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109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本论宣讲了一个凡夫修行者应如何转变自私自利的作意、发起利他菩提心的殊胜窍诀。众生之所以流转轮回,就是因为相续当中的无明我执,由我执产生我所执,由我所执造罪,由此流转轮回。我们自己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必须要放下我执;而要成就佛道,也必须要放弃我执,不管是救度自己还是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都须要发起利他心和菩提心。
《入菩萨行论》是引导我们从自私自利的作意当中彻底解脱的殊胜方便。本论的十品,从第一品“菩提心利益”到第十品“回向”,都和利他的修法有关,或者说主线就是利他。而对于利他,从正面讲是生起利他心,从反面讲是断除自利心,这相当于修持同品和断除违品。在《修心七要》中也讲到,所有的过失皆归一——自利、我爱执。所有的过失既然都归于自利,我们就要断除自利,而对治自利最好的修法就是利他。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就没办法将注意力同时放在其他众生上面;同理,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众生上面,也就没办法把注意力同时放在自己上面。之所以我们的我执这么重,就是没有修持过利他导致的,现在要从自利的深渊解脱出来,修持利他是一个很好的方便。
修持利他是解放自私自利的心态,将我们的心态对众生开放。这个利他心其实是一种平等心,我们没有修利他的时候,这个心是有偏袒的、不平等的。如何偏袒呢?偏着自己的相续、自己的党派,不关心其他人的苦乐。我们要对治它,要修持利他心,以此慢慢平息偏袒心。所以平等心也是利他精神的一种表现。
另外,通过自他平等也可以逐渐趋向于究竟法界实相的平等。
当然,最究竟的平等,比如生佛平等、轮涅平等、内外平等,那种大空性、大平等的究竟实相,和这里所讲的平等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修持自他平等是趋入究竟平等的基础。如果我们修利他心、菩提心时,能够做到自他平等,那么这个平等就是我们趣入更深层次平等的殊胜方便。所以,菩提心既包括利他悲心,也包含了空性实相。
修持菩提心时要抓住一条主线,也就是泯灭自利心,修持利他心。从第一品到第十品都是让我们来修持利他,放弃自利,不管是让我们忏悔也好,受持菩提心、不放逸、正知正念也好,还是安忍、精进、禅定、智慧也好,最后将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也好,这里面其实都贯穿了一个利他的主线,都是让我们生起利他心,打破自私自利的我爱执和作意。
仔细观察一下,这条主线是非常明显的。沿着这条主线去思维、去修行,随着学习《入行论》时间不断地增加,学习的深度不断地拓展,相续中自利的心、我爱执的心逐渐就会淡没,利他的心逐渐就会生起来,这是我们学习《入行论》最初应该有的一种认识。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去观修《入行论》中的殊胜窍诀,这样观修之后,我们相续当中就可以真正地生起利他心,生起菩提心。当利他菩提心生起来之后,轮回根本的我执、我爱执就可以消灭。再进一步修持菩提心,我们就可以证悟殊实相,有了度化一切众生的能力。如果我们自己获得了证悟实相的能力,就可以帮助众生来证悟实相;我们自己通过修持菩提心来成佛,也可以帮助众生成佛。所以,可以说《入菩萨行论》是让自他从轮回中获得暂时和究竟解脱的殊胜窍诀。
我们在学习第七品——精进品。“进即喜于善”,精进就是对于善法,尤其是大乘善法的一种欢喜。当然,大乘善法包含了小乘、世间的善法,大是可以包小,而小的不能包大。在讲大乘善法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就要排斥小乘或者世间的善法。而且如果生起了大乘善法,里面就已经包含了让众生解脱的善法,以及世间的善法。
我们已经学习了对治精进违品的三种懈怠的教言。现在学习的是修持它的四种助缘——欲坚喜舍。四种助缘当中,第一个是希求心:对于善法的希求,它的根本是思维业因果;第二个是自信,在修持善法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我能够修持善法的自信,也有一种我能够断除烦恼的自信,以及能力的自信;第三个助缘是欢喜,我们修持大乘教言时,应该有一种欢喜心,就像小孩子做游戏那样一直耽着、无有餍足。无论修菩提心、修利他,还是讲法、学习,应该有一种耽着、无餍足的心态,这个就是欢喜。
