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九十八课

我们继续学习《入行论》。

辛二、断除耽著恶事懒惰:

耽著恶事懒惰是所断三种懒惰的第二种,又叫散劣事懒惰。颂词讲,

弃舍胜法喜,无边欢乐因,

何故汝反喜,散掉等苦因?

字面意思讲,为什么我们要舍弃殊胜正法这种能够引发欢乐的因,反而喜欢散掉等痛苦的因呢?

这个科判和颂词讲到了如何断除散劣事懒惰。劣事,除了恶业之外,还包括散乱的因,也就是世间没有意义的事情。

每个众生都想要获得安乐,远离痛苦。既然我们有这个愿望,就必须要了知安乐和安乐因之间的关系。我们要获得快乐,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的快乐,都必须修持快乐的因,这个因就是“胜法喜”。“胜法喜”就是对于殊胜妙法的欢喜。这里直接就讲到了精进的内容,因为“进即喜于善”。对于佛法的欢喜,其实就是无边欢乐之因。

如果我们对善法有欢喜,那么就会去行持善法。我们欢喜行持一分钟的善法,就可以获得这一分钟善法所引发的欢乐;我们欢喜行持一生的善法,就积累了一生的资粮。一般的修行人,一天只能行持几个小时的善法。修行好的人,白天能一直处在行持善法的意乐当中,睡觉一醒来,马上就安住在正念当中。修行更好的人,乃至于睡觉做梦都安住在对正法的忆念状态。这方面有很多例子,也有很多切实可行的修法,很多经论、窍诀、修法当中都提到过。

总之,对善法的欢喜是无边欢乐之因,一切世出世间、暂时究竟的欢喜,都来自于胜法。既然如此,我们若喜欢安乐,那么就不能舍弃对于善法的欢喜。

“何故汝反喜,散掉等苦因?”那为什么我们舍弃对善法的欢喜,反而去喜欢“散掉等苦因”呢?“散掉”就是散乱,掉举。说妄语,说笑,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造罪业等等,这就叫耽著恶事或者散劣事。

散劣事有什么后果?如果我们身心散乱,由贪心、嗔心、愚痴心、嫉妒心、傲慢心等烦恼而引发身语行为,不管是行走,还是蹦蹦跳跳,这些都和善法没有关系,它不是引发以后快乐的因。从这方面来看,令身心散乱的事情,以及直接的杀生偷盗等行为,这些都是痛苦的因,不能够获得安乐。因为善因和善果,散乱于恶事之因和痛苦之果,它们之间的关系毫不错乱。

既然我们都想离苦得乐,那么就应该认认真真地把握善法之因,抛弃恶业之因。但是,现在我们的行为恰恰相反,我们抛弃了佛法这种能够引发无边欢乐的因,反而去追求引发无边痛苦的散乱,实在不应该。

因此,我们要知道,散乱于这些恶事没有任何利益。以前没有学习这些更深一层次因果的时候,我们总认为散乱能够给身心带来快乐,依靠恶业能够快速地挣钱……就看到这些比较短的因果关系,甚至误认为这些行为可以带来很多利益。有些人对这些问题没看清楚,只看到短期的利益,就觉得这些是正确的行为,可以给我们带来身心的欢愉,所以对于善法的修持就不上心,因为修持善法和散掉等因缘,它直接有一些矛盾的地方。

比如,戒律中有一条不准杀生,有些人觉得如果不杀生,就没有获得财物的渠道;有些人以杀生为乐,觉得钓鱼是很好的享受,如果不杀生这个享受就没有了。戒律就通过不能杀生的方式,强制性地保护我们,让我们终止这种行为,因为我们对这些恶习根深蒂固的习气很难以改变。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做这些是不对的,如果做这些的话,错误的行为就会引发不好的结果,把前因后果这么一说,使我们安住在正确的行为当中,断掉杀生偷盗的行为。因此,戒律都是强制性地保护我们,让我们获得安乐的殊胜方便。有些人不了知这样的情况,把戒律、教言当成束缚他快乐的因缘,这是不了知因果取舍导致的。

