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第7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来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前行引导文》让真实想要修行的修行者,成为一个能够了知闻法方式的、能够知道修行方法的、能够调伏烦恼的真正的佛弟子。否则只是做了皈依,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做,只是一个形象的佛弟子而已。如果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必须要按照这些实修的教言去了知,去改变自己的相续。而改变的方法、修行的方法在前行当中非常多。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了知词句的意义,一方面也要习惯把这些意义对照自己的相续,去做一些调整、改变。已经有的功德,就再再地增上;欠缺的、不如法的方式,就要通过前行的加持力来真实地认知、改变。
现在学习的是闻法的方式。前面的发心已经讲完了,现在讲行为。行为当中有要断除的行为和要行持的行为,要断除的行为中前面讲到了器的三种过失。今天要学习的是:
丁二(六垢)
在闻法的时候,这些都属于垢染。如果具有这些垢染,我们就不清净了,必须要远离这些垢染。
分六:一、傲慢;二、无正信;三、不求法;四、外散;五、内收;六、疲厌。
依照《释明论》中所说:
以前大恩上师说,《释明论》是世亲菩萨造的,是将很多殊胜的意义归纳在一起的一部论典。
“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
第一个垢染叫做傲慢。每个有情如果没有调伏烦恼,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傲慢。如果傲慢像钉子扎根一样,扎在我们相续当中,我们就永远产生不了清净的功德。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调伏傲慢,但是要了知傲慢的过患和对修行者的伤害。
第二个是没有正信。要学习佛法,必须要有一个清净的信心,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个垢染是于法不希求。如果不希求法,对法没有什么兴趣,第一就不会求法,第二不会修法,这样我们就永远得不到利益、解脱。要断除对正法不希求的过失。
然后是外散和内收,这是一对。六根往外散乱,或者六根过于内收,在闻法、修行的时候都是一种过患。
虽然这里讲的是闻法,但其实在修行、平常行持佛法的时候,不管是傲慢,还是无正信、不求法、外散、内收,都是过患。不单在闻法的时候是过患,修行的时候也需要做调整。
第六个就是疲厌,在听法、修法中产生疲厌心。如果有疲厌心,我们就不太愿意闻思修行了。
“皆闻垢”,以上六种都是听闻时候的一些垢染,必须要遣除。这是略说,引用了教证的出处《释明论》,下面做略释,后面再做广释。略释是这样讲的:
闻法时必须断除的六种垢染,一、傲慢:傲气十足,认为自己已经远远胜过了说法上师。
此处的傲慢主要是针对听闻佛法的时候,认为自己的理解远远超过了说法者,自己的见解比说法者高。或者是说法者这个字也不认识,那个音也读错了,很容易观察过失,认为自己了不得,已经远远超胜了说法上师。这主要是在闻法的时候,当然在工作、生活、修行过程中,傲慢也会体现出来。此处只是针对在闻法的时候,对于讲法上师产生傲慢心,傲气十足。
二、无信:对上师、正法不起信心;
上师是我们修行佛法最殊胜的助缘,如果没有上师,虽然有些人有智慧,但是也没有办法真实地了知佛法的要义。我们要和正法相应,信心是必不可少的。对正法也是——正法能不能调伏我的烦恼,能不能给我带来殊胜的解脱?对正法也是有怀疑,产生不了信心。上师是殊胜的助缘,正法则是道。上师讲法之后,是让我们安住在上师所诠释的意义当中去思维,去修行,产生一种证悟。如果对上师、正法不起信心,这就根本无法做到。
三、不求法:不慕求正法;
对正法没有希求心,没有兴趣,就好像在狗面前放青草一样,没什么兴趣。如果不求法,法虽然非常殊胜,很多成就者、无数的佛菩萨都是因为希求正法、修持正法,获得了殊胜的解脱,所有世间出世间的安乐都已经获得了。但如果没有希求心,这些都是得不到的。如果我们想要真实地利益自己,对自己负责任,最好的方式就是希求正法、修行正法,因为在正法当中讲了所有安乐的关要。不慕求正法也是对于真实的解脱、对于得到利益的方法不了知,有些是因为没学习,有些则是缺少福报——虽然讲了能够听得懂,但是没有福德的缘故,种姓没有苏醒,所以他也不会希求正法。
四、外散:心思旁骛,散于外境;
比如自己的眼识散于外在的色法,耳识也是缘于外面的声音,意识也是胡思乱想,这些都叫做散于外境。如果心散于外境,那还有什么可以去追求的呢?就没什么可追求的,因为他对正法根本就听不进去。
五、内收:五根门向内收敛;
外散对听法是一种障碍,但是过度内收也不行。我们想,外散不行,那内收总可以吧,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状态。但是过于内收,就会容易昏沉、打瞌睡。有的时候很紧张、很专注,但是过于专注,听了一句之后他就没办法听到第二句。因此,不松不紧是最好的。听法时最佳的状态就是不要散于外境,也不要过度地紧张、内收。过度的内收很容易打瞌睡,眼根也往内收,耳识、意识也往内收,慢慢就昏沉了、睡着了,听不到法义。过度内收的时候,虽然听到一点声音,但是根本不知道听什么,这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内收,听完之后也记不住。
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有的时候大恩上师交待一些事情,我就特别紧张,一定要记住,就特别特别地专心,但上师讲完之后就忘掉了。我就问旁边的道友,上师到底交待了啥问题?他说,你不是听得很认真吗?我说,我可能是太认真、太紧张了,反而听完之后就忘掉了。所以在听法的时候高度紧张也是记不住的。这是内收——五根门向内收敛。
六、疲厌:因讲法时间过长等而心生厌烦。
讲法的时间太长了,有的时候肚子很饿,或者很热、很冷等等,总而言之时间太长时自己就不想听了,对正法产生厌倦心、厌烦心。如果对正法产生厌烦心,就容易想要舍法,不想听,内心中有一种类似于想要舍弃这个法。当然并不是从根本上舍弃法、谤法,主要就是不想听,对法产生一种厌烦心。如果对法产生厌烦心,就像对某个物体、某件事情产生厌烦的时候,你肯定就不愿意接受了,你就想赶快结束。像这样,对正法也产生不了恭敬心,这种心态也是得不到听法的意义的。
讲法的时间过长,主要是对弟子——听法者来讲的。反过来说,传讲的上师如果有必要调伏弟子的相续,他也会故意把时间讲很长很长,弟子越着急,他就越不着急。从这个角度讲,有时上师在调伏弟子的时候,也不会完全由着这些弟子的心思走,他就是要调伏你的执著——你想赶快下课,在上师看到的地方看一下表,看一下又看一下,意思就是说“差不多了吧,差不多了吧。”有的时候上师看到之后就打住了,就想时间可能差不多了,弟子不想听了。但有些时候弟子越看,他就越不着急。
以前的大德们,大恩上师经常讲,像以前麦彭仁波切的弟子根霍仁波切,他也是讲很长的时间,基本上每次都是讲几个小时。他给下面说,你们不要着急,你们越着急我讲得越慢。像这样,弟子也不敢表现得特别着急。但是有的时候装又装不了,因为实在不想听的时候,你的眼神、你的姿态都会表现出来的。所以有些时候,若是有必要,上师们也会专门做这些示现。
但是如果针对普通人来讲,也没有什么调伏弟子的必要性,把时间控制在比较合适的程度是最好的,不要太长了,也不要太短了。如果太短的话,别人跑过来听几分钟就走掉了,这也是浪费时间。太长的话,他就容易生厌烦,生了厌烦就会导致他舍弃法的一种过失。如果每次都这样的话,他对法就慢慢不愿意听了,就觉得这样听下来没什么收获。
所以我觉得,大恩上师的的确确值得我们学习——大恩上师讲课的时候,就是一个小时,讲完之后正课就结束了。所以,我们还是要懂得控制时间,有的时候是没办法,但有的时候还是应该有一个时间标准,在大家能够接受的时间范围中结束。
