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161课

《入菩萨行论》分了三大内容:首先菩提心胜宝未生令生起,这是第一、二、三品;然后菩提心生起之后,不能退失的是第四、五、六品;最后在不退失的基础上,要让它辗转增上,这是第七、八、九品。

其中第七品,在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不退失的基础上,都能增上的方便就是精进,不管是修世俗菩提心,还是修胜义菩提心,缺少了精进,是绝对无法让菩提心增上的;第八品主要是讲世俗菩提心,让世俗菩提心增上的窍诀就是静虑品。因为前面已经讲到了世俗菩提心的内容,但是要让它再再地增长,就是第八品——静虑;胜义菩提心是讲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智慧,这种智慧增上就是第九品——智慧品。

《智慧品》是让胜义菩提心能够再再增上的殊胜窍诀。胜义菩提心,前面讲到了二谛,认知二谛不同的补特伽罗,以及对二谛的一些辩论。现在我们讲的是修道部分,“了知世俗如幻而修道”和“了知胜义空性而修道”。“了知世俗如幻而修道”中,有“真实宣说”“所修道之自性”和“修道之果”。前面两个科判我们已经讲完了。

壬三、修道之果:

安住如幻而进行修道,它的果是怎么样的呢?

分三:一、虽无发心然能成利;二、作者虽灭然有作用;三、虽无心然能生福。

通过了知这种道,然后修持这种道,那一定有它的果,果是依缘而起的。前面了知空性之道,然后修持空性之道,这是它的因缘。因缘一旦缘聚之后,就会产生果,所以修道之果也是必然的。

了知修道之果,对我们来讲,也许现在还没有开始修道,所以修道之果还没有现前。虽然没有现前,但是我们必须要了知。因为在世间当中,有些人会想,把我的时间和精力、人身投入到修持空性当中,或者投入到某个事业当中,那它到底有什么结果?这个结果是不是我预期的、我想要的?如果我们通过分析、观察,或者别人介绍,这个果其实不值得去追求。我们会提早放弃追求这个果之道,它的因缘我们就不会想要去累积。如果这个果非常有必要获得,比如此处的修道之果,如果提前知道了修道之果,我们就愿意把时间、精力投入到修持空性之道去,所以这个果对我们而言,虽然遥远,但是必须要了知。

就像我们也要知道,佛果的功德是什么?事业是什么?菩萨的境界是什么?了知了这些,现在我正准备投入菩萨道、佛道的修持当中,如果提前知道了,它有这么善妙的结果,我们就可以下定决心真正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修道之中。所以,我们要了知修道之果。

这里是讲空性之道,空性之道关系到空性之果。这里的科判、颂词,其实和总的科判、颂词意义,是相连接的。因为这个地方讲的是修持空性之道,获得了空性之果,而中观宗的意思讲,如果修持如幻的因缘、如幻的空性,可以获得如幻的佛果。佛果其实也是空性的,是无自性的。

这里别人有些想不通的地方,针对空性之果,也会有一些疑惑。因此,我们从三个方面来遣除疑惑,安立修道之果。第一,虽然没有发心,但是也可以成利,这也是我们相续当中经常有的邪见。第二,作者虽然灭了,但还是有作用。第三,虽然没有心,但也能够产生福德。

癸一、虽无发心然能成利:

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

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

摩尼宝和如意树,虽然没有心,但是也能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同样的道理,因为众生的福德,和佛陀在以前修菩萨道的时候,所发的宿愿,二者结合,佛陀也可以显现在众生面前,宣讲教言等等。虽然它无心,仍然可以成办利他的事业。

下面我们展开来宣讲,“虽无发心然能成利”,怎么理解呢?这来自于某些人内心当中的疑惑或者邪见。前面颂词当中,讲到了心不修一切的内容,“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无实离所依,彼岂依心前?”这是“对境不成立”的颂词。“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这是“心不缘一切”的颂词。

紧接前面的内容,“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在我们的心面前,有实法和无实法的相,全部已经不缘,不现前了。这时候我们的心,也达到了最寂灭的阶段,“无缘最寂灭”。这是佛或者菩萨的境界,所获得现前的果。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内心的分别念或者有些人的疑惑,紧接着开始提问,如果已经是“无缘最寂灭”了,这时候心已经没有了,有实法和无实法也不现前了,心也不执著一切,已经寂灭了。既然如此,那佛陀就没有心了,如果佛陀没有心,他怎么想:“这是众生,我要去利益众生。”这不就是没有利他的想法了吗?

而一切的行为都来自于想法,如果佛陀没有利他的想法,当然不可能有利他的行为,也就不会有利他的事业。所以这种佛果、空性之果,到底有什么用呢?虽然大乘当中讲,修空性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但是现在看来,修空性获得的佛果没有心,没有利他的想法,也没有办法利生。从这个角度,很多人就开始产生疑惑。

为了遣除疑惑,我们说:“佛陀虽然无心,但是也能够成办利他的事业。”“虽无发心然能成利”,我们要了知佛陀没有分别念。其实前面的问题,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提的,因为我们是有心的,尤其是现在我们要利益众生,“众生很可怜,需要佛的救度,佛陀知道他们的想法之后,佛陀会显现化身,然后相合他们的想法去利他。”佛陀在讲法之前也会思考,“这个众生是怎么样的根机,我怎么样跟他宣讲正法。”如果这样想,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我们的这些疑惑,几乎都是跟随众生惯有的思维而来的。

