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摄颂》第1 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般若摄颂》。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恩上师所讲的《般若摄颂》的功德及学习的必要性等。了解之后,我们就认认真真来学习这部真实的经典。
《般若摄颂》是佛经。上一课我们提到了七种佛经的名称,但是对于七类佛经并没有解释,今天我们按照大恩上师注释当中的内容,介绍一下七类佛经。
七类佛经当中有通过佛陀身加持的经典、语加持的经典、意加持的经典、功德加持的经典、事业加持的经典,还有开许的经典和亲口宣讲的经典。如果不学习,就会认为所有的经典都是佛讲的,其实这里面也有很多差别。当然这些全部都属于佛经,只不过有不同的安立方式。
第一,佛陀身体加持的经典。比如《十地经》就是佛陀身体加持金刚藏菩萨宣讲的,佛陀用手摩顶,手放在金刚藏菩萨的头顶上,通过身体加持让金刚藏菩萨宣讲《十地经》,也就是《华严经》当中的《十地品》。
第二,佛陀语言加持的经典。比如《未生怨王忏悔经》,就是佛陀语言加持、开许,通过文殊师利菩萨宣讲诸法大空性,让未生怨王了悟一切诸法的实相,罪性本空。因为当时未生怨王造了杀父亲的五无间罪,非常痛苦、忧悔,无法自拔。有两种说法,有些地方说是佛陀宣讲无生法忍,有些地方说是文殊师利菩萨宣讲一切万法空性,让未生怨王了知一切罪性本空的道理,从罪业当中解脱出来。所以,《未生怨王忏悔经》是佛陀语言加持文殊师利菩萨宣说的。
第三,佛陀意加持的经典。在有些《心经》的版本当中,前面有一段是佛陀首先入于一种甚深的禅定,在禅定当中通过意加持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针对舍利子尊者为主的眷属宣讲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以《心经》是佛陀入在一种很甚深的、平等的禅定当中,加持观世音菩萨宣讲的。
第四、第五,佛陀的功德和佛陀的事业加持的经典。佛陀功德、事业加持树木、虚空、凡夫、声闻缘觉等等,让他们也能够宣讲经典,比如,佛陀通过功德力的加持可以让山、石头等等宣讲正法。佛陀的事业是利益众生,而其中最殊胜的事业就是讲法,通过佛陀的功德加持和佛陀事业的显现——树木也可以说法,虚空当中也传来法音,本不具有宣说正法资格的凡夫人也可以说法,还有声闻缘觉本来无法宣讲大乘经典的,也可以宣讲大乘的经典,甚至于加持魔王波旬宣讲魔障是什么,怎么样调伏魔障等等。还有一些大德的注释当中说,有些伏藏大师内心当中显现出来的法义,也属于佛陀功德、事业的一种显现,这些伏藏的经典也属于佛陀功德、事业加持的经典。
第六,佛陀开许的经典。佛陀讲法的时候并没有文字,但是佛陀在圆寂之前,开许阿难尊者为主的佛经集结者,在集结经藏、论藏和律藏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上一些词,比如说“一时我闻”、“如是我闻”、“须菩提言”、“皆大欢喜”,最后“作礼而去”。这是为了让经典更加顺畅地流通,后人更加容易通达法义。
当时佛陀讲法,是针对不同的众生,有些是法会当中一些众生提问,佛陀来回答,然后中间不断地有弟子加入,提不同的问题等等。所以,为了让经典比较系统完整,就加了很多的词语,这些词语虽然不是佛亲口讲的,但是佛开许的,开许之后,就成为正式的经典了,对于具有这些词句的经典读诵、思维或者顶礼等等,加持力和真实的经典没有任何差别。
第七,佛陀亲口宣讲的经典,以《般若摄颂》为例。当然是不是除了《般若摄颂》之外,就没有佛陀亲口宣讲的经典了?这也不是,这是以《般若摄颂》为例进行安立的。佛陀亲自宣讲的经典是第七类。
从佛经的本质来讲,七类佛经是没有差别的。只要是佛陀加持的,不管是身加持、语加持、意加持的经典,我们去学习闻思都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比如说学习《十地经》,对于十地菩萨入定、出定的功德,神通、神变,整个一地到十地菩萨的境界照样可以产生定解;而且去读诵照样可以得到殊胜的加持力;如果通过忏悔的心去念诵照样可以清净罪障。这里面宣讲十地的境界,没有任何错误的地方。还有《心经》也是让很多众生得益、证悟。
但是有些时候针对凡夫人的分别念,觉得有些是佛开许的,有些是佛加持的,好像总有个感觉——是不是不如佛陀亲口讲的好?很多大德根据众生这样的想法,就说佛陀亲口宣讲的佛经特别殊胜。一方面的确殊胜,另一方面有可能是针对众生的分别心,故说佛陀亲口宣讲的经典加持力特别大。
