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诀金钥》第2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窍诀金钥》。

善心悲心偏袒者,暂时常易泪涌动,

愚者纵捧为菩萨,绝无殊胜菩提心。

菩提心必须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的善心悲心有偏袒,他就不会有菩提心。这里指的是偏袒哪一方面呢?有两种情况。有一种偏袒是如果对于亲人、怨敌有所偏袒,没有平等心,他所谓的善心悲心只能针对一部分的众生。比如看到自己的亲友遇到了违缘,或者正在感受痛苦,“暂时常易泪涌动“,他们因为不忍心,所以很容易掉眼泪。

还有一种偏袒是什么呢?善心和悲心不周遍于一切众生,偏袒于遭受剧烈痛苦的这一类众生。平时我们会接触到一些报道,比如张三、李四的处境很悲惨,或者患了绝症,无钱医治,非常可怜。对于遭受强烈痛苦的众生,虽然不认识,但是也容易生起恻隐之心,眼泪涌动。这两种情况好不好呢?亲朋好友遭受灾难,自己流眼泪,大家都觉得很正常;看到素不相识的人,遇到飞来横祸,处境悲惨,生起恻隐之心,觉得他很可怜。按照世间的道德标准来看,如果能够有这种恻隐之心,或者经常流眼泪,也是善人的标准之一。

为什么在这个颂词中,似乎说这种人没有菩提心呢?我们要分清楚,普通的悲心,或者有偏袒的悲心,还有这种针对苦苦逼迫的众生的悲心,按照大乘的教义来讲,都不算是一种殊胜的大悲心,也不可能单单凭这一点,就安立成具有菩提心。

“愚者纵捧为菩萨”,如果有些人的恻隐之心重一点,或者当自己的亲朋好友遇到痛苦时,经常会眼泪涌出,其他的人不明就里,就把这个人捧为菩萨,觉得他的悲心非常大,善心很圆满,所以一定是一位菩萨。

还有前面的第二种情况,如果这个人看到别人受苦的报道后眼泪直流,然后也去帮助他们,一般的人也会认为他们具有菩萨心,是一位活菩萨,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也必须要和真正的菩提心分开来看。别人认为这个人看到众生的痛苦眼泪涌动,一定是一个具有悲心的菩萨,就把他捧为菩萨;有时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也是觉得自己具有悲心、菩提心。你看,当我看到这种情况,忍不住流泪,觉得这些人好可怜,似乎是有悲心的,也觉得自己是菩萨。

但是华智仁波切说,如果你的悲心是在偏袒的情况下引发的,或者眼泪是在偏袒的前提下流出来的,这时就“绝无殊胜菩提心”。这是非常肯定的,没有说也许没有,而是说绝无殊胜菩提心。为什么呢?虽然有菩提心的菩萨看到这些众生受苦,他们也会流泪,但是这里有一个基础,他的悲心有没偏袒?如果只是遇到自己熟识的人,比如对父母亲友容易产生悲心、流下眼泪,单单缘这一类的众生,就是一种偏袒的行为表现。

实际上作为菩提心的所缘来讲,菩提心不是针对某一类的众生,要求是针对一切众生。不管是亲友、怨敌,还是不认识的人,在第一种情况下它是平等的。什么平等呢?就是这三类众生在具有菩提心的菩萨面前,他的所缘一定是平等的,悲心和善心不会仅仅偏于一部分。真正具有菩提心的菩萨,周遍地观待一切种类的众生,对于所谓的怨敌、素不相识的人和自己的亲友,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完全是一概平等,所以他的悲心所缘是平等的,如果做到了平等心,再去发起善心悲心,就可以作为菩提心的基础,这是第一类偏袒。

第二类偏袒,我们觉得自己对于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引发悲心,这也是一类偏袒。偏袒什么呢?偏袒于苦苦的众生。只对可怜的众生容易产生悲心,针对生活富足的人,或者没有那么悲惨的人,我们很难生起善心和悲心。

作为真正的大乘菩萨来讲,他所缘的对境完全平等。第一种平等,他对于怨敌、中庸者和亲友,完全一视同仁;第二种平等,不单单是苦苦,对于行苦和变苦的众生也能平等周遍。我们平常观察自心的时侯,虽然对于特别可怜的众生容易产生悲心,但是对于很幸福的没有遭受痛苦的众生,根本生不起悲心。

生悲心也需要一定的智慧,什么智慧呢?需要观察一切众生,从无色界的天人以下,乃至无间地狱的众生以上,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三大苦的逼迫,不是苦苦,就是行苦、变苦。虽然痛苦有很多种,但是大概就是三种情况。一类是非常痛苦的众生,一类是很快乐的众生,一类是不苦不乐的众生。平时我们的眼光只是盯着苦苦——非常痛苦的情况,认为这是应该生悲心的对象,但是我们忽略了快乐众生具有的变苦,还有不苦不乐众生具有的行苦。我们对这两部分众生没有生起悲心,在这种偏袒的情况下所发的悲心,只是缘了三分之一的众生,还有三分之二没有缘。这样的偏袒是不是菩提心呢?还不是菩提心。

如果我们在错误修行的前提下,再进一步的错误,认为我有了悲心、菩提心了,已经是菩萨了。实际上我们缘的只是苦苦的众生,还有变苦和行苦的众生根本没有缘,却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圆满的菩提心,这是很大的错误。因此此处说绝无殊胜菩提心。这是一般的众生初学菩萨道,容易发生的一种常见错误。

华智仁波切通过悲心,以智慧观察之后,在这个颂词中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我们反观内心。我们往往自我感觉良好,碰到一些事情,觉得自己对于痛苦的众生简直受不了,已经有了菩提心,应该是具有悲心的菩萨。这是一个错误,对待这类众生,除了心肠很硬,或者非常恶毒的人之外,一般的人看到非常痛苦的众生,都会产生恻隐之心。我们前面再再提到,这不是说不好,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成菩提心,认为自己产生菩提心了,觉得自己是一位菩萨了,修行很好。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在于我们对亲友之外众生的看法,平时我们对于天人或是生活富足的人,是羡慕、嫉妒,还是因为真正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而认为所谓的快乐是一种假象,实际上是变苦的自性。而对于他们沉迷在轮回的假象当中,无法自拔而产生悲心。

我们需要观察,一方面需要了知整个三界都是痛苦的自性,自已必须要从轮回当中脱离。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发现其他众生虽然貌似快乐,或者似乎处于舍的状态,但实际上也没有离开痛苦的自性,仍然在轮回当中漂流,必须要想方设法帮助这类众生脱离轮回、获得觉悟。如果真正通过观察,清楚了知了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发悲心的时侯,就不会偏袒,而是平等圆满地缘到了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圆满深广、比较究竟的菩提心。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观察自己发悲心时,第一,我们发心要缘一切众生,包括亲友、怨敌、陌生人。修心的时侯,对于每一个体的众生,不管是哪一个众生,只要出现在我面前,都是发自内心的,愿对方觉悟、脱离轮回的痛苦,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不管是看到苦苦,还是变苦、行苦的众生,我们主要是讲单个的众生,都要了知这个众生被这种那种苦所逼迫,而不得自在。我们现在修行、发愿帮助对方获得觉悟,如果我们对每个单独的众生都能产生善心,这时侯我们修的菩提心就比较扎实,能够落实到真正的实处。

