大菩提了。
下面我们再展开看这里面的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底存不存在呢?如果我们从名言的角度来讲般若智慧是存在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是空性的,是离开一切戏论的,是菩萨的境界,通过学习、通过佛菩萨的加持可以获得,这方面都可以在名言当中安立。但是真正观察胜义当中的般若波罗蜜多本性到底存不存在?真正观察的时候般若波罗蜜多本身也是无自性的,空性的。
在二转法轮当中主要是抉择一切万法的空性,汉地的一些大德在讲第二转法轮般若的作用时讲得很精辟,他就直接说:二转法轮主要是破执的,就是破执著。从破执著的角度就很容易了解般若波罗蜜多了,讲般若核心的利益或者说观念是什么?就是破执:如果对色法有执著,就没有安住在色法本身的状态,所以要破掉对色法的执著,色法是空性的,因为观察了色法的本性空而打破了对色法的执著;如果对苦受、乐受执著,就说受是空性的,为什么抉择受是空性?打破对受法的执著;乃至于我们对心识——不管是眼识还是阿赖耶识,如果我们对六识或者八识有执著,就观察六识或八识的空性,观察完之后打破对六识或八识的执著。
如果我们对于佛果有执著,觉得佛果是实有存在的——佛果是不是实有存在的呢?其实佛果本身是离戏的。所以当我们认为佛果是实有存在的时候,我们要抉择佛果也是本性空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也是打破对佛果的执著。对佛果的执著其实是一种颠倒认知,佛果本身是离戏论的,我们认为它是存在戏论的,当然就不是它的本性了。还有,如果我们对如来藏有实执——认为如来藏是实有的,为了打破对如来藏的实执,就说如来藏也是本性空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对般若波罗蜜多有实执,为了打破对般若的实执,抉择般若是本性空的。所以在二转法轮当中,根本找不到一个不破的法,为什么?因为只要我们有心识就会有执著,心识本身就带有实有执著的本性,当我们看到柱子的时候,马上就产生一个实有的执著。
根登群佩大师以前也讲过,一般人都有实有的执著。我们平时讲,对柱子、瓶子产生实执了,但是老百姓是不是根本没有实执?为什么呢?哪个老百姓说——我对瓶子有实执,我对柱子有实执?我们在学佛法的时候才说:对瓶子有实执、对柱子有实执。是不是就说明只是学佛法的人才有实执,不学佛法的人没有实执?这是错误的。其实所谓的实执就是一般人的认知!一般人认为:这个车是我的,这个瓶子是我的,认为瓶子是存在的。这就是实执!只不过我们为了打破执著,在词句上面说这就是实有的执著,所以一般的人从早到晚全都是安住在相应实有执著的状态当中,基本上没有产生一刹那空性的定解,今生当中全是实执,后世当中也不会无缘无故产生空性的定解,不可能的事情。
一般的凡夫众生相续当中全都是实执分别念,不学佛的时候对色声香味触、色受想行识产生执著;然后学佛之后对道、四谛、佛果、如来藏、空性产生执著,对我要成佛产生执著。但是这些所谓的执著都是我们自己分别念安立的,法本身并没有我们所安立的——认为它是有的,认为它是无的,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全都没有,这些都是我们的分别心强加在这些事物上面的东西。
我们在学中观空性的时候,要了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所看到的汽车、大楼、树木、家里面的摆设,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心,乃至我们正在执实有的分别念,它们的本性没有一个是真正存在戏论的,每一个法在显现的时候当体就是空性的,全都是离戏的,没有四边戏论,它的本性就是如是安住。但是我们的第六意识认为这个东西是存在的,它是实有的,它是我的,就把分别念的实有的标签贴在法上面。
所以我们抉择空性无外乎就是还原法本身的状态,比如色法本身就是离四边的,我们就还原它。我们学了空性之后,再来抉择色法,色法是什么样的——色法是远离四边戏论的,是空性的,所谓的远离四边戏论的空性就是瓶子本身的状态,我们现在只不过是还原了。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无我的——还原无我;我们的心本来是无我的,本来是空性的——还原它;佛果是什么?佛果也是没有任何戏论的——还原它。所以空性其实就是一切万法本来是远离四边的,本来就安住在空性当中,但是众生的分别心错误地执著了,错误地认知了,认为法要不然是有的,要不然就没有的,要不然就亦有亦无的,要不然就非有非无的。所以说是在法上面加了很多很多错误的观念。
空性就是为了让我们把这些错误的观念全部拿掉,恢复万法本来的状态。这些万法本来的状态是什么?大空性。不管你证悟不证悟,瓶子在这里它就是大空性的,只不过佛用他的智慧现证了,但是众生有实执,看到瓶子,认为是实有的。不单单是瓶子柱子本身安住在空性,即便是我们现在正在执著“瓶子是实有的”这种执实的心也是大空性的。所以说空性非常神奇、玄妙,一切万法本来如是,不需要任何创造,空性就在一切万法上面,我们就活在空性当中,自己本身就是空性的。但是可惜的就是,本来是空性的,我们通过自己的分别念反而把自己弄成了一个实有的状态,对万法产生实执的心。