人们对于《摄颂》都特别恭敬,把它作为修行的对境,供养的对境,经常性带在身上求加持等等,当然,这一方面是对佛陀的信心导致的,一方面因为《摄颂》当中没有加其他的词语,都是佛陀亲自宣讲的颂词,加持力很大,众生对它产生很大的恭敬心,这也是完全应该的。大恩上师也讲,这次学习的是七类经典当中纯粹是佛亲口宣讲的经典,加持力肯定是非常大的,因为一方面是佛亲口宣讲的,一方面它的意义非常深远,空性、大空性方面讲得很圆满,还有《现观庄严论》的八事也讲得很圆满。
不过我们这次学习,主要是依照直接宣讲空性的方式来理解,对于修行者来讲,要直接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真正从很多障碍当中远离,空性非常重要。有这样必要的缘故,大恩上师让我们好好学,尽量精通这里面的含义,要把《摄颂》带在身上不要离开,还有几天念一次,或者一个月念一次等等。遇到这么殊胜的经典,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身语意去结缘,没有缘它做很多福报善根的话,的确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这次讲闻《摄颂》,对我讲者来讲,我是按照大恩上师的讲记来辅导,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也是非常希望能够把空性的意义尽量地讲清楚;也希望听法者——听辅导的道友在听闻过程中尽量认真听,听完之后认真地思维,尽量通达《摄颂》当中所讲的殊胜的般若法义。《摄颂》的能诠句很殊胜,所诠义也很殊胜,如果我们再以非常殊胜的发心、意乐去学习,就能得到殊胜的加持。像前面所讲的一样,因为它的必要、功德特别大,所以一定要好好地闻思修。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正文,全论分了两个科判。
全论分二:甲一、依照直叙空性之理而解释;甲二、依照间接宣说道现观而解释。
《般若经》有直接的意义,也有隐义,直接宣讲的意义就是空性。这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科判,他老人家首先依照直叙空性,也就是偏重于空性义理角度来做解释。第二个科判主要是依照间接的阐释现证次第,也就是用比较隐义的方式做解释。这个科判下面没有能诠所诠,只不过可以分为这样两个方面。
解释《般若经》现证的隐藏的意义的是《现观庄严论》,全知麦彭仁波切除了《般若摄颂浅释》之外,也造了一个《经论对照》的注释,就是《般若摄颂》和《现观庄严论》二者对比起来进行安立的论典。
我们这次学习主要是直接按照空性的意义来阐释。
甲一(依照直叙空性之理而解释)分四:
一、经名句义;二、译礼;三、论义;四、末义。
从经典的名称,乃至到最后末义之间都已经讲了。
乙一、经名句义:
经名句义是通过三种语言对照进行安立的。当然原经只有梵语,由梵译藏时加了藏语名,然后由藏译汉的时候又加了一个汉语名,所以这里就出现三种语言。
梵语:阿雅占嘉巴绕莫达萨匝雅嘎塔
藏语:帕巴西绕戒啪如德辛巴都巴策色嘉巴
汉语:圣般若摄颂
主要是梵语和汉语的对照,“圣般若摄颂”每个字都要解释。首先“阿雅”是“圣”的意思,“占嘉”是“智慧”的意思。“巴绕莫达”是“到彼岸”的意思,藏文翻译过来是“巴绕莫达”,古代的梵文翻成汉语就是般若蜜多,般若蜜多和巴绕莫达音很相近。然后“萨匝雅”是“摄”,“嘎塔”是“颂”。全称就是“圣智慧到彼岸摄颂”或者“圣般若波罗蜜多摄颂”、“圣智慧般若蜜多摄颂”,或者简称为“圣般若摄颂”、“般若摄颂”。平常共同讲《般若摄颂》,或者直接说《摄颂》。
我们现在已经通过汉语在学,为什么要加梵文呢?大恩上师注释当中也讲了原因。
第一个必要性,忆念佛陀和印度论师的恩德。首先是佛陀证悟之后转法轮,把法义带到世间当中,然后再通过二圣六庄严等等高僧大德的努力,通过他们大力的护持宏扬,佛法没有中断,逐渐地传到我们手上,所以他们的恩德很大,我们要忆念他们的恩德,不能够忘本。标注梵文名称主要是说明来源是释迦牟尼佛和印度这些大德的大悲智慧发愿力,我们才能够学习。这是忆念恩德的必要性。
第二个必要性是得加持。释迦牟尼佛是通过梵语阐释佛经宣讲法义的,梵文的加持力非常大。为了让我们能够得到一些梵语的加持,所以才在经首标注了梵语,如果我们读一下梵文名称,就可以得到梵语的加持。
第三个必要性,就是在我们相续当中种下梵文的种子。为什么要在相续当中种下梵文的种子呢?因为贤劫千佛都是在印度金刚座成佛的,而且都是以梵语传法的,现在种下梵语的种子,其实也是为了以后值遇佛陀,通过梵语来听闻佛陀的正法,有这样的必要性。