当然对这个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阐释、回答。因为这毕竟是众生的想法,众生永远不知道佛的想法,所以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想法强加于佛。这是另外一种回答的方式,和这个地方不是直接相连的。

这里主要是讲空性,“佛陀的心已经最寂灭,证悟空性了,不现前心了,还能不能利他?”我们说:“虽然是空性的,虽然没有分别心,但是仍然可以利他。”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寂天菩萨用了一些比喻,因为颂词意义比较抽象,通过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来进行说明。摩尼宝和如意树是这里出现的比喻。针对刚刚学习佛法的人,或者在一般中国人的思想当中,摩尼宝、如意树是什么?现在的人很难知道。但是当时寂天菩萨住世的时候,印度人民普遍对摩尼宝、如意树的概念非常熟悉。

摩尼宝、如意树针对汉地来讲,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或者在我们的观念,能够理解的是聚宝盆、摇钱树,相当于这些东西。聚宝盆、摇钱树,它们也是无心的。但是如果你有心愿,它就可以现身,满足众生的愿望。

回到颂词来讲,首先是摩尼宝,在劫初的时候出现于人间,天界有摩尼宝,龙宫龙王头上也有摩尼宝,极乐世界等很多净土都是以摩尼宝作为装饰。在佛本生传当中,佛做菩萨的时候,也是为了利益众生,经常到大海里面去取摩尼宝,这方面的公案很多。

摩尼宝的功能非常强大,是众生的福报现前。有很大福报的众生可以获得摩尼宝,摩尼宝其实就是如意宝的意思。如意宝的功用是什么样呢?有些地方讲它可以发光,发出很强烈的光明。摩尼宝在的地方,相当于小太阳一样,光明可以照亮很大的地方。这是摩尼宝可以发光遣除黑暗。摩尼宝可以消除传染病等很多疾病,祈祷摩尼宝能遣除疾病;还有你心中所想,你想要有财富、房屋、衣服,想要有很多的财宝、珍宝等等,都可以祈祷如意宝。祈祷如意宝之后,如意宝就可以如意——如我们的心意,降下所需,所以叫做摩尼宝、如意宝。

当然如意宝很难得,一旦得到之后,要让如意宝显示巨大的功能,还需要一定的程序。在很多佛传当中,菩萨在使用摩尼宝的时候,都有这种讲法。取到摩尼宝之后,选择吉祥的日子,然后菩萨或者使用摩尼宝的祈祷者,首先斋戒一天、三天,然后沐浴、焚香。把摩尼宝供在高床的顶上,有些地方讲一根很高的竹杆上面,像这样很高的柱子或者棍子上面。把它置于高处,显得尊贵,然后下面焚香,认认真真的祈祷。祈祷之后,摩尼宝首先吹微风,把地上的不干净的东西吹掉,然后下一点小雨,滋润土地,不起灰尘,就开始如意降下珍宝、黄金、白银、衣服、食品。如意宝就是这样,可以满足世间人的一切愿望。所以说如意宝的功能很强大。

如意树其实也是一样的,在北俱芦洲就有如意树,劫初的时候也有如意树,三十三天、极乐世界都有如意树。尤其是三十三天,我们平时讲过,如意树也是天人和阿修罗发生战争的导火索,因为如意树的根在阿修罗界,但是树在天界,所以阿修罗认为这个树是我们的,因为树根在我们的地盘上面。但是长着就长到三十三天,天人就从如意树上面取自己所需求的一切饮食、受用、乐器……什么东西都从树上面取。所以阿修罗非常的嫉妒,就开始为了争夺如意树和天人发动战争。天人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为了保护如意树,就开始抵御,就这样发生了战争。如意树在三十三天,主要是天人所受用的宝树,能够如意赐于天人、赐于众生财富的如意树。

那么,能够成办如是利他事业的如意宝和如意树,有没有心识?其实是无心的。摩尼宝其实就是一个珠子,有些地方说,不认识的人以为是一般的一块石珠。有些地方描述它光滑、闪亮。不管怎么样,它就是一个珠子,没有心识的。但没有心识,能不能满愿呢?可以满愿。虽然没有心识,但是有这种因缘,是福报所形成的,所以也可以满愿。

还有一种说法,上师讲记当中讲到,现在佛陀的舍利,到正法灭的时候,所有瞻部洲的舍利,全部进入到大海中,变成如意宝,被龙王所收藏。如意宝可以佛不在的时候,通过满足众生愿的方式,来给众生继续谋福利。佛陀在世的时候,当然他的教言、身像,都利益众生。佛陀涅槃之后,他的教法、弟子,还在世间利益众生。即便最后教法隐没了,佛陀的舍利还要变成摩尼宝,以这种方式利益众生。

其实摩尼宝也是无心识,没有想过这些众生在向我祈祷,我要满足他的心愿。这种想法是没有的,但是“无心能满愿”。如意树也是一样,显现上是一颗树,无心,也是无情的。但是它可以满足众生,也没有想过要满足众生的愿,然后赐予众生一切的所欲,并没有这样。摩尼宝和如意树在当时的环境当中,是大家都认同的比喻,所以此处也是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这就是“无心能满愿”的例子,这个例子大家能接受。

例子讲完之后,话锋一转,转到意义上面,同样的道理“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因为众生的福德和宿愿的和合——宿愿是佛陀以前在当菩萨的时候,他所发的善愿——所以一切诸佛在众生面前,也会现身。