弟子应该对正法有一种希求心,如果对正法很有希求心,时间再长他也不会觉得厌烦。但是弟子的根基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时候讲得太多,可能会让弟子生厌烦心。
下面就是广说。
戊一、傲慢:
下面这句话也是华智仁波切很著名的、我们平常也经常引用的:
在所有烦恼当中,傲慢和嫉妒这二者可谓最难认识。
贪、嗔、痴、嫉妒、骄傲——这叫五毒,贪、嗔、痴是比较容易认知的。我们生贪心了——对某个东西生贪心,对某个人生贪心,这种贪欲心一产生,基本上都能认识到,因为这是比较粗大的,比较容易认识。平时我们在调伏烦恼的时候:这个不对,生贪心了,这是一个烦恼。自己马上就会认识到,就会想要对治。发脾气这些嗔恨心也很粗大,也比较容易认知:我在发很大的脾气,这是不对的。然后就是愚痴心,这个地方的愚痴心很多地方解释为打瞌睡,这是一种痴心的状态,也是比较容易认识的。
所有的烦恼在这里主要是以五毒来讲,在五毒当中贪、嗔、痴比较容易认识,嫉妒和傲慢比较难认识。无著菩萨有一个大乘《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当中也有讲三毒、五毒,三毒是根本的,五毒属于分支。其中,傲慢是属于贪欲的分支,它不是纯粹的贪欲。傲慢就是觉得自己内心当中有什么了不得的功德,这也是对自己内心当中功德的一种贪,所以傲慢是属于贪欲的分支。嫉妒是嗔恨的一种分支。嫉妒是不高兴、不欢喜的状态,对别人的功德他很不舒服。这是不是纯粹的嗔恨呢?也不是,但是它附属于嗔恨,属于嗔恨心的分支。
所以真正来讲,根本的就是三毒,通过三毒延伸出傲慢和嫉妒。傲慢和嫉妒在《集论》讲:三毒、五毒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够让我们堕恶趣。因为它叫毒,毒你食用之后,你的身体要么生病,要么丧命。五毒的烦恼也是一样的,贪欲能够让我们堕入恶趣,嗔心、愚痴、傲慢和嫉妒都能够让我们堕入恶趣。所以我们要知道,傲慢和嫉妒心其实是一种毒,如果不认知、不调伏,而是让它发展,它就会让我们堕入恶趣。
但是五毒当中,贪、嗔、痴比较容易认知,傲慢和嫉妒二者比较隐蔽、不太容易认知,因为它毕竟是分支,不像根本那么粗显。
所以,我们应当详细审视自相续。
所以我们平常要非常谨慎、非常详细地观察自相续。当然,前提是必须要知道傲慢和嫉妒的法相。我们也不是完全不知道,只不过我们疏于观察,以及它比较细微的缘故,我们难于察觉而已。如果我们有警觉性,我一定要在任何时间都认识嫉妒和傲慢、调伏它,有了心理准备,那么在平时生傲慢的时候,因为它有一种提示的作用,就会比较容易认知。
所以,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之前,提前给自己心里做一个提示:今天一定要注意这件事情,如果强烈提示自己的话,当到了那个场合的时候,这种提示就会起作用。就像大恩上师讲的,如果晚上睡觉之前说,我明天早晨五点一定要醒!一定要醒!这样反复提示几次之后,到那个时间自然就会醒来。只不过醒来之后,你是起床,还是是继续睡,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反正醒来是可以的。以前我也试过很多次:明天早晨一定要在这个时间醒来!这样强烈作意几次之后,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就有提醒的作用。
平时调伏烦恼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作意:当我生起傲慢的时候一定要发现!一定要发现!经常这样作意,当真实生起烦恼的时候,它就有一个作用,我们就会想:这是不是傲慢啊?是不是生贪欲了?有这样的提示方法。
所以我们应该详细审查自己的相续。我们修行要不断地进步,就要不断地学习。智慧越深,认识傲慢和嫉妒的能力也就越强。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观察起心动念。如果我们经常修正念,也就是在打坐的时候,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之后,就观察念头:这个念头生起来了,它又灭了。如果能够训练自己总是安住当下正念的话,当念头产生的时候,就容易发现;容易发现之后它也容易调伏。所以,要调伏烦恼,第一必须要认识它,发现之后才能调伏。如果第一步都不发现,第二步也没办法调伏。
如果因为自己在世间或出世间某些方面有少许功德,便认为“我已如何如何了不起”而产生执著,这样一来,势必见不到自相续的过失,也发觉不到他人的功德,因此理当断除傲慢,恒时谦虚谨慎。
生起傲慢,总是因为自己在世间方面有少许超胜的地方,有少许功德,或是在出世间方面有少许功德、少许超胜的地方。比如在世间当中,自己有比较多的财富,觉得我很有钱,就会有傲慢。有些富翁很低调,但是很多富翁在别人面前自然而然就显得很傲慢,尤其是被人前呼后拥,很容易产生傲慢心。还有一些官员,因为位置很高,也容易产生傲慢心。在世间当中有些名声、名誉的,有些智慧的,都比较容易产生傲慢。因为在某些方面有些功德,他把这个功德夸大放大,之后就产生傲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这主要是从世间的角度讲的。
还有出世间的角度,当然并不是已经出世间了,而是随顺于出世间的修法方面。真正出离世间的圣者是不会有傲慢的,如果有傲慢,就没办法成为圣者。成为圣者之后,当然就不会有傲慢心了。在出世间方面,比如闻法,我们觉得自己听了很多法,《入行论》《前行》《心性休息》都听全了,而且我还听过大圆满,就比较傲慢。很多大顶我都得过,大圆满的顶也得过,尤其是得过大宝伏藏,这里面的顶都得全了,这时候就会在其他道友面前显得比较傲慢。
有些是思维法义,他解决一些难题,有一些定解,也会产生傲慢。尤其是在别人不太懂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就会显得比较傲慢。有些是暂时的一些修行功德——其实真实的修行功德产生了也不一定会有傲慢——念过一些心咒,念的佛号比较多等等,也比较容易产生傲慢。有少许功德之后,就认为自己如何了不起,而产生执著。
其实傲慢对我们的伤害很大。因为这样一来,势必会见不到自相续的过失。他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自己的功德上面,而且不自觉地把功德放大了,然后安住在这种飘飘然的状态当中。他正处于傲慢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再大的过失他也注意不到。他不会去发现、去观察,就导致自相续的很多过失根本看不到,他人的功德也发现不了,就会导致很多问题。
我们平时说,别人的功德要去发现,自己的功德要隐藏,自己的过失必须要发现,只有发现自己的过失才能改正过失;只有发现别人的功德,我们才恭敬别人,不会产生傲慢心。“因此理当断除傲慢”,华智仁波切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要断除傲慢,恒时谦虚谨慎。
话是这样讲,我们平常要怎样去做,才能够真正断除傲慢呢?第一是要认识傲慢的过患:一是见不到自相续的过失,二是发现不了他人的功德,这是个很大的过患。
还有,傲慢是五毒之一,你产生了之后,它就会让你堕入恶趣,那我们还保持它干什么呢?我们把它牢牢地抓在自己相续当中干什么呢?我们要把它当成一个很不好的东西来对待,这样就会千方百计的想要遣除它。如果我们都没有觉得它是不好的东西,就不想把它断除掉。而且很多人还比较享受这种傲慢的状态,这肯定是不对的。
所以对于学习佛法者来讲,要知道傲慢是五毒之一。任何一个毒被我们吃到肚子里面,我们都想赶快把它排出来,否则的话,毒在身体里面就不好了。
现在人特别担心一些各式各样的毒素——这个食品有什么毒,那个食品有什么毒,像这样经常观察。但是我们没有观察过,这些烦恼的毒在我们的思想、相续当中存在很多种、很多年了,而且持续地伤害我们。对于这些我们不太注重,但是身体上面的毒却特别重视——这个食品是不是过期了,吃了之后会不会产生毒素啊,这个食品和那个食品搭配起来就变成毒等等,我们对这方面就很精通,也很操心,很关注。对于傲慢、贪欲这些毒,在我们相续当中是怎样延续、增长,怎样伤害我们的今生、后世,反而不是太重视。