另外,有些大德还讲了其他的必要性:1、显示来源清净。因为在印度造论典,安立经典是否正确,需要很严格的辩论,观察法义是不是正确,对众生有没有利益,通过详细观察之后才准许流通。所以,如果论典前面加了梵语,就说明它的来源清净。但这也是从某个角度来讲的,因为在印度不单单只有佛法,还有外道的论典也是通过梵语宣讲的。此处只是从佛法的侧面来讲,佛法传到西藏和其它地方,它的来源很清净。如果是伪论,对众生有害的论典是不予流通的,而且如果观察是邪论之后,要绑在狗尾巴上面点火焚烧的。2、尽量学几句梵语,像前面所讲的一样,可以种下梵语的种子。3、忆念译师的恩德。我们现在梵语也不懂,藏语也不懂,刚才我们念梵语、藏语名,念得结结巴巴,只是按照音译的文字念了一下,念得很不顺畅,“阿雅占嘉巴绕莫达”到底是什么呢?“帕巴西绕戒啪如德辛巴都巴策色嘉巴”到底是啥意思?也不清楚,完全不知所云。但翻译过来之后是《圣般若摄颂》,就能够知道般若是什么意思,摄颂是什么意思,翻译者译师对我们的恩德特别大,所以对我们来讲也是忆念译师的恩德,也有这个必要性,。
当然不同的论师,不同的上师会有不同的安立。这些必要性都是有的,只不过大恩上师在此处是从三个角度进行安立的。
下面再解释“圣般若摄颂”。
首先是“圣”,为什么叫圣呢?其实很多仪轨、法本名称之前都有一个“圣”字,如《圣八吉祥颂》等等。“圣”字指本法是出世间的甚深法,是能够出世间的圣法、正法,所以就加一个“圣”字。就好像圣谛一样,圣谛是圣者的智慧照见的真谛,或者通过这样思维取舍可以超凡入圣。《摄颂》本身是出世间的甚深法,所以,此处加一个圣字。
“般若”是梵语,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智慧。有些地方说,多义不翻,“般若”意义有很多种,所以没有直接翻译,智慧其实只是其中的一种意思,但是,平常我们习惯说智慧到彼岸。般若就是指能够到达彼岸的智慧,智慧本身就是般若,能够了知世俗法的智慧和了知胜义谛法的空性智慧等,都可以称之为般若。
般若分了四种,第一个叫自性般若,也叫实相般若;第二个叫文字般若,也叫经典般若;第三个叫道般若;第四个叫果般若。陈那论师所说的:“智慧度无二,彼慧即善逝,修彼具义故,论道立彼名。”其实就讲到了这几种般若。(上堂课有些道友提问,这个颂词到底什么意思。)
首先“智慧度无二”,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基般若,就是自性般若,也叫实相般若。所谓智慧度是无二的,它的本体在本基当中,就是离开有、无、常、断、没有人我、法我,反正有二的这些方面全部否认——无二,平时我们讲无二的本性,无二的智慧。此处讲一切万法的本性实相就是无二的,智慧度的实相自性即般若自性就是无二的。
其次,“彼慧即善逝”,对于智慧度已经完全现前的就叫做善逝,善逝就是佛。佛相续当中的智慧就叫果般若,因为实相般若当中所有的意义在佛相续当中完完全全现前了,没有剩下的,这个时候就称之为果般若。“彼慧即善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果般若。这两句话分别讲到基般若和果般若。
然后“修彼具义故”也可以理解成道般若。“彼”字就是讲实相自性般若,修持这种实相般若具有意义的缘故。此处的道般若主要讲到两种,一种是凡夫道——资粮道、加行道;还有一种是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菩萨道。菩萨道是一分或者多分现前智慧波罗蜜多的本性,能够现前它、修持它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具有什么意义呢?可以遣除相续当中的烦恼障,逐渐地远离相续当中的所知障,通过智慧度能够生起断证功德。
最后“论道立彼名”,“论”就是指文字般若,“道”就是道般若。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按照陈那论师、世友论师他们的观点,只有果般若才是究竟的般若,真般若;道般若、文字般若是假般若。也有些地方说,基般若和果般若这两种是真般若,其他的两种是假般若。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基般若和道般若当中的一地到十地之间的道般若是真般若,果般若是真般若;剩下的凡夫道当中的资粮道、加行道,闻思或修持般若波罗蜜多这种道般若就叫假般若。还有论典也是假般若,论就是文字,文字般若也是假般若。所以般若可以分为真般若和假般若。
因此说“智慧度无二,彼慧即善逝”,是属于真般若;“修彼具义故,论道立彼名”是假般若。修彼具义是道般若,因为还没有真实现前本基,还没有真实到达般若波罗蜜多果的缘故。所以有些大德讲,道般若也是属于假般若;
但是有些大德说,果般若是真般若,道般若其实也是真般若,只不过这里面有主从的关系。比如说国王是人,大臣也是人,从都是人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差别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主从,国王是主要的,大臣和人民是次要的,但是都是真正的人。同样道理,道般若和果般若都是真般若,只不过这里面分主要的和次要的。
对于文字般若没有辩论,全都安立是相似的假般若。为什么相似的般若可以安立为般若蜜多呢?