其实产生万法实有的分别念的来源只有一点,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把万法全部安住实执当中,因为我们心是安住在实执当中,所以看万法都是实有的。现在我们要通过观察外面的一切法,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全部都是空性的。当我们了知了一切都是空性的时候,就还原了一切万法空性,我们自己当然就安住在空性当中。从见解上认识了一切万法的空性,然后再开始观修,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空性其实是很简单的。证悟的大德说:空性其实非常的简单,简单到我们不敢相信的程度。的确是如此的,本来就是这样的,你观察不观察就是空性的,本来安住在这儿。
以前我看过一个大德的传记,他修了很长时间,有一天他突然证悟了,上师的加持加上自己的福报,修行圆满了就证悟了。证悟之后他就发出了一个感叹:“空性本来就在这儿,一直在这儿,为什么我以前没发现呢?”大德的感叹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提醒,什么提醒呢?我们不要在其他地方找空性,在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空性,我们眼前的这些书、话筒、瓶子、房子就是空性,我们所讲的语言、我们的身体就是空性,所有的法都是空性。空性就是离开一切戏论,不管怎么样,它就在这儿,现在我们去认知它就可以了。要认知、证悟空性,就要通过佛菩萨告诉我们的方法去观察,去一步一步还原它。我们的执著不外乎四种——有无是非,所以打破有边、打破无边、打破亦有亦无、打破非有非无,把这些边打破之后色法的空性就出来了,胜义就出来了。
观察胜义的方法无外乎就是缘显现法,缘我们眼前的让我们生贪、生嗔、纠结的东西,观察它的本性到底是怎么样的?由世俗法一步一步观察完之后,在世俗法显现的当下就是涅槃,涅槃的空性就在这。所以就是没有观察而已,观察完之后我们就知道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
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并不是说一切万法本来是实有的,现在我们要把它打烂,重新建立一个次序,不是这样的。只不过把我们自己的分别心拿掉就行了。当分别心息灭之后还原法本身的状态,它就是空性,每一个法都是空性的,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空性的,这就是很多大德告诉我们的很奇特的、很稀有的抉择方式。我们在学习般若中观的时候,这个重要的观念是不能忘的。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观察这么多到底要干什么?其实我们就是在寻找一切万法的本源,也就是还原它本身的状态。它本来是这样的,我们还原它就行了,还原柱子的本性,还原瓶子的本性,它们自己的本性就是远离四边的空性,除这之外没有其他本性。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般若?就是为了打破对般若的实执,而实执并不是般若自己的本性,所以要打破对它的实执。并不是否定道、佛果、般若波罗蜜多、如来藏,而是否定我们对道、佛果、般若波罗蜜多、如来藏的错误观念。把这些错误观念否定之后,本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来藏显现是空性的就是空性的,佛果、般若波罗蜜多本来是空性的,那就是空性的。真正了知了,有什么可害怕的呢?没什么可害怕的,因为本来就是如此。
只不过是我们无始以来习惯了实执,所以一旦说没有的时候就特别恐怖,无始以来习惯了有我,当说无我的时候特别恐怖,所以我们要慢慢习惯它。虽然习惯它也是很可笑的,为什么呢?因为本身就是无我的,然后在一种错误的观念当中,生活了很长时间之后,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完全越来越模糊了,就产生另外一种观念。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用殊胜的教法去抉择,去还原万法本身的状态,它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
“此慧为何属何者?”此慧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般若波罗蜜多为何?它到底是怎么样的?般若波罗蜜多是有境,我们观察般若的智慧没有本体,它本性是空性的。怎么观察呢?大恩上师注释当中说:“与对境一体他体的方式观察”,假如般若智慧是实有的,那么有境和对境的关系到底是一体的还是他体的?如果是实有的关系,就可以观察是一体还是他体的。
如果有境和对境是一体的,前面观察了对境是空性的,因为对境是空性的缘故,般若智慧也是空性的;或者反过来讲,如果般若是实有的话,对境也是实有的,那么怎么观察也建立不了对境是空性的。所以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讲,很难安立般若是实有的。如果是他体的呢?即实有的般若和对境是他体的关系。如果是实有的又是他体的,就相当于有两个法同时存在,而且两个法既具有实体又是他体,那么般若是佛现前的境界,如果佛菩萨入根本慧定的境界有他体的存在方式,其实就已经承认了,在实相当中、在现前根本慧定的时候还存在二取。