佛陀的心识已经证入空性,已经寂灭。他没有说:“这些众生可怜,需要救度。我一定要去救度他。”然后起一个心,动一个念之后,把自己的化身,显现在众生面前,度化众生。其实没有这种想法。虽然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因为众生的福德和佛的宿愿和合的缘故,虽然无心,也能够显现利他的化身,这是完完全全可以做到的。

宿愿是什么?宿愿是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发了菩提心之后,为了利益众生而修六度。我们现在发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以后要利益众生,所以我要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修四摄等等。

现在我们所修的一切,都是以菩提心摄受,我成佛之后,要利益众生,这就是发了菩提心之后,要利益众生的宿愿。因为有了这个愿,而且愿望很强大,愿力在因地的时候,再再的发,每天都发,不间断地发,而且把力量越发越强大,越发越威猛。最后的时候,愿力就非常强势、非常威猛。

佛陀以前的宿愿在这个地方,还有众生的福德在某个时间段成熟了,那么众生的福德相应于菩萨发的宿愿,二者因缘和合,佛陀现身了。佛陀现身于世,度化众生,一定要观待两个因缘,一个是佛陀自己的功德,一个是众生的福德,二者之中,缺一绝对不可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如果只有佛陀的宿愿,众生的福德没有成熟,就没有办法感召佛陀显现化身去利益他们。所以只有佛陀的功德,只有宿愿,而没有众生的福德成熟,佛陀也无法利益众生;那么如果众生的福德有了,但是没有佛陀以前发的愿,也没有办法显现。

所以度化众生一定是两方面的事情。如果众生的福德强盛,这个时候佛陀就现身。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现身在印度金刚座成佛,其实也是这样。第一是释迦牟尼佛,以前发过利益浊时众生的大愿,这个愿力成熟了;第二是当时众生的福报,非常的强盛。众生的福报成熟了,再加上佛发愿在五浊恶世的时候,利益瞻部洲的众生,二者因缘和合之后,佛就现身了。

宿愿还有一种理解方式,佛陀当时直接所度化的这些众生,他和菩萨在因地的时候,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缘。比如佛陀在做国王的时候,以身布施,为法舍身,对着他的国民,王妃、王子,还有很多臣民等等,说:“我成佛之后,一定度化你们。”还有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佛陀也是说:“你现在用利刀来割截我的身体,以后我要用智慧利刃,来割截你的烦恼。”也是发了愿。后来歌利王成为憍陈如尊者,成为佛陀的首批所化。

佛陀在因地是慈力王的时候,有五个罗刹去吸国王身上的血、吃他的肉,当时佛陀也发了愿:“现在我用血肉来满足你,以后用正法来满足你。”佛陀针对这些都弟子都发了愿。还有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有一世转成很大的乌龟,当时有五百个商人船翻落海,落海之后,大龟把五百商人载在身上,把他们运到了海岸,五百个商人就得救了。海龟非常疲劳,趴在海岸上休息,来了八万四千蚊子、苍蝇,趴在乌龟身上吸血。这时候乌龟想:“如果我回到大海,会很轻易地摆脱它们,但是如果一进去的话,这些虫子就要死。”所以他发了大悲心,趴在海滩上不动。因此就去世了,当时也发愿了,他说:“现在我以血肉满足你们,以后我要用正法来满足你们。”佛陀证道的时候,五比丘首先证道,世间出现了三宝,还有八万四千天子那个时候见谛,得到了初果,这也是以前有发愿的。

现在我们开始对接触的众生,身边的宠物,看到的人,所看到的旁生,蚊子、苍蝇等等,我们对它发愿:“以后我成佛的时候,要利益你们。”这真的很有必要,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自己发愿是自己在圆满善心,修持菩萨道,对方接触自己就不会成了无意义,否则以烦恼心、无记心接触众生,接触就接触了,不会成为以后自他利益的因。但是发了善愿,自己积累资粮,对方也因为自己所发这一念善愿的影响,也会成为以后进入佛门的因缘,成为自己的所化对象。

以上是说“宿愿”。而“因福”,是在因地的时候,这些众生也是和菩萨结过缘,供养过,或者赞叹过,反正结过这样或那样的缘,有一定的福德。像这样,因为众生有福德,菩萨有宿愿,要救度他们的缘故,所以就在他的面前,直接显现具有非常善妙身体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身,通过十二相成道的方式,直接显现化身。

这是佛陀出世的因缘,通过福德和宿愿,这是直接所化,这批众生能直接见佛、闻法、发菩提心、证悟菩萨道,这些众生的福报是最大的,他们是直接的所化。后来有因缘、有福德的这些众生,逐渐获得了解脱,或者已经做了利益他们的事情,众生的福业越来越少,有因缘的众生越来越少,慢慢佛陀显现衰老,然后趣入涅槃。所以佛现不现身,一方面佛陀的愿是永远不尽的,但是,众生的福德也是佛陀是否出现的直接因缘。佛陀虽然是遍智,远离一切障碍,随时可以现身,但是所化的众生没有福报了,显现身体也没有任何的必要,没有任何的作用。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利益众生是两方面的事情,不是一方面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们说:“佛陀的能力这么大,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这么大,为什么这个事情管不了?那个事情管不了?”其实佛很想救度众生,他有这个能力,但是如果所化、所救度的众生,缺少善根因缘,也不起作用。虽然你是众生,但是你没成为所救、所度化,没有福报,也没有善根、因缘,不会成为所救,能救所救的关系,就没办法安立了。众生福报越来越消减,然后佛陀入灭。

