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长行文第5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下面继续学习《普贤行愿品》。

第五愿王——随喜功德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

随喜标出了第五大愿的名称。“随喜”的“随”是随顺,“喜”是欢喜。单单讲随顺还是不够的,因为随顺生起欢喜有两种,第一种是随顺善根而生起欢喜;第二种是随顺恶业而生起欢喜。会有人对于恶业生起欢喜心吗?确确实实有。自作教他或者见作随喜,即见到别人的恶业随喜,比如赞叹随喜杀生。因此随喜两个字通善业也通恶业,既可以通安乐也可以通痛苦。宣讲大乘修法的时候,主要是随顺善业或者安乐生起的欢喜心。这是单单从随喜两个字而言,如果从后面的随喜功德来看就很清楚了,对于一切功德法都应该有一个随喜的心态。

随顺别人或者自己分为自随喜和他随喜两方面。如果自己造了善根,没有生起忧恼后悔,认为自己做得对,以后还要再做,这是自随喜。无论见到佛菩萨、声闻缘觉,还是一切众生造了善根福德,自己跟随产生了欢喜心,也叫做随喜功德。大乘当中随喜功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修法。以上讲了随喜的体相。

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随喜的作用非常巨大。第一,生起随喜可以一下子寂灭嫉妒心,有些地方直接把随喜和嫉妒二者安立成违品,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相续中有嫉妒时生不起随喜心。有时候生起嫉妒,有时候生随喜,反正有随喜的心态的同时,内心当中没有嫉妒;如果内心当中有嫉妒,肯定不会有随喜。虽然口头上说随喜,但是内心根本没有随喜,而是处于嫉妒的状态当中。第二,生起随喜对于一切的善法都有平等观,可以修持平等的善法。一般的初学者自他的界限分得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愿意去赞颂、传播,对于别人的善根功德,内心马上不高兴,不愿意去说,还会诋毁。

这就是不平等,如果真正能够普修随喜,就不会有一个嫉妒之处,对于任何善法都能生起欢喜心。欢喜心和嫉妒心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对于佛功德的因生起随喜心,对佛不会嫉妒;对于一切菩萨的修法有随喜心,对菩萨就不会嫉妒;对于二乘的修法乃至一般众生的一点点功德都能欢喜,我们的嫉妒心在哪里呢?没有对境,嫉妒心根本生不起来。这时自己完全是在普修随喜了,对于一切佛的功德乃至于众生一个微尘以上的功德都能诚心诚意地生起随喜的心念。我们的内心会非常广大,这是对于一切善法能够平等地观想或者随喜而趣入,这是它的功用。

随喜的修法也能帮助我们修持菩提心,趣入菩萨行,肯定会有这样的功用。每个大乘行者都要发心,发心时怎么发呢?为了一切众生可以成佛,或者能够利益众生,我要发菩提心。我们发心将一切众生安置在佛果,平时操作的时候,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呢?如果在修法的过程中,怀着嫉妒心,那就根本没有做到自己发愿承诺的这一点。有时我们因为看到别人的善根而生起嫉妒心,比如某人背诵很厉害、某人考试成绩很好,或者某人戒律清净,自己开始生起嫉妒心,不愿意别人得到这些功德。还有看到别人生起快乐的时候,比如别人发了一笔横财、长得好看、家庭美满等等获得了人天的快乐,或者别人受到大家的称赞,美名四处飘扬,我们往往会受不了而生起嫉妒心。

这时可以返回头想一想,我们的发愿是怎么发的?我们发愿为了一切众生获得佛果,现在他得到了佛果没有?不要说佛果,他只是获得了轮回当中的一点点安乐,我就受不了,我的内心真的愿意他成佛吗?他成佛时我势必会更加受不了。我们要好好观察,虽然自己的发愿是这样的,但是操作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众生的善根不堪忍,对那个众生的安乐不堪忍,说明我们还没有生起菩提心。

