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119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一起学习《入菩萨行论》。本论介绍了进入菩萨行的修法及菩萨修行的方法。对我们初学者来讲,里面很多的教言内容甚深,很难行持。表面上看《入行论》的词句不是特别难懂,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很容易,这是因为寂天菩萨在造论的时候,没有用特别难懂的词句来修饰。其实佛陀讲经典,菩萨造论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在词句上故弄玄虚,而是用直白的语言来宣讲最真实的道理。而《入菩萨行论》宣讲的是菩萨行,即菩萨的行持和境界,所以,其中的意义非常深,行持非常困难。

我们已经选择了菩萨道,就要通过这些浅显的词句,而趋入深邃的意义。现在我们只是学习,以后则要实地行持难行的六度,同时要有舍弃自己利益、救度众生的精神和行为。像这样,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地累积资粮,我们可以从一个初学者逐渐成为修行有素的菩萨,然后再超凡入圣,最终成佛。这是《入行论》给我们开显的趋入菩萨行之道,趋入成佛之道的殊胜窍诀。

我们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起菩提心。那么,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如何发起菩提心?对这些问题,《入行论》讲的非常清楚。本论讲了很多实修的窍诀、佛菩萨的教言,对于菩提心未生令生起、生起不退失、不退的基础上再再增上的次第关要,做了非常多的开示。

现在我们学习到了第八品——静虑,前面再再提到,此品是能够增上我们相续中世俗菩提心的殊胜修法。要增上世俗菩提心,也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愿心和行持六度的行心,本品宣讲了抛弃我爱执、生起他爱执的殊胜窍诀,让我们再再地增上已经发起的菩提心。在修持世俗菩提心之前,宣讲了一些殊胜的加行,也就是要舍弃世间、舍弃妄念。

现在学习的是舍弃俗世,前面讲到,如果依止亲友,依止世俗资财会有很多过患。现在是教诲依止寂静处。前面的颂词大意是在四个人抬着我的尸体送到尸陀林之前,我应该主动趋向林间,下面的颂词既讲了这样做的理由,也进一步讲了依止寂静处的必要。

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

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到了寂静处,没有亲人去保护,也没有怨敌要去降伏,一个人居住在山林中,一心一意修持佛法。因为很早就趋向山林,亲人早把自己当作死人或者不存在的人。自己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人放声大哭,显得很忧伤,来让自己分心,无法入于等持。

下面再进一步来分析颂词的含义。“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如果自己主动地早早趋向于山林,隐居在山林当中修持寂止,就会摆脱亲怨的干扰。在世间中有很多修道的障碍,其中一个就是来自于人的障碍,比如此处所讲的亲怨。

亲怨是修行者修持禅定时很大的障碍。虽然通过种种的因缘,成为父子、母子、夫妻或者亲朋好友,但这只是漫长的轮回路上暂时因缘的和合而已。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把暂时的因缘和合执为实有,觉得亲朋好友的关系非常重要。当亲人遇到快乐的时候,自己非常地高兴;遇到痛苦的时候,自己随着非常悲伤;亲人受到怨敌伤害的时候,自己也对怨敌产生很大的嗔怒心。所以,我们的情绪、想法,很多时候跟随亲人而转,很多的烦恼、恶业也是来自对亲人的执著。

我们修行的时候,如果长时间待在亲人身边,他们种种的想法行为、喜怒哀乐,不可避免地影响自己修法的心态。自己的心总是随着亲人而转的话,还有什么心思来修持禅定呢?即便规定自己禅修半个小时,但是因为我们平时分别念都是随亲人而转,即便坐下来了,念头也不会自动地停止,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浮现出亲人的喜怒哀乐,和自己的种种担忧、筹划。半小时的打坐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当我们起坐的时候,会发现在这一坐中没有修到什么正法,我们所能够想到的、修得起的只是自己庸俗的分别念而已。这就是亲人给我们带来的违缘。

