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教言论第5课辅导资料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学习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二规教言论》。

狭慧目光短浅者,成办自他之诸事,

虽为精勤果极小,犹如孩童造土房。

这个颂词和前面的颂词是一个对比。前面颂词讲如果一个人智慧深远、目光远大就可以承办大事。反之,一般的世间人或者发心小的人,智慧没那么广大,做的事情也不会有很大的善妙结果。

“狭慧目光短浅者”,狭慧和目光短浅的意义差不多。因为智慧比较狭窄的缘故,看不到很深远的必要性,所以就导致了目光短浅。“成办自他之诸事”,成办自己的事情,比如自己今生的学习、工作乃至于其他很多事业。

作为领导者要成办自他的事情,如果智慧非常狭隘目光短浅,就没办法成办大的果。有些人起早摸黑做很多事情,比如生意人很早就起来开店做生意,种庄稼的人也是如此,很多在世间做其他事业的人也是如此。虽然非常精勤,但因为智慧目光短浅,智慧不够宽广,胸怀不够广大的缘故,付出和别人一样,甚至更多的时间,得到的果却远远不如预期,是很小的果。

打比喻讲,就“犹如孩童造土房”一样。孩童因为智慧不成熟,造土房在大人眼中就像做游戏。自己像模像样、非常认真的花很多时间,捏出来一个自己认为的土房子,但任何人都住不了,只是外表有点像房子而已。和大人通过设计投入很多时间、很多钱,所建造出来的真实的房子是绝对不一样的。一个只具有房子的名称,一个具有房子的真实意义。

所以,一般的人所做的事情和伟大的人比较起来,根本不值一提。一般世间人因为目光短浅的缘故,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或者自己的得失,往往非常斤斤计较。而智慧深广的人,因为胸怀宽广的缘故,对于小的事情不会非常的看重。因为这样的原因,成就大事业的人,在小的方面不会特别的执著。他的规划非常长远,为了成办事情,小的利益必须要放弃。在有些历史上,如果一个国王想要成就一个大的事业,绝对不会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全盘考虑,必要时会放弃一两个城池,不会非常关注一城一池的得失。

大人物通过一种韬略一定可以成办大事,而智慧短浅的人看到的都是很小的事情,很小的钱、很小的利益或者很小的失去,都非常在意的去争取。这是有智慧和没有智慧人的很大差别,二者之间有没有智慧,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或多自己能了知,若不了知问智者,

当阅智者诸论典,思维愚智之差别。

这个颂词所讲的意思是,对于事情如果自己能够了解就自己去辨别,不能了解就去问智者。还应该去阅读智者所造的论典,进一步去思维愚者和智者之间的差别。

这是在鼓励我们要增上殊胜的智慧。世间人也必须要通过很多的方式,增上自己的智慧。有些公务员和领导,过一段时间就需要培训,因为以前所学的东西,已经跟不上现在的需要了。所以有些公司、政府官员,过一段时间就要组织培训,学习新的东西,必须要有新的了知。如果不去持续的增长智慧,以前所学的东西现在可能就用不上,效率就不会高。

世间人如此,修学佛法的人也是如此,我们需要不间断的闻思修行。佛陀是遍智,所有的智慧都是圆满的,菩萨也已经获得了非常深广的智慧,但对我们凡夫人来讲,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以前的大德讲,有些人学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足够了,可以不用再学了,好像已经学习圆满了。但是无等塔波仁波切说,如果内心产生了不再需要学习的想法,恰恰就是更加需要学习的标志!

