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第1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开始学习《佛子行三十七颂》。

关于《佛子行三十七颂》,法王如意宝传过很多次,大恩上师也传过很多次,如果加上前面的顶礼句、立誓句,后面的回向句、谦虚句,共有四十三个颂词。其中宣讲佛子行为的有三十七个颂词,包括前行、菩提心、六度,以及把一切违缘转为道用等,既宣讲了世俗菩提心,也宣讲了胜义菩提心,有很多殊胜的内容。虽然词句不多,但是内容非常深奥,如果能够精通《佛子行三十七颂》的全部意义,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比较标准的佛子。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完了《入菩萨行论》,里面讲的是趣入菩萨行,菩萨就是佛子,所以佛子行三十七颂,也可以理解成菩萨行三十七颂。比较广大宣讲佛子行的是《入菩萨行论》《华严经》等经论,里面宣讲了菩萨修学的很多方式。以摄略方式宣讲的,有《佛子行三十七颂》《修心七要》《修心八颂》等论典,都是属于修心法要的系列,里面讲了如何调伏自心,让自心相应于解脱道、菩萨道。这方面佛陀、菩萨、高僧大德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非常宝贵的经论以及教言。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学习,把这些内容反复观修、串习,对修行的帮助非常巨大。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过,无著菩萨造《佛子行》的时候,在房顶上校对刚刚写完的《佛子行》,突然狂风骤起,把所有的法本吹飞了,一张纸都没有剩下。因为藏地的经书是一张张散页的,不像现在的书是装订成册的,现在传统的藏文经典还是散页的。后来他通过记忆,又重新造了《佛子行》。以此缘起,以前在整个藏区一直流行《佛子行》的学修背诵,现在内地和国外,都非常盛行传讲《佛子行三十七颂》,有的是广解,有的是字面解释,有的是解释要义,有的只是念传承。总之,现在很多大德都一如既往地重视《佛子行》的弘扬。

虽然我们以前学习过、背诵过,但是再一次学习《佛子行》,绝对不是浪费时间。法王如意宝显现上听了一百五十多次,那我们现在听几遍,根本不算什么。佛法越是反复学习,对法义的理解就越深。如果只是听一两次,合上书什么都忘记了,那怎么去实践呢?虽然《佛子行》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里面的意义很深,因为这是佛子的行为。

大恩上师他老人家说过,他翻译的第一部法本就是《佛子行》。当年在朝拜五台山时,法王如意宝观察到必要性,也是大恩上师以前发愿力摄持,法王如意宝就让上师翻译《佛子行》。当时因缘聚集,上师查了《新华字典》等很多资料,勉勉强强把《佛子行》翻译完了。翻译完之后,因缘就开始成熟,至今大恩上师已经翻译了很多著作。

我手里也有五台山最早翻译的法本。以前上师翻译的名字不是《佛子行》,叫做《佛子戒》。有些道友听错了,写成了“佛之戒”,一字之差意义就完全不同,佛子的戒律和佛陀的戒律是不一样的。以前的译本和现在的版本意义上相同,但是差别还是很大的。大恩上师说:“因为第一次翻译,很多参考书都没有,只有硬着头皮坚持翻译。”现在我们学习的法本是定稿的《佛子行》。

释题:佛子行三十七颂

《佛子行》共有三十七颂,因此“释题”就是“佛子行三十七颂”。《入菩萨行论》中的菩萨,和这里的佛子意思是一样的。一般来讲,佛子有三种:身佛子、语佛子、意佛子。身佛子就是佛的亲生子罗睺罗尊者;声闻是通过佛陀的语言修行成就,叫做佛的语子;意佛子就是能够接受佛的传承、具有佛陀血统——大悲菩提心,因为佛陀是通过大悲菩提心而证悟的,真正相合于佛的意而修行的,就是菩萨。能够继承佛统、血脉,最关键的是大悲和智慧,所以菩萨要引发大悲心、无二空正见的智慧。只有内心具有了大悲、智慧,才是契合于佛意的意子。真正的佛子此处绝对是指菩萨,因此佛子行可以理解成菩萨行。