还有怨敌所带来的违缘,有句话“有多少爱,就会有多少恨”。我对身体有多少爱执,当其他众生伤害我的身体时,缘这个爱执就会产生多少的嗔恨。如果对身体特别地执著,谁伤害到,我就会仇恨对方;对亲人有多少爱执,谁伤害我的亲人,对这个人的仇恨就有多深。其实对怨敌的仇恨,基本上和自己的爱执成正比。

如果我们对身体、自己的亲人特别执著,当其他人伤害身体、亲人的时候,我们对他的嗔恨也很大。如果我对身体、亲人不特别执著,即便是别人来伤害我的身体、伤害我的亲人,也可以淡然处之,执著与嗔恨是成正比的。因此,如果我们活在亲人和怨敌的环境中,想好好地修习禅定非常困难。如果独自隐居山林,因为远离了家乡、亲怨,看不到、听不到这些消息的缘故,自己的分别念就不会过度地向这方面运转,当所见所闻少了之后,心思容易寂静下来,也容易修持正法趋入禅定。这也是以前的高僧大德教诲修行者只身隐山林的原因所在。

从古代到七八十年代之前,情况基本上一样,几乎没什么变化。但是因为现在的通讯非常发达,所以,即便身体已经到了寂静的山林中,但是通过比较先进的通讯工具(音频或视频),随时随地都可以和亲人保持联系。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修行者,要一心一意地修行的话,这方面还是应该要考虑。不能只是身体在寂静处,但仍然和亲人联系,这样和在亲人身边没有差别。如果自己的心仍然缘亲人而转,自己就无法修持禅定。当然,现在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到山林中去修行的福报、缘份,那么应该努力给自己创造一些比较适合禅修的环境,这在上师的《入行论》讲记中多次提到。

颂词下面两句是“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我们如果主动离开亲人、故乡,趋向于寂静处,会有“先若视同死”的利益。作为人来讲,生际必死,不管自己愿不愿意最终都是死亡。前面我们讲到,主动地趋向死亡和被动地趋向死亡,结果完全不一样。如果想到反正最终也是生死别离,自己会主动地趋向于山林当中。如果是被动地分离,会有很多贪恋不舍的心态,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违缘。

如果主动地提前趋向修行的环境,开始的时候,可能亲人不能接受自己离开的事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地习惯。“先若视同死”,最初他们已经把自己当做“死人”,这里的“死”相当于不存在。虽然以前存在过,但现在离开了,没有联系,不知道他的任何信息,这些亲人就会把自己视同已经不存在了,视同于已经死亡。

“殁已无人忧”,当自己死的时候,也不会有人感到很大的忧伤。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亲人的方面,“先若视同死”,把自己当成已经死亡的人。死亡的时候,由于他们得不到自己已经死亡的消息,就不会有任何的忧伤。像这样,自己死亡之后,不会把这种痛苦传递给其他人。如果是在故乡、亲人身边这样的环境,如果自己不曾修行或者修行不好,死亡的时候会很痛苦,而且自己死亡的事情,还会传染给其他亲人,让他们在自己死亡的事情上,还会额外增加一些悲伤。

如果提前已经趋向寂静处,他们看不到,也没有自己的任何消息,而且他们这种悲伤和看到自己死亡的悲伤是不同的。自己杳无音讯,他们可能会有点牵挂:到底这个人是活着还是死了?如果是死了,好象也没有确定的消息,他们的悲伤就不会特别严重。如果在他们面前死去的话,就会非常地悲伤。这是“殁已无人忧”一个意思。

再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先若视同死”。主动地趋向寂静处,把自己当成一个死人,就不会和亲人联系,死人怎么可能和亲人联系呢?当自己死的时候,已经死掉了,也不会忧伤。这是主动地、刻意地站在修行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一般的世间人,觉得自己要死了,赶快通知家人。实际上通知与否,亲人对于自己死亡的发生是无法阻止的。另外,像上一节课讲的,也无法把这个痛苦传递给他人分摊。如果直接把自己当成死人,刻意地站在这种角度去观修,死了之后,就不会去通知别人或者挂念亲人。自己既不会有忧伤的情绪,也不会让别人感受忧伤。对这个颂词,有亲人把自己视同死亡和自己把自己视同死亡两个角度,对于修行人,这也是能使修行成功的一种善巧方便。