一般的人非常容易满足,就像一个小的水塘,很容易水就装满了。下一场大雨,水塘一下就装满了,再装就会溢出来没办法再承纳了。而大海就不一样,再多的雨、再多的河不间断的注入到大海当中,对它来讲没有什么明显的增减。愚者和智者之间的差别也是如此,愚者越愚笨就越容易满足,越觉得我学的差不多了,已经学了三部论了,已经学了四五年了,现在应该可以了。但有智慧的人就是一直要学习的。

以前我也讲过一个宁玛派第三世多智钦活佛的故事。第三世 多智钦活佛 是丹贝尼玛。他一直在学习,每天都在看书,在经论上面学习。他有一个弟弟,也是转世的活佛,负责寺院的管理,有时候负责料理哥哥的生活起居。他看到哥哥每天都在精进,就说:“你这样学习,要学习到什么时候才算圆满?能不能给我一个时间表,你每天这样学习到底要学到什么时候?”他哥哥说:“到成佛为止。”到成佛为止,那得需要多长时间?也就是说,在没有成佛之前都需要学习。

真正的大智者,比如第三世多智钦活佛的智慧非常的深邃,培养了很多有智慧的人,是一个大智者,他说出来的话是非常有价值的。他说:乃至于没成佛之前都要不断地学习。这些智者的智慧很深邃,把问题看得很清楚。反之,如果我们现在认为可以了,不需要学习了,自己的智慧已经足够了,那恰恰就表现出来了自己的愚痴。除了表现自己的愚笨之外,并没有说明其他的任何问题。

当然这些智者的言教有些人承认,有些人不一定承认:他虽然这样讲,但对我个人的情况不一定是这样。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人需要不断的学,我现在可以不学了。但是我们的智慧毕竟是很有限的,大智者的智慧是从方方面面做的普遍的观察,而告诉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也是同样的观点。所以,智者从来不厌倦智慧多,就像大海从来不厌倦海水多一样。而一般的愚者非常容易满足,但这种满足不是好事情。如果对世间的财富、受用,产生一些满足:可以了,我挣的钱够了,现在一个月赚的钱能够保障我家人的开销就可以了,不需要很多,把其他的时间用于修行佛法。这种满足是没有的,学习佛法方面的满足,就经常容易产生。刚刚学了一两部论,学了一点点的佛学知识,就觉得已经圆满了,足够了,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来增长自己的智慧,乃至于我们没有成佛、成为菩萨之前,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学习的越多,智慧就越深,对于取舍之处、修学之处了知得就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是可以通过自力了解的,大多数问题凭自己的智慧就可以抉择。如果剩下不了解的比较深奥的,或者不太熟悉的知识就应该问智者,谁是这方面的专家,就向谁询问。佛法中谁是这方面的智者,就向谁询问。所以若不了知,就一定要向智者询问。

在世间当中不耻下问是一种美德,不懂就必须要去询问,询问别人不是让自己丢面子的事情,不懂也不问,这才是不应该的事情。不了就知应该问智者,不管是世间方面,还是佛法方面的,不了解的都应该智者,智者给你解答了,这个方面就不会再有疑惑。

“当阅智者诸论典”,智者所造的这些论点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知识,所以应该经常去翻阅智者的论典,学了这些论典之后,对自己智慧的增长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世间中有很多的佳言、格言,以及增加智慧方面比较好的论典,自己要去看去学习。佛法当中那就更多了,像佛陀的经典、大德的论典、大恩上师的教言,这些智者们所造的论典也必须要长时间的拜读。如果不长时间的拜读,一段时间没有看书学习,我们的智慧就会愚钝,像刀子一样长时间不磨就会钝,钝了之后切豆腐都切不动。如果长时间不学习,对很简单的事情都不知道怎么样去观察,或者法义很简单也不知道怎么样去抉择,所以应该经常阅读智者的论点。

“思维愚智之差别”,思维智者和愚者之间的差别,做出一种上进取舍的抉择。愚者有很多的过患,智者有很多功德,智慧在整个世间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宝藏,为了得到智慧,可以牺牲时间、财物、利益等等。很多民族都是非常着重、崇尚智慧。现在如果对于智慧不是很崇尚,反而去崇尚财富、金钱、享受,我们内心的方向就错误了,就会变得越来越愚笨,绝对不能成为人上人。