此处这个颂词能够帮助我们能够看清误区,纠正歧途,让我们真正了知菩提心,绝对不是偏袒的心。有些容易动感情的人,遇到一个小小的因缘,就会很伤心,经常流眼泪,这是他的性格造成的。我们不能单凭这一点,因为他看到众生痛苦流泪的缘故,一定是一位菩萨。按照真正的标准,以前法王仁波切造的《文殊大圆满前行》中,观众生痛苦时,不管是对于哪一个众生,真正观他的痛苦,都会无法忍受,观修到流眼泪为止。说明他的善心、悲心或者菩提心,到达了某种量。因为他根本没有偏袒,而是平等的缘众生。有些大德讲,菩提心就是平等心,菩提心当中的的确确有平等的内容。

为什么我们在观修菩提心时,先缘这一类,再缘那一类,要把每一类众生都缘到,或者为什么修持四无量心必须先修舍心?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打破偏袒的执著,引导我们对于亲友或者怨敌平等对待。平等对待什么?平等地对他们生起离苦得乐的心。只有在舍心的状态下,所修的悲心、慈心、喜心,才是真正菩提心的加行。因此我们在修菩提心时,平等心这个要点很重要。平常我们观修菩提心,也应该把平等心这一点加进去再开始思维,有了平等心,才能真正成为菩提心的基础;没有平等心,就像这个颂词当中所讲的,一定会偏袒。偏袒一边,绝对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表面多勤诵禅修,自以为是行佛道,

不知初中末窍诀,绝非胜妙佛子行。

这里强调的是初中后窍诀。作为一个想要成佛的佛子来讲,必须要行持善妙的佛子行。具足初中后三个阶段的窍诀可以成为善妙的佛子行,否则就不是圆满的佛子行修法。

“表面多勤诵禅修”,此处指出有些人表面上很精进,经常性地念很多佛号、做很多礼拜,还有些修行者坚持过午不食、夜不倒单等等修很多苦行。这都是很好的善行,从某些角度来讲,绝对比造恶业,庸庸碌碌的生活好得多,但是不算是佛子行。此处我们是把一般的善行和真正修菩萨道的菩萨行二者放在一起比较。如果不讲菩萨行,这些是不是善行?肯定是很好的,但关键现在修的是菩萨行。不能单单看这个人表面上是不是非常的精进,这不是判断佛子行的唯一标准。

有些人不懂得这种的内涵,只喜欢看问题的表面。如果这个人表面上很精进,就说他是一个好修行人,或者是好的菩萨道修持者,并不看他是不是具足窍诀。第一,一个人很勤奋不一定是佛子行;第二,念诵很多心咒、大乘经典,我们说他在念大乘经典、诵了很多阿弥陀佛佛号,应该是菩萨行吧?这也不决定。虽然念诵了很多,但是如果他目标不明确,也不一定成为佛子行。

我们曾经讲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案,西藏有一个修行者,一生中念了七亿遍玛哈嘎拉心咒,有些地方说是观音心咒。他念了这么多心咒之后,回向自己后世成为一个人见人怕的国王,通过这种恶回向,后世他成为一个暴君,杀人无数,很多人听到他的名字都会瑟瑟发抖。他也念了很多心咒,因为发心不正,念得越多,入得歧途也就越深,所以表面上念很多心咒、经典,不仅不是佛子行,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善行。

还有一些人表面上经常闭关、禅修,做很多所谓的实修。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修行,关键看他有没有打坐,如果一个人每天打三座四座,觉得自己在实修;如果一个人没有打坐,一般人会认为他应该不是一个修行者,或者没有实修。

即便他会打坐,难道就是菩萨行吗?也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是不是菩萨行,关键看你具不具有菩萨的窍诀修法,而不单单是外表在打坐。打个比喻讲,很多外道都懂得禅修,也要修寂止,而且很多外道修得非常好,也具足神通等很多功能。仅仅会禅修的技巧而已,根本和佛子行不沾边。因此一个人会不会成为佛子,关键看他修的是不是佛子行,而不是看他表面上做得有点像菩萨的行为。表面上多勤、念诵、禅修,不懂得道理的人自以为自己在修持成佛之道,但是“不知初中末窍诀,绝非胜妙佛子行”,这也是非常肯定地说,虽然这个人表面上修持了很多善法,但是他不了知初中后的窍诀,就不是佛子行。

什么是初中末窍诀?很多地方都讲过,前加行就是发菩提心,所修持的一切法,都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奋发,就是说我精进苦行,比如夜不倒单等等,这是为了什么?完全是为了救度众生,让一切众生获得最终觉悟的修行,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念诵,禅修也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如果听法、讲法、修行时念念不忘菩提心,我的修行纯粹是为了利益有情而做,就具足了佛子行最初的窍诀。

然后还要具足中间的窍诀,前面讲到了加行发心殊胜,第二个就是正行无缘殊胜。如果从真正的严格意义上讲无缘,标准是相当高的。相当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在做这件事情时,应该无所住,在没有任何执著的状态中修行。比如行持苦行时,也在通达一切万事万物完全无自性的正见中做而不做,有这样的正见,毫不执著。念诵的时候,通达空性去念诵,禅修的时候,也是通达空性的禅修。这就是中间正行无所缘。虽然修,但是根本没有任何的所缘;虽然修,但是没有任何的执著,这是相当高的标准。

针对一般的初学来讲,绝对没办法具足这样的高标准。因此很多祖师和殊胜的上师,讲正行殊胜的时候,讲到了层次不是这么高的一种无缘,是什么呢?就是说当你在做这件事情时,自己的心不被外缘所动,专心专意地去做,这是标准比较低的无所缘,不是空性的无缘,而是不被外缘所干扰。一般的人只要专心一点,都容易做得到。按照第二种标准的无缘殊胜,听课、讲课、修行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听就好好听,讲就好好讲,禅修就缘法义观修,也是一种无缘,而且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做到。

最后是后行回向殊胜。前面发了心,中间精进去做了,这样还不够,最后要做回向。你把这个善根用于什么方向?善根用于众生成佛、解救众生、让众生觉悟,把这个善根如是回向。善根用于一切众生成佛觉悟方面,就是后行殊胜。

第一个发心和第三个回向有相似地方,加行发心是我为了一切众生要怎么怎么样;后行回向也是我的善根为一切众生怎么怎么样。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不是完全一样。一般来讲,发心指还没有做善法之前的愿,是一种善妙的想法;回向就是我做完了,已经有了实质的善根了,我到底如何去使用它。一个是在还没有做善法之前,一个是做完之后怎么用。

具足了初中后窍诀的修行,才是真正善妙的佛子行;如果不知道初中后窍诀,还不是真正行持佛子行。我们通过学习善妙的论典,实际上学到了很多做为菩萨来讲,必须要学习和实际修持的地方。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些殊胜的道理,也会在表面上做很多听闻、礼拜、放生、禅修,却自认为自己在修菩萨行。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是我们根本不具足初中后窍诀,只是表面的善法而已,无法称之为佛子行。

像我们经常讲的一样,缘起之道就是如此。菩萨是一种果,想要成就菩萨这种果,必须要具足获得菩萨果的因缘,每种果不一样,要求的因缘也就不同。如果我们的因缘是获得菩萨果的因缘,就会成就菩萨果;如果我们表面上看似菩萨行,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获得菩萨果的因缘,那怎么可能获得这种果呢?非因不可能生成正果的。我们在非因中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气力,可悲的是我们一辈子都认为这种修行是正确的,就是真正的菩萨行,这样一直错下去,就很可悲了。