观察到这一步怎么办呢?并不是把这些说出来,然后放在这里让大家痛苦。我们要对治它,怎么样对治呢?发菩提心是从两方面缘众生的。第一个从果方面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第二个从因方面一切众生要修持善业。我们首先从善业方面讲,如果这个众生念了很多心咒,或者智慧、福报、信心都非常清净,这是我愿意看到的。为什么反而还会生起嫉妒心呢?这样责问自己,就可以把自己嫉妒的心态削弱或者泯灭。如果我们见到众生的善根感到不悦意生起嫉妒,或者看到别人获得了功德,显现安乐果的时候,如果我们生不起随喜心,就要想,我的发心是愿一切众生获得善根和安乐。现在这个众生已经获得了,我有什么不高兴的呢!或者再进一步想,按理来说一切众生的安乐和善根应该由我一个人承办,别人都不需要去勤作。现在他没有靠我,自己做了。我有什么不高兴的呢!这是更加善妙的事情,这样不会没有作用的。就怕我们生起嫉妒心时没有这样观想,没有和自己的发愿、菩萨道的本体去做一个综合性的观察。

如果能够把这些做一个综合性的观察,这么强大的嫉妒心是绝对生不起来的。如果随喜的修法真正地深入内心,在一切时中都会处于随喜的状态当中,对于别人已经显现的安乐也会感到高兴,这是我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我要帮助他完成的事情,现在看到了这个结果,为什么不高兴呢?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做善因,现在一切众生正在圆满善因、修持善法。我应该感到高兴。

这方面也能帮助我们真正从比较细微的地方修持菩提心,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每天打坐的时候,说我要为了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实际上并没有把这些问题落实到微细之处,上座在修菩提心,下座又是另外一回事,没办法真正对一切众生生起欢喜心,看到不悦意的对境不愿意他得到功德,或者希望他失败倒霉,这种心和菩提心是直接矛盾的。

修持随喜能够帮助我们修持菩萨道,而且还能扩展我们的心胸,显露法界,这些在讲记中讲得很清楚。如来藏自性功德中具备一切恒沙功德法,如果你随喜一种功德法,不管这个功德法现在自己有没有,只要对于别人造的功德法生起欢喜心,说明内心认可这个功德,也愿意自己生起这个功德,否则根本不会随喜。比如一个长时间修善的人,对于恶业根本生不起随喜心,他根本不愿意做这个事情。

如果我们随喜别人身体的善法,说明我对于这个善法很有兴趣,愿意去修持这样的善法;如果随喜别人语言的善法,比如念咒等等,说明我对此愿意修持;如果别人心相续中生起了无贪、无嗔、无痴或者生起信心、慈悲、大悲心等等,我很高兴,说明我对这样的法有信心,也愿意生起。以此为例普及于一切善根,就会知道我对于一切善法都有兴趣。一一去观想的时候,如果种姓没有苏醒、没有圆满,通过修随喜心就可以使它苏醒圆满,这也是一个甚深的修法。随喜的修法会使自性苏醒,然后令功德法开始呈现殊胜的窍诀,这也是它的一种功用。

还有一种功用,即随喜功德可以无勤获得善根。有些善根是需要勤作才能获得的,比如我们修持十万顶礼,必须要一个个磕完才能获得。还有一些善根是不需要勤作的,比如别人建造一座佛塔的时候,我跟随他的善根生起欢喜,确实很善妙。修了一个佛塔,不仅安立了佛陀意的所依,也获得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在今生来世和佛结缘,有很殊胜的功德。如果生起了这样的随喜心自己不需要亲自去造,也会获得一个造佛塔的功德,这是一个例子。如果别人听闻佛法,我去随喜,比如看到经堂里有这么多道友正在专心致志的听法,内心生起欢喜心,这种功德一下子就获得了。还有别人修法的时候,思维、打坐等等,只要见到别人的功德,没有产生嫉妒心,内心当中替他高兴,非常认可这种修法,确实就会获得这样的功德。无勤圆满福德的方便就是随喜,这样的修法非常殊胜。