我们现在还有一些福报,佛入灭之后,后面的众生慢慢也积累了一点福报,所以佛陀的菩萨、弟子,或者佛陀显现的化身,也会在众生面前示现。但是佛陀显现的化身,或者大菩萨显现的善知识形象,和真正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陀,从显现上来讲没法相比。佛陀显现上相貌圆满、种性圆满、智慧圆满,神通、神变圆满。既有这样的能力,也能够这样显现,这是众生的福报之大,可以直接感召这么圆满殊胜的善知识。我们现在的说法叫上师,当时他们的上师是指佛陀。

后来众生的福报,逐渐不是那么圆满了,但是因为他也有一定的佛缘,所以能够得到度化。这个时候,佛陀可能在他面前示现善知识,他也是佛,但是因为众生的福报不够,所以在他面前所显现的上师,可能有某种缺陷。不是说佛有缺陷,而是说众生的福报有缺陷,所以在他面前显示的上师,也有缺陷。

现在来讲,其实也是这种道理。我们的上师和真正的佛无二无别。但是因为自己的福报没有那么强盛,所以在我们面前示现的上师也是这样的。我们不能说,他和我们一样是凡夫人。因为我们的善根、因缘,只能感召和我们的善根福德,相等同的善知识形象出现,所以相貌等很多方面,和佛相比是有差别,但在相续当中,和佛功德无二无别,只是显现在我们面前的善知识的形象就有差别。这也是福德和宿愿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有时候说,上师虽然是凡夫人形象,但是他的心识安住在佛的智慧当中,显现上是凡人,但是他的境界超越凡人,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众生有福德,佛有宿愿,诸佛就会现身,如果缺少了众生的福德,佛陀也没办法现身。

我们平时也会疑惑,佛陀能够长久住世,为什么没有长久住世,其实就是福德和宿愿两方面的问题。上师救度我们,我们也要配合才行。虽然上师很想救度我们,但是我们不配合,自己不去闻思修行,上师也没办法直接把你的头发抓住,然后带到极乐世界去,这是没有的。如果可以的话,肯定会做。因为佛的悲心,没有任何人能超过。如果真正能够做得到,以他的悲心不可能不做,把我们的头发直接抓住带到极乐世界,把你安住在解脱地就够了。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做不到。

“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这也说明佛陀虽然没有心,但是因为以前的宿愿和众生的福德相应,所以佛陀现身。他没有发心,没有起心动念,今天我要度化张三,明天我要度化李四,后天度化王五等等。有没有这样呢?没有这样的想法,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分别心。也没有思考今天应该度化中国的弟子,明天应该度化美国的弟子,没有这样的分别。反正他有宿愿,和他有因缘的众生福德成熟了,他会自然而然显现在他面前。他虽然没有起心动念,但是仍然可以成办利他的事业。

《入中论》中也有一个比喻:“如具强力诸陶师,经久极力转机轮,现前虽无功用力,旋转仍为瓶等因。”犹如一个强力的陶师——做陶瓶的陶师,刚发动机器的时候,他很勤作地转动机器。现在印度还有很原始的做陶器的泥巴,然后机器自己转动,泥巴只要扶着,就能造成各种各样的形象,现在电视上还在演这种古老的工艺。他刚开始的时候发动它,恒时去转动机器,最后“现前虽无功用力”,转到一定时间之后就停了,不用转了。虽然那个时候没有使劲了,但是因为以前勤做的缘故,所以机轮一直依然自动旋转,“旋转仍为瓶等因”。

对照意义说,“如是佛住法性身,现前虽然无功用,由众生善与愿力,事业恒转不思议。”同样的道理,佛住在最微细的法性身中,现在虽然没有功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想着要去利益的众生。但是因为众生的福报和自己的愿力,佛陀也会现身。这是月称菩萨《入中论》的颂词。

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知道,虽然没有心,仍然可以成办利益。通过修空性,你的心已经寂灭了,没有能缘所缘,没有能执所执,也没有众生,没有想度化众生的心,能不能够利益众生?仍然可以。通过这种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就可以理解,虽然无发心,但能成利。

癸二、作者虽灭然有作用:

如人修鹏塔,塔成彼人逝。

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

就像一个人发心修大鹏的塔,塔修成之后,这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去世了。虽然已经去世了很长时间,但是塔灭除毒的功用,仍然存在。

这句话是比喻,后边还有意义。首先讲比喻,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前边讲了宿愿,佛是没有心的,凭着以前的宿愿和众生当前的福报成熟结合之后,佛陀就现身,前边是这样的理论。

紧跟前边的理论,对方说:“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你忽略了,菩萨的愿力是他在有心识的时候不断发愿,圆满六度万行,但他一旦成佛,愿力就泯灭了,泯灭了还能起作用吗?泯灭之后,还能起利益众生的作用,是不应理的。前边讲宿愿,如果菩萨有愿,我们可以讲,但是菩萨最后也要成佛。成佛之后,心已经灭了,以前的愿力现在已经没有了,还能利益众生,就不合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回答说:“作者虽灭,然有作用”。这也是比喻和意义对照,首先讲比喻,再讲意义。