菩萨有两种,一种是登地以上,断除一定烦恼、证悟一定功德的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菩萨,称之为具有胜义菩提心的菩萨。还有一种,以《入行论》为标准,只要是发了为了救度众生而成佛的世俗菩提心,也可以叫作菩萨。按照《入中论》的标准,佛子应该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按照《入行论》的标准,轮回中的众生,谁发了菩提心就可以称为菩萨,科判“名义转移”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以上是佛子的含义。

“行”,行为、行持的意思,指佛子的行为或者所修学的内容。以前大恩上师将“行”翻译为戒律,即佛子戒或者菩萨戒。菩萨应该行持的律仪,包括禁恶行、摄善法、饶益有情,叫做三聚戒,包括了所有的佛子行。佛子应该行持的,比如出离心、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以及转为道用的修法等,都包括在其中。作为一个佛子,哪些是应该修学的,就在“行”里宣讲。这里通过三十七颂宣讲佛子行。

作者:无著菩萨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此处不是与龙树菩萨齐名的“二圣六庄严”之一的印度无著菩萨,而是藏地的无著菩萨。他是萨迦派的一位大德,有的翻译为无著贤、图美桑波。尊者也被人称之为第二无著,他传记里面也讲了,无著菩萨还是一个小僧人,在学经院里面学习,当时有一位智者提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其他的僧人都无法回答,无著菩萨不经思索,马上就回答了问题,把这个难点解决了。当时这位大德就赞叹说,他的智慧非常流畅,回答也非常准确,可以担当第二无著的美名。因为赞叹他的智慧非常深广,所以叫做无著菩萨。在有些记载称为无著贤、第二无著,他造了《入菩萨行论善说海》《修心七要耳传略释》《佛子行》《快乐之歌》等论典。

法王如意宝以前也提到过,如果能够学习无著菩萨造的《入菩萨行论善说海》《佛子行》,会无勤的增长善心、菩提心,有这种加持和缘起。我们学习这部论典,也是得到了这种缘起,种下了种子。当然,我们也要发愿祈祷,愿以学习《佛子行三十七颂》的缘起,无著菩萨加持我们在很快的时间中,内心自然而然地生起、增长、稳固清净的菩提心。

全论分三: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初义)分二:一、顶礼;二、立誓。

这是论典的标准模式。首先有顶礼句,然后有立誓句。

乙一(顶礼)分二:一、总顶礼;二、分别顶礼。

丙一、总顶礼:

总顶礼是用梵语作顶礼的。

那莫罗给夏ra雅!

“那莫”就是顶礼的意思,“罗给夏ra雅”是世间自在王,也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整个世间得到自在,因此又叫观自在,无论身和心、轮回和涅槃、自利和他利,以及调伏众生、神通神变,都是自在的,是获得十自在的主尊,所以叫世间自在王。

首先顶礼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无著菩萨的本尊,也有一种说法,无著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无著菩萨在显现上,从小时候起终其一生,在修法、传法、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都是一位悲心特别强烈的殊胜大德。

作者首先向自己的本尊作顶礼。有些论典是顶礼三宝、顶礼大悲心,或者顶礼自己的本尊,此处就是顶礼自己的本尊——观世音菩萨,也是愿观世音菩萨加持我们这些后代的学者,能够产生清净、殊胜的悲心,趣入到大乘的修行当中。

此处首先是总的顶礼,可以遣除造论和弘扬佛法过程中的违缘,让自己得到本尊的加持,能够相应其中的意义,所以在开始有必要这样作顶礼。

丙二、分别顶礼(与观世音菩萨无别的上师):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

胜师怙主观音前,三门恒时敬顶礼。

上师虽然已经见到了一切诸法无来无去的本性,但是在世俗当中仍然非常精进地利益一切众生。在和怙主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的殊胜上师面前,身语意三门恒时不间断地恭恭敬敬顶礼。这是顶礼自己的根本上师。

本论是以认知观世音菩萨和上师无二无别的方式来作顶礼。顶礼的方式很多,有些是赞诵上师身语意的功德,有些是赞诵上师智悲力的功德,有些是以上师和某某佛菩萨无二无别的方式来赞叹,有些是祈祷加持的方式来作顶礼,有些是从圆满六度、证悟世俗和胜义菩提心的方式来进行顶礼。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提到上师所具有的圆满功德。虽见诸法无来去是讲上师已经证悟了万法的空性;然唯精勤利众者是赞叹上师具有的殊胜大悲。一位菩萨如果具有了智慧和大悲,绝对可以成为救度众生的殊胜尊者。无著菩萨了解上师的功德,通过赞叹上师的智慧和悲心的方式进行顶礼。