我们一定要知道傲慢烦恼对我们的严重伤害。既然它不好,我们就一定要把它去除掉。第一,要产生知道它不好、除掉它的心,这很关键;第二要知道,断除傲慢应该怎么去做。怎么样去做呢?平常我们不能让傲慢延续,经常要反观自相续,也就是在《入行论》中的正知、正念。首先观察自己的三门,观察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傲慢;如果处在傲慢,就马上忆念善法,把它去除掉。
傲慢很微细,而且它的力量比较强,要马上遣除也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想自己的过患,傲慢产生的时候,要想另外的东西把它压住。想另外的什么呢?当认为自己了不起的时候,要刻意地想内心的过失、自己很明显的烦恼。我虽然听了几句法,但也没什么可傲慢的。为什么呢?因为听了法之后,我的烦恼还没有调伏,我的贪心嗔心还这么重,还有什么可以傲慢的呢?像这样,当我们觉得自己了不得,就想自己相续当中欠缺的东西,而且一直要专门去想,刻意去想。
当我们想自己的功德的时候,心自然就往上走了;当想自己过失的时候,就低沉了;越想自己不足的地方,心越低沉。傲慢是往上走的,它是一种自高自大的状态。这时我们去想自己的过失:我内心的过失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而已,真正反观,其实自己内心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烦恼、过失。经常这样想,自己的傲慢心就会被打消掉。
以前上师们给我们讲,作为凡夫人来讲是没有什么可以傲慢的资本的,为一点点东西傲慢,只不过是我们坐井观天,眼界太小了。如果真正去观察,这一点点功德完全不值一提。上师们经常讲,真正有资格傲慢的就是佛菩萨。佛最有资格傲慢了,他功德最圆满。但是很奇怪,功德越圆满他就越没有傲慢。菩萨们有很多功德,也不傲慢。
因为傲慢和过失是同等的,打破傲慢和生起功德也是同等的。所以越有功德,就说明他调伏烦恼、傲慢成功之后才产生功德,因为傲慢是障碍生起功德的法。真正有资格、有资本生傲慢的就是佛菩萨,他们的功德特别圆满,智慧、神通、福德都非常圆满。
但是有资格生傲慢的人不傲慢,没有资格生傲慢的就是我们。我们这一点点非常可怜的功德,摆在佛面前根本就看不到了。摆在菩萨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的,有加行道菩萨的功德,资粮道菩萨的功德。就算是没有进入加行道资粮道,别人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功德。这样,自己的功德就会越比越小,最后就觉得这一点功德没什么,不值一提。
我们经常这样去观想,还有什么资格生傲慢呢?根本没有资格,这是一种纯粹的烦恼,是不能够产生的,但是我们现在产生了。如果存在傲慢,我们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也改正不了;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我们也没办法产生恭敬心。
如果自己很傲慢,就像提婆达多一样——当然在共同乘当中,提婆达多基本上都在作反面典型。在有些了义的经典当中,提婆达多也是佛的示现、幻变。我们就按照共同乘的讲法,从反面典型的角度来讲。他的傲慢心产生起来了,最后连佛都不放在眼里,他觉得自己连佛都超胜了。善星比丘也是这样。他对佛陀说,我当了你24年的仆人,除了你头上的一旬光之外,其他啥都没看到。他认为佛什么功德都没有,而且看到佛是很狡诈的人。连佛的功德都看不到,他就不可能产生恭敬心,他也不可能对别人产生一种好的心。
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别人的功德,自己自然而然心就很贤善。当我们和别人接触的时候,越看过失,就会觉得这个人越差劲;如果我们懂得看别人功德,就能在自己认为很差劲的人身上,看到他的亮点、发光的地方,看到他的优点。如果看到优点,我们就能够找到恭敬对方、尊敬对方的依据。
是不是恶人一点功德都没有呢?绝对不是,就看我们怎样去看待。如果要看过失,通过我们的分别念,连对佛都能找出过失来,何况说其他人呢。但是找出来对我们有啥用呢?看他的过失,对我的修行有用也可以,但是对修行除了产生一些更加看不起对方、更加傲慢之外,并没有产生额外的功德。而且,对圣者、上师们发现不了功德的话,自己怎么样从他们那里得到加持呢?怎么样随学圣者、修行者们的功德呢?随学不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他的功德的时候,我认同他的功德,就愿意去随学:这个人性格好,我应该随学;这个人有智慧,他处事比较好,我就要学习他。看到了功德之后,自己就会认可,认可之后,自己就会去随学。并且认同功德本身就是一种善心,愿意随学也是增长自己功德的一种方法。
要反观自己的过失,把自己的过失和别人的功德去对比。不要把自己的功德和别人的过失去对比,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效果完全不同。当我觉得自己有所谓功德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的过失拿出来和别人的功德去对比,一对比就觉得自己和对方差得很远。不要把自己的功德和别人的过失比,否则就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了。
所以,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过患,观察别人的功德,要养成习惯。一旦养成习惯,自己得到一些小的成就、利益的时候,也能够习惯性地反观自己:其实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在某个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在其他方面还差得远。
当我们看不起别人、批评别人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在某些地方做得好,就把这个拿出来:你这个不行。这样说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就把它拿出来。自己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说。别人做得很好,自己做不到,找个理由就过去了。但是自己做到了,马上就拿出来,把它扩大,然后就开始说别人的过失。这对我们相续的调伏,对认识自己的烦恼方面,不会有什么改变。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反观自己的过失,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样就越容易看到别人做得好的方面,自己的心就会很贤善。
修行佛法的第一点就是心要贤善。如果心老是处在观察别人过失的状态,我们的心也贤善不了。心贤善不了,想再上升一个层次,比如说菩提心,那就很难了。因为菩提心是非常清净的善心,如果连基本的善心都没有,那高级的善心菩提心就更没办法了。
所以,这里讲要经常观自己的过失,不要观察别人的过失;自己的功德不要去反复关注,如果反复关注自己,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了不起了。要断除傲慢,恒时谦虚谨慎。
这些修行非常好的圣者们,他们并不是没有智慧,并不是真的看不到有情的过患。他们的智慧是非常敏锐的,但是他们内心不会产生傲慢心,他们看到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很恭敬——当他越来越没有傲慢的时候,对其他人也会越来越谦虚。这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内心当中的确已经折服傲慢了。他已经没有傲慢心,自然而然很谦虚,不是故意要去造作,而是他的确就是这样。