这个比喻是“如人修鹏塔”。以前印度,现在的地盘在尼泊尔,有个婆罗门叫桑吉,当时有很多众生被龙病困扰。龙病是一种病,这种病的起因是得罪了龙。龙属于旁生道,嗔心很大,而且非常爱干净。

我们在用水的时候,不注意染污了水源之后,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是水源和龙宫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在湖里,或者在泉水泉眼里边用水不慎,通过水源把染污传到龙宫之后,很多龙子龙女龙孙,由于染污就会生病,有些地方讲皮肤溃烂,很痛苦。龙本来嗔心就很大,现在让它痛苦的话,它会对水源造成染污的人进行惩罚,让他们得龙病。麻风病就是龙病的一种,还有比如严重的风湿。当然风湿不一定都是龙病,但是很多严重的风湿,就是由龙病所引起的,龙的能力导致生病。

以前在佛学院也是这样的,佛学院有一口龙泉井,去过佛学院的人都知道。有些道友在龙泉井洗衣服,不注意把水弄脏了,法王有时候就在课上讲:“你们把水弄脏了,这些龙不会来找你们,都是来找我。”意思是法王承担了很多弟子,因为龙发怒之后,降下的很多疾病。由于这个缘起,即便是成就者在显现上也是这样的。

平时我们在用水的时候,当然现在自来水不一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在清静地方的泉眼、泉水,用水要很小心,如果不注意,染污了水,会让龙生病,如果龙生病,它就会让我们生病。

在藏地或者其他的地方,洗东西的时候,比如洗内衣、内裤,要尽量离泉眼、水源远一点,像这样就要好一些。这也是世间当中的一种缘起。虽然我们是学佛法的,但是因果或者世间的规律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害了别人,别人也会对我们不客气,对我们的修行来讲,也会成为一定的障碍。所以尊重别人的习惯、想法,作为一个佛弟子来讲,是应该做的。

当时有很多人患了龙病,非常痛苦。这个时候,婆罗门桑吉发愿,他要修一座鹏塔,大鹏鸟是龙的天敌,虽然龙可以兴风,可以降雨,它的能力非常大。有四种不可思议,咒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龙力不可思议。龙的力量不可思议,是很大很大的。

虽然龙的力量很大,但是它也有天敌。天敌就是大鹏金翅鸟,所以很多人得龙病的时候,上师会让他修大鹏鸟,念大鹏鸟的心咒。还有一种说法,如果你在念修大鹏鸟心咒的话,在念咒期间,最好不要向河里、江里吐口水,因为你的口水是通过念大鹏咒加持的,所以你把口水吐在水里,就会伤害龙,以前也听过这样的说法。虽然现在我们很多人没有修大鹏,没有念大鹏的心咒,但是这方面也要注意。

他开始准备修鹏塔,首先是加持材料,他对每块石头、每块砖、每个修塔的原料,全部通过修大鹏金翅鸟、念大鹏心咒的方式,加持之后,修成一座鹏塔。修完之后发愿,愿能够供养这座塔、转绕这座塔、顶礼这座塔的人,都能消除龙导致的病痛。不久他就去世了。虽然他已经去世,过了很久,但是塔修成的时候,他发了愿,对塔转绕能够去掉龙病,即使他去世之后,人们去转绕,还是可以消除龙病。上师在讲记当中提到,现在尼泊尔这个塔还在,据说还是非常灵验。

所以发愿的人,科判讲“作者虽灭”,作者已经去世很久了,但是他的愿力还在这儿,所发的愿力,还是在起作用,所以作者灭了,它的力量就没有了吗?作者虽灭,依然有作用。就像这座鹏塔一样,鹏塔经过这么长时间,“灭毒用犹存”,它灭除龙毒的功用仍然还存在,这是它的比喻。

下面我们再看它的意义:

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

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菩萨随着菩萨道,修持菩提行,最后圆满成就了正觉宝塔,菩萨圆满成就了正觉宝塔之后,虽然已经趣入涅槃、寂灭当中,但是他仍然可以成办众多的利生事业,就像鹏塔一样。

“随修菩提行”,众生发愿跟随佛的足迹,跟随大乘之道,就是“随”的意思,修持大菩提行,发菩提心,修持布施、持戒六度,积累资粮、忏悔罪障,慢慢扩展自己的心量,修了一定时间,有的地方说三个无数劫,有些就说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像这样,所有的因缘都已经成熟、圆满了,所以成就了佛果。

这里把佛果正觉比喻成塔,和前面的鹏塔是相对应的。“圆成正觉塔”,已经圆满地成就了佛果宝塔。“菩萨虽入灭”,成佛之后,菩萨就入灭了。

入灭有两种含义,有时说菩萨入灭,就是去世了,涅槃或者圆寂意思。还有一种翻译就是圆寂,圆是圆满,寂是寂灭,圆满了功德法,寂灭了一切的烦恼、过患,圆寂本身是非常好的意思。但是现在很多人说圆寂、涅槃了,就是死了,好像觉得不吉祥。其实它本身的意义是圆满和寂灭,圆满了功德,寂灭了烦恼,意义非常殊胜。

菩萨入灭的意思,我们不要理解成菩萨死了,而是他舍弃了这种身份,进入了佛果,佛果就是大涅槃,大涅槃就是大圆寂,彻底究竟的圆满和寂灭,这叫菩萨入灭。菩萨在十地之前还有一种分别心识,但是一旦入灭,证入佛果,获得寂灭的果位,他的分别念就寂灭了,现前了佛功德。