这三个助缘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要学习第四个助缘——放舍。
壬二(放舍)分二:一、无力为之暂时放舍;二、完成后彻底放舍。
放舍就是舍助缘。当然,这里的放舍有专门的含义,科判讲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暂时放舍,第二是彻底放舍。所谓暂时放舍,就是当我们无力再继续修某个善法的时候,就暂时放松休息一下;第二个是彻底放舍,一个善法做完之后就把它放弃,然后做其他善法。只有把两个意义合起来观察,我们才能够懂得寂天论师这里所讲放舍助缘的正确含义,才不会颠倒误解。
癸一、无力为之暂时放舍:
身心俱疲时,暂舍为久继。
修持善法过程中,身心比较疲倦的时候,要暂时放下这个善法,目的是为了能够长久、继续地修持善法。
暂时放舍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身心俱疲时”,第二“暂舍”,第三“为久继”。“身心俱疲时”是说在哪种状态下,我们可以修持这种舍助缘。
当然,舍助缘是为了精进。我们可能会怀疑,这里让我们放舍、休息,和那种大乘锲而不舍、白天不休息晚上也不睡眠地精进,是不是有抵触呢?一方面让我们对善法要有欢喜,要精进,一方面在精进的时候,需要放舍,二者之间有没有矛盾?其实,放舍是精进的助缘之一。为什么要行持这种暂时的放舍?因为大乘的修法是一个长期性的行为,并不是通过短时间的、突击性的修法就可以达到目标。如果是很小的事情,我们突击一下,冲过去就完成了。但是大乘修行是一个很长时间的行为,短时间无法达到目的,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有一种策略,才能做到长时间保持修法的状态。所以在适当的时候稍微放松一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第一“身心俱疲时”,何时修持舍助缘,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就是“身心俱疲时”。我们是欲界人道的众生,并不具足铁一样的身体,非常坚固的心:我们的身体是血肉之躯,所以会有体力衰退的时候;我们是初学的凡夫菩萨,所以心也有感到疲倦的时候。如果我们的身体体力衰退,心也很疲倦,这时就很难继续承担我们要做的事情。在这个状态下继续为之的话,有可能会出现阻碍我们修持菩萨道的情况:第一是身体彻底垮掉,第二是内心极度厌倦,一想到菩萨道、菩提心,我们就非常的厌倦。就像一个人胃口不好的时候,看到油腻的食物,马上就会产生恶心呕吐的感觉,非常不想接近这种食物。我们在修菩萨道时如果不注意调节修行,我们的心也比较容易出现这样的状态,所以适当的放松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当然,以前上师在讲舍助缘的时候,讲到“身心俱疲时”这种暂舍,是不是意味着什么善法都不做呢?不是这样的。当高度集中、高度密集去投入修行的时候,身心很容易疲惫,这时需要舍助缘,把这种密度减下来,把强度减弱,稍微放舍一下。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处在放舍的助缘当中,每天早上起来头也不用磕了,百字明也不用念了,功课也完全放下,什么都不思考了,完全专注在世间法当中,这并不是舍助缘所讲的意思。
舍助缘是有暂时放弃的意思,如果修持善法的密度太强,我们就放松密度,强度太强就放弱强度。但我们还是要坚持每天的课诵和基本的善法,我们的善心也不能够放弃。在这个基础上,其余高强度的、高密度的暂时放松一下,这是舍助缘的含义。
然后是“暂舍”:暂时的舍弃,暂时的放松,暂时把事情搁置。世间上是一星期休息一到两天;佛学院学习佛法,在每月的初十、二十五休息,现在汉僧也是一星期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半年、年终的时候有几天放松;在菩提学会当中学习佛法,国庆节和春节也会放假。我们的身心通过半年或者一年的学习,比较疲惫的时候,稍微放松一下,做一下缓冲,重新来累积身心的能量。
舍助缘的目的是 “为久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身心俱疲时”不是最重要的,“暂舍”也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为久继”。为什么要修持舍助缘?就是为了能够长久地修持善法。