有些修行者虽然傲慢心还没有调伏,但是他懂得方法,经常观自己的过患。凡夫人找自己的过患太容易了,每天都摆在这的就有这么多的烦恼。只是关注这些,心自然而然就往下走了,就不会显得非常傲慢,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的。即使有一点点功德,但过患比功德还要多,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压制住傲慢。当他压制住傲慢的时候,他就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过失,功德方面就不去观察,这时功德就开始增长了。当他功德增长之后,他自然而然傲慢心越来越弱,越来越谦虚了。
在世间当中和《广论》当中,对谦虚打比喻都是这样说的。在春天的时候,最早发芽的并不是很高的地方,而是很低的地方,因为很低的地方比较湿润,水容易积聚,容易生长草木,但是很高的地方是留不住水的。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也讲,傲慢的山岗上留不住功德的水,就是说很高的山顶上水根本留不住,它全部往下流了。越低洼的地方越容易存水。
我们的心很谦卑的话,很多的功德容易在这聚集,所以我们不能够傲慢。傲慢之后,根本没有办法生起功德,因为一点点的功德都被傲慢的烦恼浪费掉了,而且新的功德很难生起。即便是生起一点点,也因为有傲慢的缘故,它也微不足道。
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这样,世间法也是一样。在世间法中,当一个人刚刚进入一个很陌生的系统的时候,基本上很难傲慢,因为不懂,所以也不敢说话。当他越来越熟悉,在他自己不注意时——并不是百分之百,就会慢慢变得容易傲慢。
学习佛法也是一样的。这有两种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很傲慢,因为他不知道,他觉得佛法很简单,就是烧个香、磕个头,寺院里面的人就是这样,这就是佛法。他就觉得自己了不得,自己没有迷信,所有其他人都是迷信,这时他会容易产生傲慢。开始学佛法之后,这种傲慢就会被打破。但是不注意的话,另外一种傲慢就会产生。
当他真正开始学佛法时,就觉得很多东西都不懂——这个也不懂,那个也不懂,他就很谨慎。我们会发现,以前刚开始学佛法的时候,进到一个陌生环境当中,站也不敢站,坐也不敢坐,观察别人怎么做的,自己非常担心犯错误。现在很多道友刚刚学佛的时候,到团体当中来,也是非常小心谨慎:到底磕头磕对没有,或者站位站错没有,非常担心这些。
但时间长了之后,慢慢他懂了,不注意的话,傲慢心就会起来,尤其看到更新的人来的时候,他就会傲慢。对佛法的法义不懂的时候,也是觉得没什么傲慢的,这么深,搞不懂。但是当我们开始理解经论的时候,不注意的话,傲慢心也会产生。所以,我们要把傲慢的问题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来看待,要认识傲慢,调伏傲慢。如果不调伏,虽然我们可能在累积一些福德、智慧、知识,但是这些智慧、福德能不能成为解脱的因,还不好说。因为你还没有真实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能不能成为调伏烦恼的因还不好讲。这里讲,理当断除傲慢,恒时谦虚谨慎。
戊二、无正信:
无正信也是一个垢染。
如果不具备信心,就已阻塞了迈进正法的大门,为此,要具备四种信心中的不退信心。
学习佛法并不是学习一种知识,而是为了解脱,为了内心得到调伏。真正要调伏内心,你必须要对你所学的法产生一种非常清净的信心。要相信它能调伏自己的烦恼,相信这个道能起到作用。
信心是进入正道的大门。在《华严经》等经典中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就是道源——一切修道之源,所有修道的源头就是信心。“功德母”——所有功德的母亲,如果了有信心,所有功德就不断产生,就像有了母亲就会有儿女一样。如果有了信心,很多功德就会自然产生。“长养一切出善根”,可以生长、养护,没有功德就让它升起,有功德就让它增长。所以功德也需要信心的培养,通过信心摄持之后,自己的功德不断圆满。信心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具备信心。
当然有些信心是属于前世的善根,他前世修学过,今生他的信心很容易产生,产生之后也不太容易退失,这是一种福报的体现。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或者虽然有但还没体现出来,就要不断地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闻思、祈祷,让信心逐渐升起来;升起来之后,要让它变得纯正,让它增长而达到圆满。
其实学习佛法也是一个信心不断增长的过程。首先我们要信佛陀的功德,信三宝,信四谛——苦谛、集谛是属于轮回的因果,灭谛、道谛是属于涅槃的因果;相信自己可以成就,相信我们本来是佛,等等。这些信心都要产生。当我们的信心达到圆满、达到极致的时候,就能够和正法、法界相应。修上师瑜伽时,当信心圆满的时候,就能和上师相应,得到上师无二无别的加持。
如果不具备信心的话,进入佛法的大门就被堵住了。就好像把门封住了,你怎么样都是在门外转,永远都是个门外汉。我们要进入殿堂之中,信心就是钥匙。你要把大门打开,必须要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就像门被封住一样,你总是在外面转,你觉得好像通达了很多。有些学者,一方面缘佛法,把佛法当成学术问题来专研,有的时候也是很严谨,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缺少了信心,他总是在佛门之外,永远进不了佛法的殿堂当中,因为很多很多佛法并不是纯粹的学识,而是内心要改变、调伏的,内心要如是如是的生起佛经描绘的境界,但是没有信心,永远没办法达到,已经堵塞了迈进正法的大门。所以,信心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要具备四种信心中的不退信心。”四种信心,后面在讲皈依的时候还要讲,此处大恩上师讲到了四种信心。
第一种叫清净信。清净信是初级的信心,其实没有什么根据,是内心当中某种意义上善根的苏醒。什么是清净信呢?当他到了一些寺院,或者到了殿堂当中,或者看到壮观的佛教建筑,自然而然有一种震撼,然后产生一种信心,觉得这非常好,不知不觉开始流泪,这就叫清净信。没有什么根据的,他看到之后就这样。有的时候是看到上师、有的是看到佛像。有些道友、游客到了佛学院之后,以前佛学院山顶上很多的经旗,他看到那么多旗帜,立马感觉很震撼,产生一种信心:要哭等等感觉,这就叫做清净信。是不是信心呢?是信心,但是,这种信心比较容易退。
有的时候到很多僧众的行列当中,看到之后,信心就好像很清净,但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过了几天之后,这种感觉也习以为常了。新奇感过去之后,这种信心就逐渐要退出去,没有这种感觉了。我们也是一样,在某个圣地朝拜的时候,第一次进去,很震撼,再进去几次之后,慢慢这种感觉就会退失。如果我们只是保留在这个层次,我们的这种信心还是会退失的。这种信心叫清净信,它没有什么其它的根据,看到佛像的时候,看到僧众的时候,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信心。
第二种叫欲乐信。想要得到或者想要远离,比如听闻正法的时候,放生的功德非常大,我一定要去放生。如果说供灯的功德很大,一定要去做。想要得到功德就是欲求。第一是相信功德,之后就想要得到这个功德,欲求。讲到杀生的过患特别大,他马上想:杀生过失这么大,我一定要断除。欲求心,第一个是想要得到功德方面,第二是想要远离过失方面。
他听到了法,这个层次要比第一个层次要高一些,第一个层次他只是看到震撼的景象,可能是某种意义上善根的苏醒,但是它可能不稳固的,时间一长之后,它又隐蔽住了。第二种是听到法之后,听到上师、法师讲,看到法本当中说,这样做有这样的功德,那样做有那样的过失,他就相应地生起了:我要去做,我要断除的一种信心。这种信心叫做欲求信。
