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111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前面已经学完了前七品的内容,今天开始学习第八品——静虑。

此品一方面宣讲了如何安住禅修,一方面宣讲了让我们相续中世俗菩提心得以增上的方便。菩萨的六度中,静虑度属于第五度,前面我们分析过,布施度、持戒度和安忍度,这三者主要随顺于福德资粮,而静虑度和智慧度随顺于智慧资粮,精进度是二者的助伴。

在《入中论》中引用佛经的观点讲到,布施、持戒和安忍主要是佛陀为在家行者宣讲的;而静虑度和智慧度,主要是为出家的修行者宣讲的。当然这是从主要角度而言,并不是说在家修行者不能修持静虑、智慧,出家修行者不能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而是针对于各自不同的环境情况:在家行者的资具比较多一点,但真正一心修寂止,通过闻思修增长智慧的因缘不是特别具足,所以主要是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出家修行者,因为不是在世间工作,没有很多资具,所以主要是以法布施为主,财布施等修法就不是特别地主要,而应该在寺庙或寂静处,一心一意地修持静虑,长时间地依止清净善知识,闻思修正法,生起闻慧、思慧和修慧,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闻思修,增长智慧的侧面上。

但不管在家还是出家,菩萨都需要圆满地修持六度。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八品的内容,六度中的第五度——静虑。静虑、禅定、等持、寂止和三摩地等等很多名词,都是表达一个内涵不同的侧面。

学习过《入行论》的人,都知道在第八品静虑品中,并没有讲很多修寂止的技巧,比如,观呼吸的方式,或者专注一境禅修,和一般禅定的技巧。反倒是要我们舍弃对世间法、有情的执著,以及怎样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等,这方面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第八品的内容。

为什么没有讲到如何修寂止?此品是静虑品,从“静虑”可以看出这种禅修方式的特点。寂止的修法就是把我们的分别心安静下来,比如说,让我们专注于一个固定的物体,比如专注在一尊佛像、一块木头上面,或者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把粗大的分别心寂止下来。我们相续中有各种各样的分别念,怎样才可以让它安住下来?就是以专注一个对境的方式,以一念来制百念,这样训练我们的心,把粗大的分别念熄灭掉,这是一般修禅定的方法。

我们要了知,静虑也是整个等持、整个禅定的其中一部分。为什么静虑品讲了很多出离心或菩提心的修法?因为静虑是整个禅定体系中一种不同的修行方式,它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定义,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静”和“虑”。首先,“虑”字的意思就是粗大的分别。“静”是必须把粗大的分别念寂静下来,或者去掉。只要能够去掉粗大的分别念,不管我们专注于花,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舍弃世间、舍弃妄念的修法,或者修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这都可以让粗大的分别念寂静下来。

所以,静虑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盘腿闭目而坐,脑海当中什么都不想。打坐的时候,我们的分别心专注于舍弃世间的出离心,或者修持自他相换的菩提心等,其实都是静虑的修法,因为这些修法可以帮助我们把相续中粗大的分别念寂静下来。比如,下面讲到的舍弃世间的贪著,如抛弃对于亲人、对财富、对异性的执著等等,通过观修和安住,我们相续中粗大的分别念就可以寂静下来,可以去掉。

观修这些,是为了让自己的分别心寂静。我们知道每个有情的心性,都是明空无二的自性,具有和佛一样的潜质。这种潜质之所以不能开发,原因就在于如果不去掉相续中过多的、粗大的分别念,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地和寂灭的实相相应。

这品相合于世俗菩提心的修法,就是要把相续中的粗分别念去掉。所以在讲加行、断除违品的时候,就讲到要想尽一切办法,抛弃对世间八法,对轮回万法的执著。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产生清净的向道之心,再通过世俗菩提心、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方式,去掉自私自利、只是关心自己解脱的分别心。所以,如果了解静虑的两层意思,我们就可以了知所谓的静虑、禅修、禅定,不一定是指唯一的让心安住。