下一个颂词:

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

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到了寂静处之后,临终的时候,我的四周没有其他人哀伤或者伤害,在这种非常幽静的环境中修持,临死随念三宝,没有人打扰让我分散精力、心烦意乱。颂词讲,自己在临死的时候,可以自由自在地观修殊胜的法义,不会想到其他的问题。

如果自己死在家里、医院里面、亲人身边,或者自己家乡,临终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想法、担忧。因为凡夫人的心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当自己躺在床上,四周是丈夫、妻子、儿女等亲朋好友,都在哭哭泣泣的,不愿意自己离开人世;还有些人在问你财产怎样处理、遗产如何分配;还有有些人在你面前争吵……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面对死亡,自己是没办法静下心思来做随念佛陀等的修法,只会跟随周围人的悲伤而悲伤。如果自己处在悲伤、妄念、贪欲当中,是无法认真观修的。

“哀伤或为害”的“为害”,意思是自己处在怨敌环绕中,害怕其他人会伤害自己、伤害亲友等等。如果自己处在嗔恨或者恐怖当中,也无法以非常好的心态来随念佛。所以此处讲到“四周即无人”,如果四周没有其他的人,既不会有亲人的哀伤,也不会担心怨敌的伤害,这就是非常理想的离开世间的环境。

当然,很多世间人不学习佛法,不懂得临死的一念很重要,也不懂得解脱的重要。上师讲到,藏地虽然全民信佛,但是有些风俗也不好,汉地很多地方也是这样,有人死了之后,你必须要通过哭泣,大声地哀号来表示对这个人很在乎,如果不哭,别人就觉得你没有感情。所以,迫于舆论压力,很多人也是不得不选择风光的葬礼,死的时候要很多人围绕身边,死后还大摆宴席,办得很隆重,像这样,世间人就会觉得这些人很有孝心。

但从佛教的观点来讲,其实它的效果是适得其反,哭的人越多,死后杀生越多,其实对亡者的伤害越大,佛菩萨的慧眼对此看得清清楚楚,由于世人愚昧的缘故,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亡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四周无人是一个很好的环境。

但不管怎么样,好的环境只是一个助缘,最主要还是要自己的心趣向佛法,所以后面的“故修随念佛”就很重要,如果你不修持佛法、不随念佛,有了这么好的环境,又有什么用?所以关键就是要“随念”,在寂静处死亡的时候要随念佛,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平常讲六随念——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律、随念布施、随念天尊,此处说的是一种广义的随念佛,指随念一切善法、有用的窍决,这里是以随念佛为例。比如说,随念佛的功德、愿力、修法、慈悲,随念佛讲法,随念跟随佛法修持的僧众,随念菩提心、空正见,随念生圆次第的修法,在死的时候随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些都是随念佛代表的意义,此处随念佛就是让我们随念一切善法。

所以,不是说我到了寂静处,就万事大吉了。到了寂静处这个环境,只是修持寂止或者静虑的前提,或者好的条件而已,这个硬件是有了,但是到了这里之后,调心才是最关键的。如果在闹市中调心,或者在亲怨当中调心,对于修行有素的菩萨来讲,不会受什么影响,但是对初学者而言,在这样的环境中调心,要让我们的心趣向静虑很困难。如果在寂静处,就事半功倍,在闹市中事倍功半。除了一些福报深厚的利根人之外,一般人的情况都是这样的。此处主要是讲,我们要到寂静处随念殊胜的佛法。

“无人扰令散”——没有人来打扰,这个意思和噶当派“四依”的精神非常符合,噶当四依我们在学习前行及其他的论典当中都曾经讲过,上师也经常提到。对于修行者而言,噶当四依是修行获得成功的一个殊胜次第,也就是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和死依于干涸之壑。