因为是他体的,而且他体是实有存在的,有一个实有的般若的本体,有一个对境的本体,就相当于存在一个实有的二取了。在般若波罗蜜多当中,在究竟根本慧定当中哪里有实有的二取呢?绝对不可能还有实有的二取,因为证悟空性就是隐没二取的过程,能取和所取绝对是需要远离的,在很多地方讲三轮和二取就是大障碍。如果智慧存在实体,且和对境是他体的方式(他体就是有此有彼,两个法都有。)如果在胜义当中存在这两个法,在入根本慧定时通过智慧来现见对境的时候,就会成为存在二取的情况,根本不可能说是没有二取的状态。这方面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智慧波罗蜜多的本性也是空的,它虽然在名言当中起作用,我们在讲、在思维的时候它也起作用,但是起作用的时候它本性空。有时候我们理解空性有一个误区,认为如果是空性的就什么作用都没有,这是个大错误。空性就殊胜在——它本性是空的,但是因缘具足的话,还是如是如是的显现,显现存在的时候,作用也如是如是存在。般若波罗蜜多的本性是空性的,但是它的显现和作用还在,这方面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比较深奥难懂的地方。它和一般人认为的空不一样,一般的凡夫众生认为的空——杯子里面的水喝完了空了,房间里的东西全搬走了,变成了一个空房间了。其实空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空就是在显现的时候它是没有自性的,显现的时候没有实有的本体,这叫空。而不是说瓶子里面的水没有了叫空,把东西拿走了叫空,这样的空是一种颠倒错误的空。
般若的本性就是空的,但是名言当中它仍然可以起作用,可以断烦恼、可以成为菩萨的殊胜的智慧。但是在胜义当中它没有丝毫的实有的本体。所谓的实有的本体其实就是实执,就是我们错误认为的般若波罗蜜多存在实有的有、无等等,这方面就叫做实执。般若波罗蜜多没有凡夫人的观念,凡夫人加给它的这些标签全部都没有,它自己本身就是如是存在的、离四边的。但是它在离四边的时候作用仍然有。比如,柱子本性是没有实有的,但是在没有实有的同时它仍然可以把梁顶起来,把房子撑住,这就是它的空性当中的作用,它没有实有的执著,但是它的显现和作用是存在的。
瓶子、杯子是空性的,没有实有的本体,我们认为瓶子是实有的有、无等等,这是我们的分别念加上去的,当我们把这些实执去掉之后,瓶子是离四边的空性。但是在空性的当下,因缘具足它就会显现,在空性当中可以集聚因缘,因缘一旦具足之后就会有它的显现,有显现就会有作用。所以说,它是空性的和它能够显现、起作用并不矛盾,这一点我们要记住。否则,认为空性是什么都没有,只要是显现就是实有的,一旦空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堕入两边的。
所以,般若空性殊胜的地方、难懂的地方,就是它正在显现的时候,在胜义当中,在本性当中是空性的,它没有实有,但是没有实有的执著的同时,因缘具足之后就有它的显现,有它的显现就有它的作用。比如说,柱子有显现就有它的作用——它有顶梁的作用。但是正在有的当下它的本性是不是实有呢?不是。因为所谓的实有是我们附加在柱子上面的,认为它是实有的,其实它本身是离戏的,但是离戏的同时它仍然可以起作用。就像梦中的柱子它就是离四边的,离一切戏论,是空性的,但是梦中的柱子只要因缘具足了它仍然可以顶梁;梦中的杯子虽然是空性的,但是仍然可以装水,喝水,是这样的自性。所以,越学我们就越能正确的认知空性,打破掉以前我们对空性的错误的认知,知道显现是空性的,但是相应于它的缘起在世俗谛当中该取舍就取舍,该断恶业就断恶业。因为它虽然是空性的,但在世俗当中缘起具足时,仍然有显现和作用。
同样道理,恶业是不是空性的?恶业本性绝对是空性的,我们在忏罪时观罪性本空,并不是说罪本来是有的,而去观罪性本空,这只是一种忏悔的方便,不是这样的。罪性本来是空性的,但是因缘具足之后显现罪业,只有在空性当中才可以缘起,所以罪业一定是空性的。但是空性的罪业有没有显现?有。空性的罪业有没有作用?还是有。全都是空性当中在运作,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
罪业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个是障碍修道;第二个是带来痛苦。既然它有这样的作用,我们要在空性当中对治它,为什么空性还要对治?因为因缘具足它有显现,有作用。而这些显现和作用对修道人来讲都是不必要的,如果你要修道必须要得善趣,如果通过恶业堕恶趣了,你怎么修道?没办法修道。要不堕恶趣,首先要制止恶业的生起,恶业是空性的也要遮止,如果以前造了恶业必须要忏悔,因为毕竟障道的作用还是在这儿,如果不把它忏净,它虽然是空性的,但还是障道的。所以说,恶业虽然是空性的,但是在名言中因缘聚足之后,会显现成恶业的形相,恶业的形相有了,就有恶业的作用。所以虽然是空性的,名言当中仍然是要忏悔,仍然是要想方设法地制止恶业的产生。