寂天菩萨说,我们要快乐,就要对善法欢喜精进,不能放弃;如果喜欢沉掉,那就是在行持痛苦的因缘。就像吸毒之后,看起来飘飘欲仙,感觉很舒服,其实对他的身心有很大的伤害。所以,为了让自己健康,就不能去沾染,而且劝告别人不去接近毒品。同理,佛菩萨把前因后果看得很清楚,比一般的人看得更高、更深远。他们告诉我们取舍之处,殊胜的善法是欢乐之因,应该去做,困难再大也要生起欢喜;而散掉等苦因,即便有非常大的诱惑力,也要想法设法去中断对它的耽执,尽量远离。

颂词讲到怎么断除耽著恶事,使我们明白,对善法精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而应该断掉的,就是看起来暂时有利,但其实没有意义的恶事。散劣事的伤害很大,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对善法精进是欢乐的因,对劣事耽著则是无边痛苦之因。了知之后,我们就可以具有取舍辨别的智慧。后面还会讲这个问题,既然有了智慧,就要对善法和劣事做一个判断,然后就要断掉对劣事的散乱,对善法做一些精进。以上就是第二个科判和颂词的意思。

辛三(断除自轻凌懒惰)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自轻凌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想方设法让自己不对善法产生兴趣,为不精进找一些借口。这也是在修持佛法过程中,必须要断掉的一种懒惰。我们习气的种类是很多的,有些是通过推迟的方式不修善法,让自己懒散;有些是散于劣事,对于散乱的因缘很喜欢,以此不修善法;还有就是自轻凌,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也不行,这也是一种懒惰,也必须要断除。如果不断除,我们在修善法过程中,就有可能就受到这种心态的影响,从而让自己不修持善法。

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力,如果能够坚持,能够精进,就可以把内心中的潜力挖掘出来。世间中为了鼓励生性怯懦的人奋发,有很多励志类的文章、视影作品,激励他们开发潜能,通过成功的事例,来说明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做得到。

当然,从佛法的观点看,众生的潜能不仅是世间的作品中讲的潜能,佛法讲的潜能是站在很高的高度来讲的,这个潜能就是佛性,是如来藏。佛性的潜能,是非常深的殊胜潜能,和佛的功德无二无别。只要我们断除自轻凌懒惰,就完全可以胜任修持菩提道的事业。下面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言,来告诉我们可以精进,精进之后可以获得佛的功德。

壬一、略说:

颂词讲,

勿怯积助缘,策励令自主,

自他平等观,勤修自他换。

我们不要怯弱,应该发起大心,累积精进的各种助缘,通过正知正念策励自己的修行,然后调整身心,让它们达到自主,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修持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这样就能胜任菩提道的修行。

这个略说,其实也是断除自轻凌懒惰的总说。下面的内容和这里完全是相关联的。

“勿怯积助缘,策励令自主”,上师在讲记中把这两句划成“断除自轻凌懒惰”的加行、正行和后行。加行是“勿怯积助缘”,“策励”是正行,“令自主”是后行。

一、加行,“勿怯积助缘”,也就是两种精进。

第一种是擐甲精进,也叫盔甲精进、披甲精进,把铠甲披在自己身上的意思。古代的战士冲锋陷阵,在身上披一层铠甲之后,他就敢于冲到敌阵中去撕杀。我们修菩萨道,也必须要有擐甲精进。擐甲精进是发起大心,如果我们披起誓言的铠甲,就敢于入六道轮回去救度众生,修持殊胜的菩萨道。

“勿怯”告诉我们不要怯弱。有些人不敢发心度众生,不敢发心成佛,因为成佛和度众生都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他就怯弱了。为了断除怯弱这种自轻凌,这里就开始讲披甲精进,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可怯弱的。当然,披甲精进有很多实际的内容,《入行论》很多地方和披甲精进都是有关的。擐甲精进是让我们对于能够成佛、帮助众生深信不移,以此对治自己不敢发心的怯弱。