虽见诸法无来去,诸法无来无去,是讲万法的空性。在世俗显现上,诸法是有来有去的。汽车开过来又开走了;我们从那个地方来又回去了;分别心来了又消失了;烦恼生起了又没有了;功德来了过患走了……这些都是“来去”,在世俗当中来去的显现是存在的。通过来去说明万法在世俗当中的显现,“来去”就是代表世俗法。

那么胜义谛呢?世俗谛当中,虽然自己的身心、外面的显现,是有显现有消失、有生有灭、有来有去的,但是它的本性无来无去。诸法的本性,在胜义谛是安住在万法空性的自性当中,无论你是否证悟,万法的本性本来如是。《中论》当中也讲:“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一切诸法本来无来无去,安住在自性空当中。

如果有来有去,我们的心就会执著、分别。这个法来了,在自己面前显现,就执著;去了,认为它去了。有些东西想要获得,就去追求;它消亡之后,就会悲伤。法来来去去的显现,自己的心也起起灭灭,产生烦恼、快乐。如果不了解万法无来无去的本性,就会跟随世俗当中这些法的来去、生灭,而产生不同的分别和实执。我们要认知诸法虽然在显现上面有来有去,但是本性是寂然不动的。

诸法本来无来无去。如果这个法要来,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已经来了吗?还是正来呢?还是未来呢?它的本体是通过什么来的?比如一个人来了,是身体来了,还是心来了?身体是如何显现的?如果是因缘法显现的身体,本身无自性。通过离一多因的方式分析,从粗大分析到微尘,微尘也是无自性的,由此知道身体是不存在的。心也是一样的,显现上面生起了烦恼、善心,但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大到小,再到无分刹那,最后无分刹那也是空性。因此,身和心的本性都是无来也无去的,因为它没有一个可以来去的本体,基没有。如果连本体都没有,何来何去呢?谁来谁去?就不存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身体和心无自性的方式,来了解无来无去。比如在《入行论•智慧品》宣讲法无我的时候,身受心法四念住,身和心都是空性的、无来无去的。就像一个人坐着汽车来,但是汽车的本性也是空性的。

万法都是无来无去的,而上师如是的照见了万法无来无去的寂灭空性。如果能够现前无来无去的空性,内心不会产生分别念和实执烦恼。我们觉得学了空性不管用,原因是我们只是通过比较总相的方式,了解了万法空性的道理而已,还没有现见。如果没有真正地亲证,虽然道理上知道了万法空性,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心还是没办法控制,仍然不断地产生实执。

如果已经见到了诸法无来无去,是不会有烦恼的,通过证悟空性的力量安住在寂灭法界当中,能够息灭一切众生三界的烦恼和痛苦,所以见到了诸法无来无去,就超越了整个轮回。

虽然阿罗汉也超越了轮回,但是因为证悟空性不究竟、没有悲心的缘故,不愿意安住在轮回中利益众生。菩萨不是这样的,“虽见”指菩萨虽然见到了诸法无来无去,但不像阿罗汉一样住在寂静涅槃当中不利益众生。因为证悟空性、断除轮回边的阿罗汉,还没有断除涅槃寂灭的边,所以他安住寂灭,不会去利益有情。

菩萨既断除了轮回的边,也断除了寂灭的边。怎样断除寂灭边呢?“然唯精勤利众”菩萨的悲心非常强烈,因为了解了万法空性,观察一切众生都是无自性的、空性的,众生感受的无明、业、痛苦、烦恼,都是不存在的。一切众生都安住在本来的空性当中,但是不了解,所以菩萨对他们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大悲心,想让他们觉悟,从无明、烦恼、业和痛苦当中解脱出来,就开始入轮回。到众生的身边,给他们讲法,跟他们结缘,而且引导他们,让他们发菩提心、生出离心等等,通过很多事业去精勤利众。