这实际上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时我们以为菩萨道很容易,但是里面还有很多比较细微、深刻,或者核心的道理。如果我们不学习经论,通过自我造诣怎么可能无师自通呢?尤其是一般凡夫人,智慧善根有限,容易自以为是,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超越了分别念,觉悟的佛菩萨所观察、宣讲的道理。通过学习善妙论典,懂得了正确的观修方法,摒弃了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分别念,然后遵循超越分别念的教言而行持,才可以走上真正的菩提之道。

仔细观察的时候,这里都是精妙醍醐一般的窍诀。你看这里讲得这么殊胜,表面虽然做了很多善法,自己都认为自己在行菩萨道,但是如果不知道菩萨道初、中、后的教言,绝对不是佛子行。虽然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我们深入观察思维,这里的的确确蕴含了很多根本性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把重点放在细枝末节上,也从来不去追寻核心是什么。这个颂词一下就点出来真正胜妙佛子行的关要就是初中后窍诀。知道了这些之后,核心就具足了,表面上也在修持殊胜的善法,里外合一就是佛子行。否则表面上看起来像佛子行,实际上根本不是佛子行,被这种情况蒙蔽了,我们就会浪费暇满人生。

下面的内容是讲到了大乘的皈依。大乘的皈依也是相当的重要,所以也是用了不少的篇幅来给我们做介绍。

无等人天之依怙,功德源泉三宝前,

未诚皈依获定解,绝非内道佛教徒。

阿底峡尊者曾经有个教言:“内外道以皈依别。”内道和外道怎么区分呢?以皈依来做区别。皈依三宝的就是内道,不皈依三宝的就是外道。看似很简单,实际上里面的意义也是非常深。我们并不是为了把这个问题讲得非常玄妙,而故弄玄虚,实际上很多人虽然做了皈依的仪式,但是的的确确不懂得皈依的内涵。到底为什么皈依?皈依的对境是谁?这些问题都搞不清楚。表面上做了皈依,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皈依。我们说它比较深刻就是因为一般的人容易满足于表面,觉得我已经经过了这个仪式,应该是佛教徒了。实际上还需要再深刻地观察一下,不要把伪皈依当做真实的皈依。

首先讲到了皈依的必要性,“无等人天之依怙,功德源泉三宝”,这是我们要皈依的对境。皈依的对境简单讲具足怎么样的功德呢?无等人天之依怙,这是功德之一。它是“无等”,无与伦比的,属于人天的依怙处,人天代表一切众生,一切众生能够依靠的,作为怙主的殊胜本体。“功德源泉”是针对修行者来讲,如果一个修行者想要出离轮回,或者觉悟,必须要不间断地累积功德。功德源泉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三宝。我们如果想要获得解脱轮回的功德,必须要依止三宝。从皈依三宝开始,不间断地累积功德的资粮。

如果不皈依三宝,虽然表面上做一些类似佛弟子的修行,但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佛弟子,因此讲到“未诚皈依获定解”。如果没有诚心诚意的皈依三宝,没有对皈依三宝获得殊胜定解的人,绝对不是佛教徒。即便已经做过了皈依的仪式,取了法号,拿到了皈依证,或者说皈依了多少多少年,但是条件不具足,不是发自内心的皈依,没有获得定解,虽然拥有了这么多所谓的标志,也绝对不是佛弟子。

和前面讲的一样,这些只是属于外表的形象,能否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皈依,还要看最主要的内涵是不是具足。在所有皈依当中应该具有的什么呢?这里有一个“诚”,是虔诚的意思,皈依要非常的虔诚。皈依也是一种誓言和承诺,皈依三宝之后,即便遇到生命危险也永远不舍弃所皈依的三宝。如果内心当中没有誓言,虽然表面上的皈依做过多少次也没有用,或者自认为已经是皈依弟子也没有用。因为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心,通过信心做承诺,自己不具足这个誓言,所以还不算真正的皈依者。

对于这个问题必须要获得定解,如果对真诚的皈依没有获得定解,绝对不是佛教徒。下面进一步来看,我们要发起这种誓言,为什么三宝值得我们宁可付出生命也绝对不舍弃?到底是什么道,值得我们这样去做?必须还要了解下面这个颂词的内容。

于佛为谁有何德,何故应皈全不知,

皈依偈纵诵十万,绝非正道之皈依。

这里也有些智慧的成分,因为很多的上师也是经常讲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这个说起来很容易,我们要有智慧,通过智慧去信仰,千万不要迷信盲从,对于一个佛弟子来讲,这是必须要具足的一个条件。如果我们没有学习佛法,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必须要推广佛法,要让皈依者了知佛法的内涵以后,再做皈依信心就会非常的坚定。

此处从三个方面讲,“佛为谁”“有何德”“何故应皈”?如果对于佛为谁、佛有何功德、何故应皈依这三个问题完全不了知,皈依偈虽然念诵了十万遍,但也不算正道的皈依。我们修不共加行的时候,五种内加行的第一个就是皈依。按标准来讲应该念十万遍,如果我们对于皈依的内涵完全不知道,虽然已经念了十万,但也算不上是正道皈依。

我们皈依三宝时应该发起誓愿,一遍一遍地发愿,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舍弃三宝。内心通过十万遍的观修,让这个誓言坚定下来。我们平时做任何事情,世间上也有一种说法,叫做熟能生巧。对于很生疏的事情,如果做了很多的话,就会随心所欲,很自然地变得纯熟,同样的道理,我们为什么要念十万遍呢?如果能有一个正确的观点,通过念十万遍的方式去熟练它,内心的观点就会非常的稳固。通过念十万遍的数量,让我们在内心当中,一遍一遍地发起坚固的誓愿。如果方式正确,当你以这种质量念完十万遍心咒以后,内心皈依的决心,通过十万遍的熏陶应该很坚固。主要是这样的含义,并不是说强制性地让你念十万遍,念完了十万遍就达标了。

有时人念完十万遍之后还不行要重新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念完十万遍之后,观察自己的皈依心还不坚固,应该再念十万,所以有些修行者修了很多次十万遍皈依。也有一些人,比如阿琼堪布,我们看过他的密传,阿琼堪布没有念满十万遍,只念了三万,上师说已经够了,他皈依的心已经非常坚定,就不用再念了。十万遍不是一个定数,既可以少,也可以多,十万遍是一般的人比较容易实修的一个数量。我们关键要看念十万遍的目的,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必要?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有了前两句中所讲到的定解,再通过十万遍去坚固它,把皈依的决心通过十万遍的诵修,牢牢地在自己的心相续中扎下根来,就是念十万遍的必要性。

我们要看,自己在念十万遍的时候,到底具足的是什么样的见解呢?我们要熏习什么十万遍?这里从大的方面讲了它的三个特点,其他方面也可以逐渐了知,还有很多三宝的功德。

第一,佛为谁?三皈依当中,最主要、究竟的是皈依什么?按照《宝性论》的观点,三皈依中究竟的皈依境是佛宝。《宝性论》中对于皈依三宝讲得非常清楚。什么是佛?我们所皈依的佛到底是怎么体性?可以观待众生暂时的显现,比如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是怎样的来历,他最初怎样发心、中间积累资粮,最后一世投生在印度,首先在王宫生活,中间经过六年苦行之后,在印度菩提迦耶菩提树下证悟了一切万法的实相而成为正等正觉,对于现在的导师释迦牟尼佛的简要传记,我们也必须要了知。