前面我们讲到,大乘菩萨道是一个长期行为,并不是几年或者一辈子的行为,而是乃至于成佛之前我们都要精进于此道的行为。所以在大乘经典当中,教诫菩萨为了成就佛道要有心理准备。显宗共同的说法是,三个无数劫的时间修菩萨道。当然,如果修持净土、密宗等一些殊胜方便,或者根基够利的话,时间不需要这么长。那么,为什么佛陀要讲三个无数劫的时间呢?就是让我们对大乘的修道有一个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如果短时间当中,我们没有修成功,心理也能够承受。在修菩萨道过程当中,如果短期出现一些违缘,也可以承受。反正没有成佛之前,都需要精进。
此处的“为久继”,是为了长久、继续地修持菩萨道,所以我们才在“身心俱疲时”暂时的舍弃。因此,我们在看法本的时候,要理解暂舍的真实内涵,其实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长久继续修持善法,而暂时的把善法搁置下来,或以稍微轻松一点的方式来进行休整。
癸二、完成后彻底放舍:
对照前面科判,前面是无力为之的时候对善法暂时放舍。比如说我们在学《入行论》当中,或者我们自己觉得身心疲惫,或者是上师估计到我们在这时可能会有点疲惫,所以统一安排时间休息。像这样,在做一件善法过程当中我们分几段时间来把事情做完,其实是很有必要的。精进是一种欢喜,如何才能对修菩萨道保持恒常的欢喜呢?其实中间略做战略性的调整是非常有必有的。
上面是讲无力为之的时候暂时放舍,这里是讲完成后彻底放舍,一件善法做完之后,要把这件善法彻底放舍掉。当然,彻底放舍的含义,也要正确理解。颂词讲,
事成应尽舍,续行余善故。
一件善法完成之后,就应该把它“尽舍”——完全放下,为什么呢?以此我们可以继续做其他的善法。
这个颂词也是有几个关键的地方。应在什么情况下修持舍助缘呢?事成的时候,对应前面“身心俱疲时”。然后是“应尽舍”,对应前面是“暂舍”。它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续行余善”。
我们修持菩萨道,虽然修持放舍助缘,但是总的闻思修相续不能彻底放舍。这个总的闻思修相续,其实是很多个体或者分段的善法连接起来的,就像念珠是用一根绳子穿起来的一样。我们从发心到成佛也和念珠一样,这个总的相续我们不能放弃掉,整个闻思修的过程不能放弃掉。念珠是一颗一颗组成的,而要完成菩萨道修行,我们修行佛法的资粮要一件一件地去完成,这一颗颗的念珠就相当于修菩萨道过程中这一件又一件的个体善法。比如说,学了《入行论》,再学前行,再学密法,或者说我们修持布施,修持持戒,修持禅定,或者百日放生,或者念大自在祈祷文,像这样修持一个一个的善法。所以,我们会做很多个体的善法,这些个体的善法做完之后,就把它彻底地放舍,放舍之后我们再开始做其他的善法。
所以,当前面的善事已经做完之后,也即事成的时候,应该尽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应尽舍”。第一个就是这个事情做完了,因为要做其他事情的缘故,我们就把它放弃。第二个意思,在我们的内心上面,不要再过多地去纠结这个事情。如果做完之后还在过多地纠缠在这个上面,我们就没办法把时间、精力等再放在规划或者实行下一个善法上面。任何一个事情都是这样的,一个事情做完了就放掉,把所有的精力时间投入到下一个善法上去。
当然,善法与善法是相续的,这种心态不能放。但是,事情本身已经完成了,我们就不能再过多地纠结这个上面,否则的话,每天都这样想,到了第二天还在想昨天这个怎么样,前段时间这个善法怎么怎么样,其他事情就没法做了。因为凡夫人还没有无分别智慧,所以他在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没办法专注其他事情。一个事情做完了,如果我们的心还在耽着这个已经过去的事情,我们就没有办法规划以后要做的事情,或者现在应该做什么事情。
所以,做完之后为了做其他善法的缘故,我们的心也不能过于纠结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心中就放下。放下之后不用再纠结它,怀念它,不管做得好也不好,我们就放弃,放弃之后就开始做其他的善法。
“应尽舍”的意思是这两个方面,这个事情做完之后就放下,同时心里对它的耽着也放下。
关键是“续行余善故”,我们要继续地行持其余的善法。对于善法,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去落实。所以,我们要保持做完之后就放弃掉,然后再做下面善法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要做的善法,要行持的菩萨行。