欲求信就是第二等的,比第一个要好一点,但是它也容易退失,毕竟没有经过思考,只是听闻,当时有一种震撼,听到心里面去了,觉得我要这样做。很多时候听法,他的心容易变,如果听完之后不再巩固,他的信心没办法保持得很稳固。这叫做欲求信,又叫欲乐信。
第三种叫胜解信。听完法之后,反复思维,思维之后有一种定解:的的确确三宝的功德是这样的,自己一定要解脱,一切万法是空性的。他通过思维之后产生一个信心。通过思维产生的信心就叫胜解信,真正产生一种殊胜的定解。胜解信是通过长期思维、遣除怀疑之后得到的,所以它很稳固。一般来讲,思所生慧的定解是比较稳固的,当然也不是完全不退,如果遇到很强烈的违缘,也有可能退失的。
比如文革的时候,当时在藏地有一些学得很好的学者,一方面是整个大环境变了,一方面他的内心当中可能也有习气、业习,他的心变化了,退失了信心。他通过教理已抉择的很清楚,一般来讲不容易退失,但是那种环境太厉害了,不是一般的环境,耳闻目染的对他影响特别大,这种信心也会退失,但是它不容易退。如果不是遇到强烈的对境,是不容易退的,但遇到了也不好说。这叫做胜解信,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也说,这也是有可能退的。
第四种叫不退信。我们要具足四种信心当中的不退信。无论如何,他不退,要不然就是他的种性、善根完全苏醒了,他就真实不退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也不退。要不然通过修法生起了觉受,就不会退失了。这里面不退失,不一定都是觉受,通过闻思也有可能达到不退信。
这里面不退信心是最高的,胜解信不容易退,但有可能退。大恩上师从这个角度解释四种信心,华智仁波切在此处说,四种信心当中要具备不退信。
还有一种观点,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观》注释当中也讲到了信心。他是把胜解信和不退信列为同一个程度,胜解信也不会退的。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的,当你达到胜解信的时候,你已经产生了殊胜的定解,是从正面讲的。反方面讲就是不退,胜解是不退的。从正面认定,叫胜解信,它也是一种很圆满的信心。从它没有违品的角度,安立叫不退信。具有同品是胜解,遣除违品就叫不退,它是一个信心的两个方面。也有这种解读方式。
不管怎么说,要稳固信心,一方面要不断学习,知道很多的道理之后,就不太容易受自己邪见的影响。虽然我们现在还会产生一些分别念,有的时候还会产生一些邪见,分别念产生之后,还不算是邪见,但是它加固了再加固,没办法解决,累积到自己相续当中,慢慢就变成邪见了。刚开始的时候,它可能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如果你通过智慧把它化解了,它就不会再加固。但这个想法产生了,你解决不了,慢慢就定型了,定型之后就会变成邪见。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学佛经论典。因为佛经论典当中,告诉了我们打开智慧、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很多智慧。一方面我们要听,一方面要善于思考,反反复复思考,思考之后产生定解,有了定解之后,自己的分别念产生了,自己也可以解决。如果别人的说法来了,我持这种观点,别人持另外一种观点,如果我化解不了他的语言,他的观点对我有影响,我就有可能接受他的观点。如果对方的观点恰好是一个不好的观点,我们就容易退失信心。所以我们自己的智慧一定要非常稳固,这就要不断地学,产生殊胜的智慧。
我们要生起信心,也需要不断地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我们现在有一定的信心,要以这个信心为基础。以前我们有一次在龙多活佛的地方,聊天的时候,上师也是这样讲的:现在我们内心当中有个基础的信心,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去祈祷上师加持,得到加持之后,信心会增长,再以这个为基础再去祈祷,这样良性循环,信心就越来越稳固了。这也是我们平常祈祷、观修的时候,上师给我们的一个窍诀。
还有就是要远离恶友,经常和善友接触。因为善友是有信心的,他有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化解掉邪见,树立信心。我们要经常接触学习佛法的一些有智慧、有悲心的善友,这对我们信心的稳固、提升、清净是有很大帮助的,一定要长时间的去依止。佛的传记、正法的功德,要多去看,对我们生起信心、稳固信心都是必要的。总而言之,在好的环境当中熏习,尽量地远离不好的环境,要经常接近好的环境,这对我们修行佛法,增长信心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戊三、不求法:
希求正法可谓是一切功德的基础,
不求法也是一种过患。希求正法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希求正法。所有功德包括了善趣的功德、小乘的功德,还有大乘凡夫、圣者的功德,乃至于佛功德。所有的功德来自于不断地实践。
比如,在正法当中讲到了取舍因果之道,如果我们对善恶业、因果做取舍,善法我们经常去做,恶业我们断除,这样做善恶取舍,就可以得到人天善趣,远离痛苦,得到安乐。这种得到善趣的功德法,来自于取舍业因果的正法。取舍业因果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希求正法。你听闻正法之前是希求正法,我们希求正法才愿意听闻,听闻之后,我们才愿意去实践,实践完之后才可以得到相应的功德。
小乘的功德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希求解脱,就愿意去学习、去实践,学习、实践之后就可以得到小乘的有学道乃至于无学道的功德。
大乘功德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得到大乘的功德,必须要修持六度四摄。修持六度四摄,它最早来源于闻思,听闻了六度四摄,然后思考产生定解,再去实修、实践,大乘的功德就会产生。闻思最早的时候,就是希求正法,你必须要对大乘正法有希求心,你才愿意去寻找;如果你没有希求心,你也不愿意去寻找。有些道友不需要寻找,正法就送到你的手里面,如果没有希求心,他也不愿意学。有希求心是大乘道的基础。
因此,所有功德——离开痛苦、得到快乐,暂时的安乐、究竟安乐,所有的安乐都来源于修行正法,修行正法的来源就是希求正法。如果你希求正法,你愿意去寻找、听闻、修行。希求正法是一切功德基础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求法有上中下三品,所以修行人也有上中下之分。
对正法的希求、意乐,有上品、中品、下品。因为他对正法的希求有上中下的缘故,所以如应修行者也分为上中下品。有上等希求的人,他是大修行者;有中等希求的人,他会成为中等修行者;有下等希求的人,他可以成为下等修行者;完全不希求的人,没办法成为修行者。我们到底要怎么样呢?当然,一方面我们的意乐、根基有差别,另一方面通过学法,他也会有变化的。
大恩上师经常给我们讲,有些上根利智的人,你不跟他说,你不督促他,他也会去做的。该看的书他也会看,该念的咒他一定会念,不讲什么他也会做。如果是最下等的人,你再给他怎么讲,他也不会有什么改变的,反正觉得上师每天会这样讲的,没有什么,你再跟他说,给压力也好,给鼓励也好,讲功德也好,讲过患也好,反正他的心就如如不动。他不会有什么改变的,这种没什么变化,没什么利益的。
还有一种中间的人,你跟他讲,督促他,他就会去做;如果你不讲,不督促他,他就不做。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讲希求的必要性等等,因为他是可以改,他是可上可下的。可上可下的人就要经常讲法,经常督促。大恩上师经常在讲课的时候,给我们督促。上师也很清楚,有些修行很好的人,不讲他每天都会做,一定会做的。有些没有善根的人,再怎么讲也不会有什么作用。但是,上师也不会说:反正这些人不讲,他也会做的,所以我不讲了;反正这些人讲了也没用,我也不讲了。