善法也是一样的。善法的本性是不是空的呢?善法的本性也是空的。在空性当中显现的缘起,只要缘起具足了,它就会显现善业。虽然善业是空性,但是我们要去获得。为什么要去获得?它也是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得到安乐,它可以带来善趣的安乐,我们修道的时候身心愉悦。第二个它是助道的,罪业是障道的,善法是帮助我们修道的,是助道因缘——助缘,为什么修道的人不要呢?一定要。
在胜义谛当中一切都是空性的,没什么可执著的,一切都是缘起显现,但是在名言谛当中,该做取舍的都要做取舍。越了知空性,在名言中取舍因果越细致,因为他知道造一点点的罪业都是障道的,都是带来痛苦的。所以,如果对空性的道理了知得很清楚,证悟的空性越深,对因果的取舍也就越细致。善法也是这样的,造一点点的善业都是助道的因缘,都是带来安乐的因缘。
当我们这样修行的时候,恶业越造越少,善法越造越多,这个时候在世俗当中,道心和证悟全都可以生起来。为什么?顺缘具足了,违缘遣除了,当然在名言中修行就很顺利了。但是修行顺利有没有实有?仍然是没有实有的。只不过当我们了知无实有的时候修道更快,当你不知道无实有,而认为是实有的,修道就会很慢很慢;当你知道是空性再去修道就很快。因为该去掉的障碍去掉了,而且空性的力量特别大,在净罪方面力量很大;在修善法方面,如果善法被空性摄受,善法也是很清净很广大的,力量是非同一般的。我们在学习般若空性的时候,这些道理逐渐都要建立起来。
如果对于空性的道理没有了解得很透彻就会分不清楚:“如果是空性的,为什么要修道啊?既然修道,为什么是空性?” 分不清楚的原因主要是对世俗和胜义两个方面分不清楚,对于一切万法是空性的才能够缘起、才能够显现没搞清楚,其实越是空性的越是能够缘起,缘起的时候没有它的本性,但是它的作用仍然在运作。在学空性时,不能够说:一切万法胜义当中是空性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其实,在胜义实相当中是空性的,的确无因无果,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是众生,我们毕竟还在世俗谛当中,世俗谛当中因果的缘起仍然显现,仍然在运作,有显现就有作用。那怎么可以说它是空性的就对我们没有影响?这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越学空性,把这些问题分析得就越清楚,也就越不会迷惑,该做什么样的取舍,该做什么样的修行都会认认真真去做。很多通达空性的人,对于名言的因果缘起方面特别重视,反而对空性不太了知的人认为:“一切都是是空性的,反正做不做都是空性的,做也是执著,不做也是执著。”这不是真正地了知空性。有些人仅仅了知了一点点空性的词句,对空性完全都不了知,别人劝他不要吃肉,不要抽烟,他说:“抽烟也是执著,不抽烟也是执著,所以我还是抽。”他认为抽烟是空性的,可以做,但是不抽烟也是空性,为什么要选择抽烟?虽然抽烟是执著,不抽烟也是执著;吃肉也是执著,不吃肉也是执著,但是在名言当中,有些执著是善执著,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有些执著是恶执著,是第一步就要遣除的,有些执著是第二步第三步才遣除的。一切万法在胜义当中是空性的,但是在名言谛当中还是在显现,在起作用,还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或者伤害的作用。这方面必须要搞清楚。
以上讲了很多与空性有关的内容,主要是破执。
“此慧为何”,其实就是空性。“属何者?”它是谁的境界?般若当然是佛和菩萨的境界。佛和菩萨本身是不是存在的呢?其实真正来讲佛和菩萨也是离戏的,本身也是空性的,从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因为相续当中完全现前了究竟的空性,安立个名字叫佛;部分现前空性的意义,安立个名字叫菩萨。如果没有现前一切无所有的空性,没办法成佛成菩萨的,既然是这样,全体显现空性的佛怎么可能是实有的呢?不可能是实有的。因为他圆满证悟了空性才安立佛,佛绝对是空性的本体,和空性完全相应的,所以说,般若属于佛。那佛本身是空性的,怎么可能说因为是属于佛的境界,所以般若是实有的?不可能安立的,因为空性的拥有者,他自己本身都是空性的,不可能说一个空性的拥有者拥有了实有的般若智慧,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从“属何者”方面也可以知道般若智慧不是实有的。
“何来”,般若智慧从何而来,来源是什么?般若智慧的来源是通过佛菩萨的窍诀、我们自己的观修,还有佛菩萨的加持等等。如果般若空性是实有的,就应该可以找到一个实有的来处——般若智慧本身实有存在,从经论当中跳出来,进入到我们的相续当中;般若智慧从佛菩萨的智慧当中跳出来,进入我们相续当中。但是根本找不到一个真正实有的来处,而是众多因缘和合而现前般若,可以安立它的来源——从佛讲解般若,经论当中文字的诠释,大恩上师的讲解,我们自己的思维等等,慢慢地般若空性智慧就生起来了。既然是众缘和合产生的就没有实有的状态,没有实有的本体。因此,从般若从何而来的这个角度也安立了般若智慧不是实有的。
综上所述,从“此慧为何”、“属何者”、“何来”三个角度抉择,般若智慧本身也是空性的。