所以,什么是放舍助缘,什么样情况下修持放舍助缘,这须要搞清楚。当然,主要思想仍然不离精进,放舍也是精进,也是对善法的欢喜。如果离开了精进的这个总的意义去看放舍,我们就有可能对舍助缘产生不必要的错误认知,这就不是寂天菩萨的本意了。寂天菩萨写这个放舍助缘的颂词,其实是让我们精进的一个策略。
总之,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情况下修持放舍助缘,第一是身心疲劳的时候,第二是事情已经完成之后,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放舍助缘是有时间、有环境条件的,我们不能说:“我很精进,我主修精进的放舍助缘”。不能把舍助缘作为精进的主要修法,否则的话,我们肯定天天都在放舍、暂舍、尽舍。在精进过程中,什么时间修持舍助缘,需要了知。
可能我们凡夫人看到这四种助缘的时候,哪种助缘最喜欢呢?“舍助缘最喜欢”,又可以休息了,又可以放舍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身心总体的状态是属于一种懈怠。这种懈怠的心理和舍助缘的精神完全是不相应的。
所以,对于舍助缘应该观察好它的时间点,然后适当地去修持。上师在讲义当中也是讲,虽然寂天论师这里讲修行善法时应该有舍助缘,但是如果你对法特别欢喜的话,没有舍助缘也可以。其实上师他自己也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只不过考虑到弟子们的身心,有时会安排一些休息。
所以,应该把舍助缘应用的时间点搞清楚,否则比较容易误解它的含义。以上讲完了四助缘。
辛二(依助缘精进修持)
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首先是修四助缘,然后是出二力——实行力和控制力。这里的“依助缘精进修持”,其实就是实行力。通过实行的方式生起正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依靠助缘来精进修持。这四种助缘,在修持精进时是必需的,前面已经把它们讲完了,下面就讲了如何依靠四助缘来精进修持。下面的科判和颂词,其实都没有离开前面助缘的精神,然后在此精神下精进地实行,所以依助缘勤行是一种实行力。
分三:一、精进修持对治之方法;二、断除罪过之方法;三、成办同品之事。
首先是精进修持对治烦恼,第二是断除罪过,最好不出现罪业,如果出现罪业就去制止,第三是成办同品,所谓同品,就是我们应该恒时依靠正知正念,并依止殊胜的上师善知识来精进修法。
壬一(精进修持对治之方法)分二:一、勤持不放逸;二、勤持正念。
不放逸和正念,在第四、五品讲过,意义大家应该没有忘记。简单的说,不放逸就是一种小心谨慎、特别专注的状态,正念是不忘失善法。可以说,不放逸和持正念,是我们对治烦恼、对治罪业最有效的手段。
癸一、勤持不放逸:
沙场老兵将,遇敌避锋向,
如是回惑刃,巧缚烦恼敌。
沙场上经验丰富的老兵老将,遇到敌人兵刃的时候,能够善巧地避开别人兵器的锋向。如是,修行者也应该善巧地回避烦恼的利刃,并巧妙地制伏烦恼的怨敌。
寂天菩萨使用比喻很善巧,以此来开显深奥的法义。遇到烦恼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不放逸如何体现呢?就用比喻来说明。因为世间的例子,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是容易经历,或者听说过,或者看到过,或者比较容易思考,而修行上的事情对很多人来讲都没有经验。我们对世间法多多少少都有些经验,但是对更深层次的,能够引导我们出离世间的佛法,很多人都没有经验。对这些修行上很抽象的概念,很抽象的修行方法,如何才能让我们比较轻松地理解呢?使用比喻。
所以,此处讲到了“沙场老兵将”。不管是学历史,还是看小说,看影视剧,里面都会出现沙场交锋的场景,我们对于沙场中两兵对垒互相砍杀的情景相对比较熟悉。
此处就使用这个世间的比喻来说明问题。我们和烦恼作战,也是一场战争,作战的地方就是心的沙场。“老兵将”就是这些修行有素的老修行人、菩萨,他们对待烦恼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经验。上师或者这些老修行者,他们带领我们修行,带领我们出离轮回、抗拒烦恼,把经验介绍给我们,我们就应该谦虚随学。通过他们的牵引,自己的努力,逐渐就可以调伏烦恼怨敌。“沙场老兵将”带新兵的时候,言传身教,新兵如果谦虚地随学,他就能学会很多保护自己和制伏敌人的窍诀。