如果一部分众生暂时没办法产生想要解脱的心,菩萨就告诉他们修十善,令其暂时转到天界,获得增上生的果;如果有些众生的根基成熟了,可以接受解脱道的道理,就宣讲出离心,令其得到小乘的果位;如果有些众生大乘的善根成熟了,就宣讲大乘道,令其修佛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成熟有情、利益众生。这就是唯有精勤的方式去利益一切众生。通过大悲断除了涅槃的边,这是菩萨的殊胜境界。《现观庄严论》当中著名的颂词“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就是讲菩萨的智慧悲心特别超胜。

“胜师怙主观音前”,具有殊胜智悲的殊胜上师怙主观音,即他的上师和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在修持佛法时,当我们在修某个本尊,祈祷某尊佛的时候,必须要做的就是把佛和自己殊胜的根本上师本性观为无二无别。如果知道佛的本性是自己的上师,自己的上师化现为观世音菩萨,或者观世音菩萨化现为自己的上师,祈祷、观想任何一位圣尊都不离开自己上师的本性,这是一个很迅速地获得加持、获得成就的方法。

平时不管是观修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等,我们都要观想这些菩萨和自己大恩上师的本性无二无别,安住在这种境界去祈祷。这里也是一样,“胜师怙主观音”,他的上师和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不管是观世音菩萨显现为上师的相,还是上师显现为观世音菩萨的相,上师和观音菩萨的本体都是一样的。

在这样具有智悲,和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的殊胜上师面前,“三门恒时敬顶礼”。“三门”就是身语意,身体五体投地或者合掌,语言念诵赞叹文、祈请文,意经常地安住在祈祷上师,对上师的信心当中。“恒时”就是经常性的意思。

有人说,顶礼怎么可能恒时呢?因为还要休息。在修持上师瑜伽时,身体会进行顶礼。语言经常性地念诵祈祷文、咒语,这些和上师的本性是一样的,也是一种顶礼。还有意,经常安住在信心当中,走路的时候把上师观想在右肩,安住的时候观想在头顶,吃饭的时候观在喉间,睡觉的时候观在心间。这样恒时没有忘记上师,都在顶礼。如果“三门恒时”地忆念、顶礼,很容易得到上师的加持,和殊胜的上师感应。我们应该了解这种经常性地得到加持的方便。

乙二、立誓:

立誓句,即为什么要造《佛子行》。

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说佛子行。

为什么要宣讲《佛子行》的修法呢?给众生带来利乐源泉的就是佛陀。佛陀是怎么成就的呢?是修持正法而成就的。所修持的正法是什么呢?依靠了知“其行”——智慧、大悲及佛子的修行方法,了解了佛子行的缘故,所以在此宣讲《佛子行》。

首先看“利乐之源”,一切众生能够得到利乐的源泉,源头一定是佛陀。“利乐”,有的解释是,“利”为暂时人天善趣增上生的快乐,“乐”为决定胜。也有反过来解释的,“乐”是增上生,“利”是决定胜。总之,“利乐”就是暂时究竟的快乐。一切众生都想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快乐。

众生要获得殊胜利乐,依靠什么得到?要依靠佛陀。“依靠佛陀”有很多种理解。一方面,宣讲获得利乐方法的教言来自于佛陀,因为已经证悟了万法的究竟实相,所以佛陀在经典当中宣讲了如何获得暂时和究竟快乐的教言,众生依靠这些教言修行就可以获得殊胜的利乐。另一方面,佛陀本身也是获得利乐的来源,赞叹、顶礼、供养、观想佛陀,念诵佛号、心咒等等,都能产生巨大的善根,必然获得利乐。还有对佛祈祷,得到佛的加持,内心当中产生巨大的证悟或殊胜的功德,也可以获得利乐,所以佛陀是一切利乐之源,一切众生利乐的根本来自于佛陀。

一切利乐之源是佛陀,佛陀又是依靠什么成就佛果的呢?“修持正法而成就”,佛陀相续当中的功德、证悟,是通过修持正法而成就的。佛陀不是无因无缘而成佛,因为修持了殊胜正法,断除了内心当中的习气、障碍,所以现前佛的果位。

“亦依了知其行”,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那修持正法之前是什么?“亦依了知”,首先要了知其行,才能去修持其行,证悟其行的本体之后,才能给众生宣讲利乐的教言。既然佛陀是修持正法而成就的,修持正法之前先要“了知其行”,了知所修持的这些道理。“其行”就是佛子行。