然后“思择法皆空”,就是了知这些之后,菩萨或者这些修行者,他就会思维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万法皆空。讲中观、般若空性的时候,经常性出现“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其实在《心经》当中通过浓缩的方式讲得很清楚:首先是从五蕴开始安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之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然后再安立十二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也是空的;之后再安立十八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境、六识,从眼界乃至于意识界也是空的;然后再安立十二缘起“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就是从无明开始到老死,没有无明乃至没有老死,十二缘起也是本性空的;然后再安立四谛“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也是空性的;最后是“无智亦无得”,菩萨的智慧和佛果的得全都是空性的。
所以,把《心经》打开之后,就可以知道什么叫做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空性的;然后是道,缘觉主要修十二缘起,声闻主要修四谛,十二缘起、四谛也都是空性的;最后是果——智和得,有些地方讲“智”是菩萨的智,菩萨修持智,是菩萨的境界,也有些地方讲智是佛智、菩萨智、一切智;“得”是佛果,就是讲佛的境界,究竟的果,通过智慧得到一切智智,所得到的本体。“无智亦无得” 智和得也是空性的。所以,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万法都是空性的,当体即空,万法的本性就是自性空。
自性空的意思是不管是哪个法:色法——色法的自性本空;十二处——十二处的自性本空;十八界——十八界的自性本空;十二缘起——十二缘起的自性本空;四谛——四谛的自性本空;然后菩萨的道也是自性本空的,佛智的自性本空。这叫做自空。
在讲空性的时候有一个叫自空、一个叫他空。所有的《般若经》的体系,即二转的体系,全都是以自空的体系来建立的,因为我们要破执,不管是哪个法全都是空的,有些是我们自已能够具有的色声香味触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方面;有些不一定是我们具足的,比如菩萨的境界、佛果等等。不管怎么样,二转法轮当中的体系主要是破执。我们对任何一个法有执著,就不符合于它的本性,所以必须要把每一个法都抉择为自性空,因为每一个法本身就是自性空的。
要抉择自性空,必须要用自空,就是说自己本空,自己在显现的当下就是空的,色法在显现当下是空的,一切智智在显现当下,它的自性没有任何的实有,全部都是自性本空。只有通过这个方法,才能够打破一切执著。所以,般若体系当中讲的是自空。
自空也有邪的自空和正确的自空。邪的自空说一切万法都是没有的、不存在的,有的大德解释说就是顺世外道。顺世外道的所谓没有后世、没有因果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自空,但是它是邪的自空,不是正确的,是要破斥的,任何时候不能够依靠的。正确的自空分了两种,一个是暂时的自空,一个是究竟的自空。暂时的自空就是自续派,自续派就是抉择单空,一切的色——色空,一切的想——想空等等;究竟的自空是大自空,就是应成派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这是正确的、究竟的自空。正确的自空有两种,一个是正确的暂时自空,一个是正确的究竟的自空,一个是自续派一个是应成派。
再说他空,“他”就是指不属于它自己的其他法,“他空”就是说自己不空,自己有,自己上面的他法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比如我们说桌子是它自己,然后桌子上面的苹果是其他的法,桌子上没有苹果,就是说桌子是有的,但是它上面的苹果是空的,苹果就是属于这里面的“他”,“他”是空的,而桌子自己是存在的。
他空也分邪的他空和正确的他空。外道是邪的他空,比如数论外道、胜论外道,抉择一个神我,神我自性是实有的,然后神我上面的法是假的、没有的,最后要得到神我和自性是永远都存在的。
正确的他空有很多种。小乘的五蕴无我,蕴是存在的,五蕴上面没有我,我是空的,所以观待五蕴来讲,我就属于“他”,他空就是讲我不存在,人我空,但是五蕴是有的。所以,五蕴是存在的,它上面没有我,所以叫他空。唯识也算是一种他空,阿赖耶识是存在的,阿赖耶识上面的其他的法是空的。这些都是属于佛法当中相对正确的他空。
还有究竟的他空,平常我们讲“如来藏不空如来藏以客尘空”,这是如来藏的本性,因为讲如来藏是在二转法轮的基础上,二转法轮已经把一切万法包括如来藏在内抉择为离戏,它本身就是没有丝毫的戏论,在离戏的基础上安立,在佛智面前如来藏是存在的,如来藏上面的所有的客尘烦恼是不存在的,这就是究竟的他空见。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学究竟的他空,在《宝性论》《涅槃经》和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如来藏狮吼论》等当中,讲了很多究竟他空的观点。