所以,“菩萨虽入灭”,菩萨对应前面的作者,菩萨是发愿的作者;入灭的意思,就是菩萨从菩萨位进入了佛位,心识已经彻底灭掉了,对应科判“作者已灭”。但是作者已灭之后,起不起作用呢?“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他虽然入灭,但还是照样成就圆满众生的利益,这没有任何矛盾。

菩萨这个作者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的愿力还存在,并不是说作者一灭,他的愿力也跟着灭了。就好像前面的鹏塔一样,修鹏塔的人,虽然已经去世很长时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个塔,他所发的愿力还存在。所以很多时候说,乃至于这个塔存在期间,都有灭除龙毒的作用,哪怕是还有一批砖在,这批砖就能够成就它的作用。

因此,“菩萨虽入灭”,虽然他已经没有分别心了,但是他的愿力不会随着菩萨心识的寂灭而寂灭。菩萨发了什么愿?乃至于轮回未空之间,乃至于还有众生在流转的时候,我都要利益众生,就是说永远不会灭、不可能灭的意思。

菩萨虽然已经成佛了,他这个心没有了,但是他的发愿力会一直存在下去,因为他所发的愿就是利益一切众生。如果他当时发愿度化十个众生,那这十个众生度完之后,他的愿力就没了。但是他发的愿是一切众生,无量无边乃至有一个众生存在。因此,他的愿力不会消失。为什么现在让我们发大愿?也是这样的意思。

虽然已经入灭,但是他的愿力永远都会存在,还是仍然能够成就利益众生的殊胜事业。以上就是它的含义。我们在讲它意义的时候,也许有些众生或者道友听完之后,也会有疑惑。以前我们在学的时候,也产生了疑惑。

这个问题虽然通过比喻解决了,但是我们也会想,前面用的是摩尼宝、如意树的比喻,后面又用了一个鹏塔的比喻,后面还要说无心的比喻,难道佛智就成了无情吗?什么心都没有,是不是变成石头一样呢?这就是佛智啊?全都靠宿愿,成佛之后就不起作用了?佛智难道就是像如意树、摩尼宝一样,属于无情的东西,是不是这样的?

以前我也问过上师们这个问题,上师们讲这就是二转法轮当中的一个特点,这个比喻所对照的意义是不了义。只是说明无心能够起作用,只是说明作者灭了能够起作用,只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在这个地方就够了。

但是如果我们要深入地理解它,佛智是不是像无情一样?什么都没有想的,就是这种状态,而且单单靠吃以前的老本,以前发了愿,所以我现在可以这样。是不是这样呢?其实这是不了义的。佛智永远不会像无情物一样,不会像摩尼宝、如意树一样,绝对不是,它只是相似的。比如“无心能满愿”的地方相似,作者灭了起作用这方面相似,就能打消对方说的,不是无心就不能起作用吗?我们说无心能起作用;你不是说作者灭了不起作用吗?作者灭了还是起作用,问题在讲这个。

但是我们说,是不是完全这样呢?其实比喻所对照的意义是不了义的,这是二转法轮的特色。我们现在通过发愿,成佛之后,就靠以前的功德。如果按照三转法轮的讲法,佛陀的心灭了,佛智现前,有一种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什么?佛的智慧就是如来藏的本体,能够遍知一切的智慧,恒常不变的智慧。无心不等于没有佛智,我们这里只是说没有心了,没有什么心?没有凡夫人的分别心。

但是二转法轮讲到这里为止,不讲如来藏了。因为要讲如来藏,一定要讲它的恒常,常乐我净。如果讲般若的时候,我们破完这些分别心,又从正面承许一个如来藏,而且是恒常不变的、实有的,众生就会非常迷惑。所以二转法轮基本上所有的经典论典,不从正面介绍如来藏,都是破,破掉我们的执著,哪怕我们执著如来藏,也要破。因为你有执著,就进入不了空性的境界。

当二转法轮结束了,三转法轮来了,三转法轮就给你正面讲如来藏。为什么三转法轮可以正面讲如来藏?因为在二转法轮当中,把该破的执著已经破完了,你的分别心,凡夫人能够执著的东西全部打破了。所以三转法轮讲的如来藏,就告诉你们,这不是凡夫分别心面前如来藏的概念,它不是我们现在的心认为的如来藏,而是佛智的如来藏。佛智面前的常乐我净,不是现在我们概念理解的常乐我净。所以二转法轮一概不留,全部破尽。所有众生的分别念,都是错误的。

在讲二转法轮,讲般若的时候不讲这些。但是讲《宝性论》《涅槃经》这些三转法轮了义经典的时候,就会讲什么时候众生的分别心息灭,比如这个地方讲,菩萨十地末尾的时候,他的最细的分别心,一旦到十地末尾,通过金刚喻定对治之后,心的相续断了,相续一断,究竟的佛智就现前了,哪怕你还有一点点的心识存在,佛智就现前不了。所有的心识全部泯灭,佛智就现前了,佛智就是大清净的,如所有智、尽所有智,是非常殊胜的智慧。佛这种智慧不需要起心动念,不需要像我们凡夫人一样有功用,我要去度化众生,我要发愿,他不需要,没有这些照样可以起功用。