如此行持则智慧,自然而然愈增长,

若其智慧愈增长,高尚行为亦随增

这个颂词阐述了智慧和高尚行为之间的关系。如果做事情之前自己去思考,不懂的就问智者,多看智者的教言,经常思维与愚智之间的差别,如是去行持的话,通过有效的训练,智慧就会自然而然地越来越增长、广大。如果智慧越来越增长广大,取舍之处就越来越清楚,知道这个该做,那个不该做。高尚的行为“亦随增”,就像前面缘起中所讲的,如果自己高尚行为逐渐圆满之后,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尊重、护法神的帮助,也可以在高尚行为中清净过失,圆满很多福德等等,这方面非常地关键。

一个人如果有智慧,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是了解的很清楚的。有智慧的人会更加自律,知道这个事情虽然我很喜欢,但是如果沉溺其中,对今生后世和修行佛法等等没有什么好处。因为把问题看得非常清楚、透彻的缘故,在行为方面也更加有利于做取舍。如果没有智慧就看不到里面的厉害关系,就看不清楚、看不透彻,有些时候本来这个事情是错误的,但他觉得是正确的,就会做一些错误的取舍和行为。

所以智慧增长的话,高尚行为也会增长。高尚行为可以是佛法方面高尚的行为,尤其大乘佛法是智慧和大悲双运的,而且真正佛法的智慧都是以智慧的教言完完全全充满其中。

不懂佛法的人认为信仰佛法是迷信,但佛法本身不是迷信,而是一种非常充满智慧的教育。但是如果我们不学习就可能会成为一个迷信者,但佛法永远不会和迷信有关联的,恰恰是和所谓的迷、愚痴完全相反的。宣讲佛法者——释迦牟尼佛,是智慧的本尊,他的智慧是圆满的,他所宣讲的修行方法、取舍之道是纯粹的智慧,学习这些经典是能够增长智慧的。

如果真实地以释迦牟尼佛为导师,以佛陀宣讲的法为道,以具有智慧的僧众为伴侣,自己也能够逐渐增长智慧。但是如果没有去学习经论,不知道佛法当中讲的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可能真正成为一个迷信者,而佛法不会成为迷信,所以“高尚行为亦随增”。

高尚行为愈增上,一切福德如泉涌,

其后年月日时中,自己获得大进益。

这里是说通过智慧增长、高尚行为增长之后,所有的功德利益犹如涌泉一样纷纷地到达自己的相续当中。如果自己高尚的行为越来越增上,所有的福德都会源源不断地井喷而出。

前面讲了很多的福德都是来自于高尚的行为,不管是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知足少欲、制止恶行、不同流合污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因果的取舍、善法的行持。如果如理如法地行持了善业,福德不增长是绝对不可能的。善业和福德增长是因果关系,具备了高尚的行为一定会获得非常殊胜地善根和福德,高尚的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增长,福德相应的善根也会越来越多,源源不断地增上。

“其后”,在之后的年、月、日、时中自己获得大进益,在每年每月每天每个时间中都会有增长。《修心法要》中讲,最好的修行者在每一天、每个时间中都会有进步。可能这一个小时和上一个小时相比,这一个小时自己的修行又进步了,每个时间都会不断地增长。如果他的行为非常如法、福报非常圆满,修习佛法、证悟佛法的速度就非常地迅猛,这是从时间方面来讲。

每一天都有增长,很明显地感觉得到今天就比昨天增长的要多,今天的境界要超胜昨天,这是非常好的修行者。中等的修行者,他的修行每天看不出来,但一个月一个月的比较起来,这个月就比上个月要好,这是中等的修行者。从增长的角度来讲,下等的修行者,是以年为单位来做比较。一个月、一天看不出来增长,但是一年年比较的时候,就会知道今年比去年要好,今年的见解、对佛佗的信心、忏罪、精进,今年的确比去年好。所以下等增长的修行者是一年比一年好。

自己获得大进益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每天、每个月感觉不到进展,一年过去之后也感觉不到进展,就要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时我们可能会说自己的业障太重了,但高尚行为本身就有止恶防非的成分在里面。

如果忏罪修的非常好,烦恼也会相应的减弱。忏罪一方面是把我们相续中的罪业忏净,有的时候可以通过做梦或者其他的觉受来感觉自己的罪业清净了。还有一个比较标准、了义的验相,当自己内心的罪业真的逐渐减少的时候,烦恼一定是越来越少、越来越轻微。这是内心中罪业逐渐渐弱的标志。