这里主要是抉择自性空,对我们来讲很重要,如果没有把二转法轮自性空学好的话,就学不好究竟他空;如果把自性空学好了,究竟的他空也可以学得好。现在很多道友学《光明藏论》,当中的等净无二见其实也是在大空性和如来藏基础上抉择的,如果没有把这些基础打好的话,要学上面的法有时候会稍微有一点困难,但是功德特别大。这方面我们要知道。
“思择法皆空”,思择从色法乃至于一切智智之间一切万法全部都是自性空的,没有丝毫可耽著的、没有丝毫可执实有的状态存在,这方面就叫做法皆空,我们必须要逐渐思维从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都是空性的。
“详察无沉无畏惧”,如果我们缘一切万法皆空的观点详细观察的话,无沉无畏惧。无沉就是没有昏沉,不迷惑、不迷茫,对一切万法的空性不迷茫,很清楚地认清了空性的状态。现在我们学习空性就是要很清楚、很正确地认知空性到底是什么状态,到底是不是像我们以前所认为的空?如果详察之后就不会有迷惑,没有昏沉,很清楚地认知。无畏惧,有什么可畏惧的呢?空性就是万法的本性。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一品结束的时候讲:当我们去寻找万法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万法连微尘许的本体都找不到,当什么都没有找到的时候,瑜伽士就很欢喜,为什么呢?因为毕竟不是世间法,如果是世间法我们丢了一个东西,比如我们的钱包丢了,然后去找,找了半天没找到,会很沮丧。但是在佛法当中在建立空性的时候,通过各式各样理论,五大因也好四大因也好,去寻找万法的本体,找到最后一点都找不到。瑜伽士因为没有找到的缘故,特别欢喜。为什么?因为它本来就是这样的。
因为一切万法是空性的缘故,就空掉了很多的执著。因为我们平常的痛苦都来自于实执,认为东西是实有的、是存在的,得到了高兴得不得了,损坏、丢失之后就特别地沮丧,别人伤害我的东西,我就特别生嗔。这些负面的东西全都是因为执著法实有,如果我们知道法不是实有的,是空性的,得到了也没什么高兴,然后失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沮丧的,就没有什么不好的情绪产生。所以暂时来讲,我们在世间当中修行遇到违缘的时候,如果有空正见,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痛苦;究竟来讲,如果现证了本性,就完全从一切的思想当中解脱出来,安住在非常自在的状态当中,可以行持弘法利生的事业。空性本性如是,而且能够得到这么大的功德,有什么可以畏惧的?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为什么会畏惧?畏惧是因为无知,不了知才畏惧,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回事才会畏惧,了知之后就没什么畏惧了。所以说“详察无沉无畏惧”,的确是这样的。
“彼菩萨即近菩提”,这样的菩萨就非常接近菩提。因为菩提本身就是一切离戏的状态,如果菩萨已经抉择到万法皆空,就说明他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面,已经无限地接近了菩提。《现观庄严论》当中也是这样讲:因为菩萨有殊胜方便的缘故,他离菩提很近;没有方便的声闻缘觉,因为还没有真正了知一切万法大空性,所以他离菩提很远。
卯二、从遮破侧面说明:
设若不知有色想,受行识蕴而行持,
思此蕴空而菩萨,持相非信无生理。
遮破什么呢?遮破没有正确了知空性的观点。前面是建立应该怎么样正确地了知空性,此处是遮破没有如理抉择空性的观点。
“设若不知有色想,受行识蕴而行持”,如果不了知空性,没有了知前面颂词当中所讲到的真实的空性的状态,就有两个歧途,即两个不正确的需要遮破的方面。第一个要遮破的是:有色想、有受想、有想想、有行想、有识想的观念,就是认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存在的。一般的凡夫众生就是安住在这种状态当中,认为这些都是实有的,“而行持”,开始做他自己所谓的事业,挣很多钱,享受很多欲妙,保护亲人,打击怨敌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执著这些法是存在的。
其实我们在学空性之前,无始以来都是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如果现在不学空性的话,以后的轮回当中还是在这种状态。如果处在有色、有受、有想、有行、有识的状态中去行持,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轮回。只不过在认为五蕴实有存在的过程当中,如果相应于一些善业就会转生善趣,如果相应于恶业就转生恶趣,逃不过恶趣和善趣的命运,绝对只是在恶趣和善趣当中。而不管是善趣还是恶趣都是痛苦的自性,都是流转的自性,都是凡夫众生的状态,没有任何解脱的可能性。所以,如果我们安住在“有色想”等等当中的时候,是属于遮破的侧面,是第一个需要遮破的,绝对不能够执著这些是实有的,而众生恰恰就是执著这些是实有。我们学般若空性的人必须要知道不能认为这些是实有的。