当然,并不是说《佛子行三十七颂》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就已经有了,佛陀以前也是修持《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佛子行三十七颂》也好,或者《佛子行五百颂》也好,内容讲的就是“佛子行”,是菩萨的修行律仪和修行方式。要修持菩萨行才能成佛,修持菩萨行之前要了知菩萨行。佛陀最早也是通过听闻菩萨行,然后思维菩萨行,生起定解之后再去修持菩萨行,成就了殊胜的佛果。

既然“亦依了知其行故”,无著菩萨“于此宣说佛子行”。为了让我们得到利益,无著菩萨跟随经论的密意造了佛子行,宣讲佛子行。宣讲佛子行的必要是什么?正面是这样推理:利乐之源是佛陀,佛陀之源是修正法,修正法之前是通过闻思“了知其行”,因此无著菩萨“于此宣说佛子行”。如果宣讲佛子行时,我们听闻佛子行,思维佛子行,闻思之后再去修持佛子行,就可以成就佛陀的果位,然后就可以成为其他众生的利乐之源。

正推是佛陀的成佛之道,反推是我们成就佛果、利益众生之道。由此可见,这个颂词非常的善巧。如果闻思佛子行,我们就“了知其行”,可以修持正法,成就佛果,成为其他众生的利乐之源。如果我们没有听闻、思维佛子行,就没有办法修持佛子行。

要成为真实意义上的佛子,应该怎样行持佛法呢?必须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没有闻思就不知道修行的方式,而没有修行,也不能无因无缘地成就佛果。为了让我们趣入佛子行,成就佛果、利益众生,无著菩萨宣讲了佛子行,以立誓说明造这部论典的必要性。因为佛陀是这样成就的,我们现在学习也可以像佛陀一样成就利他的果位,所以很有必要宣讲佛子行。同时也立誓一定要把佛子行造论圆满。

甲二(论义)分二:一、入前行法之方式;二、正行宣说三士道。

这里正式进入三十七颂,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入前行法,暇满人身、依止善知识等。第二是正行宣说三士道,小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乙一(入前行法之方式)分七:一、当使难得之暇满人身具义;二、抛弃三毒根源之故乡;三、依止功德源泉之静处;四、忆念无常而放下今世;五、远离违缘之恶友;六、依止顺缘之善知识;七、佛教入门之皈依。

第一,让我们的暇满人身具有大义;第二,故乡是三毒的根源,我们必须要抛弃;第三,一切功德源泉是寂静处,寂静处可以产生功德。故乡产生三毒,寂静处不会引发三毒,而且能增上功德,所以必须要抛弃故乡,依止寂静之处;第四,今世当中一切是无常的,所以不能耽著今生;第五,恶友能让自己产生很多烦恼,所以必须要远离恶友;第六,远离了恶友之后,如果没有善知识引导,还是没办法找到正确的修行之道,所以远离了违品恶友之后,还要依止顺缘的善知识,不断地闻思修行。无论是在大恩上师座下也好,或是在光盘前听法也好,都是依止顺缘的善知识;第七,皈依是入佛教之门,要生起这样的皈依之心。以上是入前行的七大内容。

丙一、当使难得之暇满人身具义: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已经获得了暇满大舟的时候,为了自己和他人都能顺利渡过轮回大海,应该在日日夜夜当中不懈怠,闻思修行佛子行。

这里告诉我们,要用暇满人身去做最有意义的事情,而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闻思修佛法,这是让人身最有意义的行持。这里把暇满人身比喻成大舟,把整个轮回比喻成大海。如果要从大海中出离,必须要依靠一艘大船,坐上大船之后就可以趋向大海的彼岸。同样的道理,要从整个轮回当中解脱,前提是得到暇满人身,因为渡越轮回、修持善法的所依,最为圆满的就是暇满人身,所以一定要在得到暇满人身的基础上行持殊胜的佛法。

暇满人身是非常难得的。无论是从获得暇满的因缘,还是从比喻、本体、数量等角度来讲,暇满都是非常难以获得的。在前世必须要修持殊胜的善法,发清净的愿,才能得到暇满人身。

放眼来看,如今很少有人行持五戒十善。在劫初时,人心比较纯善,或者转轮王出世的时候,以转轮王的威力自然而然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行持十善,下一世得到人身等善趣也比较容易,但是在五浊恶世的环境中,大家接触到的各种消息以及媒体宣传的内容,都不利于修持五戒十善。