那么,这个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兵将,他遇到怨敌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呢?有两个步骤。第一是“遇敌避锋向”,避免对方的兵器伤害自己;第二,避免自己受伤害的之后或者同时,想方设法把敌人制伏。
老兵将面对敌人的时候,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不要被敌人的利刃击中,当别人的刀剑砍来的时候,要么是跳开,要么就用手中的兵器去格挡。总之,不能让对方的兵刃击中自己,如果击中的话,自己就会受伤倒地,失去战斗力,就没办法制伏敌人了。所以,老兵将遇到敌人的时候,首先是不被敌人的利刃所中,灵巧地躲开,之后再设法摧毁对方。当然,对方如果也是一个老兵将,也懂得躲开兵刃,然后再来反击,这个时候就看谁的经验更丰富,战斗力更强了。
分析完以上的情况,再来看对应修行中的意义。
“如是回惑刃,巧缚烦恼敌”: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和烦恼作战的时候,也应该首先善巧地回避烦恼的利刃,然后再以善巧方便束缚烦恼敌,或者说彻底地降伏烦恼怨敌。
和烦恼作战的时候,如果我们相续完全都是殊胜智慧,就没有作战的可能性了,或者我们内心全是烦恼,也没有作战的可能性。什么情况才会作战呢?第一是有敌方和自方,以前我们相续当中充满了烦恼,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战争可言的,因为心里都是烦恼,烦恼和烦恼不可能打起来。
而自从我们苏醒了修行的种姓,依止了上师善知识,开始修习佛法,知道了轮回和烦恼的过患,之后内心产生了想要修行的念头。这种想要修行,想要摆脱轮回,想要灭除我执的念头,一生起来就有了敌对面,这个敌对面就是烦恼。我们自己这方是想要摆脱轮回的心、修法的心、菩提心,敌方是阻碍获得解脱的我执、烦恼、习气,这时它们就成了对立面。那战场在哪里?其实在心里。我们自己相续中的这些老旧习气的“保皇派”,以及想要推翻我执统治地位的这个“改革派”,它们的战场其实就在我们的内心当中。
当我们内心中产生烦恼,这时怎么做就显得很重要。所以,第一就是要“回惑刃”,回避烦恼。简单的讲,就是我们不要被烦恼伤害。如果烦恼生起来,我们被烦恼伤害,我们就会受伤,并丧失抵抗的能力,然后像下面的颂词所讲的一样,我们可能会失去“生命”的。
怎样才可以像老兵将遇到敌人兵刃时一样,能够躲避或者抵挡呢?其实生起烦恼的时候,首先要避开它,不要让烦恼伤害我们,比如避开生烦恼的环境,或者压服自己的非理作意等。像这样的话,烦恼生起来了,有一点苗头之后,我们要去回避它,如果顶着它,我们容易被烦恼击中,因此受伤。
怎么样回避呢?其实就是不要被它伤害到。比如贪心产生了,我们就开始修持不净观、无常观,或者忆念自己的戒律。嗔恨心产生了,这时候如果大发脾气,就说明我们被嗔心的烦恼击中了。我们就要思维嗔恚的过患、安忍的功德,安住在慈悲的正念中,这就是避锋向的一种表现。
通过避开烦恼怨敌利刃的锋向,在自己没有被它伤害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地去束缚它,不要让它发展,然后通过空观的实相智慧,彻底把它予以摧毁。这里以喻意对照的方式,表达了勤持不放逸。
勤持不放逸其实就是我们在对付烦恼的时候,应该小心谨慎、特别专注,如果不专注谨慎,我们就有可能被烦恼伤害,就没办法调伏烦恼了,所以这里教诫我们勤持不放逸。
癸二、勤持正念:
战阵失利剑,惧杀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狱速提起。
“正念”我们前面分析过了,主要是不忘失善法。
颂词字面意思是,当我们在战场上,如果手里的利剑等兵器不小心脱了手,因为害怕被杀的缘故,我们会马上把它捡起来。同理,在修行过程中,如果丧失了正念,我们也应该以畏惧堕地狱的心态,速速地拾起正念。此处也是喻意对照的方式。
作战的时候,战士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利剑、长枪等武器。利剑有两个功效,第一是保护自己,第二是杀死敌人。当我们在战场上失去利剑的时候,它的功效就丧失了,既不能够保护自己,也不能够杀死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受过训练的人,还是一般的人,都会非常害怕被杀。自己没有利剑,对方手上有利剑,差距就很悬殊。以“惧杀”的缘故,就要“疾拾取”,会想方设法、马上以快捷的行动把利剑重新拾在手上,用来抵抗或者杀敌。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