有些人会想,我今天随喜就够了,不用去修法了吧!如果内心真正生起随喜的修法,绝对不会有这种心念;如果内心有这种我不需要自己去勤作,只是随喜就够了,说明他对于真正随喜的修法没有深入了解。如果自己彻底打开了心胸,对于一切众生的修法能够随喜,自己也会非常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前面我们讲随喜的时候讲得很清楚,如果对于一个法认可,说明自己有兴趣,也会愿意去做。一方面我们要按照自己实际的精力时间去造作一切身语意的善根,一方面在见到别人做善根时,也必须要去做随喜,这对我们修法的功用力实在是太大了。

我在没有事情的时候,经常观察自己的身体、语言为什么会表现出过患,或者自己的心为什么会产生烦恼呢?就是随喜的修法在内心并没有真正地生起来。如果内心当中随喜的功德生起来了,自己的心胸肯定会非常博大,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见到别人任何身语意的功德、善根,都可以容纳。不会生起丝毫的违戾之心,也不会因为缘别人的功德心胸狭窄的缘故,所以生起无量的后悔之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随喜的修法确实非常深,有时做到一点点,有时没办法随喜,生起嫉妒。学习了这些教法比不学之前的确强多了,在自己生起嫉妒的时候,马上知道这是不对的。开始忆念自己学习的教法,到底哪一种可以对治,安住在一种对治当中,就会使它薄弱下来。我们对这些很深的修法必须再再地修习印象才会深,这样才能用的上。如果印象不深,合上书本什么都忘掉了,见到外境就会一下子生起嫉妒心。有时嫉妒心是任运的,虽然知道不能生起嫉妒心,但是内心的对治不坚固,即便它是五毒之一,自己也不会去对治。我们内心必须要有一个很深的认识,而且把随喜的修法、对治的方法都必须牢记在心。

我们生起随喜也会有所简择,如果见到比较悦意的人愿意生起随喜,如果是平等的人,或者看不惯的人、竞争对手等等,不愿意修随喜,这就是不普遍。有些人对于佛教内道修持的善根愿意随喜,外道一律不随喜,找很多理由说他们做的不是善根。如果再狭隘一点愿意随喜本教派的善根,然后不随喜其他教派。或者随喜我们寺庙的人善根,其他寺院的人,无论闭关、听闻、修法,做什么我都看不惯,也不会随喜。

如果我们生起了这样的心态,就要想佛菩萨出现在世间,肯定是根据不同众生示现的,并不是说所有的众生必须皈依喇荣这一个寺院,否则就不行。实际上很多宗派示现在世间对很多人都有利益,每个众生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显现一个善知识,这位善知识调化众生的方式方法不一定和我们熟悉的宗派一样。这时我们要想,他们也是行持清净善法,一定会趣向于解脱道。他们的善根也是善根,同样在做利益众生的事业,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随喜。

我们再进一步地想,生起嫉妒心对自己没有利益,对他人没有损害。如果透过嫉妒心进一步看现行的身语意不一定如此,比如嫉妒心很大,不堪忍受,然后毁坏他人,也许会对别人有损害。单单从嫉妒的心态来讲,我生起嫉妒心对别人没什么损害,对自己有什么利益呢?也没有利益。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生起嫉妒心呢?这是毫无理由的,没有一点来头生起了嫉妒心。