我们皈依的佛是具有功德的大彻大悟者,这是表面世俗层次的佛;究竟来讲佛到底是什么?我们皈依的时候,不单单只皈依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的诸佛都要皈依。真正来讲佛是一个觉悟者,而且是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我们所皈依的佛,他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就是没有再超过的意思了,正等正觉根本就是没有偏颇、无余地觉悟了一切万法的自性,称之为大觉。

这是以佛为代表,我们所皈依的法、僧是什么?三宝到底是什么?我们必须要了知。

第二,有何德?佛陀有法身、报身、化身功德,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犹如恒河沙一样的功德。

在《宝性论》中讲了菩提品、事业品等等,都是讲佛的功德、事业,学习了这些论典,对于佛陀具有的功德就会完全了知。平时我们讲得最多的佛陀是遍智,佛对于一切世俗谛、胜义谛完全通达,无一遗漏。佛陀以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周遍一切所知,佛陀具有智悲力,绝对可以成为调化一切众生的可靠引导之处。有何德?具有无量无边的恒河沙功德。

第三,何故应皈?为什么要皈依,不皈依会怎么样?如果修持佛法,必须要皈依,不皈依就不会成为佛教徒。我们会想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这里是不是带有强迫性的成分呢?我们要观察分析一下,这些内容很深奥,今天只是简单讲一讲。

第一个为什么皈依佛呢?因为佛陀完全了知了一切万法的本性。皈依佛是把佛称为导师,佛是引导者,就像我们要从一个迷魂阵中出去,或者要走出沙漠、前往某个地方,向导很重要,因为他是走过来的,懂得怎么走没有歧途,才能走出迷宫,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众生处在轮回中不可自拔,无法通过自我造诣的方式脱离轮回,因为众生具有无明、愚痴心,根本看不到道,所以我们要依止佛陀,把佛作为导师,因为他能够引导迷惑的众生趣向觉悟,所以我们要皈依佛。

从深层次来讲,每个众生都具有佛性,如果我们皈依了佛,就是认同我们内心当中具有觉悟的本体,认同我们的这种特质,然后再去做很多修行。从外而言,是把佛作为导师来进行皈依的;从内而言,是把佛陀作为苏醒我们本具有佛性的方便,看到了佛、皈依了佛,实际上是认同我们也具足和佛一样的功德,通过修行也可以显现出内心殊胜的佛功德。

虽然我们内心具有和佛一样的功德,但是还没有显露出来,没有觉悟的时候,叫做佛性。通过修行之后,已经觉悟了,叫做佛、觉悟者。我们皈依佛,主要是以佛作为导师。

第二个为什么皈依法呢?是把法作为殊胜正确的方法。我们在世间中要做成任何事情,方法都不能错,如果方法错了,就没办法达成心中所想。不管是学开车,还是在世间掌握一门技术,都必须要懂得方法。导师已经找到了,还必须要有道,然后导师告诉你怎么做,应该这样走、那样走,一方面他会在前面引导我们,一方面自己还要走才行,单单是他在前面引导,我们不跟着做,那也不行。

第一点,是导师来引导我们,他在前面示范;第二点,我们自己也需要去走路,这时皈依法,就是以法为道,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之所以皈依法,就是因为它是殊胜道的缘故。

第三个为什么皈依僧呢?因为僧众是我们修道过程中的伴侣。做事情的时候,一个人会容易懈怠,或者会失去帮助,如果很多人一起做,互相照应,或者有了僧宝一样的助伴,我们修行时候可以遣除违缘。从大乘的角度来讲,真正的僧宝是属于一地以上的菩萨。如果我们皈依了僧宝,作为修道的助伴,知道如何修行,同他们在一起也可以帮助我们遣除障碍等等,有很多的必要性,所以我们要皈依僧。

为什么要皈依?我们如果有了导师,也具有了方法,再加上我们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助伴,这时我们就具足了获得解脱的三个要素。我们要走出迷宫,或者沙漠,三个要点都具足了,我们就会很容易达到目标。

三皈依也是依止三要素,具足以后我们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三个要素中有所欠缺,比如我们不皈依导师、不皈依法,或者不皈依僧,没有依止某个要素,就没办法顺利到达目的地,因此我们必须要皈依。这三个要素是所有我们要依止的对境中最殊胜的依止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除了三宝之外,平时也是有所依止的,比如下雨时,我们依止房屋避雨,也是一种皈依;小时候我们遭遇痛苦、受人欺负,会去皈依父母;老了之后,会皈依儿女,这些都是皈依。到了某种程度,会具有欺惑性,不能叫做究竟的皈依。三宝才是真正究竟的皈依处,永远不会欺惑我们。

在所有的皈依当中,三宝最究竟圆满,因为有这样必要性的缘故,所以宁舍生命,不舍弃皈依。生命可以舍弃,但是皈依我们不能舍弃,原因也是这样。如果有了这样的誓言和定解,我们再去保质保量地念修皈依偈,保质是说我们有正见和决心;保量就是念满十万遍,将我们内心当中皈依的决心串习得很稳固。如果十万遍串习完了,还觉得不够,再串修十万遍,因为皈依太重要了,它是一切正道的基础,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投入精力、时间在里面,这是不能马虎的。如果我们在皈依方面马虎了,后面还要讲皈依是一切修道的所依,如果基础没有打牢,后果可想而知。就像修一座万丈高楼,这个基础如果没有打牢,越修得高,就越危险;或者根本达不到目标,修到中间就轰然坍塌了,因为基础不稳固的缘故,所以皈依就是衡量一个佛弟子的标准,是不是佛弟子,就要看皈依。

一切功德以皈依为基础,十万遍的确不多,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佛弟子,十万遍还是应该好好地观修,观修了十万遍之后,对于所皈依三宝的自性有所认知。通过不间断地串修,我们内心的想法会有很大的改变。遇到事情时情绪不会非常慌张,因为自己对三宝有了决定的信心,所以会精进猛厉地祈祷三宝。外人看起来,他就有一个精神的寄托,从某些角度来讲的确如此。我们不否认真正皈依三宝的人,就是有精神依靠,但是事情绝非如此,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一般的人只是看表面,他不看实质,如果深入到三皈依的内涵,会发现有智慧、信心和很多誓愿在里面,所以并不单单是找一个精神依靠而已,绝对是相应于我们内心佛性的依靠,意义是相当深刻的。如果现在我们的见解达不到一体三宝的高度,暂时以佛为导师,以法为正道,以僧为助伴,这样理解而产生信心,也是可以的;当我们修学佛法逐渐深入到皈依的内涵之后,就会发现三宝实际上并不在外,只不过是暂时现于外相来做一个引导和过渡。

当学佛获得的智慧达到了某种高度,会发现佛法僧的自性,实际上在我们心中本自具足,那时再做皈依,皈依的对境就从外而内了,我们的见解、智慧和皈依的心永远不可能动摇。因为所皈依的三宝自性,就是自己的本性,还动摇什么呢?达到了这种高度,一辈子甚至生生世世对三宝的信心都不会动摇,这是逐渐达到的。虽然现在我们知道有这种皈依,但是要看情况,有些人现在已经做到了,有些人还做不到,还是和前面一样,它也有层次。做不到圆满的高层次皈依,暂时以下面的皈依进行串修,也可以作为一个标准的佛教徒基础。