1、道般若是从因的角度,安立一个般若的名称。其实,按照前面的观点来讲,严格意义上讲道般若不能够叫真般若。但是,为什么把名字取名为般若呢?因为从因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这个因——道般若,就没办法现前果般若,把果的名字安立在因上面,所以,道般若也可以叫般若。
2、文字般若是把所诠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意义,放在能诠上面取名。严格意义上来讲,经典、论典的文字,从本性来讲不能叫般若。但为什么叫般若经,把它安立为四种般若当中的一个——文字般若或者经典般若?因为它是所诠义般若的能诠句,从能诠句的角度来讲,也可以相似的安立般若的名称。也就是说,把所诠的意义——般若的名称放在能诠的文字上面,把它也取名叫般若了。必须通过文字来理解所诠义——般若的意义,所以也可以叫般若。
文字般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般若,一是论般若,在讲中观时,也叫经中观、论中观。经般若或者经中观就是《大般若》《中般若》《略般若》等等,是属于经典方面的;而论典方面的论般若或者论中观就是《中论》《入中论》《中观庄严论》《四百论》等等。
再解释“摄”。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能够摄集很多的功德宝藏,我们修持这些功德宝能够现前菩提道。学习本经,依靠这里面的能诠和所诠,通过基道果般若的含义,在众生相续当中就可以摄集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犹如珍宝一样的道果功德。所以是摄集,摄受的意思。
还有一种是归摄义。前边提到的十七部母子般若的精要就归摄在《摄颂》当中,从这个角度理解,从《般若十万颂》乃至于《心经》所有般若经的能诠句及所诠的意义,都可以归摄在《般若摄颂》当中。从这个侧面来讲也可以叫做摄。
所以摄有两种意思:第一个,学习本经能够摄集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宝藏;第二个,《摄颂》摄集了所有十七部母子般若的精华。
“颂”简别了长行,它不是通过长行的方式,而是通过对仗很工整的偈颂方式来进行宣讲的。佛陀在讲完了《十万颂》《广般若》之后,再通过偈颂的方式归纳了所有般若的意义。
这十七部般若的意义,大恩上师也讲了:《摄颂》《八千颂》《一万颂》《一万八千颂》《二万五千颂》还有《十万颂》,是很圆满的宣讲了整个现观八事的内容;其余的十一部子般若,对于现观八事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安立。现观八事是般若经当中隐含的意义,宣讲道智、基智、遍智、正等加行等的含义,这些方面在般若经当中其实是以隐藏的方式具有的。
有些大德解释《现观庄严论》是依靠《般若八千颂》和《现观庄严论》对照注释的,一段经文、一个颂词完全可以对照出来。全知麦彭仁波切有一个《般若摄颂》和《现观庄严论》对照的注释。也有依靠《二万五千颂》和《现观庄严论》对照注释的。因为六部母般若里面八事都是圆满的,如果不圆满,经典和论典对照就不一定能全部对上。
以上就介绍了一下《圣般若摄颂》经典的名称。
大恩上师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要注意两点:第一点,要尽力对般若有所了解。要想对般若有所了解的话,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因为这是很殊胜的、很深奥的论典。其实深奥主要是它宣讲了一切诸法的实相,而一切万法实相是我们众生的分别心无始以来都没有了知过的。虽然般若的实相就是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万法最朴实的本性,就是如是安住的、从来不变化的,但是众生的分别心无始以来全部是往外求,从来没有反观自己的心性,外面的法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从来没有观察过,对于我们来讲太陌生了,所以显得太深奥了。当然从某些角度来讲是很甚深的,但关键还是太陌生了,没有办法了解。
很多大德讲,其实般若波罗蜜多非常简单,甚至不是我们分别心能够想到的,只要你把分别心完全熄灭了,它的本性就会现出来。般若波罗蜜多是一切万法的本性,本来就是如是安住,就等我们发现而已。但是一切万法的本性是一种熄灭分别心的状态,如果我们依靠分别心去缘、去追求,刚开始可以缘总相找到入门之处,但是到后面的时候,我们要通过般若波罗蜜多的加持,让我们内心当中的分别念逐渐地熄灭——从粗变成中等,中等再变得微细,微细到最后完全消失在法界当中,此时般若波罗蜜多的意义就会完全地显现出来。
龙树菩萨以前讲过一个比喻:“太末虫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火焰。”有种虫叫太末虫,太末虫铁、木头、石头等等什么都可以钻,可以缘,但是它唯独不能缘火焰。依靠比喻宣讲了什么呢?就是分别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空性或者说法性实相,分别心什么都可以缘,可以想这个想那个,好像哪个地方都能缘一样,但是唯独不能够缘法性。所以不要认为我们的分别心很厉害、很灵敏,实际上这都没什么用。不是通过我们的分别念去累积很多东西,而是通过分别心了知空性的总相,然后通过空性总相的见解反过来再来对治我们的分别念,让分别念逐渐从粗到细,最后消失在法界当中,是这样的次第。
我们要了解般若空性,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它的意义。要进入空性,能诠的词句非常多,词句观察的方式也很抽象。但是在学的过程当中,在某一天或者某个颂词中找到一点感觉是很重要的,内心当中突然有所悟入,一下子内心一动,这就好像对空性方面有一点点趋入了,再展开去学习,就逐渐可以了解一切万法的空性是怎么样的状态。除了认真学习之外,其实还有其他的助缘,比如:积累资粮、清净罪障,祈祷上师三宝,求加持,这些都是很重要。
第二点,始终要有一颗虔诚的信心。信心是非常关键的,有些道友前世有一定的善根,听闻的时候就容易相应,能听得懂;有些道友就不一定马上能够听得懂。但是不管怎么样,对般若波罗蜜多的信心不要动摇。
刚开始听不懂不要紧,觉得听不懂,很难、非常深,但就是因为很深,所以很殊胜,不管怎么样,虽然现在听不懂,但还是要有一颗虔诚的信心,不能够生邪见、退失,要对空性产生很强的信心。如果有信心,逐渐地就可以悟入空性。
如果没有虔诚的信心,而理解力比较强,可能从词句方面对空性会有一些理解。比如,现在有些世间的学者在大学当中研究宗教,他们也研究《中论》等空性方面的论典,纯粹当作学术来理解。他们词句上面有没有一点理解呢?我们不能说他们词句上面一点都没理解,但是有些人就缺少一颗虔诚的信心(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没有信心),词句上面虽然理解了一些,但能不能够悟入空性这种非常甚深广大的境界呢?是没办法悟入的。为什么呢?缺少悟入空性的最基本的要素——虔诚的信心。
没有听懂之前信心要很虔诚,听懂之后信心要更加虔诚,因为实相完全是依靠信心而悟入的。《大圆满前行》当中也是讲到这个问题,积累资粮,然后向上师祈祷,究竟的实相是依靠信心而悟入。
这两点大恩上师要求我们始终都要注意,注意之后,慢慢就能够趋入空性了。空性对我们自己的修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对于空性的信心很强烈,始终不退转、精进学习、有一定的领悟能力,魔王波旬为主的非人、魔王等等,就没有办法干扰我们的修学,这是遣除魔障的一个最殊胜的方法。《般若心经回遮仪轨》后面也讲,以前天王帝释在遇到这些违缘的时候,也是思维般若波罗蜜多的意义,依靠念诵般若波罗蜜多的经典,遣除了魔王波旬的一切外内密的障碍。现在我们在遇到外内密的障碍时,通过思维般若波罗蜜多的意义,然后念诵经典也可以遣除一切外内密的障碍。
从遣魔的角度来讲,魔有很多种,有些是表现在外面,有些是表现在我们的分别心上面,有些是邪见,有些是对某些东西的耽著,没办法放下等等。但是,所有魔障的正对治、最殊胜的对治就是空性,安住空性当中,魔就没办法对你做任何的干扰。因为很多魔障的生起都是耽著,要么执著自己的身体、资财、亲人,要么执著自己修法的境界等等。有了执著,魔障就有了着手之处,如果安住在空性当中,什么都不执著,魔障就没有着手之处了。空性是一切万法最殊胜的、最根本的对治,因此,通过信心念诵能诠的经典,作用也非常大。
乙二、译礼:
顶礼圣者文殊师利!