而在和烦恼作战的过程当中,正念就是我们的武器,它也是具有两个功效,第一是保护自己,第二是消灭烦恼。对于自己,最好的保护就是忆念善法,不忘失善法。当我们的分别心安住在善法上,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生起的同时,它是不会再去忆念烦恼的,我们就不会被烦恼伤害,同时还可以消灭烦恼。所以正念是修行人保护自己、消灭烦恼的最好的利器。
如果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丧失了正念,我们就会忘记对治,没办法通过正念的方式来对治烦恼,即没办法保护自己,也没办法消灭敌人。所以一旦忘失正念,我们就应该“畏狱”,如果忘失了正念,没有对治,就很容易造恶业,造恶业就会堕地狱。因为非常害怕地狱的恐怖,所以我们会迅速地拾起正念的利刃,开始忆念善法。
在这里,世间人害怕身体被杀死,修行人害怕慧命被杀,堕地狱感受长时间的痛苦,都同样是畏惧严重后果,然后就想到保护的措施,或者抵御的方法。
正念的确是修行人很好的一个防御武器。失念的时候,我们应该“畏狱”,非常害怕地狱。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对地狱的可怕和堕地狱的因有非常清晰的认知。有时因为学习佛法的时间不长,对于地狱的恐怖认知不深,所以有些人就会说:“堕地狱就堕地狱吧,地狱也没什么可怕的。”但是,一方面自己说不害怕堕地狱,另一方面如果自己稍微犯了什么事情,被关进监狱的时候,他就非常害怕。其实人间的监狱和地狱没办法同日而语,但烦恼涌现的时候,往往就容易口出豪言,说出像“我不害怕,堕地狱就堕地狱吧”这类无知的话。其实这是对地狱的法相、地狱的时间、痛苦的程度等,没有认真思考过。
当然,地狱我们没有看过,但如果能现量见到地狱的话,没有人敢说这种大话的。那么,没看到怎么办,佛给了一个方法。佛陀的慧眼完全地照见了地狱的情况,所以在经典当中,为我们描绘了地狱当中的惨状,各大祖师也详详细细地解释了地狱的惨状,要求我们这些没有亲眼见过地狱的人,对佛菩萨所描绘的这种地狱状况,进行观修。观修之后,虽然我们没有亲堕地狱,没有见到地狱,但是通过观修的力量,也可以知道地狱的可怕,这使我们对地狱的果产生极大的畏惧。
了知了地狱果的恐怖,我们再来观修它的因是什么。《大圆满前行》中,第三品讲轮回痛苦,第四品讲到业因果,果就是六道轮回,尤其是地狱的痛苦,堕地狱的因是杀生、偷盗、邪淫等上品恶业。如果我们对地狱的果非常害怕,也会对地狱的因产生恐怖。不但我们自己恐怖,看到别人做这个因的时候,我们也会产生悲悯心。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情况,就是在学法的过程中,看到别人造罪业自己生不起悲悯心。对其原因,我们观察,第一是对于地狱的痛苦程度,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第二是对堕地狱的因,没有了知清楚。如果自己没有认识清楚,那么别人在做这个因的时候,就很难对造这种因的人产生悲心。这是显而易见的。
比方说,我们从某个途径了知到人间的某座监狱,里面充满了酷刑,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和恐怖。对此我们有了非常直观的认知,并深信不疑。然后再打听,犯了什么样事情的人,会被抓到这个监狱受苦。像这样,对它的因也产生了认知。自己就很害怕,千万不能犯这种事,如果被关到监狱中,会非常痛苦。如果自己发现某个亲人不巧犯了这种事,即将被抓到监狱里,我们对这个人会产生很大的同情和悲悯。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看到世间人造罪自己没有什么感觉?这是因为,首先自己对堕地狱的因没有深刻认知,其次认为其他人与自己无关,在这方面没有修持过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的悦意慈心。如果以上的因素能够做到,第一自己会对堕地狱的因非常恐怖,第二如果其他人犯了这种因之后,我们也会产生很大的悲心。所以,这里的前提“畏狱”很重要。