依照噶当派大德宣讲的方式,首先是心依于法。我们心会执著、会攀缘,那么在一切所缘取的对境中,缘什么才是真正有必要的?就是心依于法。在这么多的物质及所缘境中,如果缘取法,执著法的话非常好,因为法是引导我们的心趣向于解脱的殊胜之道。我们的心依止于法的话,心就会被调伏,如果我们的心依止于其他的物质,心就会随物质而转。但物质本身并没有引导我们的心趣向于解脱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心依于有情亲属,依于财富名誉,依于非法,那么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执著,贪爱越来越重,垢染越来越深。所以,首先在众多所缘境中,心必须要依于法。法有十种含义,当然就是要依止其中能够让我们解脱的这一方面,所以我们的心要依止于殊胜的正法。

所以,为什么要闻思修?因为通过听闻、思维、修行,我们的心就和法牢牢地建立联系,乃至于法入于心,心入于法,心法无二。其实,从最初、中间,到最后心法无二成佛菩萨,整个过程都是心依于法。因此,在这么多所缘境中,心要选择法而依止。

第二个是法依于贫,我们的心依止了法,怎样才能让法修下去呢?依于贫。“贫”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贫穷的意思,就像很多山居修行人,资具很简单,很贫穷。一般的凡夫受财富等美好东西的影响比较大,前面我们再再分析,一般凡夫人的心没有调伏的缘故,对于富裕的情况驾驭不了,所以,当自己的财富很多或者尽管没有财富但是很想去追求的时候,心就很容易散乱。因此,要修法成功的话,最好是在比较贫穷的状态,因为这时候你的心依于法,同时在贫穷的状态修法比较容易成功。这是第一种“贫”,直接解释成贫穷。

第二个解释,“贫”就是知足。如果你是一个富翁,没有用很多的努力,就获得了财富,同时你对现状很满足,知足少欲(不是说很穷的人才知足少欲,富裕的人也可以知足),也没有制定计划,要怎样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用于追求财富。像这样,如果一个富人很知足,也是可以的,因为财富对他来讲,并没有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法依于贫,也可以理解成知足的意思。

第三个,是“贫依于死”。前面是法依于贫,依于贫你才可以修法。那么依于贫要到什么阶段呢?是依于贫两年、五年,还是十年?自己定一个目标:我法依于贫,做五年就够了。那么五年过了之后,你是不是又不依于贫了呢?不依于贫,修法就中断了。所以,要贫依于死,以死为期。对于贫穷和知足少欲,一直到死亡之前,我都要保持这样一种状态。

因为修法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乃至于是生生世世的事情,它不是说一两年或者两三个月,突击一下你就成功了。如果突击一下就成功了,我们就不用这样的法。作为一个凡夫人,要把自己的心调整到圣者状态,调整到和法相应,我们要定目标,至少以一生为期,至少是尽形寿。

最后一个是“死依于干涸之壑”。它是次第性的,首先“心依于法”,然后“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最后是“死依于干涸之壑”。那么,死亡时是怎么一种死法?虽然我们一生都在修行,但是死的时候突然又回到了亲人的团体当中,并在里面死去,那么,如果你修行还不稳固的话,很容易就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本来你修得很好的,但是最后的时候,你把持不住自己了,或者你的业缘显现了,你就回到了亲人的团体当中死去了,很多人在你身边哭,这时候你的修行非常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死亡要依于干涸之壑,死在寂静的森林当中。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没有人来收尸,没有人来管理,自己的修行就比较容易成功。

从心依于法,到最后死依于干涸之壑,贯穿了一个人修行所必须的条件。如果这个噶当四依都已经真正做到的话,那么这个人很容易修行成就。如果第一个不具足,心不依于法的话,那么自己的修行肯定没有成功的希望。如果法不依于知足,不依于贫穷,自己的修法也很容易受到财富的影响而失败。