为什么要做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呢?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件事情如果对自己没有利益,我们不会去做;如果这件事情对我有利,才会去做的。我们的嫉妒心生起来又怎么样呢?对别人没有伤害,别人照样闻思修行,应该获得的解脱、安乐都会获得。对自己来讲,如果嫉妒之后看不惯,是自己倒霉。你不会因为看不惯生起福德,也不能依靠嫉妒得到安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嫉妒作为五毒之一,绝对是堕入恶趣的业。我们要多方面地思考嫉妒的过患以及随喜的功德,如果从比较细的层次,就像堪布的讲记中一样,念念都讲到如来藏上,自己的心大方广,可以容忍一切,具备一切功德。如果自己能够随喜,就会打开一种善法的修持,随喜可以帮助自己苏醒种姓,获得善根的缘故,我们一定要它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对治嫉妒非常有效的法门,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如果生起了嫉妒,这时绝对没有随喜心;如果在随喜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嫉妒心。只不过这时会有所简择,对于喜欢的人生起随喜,讨厌的人生起嫉妒,实际上不应该有所简择,而是按照普贤愿王所讲的那样,周遍地对于一切善根修持随喜,这样才能随喜一切众生修持的善法,或者对于一切众生生起悦意的慈心,然后从内心发愿去救度他们,愿意真正去承担救度一切众生的事业,也就是他们有的我一定去随喜,他们没有的我一定要去帮助他们具备。

如果生起了这样的心态,菩提心的障碍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仅可以顺利地生起菩提心,而且也能趣入到菩萨的大行中去。随喜的修法很深,对我们来讲非常适用,不修持随喜就会引发很多过患。

下面我们具体讲解随喜的境。随喜的对象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佛因地和果地的功德;第二类是一切凡夫众生的功德;第三类是声闻缘觉二乘的功德;第四类是一切菩萨的功德,这些都要随喜。一切随喜的种类全部包含在四类中,展开就是十法界,即佛法界、六道、二乘和菩萨,归摄就是四类。没有一个善根不随喜,而是周遍于一切种类的善根。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第一,随喜佛功德。首先讲的是它的量有多少,“所有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法界中安住的一切诸佛,就是法界的量。然后所随喜佛的量是多少呢?“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所随喜的佛也是无量无边的。我们看到随喜佛功德时,自然而然会想起释迦牟尼佛,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导师,平时我们接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教言、智慧、悲心等等,也经常看到释迦佛的佛像。虽然这方面确实如此,但是这里讲的是包含释迦佛在内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对于这些佛的功德全部做随喜,随喜的境越大,获得的福德也非常广大。

随喜的事情有因位和果位的修法。“从初发心”乃至于最后“证入种种菩萨智地”,主要是因的修法。后面的“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是果位。此处从初发心就开始随喜了。佛陀的初发心有很多种安立方式,我们以释迦佛为例,在《释迦佛广传》中有很多初发心的公案,比如大光明王、地狱拉马车或者匝哦之女等等都可以说是初发心。释迦佛初发心时候是怎样的?初发心都是缘一切众生的利益,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能够真正善调众生身心的两种病。不仅一切佛菩萨初发心的功德无量无边,乃至于我们现在初发心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为什么要把初发心作为我们的随喜对境呢?因为初发心的功德利益非常巨大,所以要对佛陀的初发心生起随喜心。不仅释迦牟尼佛的初发心如此,还有十方一切诸佛的发心我都要随喜,从这方面随喜佛陀的初发心。如果能够随喜佛陀的初发心,就会知道这种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最初成就菩萨道佛道,我们就要想,现在既要随喜佛陀的发心,也要修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的行为,有这样一种必要性。

“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讲佛果。佛陀最初发心不是为了获得转轮王、二乘的果位,而是为了获得一切智智的佛果而“勤修福聚”。佛果是具有无量无边功德法的本体,想要获得佛果,必须要具备无量无边的福聚,通过坐享其成或者懒散的方式是具备不了的,必须以非常精进的方式勤修福聚。福聚中也可以包含智慧聚,为了一切智而勤修福聚。在勤修福聚的时候,为了求法、修法,不惜身命,我们看佛的传记就可以知道,佛陀为了圆满资粮、度化众生,曾经布施过自己的身体,不仅布施过全身,也布施过头目手足。