有很多中间的人,如果给压力,他就精进,如果给他讲,分辨清楚了他就精进。我们很多都是属于这种人。如果持续地讲,持续地强调,我们的心就慢慢变了。如果长时间不看书、不学习,慢慢心就下去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在旁边督促。所以,有团队互相帮助也是很有作用的。当我们情绪比较低落时,修行比较差的时候,旁边的人就会鼓励你,提醒你,有的时候看别人的眼光,你也觉得是不是我这段时间修行不好,道友的眼光看我都不对了,也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做些改变。有的时候虽然不想学了,但是团队在这,他跟着走,跟着走一段时间之后,他的低谷过去了,他又重新开始精进了。
但是,如果你彻底地脱离,就没人帮助你,错过了之后就没办法短时间再站起来。不管怎么样,我们学习的差也可以,你一定要往下走,走的慢也不要紧,千万不要停,一停了之后,再要想跟上来就非常麻烦。我们自己这样,对别人也应该这样鼓励,鼓励也是很有必要的。以前,我们在爬山、远足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不怕慢就怕站。你不怕慢,反正在走就行了,你千万不要站,你站了之后,再走的时候,两三步你又想站,再走又想站,你可以慢慢地往前走,你不要停下来。只要他不停下来,他的相续就不会中断。
世间的经验也是这样的,我们修行佛法也是这样的。有些地方就讲细水长流。一下子得到一个大神通、大功德,有些人有这样的想法,得不到他就一下子垮掉了。有些人他也没什么想法,慢慢在走,慢慢在学,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他慢慢地在聚集他的能量,一段时间之后,他越来越优秀,他的功德、积累资粮到一个量的时候,他慢慢地成熟起来,他的相续就会彻底转变。大恩上师也看到很多的必要性,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待,不同的处理,这就是大恩上师慈悲和智慧的体现。
希求有上中下三品,修行者也分上中下。如果对正法特别希求的,他就会成为上等修行者,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希求,他可能就是下等修行者、中等修行者。
如果对正法从来也没有向往希求之心,当然也就根本谈不上成就正法了。
这是最下等的。如果对正法从来没有向往,一点都没有希求,当然就谈不上什么正法的修行了,也谈不上正法的成就,一定是这样的。有没有成就啊?成就的大小、快慢,其实都和希求心有关,如果你特别希求,你的兴趣就很大,你就很愿意做,很愿意做的同时,你还会很关心做的质量,因为你的确很关注这件事情。你热情很高涨,同时你会关注:我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质量如何?他会看让它质量好的因缘,到底办到了没有?如果这方面条件欠缺,他会去想办法,很积极地自己去想办法,去改变它、弥补他。我们要发愿成为上等的希求者。
虽然我们可能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状态,但是我们要发愿,要回向,请上师三宝加持,让我变成上等修行人。并不是说,反正以前我都是这种因缘,现在已经变成中等、下等了,再怎么努力可能也没啥用了。佛教不是宿命论,你前世怎么样,现在永远不变,虽然变起来没那么容易。我们也不要说:佛教当中不是宿命,比如袁了凡怎么怎么样。也不能想得太简单了,是可以改变,但是你随随便便念几个咒就改变了,这也不现实。
我们要客观的看待问题,的确是可以改,但是你必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才可以改。一方面,我们自己要付出精力,一方面我们要祈祷上师三宝加持。当我们自己的能力不够的时候,在世间上打架也是这样,当一个人打不过的时候,我可以叫很多人来。你不能说,反正我打不过就算了。世间上他打不过,他就叫很多朋友。当我们在修法的时候,不能说我自己一个人努力,如果做不到,我就放弃。不是这样的,还可以有方法的。
上师三宝告诉我们,如果你有困难的时候,修行可以祈祷上师三宝加持的,如果有,为什么不用呢?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是要精进地祈祷,每天都要祈祷,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我,我需要你的帮助。每天呼唤,每天祈祷,慢慢地加持力就会融入到我们的相续,修行就越来越有力量,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上师三宝告诉的让我们修行增上的方法,一定要善巧使用的。
通过发愿、回向,每天把这当成很重要的事情,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对正法有希求的人。因为这地方讲了,所有的功德来自于希求正法,你要成为上等修行人,你就是上等希求。你没有上等希求,只有中等希求,只能成为中等的修行者。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相续变成一个最好的法器,一方面我们要积资净障、认真学习,发愿回向,一方面还要祈祷上师三宝加持,都需要做。
如世间俗语所说:“法本无主人,谁勤谁得大。”
世间俗语当中也是讲了,正法是没有主人的,谁精进谁就得的多、得到的利益大。正法的确没有主人的,只要你精进就可以得到,哪怕你精进的越多,你就得到的越多,没有说:正法已经被谁承包了,你再怎么精进也得不到了,今天的餐厅都被我们包掉了,你到其他地方去。没有这样的。正法是没主人的,只要谁精进,谁就得的多。
藏地还有一种说法,甘丹寺的法座是没有主人的。最高的格鲁派教主的宝座在甘丹寺里面,甘丹寺的法座没有主人,意思是说,谁精进谁都有希望得到。很多下面的人,他十几二十年开始学显宗,把显宗精通之后,考一个头等的格西,考完之后就进入密宗院,再学密宗,学完之后就通过密宗的考试,考完试之后,还要一种财力,给三大寺的所有僧众供斋。因为他需要很大的福报,所以他还要供斋,如果你供不起斋,对不起,也不行,说明你的福报不够。它也有这样的说法。当你所有的做完之后,最后还是有机会登上最高的法座。
甘丹寺的法座是没有主人的,所以很多人都很精进。其实也是一个好事情,反正最后法座就一个人,一期当中只有一个人当甘丹赤巴,他已经上去了,其他的就没有,但是大家都觉得还是有希望的、有机会的。此处正法并不是这样的,并不是说最后只有一个人成佛。谁精进谁就得的多,道理有点相似,谁勤谁得大。
下面举个例子,谁到底是上等希求者,谁是“法本无主人,谁勤谁得大”呢?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这个作为例子,这里面就体现了本师他老人家在因地的时候,怎么样成为一个上等希求正法的人,到底是怎么样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
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也曾仅仅为四句正法,而经历了挖出身肉做成千盏灯后插入千根灯芯、纵身跳入火坑、身上钉入数千铁钉等百般苦难,真可谓“越过刀山与火海,舍身赴死求正法”。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不是一次、两次,无数次为了希求正法,可以把自己的身体舍弃掉。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也讲了,“挖出身肉做出千盏灯”,也是以前他当国王的时候,虽然世间物质的财富已经圆满了,因为他是国王,不管是大国王还是小国王,反正世间的物质没有什么稀缺的,但是内心当中因为以前无数次串习正法的习气,他对正法非常非常地希求,当时的世间也不是佛陀出世的时间段,他就很苦恼,就想找正法,千方百计地找,找不到,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懂得正法的人。其实都是天人的化现,因为整个世间都没有佛法了,那你这个婆罗门从哪里得到的佛法?