下面我们继续通过颂词学习三宝具足的功德。

具足三身五智佛,功德数量不可思,

尽解轮回束缚因,无欺永恒之依处。

此处讲到了佛陀具足三身五智,功德数量不可思议,能够完全解除轮回束缚之因,是无欺永恒的皈依处,这是讲佛的功德。

佛陀具有三身五智,其他地方还有不同的讲法,三身四智或者四身五智,一般来讲三身五智。“三身”是什么呢?法身、报身和化身。三身实际上是一个本体,没有三个身体,不像张三李四王五一样,有三个相续,而是针对不同的对境。不观待任何众生,针对佛自己来讲就是法身,具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法;菩萨看佛陀不能完全看到法身,也不会看到化身,菩萨面前所显现的是佛的报身;众生因为受业障所致,不能看到佛的法身、报身,只能看到佛的化身,所以三身只是观待了三类心识。观待佛自己具有法身;观待菩萨的心识显现成报身;观待众生心识显现成化身,三身实际上是一体的三个不同侧面。

“五智”有很多讲法,一般来讲八识转成五智,或者四智。大圆镜智和法界体性智是由阿赖耶识转依成的两种智。有时不讲法界体性智,讲大圆镜智就足够了,这样讲也是有目的的。因为从阿赖耶识的明分和空分分别转变成大圆镜智和法界体性智。还有讲到了妙观察智是第六识转依,平等性智是第七识转依,成所作智是前五识转依。佛陀具有一种智,能够通达一切万法,通过智慧显示无量无边的神通、善巧方便,圆满自他二利的功用,三身五智也是一个本体。

《经庄严论》中讲,三身作为所依、五智作为能依,所以三身五智能够代表的佛功德,功德数量不可思议。实际上佛陀的功德犹如恒沙河数一般难以通达,为了让众生大概了知,在不同的经典中也讲到了佛陀的功德,比如三十二妙相八十随行好、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还有前面讲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功德等等。在《入中论》《经庄严论》等很多经论中,虽然多多少少讲了一些功德法,但也没必要把佛的一切功德一五一十讲出来。

因为佛陀也讲了,即便在一切时间中,只是做宣讲佛功德这一件事,连佛陀自己都没办法说尽,佛的功德的的确确超越我们的分别念,犹如恒河沙数一样,不可思议。再加上讲出来对众生也没什么重大意义,因为众生不可能记住这么多,所以就从不可思议功德中挑选出一些相合于众生根基的法,比如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对于众生修持觉悟之道,最重要的功德归纳、讲解一下。虽然所讲的功德连千万分之一都不到,但是能够让众生对佛产生信心就足够了。

“功德数量不可思”,至于原原本本的佛功德,菩萨都没办法了知,只有等众生修持成佛获得了佛功德之后,自己就了知到底具有怎样不可思议的功德。因为佛的功德智慧和众生的分别念二者之间不成对等的比例,再怎么讲,我们的思维容量都是有限的,所以想破了脑袋都没办法真正衡量,这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不可思议?因为超越了众生的分别念,是众生没有办法缘的深细广大的自性,在这种前题之下,讲了一部分功德来让我们生起信心,所以功德数量的的确确不可思议。

“尽解轮回束缚因”,佛的功德从利他的角度来讲,完全能够帮助众生摆脱轮回,令一切众生从束缚的因当中解脱。轮回当然可以理解成苦谛,束缚因可以理解成集谛,能够帮助众生从轮回的苦和集中完全解脱出来。

“无欺永恒之依处”,佛陀已经完全断尽了欺惑之因,不具足欺惑的因缘,所以佛陀永远无欺。而且是永恒的依处,什么时候皈依佛都不会有变化,不像世间的天神,虽然可能在某个阶段帮助你,但是再换个阶段可能不会成唯一的皈依处了。他自己都没有解脱轮回,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永久的皈依处呢?因此天人不可以做为永久的归依处。那世间的房屋、父母兄弟、夫妻子女,能不能成为永久的皈依处呢?他们都是变化无常的,只能在某个阶段成为皈依处,但是不具足永恒的皈依处的功德。只有佛陀堪为无欺永恒的皈依处,什么时候皈依他就会成为皈依处,永远不会有变化。

下面讲的是法和僧的功德。

妙法佛子菩萨众,无余功德之大海,

人天群生利乐藏,即诸智者之依处。

“妙法”当然是指三宝中的法宝,“佛子菩萨众”就是三宝中的僧宝。“无余功德之大海”,如果我们要一点都不剩地无余了解他们如海一样的功德,即便对于点点滴滴的功德都要了知,这是根本做不到的。即使仅仅了解一部分而做皈依,对众生来讲完全可以踏上解脱的坦途。我们能够了知多少,就尽量了知,然后对法宝僧宝去皈依。

“人天群生利乐藏”,就是一切人天众生利乐的宝藏。“利”和“乐”也有不同的讲法,暂时的增上生是利,究竟来讲是乐,一个是暂时的功德,一个是究竟的功德。不管是暂时,还是究竟的功德,法宝僧宝都是人天群生利乐的来源,犹如宝藏一般,属于一切利乐的宝藏。

“即诸智者之依处”,法宝僧宝就是智者皈依处,有智慧的人了知法和僧的功德,觉得这么好的皈依处我一定要依止,而愚笨的人认为法和僧自己可以不依靠,或者虽然已经皈依了,但是还会舍弃,这就不是智者的行为。

因为依止不依止的关键是,要观察他值不值得我们永久去依止。佛菩萨在经论当中,把值得永久依止的因已经阐述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认认真真地学习后,绝对可以产生永不放弃的决心和生起永不抛弃的誓言。三宝的功德、大悲、值得依怙的自性永远不变,关键就是皈依者,受到分别念、恶友等恶因的影响,有可能会觉得三宝是欺骗性的,不值得我生生世世去皈依,或者受到一些邪友的影响,皈依了其他外道,也有这种情况,这不是三宝的问题,而是皈依者自己缺少福报智慧。有些福报深厚的人皈依之后,永远不会改变,因为他有强大的福德力作为支撑;有些人有可以观察的智慧力,通过观察佛法僧具足的功德之后,他就认定这是永远不应放弃的皈依处。这方面可以有强大的福德再加上智慧,单单有强大的福德或者强大的智慧力也可以,观察之后都能帮助修行者达到皈依三宝、永不舍弃的决心。

如来佛子大勇识,如海密行难测度,

殊胜功德若悉知,具无变信智皈依。

“如来”是佛陀,“大勇识”是大菩萨,大菩萨如海的密行难以测度。“密行”一般是简别于什么呢?简别于表面的行为,表面上大家看得到的行为,不叫密行。在表面行为之下隐含了一些甚深密意的行为,就是说做这件事情到底什么密意啊?或者佛菩萨为什么这样做?这是难以测度的。

之所以难以测度,一方面因为佛菩萨智慧大悲、善巧方便,远远超出一般凡夫的分别念,所以我们无法揣测。打个比喻就像一个婴儿,根本没有办法了知一个正常大人的心智,他这样做的必要性根本无法了知,同样一般凡夫人难以真正了知佛菩萨的密行。二者的智慧差别很大,一般凡夫人能够了解相合于自己分别念的一些事情。像大人在和小孩子玩的时候,说一些小孩能听懂的语言,做一些小孩能理解的事情,所以佛菩萨有时在我们面前做一些我们能够理解的行为,比如和我们一样降生、吃饭、走路、睡觉,因为他显现的行为和我们的智力在一条线上,还有很多如海一样的密行我们就难以揣测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时我们只能看见相合于自己智力的方面,如果超越了我们智力就很难了知了。小孩和大人相处的时候,能够了知的永远只是和他的智力平行这部分,但是不是仅此而已呢?绝对不是,他的智力没办法了知的还有很多,难以测度。这还只是凡夫和凡夫之间的情况,只不过一个是没有成熟的小孩智力,一个是大人成熟的智力而已,就有这么大的差别,凡夫人和佛菩萨的心识差别更大。