第二个需要遮破的侧面是 “思此蕴空”。前面是思蕴有,认为色有、受有、想有等等而行持,是需要遮破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思蕴空,比如思维色是空性的,不存在的,想是空性的,受是空性的,即在抉择完空性之后,把五蕴抉择为五蕴空,然后觉得五蕴空就是究竟实相,就是真实的空性。这方面佛陀说也不对,也是需要遮破的。为什么呢?因为众生首先是执著色有、受有、想有,认为有五蕴存在;认为五蕴存在是不对的,为了打破五蕴存在的实执,所以佛陀讲了五蕴空。所谓的五蕴空是对治五蕴实有的一种方便,它仍然是属于一种分别念,只不过是用一种分别念来对治另一种分别念而已。全知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当中把这个问题讲得特别清楚。
这两种分别念当中哪个比较善妙呢?当然,观待而言五蕴空的分别念善妙一点,因为它可以打破实有执著。众生的重大分别、重大的烦恼,其实都是缘五蕴实有而出现的,所以,如果修行者能够把实有的五蕴抉择为空性的话,其实就可以成功地息灭掉粗重的烦恼,对修道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抉择五蕴空毕竟只是为了息灭五蕴实有的方便而已,它自己本身还是属于分别念。其实抉择五蕴空,就是把单单的空性抉择为实相,这叫单空。单空不是究竟的空性,它只是一种方便、步骤或者说手段而已,只是为了遮破认为五蕴存在的分别念。所以,不能够把遮破五蕴实有的方便当成实相了,这是不对的。
“思此蕴空而菩萨,持相非信无生理。”佛陀说思此蕴空的菩萨也是持相,他仍然是执著蕴空的相。“非信无生理”,他还没有真正的相信真实无生的道理,即还没有真实地生起定解。那么究竟的空性见解是什么?就是我们执著五蕴实有固然不对,但是执著五蕴空也是不对的,因为有和空是对立的,如果有五蕴存在,就可以观待五蕴的有安立一个五蕴的空;如果五蕴不存在了,打破了,那么五蕴的空是谁的五蕴空呢?从这个角度来讲,五蕴空也是不存在的。
究竟来讲,既要打破对五蕴实有存在的执著,也要打破认为五蕴是空的执著。认为五蕴是有的是不对的,认为五蕴是空的也是不对的,只有双破于有无,把有边破掉,把空边也破掉,这个时候就是它的本性,五蕴本身它既不是有的也不是空的,离开有离开无,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空性。真正的空性不能够执著任何一个法,执著有也不对,执著无也不对,只有把有边打破了,对无边——认为五蕴是空性的这一边也打破了,之后才能够抉择真实的空性。所以说思此蕴空的菩萨持相,还执著五蕴空的相,“非信无生理”,还没有真正地相信真实无生的道理,还没有真正抉择。此处佛陀讲,真正抉择空性,应该是对于有边的执著要打破,对于空的执著也要打破。
大恩上师在讲记里面讲,我们在抉择的时候首先抉择一个单空,抉择五蕴是空的,对我们压制烦恼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绝对不能够把这个当成究竟的实相。在《入中论》还有《入行论》的智慧品当中也是讲到这个观点,就是我们对有也不能执著,对无也不能执著。因为有有的缘故,我们安立一个空;如果有不存在了,空也就不存在了。所以,空也好,有也好,这些分别念安立的状态都是应该远离的。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知道《般若摄颂》讲的不是单空的状态,讲的全都是离戏的空性。只不过有些论师、大德解读的时候,可能照顾一些众生的根基,解释成单空的状态,因为如果说“有也没有了,空也没有了”,有些人接受不了。但是究竟的实相来讲,万法的本性的确既不是存在的,也不是不存在的,既不是实有也不是单空的,只有把有和空的执著都打破了,分别念没办法执著,息灭了分别念这才是它的本性。这方面我们要了解。
关键我们要了知,所谓的五蕴空是打破五蕴实有的一种方便,它也是一种分别,是一种分别打破另一种分别的方便法而已,所以我们不能够把方便当成究竟的实相。这是我们学习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卯三、摄义:
是前面建立和遮破两个科判的摄义。
非色非受非想行,于识不行无住行,
彼不缘行智慧坚,具无生智胜寂定。
“非色”,即我们不能够把色执著为色。什么意思呢?我们把色执为实有,认为色就是实有的色,其实色只是一个色的影像、显现而已,它的本性不具有真正的实体,像前面分析的一样,色是本性空的,是离开有离开无的,所以不能够把色执为色。同样,不能够把受执为受,乃至想和行都不能够执著,于识也不行也不住,就是色、受、想、行、识都了知是空性、不行持它们的相状,安住在空性当中去行持。“不行”就是安住在空性当中去行持,五蕴等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但是安住空性的时候我们要去做取舍善恶之道,修持菩萨道,安住五蕴空去行持,这方面就是没有偏堕于两边。
有些人认为:要去行持的话,一定是存在的,既然行持了就不是空性的;有些人反过来讲:既然是空性的,就没有什么可行持的,既然是空的怎么去行持呢?觉得二者协调不起来。但我们学空性就是要了知,不存在实有的状态之下要去行持,即不住而行。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戏论、没有实有不代表没有显现、没有作用,只是没有实有的有无是非的本性而已,但是离四边的显现是在的,因缘和合的时候会有显现,有显现就会有作用。所以菩萨就是在了知五蕴本空当中去行持自己的修行和弘法利生的事业。“无住行”,一切的善法的行持都是不住在任何的所缘当中去行持的,做任何的善业都是这样。