《法华经》中讲,世界上的每一个微尘都是菩萨曾经舍过身体的地方,菩萨是为了众生而舍身的。在因地修法时确确实实为了法的缘故“不惜生命”,何况其他王位、受用、钱财、名誉?全都可以舍弃。舍弃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救度一切众生的缘故,而求无上的智慧。这方面在传记当中讲了非常多,我们看到佛的传记,确确实实内心就会生起一种感动之情,然后发愿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跟随佛学,像佛一样度化众生,为了积累一切福聚的缘故,甚至于舍弃自己的生命。有时佛陀为了一个众生的愿望,可以把自己的头布施。比如大光明国王就是这样的;有时为了求取正法,从很高的悬崖上跳下来舍身,有时为了旁生或者罗刹,比如舍身饲虎等等。佛陀曾经为了一切众生舍弃过无数次的生命,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求一切智。

现在我们就要想,我们发了菩提心之后,不管是真实意义入道的,还是勉勉强强入道的,都算是已经入道了,要在发了心之后开始修道,这时就要常随佛学。现在我们所积累的一切功德,无论是听闻、思维,还是修行都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因为佛陀以前就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舍身,所以现在我为了正法、度化一切众生成佛的缘故,也要安住在这种心态当中。

“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佛陀修道经历的时间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微尘数劫,总括是三大无数劫。经过了不可说不可说的尘数劫,在每一劫当中都舍弃了不可说不可说的头目手足。佛陀为了成佛可以说什么都不顾,不顾身体,也不顾资具,只是为了法,为了众生成佛,其他的事情都不考虑。

因为我们离佛以前因地修法的境界、心力都差得很远,所以必须要多看佛的传记,多随喜佛因地的功德。自己的心力慢慢就会成熟。我们以前的心态非常下劣,自私自利之心相当严重,通过一步步学习佛陀的经论、佛陀的传记,我们的心开始打开了,心智逐渐成熟了。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敢去想了,为了一切众生也愿意发菩提心。我们在随喜之后慢慢也可以这样去做。

“如是一切难行苦行”,佛陀从布施度到智慧度之间行持了很多难行苦行。对于佛陀的苦行,我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布施和忍辱。布施时舍弃自己的头目手足,忍辱时对别人的打骂都不会还击,实际上佛陀不仅在布施时经历了很多难行苦行,持戒时经历的难行苦行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安忍自不必说,精进方面也是在多少万年中只为度化一个王子。佛陀为了修持禅定、智慧也经历了无数难行苦行,佛陀行持六度行持过一切的难行苦行。

“圆满种种波罗蜜门”,种种波罗蜜真正圆满的分类是无量无边的。很多经典当中讲到波罗蜜有很多,对照菩萨的十地归摄有十波罗蜜,对照六度有六波罗蜜,一切的波罗蜜全部已经圆满到了彼岸。

“证入种种菩萨智地”,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菩萨智、菩萨地已经完完全全次第经历,圆满了菩萨因位的修持。

下面讲的是菩萨的果位。“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开始成就诸佛的无上菩提,证悟了一切诸佛无二无别的果位。我们想到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如何降伏魔军,然后夜睹明星而悟道,内心所有的功德法无不现前,自己就开始随喜。佛陀证悟佛菩提之后,开始广转法轮。因为佛陀发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证悟菩提的时候,绝对会利益一切众生的。对于六道众生,佛陀直接利益的人天道众生比较多,也利益了旁生道,比如五百大雁、五百头牛听到佛的梵音之后,生起欢喜心获得了人身而悟道的,这种情况也是不计其数。佛陀也是这样利益了饿鬼道、地狱道等恶道众生。

我们看到在《贤愚经》等很多经典中讲,佛陀示现神变的时候身体发光照射地狱,地狱的众生见到佛光之后,生起信心,一下子息灭了痛苦而转生天界,有无量无边的公案就是这样记载的。佛陀出世是普利一切,只要和佛陀有缘的都会利益,从天道乃至地狱道佛陀都会饶益。有时候佛放光示现神变利益他,有时候是讲经说法,加持他的心证悟而利益的,这是对佛无边无际转法轮的事业而做随喜。