这就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智慧品》是相顺于二转法轮的体系在讲,不可能给我们讲如来藏的思想。但不讲不等于没有,只不过因为它的体系,在讲解的时候不能讲。因为讲了众生就迷惑了:你说一切都空了,又来了个常乐我净。所以在二转法轮当中,统统破掉。破掉之后要建立佛功德。这里用众生的善、福德和佛的发愿力就够了,无心也可以起作用。

佛智在中观当中,也是辩论很大的。成佛到底有没有智慧?这也是格鲁派的八大难题之一。到底有没有智慧?在二转法轮里讲了,如梦如幻的智慧可以承许,心泯灭了可以,或者在空性当中,分别心前的智慧是没有的。而这在三转法轮当中讲了,因为三转法轮不是在讲自空的体性,是讲他空体系的,所以就可以正面讲。

三转法轮一定是在二转法轮的基础上讲,一定是完全通达了空性意义,再给你讲如来藏的实相,这时众生就能理解了:它不是分别心的如来藏。从分别心去思考如来藏,永远都是错的,如果以分别心来思考如来藏,就是二转法轮所破斥的。什么时候你不以分别心理解如来藏,才会知道这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如来藏、常乐我净。

佛陀在三转法轮当中,弥勒菩萨《宝性论》当中的如来藏,不是以分别心认知的如来藏,而是佛智的如来藏。而佛的智慧是没有戏论的,没有戏论的前提下,怎么讲常乐我净,都不会落入戏论当中,永远不会成为所破。所以,我们这样讲的时候,了义的就是佛智。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当中,带出来一点点这样的观点,但毕竟是讲空性的论典,所以他没有详讲,但是这个思想带出来了。我们也是附带讲一下。

其实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发心能够成利益,作者虽灭可以起作用,这已经足够了,这三个比喻,完全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把疑惑打消掉。但是,我们附带再提一下,没有分别心不等于没有智慧,这里佛智没有提,但是没有分别心,一定有佛智。以上是“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癸三、虽无心然能生福:

虽然没有心,但是供养还是可以产生福德。

供养无心物,云何能得果?

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

对方认为:“供养一个无心的物体,怎么能够得到功德呢?”我们回答说:“可以得到。供奉以前真正的佛和现在的佛舍利,佛经当中讲了,福德是相等的。”

这也是无心,前面也讲了,菩萨入灭就没有心了,佛陀没有心。“如果佛陀没有心的话,我们供佛怎么可以生福德呢?供一个无心的佛,应该不会生福德。”他是这样讲的。

我们讲无心就不生福德吗?这是用了个反问:“难道无心就不生福德吗?”无心也可以生福德。我们引用经典当中的教证,“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佛陀在经典当中,比如《造塔功德经》《层花经》等等当中讲,“供奉今昔佛”,今佛、昔佛有不同的理解。比如,今就是讲现在,现在佛已经涅槃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佛像,或者佛塔舍利,这就是今佛的意思。

因为佛陀身语意当中,身体所依是佛像;语的所依是经典;佛陀的意——智慧的所依,就是佛塔,佛塔是代表佛的智慧。那么供养佛塔,就是供养现在的佛的代表。昔是以前佛在世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真正的佛。或者另外一种理解,今,就是现在住世的佛;昔,就是以前涅槃的佛,现在的佛塔。意思是一样的。

无论是供养真实存在的、现在住世的佛,还是供养已经入灭的佛像、佛塔,“经说福等故”。佛经当中讲了,如果你以清净心供养正在住世的佛,或以清净心供养灭后的佛塔,佛陀说,功德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现在没有福报见到真正的佛,只有佛塔还存在于世间,但众生福报还没有尽,所以还有很多佛舍利塔,比如五台山的大白塔,是装佛舍利的,还有阿育王寺的阿育王塔,成都的龙兴舍利塔,宝光寺的佛塔,北京的佛牙舍利塔,西安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塔,这些都是真正和佛无二无别的,如果去转绕、顶礼、发愿、供养,和真正的供佛没有什么差别,“经说福等故”。

现在有福报的时候,机缘成熟的话,就应该去朝拜、转绕、顶礼,多发愿、供养,这样和佛住世的时候供养,经典当中讲是无二无别,没有任何差别。

没有心,难道就没有福报、福德吗?首先引用经典教证说,“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

后面的颂词接着讲:

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

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供以真俗心”是说,我们认为它是真实的,以这种心去供养,或者我们认为它是世俗、假立的,以这种心去供佛。经典当中讲,都是同样能获得福德。打个比喻说,就像你们以实有的心去供养实有的佛,你们认为能够得到实有的果报,这是一样的。

“供以真俗心”,什么是真心?什么是俗心?真心,是认为佛是胜义当中存在的,或者我们认为他是真实实有的,我们认为的对境,它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的心也是执著它是实有的心,这叫真心。供以真心,就是说以真心供养。我们认为它是真实的,不是虚幻的,不是假立的,而是真真实实的一个佛。我们供养他的心也是真真实实的一个心,这种心叫供以真心。

供以俗心,就是以俗心来供养。俗心的意思是,在世俗当中,它是如梦如幻的。当然,胜义当中一切无所缘,一切能供、所供都不存在。在世俗当中,所供的佛是如梦如幻的佛,供佛的心也是如梦如幻的心,叫做供以俗心。

以真心供、以俗心供,“经说皆获福”。经典当中讲,都可以获得福德,不管你以实执心执著它去供养,或你以如梦如幻的心去供养,都获得福德。

“如供实有佛”,就好像,你们以实有的心去供养认为的实有的佛,你认为能够得到实有的果报。和这个一样,“能得果报然”——“然”就是和这个相同——我们以如梦如幻的心,供养如梦如幻的佛,得到如梦如幻的果报。果报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如梦如幻的,这是一样的。