我们永远没办法揣测佛菩萨的密行到底怎么样,一方面因为佛菩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们本身的智力是我们永远鞭长莫及的。另一方面,他们在度化众生时,有些行为我们难以理解,这也很正常,为什么呢?修行的时候,我们永远只想看到自己的智力能够接受的部分,感到很安全,因为我们的智力能够看到,所以就希望佛菩萨、上师善知识永远都是“循规蹈矩”。因为佛菩萨所化众生的根基有无量无边的差别,所以度化众生时,不可能永远只用一种方法。

只要是能够使用的方法,都会使用,或者用一句世间的话来讲,佛菩萨度化众生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调化众生的方法都要用。有些是一般众生能接受的,也就是传统的,使用佛经和大家能接受的一些行为方法去调化,还有使用我们的分别念无法接受的行为。我们看起来这位祖师很疯狂,好像是做了错事。实际上我们的智力只有这么高,所能理解的佛菩萨行为永远和自己的智力平齐,还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佛菩萨完全有能力掌控,以怎样的方法调化众生才是最好的。有些调化众生的方法我们是难以接受的,比如显现成屠夫,通过杀生的方式度化众生;佛经讲过的显现成妓女来调化众生,还有济公和尚的行为等等,这些也只是我们了解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很多广大无边的佛子行,所以说我们难以测度。

实际上这样讲也有一定的必要,一方面我们知道佛菩萨的功德如大海般难以测度,一方面我们面前显现的,远远不止外表看起来这么简单,我们很容易凭眼见妄下结论,这就很难判断,因为佛菩萨的密行难以测度的缘故,所以佛菩萨教导我们说,尽量不要妄加评论。我们对于谁是佛菩萨,谁在用不可思议的方法度化众生不知道,不评论就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这不单单是理论,而是在现实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佛菩萨也正在使用的方法,有些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有些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对于不能接受的部分,我们最好是观清净心,这方面在前行等经论中讲过很多,这是附带宣讲的内容,主要是从如海密行难测度中分出来的。

“殊胜功德若悉知,具无变信智皈依”,虽然完全知道三宝的殊胜功德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了知显现在面前的少部分殊胜的功德,就可以具有不变的信心,以不变信和不变的智慧来做皈依。因为通过自己的智慧观察到这是佛菩萨的密意难以测度,或者他们具有殊胜的功德,然后做皈依,就是智信,不是迷信,在这种智信的带动下,信仰就永远不会变化。

如果不具足智慧,也没有观察,只是听别人介绍说皈依三宝,可以给自己和家里带来什么好处,马上就去皈依,这种皈依因为没有支撑它的坚实基础的缘故,所以一段时间之后,这股新鲜劲过去了,他就不愿意再做下去了。或者受到一些人的煽动、蛊惑,觉得不应该继续皈依下去了,他这种变化很自然。因为根本没有一个可以做为自己的信仰永远不变的支撑点,所以一定会改变。

作为一个佛弟子,皈依是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基础,利益功德也是非常大,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乃至成佛之间对于三宝的信心永远不变。永远不变必须要有一个支撑点,是什么呢?了知佛菩萨的功德很重要。如果通过智慧观察了知了佛的功德,信心就会从开始的不了知而皈依,变成逐渐深入不变具有信解的皈依。通过学习皈依的颂词等法义,逐渐就会有所改变。此处华智仁波切告诉我们应该具有智慧型的皈依,才是非常正确。

暂时自心受痛楚,悲悲凄凄泪洗面,

然于三宝未诚信,伪装哀泣愚皈依。

这些讲的是一些愚笨的皈依情况。不具备智慧,也没有不变的信仰,只是以偶然的因缘触动了自心做一些皈依,实际上是伪装的不真诚、不究竟的皈依。做为一个佛弟子,不能停留在这种层次上。很多人停留在这种层次上,觉得自己皈依了,有信心了,但是观察之后,还是某种因缘触动下的皈依。这种的情况下,他愿意皈依。随着时间的推移远离了这种情况,他的皈依也由于基础的淡化而消失了。

“暂时自心受痛楚”,通过各种因缘,比如受人欺负、丧失亲人,或者受到打击、身陷病苦等等,就是自心痛苦无助,这时感到三宝很强大,自己以一种弱者的身份去皈依三宝。

“悲悲凄凄泪洗面”,悲悲凄凄的呼喊、以泪洗面,看起来对三宝很有信心,因为他在三宝像前,表面上很虔诚。念皈依偈、顶礼、跪在三宝像前哭诉,虽然看上去自己很有信心,但是如果内心没有对三宝的功德产生诚信,就是一种伪装的哀泣,而不是真正的皈依。为什么这样讲呢?前面我们分析过,这种人因为痛苦而皈依三宝,心里苦闷时,到了寺庙见到佛像、僧人,或者遇到上师,觉得自己有了一个倾述的对象,产生了皈依的心。在佛前顶礼,做很多的善法;在上师面前哭诉,觉得自己找到了依靠处。虽然看起来是信心比较大,但是他的基础很薄弱。

第一,是在特殊的条件下,因为他受到了打击,内心很无助,这时很容易产生皈依三宝的念头,这种皈依的基础很薄弱。第二,他根本不了知所皈依的三宝的功德。他内心痛苦的时间段,必定会过去的,不可能永远处在这种状态当中,而他皈依的基础又不稳固。随着他的痛苦慢慢淡化,失去了基础,这种皈依慢慢就没有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听到佛弟子聊天,讲到了皈依的功德,以及在佛教徒中间参加一些活动非常愉快的经历,自己觉得很新鲜,就跟着学佛了。时间长了之后,因为没有基础,所以热情慢慢就淡了。很多人刚开始的劲头很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觉得这个团体里面也没有新鲜的东西,新鲜劲过了,支撑他皈依下去的基础也会逐渐地退失。这些都是对于所皈依的三宝存在认识的误区。

他对于三宝到底有什么功德,为什么要皈依都不了知,皈依的基础是很薄弱的,这种薄弱的基础如果没有改变,很容易会退失。这样的皈依对我们的修行有什么好处呢?绝对没有好处。虽然暂时皈依也有功德,但是做为一个真正的菩萨,不能满足于停留在这个层次上。我们刚开始皈依,也许是因为遭受违缘、痛苦,或者是别人劝自己等等通过某种因缘触动而皈依了。虽然这是入佛门的因缘,但是以后还要看有没有后续的基础。如果有后面的支撑点,我们就可以从最初懵懵懂懂的皈依变成一种智慧的皈依,这是第二步。后续的基础就是学习佛法,认认真真地学习佛的经典、菩萨的论典。通过如理如实的学习之后,我们对于三宝的认识,从完全不知道,变得有些认知,再变成彻底了知。这时我们的信心就会由无到有,由弱变强,最后牢不可摧。这是通过学习完全可以改变的,也是很重要的缘故,我们必须要如实地去实行。

若未无误而了知,因境依法及学处,

彼人相续岂能具,不共殊胜之皈依?

“若未无误而了知”,如果没有无误而了知,“因境依法及学处”,这个人的相续中怎么可能具有不共殊胜的皈依呢?