“及般涅槃”,涅槃作为一种功德,也是我们的随喜之处。我们认为佛涅槃是一种悲哀的事情,为什么对于涅槃也要随喜呢?实际上佛陀涅槃也是为了利益众生。因为有些地方讲当时有很多佛弟子认为佛陀常住的缘故,懈怠不修行,所以佛陀为了利益他们而示现无常。佛陀是金刚身,这些弟子看到圆满了三无数劫资粮的佛陀也会涅槃,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凡夫,怎么会不死呢?无量无边的人一下子生起了很大的精进心,证悟了阿罗汉道。《中观四百论》中讲,“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诸佛出息和入息都是为了利益有情的缘故,般涅槃也绝对是为了利益有情。

然后在涅槃之后,“分布舍利”。舍利代表的是佛陀的意,有缘的人如果能够接触佩戴舍利、顶礼供养舍利,在舍利前发愿,可以获得和佛陀一模一样的功德力。昨天堪布在讲记中,也是引用了瞻礼一次舍利可以获得千返生于梵天的安乐。如果建成了舍利塔,舍利塔代表的是佛的意。众生见到之后能够忆念佛,转绕舍利塔可以灭罪,顶礼舍利塔可以积累功德,供养也会有很大的利益。

有些经典讲,佛法彻底灭尽的时候,南赡部洲所有的舍利聚集于一处成为海底的如意宝,以如意宝的方式利益众生。佛陀的身语意没有不是利益众生的,乃至最后分布舍利也可以作为众生的福田,这是佛陀功德的圆满体现。即便佛法灭尽了,也可以给众生带来利益,就是这样的自性,因此必须要做随喜。我们在做随喜的时候,要发愿以后自己也这样修行、成佛、示涅槃、分布舍利等等以利益众生。

第二,随喜凡夫的功德。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十方一切世界”,我们的目光狭隘的缘故,只是考虑到地球而已,实际上在南赡部洲的地球之外,十方还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存在。这些众生的种类就是“六趣四生”,六道或者胎卵湿化四种生,一切种类大大小小的功德全部随喜。“乃至一尘”,像微尘这么小的功德,乃至于内心的一个善念我都随喜。天界、人界乃至三恶趣的功德都有可以随喜之处。

昨天上师也讲到了一只鸟对子女的慈心,可以作为善根随喜,旁生对于自己的子女都有一种爱恋之心,这种慈爱之心毕竟是一个善心,也是一种功德法。虽然按照严格的意义来讲,这是一种贪心,但这不是一种害心,希望自己儿女安乐或者为他们拔苦的心,算是一种普通的慈悲心。这不是恶心,而是善心。既然是善心,就是一种功德。如果是一种功德,我们就要随喜。

我们看到过在一些佛经教典中的公案,饿鬼也有善心可得,对于众生也有好心,能够帮助众生,这样的善根我们也可以随喜。饿鬼对自己的子女也是非常慈爱。比如祗夜多尊者进入城门的时候,遇见一个饿鬼母好不容易得到一口痰,请求尊者加持她出城,然后和她的儿子一起分食,饿鬼界也有对儿女的慈爱之心。

虽然地狱众生多数生不起善心,但是也可以以拉马车的公案为例。佛陀在因地时转生地狱拉马车,没有说他是圣者示现的缘故,而安立成真正的凡夫。因为他生在地狱时也能对其他的众生生起善心,所以可以安立地狱的众生也是有功德可言的。虽然观待于饿鬼、旁生,地狱众生的罪业极重的缘故,几乎生不起善心,难以有功德让我们随喜,但是从个别的公案看起来,还是有可以随喜情况。比如匝哦之女堕入恶趣,也是缘众生的痛苦自己代受生起了善心。我们对于一切种类的功德都要随喜,就是从这方面进行观察。

上师也讲了,这些众生都是因为暂时的恶业而堕落,相续中都具备如来藏的本体,有了善缘之后就会显露,所以佛陀因地在地狱拉马车的时候,有一个善缘就会引发如来藏的功德。生在地狱也和如来藏的本体没有分开过的,也可以做随喜。