加行中第二种精进是加行精进。加行精进是指“积助缘”,助缘是第七品后面所讲到的四种助缘。就像国王出战的时候,有四兵同行一样,有象兵、骑兵等等,我们在修持精进的时候,也有信解、自信、欢喜、放舍这四种殊胜的修法,作为我们的助缘。如果具足了助缘,我们也能够胜任菩萨道的修行。前面的“勿怯”是对治认为自己不能发心的自轻凌,“积助缘”也可以对治自轻凌,比如觉得某些修法、精进、六度等等,很难以修持,这里就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具足了希求心等四种助缘,那么我们也可以行持布施、持戒。因此“积助缘”也能够断除某种自轻凌懒惰。

二、正行:“策励”,是指通过正知正念的方式,护持自相续,策励我们修持殊胜的菩萨道。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心很散乱,没办法安住于正知正念,像这样就没办法适应修行。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策励的方式,来断除自轻凌懒惰。如果能够保持正知正念,对于身语意的观察,对于善法的安住,都是可以做得到的。在修正法的过程中,随时观察自己的三门,观察自己的念头是不是安住在善法上。因此,正行就是通过策励的方式,来断除相对于这方面的违品自轻凌。

三、后行:“令自主”,如果具足了加行、正行,我们的身心就可以自主,可以自由自在地驾驭自己的身心状态。我们觉得难以约束自己的身语意,没办法自主。如果我们具足修法的话,按照正确的方式去修行,我们的身语意也是可以自主的。因此,在后行就可以得到自主的殊胜功德,以此断除对于身心不自在,觉得自己没办法胜任菩萨道修行的自轻凌懒惰。

“自他平等观,勤修自他换”,修持了前三种精进之后,我们进一步修持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精进有直接关系,和断除自轻凌懒惰也是有关系的。

自他平等、自他相换,主要是在《入行论》第八品宣讲。静虑品讲了一些必要的远离身心散乱的内容之后,紧接着讲正行的内容,也就是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修持菩提心有两个体系,一个是金洲大师传下来的七重因果教授,我们以前提起过,还有一种就是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讲到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的修法。因此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着重是出现在第八品,后面我们会学习到。第八品在讲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时候特别殊胜,学习之后,很容易接受把众生看作自己,为众生发起菩提心的观念。

当然,《入行论》每个地方都很殊胜,但在讲世俗菩提心,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时候,我个人感觉第八品这部分讲得非常好。我学习《入行论》的时候,身心受到很大震动的就是这部分,觉得菩提心能帮助自己产生强大的心力,也觉得自己可以去度化众生,自己收获很大。后面我们学习到第八品的时候,还会详细地去了解、串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修法。这里也出现了自他平等、自他相换,但此处只是略说,主要也是和断除自轻凌懒惰相关。

那么,怎样断除自轻凌懒惰,发起菩提心呢?怎样断除自私自利的作意,然后生起他爱执,生起利益众生的想法呢?在自己以前的思想当中,众生和我没有关系,从来没有想过大面积的去利益众生。我们虽然受到为人民服务、帮助别人的教育,也有一些利他观念,但像佛法这么深层次、大面积的利他,而且毫无条件地去帮助众生的思想,却从来没有接触过,那么我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生起强烈的菩提心呢?像这样的话就有自轻凌懒惰,不敢修。自轻凌是觉得自己不堪能,不可能胜任这种修法。

但是寂天菩萨告诉我们,通过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的观修,我们完全地可以生起菩提心和利他的意乐,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心态完全可以生起来。修持菩提心,生起菩提心,是我们修大乘或者《入行论》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些人觉得自己不堪能,发不起那么大的利益众生的心态,做不了利益众生的大事。这种自轻凌懒惰,可以通过自他平等观和自他相换观来断除。

自他平等讲到,我和众生其实都是平等的。当然有很多平等的方式,胜义谛及世俗谛中的自他平等。我想离苦得乐,离苦得乐也是众生最朴素的观念和想法。既然想法都是一样的,而我现在有能力,那就可以担负众生离苦得乐的事业。这就需要观修自他平等。