虽然总的方面,世界各地的媒体还是在宣扬善法,但是宣扬善法的标准和得到暇满人身的善法标准还是相差的比较远。比如不杀生,只是说不要杀人,而保护动物,也只是不要杀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但是鸡鸭鱼能不能杀呢?很多地方没什么争议,绝对是可以杀的。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去守持清净戒律,不仅自己压力很大,而且外部给的压力也很大。要行持清净的善法,比如不偷盗、不邪淫、不杀生、不妄语等等,很多时候还是很困难。不管困不困难,如果具有五戒十善的因缘,就有了再一次获得暇满人身的资本;如果不具有,就不好说下世能不能获得暇满人身。

获得暇满人身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修持五戒十善,现在非常难以行持。此外还要做布施、修安忍等,这也很困难。再加上发清净的愿,愿自己的善根在后世获得暇满人身。如果没接触到佛法,怎么才能发愿获得暇满人身?这是非常困难的。虽然现在修行善法的人比较多,但是真正有几个人懂得发愿后世获得暇满人身呢?很难。就是因为很难的缘故,所以获得暇满人身的很少,成为佛弟子的也很少。基督教的教徒有十几亿、几十亿,伊斯兰教徒有十几亿、二十亿,甚至印度教徒也有几亿,而佛教只有两到四亿,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获得暇满人身的条件太不容易具足了,能够转成暇满人身的人,当然就很少。

虽然皈依登记的人可能有三亿、四亿,但是愿意去修解脱道的就更少,有没有几百万?不好讲。不要看这么多佛弟子,愿意修解脱道的人的确不多。我们自己是不是特别想解脱,也要观察分析。如果不是特别想解脱,可能仅是一个追求后世人天福报的佛教徒。如果是这样,自己还不是标准的暇满人身。因此,暇满人身特别难得。

通过佛的发愿力、大恩上师的加持、自己的善心成熟,我们知道了轮回非常苦,一定要解脱。既然有一颗想解脱的心,而且获得了暇满人身。既然暇满很难得,怎样才能让暇满人身有意义呢?这里讲“为自他渡轮回海,日日夜夜不懈怠”。为了自己,也为了让他人渡过轮回大海,日日夜夜当中不要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这是从最严格的标准来教诫的。

如果把这些颂词放在出家人身上,他们有这样的条件,可以日日夜夜不懈怠,但是有些寺庙也不一定,如果经济开发得很厉害,很多修行者每天要忙于寺庙的事务,也不一定有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行的机会。即便没有很多事情,有些出家人也不一定有日日夜夜闻思修的福报,虽然有时间,但是不知道如何闻思修,只是考虑怎样打发时间。宗萨仁波切以前也批评过,有些尼泊尔的修行者,虽然在寺院里有很多时间,但是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不单单是尼泊尔,不管是什么地方,虽然修行人本身有条件,但是没有日日夜夜不懈怠,也不算是这里讲的佛子行。在家的居士毕竟要忙于很多工作、家庭等事情,日日夜夜不懈怠也比较困难,但是要尽量地不懈怠,每天都应该安排闻思修的内容,要基本上达到这个标准线。

像这样日日夜夜不懈怠地闻思修持,修行佛法包括打坐、念咒、顶礼、修五加行等等。只有通过日日夜夜不懈怠的方式不断地闻思修行,才能让暇满人身具义,否则得到暇满人身,但是没有用最好的人身去修持最有意义的法要,暇满人身就是虚耗了。本来可以修持殊胜的佛法,因为自己懒散、懈怠,没有把时间利用起来修学佛法,就是虚耗人身。真正不虚度人身,就是闻思修——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行佛法。

而要让闻思修佛法达到一定的标准,让它变得非常有力量,必须要日日夜夜;如果不能日日夜夜,也要用尽量多地时间来闻思修行,因为只有这样,暇满人身才变得有意义。现在用暇满人身修持善法、守戒、发愿,后世可以继续获得暇满人身,修持佛法。这样就可以逐渐地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比如了知了净土法门,我们要发愿用暇满人身去修持净土法门,力争在这一世当中解决轮回的问题。我们需要不间断地在日日夜夜中,精进地听闻、思维、修行佛法,这就是佛子行。