所以,颂词中不管是“先若视同死,歿已无人忧”,还是“四周既无人”,其实都是噶当四依的精神。如果我们了解了噶当四依的精神,修行成就就非常容易。当然,能够做到的人并不多。但不管能不能做到,这是佛菩萨给我们的一个标准,如果你要修行成就的话,这些条件是需要具足的。

如果我们反观自己,发现自己还差得很远的话,我们可以先发愿。虽然我们的行为现在身不由己,但是我们的心可以先到这种境界,随着自己福报的增上,渐渐地,我们的行为也可以趣向这些修法的要素。

“无人扰令散”,在命终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扰乱自己的话,那自己的修行比较容易成就。要注意的是,这里是针对初学者的境界来讲的,像修行有素的人、高僧大德,不在这个当中,纯粹的世俗人决定会散乱,也不在这个当中,而佛菩萨不可能散乱,也不在这个当中。关键就是我们这种中间的人,我们不是纯粹的世间人,因为我们毕竟向往于成佛,我们也不是已经成就的人,所以对我们而言,临终时善念的保持非常的重要。

这两方面都有相应的例子。在一些公案中,有些人在活着的时候,并不是特别的精进,甚至还造了很多罪业,但是在死的时候,他有一些殊胜的善缘,有善知识在旁边开示,有同行道友在旁边助念,提醒他保持正知正念,后事也安排得比较好,没有人哭哭啼啼。别人劝他念佛往生,他就做了,做了之后,就往生了。所以,一个人在生前虽然修行不好,但是在临死的时候,如果他有福缘,能够遇到让他心不散乱的因缘,也容易成就。

反过来讲,也有些人在世的时候修得比较好,在临终的时候由于突然产生分别念而堕落的,有很多例子。《极乐愿文大疏》中讲了不少临死的公案,有一个我印象很深,讲的是一个上师,他可能是没有成就。他正趋向于净土的途中,还没有彻底往生,这时候他的一位弟子在他的房间里面拨弄他生前比较喜爱的一个乐器,可能这个上师生前比较喜欢这种音乐,在拨弄的时候,他一回头一下,就堕到了魔道当中。本身他已经准备趋向于净土了,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弟子拨弄一下他的乐器,结果他的心一分散,就从去往净土的路途,直接堕到了魔道。这是一个可怕的例子。

还有一个是发生在现在的事情,是一个居士跟我讲的,我当时听了之后汗毛直竖,觉得非常恐怖。就是说在他们当地,西北的一个地方,有一个老太太她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很好,念佛功夫也很好,当时她自己有一种预感,她知道今天要往生了,也就是平时我们讲的预知时至,她就在椅子上面结跏趺坐,合掌念佛。

当时还没有往生,但已经出现瑞相了,这个时候她儿子回来了,儿子不信佛法,平时也经常取笑他母亲的修行,这时他看到他的母亲在椅子上结跏趺坐念佛,他就以一种嘲笑或者开玩笑的方式,把她的跏趺坐给拉散了,阻止她念佛。本身他母亲已经准备往生,而且已经出现可以往生的前兆了,但是经过他儿子这样的折腾之后,她脸色大变,显现上产生了很大的嗔怒心,最后就口吐鲜血,她就死掉了,死相特别难看。

像这样,本身已经接近成功了,就是因为在临死的时候有恶缘出现,有人干扰她,让她的心散乱,可能当时她也生恶念了,她就功亏一篑。

以上讲了一个古代出家人的例子,一个现代在家人的例子,不管怎么样,如果在死的时候,有人来扰乱我们,后果是很可怕的。如果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比如,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话,自己选择一个清静的地方,比如到一些寺庙,有些寺庙有专门的往生堂,在这里面安安心心念佛,那么我们在死的时候,至少不会有人散乱。