如果忏罪之后觉得烦恼还是很重,就说明这个阶段的忏悔并没有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还必须要加强忏悔的力度。什么时候我们梦中也显现、自己的烦恼也逐渐变得轻微了,这可能说明你的罪业开始逐渐清净了。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我们的修学没有进展,要看是不是因为高尚的行为没有重视。所以,我们必须在高尚的行为上着手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惯、发心,如果是这样,我们增长自己的功德方面就要注意。

于此世间万物中,更无如己之爱重,

若不思维己过德,则与禽兽有何异?

这里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我们应该着重智慧的培养。在整个世界万物中,“更无如己之爱重”,我们喜欢其他的物品,永远超不过对自己的喜爱。如果要在所有自己喜爱的东西中做个简别,一层层的筛选,最喜欢的就是自己。为了自己得到利益可以去关心其他人,或喜欢其他东西,但真正观察到底的时候,为什么自己要去做很多事情?其实就是对自己非常地爱重,最喜欢的就是自己。

我们在世间万物中有很多喜欢的,但是都不如对自己的喜爱。因为此处还没有讲利他的菩提心,还不是在讲大乘的佛法,只是在讲世间的一些取舍之道。世间中我们对自己是最在乎的,在乎自己的利益、损失等等。既然很在乎自己的感受,我们就必须要去思维什么样的行为对自己最有利,什么样的行为对自己最有害。必须要去思维这些,“思维己过德”。

尤其是现在我相续中的思想和身语方面的行为,哪些是对我有利的,哪些是对我有害的,每天都必须要进行思考。比如我们现在经常性地放逸、杀生、偷盗、邪淫等等。通过佛法的教育,世间一些智者们的观点,经常性地去做这些恶行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这样的行为做的越多对自己的伤害也就越大。

反过来讲,如果经常放生、修行佛法、做一些高尚地行为等等,通过因果的规律,这方面做的越多,对自己的利益也就越大。如果真的是考虑、爱重自己的利益,必须要去思维自己的过与德。如果不考虑自己的相续中具足什么样的功德、过失,只是一味考虑享受、其他的问题的话,“则与禽兽有何意”?就和一般的旁生,飞禽走兽没有什么差别。因为这些飞禽走兽每天考虑、关心的也就是怎么样才能吃得饱、吃得好、睡得好。平时我们所关心的这些东西,禽兽每天也在思考。如果我们每天只是考虑自己的吃住、饮食怎么享受的话,这种思想的层次比一般旁生的思维层次高不了哪去,基本上和禽兽没什么差别。

有些大德说,我们现在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有思考过德的功能。可以思考什么行为是有利的,这个有利是从善因和善果角度讲,对因果的方面有些考虑。什么是该取的,什么是该舍的,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不该做的,哪些是比较好行为,他就可以去分别。

从佛法的角度讲,以前宗喀巴大师还有很多大德讲,我们生而为人和旁生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解脱道。如果思维解脱,就会成为人身最有利益的方面,如果不思维解脱,每天只是想着自己的吃喝,那么基本上就和禽兽一样了。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对这方面的比喻也是说的非常地尖锐,他老人家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现。只是追求今生享受、衣食的,用了好几种比喻来说明。一种比喻是无毛猪。显现上是一个人,但是其实是一头身上没有毛的无毛猪。有的时候说是一只愚笨的老狗等等,讲了很多比喻,来讽刺不知道取舍,不行使高尚行为,只是追求自己财食的行为。

的确是这样的,我们生而为人是可以在人身上面做更多对自他有利的事情,可以追求解脱道。但是如果不考虑过德,不考虑解脱与否的话,就和旁生没有什么差别。

乃至营商诸琐事,亦需问他及自察,

一生所取所舍事,不问不察岂非蠢?