我们如果有不共殊胜的皈依,必须要无误了知第二句中所讲到的因、境、依、法、学处五点。这是我们在皈依过程中,必须了达的。前面讲的是三点,佛为谁、有何德、何故皈依。此处更加细化,进一步地了知。“因”是皈依的因是什么?“境”是皈依境是什么?“依”就是以什么而皈依?“法”是通过什么方式?“学处”还有戒律都要了知,就可以具足不共的殊胜皈依。

皈依的因就是什么样的发心。为了救度恶趣的痛苦,获得善趣的快乐的小士道,还是为了自我从轮回中解脱的因,或者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的发心。作为大乘菩萨来讲,当然应该具足大乘菩提心,以大乘菩提心为基础,为了救度众生而皈依。首先它的因必须要无误而了知,如果我们不搞清楚因,可能只是为了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升官发财。实际上都是第一种小士道,为了自己在轮回中获得善趣的快乐,或者皈依是害怕堕入地狱等恶趣,叫做救畏的皈依。解救怖畏的皈依和超越轮回没有关系,如果我们不注意,皈依的因可能是这种因。如果你的因错误了,果就会错误,如果观察到我们皈依的因是这样的,就要及时调整。这是第一个皈依的因。

第二个皈依的因是轮回太苦了。不管是善趣,还是恶趣,我一定从轮回中解脱,非常关心自我解脱。虽然这是解脱轮回的因,但不是大乘皈依的因。我们现在观察自己的心,如果皈依是想自己一个人从中解脱,就是相应于中士道的皈依,也不是殊胜皈依。如果觉得一切众生都很苦,为了解救一切众生的缘故,我要皈依三宝。为了解救一切众生而皈依三宝的因,就是以大乘的菩提心而皈依。作为菩萨来讲应该选取第三种发心。

境就是皈依境,皈依的境我们很清楚了。不是皈依世间天神,也不是皈依外道,而是皈依佛法僧三宝。这是一般来讲,还有些地方加入上师宝。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对于皈依的境必须要认清,前面我们讲了很多三宝的功德,都是讲皈依境。我们要认定皈依境,其他的天神自己都束缚在轮回当中,没有解脱。如果我们皈依他们没办法带来究竟利益,因此皈依的境一定是上师三宝。

依是依靠什么而皈依?是依靠上师给你传的皈依?还是上师不在的时候,你依靠皈依的仪轨,自己来受皈依?这也分情况,如果有上师善知识在的时候,就在上师善知识前皈依;如果实在找不到上师,自己通过仪轨皈依也可以。

法就是依靠什么样的法来皈依?小乘的法,还是大乘、密乘的法。这也是很重要的。学处是皈依的学处是什么?在《大圆满前行》、慈诚罗珠堪布的《慧灯之光》等书中,都宣讲了皈依的学处。

阿底峡尊者讲过,“不为命奖舍三宝,何等要事不寻他,不断令自他皈依,顶礼所去之方佛”。在这个颂词当中讲了五个戒律。

第一个是不为命舍三宝,就是不会为了自己生命而舍三宝。比如别人抓住你说,如果你舍弃三宝就不杀你,你不舍弃三宝就杀你,不会为了自己能活下去而舍弃三宝,宁舍生命不舍三宝。

第二个是不为奖励舍三宝。比如对方说如果舍弃了三宝,就给你十亿美金,或者你舍弃三宝,就奖励你什么东西。这时候具有很大的诱惑。虽然自己舍弃了三宝可以得到这么多的世间利益,但还要考虑到虽然得到了世间的利益,但是自己的生命有限,死后也带不去。如果不舍三宝,虽然暂时得不到这些东西,但是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巨大的,远远超胜这些世间的财富,而且如果不舍三宝,通过上师三宝加持和自己皈依的福德,以后获得这些财富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便当下别人给你很多奖赏,让你舍弃三宝,也不应为了奖励舍三宝。

第三个是何等要事不寻他。在世间中遇见任何要事,不寻求其他方法。我们要认真的去了知,不寻求其他方法并不是说当你生病时完全不看病,其他的方法都不做。比如遇到纠纷时,也是什么都不做,只是依靠三宝的加持,并不是这么偏激的去处理。华智仁波切在《前行》当中讲,我们皈依三宝的时候,如果生病了,还是需要看病吃药,但是不要把医药和三宝的体性完全分开。我们要想医药是三宝的威德力所变现的,也是三宝的自性。如果有这样的见解,我们在服药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这是三宝变现的正见,这就没有舍弃三宝了。

看病时不要想这是三宝没有能力了,只有靠世间的医生才能解除我的疾病,如果这样想我们的皈依就会有问题。看病的时候我们要想医生就是三宝功德的示现,这样在我们看病的同时,也没有舍弃三宝的正见。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以此类推。

这个问题关键是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想因为三宝没有能力,所以必须要依靠世间的其他方法才能解决。虽然我们做任何事情需要依靠一切的方便,但是都要想这是三宝的威德力所变现的,没有离开三宝的自性。否则理解错了,就会变成我们得了病也不能吃药。实际上佛陀在经典当中也教诫佛弟子,有病吃药的情况,也是鼓励办一些医院等等,而且佛陀也示现了自己生病时让耆婆医师看病,所以我们不能说你看这里讲到了何等要事不寻他,又说我们要去看病,是不是很矛盾?实际上不矛盾。只要我们懂得里面核心的意义,就不会陷入矛盾中。

在《入行论》第三品中也讲了菩萨发愿,愿我变成医生、妙药、桥梁、大船、守护者等等,菩萨在因地修行都发过大愿。成佛之后就会这样实现。实际上三宝没有离开过我们,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信心。如果我们有见解和信心,应该了知这些都是三宝的化现。这时我们的信心非但不会退失,而且还会有一种清净观,了知一切善妙的事物都是上师三宝本体,更容易契入于实相。

第四个是不断令自他皈依。做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要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能力善巧方便地让其他人皈依佛门。并不是说皈依的人越多,我们人多势众就会怎么样,如果是这样的发心就错了。因为皈依三宝是善妙的道,自己因为皈依获得了利益,也应该让其他人得到利益。所以有能力就要不断令自他皈依,劝别人皈依或者方便的时候给别人传授皈依。

第五个顶礼所去之方佛。这是什么意思呢?平时我们都要对佛做顶礼。如果现在住在一个地方比较稳定,一段时间不会动,我们就顶礼安住在此处的三宝;如果我们现在要去另外一个地方,在出发之前我们就顶礼彼方的佛。首先顶礼安住在另外城市的三宝,然后再动身,这也是戒律之一。

还有皈依了佛,不皈依外道天神;皈依了法,不害众生;皈依了僧,不共外道而住。很多其他的内容可以参考《前行》《慧灯之光》里面讲皈依学处的部分。

我们如果具足了五条戒律,就可以具足不共殊胜皈依,否则不可能在相续中具足不共殊胜皈依。因此对五条戒要认真学习,在相续中具足。

无此不具道所依,无长功德庄稼田,

无入解脱道之友,无以纳入佛教列。

这是从反方面的四点,来强调皈依的重要。

“无此不具道所依”,“此”字就是讲皈依。如果没有皈依的修法就不具足修道的所依。不管修小乘道,还是修大乘道。修道所依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皈依。皈依成为佛弟子之后,才开始修道,所以一切的道,都是从皈依开始。