尤其是大乘六度当中的禅定,更加不会是世间的共同禅定。外道徒、世间人也修禅定,外道修持四禅八定,也修持色无色界定。大乘菩萨道六度中的静虑度,不单单是这种普通、共同的禅定,大乘禅定的内容其实是非常深广的,绝对要和第六度的智慧二者双运。很多大经大论,比如《经庄严论》《大圆满前行》当中都提到过,菩萨的每一度都和其他的五度相应,互相含摄。菩萨六度中的静虑度不单单是指自己的心如何寂灭,如何安住的技巧问题。静虑和甚深法界或者世俗缘起都可以双运,比如,寂止和无常,和解脱心,和菩提心,和智慧,都是可以双运的。

我们之所以这样介绍,是因为在第八品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学了半天都找不到如何让我们寂灭下来,而且大家比较熟知、期待的修禅定技巧,其实这里边没有。让我们舍弃世间、抛弃妄念,是让我们的心入于寂灭的前行,其实也是断除违品的一种方式。

第八品讲到静虑的正行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菩提心。当然胜义菩提心也讲了一点,第八品最后一颂按照无著菩萨的科判,是胜义菩提心的内容,第九品当中则会着重讲胜义菩提心。

前面对这一品的内容作了一个介绍,下面我们进入这一品的学习。

丁四(静虑)分三:一、以连接方式教诫修禅;二、断除违品;三、谨持对治。

静虑分三个科判,首先是以连接方式教诫修禅。以承上启下的颂词连接第七品精进和第八品静虑,教诲我们应该修持禅修。

第二个科判是断除违品。我们要修持殊胜的菩提心,它的违品就是贪执世间和内心中的种种妄念,必须要了知并断除。

第三个科判是谨持对治。第八品中会讲到具有寂天菩萨特色的修菩提心教授——自他平等、自他交换的修法,它和七重因果教授不一样,此修法在此品当中有非常殊胜和集中的介绍。

戊一、以连接方式教诫修禅

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

依靠第七品的内容发起精进的意乐之后,我们的心应该住在禅定当中。

前面我们讲到,所谓精进,就是不能把修法一拖再拖,也不能耽著于一般下劣的事情,也不能看不起自己。总而言之,对于修法和度众生,我们要有一种欢喜心和踊跃心。有了这种心态,任何善法都容易成办。这个颂词讲到,如果内心真正发起了这种欢喜,有了对万法的精进心态之后,就应该住于禅定。

《经庄严论》中宣讲了菩萨修持六度的次第:布施生持戒、持戒生安忍、安忍生精进、精进生禅定、禅定生智慧。按照这个次第发起了精进,已经有了精进的台阶,我们应该踩着精进的台阶更上一层楼,把心安住在禅定当中。因为要修成禅定的修法,必须要有一种基础,否则要修持禅定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的心很散乱,要让散乱的心安住,或者要寂灭粗大的分别心,我们要找准窍诀速速观修,就是必须要精进。如果没有对修禅的欢喜心,没有精进的话,散乱的心很难一下子调伏。

有些大德介绍的禅修过程,看起来还是比较枯燥的。怎样才能在很无聊、很枯燥的过程中,让心专注下来,真正生起禅定呢?因此,对于禅定的修法本身、禅修之后的结果,有一个欢喜心和雀跃的心态,就是成功的关键了。

不管是对整个法,还是禅定本身,其实都必须具足精进。通过第七品的学习,了知精进的重要,相续中发起了精进心之后,我们就要进一步修持禅定,通过禅修的方式,让我们获得最大的利益。

“意当住禅定”:应该让自己把“意”——我们的心安住下来。禅定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缘专注或者寂灭粗大的分别念,这都是让自己的心专注下来,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宣讲禅定的必要及禅定功德的教言中都讲过,不管是念佛持咒,还是修持其他法,禅定都比较重要。我们修持佛法都想得到结果,平时也比较注重怎样才能获得觉受或者感应,但念了很多心咒,做了很多善法之后,好像给我们的感应迟迟不能到来,其实这里面很关键的问题,就是相续过于散乱。我们念咒、念佛的同时,相续中的分别念非常的粗大、散乱,这种散乱的干扰让念佛的力量、念咒的咒力无法有效地得到发挥。当我们的心能够静下来,一缘专注于念咒,处在很澄清、很专注的状态,咒力没有干扰,这时候咒力比较容易得到发挥,念忏悔咒或者其他咒语,都容易发挥效用。