只要我们愿意随喜,一定会有随喜之处。我们可以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有时候我们认为这个人一无是处,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再怎么差也肯定会有一种功德可以得到的,就怕我们没有仔细观察,就先入为主地认为他肯定没有什么功德。即便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人都有功德,如果有一个善根,就可以作为随喜之处。这样做有很多的必要性,我们观察身边道友的功德,不看他们的过失,如果能够生起善心,就会帮助我们产生清净观,不会发生矛盾,产生很多直接或间接的利益。

第三,随喜二乘的功德。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不仅在南赡部洲有声缘,其他的世界还有无量无边的声闻缘觉,他们相续中具备的功德我要随喜,一切二乘有学道无学道的功德我要随喜。他们在因地生起出离心、守持清净戒律、修持人无我空性、观修十二缘起,内心具备的声闻缘觉、有学无学的功德,这一切我都要随喜。他们在证悟人无我空性之后,彻底断掉了烦恼障,也做了一些救度众生的事业。比如很多声闻给弟子传法,将他们安置在无学罗汉果当中,也有很多人最初通过声闻弟子的教化种下了善根。比如教导他们说,在佛法僧住世的时候,你应该对他们供养,然后很多人做了善根,最后获得了解脱,这方面有无量无边的公案能够证成。

虽然缘觉不喜欢说法,但是他在人间化缘的时候,别人对他供养就可以获得功德。因为他就是福田,所以供养他就会得到福德。这些缘觉为了让弟子欢喜或者发善愿,在应供之后会飞到虚空中显现种种神变,下面的施主看到生起了很大的信心,认为自己供养的饮食绝对是有意义的。如果产生了欢喜心功德也会增上,最后就会感召很大的果报。有些人会在缘觉面前发愿,愿自己以后能够值遇功德比缘觉还要超胜的佛获得解脱,也是最后得到成就的因。

这些都是功德法。当我们在佛经当中看到讲罗汉的神通智慧、利益众生事业的公案,不会觉得他们是一个小乘圣者,而是认为就是一位菩萨在做利益众生的行为,毫无疑问就会生起信心,因此我们对于他们的一切神通功德都要随喜。

第四,随喜菩萨的功德。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从发心开始,然后行持六度四摄,无量无边的难行苦行,做了教化众生的事业,志求无上菩提的一切广大功德,菩萨没办法宣讲穷尽的一切功德我全部随喜。不仅随喜菩萨的功德,自己也愿意去随学种种菩萨行。

因为前面宣讲佛功德时,也是详尽宣讲了菩萨行,所以后面以比较略的方式提到了菩萨的功德。佛陀因地的菩萨行和此处的菩萨行实际意义是一样的,只是前面是作为佛的因地宣讲了菩萨行,此处纯粹以菩萨行,即菩萨自己的行为来作随喜。两者意义差不多就没有多讲。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随喜的时间是无有穷尽的,“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乃至于自己每一念都要安住在随喜功德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一点疲厌,身语意都作随喜。身体有很多作随喜的表示,或者别人做善法自己帮着做也是随喜。

我们安立随喜的时候,习惯上安立为行为和心两种。第一种是身体可以操作的随喜。比如一个道友说我要做一件事情,另一个道友说我要随喜,这样的随喜就是跟着一起去做。第二种随喜是内心对于这个法感到高兴,非常赞同,叫做心随喜。随喜不外乎这两种,一种是身方面的随喜功德。就像寺院里面的功德箱不是让你看到之后随喜的,而是要往里面扔钱的,这是在行为方面要确确实实去作随喜。一种是内心的状态,产生随喜的心念。无论身体、语言,还是意,对一切随喜都是没有疲厌。

这方面讲的是要一直修持随喜,因为随喜属于十大愿王,十大愿王是一切修法的精要,所以要一直修持随喜,这样内心才能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