有些帝释天住世的时间很长,他的寿命很长,当以前的佛出世的时候,他在佛面前听过法,佛入灭之后,他又是天人的身份,寿命是比较长的。当世间没有佛法的时候,帝释天他听过佛法,他还记得住佛法,所以他看到这位国王这么强烈希求正法,他就下来想要考验他:我这有佛法,如果你能够把自己的身肉挖出来,挖一千个窟窿出来,而且每一个窟窿里面灌上酥油,插上灯芯,然后点燃,这样我可以给你讲四句法。因为这位国王对正法太希求了,太希求的缘故,这个条件对他来讲不是什么难题,他就太高兴了,马上就开始实行,把自己的身体挖出一千个窟窿,灌满油,插上灯,点着之后求法。
实际上所讲的法,上师在注释中讲的,它就是讲无常的四个边,“生际必死、高际必堕、聚际必散、积际必尽”四个法。
首先,积际必尽——“际”是边际的意思,它到头了。如果积累到达边际的时候,一定会消散,一定会穷尽的。比如说攒钱,我们攒很多钱、很多物资,攒到最后的时候它一定会消失,要不然就是人去世了,你攒的钱,最后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不就啥都没有了。还有积累很多东西,这些也是有为法,慢慢它也会消散、穷尽的,这就是积际必尽。积累的边际,到头来会完全穷尽的。
高际必堕,“高”指高位,很高的位置。现在很多人追求高位,因为到了高位之后有权利、有名声。高位的边际是什么呢?高际必堕,最后一定往下走,一定堕下来。世间的官员、总统、国王,到达了高位之后,最后的结果还是往下走,一定会扔掉高位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比如天界,比我们人间还要高,他的福报也大,你转到天界之后,它还是往下走。转到色界天之后还是往下走,乃至于最后达到了非想非非想——有顶(三有之顶),你的业力穷尽了还是往下堕。在世间当中没有一个恒常的高位的,所以说高际必堕。
这样讲之后,就让我们知道:追求这些高位,暂时来讲好像是很好的,但从它最后的结果来看,它的边际到头之后还是穷尽的。追求这些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如果我追求的高位,它永远不变化也可以,但是实际上最后还会抛弃掉的,没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应该修持正法。对我们来讲,也要打破对高位的执着。
一方面是高际必堕,最后一定会下来;一方面从它的支分来考虑,在高位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痛苦,《四百论》当中也讲了,下面的人主要是生活所迫,找不到饮食之具。有钱有势的人虽然饮食不欠缺,但是他的内心很苦,高处不胜寒。
高际必堕,一方面讲到了高位的边际一定会堕落的。你把箭射得再高,它也有穷尽的时候,力量穷尽就掉头往下。这是有为法的规律,不是谁在后面操作。你造了善业是一个有为法,也是因缘法,因缘法就会不断地变化,当它的力量穷尽了,一定往下走。
我们在高位上,如果对众生有利也可以,并不是说一定要马上抛弃掉,但是,我们要正确地认知到它的实际状态,知道之后就不会太执着,他可以看得破、放得下。他虽然在高位上,也能够知道:最终还是要抛弃的,内心当中早就放下了。一旦真正让他放下的时候,没有什么任何窒碍,就可以接受。
聚际必散--集聚的边际就是分散。“积际必尽”主要是财富方面的,“聚际必散”主要是人方面的,一家人、一个团队聚集在一起,只要是聚集的法,终归要消散的。以前佛学院在93、94年的时候,大法会几十万人在一起念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心咒,人特别多,但是再过几天、十几天,一个人都没有,全部走得干干净净。
集市的人也是一样,很多人汇集在集市当中,但它也会分散的。夫妻、家庭成员、同学、同事等等,通过前世的善业、恶业等因缘走在一起,它是一种有为法,最终会分散,要么生离,要么死别,这是客观规律。佛陀把世间的客观规律给我们讲,我们知道之后放下不必要的执着。并不是说不要让我们有亲情,而是说不要有过度的执着,过度的执着就会变成痛苦。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在一起的时候也互相尊重、互相利益,但是要知道:这是通过前世的因缘聚在一起的,所以,在聚集的时候不要争吵、制造违缘。这在后面讲无常的时候会讲的。
最后一个是生际必死,“际”就是终点,生的终点就是死亡,没有一个人生而不死的。现在我已经生了,住在世间当中,但最后终究一死,这就是无常,这是有为法的规律。
佛陀把这些讲得特别清楚,让我们能够对自己的生命、身体、财富,对高位,对暂时聚集在一起的亲朋好友,能够持一个比较公正、客观的观点。有了这些客观的观点,把问题了知了,就不会产生很多额外的痛苦。当然,痛苦肯定会有的,因为在世间不可能没有痛苦,但是不会产生额外痛苦。因为很多额外痛苦,除了我们通过业引发的痛苦之外,有些是心加进去的痛苦,我们看破之后,这些额外痛苦就不会再有了。即便是遇到了痛苦,我们也不会那么的难受。
就像我们修空性一样,虽然你修了空性,你的痛苦也不会马上消失,但是我知道它是无自性的,心上面额外加进去的痛苦就不会有,也比较容易接受。这并不是很消极的、很悲观的,而是很积极地引导我们去掉额外痛苦的一种方法。一方面,它的确是客观事实;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我们减少一些执着、痛苦,不必要把很多的时间精力浪费在这上面。
他(帝释天)就讲了这四句话,国王特别特别欢喜。后面也有说,通过谛实力的加持,他身体恢复了。
记得《贤愚经》第一品当中,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不讲法。帝释、梵天劝请的时候就讲了很多:佛陀,你老人家在因地发了这么多的愿,为了成佛,为了求一句法,做了这么多的苦行。他就一个一个复述:佛陀,你以前是这样做的,为了四句话,你把身上的肉都挖出来了;为了四句话,你身上顶千钉;为了法,你可以从火坑跳进去。现在你已经功德圆满了,你居然不讲法。反正是督促佛陀讲法,通过他的复述,很多公案就从那里面出来。我们就知道:佛陀以前为了度众生,为了把法给众生,为了求法,做了很多苦行。现在你所有的法都圆满了,所有法的功德都得到了,你应该给众生讲法,……反复劝请,反复劝请,讲了很多佛陀因地的故事。