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总是觉得里面有些颂词无法和我们产生共鸣,我们自他都在思考分析,为什么和有些颂词能够产生共鸣,有些不能。观察发现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因就是我们在学习这个法之前,应该具足的某种心态没有具足。比如,在学习颂词“如是若失念,畏狱速提起”之前,我们对“畏狱”没有产生直接的认知,看到颂词的时候,就不会产生很大的震动。如果我们对地狱的痛苦,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对于地狱怖惧的心态已经生起来了。在此基础上,再来看这个颂词一下子就会明白寂天菩萨这里所讲的涵义了。
所以,不是说法义和自己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问题,主要是前面该做的功课没有做,所以提前学到这里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感觉。我们可以找时间补补课,回去看看法本,思维地狱痛苦,争取在内心中对地狱的痛苦产生一种感觉,这时候再看颂词,就会明白寂天菩萨这样讲的的确确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
这里我们讲到了勤持正念,当然,“畏狱速提起”只是举一个例子,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如果我们对于无常、出离心、暇满人身、轮回痛苦、业因果,这些基本教义比较熟悉,内心中产生过某种感受,再来看菩萨道,再来看菩提心的修行,理解就会完全不一样。
所以,修学佛法是长期的过程。有时候我们学习第一遍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是不要紧,我们再继续学下去,通过其他法的学习,补充了很多的知识,以前相续中欠缺的很多智慧生起来了,第二次再去看这些颂词的时候,一定就会有很多不同的深刻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会和正法逐渐相应。
壬二(断除罪过之方法)分二:一、不应出现罪业;二、出现罪业则制止。
断除罪业的方法有两个,第一、最初最好不要出现罪业。这是断除罪过的首选,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如果出现了罪业应该努力制止。佛陀在《地藏经》里讲过,智者有两种,第一种智者从来不造罪,第二种智者犯了罪懂得忏悔。第一个从来不造罪的人是高举佛幢者,第二个摧毁罪业的人是摧毁魔幢者,因为罪业是和魔相应,不出现罪业是与佛相应。简单地说,高举佛幢者,是高举佛教大旗的人,出现罪业懂得忏悔的人,是摧毁魔法大军旗的人,这两者都是智者。这里所讲的意思和此相应。
癸一、不应出现罪业:
这里主要告诫我们,尽量不要出现罪业。通过防护自己的身心,防护自己六根的方式,不出现罪业是最佳的。
循血急流动,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恶尽覆心。
循着血液的流动,箭毒会迅速地遍满自己的身体。如是烦恼一旦得便,罪恶很快就会完全地覆盖自己的内心。颂词是通过比喻意义对照的方式进行宣讲。
在作战的时候,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射杀敌人或者伤害敌人,有时会在兵器刀剑上涂毒,在发射的弓箭上也会涂毒,因为涂了毒后,就能更有效地杀害对方。而兵器上没有涂毒的话,如果兵器射中心脏等要害就可以一箭毙命,但如果射中了手脚,就不至于毙命。如果在上面涂了毒之后,这个箭毒会随着血液流动,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死亡。在冷兵器时代,因为箭毒会很快地布满身体,所以是非常有效的更多地杀害敌人的一种手段。
同理,我们在修行当中,一旦被烦恼得便,产生贪欲、嗔恨,如果不对治,就会“罪恶尽覆心”,更大的罪恶很快就会完全覆盖自己的内心,内心中就会充满烦恼。
这里的比喻和意义有两个相似的地方。比如说箭毒,箭头的面积很小,上面涂的毒也不多,但是一旦射中身体,这个小小的毒就会迅速地遍满全身,对自己全身造成伤害,很容易让自己丧命。同理,我们最初被烦恼侵入,那时烦恼的力量还很小,一点点贪心、嗔恚。但如果我们不对治,“惑得便”之后,初始这一念的烦恼慢慢就开始越来越深厚,最后就把自己的整个内心覆盖了,内心中充满了深重的烦恼。如果我们的身体被箭毒充满,生命就会终结;如果我们的心被罪恶充满,那么修行的慧命就会被终结。让我们身体死亡的方便是箭毒,让我们慧命终结的方便,就是罪恶、烦恼。所以,我们首先要了知烦恼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我们不能小看这样一点点烦恼,就像不能小看被毒箭射中之后的小伤口一样,因为毒一旦蔓延开来,就无法救治。