以前自他是不平等的,自己的位置特别重要,他人的位置基本上很少,有时候甚至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伤害其他众生的利益,忽视其他众生的存在。现在通过自他平等,把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破天荒第一次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就知道了其实我想的也是众生想的。以前觉得只是我想得乐,其他众生可能不想得到快乐。但是哪个众生想受痛苦呢?没有的。众生想要离苦得乐的心态,的的确确是客观存在的,你观修不观修,它就是这样。但我们不观修,就会忽略众生的希求,如果观修就会重视这种希求的存在,会发现其实众生和我一样,所以就第一次把众生的利益放到和自己平等的高度进行审视,这是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

众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自己和他人之间做比较的时候,自始至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他众生的放在第二位,乃至更低的位置。把众生的利益和我的利益,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处理,就是我们修利他心、发菩提心的第一步,把众生的位置提起来,放在自他平等的位置上去审视,这样就会知道我和众生其实从离苦得乐的角度来讲是一样的,观念上就产生了很大的转变。

然后再修自他相换。作为修菩提道的人,我要帮助众生实现离苦得乐的愿望,就要把自己和众生的利益去对换,我拥有了快乐,把它给众生,众生不想要的痛苦我来承受。我毕竟是修菩萨道的人,心量比他们大得多,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背着菩萨的名字又有何用?每件事情都和众生斤斤计较,我对你让一步,你也要对我让一步,这是不行的。众生毕竟是众生,他没有发菩提心,我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任何事情和想法上,必须要和对方不一样,所以众生不想要的痛苦我要主动来承受。众生想要的安乐,如果我有我就给他们,乃至善因善根都给他们。

修持自他相换后,再修持自轻他重,即我很轻众生很重要。通过这种步骤这样修上去,最后利他的思想就完全在相续当中扎根了。自我的观念通过这样刻意的观修之后,我执就越来越小,而利他的观念越来越重,渐渐地就和菩萨道吻合了。

大乘道就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为了利他才成佛。通过以上的方式,内心当中生起了利他的思想,一些功利的想法诸如“我帮助了众生,众生怎么回报我”“我帮助了众生,电视上面怎么曝光我”“我回报了众生以后,后世得到什么善果”……这些都不重要了。它们慢慢会彻底地烟消云散,直至无条件地利他。

有的时候,我们帮助了人,就总想从对方那儿捞到什么东西。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观察与这个人交往对我有没有利益,如果有利益就交往,没有利益干脆不交往。很多人是以这种心态去和别人交往的。但是通过修持自他相换,自他平等的菩提心之后,就不会带着这种功利的心去帮助众生了。诸如帮助了众生会不会给我说谢谢,帮助了众生会不会以后回报我,是不是因为这个修法我自己就能成佛了……这些以自利为主的想法,通过观修菩提心之后能够彻底消失,完完全全以利他为主导了。我们会想,修这个法对众生有没有利益,我这样做对众生有没有利益,而不会考虑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能捞到什么好处。

修持利他心在《入行论》当中是这样体现的。在《大圆满前行》中则首先是修持四无量心,然后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通过这个步骤修成利他心。有了利他心之后,就发誓要成佛。因为所有的利他方式当中,成佛才是最殊胜的,所以我一定要成佛,这时成佛就是以利他为主导的成佛思想,完全清净。也就是我们平时讲无有造作的、无伪的菩提心生起来了。

平时我们经常问,什么才是无伪无造作的菩提心?其实就是这种完全为利他而想成佛的心。如果生起无伪的菩提心,那就进入大乘小资粮道了,再修持中资粮道、大资粮道,然后加行道、见道就登地了,最后是无学道佛果。因此,修持无伪的菩提心是真正入大乘门的必经之路。对于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修法,没有了解,没有修持,也没有生起,那说我们是大乘的菩萨,的确是有名无实的。

当然,我们每天这样观修有多大的实质利益呢?这不好讲,可能是种下个种子以后慢慢成熟。但是我们不能满足只种个种子等以后慢慢成熟,其实我们现在还有潜力可以更进一步的,只不过是我们有点懈怠懒惰,觉得做不到,其实是可以做到的。