如果我们有了禅定力,再去修持无我空性,菩提心等善法,都能够堪能。通过修持禅定、等持,可以让身心非常柔软,把我们的心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如果我们的心非常专注,心很柔软,就堪能修持各种的法,可以安住修持,可以持续不断的去做。这样越专注、越诚心,功效就越容易发生。

菩萨修持神通的时候,也是让自己安住在禅定的境界,然后加以作意,就可以很轻易地获得天眼或者神足等神通。所以不管是修神通波罗蜜,还是修持菩提心、无我空性,都应以一缘专注的等持作为基础的。如果我们相续中的分别念过于粗大,过于猛烈,相当于翻滚得非常厉害的水中,无法现前清净的月影。这时如果我们的心安静下来,没有很多的分别念,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修持出离心的教法上面,很专注地去修持,内心中的出离心就容易生起来;如果我们把心安静下来,专注于菩提心的修法,就容易生起菩提心;如果我们的心专注在空正见当中,无我空性的感受也容易生起来。

所以,我们在修行正法的时候,禅定在生起功德方面是非常好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在第八品开头的时候就讲,发起了精进之后就应该入定,经常训练我们的心专注于等持的境界,通过修持里面的舍世间、去妄念,或者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的修法,来让我们安住在不变的状态当中,这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我们要修持禅定,下面会讲到,必须要有一个比较适合、比较舒适的环境,才容易帮助我们产生一缘专注的状态,所以选择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教言、合适的友伴等等,都是我们成就禅定必不可少的殊胜方便。为了强调禅定助缘的重要性,在《庄严经论》《心性休息》《禅定休息》当中都有专门介绍如何选择修法地方,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等等的教言。

《入行论》第八品当中,主要就是讲修持世俗菩提心的方法,如何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但是总的一个条件,就是我们粗大的分别心必须要想方设法地寂止下来,必须要选择一个好的环境。下面寂天菩萨也是告诉我们,首先要抛弃过患,其次要依止能够帮助我们生起禅定的合适顺境,然后再修持殊胜的教言,我们会逐渐学习到。

戊二(断除违品)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要修持静虑,必须要知道它的违品和同品,首先要断除违品,然后依止相顺的同品,我们相续当中的静虑才容易达成。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既不知道什么是它的障碍,也不知道什么是它的助缘,只是闷头去做,就有可能花了很大的力气,结果却收效甚微。因此这里刚开始的时候,就讲到了必须要断除违品。

己一、略说:

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

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

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

“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如果我们的心意非常涣散,就会陷于危险的烦恼獠牙之间。“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讲了怎样调伏涣散。如果我们的身心寂静,散乱就不会产生,也不会因为散乱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所以我们应该舍弃世间,尽弃俗虑。

再来进一步地分析。

“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讲了心识散乱的过患。要断除违品,首先要知道它的过患,如果了知了过患,我们就愿意去断除;如果不知道过患,或者没有发现过患的话,我们也就没有断除它的想法。此处,“心意涣散”就是我们的状态,“危陷惑牙间”就是它的过患。

如果我们心意涣散,比如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此六识散于外面的六境,由于自己心散乱的缘故,就很容易引发烦恼,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好像都处在烦恼的獠牙之间,活在烦恼当中不断地产生烦恼,以前的烦恼没有消除,在此基础上又不断萌生新的烦恼。

这样我们就非常危险,虽然我们是修行者,但是我们还是凡夫人,很容易受到烦恼的伤害。首先生起烦恼的时候,本身就有伤害,而且烦恼又转变成恶业,恶业再转变成痛苦的时候,也会对凡夫人造成很大伤害。每个众生都不愿意痛苦,都想得到快乐。如果相续当中,经常生起烦恼,经常陷于惑牙之间的话,那么离苦得乐的目标便无法达成,我们就不得不去感受层出不穷的痛苦。这是我们作为凡夫人一般的过患。