所以在古代,一旦发现自己被毒蛇咬中,或者被毒箭射中了,马上就会采取防护措施。不是把这个毒用手挤出来,就用嘴巴把毒吸出来,或者用刀子把伤口附近的血肉挖掉,严重的话甚至斩断手指、手腕,马上就开始做预防,或者用绳子把手臂扎住,不要让血液流动太快。这些都是一种快速反应。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应该这样。如果我们不重视,就会觉得这是小小的烦恼。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就是这样,凡夫人很大的烦恼都认为是很小的,菩萨认为很小的烦恼都是很大的,这就是菩萨和凡夫人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不应该小看小的烦恼。不要觉得产生一念不高兴无所谓,产生一念的嫉妒傲慢、烦恼贪心不要紧。其实在我们认为不要紧和忽视的心态中,烦恼就慢慢开始蔓延了。第一次我们不重视,时间长了也不重视,等发现的时候,我们已经病入膏肓了。当我们再想要去救度的时候,这个箭毒已经遍满全身,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没办法救治了。同理,当我们被烦恼周遍心相续的时候,再想去对治,那个时候就很难再回头。所以寂天论师告诉我们,最初不要染罪,不要出现罪业是最好的。
对于这些小小的每一个恶念,每一个烦恼的念头,我们不要认为无关紧要而置之不理。如果我们认为无关紧要,最后就真的难以收拾,就会“如是惑得便,罪恶尽覆心”,罪恶方面的心念也生起来了。颂词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让我们重视小小的烦恼,不要让它得到机会。
下一个颂词:
如人剑逼身,行持满钵油,
惧溢虑遭杀,护戒当如是。
这又是一个喻意对照的颂词。就像一个人被宝剑所逼迫,手上持着装满油的钵行走一样,因为害怕油溢出来而被杀,所以他就非常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钵油。同理,“护戒当如是”——这里的戒是广义的戒——保护我们的心或者保护我们的学处、戒律,也应该这样小心谨慎,尽量不要出现犯戒的行为。
上师把颂词前三句和第四句,用嘎达亚那尊者的一个公案来解释,讲记当中讲的很清楚。在佛教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比喻。这个比喻主要是说,国王下令让武士从死囚中挑选出一个人,让他持着装满油的钵绕王宫步行一周,在道路两旁,布置了很多唱歌跳舞的人,来考验他是否像嘎达亚那尊者所讲的那样,如果保护自己的心,是不会分心去看歌舞的好坏的。实验显示出来的结果是,这个犯人走了一圈,国王问他的感受,犯人的的确确是说,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油上边,害怕油溢出来一点点。因为他后边就是拿着宝剑的人,如果溢出来一点,他会马上被杀害,所以他非常专注在油的上边。因为过度专注的缘故,对道路两边歌舞的人是视而不见,根本没有一点分心去听他们在唱什么、跳什么,至于好听不好听,就更加不用问了。
所以像嘎达亚那尊者讲的那样,真正的修行者在守护自己心的时候,他也与之相同。如果心高度专注在因果取舍、戒律防护,或者修菩提心方面,四周的环境是没有办法影响他的。
“剑逼身”中的剑,和保护戒律的情况相对照,可以理解为轮回或者地狱的痛苦;“剑逼身”可以理解为我们害怕堕地狱的心态,就好像是剑逼身的感觉;“满钵油”相当于我们相续中的戒体或善念;“溢”:油溢出就是犯戒律或者出现罪业;“惧溢”:害怕出现犯罪的情况;“虑招杀”:害怕油溢出来被剑杀死,同样的道理,害怕我们相续中出现罪过,被剑杀死而堕地狱,一旦犯戒我们就会堕入轮回。小心翼翼保护油钵,与之对比的就是小心翼翼地保护我们的身心相续。
“护戒当如是”:我们修行的时候也应如此。持油的人他在护油的时候一心专注,对比我们在修道的时候,如果对于轮回的痛苦非常害怕,把心思专注在保护身心的相续上,也可以完全做到六根不外散。犯人持装满油的钵走了一圈一点不洒,所以心专注的话是可以做得到的。从道理上讲,如果相续中产生了护持自己相续正念的力量,也可以让我们在修持正法的过程中,将相续防护得非常严密。
将颂词的内涵,如果我们一个个地对照,对于我们怎么修持菩萨道,怎么保持身心不出现罪业方面,会有很殊胜的指引作用。
这节课就学习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