当然,在临死的时候能不能够保持正念,还是和自己的修行有关。但如果有这样一种环境和条件的话,至少可以保持自己有一个比较轻松的心情去面对死亡,去随念佛、随念极乐世界和随念菩提心。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

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了知了前面的功德之后,我就应当独自居住于琐事鲜少、容易获得安乐、灵秀宜人的森林当中,来止息一切三门的散乱。

前面讲到了寂静处的功德和必要性,这个颂词就劝告我们要发心趋向于寂静处。说到“独自栖”,有些道友刚刚学《入行论》,看到这一部分很多诸如“只身隐山林”“故当独自栖”的词句,许多初学者可能有点害怕,觉得自己如果不独栖可能就没法修行,如果独自栖又放不下很多事情。毕竟很多道友是初学者,心不够调柔,功德也不够殊胜,所以看到这些词句会产生恐惧。其实,“故当独自栖”并不是说一个人一发心学佛就必须要独自栖,而是说到了某种高度的时候,才可以这样选择。在能够独自栖之前,我们需要依止殊胜的道场、上师和善友来学习佛法

很多道友都正处在闻思的阶段,独自栖居在寂静森林中的机缘,对于大多数人还并不成熟。这个时候,上师也不会对我们说“你现在就独自去安住”,所以我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

但无论如何,寂静处有很好的环境和条件,如果能够具足非常好。在此之前,我们要依止一个好的环境、道场和道友,使自己相续当中具足正见。在生起正见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很多福报,比如说供灯、供水、放生等很多善事来累积自己的资粮,有资粮才可以拥有去森林中安住的发心和福份。否则,就会像有些人一样,刚开始很想独自去住山,但到了这样的环境之后,各种各样的问题纷至沓来,没办法安住下去,这种情况非常多。

所以,第一,我们要具足正见,第二,要具足福份和一定的条件,这样才能独自栖。也就是说,虽然有了殊胜正见,有了可以独自修行的能力,但还要看有没有这样的因缘。有些人的见解虽然已经具足了,但他不一定有脱离家庭或团体去独自修行的因缘、条件。反之,如果有了见解,也有了条件,则可以一个人独自地去森林安住。

无论是在以前古佛时代,还是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的印度,或是汉地、藏地,从古到今,独自安住修法的修行者非常多。当因缘条件具足的时候,有一部分人会选择独自安住。而有些人见解够了,但因缘不成熟,比如可能有很多责任和事务缠身,实在没有办法离开当前的情况独自去安住,那么也可以适当地给自己安排一些短期闭关,或者把自己的修行时间安排在早晚比较安静的时候。在藏地的话,早晚都很安静,白天吵闹一点,但是在汉地,因为很多人喜欢夜生活,晚上八九点的时候出去,到处闲逛、购物、吃饭,有时还去跳舞,可能要到夜里一两点才比较安静,早上一般来讲还是比较安静的。不管如何,将修行安排在安静的时候,这也相当于独自安住于寂静之处了。

此处讲到一些居处的条件——“事少”、“易安乐”和“灵秀宜人”。无垢光尊者在《禅定休息》中,也讲了很多观察、挑选寂静处的教言,《经庄严论》中也讲了五种条件。这个颂词里,“事少”就是指琐事鲜少。在世俗生活中,琐事是层出不穷的。如果在单位,有手头的工作,有和领导、同事的交往;回家之后有家里的事务,平时在社会上,要和其他的人交往。如此一来,自己的修行时间就不多了。

另外,琐事越多,对自己心的影响也越大,打坐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心调整到静虑状态。而寂静处琐事鲜少,没有很多的应酬、交往和其它的事情要做,有很多时间去观修。不仅如此,看得少、想得少的缘故,分别念也会相对地减少很多。

“事少”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比较容易获得修行的资具。穿的话问题不大,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但吃饭却是每天必须的,因此这个寂静处应该是一个比较容易获得资具的地方。比如,附近比较容易化缘,不远不近,或者在此处修行有人护持,有人提供修行的资具,这都是殊胜的顺缘,那么修行者所操心的琐事便很少了。