还有一个是作为修行者的过患,当然我们既是凡夫,也是修行者。作为修行者,如果我们心意涣散,常生烦恼,就没有办法安住于佛陀、上师为我们开示的如理取舍的正道当中,无法和正法相应,无法达成我们想要成办自他众生都能够获得解脱的殊胜目的。所以,“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就指出了散乱对我们来讲是很大的过患。

当然散乱有一般意义的散乱,还有比较严格的散乱。一般意义的散乱,就是我们的心思散于外境。比如前面我们讲到经常性地产生种种贪著世间的情感,或者心散乱于世间八法,这些带有烦恼性质的散乱,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散乱。还有一种散乱,只要不是入定的境界,都属于散乱。散乱与否是以入不入定来做为判别的标准,这就比较严格了。比如在弥勒菩萨《辩中边论》当中讲,只要是入定的状态就非散乱,如果是出定的状态就是一种自性散乱。

不管怎么样,如果我们的心不安住于殊胜的禅定当中,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的散乱,还是特殊意义上的散乱,其实都是处于散乱当中。如果是处在深层次的、严格意义上的散乱当中,我们就会出现很多分别心,分别心包括严重的恶分别心、中等的分别心,乃至想要修持善法的微细分别心,如果安住在这样的分别心当中,我们就没办法和实相相应。如果处在一般意义上比较粗大的散乱当中,我们的心就没办法专注于正道,很容易产生各式各样的烦恼。总之,散乱有一般意义上的和严格意义上的。

当然,对现在的我们而言,需要解决的主要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散乱,所以在科判当中所讲到的,就是要解决粗大意义上的散乱。随着我们的修法越来越深入,就要解决是比较深层次的、严格意义上、微细的散乱。不管从哪个意义上来讲,这两种散乱都是可以分出次第,然后逐渐解决。

“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主要是讲散乱会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痛苦和不利后果。如果我们的心散乱,肯定是陷于烦恼之中,没办法和烦恼对抗,当然也无法和正道相应。自己解脱也好,救度众生也好,这些都是不可能成办的事情。

知道这个过患之后,怎么办呢?必须要从这种散乱烦恼当中解脱出来。

下面就告诉我们:“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如果身心寂静,散乱就可以不产生。“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意思是说,所以我们应该舍弃世间。“舍世间”和“身寂静”对应,“尽弃诸俗虑”是和“心寂静”对应。如果我们能够舍弃世间,就可以让身体寂静;如果我们抛弃俗虑和欲望,就可以让心寂静,如果我们的身和心都寂静了,那么散乱就不会产生。如果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寂静、心也寂静,身心寂静了,当然不会生散乱;散乱不生,就不会产生烦恼;烦恼不产生,当然也就不会有恶业,乃至后面的痛苦和轮回的产生。

所以,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应该从根源上寻找问题,然后从根源上把问题解决掉,这个时候才可以把种种的痛苦完全地消灭。所以说,在解决痛苦方面,从佛陀传下来的以佛法智慧的对治,和从世间传下来的一般的对治,是完全不同的。

世间上对治痛苦的方式,比如说,贫穷,你就去拼命地挣钱;有疾病,你就去治病。是不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呢?也是。但是这种解决方法,可以说是比较肤浅的,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就好像头痛医头手痛医手一样,它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佛法当中解决痛苦的方式,则是寻找痛苦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痛苦的果来自于集谛,当然就是来自于恶业,恶业来自于烦恼,烦恼来自于散乱,再往下找,散乱来自于实执、无明,找到了它的根本。如果把根本上的病灶完完全全地消灭了,那么所表现出来的病症,逐渐逐渐就可以消失了。

世间当中这些对治痛苦的方法,我们可以说众生也是尽了力,但是因为智慧不够深邃,他没办法发现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所以虽然不断地对治,但是问题还是不断地冒出来,旧的问题可能通过对治,逐渐可以消灭掉。但是,新的问题又源源不断地出来,永远是处在一种发病又治病,发病又治病的循环当中,没有办法找到更深的症结所在。