前面我们再再讲过,如梦如幻很容易被我们理解成虚无缥缈,空的啥都没有,这叫如梦如幻,不是这样的。其实现在我们的身体,就是如梦如幻的;堕地狱时候的痛苦就是如梦如幻的。其实在感觉上是很真实的,痛还是非常痛的,快乐是非常快乐,和现在的感觉一样。只不过没有学空性的时候,认为是实实在在的痛苦、实实在在的快乐。学了空性之后,这种感觉虽然似乎很真实,但是它的本体是如梦如幻的。如梦如幻就是这样的。

我们供佛的时候,知道这是无实有的,所供的佛无实有,但是可以起作用,可以产生如梦如幻的果报,该得什么还得什么,只不过它的本体是空性而已。该成佛还成佛,所成的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不是说刚成佛就虚无缥缈了,好像烟散掉一样,你的佛果到哪里去了?没了。不是这种如梦如幻。其实仍然可以长久住世,和我们认为的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这是“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虽然是这样讲,“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我们是不是这样认为:你那一套也是对的,我这一套也是对的?颂词“经说皆获福”有这个意思,“能得果报然”的“然”字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里面真正的含义不一样。从能得福的角度来讲是一样的,但是哪个所获得的福德,更深、更究竟、更清净,这绝对不一样。虽然你以实有的心,去供养你认为实有的佛,得到了实有的功德,但是你的心,被实有的执著所局限。即便得到福德,果报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你以空性的心摄受,供养空性无实有的佛,所获得的福报就是无量无边的。

《金刚经》也是这样讲。比如须弥山大不大?须弥山很大,但是如果你执著能得到须弥山这么大的功德,就只能得到须弥山那么大。它虽然大,也是有边际的。当然,须弥山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概念。当我们走到很高的山脚下,比如峨眉山或者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我们觉得这个山这么高,其实这些山和须弥山比,都不算高大。

在《俱舍论》当中讲,须弥山分水上、水下两部分,入水是八万由旬,水面上是八万由旬。有些地方讲,一由旬是四十里,有些地方讲是十八里。但不管哪个,八万由旬是非常高。供养佛的功德,像须弥山那样大,我们感觉很大。但是和虚空比起来有多大?东南西北的虚空有没有边际?没有边际。把须弥山放到无量无边的虚空当中,根本就不值一提。太阳系、银河系放到无量无边的宇宙当中,只是一点点大。虽然地球很大,但是放在浩瀚的宇宙当中,根本看都看不到。

所以,你如果有实执的心去供养,福德很大,但是再大,福德也有一个边际。因为你是以实执心去摄受的,所以再大也有边际。但是以空性去摄受就没有边际,因为虚空是无尽的,所以以空性的心,去摄受供养佛所得的功德,就非常的清静,它没有实执心,很清净。和空性相契合就非常广大,无边广大,没有局限。如果没有局限,就可以累积无量无边的资粮,只要你的心有局限了,它就局限在这个范围当中了,再大也到不了哪去。

“经说皆获福”,这是从都能得到福德来讲的。但是为什么佛陀教诫大乘的行者,必须以如梦如幻的见解摄受,回向的时候以三轮体空去摄受?如果不以三轮体空摄受,我们学过《前行》,这个回向叫杂毒回向。所杂的毒是什么毒?实执。实执的毒染污了善根。如果你三轮体空了,就是清净的。

佛果是清净的,因此能够得到佛果的因缘,必须是清净的。得到佛果的因缘怎么清净?实执就是让它不清净的因。当你三轮体空了,安住空性当中,通过空性让自己实执心的毒清净。如果自己的毒清净了,发心一清净,所做的善根清净,它的因缘就清净。因缘一清净,它的果就清净,就获得佛果。

所以如果我们以实执心去修佛,它的因缘是有实执的。因缘有染污,绝对不可能产生一个清净的果。它有功德是一回事,能不能成为成佛的因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我们要真正的成为成佛清净的因,佛讲到的菩提心,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要生起来,空正见老老实实要生起来,必须要达到无有执著、三轮体空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是菩萨正道,才是成佛的正因,它是清净的资粮。因为佛果是清净的,它的因一定是清净的;如果因是染污的,怎么可能出现清净的佛果呢?

按照佛经来讲,有实执的心就是有染污的,因为实执本身就是染污。以有实执的心,想要得到佛果,非因不可能得正果。在佛陀的十力当中,有个处非处之力,正因得正果就是处,非因得正果是非处。如果想要通过不正确的因获得佛果,绝对不正确,没办法安立。

为什么一再强调,你以实有心供养不行?对方和我们说,你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我们就一个一个回答,就可以。通过空性的心,修持空性的道,果也可以安立。它的基可以、道可以、果也可以。基是空性,道是空性的,果也是空性的,完全可以。

这个方面的疑惑就遣除了,遣除以后,我们就可以修空性了。所以这一段,主要是打破我们很多的执著,打破执著、遣除疑惑之后,对于空性的正道就可以真正地修行了。不单单是打破,其实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附带学习了很多关于空性的一些常识,慢慢累积,当我们认认真真学习到后面的时候,会对空性有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在的认识。

这节课就学习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