这是大翻译家噶瓦拜则在翻译《摄颂》之前做的顶礼。《现观庄严论》也是噶瓦拜则翻译的,他是前弘时期非常了不起的三大译师之一。他在翻译之前顶礼圣者文殊师利。
在翻译经典、论典之前,有两种顶礼的方式。第一种是藏王赤热巴巾时代制定的识别三藏的顶礼:如果是翻译经典,就顶礼十方诸佛菩萨,因为经典是佛菩萨通过问答的方式集结起来的殊胜文字,所以在翻译经典时,顶礼一切佛菩萨;翻译律藏时顶礼一切智智释迦牟尼佛;翻译论藏时顶礼文殊师利菩萨。这是赤热巴巾时代为了识别三藏做了这种规定,所以在这之后翻译的经论,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去简别,但在这之前的翻译就不一定。
这里顶礼圣者文殊师利,它是不是论藏呢?不是论藏。因为大翻译家是在赤热巴巾国王制定识别三藏译礼方式之前,就已经把《摄颂》翻译出来了。
第二种,译礼的对境是自己有信心的本尊、佛菩萨。他有信心、喜欢的圣者,就可以在前面做顶礼。此处顶礼圣者文殊师利,并不是简别三藏的翻译方式。其他论典也是一样的,前面顶礼佛菩萨,或者顶礼圣者文殊菩萨,到底是不是简别三藏?不一定,赤热巴巾时代之前翻译的,就不一定是这种方式,但有些是很明显的简别三藏的方式。此处是翻译家的顶礼。
顶礼的作用:第一、表明自己是佛教徒、佛弟子。别人一看是顶礼圣者文殊师利,文殊菩萨是佛教当中很著名的一位大菩萨,对文殊师利菩萨顶礼,就说明他是一个佛弟子。第二、顶礼自己有信心的本尊,可以得到本尊的摄受、加持,在翻译过程中不出现违缘。第三,顶礼之后,通过圣者的加持,翻译出来的作品能够长时间的利益众生。所以,翻译之前是要祈祷的,有很多必要的缘故,就在前面加了译礼。
这是从梵文译为藏语时的译礼。大恩上师在翻译的时候,就没有再加译礼了,原因在讲记当中讲了。
乙三、(论义)分二:一、承接缘起句;二、真正论义。
丙一、承接缘起句:
尔后世尊为彼等四众眷属皆大欢喜,复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说此等偈曰……
这是承接缘起。承接什么缘起呢?因为前面刚刚讲完了比较广的《大般若》《般若十万颂》等经典,这就是“尔后”的意思。世尊为了让“彼等”——下面的“四众眷属”“皆大欢喜”生起欢喜心,“复说此般若波罗蜜多”,然后再宣讲把所有的般若波罗蜜多摄集在一起的殊胜的经典《般若摄颂》,“尔时世尊说此等偈曰……”。
这句话是承接缘起。承接是《般若摄颂》和《大般若经》之间的连接,就是《大般若》讲完之后,讲《般若摄颂》之前的中间的一个承接句。宣讲《摄颂》的缘起,是为了让四众眷属皆大欢喜,所以再归摄一下般若波罗蜜多的颂词。因为有些弟子喜欢广的,有些是喜欢中等的,有些是喜欢略的。不管怎么样,为了让这些四众眷属都能够欢喜的缘故,佛陀就宣讲了《般若摄颂》。
按照分类的话,这句话应该是加持的佛经,因为后面的“心怀喜敬……”,才是佛陀亲口宣讲的,《摄颂》的内容是从“心怀喜敬”开始的,而这句话是承接缘起句。虽然在注释当中没这样讲,但是经由分析,这句话应该是属于开许类的佛经。佛陀开许可以在中间加一个承接文、一个缘起。从这个角度看,这句承接缘起句的题材、宣讲的方式,可能是属于开许类的佛经,是后面集结的时候加进去的。
这个承接缘起句有五种圆满:第一,“尔后”就是时间圆满,因为刚刚讲完了《大般若经》《般若十万颂》等等;第二,“世尊”是本师圆满或者佛陀圆满,因为这是佛陀宣讲的,主尊是佛陀;第三,“彼等四众眷属”是属于眷属圆满,四众眷属是比丘、比丘尼、居士等等,四众眷属都是具足的、圆满的;第四,法圆满是“复说此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再次通过偈颂的方式来宣讲非常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法要;第五,处圆满是隐藏的方式,在这里没有讲,处圆满就是灵鹫山,是在灵鹫山宣讲《般若摄颂》。
在这句当中直接讲到了四种:“尔后”是时间圆满;“世尊”是本师圆满;“四众眷属”是眷属圆满;“复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圆满;然后隐藏的、不明显的处圆满就是灵鹫山。
宁玛派的传承在讲解经典时,都是通过五圆满的方式来解释的;解释论典有时候是通过那烂陀寺的班智达讲论的方式。此处也是通过五圆满的方式给我们做了介绍。
丙二(真正论义)分三:一、劝勉听法;二、所说法之自性;三、以如是宣说之必要结尾。
第一个是劝勉我们要听法,当时佛陀劝诫四众弟子要好好的听法,具有很大的必要。当然,从引申出来的意义也是要求我们,虽然我们和佛陀隔了2500 多年,但是佛陀也要求现在学习《般若摄颂》的人好好的听。不单单是劝诫当时的弟子,也是对我们现在有缘的弟子乃至再以后看到《般若摄颂》的弟子们的劝勉。第二个“所说法的自性”,宣讲了摄颂的真正的法义,般若波罗蜜多所说法的自性。第三个“以如是宣说之必要结尾”,以宣讲摄颂的必要性结尾。
丁一(劝勉听法)分二:一、真实劝听;二、附注说明说法者佛陀之事业。
第一个是“真实劝听”,“劝勉听法”当中的真实义就是真实劝听。第二个是附带的,附注说明说法者佛陀的事业非常殊胜。
戊一、真实劝听:
以下是佛陀亲口所宣讲的真实的经文了。
心怀喜敬最胜信,除盖烦恼而离垢,
行众生利寂静者,请听般若勇士行。