从戒律的角度来讲,首先要皈依三宝具有皈依戒,有了皈依戒之后,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受八关斋戒、五戒、出家戒等等。因为皈依戒也是一切戒律的基础,所以说无此不具道所依。

“无长功德庄稼田”,皈依像庄稼一样,如果我们要在田里播种,然后种子才能长成果实累累的庄稼。实际上整个皈依就像一个良田一样,有了皈依的良田,在上面播下菩提心、大悲心、空性的种子,逐渐就长成了硕果累累自他二利殊胜的证悟之果。如果没有良田,没办法播种,也没有办法长出具有好的收成的庄稼,皈依犹如良田一样,有了皈依就可以生长出功德的庄稼,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无入解脱道之友”,入解脱道必须要有助伴,皈依三宝就是我们进入解脱道不可或缺的友伴。如果有了皈依,就可以获得解脱道的友伴;如果没有皈依,就没有入解脱道的友伴。这也是讲到了皈依的重要性。

“无以纳入佛教列”,前面我们引用阿底峡尊者的观点,说内外道以皈依别。有皈依的是内道,没有皈依的是外道,有皈依才可以纳入佛教徒的行列,否则无法纳入佛教徒的行列。因为不皈依佛没有导师,不皈依法没有修行的道,不皈依僧没有修行的助伴,所以怎么会成为佛教徒呢?是不是佛教徒,并不是一定要有什么仪式,关键你入于佛教徒的行列,是为了获得觉悟。既然要获得觉悟,三要素就不可缺少了。如果你没有皈依,当然没办法入于佛教徒的行列当中。

具此三宝庇护下,所作定趋解脱道,

不堕恶趣值正见,生生世世得妙道。

这个颂词讲的是功德。皈依有什么功德呢?

“具此三宝庇护下”,皈依了三宝就会受到三宝的庇护,本来佛法僧具有超胜的功德,佛具有智悲力的功德,僧具有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的功德等,三宝本身就具足殊胜的智悲力,有着强大的庇护功能。如果我们皈依了三宝,救得到了三宝的庇护,三宝的威神之力会加被我们的相续。

另外皈依了三宝之后,自己的所作所为逐渐趣入正道。从自心入道的角度来讲,也是受到这种缘起的庇护,所以说具此三宝庇护下,“所作定趋解脱道”,所作所为一定会趣入解脱之道。

在佛经中讲皈依功德时,曾经提到即便我们的心经常地散乱,而且有时会通过自己的习气破了戒律,但是如果我们有皈依的决心,也一定不会堕恶趣。因为有这样的说法,所以皈依的功德是非常巨大的,所作所为一定是直接或者间接趣入解脱道。

“值正见”,生生世世当中能够值遇正见,并且在相续当中具足正见。如果一个人内心当中具有正见、懂得修行,不会有见取见、戒禁取见、边见等等。因为他皈依了佛,有了导师;皈依了法,法中具足很多善妙的正见。如果我们能够一心一意的皈依,大大小小的邪见都不会产生;皈依了僧众,僧众实际上和我们一样,都是属于学道,佛是属于无学道。当然我们严格意义上见地以上的学道是没有,从正在学习的角度来讲,也是和僧这样的伴侣有一些共同之处。他们依靠法来修行,我们也是依靠法而修行,只不过僧宝有证悟,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证悟,还在学习阶段,我们一定要依靠和自己有着相近特点的有学僧众来做为我们修道的伴侣。

从修道的角度来讲,佛不用修道已经到了无学了,圣众是一到十地的菩萨,虽然有证悟,但还是依靠法在修行,而我们现在也依靠法而修行,都是走在同一条路上,对方可以给我们帮助,所以他们是我们的伴侣。如果有这些僧众作为伴侣,当我们的修行行为出格的时候,他们会帮助我们重新进入正道。

“生生世世得妙道”,我们皈依了三宝,在三宝的庇护之下,生生世世当中都能得到或者进入修持菩萨道的善妙之道中,具足这样超胜的功德。

故以诸时定无欺,三宝作为对境已,

以大士心皈依彼,即菩提心之所依。

此处教导修行者应该以大士道的心来皈依。

“故以诸时”,前面讲了很多皈依的功德和必要,也从侧面和反面讲了一些歧途,了知之后,应该在一切时间中,以绝对不会欺惑我们的三宝来作为皈依的对境。我们以三宝作为对境,应该怎么皈依呢?“以大士心皈依彼”。

前面我们讲到了三士道的皈依,下士道的皈依对我们来讲不可取,中士道的皈依虽然和解脱道相连,但是必定不关心绝大多数众生的利益,所以也不可取。可取的是第三种大士道的皈依。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善趣的快乐,也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获得解脱,而是为了救度无量众生,让一切众生获得觉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为了这个目标而皈依。其中有很大的关联,如果不懂得大士道的道理,总是想到我皈依之后得到了三宝的加持、我的家人得到了庇护等等,都和自私自利的我有关联,这样虽然做了皈依,但是并不和真正的实相妙道相应。

此处只是以大士道的皈依为准,即皈依目标不是和世间的苦乐相关,也和自我解脱自私自利的心无关,而是把自己的心彻底地向众生开放,我做这件事情就是为了真实的救度一切众生,所以现在为了众生而皈依三宝,这是大士道的皈依,也是修菩提心的所依。

我们修五加行的时候,第一个是修皈依,第二个是修菩提心。进入第二步修菩提心,必须要有个基础,首先以大士心,我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而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之后开始修持菩提心。虽然第一个皈依是以大士的行为,救度一切众生的心做皈依,但重点还是在皈依上面。否则有时我们想,修五加行皈依在前面,发心在后面,为什么修皈依的时候,一定要以菩提心来摄受?变成了菩提心在前。皈依和发心二者之间,以大士心来修皈依的时候,皈依是著重的;修菩提心的时候也需要皈依,但是菩提心是著重的,皈依只是成为菩提心的所依。如果我们以大士道解救一切众生的心来皈依,成为菩提心的所依,逐渐就相合于菩萨的妙道。

我们皈依了很长时间,到底应该怎么皈依呢?这里的颂词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也是通过窍诀性的讲法,告诉了我们很多皈依的道理,如果能够认认真真去看,肯定可以获得很多收获。如果想要更多的了解,以前再再提到过《随念三宝经》,随念佛经、随念法经、随念僧经,里面有对三宝功德都有介绍;《宝性论》中对于三宝的功德、菩提、事业等也做了很多的介绍;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中,也对佛子、佛功德有很多介绍。实际上介绍三宝功德的论典很多,如果一个个去观察,我们的信心逐渐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稳固。

如果有了一种稳固地皈依三宝的心,就像颂词讲的一样,皈依是一切道的所依,有了基础,我们慢慢累积其他的功德就方便了;如果没有皈依,虽然我们跑得很快,也许在修其他的法,但是基础不牢,也走不了多远,所修的道也只能成为相似的道。虽然作为佛弟子来讲,都不愿意自己修的道是相似、假立的道,都希望自己所修的法是正确的,可以发生功用的,但是发生不发生修道的功用,不是以自己的意愿转移的,而是看自己到底具足了怎样的因缘。如果具足了正确道的因缘,他的道就是正确的;如果不具足正确道的因缘,那就是不正确的。因此还是要以非常务实的态度去学习殊胜的论典,学习得越多学习得越好,我们相续中具足的各种各样道的因缘,才会更加的准确、更加的殊胜,因缘一旦殊胜,他的果就会殊胜,这就是永远不变的因果缘起的道理。

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