世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也是发现了这个问题,觉得这样对治痛苦的方法是不究竟的,所以这部分人,他开始去修道。因为没有殊胜导师指引的缘故,仅凭自己的观念,开创了很多的修行方式,创造了不同的苦行传统,比如修禅定、修苦行等等。这比世间的对治要深一层,但是由于没有触及到最深的烦恼来源的缘故,所以还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部分人就是从古至今的那些苦行仙人,不但印度有,汉地以前也有很多修苦行的隐士,修仙的人。其实他有想要解脱的心,也不满足于表面上的对治,比如前面讲过的贫穷的时候去挣钱,有了钱就可以对治贫穷的痛苦,但他不满足于这些,而是把注意力转到更隐蔽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修持上面。但是因为他无法看清万法实相的缘故,像这种比世间上的对治方法稍微深一点的精神修持,只能局部地缓解痛苦,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瓦解痛苦。

佛陀出世之后,因为照见了万法的实相,发现一切痛苦最根本的地方,来自于我执或者源自于散乱,所以从根源着手对治,这些问题解决之后,其他的问题逐渐都可以得到解决。

我们必须要了知这个特性,身、心如果寂静,散乱就不会产生。当然,有相合于共同意义上的身心寂静,也有相合于大乘佛法的不共的身心寂静。这里我们讲的“静虑”,是讲“静虑度”,静虑的这种修法,和静虑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静虑度”,加个“度”字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是能够达到究竟的一种静虑。如果不加上“度”,只是讲静虑,那就只是一种修法,只是一种善法,它的标准也可以是中等的,低层次的。比如说,世间的外道修的静虑,或者天人修的静虑,或者小乘的静虑,它是可以作为一种善法,但是没有办法到彼岸。在大乘当中,《入行论》里面所讲的是到彼岸的静虑,完全不同于世间一般意义上的静虑。

当然,一般的禅定修法也可以让身体寂静,但这是比较浅层次的身心寂静。如果要达到很深层次的身心寂静,必须要依靠大乘的静虑度,或者是密乘的静虑度修法,才可以触及实相,真正地从根本上断除散乱。

这里虽然字面上讲到了身心寂静,如何修寂止等等,但是里面的涵义,都是相应于大乘的意义,不是相应于世间,也不是相应于小乘的寂静的方法。当然可能有一部分内容和小乘的修法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因为它的出发点很高,是为了调伏众生,让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静虑,因此也是相合于静虑度的修法,所以这里面的意义和小乘完全不相同。

此处告诉我们说,如果我们的身、心都能够寂静,就可以制止散乱的产生,所以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要制止散乱。散乱不产生的方法,就是让我们身心寂静。而身心寂静的方法,就是“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舍弃世间,就可以让身寂静;尽弃俗虑,就可以让心寂静。这里就讲了一系列由果到因的次第。

这个略说,把后面广说要讲到的内容做了一个归摄,或者说首先作一个总述,后面通过分述,慢慢散开进一步地去解说。在弥勒菩萨的论典当中,讲论有一个特色,也就是“大海波浪”的讲解方式。大海产生波浪的时候,是中心首先有波浪,然后呈圆形状朝四边扩散,这就是大海波浪的讲解方式。此处略说和广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首先是略说,就是大海波浪中间的那一点,然后广说就是围绕这一点,慢慢开始广述,把它的内容展开进行宣讲。

己二(广说)分二:一、离俗世;二、弃妄念;

因为前面略说的颂词当中,已经讲到“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所以第一个科判“离俗世”,就是对应前面的“故应舍世间”,主要是讲让身生寂静的方法;“弃妄念”这一科判,对应前面的“尽弃诸俗虑”,“尽弃诸俗虑”对应的是“心寂静”。如果身心寂静,散乱自然就不生,就是这个涵义。

庚一(离俗世)分二:一、从过患角度教诫远离愦闹;二、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

离俗世是从反、正两个角度来讲的。从反面俗世的过患来讲,教诫我们远离种种的愦闹。从正面功德的角度来讲,因为具有功德的缘故,我们应该依止寂静处。如果依止了寂静处,身体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寂静。寂静处是帮助身获得寂静的非常好的一种顺缘,所以我们必须要依止寂静处。