以前的一些大德,比如虚云老和尚,他们在终南山闭关的时候,有些传记中讲,他们就在山里开一片地种三百六十五窝土豆,成熟之后每天吃一窝,三百六十五天内,他们就以土豆为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很多大德为了修行想了很多办法,阅读这些大德的传记是让人非常感动的。

“易安乐”就是指容易获得安乐,对此有很多解释。一种解释是指风水好、不容易生病,有些地方风水不太好,可能很恶,人在此处很容易生病;另一种解释是指非人很护持,有些非人比较喜欢修法的人,有些非人则不太喜欢,如果是前者,修行人在此可以获得他们的护持;还有一种解释是指在此地容易产生禅乐等禅修的功德。

“灵秀宜人林”是指风景很好,让人心情舒畅,在这样的氛围中,禅坐时比较容易入定。我们去朝拜很多修行者修行之地时,确实风景宜人,非常幽雅。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风水、地势关系不大,但从修行的缘起来讲,风水、地势较好的话,对修行还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此处地势险要,山穷水恶,会容易使人生病或者出现违缘,没办法修持。因此,懂一些这方面的观察还是非常好的。当然,前面也引用过无垢光尊者的说法,如果是高僧大德成就过、加持过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止息众散乱”:在这样的寂静处,要想方设法止息一切的散乱。“事少”,就容易止息身体的散乱;独自安住,容易止息语的散乱;在寂静之处分别念少,容易止息心的散乱。当然,这些是外境的功德,更重要的是自己努力,如此才可以把各种分别念压伏下去,我们应该去寂静处如此修行。

庚二(弃妄念)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辛一、略说:

尽弃俗虑已,吾心当专一,

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

我们把一切的俗虑抛弃之后,就应该一心专注于善法。为了让我们的心入等至,为了让自己的心生起胜观和调伏烦恼而精进修持。

“静虑”的“虑”就是“俗虑”,也即粗大的分别念。归纳起来,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贪、嗔、痴等烦恼,还有各种各样对修行不利的分别念。“尽弃俗虑”,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把前面所说的贪着世间的念头抛弃,或者从科判来理解,即“弃妄念”。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把这些妄念(比如贪着于有情、贪着于异性的分别念)完全抛弃,一心一意地专注修持如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等善法。

“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等至”就是寂止,为了让自己的心安住于寂止当中,应该精进。“制惑”就是压伏烦恼、调伏烦恼的意思。虽然寂止可以让粗大的烦恼不现行,但从上师的讲记和很多注释来看,此处的“制惑”主要针对于胜观。“等至”可以让心安静下来,而要制伏烦恼,就必须用胜观的智慧,比如无我的智慧、空正见等。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心获得寂静,让自己的烦恼得到调伏而修胜观,应该精进于善法。

辛二(广说)分二:一、于欲妙生起厌烦;二、于静处生起欢喜。

这两个科判讲到了如何抛弃妄念。很多妄念来自于我们对欲妙的追求,贪、嗔、痴也都是缘欲妙而起的。欲妙是一个术语,即我们平常所讲的对财富、对异性的执着。对色香声味触这五种境的享受,也叫作五妙欲。

对于妙色,世间通常会理解为漂亮的女孩子、漂亮的异性,男女之间就叫色。其实男女只是色的一部分,色就是色法,除了有情之外还包括无情,比如好的房子、车子、好的风景或好的花木等,这些都是色的范围,钱也包括在内。这些是对美好的色的执着。

“声”指很好听的声音,有一些是发自于有情的,有一些是发自于无情的,比如音乐、歌声或者其他一些动听的声音。香,有饭菜的香、香水的香、花香等。“味”即味道,川味、粤味,总之是对酸甜苦辣等味道方面的执着。“触”是指身体的接触,比如接触柔软的衣服或者有情的身体等,产生柔软、凉快或者温暖的感觉。执着妙欲就是指对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境当中好的东西产生执着,所有的妙欲基本上都包含在这五种法当中,有时也包括分别念方面的执着,但分别念方面的执着也可包含在这五种法当中。