第八品静虑品所讲的菩提心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很殊胜,真的很殊胜,会彻底颠覆我们无始以来的想法,通过这些窍诀,自他平等自他相换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接着,第九品讲了胜义菩提心和空性智慧。但是,讲世俗菩提心很殊胜的地方,就是在第八品。有时我是这样想的,前面的很多品应该都是在为第八品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作铺垫。我们通过学习第一品至第七品,内心的承受力和利他方面的思想,一路过来逐渐在酝酿播种,要准备成熟但找不到一个门径,第八品讲到自他平等自他相换,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我们就知道,自己是完全可以胜任利他的,内心当中一下子生起了承担利众的责任,以前不敢想的利益众生的想法就可以生起来了。我们学到后面还会进一步有所触动,这里相当于提前打个广告。

以上是断除自轻凌懒惰的总说。

壬二(广说)分二:一、修思维因无有能力而懈怠之对治;二、修缘难成而懒惰之对治。

这有两个内容,广说还是讲在断除自轻凌,没有离开总科判。

第一个科判主要是修持对治,修什么对治呢?思维因无有能力而懈怠,这是我们所要对治的内容。这种懈怠源于我们认为“因无有能力”,就是说我没有发菩提心的能力,没有具足成佛的因,那么我怎么会有成佛的种姓呢?所以就怀疑自己怎么可能成佛。从因上面就开始退失了。

第一个科判当中“因无有能力”和第二个科判的“缘难成”是对应的,对照起来看,科判的意思就比较容易理解。

第二要修持的是缘难成而懈怠的对治。缘是助缘的意思,就是因缘当中的缘。因缘分主因和助缘,我们成佛的种姓是因,后面的缘就是六度,比如布施持戒等等助缘。这种修法的缘我认为难以成立。

那么,我们具有成佛的种姓,通过学习之后就可以产生定解,就断除了因为思维因无有能力而懈怠的懒惰。对于第二个“缘难成”,我们有了成佛的种姓,那持戒、安忍、精进这些助缘能不能修成?比如布施就很难修,要砍断手脚布施出去等等。也就是说,因为修持缘难成而懈怠。其实我们学了之后就会知道这个缘也是可以修成的,因为这个引起的懒散也可以断掉。

癸一、修思维因无有能力而懈怠之对治:

颂词有三颂,首先讲前两颂:

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

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

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

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

字面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退却,说自己不能成佛。佛陀以真实语在经典中宣讲,所有的蚊虻、蜜蜂、苍蝇以及蛆虫……这些旁生如果发起精进力,都可以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当然这有点困难,但假如它们发起的话,也可以证悟。

颂词讲到自轻凌懒惰的一种具体表现,即是“自退怯,谓我不能觉”。自退怯是自轻凌懒惰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谓我不能觉”,像我这样弱小、恶业深重的众生,怎么可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呢?这样思维就想退缩,开始懈怠不愿精进,不愿为了成佛积累资粮,觉得我这样的人没有成佛的种姓,不可能成佛。

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不应自退怯”。为什么呢?下面会引用《妙臂请问经》的教证来回答。

颂词讲“如来实语者”,佛陀断除了妄语的因,所以是实语者。我们以前分析过,妄语的动机无外乎几种:有时为了保命,不说妄语会被杀害。但佛陀没有必要,他在因地为了度化众生,主动舍弃身体,对生命的执著早已看破,这个因佛陀早就断掉了。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很多公案记载,佛陀为了度化众生,不惜舍弃生命。比如为了求法,跳入火坑。为了利益众生,舍弃生命不仅一两次、三四次,而是无数次。这就不是偶然的,不是热血沸腾而抛弃生命的。凡夫有时热血上涌,说“我可以为他死”,话刚出口就后悔了。当然在某种环境中一时热血沸腾,做出为他人舍弃生命的事情,也有这种情况。但佛陀是在很清醒的状态中,可以权衡利弊的情况下舍弃生命的,这绝对不是偶然了。所以在因上,佛陀已经断掉对自己生命的执著,因此不会为了生命而说妄语。