辛一(从过患角度教诫远离愦闹)分二:一、生起当断之心;二、修持断除之法。

壬一、生起当断之心:

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

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

如果一个修行者贪亲爱利,那么他的心就很难舍弃世间,所以作为愚人而言,就应该完全地抛弃对这些的执著,跟随智者或者随着智慧教言,来修持止观之行。在无著菩萨的注释当中,“智”是智者的意思,即想要修持断烦恼的智者,一定要抛弃对这些的贪爱,修持止观之行。对于“随智”,第一种解释是随着智者或者随着智慧的教言去修持,第二种解释是想要修法的智者,应该随着这样的教言去修行。两个意思稍微不一样,但是没有大的差别。

下面我们再进一步看其中的含义。“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是说我们难以舍弃世间的根本原因是贪亲、爱利,“等”字包括其余的执著。对于“亲”、“利”,要对它们有比较清醒的认知。当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或者没学习佛法之前,如果没有理解其正确的涵义,自己就难以做出非常清楚地判断,就会比较纠结,一般的人比较容易走极端。

所谓的“亲”,当然可以直接理解成亲人、有情或者自己爱恋的人;“利”就是利养、财富、名声这些方面,“等”字还包括其余的这些人间幸福。

我们没有学习佛法之前,觉得生命的全部意义,都在于对亲人的情感或者对于财富的追求上面,如果有了亲情,也有了财富,就觉得世间的一切幸福,自己已经获得了。所以对于亲人,对于名利,非常非常耽著,这是在学习佛法之前,我们比较容易堕入的一种极端。

还有一种是一旦学佛之后,看到贪亲爱利必须要完全地舍弃,那么他就会产生另外一种想法,就是这些亲人、利养,看字面上的意思好像必须要全部抛弃,作为一个初学,他就觉得非常难以接受。当然,亲人或者利养,的的确确都是不可靠的,或者本性上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从世俗谛的侧面,作为初学菩萨,一上来就告诉他们必须要完全地断除亲友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必须要完全地不依靠财富,他就觉得这个根本做不到。

这里面主要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正确地观待,才不会让自己在修法和世俗当中陷入纠结的状态当中?关键就在于这个“贪”字,贪亲爱利的“贪”就是贪执的意思,一种过度的执著。对于我们修行佛法的人,尤其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来讲,亲人需不需要去利益呢?或者通过各种因缘,本身已经成为了亲人,那么这样的关系需不需要保持呢?其实在最初的阶段,亲人的关系当然是可以保持的,并不是说只要入了大乘,你就必须要和所有的世间法一刀两断。作为初学的菩萨来讲,自己修法的境界还达不到这样一种高度,如果这样去修持,往往没办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贪心爱利”的“贪”,意思就是过度的执著。如果我们对于亲人、名闻利养过度地贪执,就无法把注意力完完全全放在修行正法上面。修行佛法的人,他可以有财富,也肯定有亲人,可以去保持这样一种正常的关系。但是不能过度地贪执,因为不管是什么,如果过度地贪执,就很容易走极端。佛陀也告诉我们行为要保持中道,修持出离心也是一种中道的修法。对于财富、对于衣食、对于亲人的态度,都应保持中道。在《静虑品》后面也讲到出家人对待施主的态度,我们可以延伸成修行人对待家人的态度,碰到他们的时候,就应该很客气、很慈爱,比较热情,但是一旦分开之后,自己就应该处在修行正法的状态当中,不要过度地贪执,也不要过度地冷淡。

前面也讲了,修行佛法的人,他可以有亲人、可以有财富,但是他不能贪,如果产生贪执,就会障碍我们修法。下面还会讲很多对于内有情执著、对财富执著的过患,怎么样断除,等等。

还是那句老话,财富也好,亲人也好,它本身是中性的,本性上没有决定好或者决定坏的成分。说它好,说它坏,主要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如果我们执著,它就会变成过患;如果不执著,仅仅保持和亲人的关系,或者说拥有一些财富却不执著,它也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过患。