“心怀喜敬最胜信”,一方面是劝请,一方面讲到了需要听闻般若波罗蜜多的听闻者的法相。应具有什么样的法相?第一个是心怀欢喜,第二个是心怀恭敬,第三个是心怀最胜信。“心怀”两个字,和“喜”“敬”“最胜信”都要配起来看。“除盖烦恼而离垢”是讲要远离的过患,要遣除诸盖即五盖的烦恼,远离修行的垢染。是违缘方面需要远离和遣除的。“行众生利寂静者”,说明听闻法义者,主要是发了菩提心的大乘行者,是直接的所化,其他的小乘行者等等是间接的所化。般若波罗蜜多,其实主要是针对大乘菩萨讲的,他要求学习般若波罗蜜多的听法者要发起菩提心。“请听般若勇士行”,为了行持众生利益的修行者,请你们好好的谛听般若波罗蜜多,这是真正的勇士菩萨的行为。其实这也间接说明不是声闻缘觉的行径,只是大乘菩萨的勇士行径。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
一、首先是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心怀欢喜,在学习《般若摄颂》的时候,要有很大的欢喜心。任何一个事情如果欢喜就容易成办,如果不欢喜就很难成办。比如听课,如果对般若特别欢喜,讲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但是如果不欢喜,坐在听法的行列当中,就非常痛苦,觉得时间特别长,好像过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看表过了五分钟,再一看才过了三分钟。
不单单是听课,世间上的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当我们遇到了一个很投缘的人,在一个很好的环境当中聊天,两三个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但是当我们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场合当中,人也不喜欢,感觉很不舒服,就会觉得时间特别漫长。所以,首先要心怀欢喜,只有欢喜了,才愿意去接触真实的教法,才愿意去闻、思、修。
因此,我们首先要对般若波罗蜜多产生欢喜心。当然有些人是天生的根基,他前世学习过,接触过般若波罗蜜多,一听到这些词句,马上就产生很大的欢喜心;有些人可能是听到它的功德很大,然后产生欢喜心;还有一些人可能前面两种都不是,但是随着深入学习法义,开始听懂了,法入心了,欢喜心就慢慢地增长了。有很多种情况,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心怀欢喜。
2、心怀恭敬,对于佛陀和法恭敬。因为法是最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讲到了一切万法的本性、实相,和世间当中的法完全不一样。让我们在世间当中怎么样谋生,怎么样和人相处的技巧虽然也是一种法,这种法在今生当中也许有用,但是有些法有可能是对我们今生后世有害的。而般若波罗蜜多法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一方面它的层次很深,一方面对自他都有很大利益。而且在修法当中,所缘的最殊胜的意义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我们说它殊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般若波罗蜜多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我们一直安住在般若当中,在行持般若、使用般若、一切都是空性般若。但是我们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要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去寻找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要恭敬它呢?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所宣讲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性。
无始以来我们都在般若波罗蜜多当中流转,但是从来都没有发现过。现在这个经典指引我们,让我们发现自己心的本性,发现我们的五蕴,发现外在一切的山河大地其实就是般若本性,它是最殊胜的指引。所以我们要非常恭敬它,我们越恭敬它,就与开显我们自性的般若越近。如果我们对般若不恭敬,不把它当回事,我们就不会去寻找它、学习它。不去学习,就不会按照经典当中的指引产生正见,没有正见我们就不会反观自性,也不会发现所有一切的法本来都是空性的,我们就迷失在空性当中了。
学习之后,我们通过观察,就会苏醒,发现自己本具的般若实相,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最值得恭敬的。我们越恭敬般若空性,就越能够发现、认知最朴实的真相。最朴实的真相从来不变化的,哪怕你的烦恼再重,空性都永远不变。只不过佛陀发现了证悟了、宣讲了,帮助我们来发现它、修行它。如果我们发现之后,再告诉其他的人,一灯传众灯。这方面就是心怀恭敬。