有人为了财富说妄语,那么佛陀会不会为了钱财而说妄语呢?绝对不会。通过佛在因地的修法就知道,为了利益众生,他连身体都可以舍弃,自己的国家、喜爱的东西、所有的财富都无数次的抛弃掉,所以,佛陀为了财富说妄语的因也没有。在妻儿、名誉地位等方面,从佛的因地,都可以找到断除这些执著的修法过程。所以佛陀没有说妄语的必要,可以证明是实语者。

《经庄严论》中弥勒菩萨也用了这样的理证,说明佛断了妄语的根本因。所以可以说“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

什么真实的语言呢?就是《妙臂请问经》中讲的:“所有的昆虫,乃至猛虎、狮子、犬等一切众生,如果发起了精进力,也可以成就无上正等觉。菩萨如是真实随学,成为狮、虎、犬、鹰、狼、鹤、乌鸦、鸱枭、昆虫、蜜蜂、蚊蝇、虻之彼等,亦将成就无上菩提佛果。我转为人时,纵遇命难,然为何失毁获得菩提之精进?”经典中也是这样讲,如果菩萨真实随学,即使成为这些旁生,如果发起了精进力,也可以证悟无上正等觉的果位。

况我生为人,明辨利与害,

行持若不废,何故不证觉?

前面讲了所有修法的所依中,人身是最好的。我们可以明确地辨别利害关系、取舍之道,行持如果不荒废,为什么不能证悟正等正觉的果位呢?绝对可以证悟!

这就可以打破,认为自己不能成佛的怯懦之心态和自轻凌懒惰。有些人会耽著自己的自卑,当成自己的优点,其实这没有优点可言,完全是懒惰的表现。佛陀讲如果发起精进力,旁生都可以成佛,何况我已经得到了人的身份?

从明辨利害的角度讲,人远远超胜旁生。我的身体可以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而旁生、天人的身体做不到。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就离成就非常近了。另外,我的思想也可以明辨利害关系。虽然旁生有些比较聪明,但也不能完完全全分辨利与害。佛陀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也没有刻意地显现出旁生的形象,即便显现,也不是通过讲解正法的方式来利益众生的。为什么显现人的形象成佛利益众生呢?就是因为人道能够更加深入地接触佛法,可以明辨佛法的意义,能够了知利害关系取舍之道,可以思维世俗谛和胜义谛、发菩提心等等,这些都可以做,而我恰恰就转为了这样的身份。

“行持若不废”,如果我能够不放弃行持菩萨行,按照正确的道路修持下去,绝对会成佛,为什么我就认为自己成不了佛呢?本科判的意思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告诉我们一定能成佛。第一、佛的教证告诉我们,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潜力,也即是每个众生皆有如来藏,皆有成佛的种姓;第二、佛告诉我们旁生因为有佛性的缘故,如果具足精进力连它也可以成佛(当然旁生也有很多种,有些是菩萨化现的旁生,有些是真正的旁生,真正的旁生到底能不能具足精进力,这个不好讲,但如果具足精进力,也肯定能成佛);第三点就是,何况是我作为人,如果我精进的话,我为什么不能成佛?佛陀讲旁生具足了精进力都能成佛,那么通过这句话就完全可以打消我不能成佛的想法。这其实说明了,人具足了精进力更能成佛,直接就把我们相续当中的自轻凌懒惰断掉了。

以上是通过佛的实语者的身份,通过权威、正量的身份告诉我们一定能够成佛的。在其他的窍决、教言中也告诉我们一定能够成佛的几个依据,我们以前也讲过,这里再讲,因为这个很重要。

第一个是每个众生都具有佛性。《妙华莲华经》、弥勒菩萨《宝性论》等很多经论,都以佛的智慧作为教证,或通过一些推理来告诉我们,不管是人也好,旁生也好,一切众生都是具有佛性的。所以,成佛的第一个主因就具足了,所有因缘当中,这个是最主要的因。

第二点,既然我们具有佛性,为什么不能成佛呢?主要原因是因为内心当中有障碍,或者说有妄想、执著。如果不去除障碍,我们便无法成佛。障碍又叫客尘,是可以去掉的。有些人问,即然这样,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众生没有现见佛性呢?虽然有佛性,虽然客尘可以被去掉,但是如果没有佛的教言,我们自己是不懂得怎么样去除的,而佛的教言这一点是很难具足的。