为了让人身具义的缘故,我们必须要精进地修持。否则每天非常懒散,在无义的事情当中打发时光,一生很快就过去了。死的时候,回头一看自己的行为,遇到这么好的正法没有修持,居然通过放逸的方式度过了,这时会非常后悔。虽然想要重新再来一次,但是世间的规律没有办法重新再来。因为今生没有修行很多佛法善根的缘故,后世能不能再转成暇满人身,很难讲,所以无论如何,得到暇满的人身之后应该多多地闻思修行,尤其对修行善法方面,要生起兴趣,尽量地通过更多的时间去闻思修行,这就是佛子行。

丙二、抛弃三毒根源之故乡:

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

遗忘取舍愚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

这里讲到了要抛弃故乡。

如果在故乡,会遇到很多贪嗔痴的对境。如果遇到亲方,自己的贪欲心就像沸水一样,翻腾不息;遇到敌方的对境,嗔恨犹如烈火一样,不仅焚烧自己的善根,也会焚烧自他;如果是愚痴,导致自己对于该取的和该舍的都会遗忘。故乡有这么多过患的缘故,抛弃故乡才是佛子行。

当然,城市里的修行者完完全全抛弃故乡,还是很困难的。对一个标准的修行者或者一个出家人而言,抛弃故乡相对要容易得多,毕竟没有很多琐事缠身,要抛弃故乡到清净的地方依止上师善知识,修行佛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城市里面的在家居士想要抛弃故乡,的确很困难。虽然不能抛弃故乡,但是要了解这些过患,尽量地避开故乡的环境,调整自己的心。如果能够离开这个环境就离开,实在离不开,就想方设法不让这些环境的毒素来伤害我们。毒素有三种,就是贪欲、嗔恨和愚痴。

首先第一种是贪恋亲方。在故乡,有很多的亲戚、朋友和熟人,在一个城市中经常保持联系,尤其现在信息非常畅通,当亲人有什么好事,自己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比如亲友升官发财等,自己跟着就高兴;如果亲人生病了或者被别人欺负了,自己就产生嗔恨心。因为大量地接触亲友,接触的越多自己贪欲心也会越强,这时对于亲方的贪欲就像沸水一样,一直翻腾,没办法停止下来。

烧开水就是这样的,如果下面的火没有停,开水会一直翻滚,没有停止下来的时候。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故乡,经常性地接触到亲友,自己的贪欲心也没办法主动地止息下来。这也是很多修行人,虽然发心修行,但是成功很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一般的凡夫人而言,不贪恋自己的亲友,放下执著,还是比较困难。

我们要了解,如果不想方设法降低或泯灭对亲友的贪执,贪欲心不会自动停息下来。只有把火关掉了,水才会慢慢平息变冷;只有远离了这种对境,贪欲心才会逐渐地平息、变冷。因为烦恼又叫热恼,所以可以说变冷。我们在家庭中走不开,可以通过观无常、修出离心的方式,慢慢地泯灭对亲人过度的贪执。虽然和他们经常一起,还是很关心、慈爱他们,但是过度的贪欲可以通过佛法调伏。

一般来说这比较困难,如果离开了这个环境,见不到听不到,就会容易一点。尤其在古代更加明显,那时候的交通、通讯都不发达,当修行人到一个地方,只要不联系,几乎就和家乡断绝了关系,自己的消息传不到亲友的耳中,亲友的消息也传不到修行者耳中。彼此的信息很少,贪欲心就不容易萌发。现在虽然可以走得很远,但是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令天涯咫尺,空间距离很远,实际上距离很近,通过手机马上就可以知道家乡张三李四的情况,最近有什么好事、坏事。

从这方面分析,现在的修行人要付出古代修行人十倍以上的精进,才有可能停息贪欲心的翻滚。尤其是在末法时代要更加精进,从某个角度来讲,本身根基就比古代的修行人差一些,再加上现在的环境对修行不是很有利,如果再不精进、不用更多的时间修法,凭什么来平息对亲友的贪欲呢?如果能够远离故乡,平息贪欲会稍微容易一些;如果没办法远离家庭,通过修行去灭掉对亲友的贪执,还是不太容易。