我们在祈祷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莲花生大师您老人家,你发过愿的,现在我来祈祷你,您千万不要忘记了。金刚萨埵发过愿的。也是类似这样,其实他们并不需要我们去提醒他,但这是个缘起,你这样去呼唤、去祈祷,他的力量来得很大。
插入千根灯芯、还有纵身跳入火坑,在讲记当中也提到了。“身上钉入数千铁钉等百般苦难”,身上钉入千根钉子,为了求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的时候只是两句话、半个偈颂,有的时候是一个偈颂、两个偈颂,不像现在整部地听,但他对法的希求心特别的大,他也不感觉到特别痛苦,反而特别欢喜。
“真可谓‘越过刀山与火海,舍身赴死求正法’。”为了求正法、利益众生、超越轮回,完完全全抛弃了自己的生命,他有这么大的希求心,最后得到什么呢?成佛。
所以,上等的希求者就得到最上等的成就。中等的就得到阿罗汉果,对正法还是有希求的。像这样都有如应的,如果你对正法特别希求,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为了求正法能够舍身赴死,最后就得到最上等的成就。
还有《辨中边论》当中讲,三地菩萨也是对求法非常希求,即便是要越过刀山与火海,他也是完全不顾,要去求法。三地菩萨知道法是法界实相的等流,实相流露出法义。我们平常说的经典,就是佛陀所证悟的法界当中流现出来的文字,指导我们修行的方法。我们说,经典能有啥用,很轻视经典。其实经典讲到了实相、修行的方法,讲到了实际的很多状况,和修法、成佛都有很大关系的。三地菩萨完全懂得了正法是法界实相的等流,所以他对法特别特别地希求。
从这个方面看,对法越希求的人,证悟越大。反观我们,如果我们对正法不是那么希求,你得到的果也很少;如果你对于因果取舍之道不希求,可能连下世善趣都得不到;如果你对菩提心不希求,就进不了大乘道。这是平等的,没有人在后面操纵,不是说谁的关系好,谁的关系不好,这些都是自作自受。自作自受除了讲业因果之外,也是你自己作自己受,你越精进得到的越多,越懈怠得到的越少。我们了解道理之后,应该达到一种自然的、无勤的精进状态,自然去求法。
同样,作为追随者的我们,也应当以强烈地希求之心,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而听闻正法。
佛陀作为上等的修行者,最后得到了最上等的成就——成佛。同样,我们作为佛陀的追随者,也应当以强烈的希求心。讲这些公案的必要性,也是让我们的善根能够苏醒,能够让我们对于求法产生希求心。虽然我们现在还有障碍,但是通过教授、教言也能够超越障碍,让我们产生对正法的希求心。这个时候应该不顾一切的艰难困苦、严寒酷暑而听闻正法。一切的艰难、困苦,很冷、很热,有时候很困,不管怎么样,要不顾一切困难而听闻正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最大的受益。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讲到了能海上师以前入藏的一些经历,也是经历了很多苦行。还有我们熟知的米拉日巴尊者,他也是为了求法完全不顾自己生命的一个典范。他以前造了很重的业,他就想:这个业如果不通过正法来清净,必堕地狱无疑。他对能够净除自相续的罪业、能够在即生成办佛果的法义,非常非常希求。他到有宿缘的上师玛尔巴尊者面前的时候,显现上他的罪业很重,他的上师为了清净他的罪业,让他成为真正的法器,也是百般的考验,这么多苦行米拉日巴传里面讲了很多。有的看起来是让他造罪业,有的看起来是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房子建了拆,拆了又建,反反复复做这些事情。但最后,经过很多苦行考验之后,他求法的心依然没有减退过,对正法的希求依然没有转变过。有时为了得法,甚至和师母一起配合伪造文件,在其他上师面前作个证明,好去听法,但是没有得到上师开许的缘故,也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他什么都尝试了,最后实在不行了,他就发愿:后世一定要得到一个人身,准备自杀的时候,被摄受了。他对法的希求达到了极致。最后一给他讲法,马上就相应,而且求法之后,一辈子都在修,他对法强烈希求的缘故,最后成就了圆满的果位,度化了这么多的众生。
这些都是我们的前辈,都是典范,我们看了之后应该有所触动。我觉得传记不单单是讲一个故事,它讲了很多我们要做的,通过他们的行为、经历把修法描绘出来,如果你要成佛,就应该这样。他就开始给你示现,把他的一生变成一部正法,变成我们应该做的东西,真实版的把正法演绎出来。他交待了,第一,你要成就那么高,要对上师有信心。无论怎么样折磨,他也曾经灰心过,但是他没有生邪见,他的信心是这样的。还有对正法的希求心,如果你要成佛,像我这样的希求心也应该有。然后专注地实践。还有,你要修行正法,对世间八法应该怎么样放下。它传递了大量的依止上师、修行、业因果的取舍等信息。他完全确信:我做这么多恶业,必堕地狱,所以才会引发他后面对法的希求,引发他后面无与伦比的苦行。
我们现在对业因果还差。我们不觉得造了这么多的罪业,是不是一定要堕地狱,好像还没有确定。你当然就觉得有可能堕,有可能不堕,也有可能侥幸躲过去。我们对清净罪业的念头不强烈,希求正法也不强烈。求到之后,对实践正法也不强烈。这一系列不强烈下来,最后我们就没办法成就。
它要传递很多信息,我们看传记的时候,要去看到底在传递什么。有些是描绘了大德们菩提心非常强烈,它给我们传递:你必须要修菩提心。有些传递出来无常观很强烈。反正大德们都要给我们传递出某种信息,对我们修行都有用。传记其实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法,有很多窍诀在里面。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传记当故事看,里面有很多和我们修行有关的东西。《释迦牟尼佛的传记》《贤愚经》,它里面有很多: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应该怎么样修行。大量信息都在故事里面,都在公案当中,我们要懂得去看才行。应该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而听闻正法,有了这样一种希求心,正法对我们才真正起了它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