那么能不能够无住当中行持恶业呢?菩萨不会的,为什么不会?因为恶业虽然是空性,但是不值得行持,因为它有负面的影响,负面的作用,会带来痛苦,带来障道的作用,菩萨是想要利益众生的,想要成佛的,而恶业对于利益众生方面没有帮助,对于调伏烦恼方面没有帮助,对成佛方面也没有帮助,所以虽然是空性的,但是不会行持的。
虽然是空性的,但是善法是需要行持的,为什么呢?因为善法可以带来暂时的安乐,是修行的助缘,而且如果通过菩提心摄持善业就变成福德资粮,福德资粮是成佛的因,而且是帮助证悟空性的。而恶业是障碍证悟空性的。
如果一个菩萨对空性的教法非常有信心,他就会思考:哪一种法对我修行空性有障碍,我绝对不能够让它现前。他观察恶业会障碍自己修空性、证悟空性,他连一点点的恶业都不会造。他也会思考:什么法对我证悟空性有帮助?善业对证悟空性有帮助,如果今生当中我没有修成空性,下一世还要修,那么需要什么身份?善趣的身份。善趣的因是什么?善业。为了得到下一世能够继续修空性的身份必须守戒,必须要修持善法,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善趣人身。然后什么法能够帮助自己证悟空性?善业,如果通过菩提心摄持的话,善业本身就是证悟空性的大的助缘,如果福德深厚了,也容易和空性相应,而且在闻思修行空性不会有障碍。(有些道友的确是这样,他只要是学了义教法,所有的顺缘都具足,而有些道友一学了义教法,心情就开始不好了,然后家人也反对了,然后工作也不顺利了,各式各样的障碍让他不能够好好地学下去,这就是一种障碍。)
菩萨在修的过程当中对这些问题都要观察得很清楚,因为他对空性太有信心了,太欢喜了,所以他很注意什么是障碍,不能够让障碍生起,什么是顺缘一定要让它具足,他对积资净障对祈祷上师三宝这些方面特别关注。
前面我们分析了,都是空性的,为什么只是对善法精进不对恶业精进,一点恶业都不做,原因是什么?有时候我们分不清楚,既然是空性为什么善法可以安住三轮体空,恶业不能安住三轮体空?这是不行的,是不会这样做的。像前面我们分析的,对证悟空性有帮助的他一定做,对空性有障碍的绝对要远离的,毫无疑问。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很快现证空性,所有的违缘障碍都要想方设法地远离掉,新的罪业不能造,旧的罪业一定要尽快忏悔;善业方面,新的善业尽量多造,旧的善业要保证不失毁,不断地回向不断地随喜。这方面是很重要的。
“无住行”,他在行持一切善法,行持一切弘法利生的事业的时候都是不执著一切的所缘境而行持,这就是无住而行,是很殊胜的。在《现观庄严论》当中,也是讲到很多不住而行的窍诀,虽然了知一切是空性,但是在空性当中要行持善业,并且以空性摄持之后,善业的果迅速辗转地长大,使善根的作用最大化,这方面是非常善妙的一种善巧方便。
“彼不缘行智慧坚”,菩萨不缘而行持,即不缘一切相状而行持善法,所以他的智慧非常坚固。“具无生智胜寂定”,菩萨具有无生智慧的缘故得到了殊胜的寂定,非常寂静的禅定,此处以勇行三摩地为例。上师解释了,勇行三摩地也叫首楞严三昧,有些地方翻译成健行,健和勇一个意思,即勇健。有些地方说勇行三摩地是佛陀的禅定,有的说是菩萨的禅定,菩萨也可以相似地得到,当然佛陀这种禅定是非常圆满的。勇行三摩地在行持法过程当中是勇行不会退失的,不会被烦恼违缘打败,魔障没办法做任何的违缘,他的功德非常坚固。
还有一种说法,菩萨的勇行三摩地(即首楞严三昧),他的能力可以把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通过他的禅定力放到一个芥子当中。芥子很小很小(不是手上戴的戒指),是一种白色的药材,像有些白白的、小小的舍利,基本上比小米大一点点。他可以把三千大千世界放在一粒芥子当中,然后放进去之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照样显现,而且不会感到狭窄、拥挤。就相当于米拉日巴尊者钻到牛角当中的时候,他身体也没有缩小,牛角也没有变大,就处在这种广狭无碍的状态当中。同样,他可以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放在芥子当中,而芥子并没有增大,这些山河大地并没有变小,里面照样显现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但是并不拥挤,这就是他的能力。
以健行三摩地为主的还有很多禅定,比如狮子奋迅三昧,虚空藏三昧等等,佛菩萨的很多殊胜的利益众生的禅定,具有无生智的缘故全都会显现。证悟空性有没有作用?证悟空性具有无生智的作用特别大,众生因为有实执的缘故,被实执所局限,没有办法显现各种各样的功德和能力,但是只要他证悟空性之后,一切都是空性的,没有什么执著,分别心打破之后,所有的殊胜的禅定、殊胜的智慧、弘法利生的能力全部获得。所以,我们不要担心,如果证悟了空性什么都没有了,证悟了空性才是获得广大功德的开始,才能够成佛,证悟空性是获得佛功德的最根本的法门,如果不证悟空性根本无法获得。
菩萨获得很坚固的智慧,而且具无生智的缘故获得非常善妙的寂静的禅定,这就是摄义。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