3、心怀最胜信,要怀着最殊胜的信心(因为我们生起信心的对境有很多),对于诸法的实相要生信心。其实上师三宝和诸法实相是无二无别的,因为法宝就是道谛、灭谛,真正来讲一切万法当中最究竟的法就是灭谛;佛陀完全现前了灭谛,现前了灭谛才称之为佛;僧众是正在行持灭谛的因——道谛,总有一天会现前灭谛;上师是三宝的总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都没有离开过殊胜的般若实相。
从证悟般若实相角度安立了僧,根据其对般若空性一分、多分的证悟,安立一地到十地的菩萨都是大乘的僧众;最究竟的法就是灭谛,灭谛当然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最究竟的、对于真实的灭谛基的本性完全现前的就是佛;然后上师是三宝的总集。所以我们生信心的上师三宝,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般若波罗蜜多究竟实相的本性,所以我们要对它产生最殊胜的信心。法性和通过法性现前的圣者密不可分,当我们的内心当中现前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我们也成为圣僧了。所以我们要心怀最胜信,这是很关键的。
二、需要远离的两个条件——除盖烦恼和离垢(这是从反方面讲的)。烦恼也可以从五盖的方式来理解。盖就是障碍,垢就是垢染。为什么要除盖烦恼?为什么要离垢呢?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为了扫除我们闻思、受持殊胜法要的违缘,必须要去除五盖烦恼。如果要扫除行持殊胜正法的违缘,必须要离垢。垢就是六度的违品,必须要远离六度的违品。所以第一为了闻思、受持这种法义,五盖必须要遣除;第二为了实行、实践这种殊胜法义,遣除它的违品必须要离垢。
五盖我们再再提到过。第一个是贪欲盖,我们内心当中的贪心、贪欲就是一种盖,盖就是障蔽、障垢的意思,所以叫做贪欲盖。第二个叫嗔恚盖,对于某人或某个东西生起嗔心。第三个是两个法合在一起,叫昏睡盖。昏就是昏沉,睡就是睡眠,昏沉和睡眠合在一起就是昏睡盖,是极度内收的。当我们昏沉的时候,心和五根内收;睡觉的时候是极度内收。如果心内收的话,我们怎么缘法义呢?缘不了。这个时候心要不然是昏昏沉沉,要不然是彻底进入睡眠,根本没办法行持法义。第四个是掉悔盖,掉举是心外散,胡思乱想;悔就是后悔,经常地产生后悔。第五个是怀疑盖,就是对这个也怀疑,对那个也怀疑。这些盖烦恼都要遣除掉,因为是闻思、受持正法的障碍的缘故,所以必须要想方设法地远离掉。
所有的菩萨道的修行都包含在六度当中,垢就是六度的违品,是实行菩萨道或是实行正法的一种障碍。六度的违品:布施度的违品是悭吝。要想方设法远离悭吝心,通过了知财富的过患,了知布施的功德,了知成佛的因是布施等等,一步一步放弃对财产的执著。可以先用一些小钱去布施乞丐、经常性的对上师三宝做供养等等,而且不是一次两次,而是要恒常性的行持。因为只有反复多次行持上供、下施,作用才能现前;如果只是做一两次,不一定有效果。总而言之,要想方设法地打破内心当中的悭吝。
虽然菩萨的布施度圆满是在初地,但修持布施是从小资粮道就开始了,小资粮道到初地之间要一个无数劫,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也是说明了布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串习。如果我们现在相续当中布施的习气还不深厚,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短,一方面是串习的次数不够。
持戒的违品是犯戒,经常性地犯戒就是守持清净戒律的违品;安忍的违品就是嗔恚;精进的违品就是懈怠;禅定的违品就是散乱;智慧的违品就是邪慧。这些都是属于违品。不管是五盖也好、违品也好,都需要远离,远离之后才能入道。
三、以大慈大悲心行持一切众生之利,以及具有以大悲润泽的寂静调柔的相续。这是很殊胜的非常关要的标准。
“行众生利寂静者”,他做这一切——对般若波罗蜜多生欢喜也好,生恭敬也好,生起信心也好,除盖也好,离垢也好……,这一切都是为了行持众生的利益。他内心有一个很远大的、很清净的目标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这也是大乘菩萨修持菩萨道的很殊胜、很重要的标准。有了大慈大悲心,就可以进入到大乘当中,反之,就没办法进入大乘。而且通过行持众生的利益,内心很寂静,通过大悲润泽之后内心特别的调柔。从这个角度讲,必须要发起大悲菩提心。
对于具有这些条件的人,佛陀说:请听般若。也就是说具足前面的条件就属于法器了。真正殊胜的法器必须要内心的烦恼——五盖很轻薄,六度的违品垢染也很少,内心当中对于般若波罗蜜多有殊胜的欢喜心、恭敬心和信心,对众生有大慈大悲心。
这里面有两种所缘,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讲,《现观庄严论》七十义当中的第一个就是发心,“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心为利他,就是这里讲的“行众生利寂静者”;求正等菩提就是“心怀喜敬最胜信”,他对于般若波罗蜜多,对于成佛方面有很大的欢喜心。