这里所讲的,当断之心主要是断除我们贪亲爱利的执著心。因为对凡夫人来讲,很难断除这些执著,所以佛陀在有些教言中就要求我们,在断除执著的时候,让我们尽可能地远离这些能够引生烦恼的对境。但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对它们的执著能否断掉,如果执著断除了,那么不管我们接近它、拥有它也好,不接近、不拥有也好,都不会让我们产生执著,我们都能够在修道的时候保持很清醒、很正常的状态。

这是我们在修行正法时,应该生起的一种境界。如果我们还无法达到这种心态,太过于执著,就须要用断舍的方式来让我们达到这种状态。因此在修道的初期,会有这方面的教言和修法。

这里面核心内容是断贪,贪执断掉之后,其他的东西都不会成为真正的障碍,因为它的本性上面并不具有好坏或者有真正的过患,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所以这里的修法,都是围绕断除贪执展开的。

“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如果我们贪执于亲友、友情、利养,我们就无法舍离世间。因为舍世间是相合于出离心的,而出离心是一种想要从轮回中解脱的心。一方面我们的心爱著于这些亲人和利养,要接近它,另一方面我们的心要从这束缚当中解脱,这两种心显然是矛盾的。如果我们过度地贪亲爱利,心就会专注在上面,我们就无法沿着解脱束缚的方向去行走。

“故当尽弃彼”:所以我们应当抛弃对亲人利养的爱执。当然,对他们慈爱、爱护,以大悲菩提心摄受他们,这是可以的。我们要对一切众生甚至敌人都要产生悲悯心、慈爱心,何况是自己的亲人呢?不过,这里是要制止过度的贪爱。另外,如果我们对亲友过度贪爱,对于伤害这些亲友的怨敌过度仇恨,就会演变成一种偏袒和不平等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抛弃对亲友的过度贪爱。

“随智修观行”:跟随智者或智慧的教言,修持止观之行。这个颂词讲了贪亲爱利的过患,以此教诲我们,要抛弃贪执,修持观行。

下面的颂词是讲断除贪执等烦恼的次第,颂词讲:

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

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止观双运的修法能灭尽一切的烦恼,了知这个道理之后,修行者应该先求生起寂止,而寂止又是由离贪而成的。

这个颂词讲了一个次第,我们可以从果往因推,也可以从因往果走。“能灭诸烦恼”是果,我们要从根本上灭除烦恼,必须依靠有止的胜观。

“有止诸胜观”的意义就是止观双运,不是说只有寂止没有胜观,或只有胜观没有寂止。达到灭烦恼这个究竟之果的因是什么?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的因是什么?“知已先求止”,止是止观双运的因。止的因又是什么?“止由离贪成”,寂止是由离贪而成的。离开对什么的贪呢?“贪亲爱利等”,对于世间的亲人、利养的贪心。这是由果推因的方式。果是灭烦恼,灭烦恼由止观来完成,止观的因是止,而寂止由离贪而成,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离贪。

再由因而果,首先我们修持离贪,对亲人、利养没有贪欲的缘故,就会引发寂止。而有了寂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生起胜观,胜观的基础上就可以灭烦恼。

在这个颂词当中,“能灭诸烦恼”和“止由离贪成”,仔细看的话,在因果次第当中,第一个灭烦恼和第四个离贪,或者第一个离贪和最究竟的灭烦恼,不管是从果推因,还是由因而果,看起来都有相似的地方(毕竟贪也是烦恼)。但实际上,它们的状态不一样。

“能灭诸烦恼”的灭是指从根本上灭,从种子上把烦恼灭掉。而“止由离贪成”的离贪是压伏的意思,压伏了贪心的缘故,成就了寂止。从果推因的时候,第一个是灭烦恼,而只有止观双运的力量才能把烦恼从根本上灭掉。从灭烦恼到止观,从止观到寂止,寂止由离贪成,寂止是第一步,所以离贪就不是以止观双运的方式来从根本上灭除烦恼了。这里的“离”是压伏,压伏烦恼稍微容易点,从根本上灭除比较困难,因为压伏是从粗大的方面让烦恼不现行,而从根本上灭,则必须将烦恼种子灭掉。