无论是否远离故乡,最后要达到的标准就是对亲友不贪恋。远离故乡是为断除对亲友的贪恋创造一个机缘与环境,最终从内心断掉对亲友的贪恋,达到即便接触亲友也不会贪恋的境界。

总之,如果在故乡,很容易持续不断的产生贪欲心,就像沸水一样,没办法停息。

在家乡,还会经常遇到怨敌,比如邻居之间关系搞不好,或者是公司里面,同事之间、上下级关系搞不好,或者有人欺负自己。虽然没有欺负自己,但对自己亲友的态度不好,这些人都有可能变成自己嗔恨的敌方。如果在家乡经常看到、听到、接触到,自己对敌方的嗔恨犹如烈火一样,非常的炽盛。为什么用烈火的比喻呢?就是很炽盛的意思,既能焚毁自己的相续,也能焚毁他人的相续。比如两人见面之后,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生起嗔恨心,几句话不对,可能就要打架,事情结束之后的几天,甚至几个月仍愤愤不平。在家乡很容易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抛弃了故乡,遇不到很多的怨敌,自己的心相续相对来讲就比较平静了。

要修行佛法,心态的平稳非常重要。如果经常处于大喜大悲的状态,要保持佛法的状态,是非常困难的。经常和亲友在一起,过度的喜悦、贪执,让我们的心难以平静。打坐、闻思时候,也会想到亲友对自己的好处、观想亲友的功德等等,自己的心不能平静。经常观想怨敌对自己的伤害,嗔恨心不能平息,也无法修法。心态起伏很大,对修法是非常不利的,让自己的心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远离故乡是很好的一种方法。

当然并非远离故乡,内心的贪欲心、嗔恨心就会自动平息。远离故乡只是帮助我们连根拔除贪欲和嗔恨的方便,找到更适合自己修行的环境。到了寂静处之后,还要做一件事情——调伏内心的烦恼。有些人到了寂静处之后,贪欲心可能更加强烈,比如几天见不到亲人就非常想念,很想马上回去和他们见面。

不管是否远离故乡,都是为了平息内心当中的贪欲、嗔恨和愚痴心,找到好的环境,要这样去实行。

第三个是愚暗。在故乡有很多不信仰佛法、不知道取舍、具有邪见的众生,如果经常和他们打成一片,外出旅游、聚会、交谈、通信,他们的思想就会影响自己。如果他们经常性地鼓吹没有前后世、没有因果、修行佛法很愚笨,你会丧失很多享乐的机会,听到这样的言论,自己的心也会动摇,最后该取什么、舍什么,都会遗忘。本来该取的是善法的功德,守五戒、修十善、发菩提心,该舍的是贪欲、嗔恨、愚痴,如果经常和邪友、不学习佛法的人打交道,自己逐渐也会变成一个遗忘取舍的愚暗者,内心当中会很迷茫、很愚昧,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己都没办法了解。以此缘故,“抛弃故乡佛子行”,一定要抛弃故乡,这是佛子行。

当然,针对出家人来讲,做到这点相对比较容易,对于在家人来讲,要抛弃故乡到寂静处修行。虽然有一部分人有这个福报因缘,但是大部分修道者做不到。如果没有办法远离故乡,就要多观想贪恋亲友、嗔恨怨敌、交结愚友的过患,尽量避免这些过患。除了必须接触的亲友之外,尽量不要和很多的亲友经常接触,避免令自己生起过度的贪心;碰到怨敌的时候,尽量以慈悲心去观待;对于有邪见的人,尽量少去交往。从这方面减少一定的违缘,从修法上面多下功夫,去观察贪恋亲友、嗔恨怨敌、亲近恶友的过患,逐渐对他们不再产生贪心、嗔心或者愚痴。这些是在当前没办法远离故乡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的调伏内心的方式。

大恩上师以及慈诚罗珠堪布也说,在家的修行者没办法长时间在寂静处去闻思修行,要尽量多下功夫去观修无常等,通过观修法义得到的智慧来平息对亲友的贪恋、对怨敌的嗔恨、依靠他人产生的邪见。没有很多时间去闻思,没有办法去依止寂静处,只有在观修方面多下功夫,否则没办法找到好的环境,又不在内心下功夫去调伏贪嗔痴,在这样的状态中修行,的确是不容易成功。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