我们应当对欲妙生起厌烦。虽然欲妙本身——色香声味触并无好坏,它们是缘起性空的,从究竟的观点来说,其本质就是光明如来藏,它们的本性是无记法,但因为众生对其过度执着的缘故,无法生起厌离心。因此我们要观察妙欲的种种过患,从而生起对欲妙的厌烦。

壬一(于欲妙生起厌烦)分三:一、观察果报可怕;二、观察本体不净;三、观察因有害。

首先观察果报,如果我们产生欲妙,今生后世的果报是很可怕的,因此应对欲妙生起厌烦;第二欲妙的本体不清净,在此以异性的身体为例进行观察而令行者生起厌烦;第三是因有害,因就是指为了得到欲妙,得到异性的身体,会做很多准备,其实这些因是有害的,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会付出很多代价。

癸一、观察果报可怕:

现世及来世,诸欲引灾祸,

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如果贪着欲妙,在现世和后世都会引来很多灾祸。具体来说,今生的灾祸是被砍、被杀、被束缚,由于耽着妙欲,下一世也会堕入地狱。

当然,此处的“砍杀缚”是指比较典型、粗大的过患,“入地狱”也是针对后世比较猛烈的过失而言,并不是说我们耽着妙欲一定会遭受砍杀缚,一定会入地狱,这取决于我们耽着妙欲时产生烦恼的轻重和时间的长短,还有所耽着的对境严重与否。

遭受砍杀缚是最严重的下场,比如因为耽着妙欲被别人砍伤身体,或者被别人杀死断失命根。“缚”可以理解为捆绑,也可以理解为被投入监狱,或者是被欲妙所困,就像现在的一些房奴、车奴等,虽然拥有了房子车子,但可能一辈子都要被分期付款所束缚,无有自在,这是今生可见的一些过患。

而后世可见的过患,比如为了得到妙欲会产生很大的贪欲,不仅仅是贪欲,为了获得钱财去消费,去获得房子、车子、好的生活,可能会去做一些非法的营生。如果只是去做像扫地一样的工作,收入很低也很累,很多人不愿意,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有时就会不择手段,杀生、偷盗、说妄语等,通过贪欲引发恶业,恶业如果很大很重下世就会堕入地狱。

即便今生没有引来像“砍杀缚”这样明显的灾祸,但我们的心若执着于妙欲,其实心智就没办法趋向于正道了,分不清正道和歧途。因为贪着妙欲会使自己的心安住在愚痴当中,没有办法用清静的智慧对正道光明做一些辨析,从而导致自己心智愚昧,没办法修持正法。对于修行者来讲,这是今生当中更大的一种灾祸。

虽然下一世也许不堕落地狱,但还会在轮回中流转,只要在轮回中流转,什么痛苦都有可能在自己身上发生。而且一直流转,我们造重大恶业是迟早的事,轮回是没有任何可靠的,只有从中出离才可以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只要还处于轮回当中,痛苦本身无法远离,痛苦之因也无法远离,在轮回中,苦集二谛我们还会再三地值遇。

所以,观察果报的可怕让我们知道,耽着妙欲并非表面看上去那样风光。现在很多世间人看不到实相,只是看到表象:“这些物质多好,这些房子、车多漂亮,这些奢侈品、化妆品多好啊!我要拥有了该多好。”其实这都是表面的光鲜,它们的灾害和过患很多人是看不到的,即便觉察到一点,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转移淡化掉,并不去正视。

佛菩萨从实际情况出发,告诉我们贪欲本身引来的灾祸,以及贪欲的果报引生的今生和后世的灾祸。我们应该明白,耽着妙欲其实是很可怕的事情,本质可怕,果报也非常可怕,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再去执着和追求了。应该通过些观察的方式,来引导自己的心渐渐从妄念中脱离,进而安住正法。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