对于从根本上灭烦恼,比如初地菩萨已经证悟了万法的实相,证悟之后就可以灭除遍计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种子。到八地时灭尽烦恼障种子,再往上走,十地菩萨末尾的时候,所知障的种子也灭掉了,由此成佛。所以,灭除烦恼种子是非常非常深而且究竟的灭烦恼修法,必须要止观双运。

止观双运讲的是安住在殊胜的实相智慧当中,只有安住在万法的究竟实相当中,才能让烦恼从根本上灭掉,所以说止观双运的境界才能灭烦恼。

止观双运为什么必须要修止呢?我们在学的时候,首先要学习一切万法的空性,然后再去看修持它的方法。在讲修持方法的时候,先讲胜观也可以,先讲寂止也可以。但在修法的次第中,灭烦恼的因一定是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的因一定是先有止,所以在安排次第的时候,第八品是静虑,第九品是胜观智慧。首先学修第八品,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修第九品的智慧,如此止观双运就可以灭烦恼。

总之,首先要了知这种修法,在自相续当中升起寂止的境界,之后再生起胜观的境界。而离开了粗大的分别念,才能生起寂止,所以必须断除粗大的分别。

所谓寂止,就是让自己的心专注,把粗大的分别念静下来,胜观就是观慧,胜有殊胜的意思。为什么称之为殊胜呢?一方面,它比一般的世俗分别念要殊胜很多,另一方面,它相合于圣者的智慧,胜观的观智或者智慧相应于诸法的实相。

那么,为什么要止观双运呢?因为如果只有寂止,没有胜观,是没有办法以相应于万法究竟实相的方式从根本上断除烦恼的。如果只有胜观,没有寂止,胜观就不稳定。有很多讲义、注释在讲到这个第八品静虑修法的必要性时,经常用一个比喻,就是讲比如墙上有个壁画,要看清楚它,我们就要用灯。如果灯焰被风吹动,飘忽不定的话,我们就看不清楚这个壁画,而如果灯比较稳定,我们就可以看清楚这个壁画它比较细微的地方。

止观的关系也是一样的。让我们这个心静下来,就相当于不要起风,不要起风就是不要让油灯飘忽不定,这就相当于是寂止。而光明的这一部分就是灯光,如果没有寂止,风老是把灯吹得摇摆不定,我们就看不清楚壁画的内容。如果风停了,灯静下来,灯光稳定了,就很容易看清楚这个壁画。

我们心相续当中的胜观智,也就是人无我空性以及法无我空性的正见,它是深入一切万法实相的正见,那么如何让它发挥作用呢?就是在学习之后还要观修。

在观修的时候,止观双运就很重要了。如果这时只有胜观,没有寂止,比如我们学了智慧品,相续当中有了人法二无我的空性正见,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寂止的缘故,正见就飘摇不定,我们没办法让它稳定下来,这就很难以发挥正见的功效。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一缘专注的寂止,我们就把注意力放在胜观上面。由于有了寂止,心不会动,同时正见也在这里,那么止观双运之后,这个无我空性的正见就会非常的稳定,它就会持续的发生作用。如此,相续当中的执着、恶念、妄执,因为有了很稳定的胜观的缘故,执着越来越力弱,越来越微细,越来越薄,最后胜观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从根本上就可以把烦恼障的种子完全灭掉。止观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要止观双运呢?如果单单是寂止,没有胜观,就相当于外道的禅定了,无法断除烦恼的根本。只有观没有止,虽然有了相应实相的正见,但是没有止让它稳定发挥,所以正见的功效也发挥不出来。只有有止又有观的前提之下,才能真正的让我们发现自己相续当中像壁画一样的究竟的佛性。这种佛性,也只有在止观双运的基础上,没有风的灯照耀的前提之下,才可以显现出来。所以,这个地方讲“有止诸胜观”能灭烦恼。

了知之后,应该先求止,而止由离贪而成,所以我们应生起当断之心,断除什么?断除贪亲爱利,断除世间执着。这样一种欣厌(欣解脱厌轮回),我们就可以生起来了。

我们下面再学习如何断除的方法,这一节课就学习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