第三点就是佛救度众生的事业是不会中断的。佛的事业是什么?佛的事业就是告诉我们有佛性以及去除客尘的方法。佛出世就为了做这个事情,而且是不间断的。佛在世时以佛的形象来告诉我们,佛涅槃之后,他一代一代的传承弟子安住世间当中,反复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现在我们学佛依止上师,上师也在做佛的事业,上师告诉我们成佛是可以做到的,我们有佛性,客尘可以被去除掉,也告诉我们去除客尘的方法,不间断这个事业。并且佛在涅槃之后还在无数事业当中显现化身,叮嘱这个事,所以佛陀的事业是永不间断的。只要我们与佛法结了缘,就能一次又一次地接受这样的信息,一次又一次串习去除客尘、现前如来藏佛性的方法。所以,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因缘。

《经庄严论》也告诉我们,整个法界当中,每一刹那都有众生在成佛,就是现在的这个当下,都有很多众生在从凡夫成就菩萨,从菩萨成就佛果。每一刹那都有人在成佛,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他们具足了因缘,他们成佛了,那么我现在具足因缘也可以成佛。

这三个要点即为,第一众生都有如来藏,第二覆盖佛性的障碍可以去掉,第三佛陀的事业是不会中断的,所以毫无疑问肯定可以成佛。我们通过这个方面,可以抖擞精神,去掉自轻懒惰,发起想要成佛的心。我们如果发起了想成佛的心,这就迈出了第一步,下面就是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要迈得稳,坚持地迈下去,渐渐就可以到达成佛的果。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地学习,需要坚固我们的正见,需要道友的帮助,需要上师的加持,需要一系列因缘护持我们往前走。各种因缘具足之后,资粮一旦圆满我们就会成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觉得众生很难度化,不敢发菩提心或者发菩提心很困难。但我们想一想,自己具有佛性,当然可以成佛,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如果觉得众生太难度化而不敢发菩提心,那我们就把自己具有佛性放在对方身上,他也有如来藏,再难度化他也有佛性,所以是也能成佛的。《宝性论》如来藏品讲到五大利益,其中一个就是,因为了知众生都有如来藏,所以发菩提心的时候就不会害怕。有什么害怕的呢?如果众生没有佛性,要重新安一个佛性是很困难的,怎么样安也安不了,而正因为他本身就有佛性,所以我们精进地发心度化每一个众生时就有了动力。因为他自己是具足潜力的,只要我用的加行方便到位,时间到位,他就可以苏醒,发起菩提心。

就像我们一样,因为有佛性如来藏,所以上师在很长的轮回过程当中,一次又一次地转到我们身边,帮助我们,提醒我们。到了这一世因缘成熟,我们直接在上师面前学习《入行论》,或者通过网络通过法本,告诉我们菩提心,告诉我们可以成佛。我们现在就可以发菩提心了,而以前根本不能发的。再经过一段时间,通过上师的加持,我们的发心会越来越坚固、增长、广大,沿着这个修下去最后就可以真正地成为菩萨,成就佛果。

从这个方面来观察,因为了知众生具有佛性,发菩提心就不会觉得困难,因为他必定是一个好人,只不过暂时有了污点,他是可教的。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他是有佛性的,显现上面再凶残,反正他有佛性,我们可以一世一世地去教化他,像上师一世一世教化我们一样。每一世种一点善根,反正这个善根总有一天会成熟、圆满,圆满之后就像我们一样也可以进入佛门学习,发菩提心,将来做弘法利生的事。即然如此,那么发心成佛不是问题,发心度化众生也不是问题。

大家如果有机缘可以学一学《宝性论》,里面对每个众生具有如来藏的道理,讲的非常殊胜,这样就不单单是听到佛讲众生都有如来藏,而且通过甚深的教理帮助我们产生定解。我们了知这些之后,发菩提心帮助众生方面就真正没有问题了。通过以上的观察,我们就可以断掉因思维无有能力而懈怠的懒惰。

今天的课程我们就学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