除盖烦恼而离垢主要是说,在行持的过程中粗重的烦恼不能成为障碍。对具有这样法相的弟子,佛陀说请听般若。也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还不具有这种法相,虽然可以听,但是不一定像圆满法相的菩萨们,他们听闻般若波罗蜜多,马上就可以生起很殊胜的境界,因为他们具有殊胜的法相,是法器的缘故。
勇士行,即真实的勇士的行径、行为,般若波罗蜜多是勇士的行径。勇士是发了大菩提心的,为利众生而发誓成佛的菩萨勇士的行径,就简别掉了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是间接的所化、不是直接的所化。当然,佛经当中也有一些声闻乘的阿罗汉听闻般若波罗蜜多,比如说,须菩提尊者,《心经》当中的舍利子尊者等等。其实大乘佛法当中讲,这些阿罗汉只是形象上面显现为阿罗汉,实际上内心中是菩萨的化现,这种说法也非常多的。所以说,这里面主要指的是真实的声闻,真实的声闻只能成为间接的所化,没办法成为真实的所化。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一品当中,讲到了大无遮见,就是最殊胜的空性见,第二品讲到谁能通达、证悟这种见,谁不能通达、证悟。能够证悟的就是发了菩提心的内外善知识摄受的大乘的行者,他可以直接地缘,或者自己通达证悟大乘的见解。而小乘的声闻缘觉只能证悟圆满的人无我和部分的法无我,没办法证悟真正圆满的空性。为什么呢?内外因缘不具足,内在的种姓——为了利益众生的种姓没有苏醒,外在的也没有大乘善知识给他教诲。所以说,只能成为间接的所化。
所以,我们要修学般若波罗蜜多,要让自己成为真正殊胜的法器,一定要生起菩提心。不管怎么样,菩提心是最根本的,否则的话,我们只能成为间接所化,没办法成为直接所化。要成为直接所化,一定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再加上还要离开粗大的五盖、垢染。
以上就是真实劝听。
佛陀劝这些具缘者,即真实的具有因缘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当机者,是真实的般若波罗蜜多所化的根基。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他们需要具有什么条件,劝请他们能够听闻,这些都是属于勇士的行径,这方面必须要了解。
戊二、附注说明说法者佛陀之事业:
这个科判下有三个颂词,第一个是比喻;第二个是表达的意义;第三个是根据,理由。今天只讲第一个比喻。
此瞻部洲诸河流,具花果药林得生。
悉源住无热恼海,龙王龙主威神力。
这是一个比喻。“此瞻部洲”主要是讲印度。“诸河流”,瞻部洲的一切河流,比如说印度河,恒河,信度河等四大河流。南瞻部洲的河流能够流淌,花、果、药材、森林能够得以生长,根本来源是什么呢?“悉源住无热恼海,龙王龙主威神力。”根本来源就是龙王龙主的威神力。
表面上看,河流流淌的因缘可能是降雨、雪山融化的水和地下水的汇集,花的因缘可能有泥土、种子等等,但是,如果没有住于无热恼海的龙王龙主的威神力,这一切都没办法产生。因为如果龙王龙主嗔怒,不加持,河流没办法现前,都会干枯,花果药林也会干枯,没办法生长、开花结果。表面上看,每一个法好像都有它自己的因缘,但是根本的因缘是什么?根本因缘都是来源于住于无热恼海的龙王龙主的威神力。
“无热恼海”有些地方叫“阿褥达”,名字叫海,其实有些地方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湖,也可以说是海。无热恼海具有八功德水,而且无热恼海里面住的是无热恼龙王,他的福报非常大,他自己不会有热恼。一般的龙每天都会降下热沙,降下热沙时特别痛苦;而且还会受到大鹏金翅鸟的骚扰。大鹏金翅鸟经常飞到龙宫叼食龙作为食物,所以很多龙特别特别恐怖大鹏金翅鸟。但是无热恼龙王不会有这些热恼,不会有热沙降临的痛苦,也不会有被金翅鸟啄食的痛苦。他的福报特别大,也很有修证,经常在佛面前听闻佛法。有些地方说无热恼海在南瞻部洲当中,四大河流都是从无热恼海的周边流淌出去的,《俱舍论》中对此也有一定的描述。有些地方说,没有神通的人到不了无热恼海当中,没办法发现,没办法到达。
“龙王龙主”,龙王龙主其实差不多,住在无热恼海当中,远离了热沙、金翅鸟的龙王龙主,通过他们自己的威神力显现的诸大河流,显现让森林花果、药树能够茂盛生长的因,所以,这一切都来自龙王的威力。但是一般的人不了解,一方面认为都是我们国家的某个人的威神力,或者我自己的力量导致的,比如这个花能够生长是我自己的能力。表面上间接看起来是这个因缘,但是从比较远的根源角度来讲,全都来自于住于无热恼海当中的龙王龙主的威神力。
同样的道理,通过这个比喻要表达的意义,就是说凡夫、声闻缘觉能够讲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因为他们自己精进修行,之后通达法义,能够讲解法义,似乎是张三李四他们自己的因缘。其实真正追根溯源,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佛陀的威德力。然后后面进行宣讲。
今天只讲了比喻。主要是讲南瞻部洲的河流花果等等,全部得益于住在无热恼海中的龙王龙主的威神力而产生的。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