乃至于我们在世间做一些经营、生意,搞一些建筑的一些琐事,不懂的情况下自己也需要问,也需要自己去观察到底应该怎么做?做一些取舍。世间一般的琐事我们都要去做,乃至于做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第一第二第三步我们都要去考虑。

“一生所取所舍事”,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所取的应该是什么?所舍的应该是什么?哪些是应该取的高尚的行为?哪些是应该舍的低劣行为?一生所取、所舍、增长智慧的方面,“不问不察岂非蠢”?如果不去询问,也不观察,难道这个人不是非常的愚蠢吗?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智慧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他的言行在别人面显得非常地愚痴。自己有的时候也觉得自己非常愚痴,但有些时候是发现不了自己愚痴的,别人在取笑他的时候,还觉得自己的行为很善妙。这种没有智慧的人的确是非常可怜。

在很多智者的论典中高度赞叹智慧,对没有智慧方面根本就不容情,大力地呵责没有智慧、愚蠢的状态。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智慧的确非常重要!世间上有智慧的人也可以到处受到别人的尊敬,没有智慧的到处受到别人的取笑,或者没办法建立自己的威望,没办法达成自己所要承办的事情。所以在整个世间中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中反复讲智慧更加重要,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不知道前行怎么修,也不知道正理与正见之间的差别,不知道正确的空性是什么,不正确的空性是什么。这些方面都不了解的话,我们要正确修持佛法也是非常困难的。

无过之士虽少见,若于过失知为过,

则能断彼所作故,将成犹如离云月。

在整个世间,没有过失的人虽然非常少见,但是如果对自己的过失能够了解,就能够断除过失方面的所作所为,最后也会变成善妙的结局。

“犹如离云之月”,这里讲了整个世间中,没有过失的人的确是没有的,但是完完全全没有过失的就是佛陀。佛陀所有的烦恼障、所知障、习气已经全部清净了,除了佛陀之外其他人都有多多少少的过失。但是从某些角度来讲,菩萨相续中没有凡夫那种粗重过失,粗重烦恼现前是没有的。所以从某些层次来讲,菩萨也算是没有过失的人,他是没有凡夫人的过失。

所以在整个世间中,没过失的人是非常少见的。当然主要是讲我们,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完美,没有什么过失,其实有的时候只不过是没有很严重的过失,有的时候是没有发现自己的过失。我们现在存的在世间中,完全没有过失的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若于过失知为过”这就是智慧的一种表现,可以有过失,但是对自己的过失必须要了解。我是一个具有过失的人,对于自己的过失有比较清楚地认知,这个就是智慧的体现,在智慧层次的体现上面,不单单知过,而且要改过、断过,这方面更加要有智慧,所以“则能断彼所作故”。首先是要知道自己的过失,有过失才有断除过失的基础,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过失,那么你去断什么,产生不了断除过失的想法,所以如果知道过失之后,能够进一步采取行动,断除有过失的行为。

“犹如离云月”,就好象离云的月亮,月亮在云当中看不到皎洁的月亮,月亮离开了云的遮障,完全从云彩中出来之后,就会非常明亮,这就是离过的过程。所以现在内心虽然有过失,但是通过精进的修持,让过失慢慢地远离,让高尚的行为和清净的本性显现出来,这就是离过的过程。

佛陀在经典中讲,从来不犯过失的人是智者,犯过失之后能够忏悔、改过的人也是智者。为什么把知过改过放在第一品智慧?因为知道过失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然后再去改正就是智慧的体现。所以我们不要怕自己有过失,最怕不发现自己的过失,发现之后不改正自己的过失。

圆满诸德虽罕见,若于功德生欣乐,

且于彼德常串习,则将成为具德者。

除了佛陀圆满了所有的功德之外,世间中要找到一个十全十美、一切功德圆满的人是非常罕见的,找不了的。但是凡夫人如果对于没有产生的功德能够产生欢喜心,而且为了得到这种功德经常去串习,“则将成为具德者”,那么这个人逐渐就会变成具有功德的人。

这也是鼓厉我们应该怎么样产生功德。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像佛和上师一样的功德,很差劲,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知道这些功德都是可以逐渐培养的。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功德也是一种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法,具足因缘一定可以产生、改变、增长,这就是世间因缘法的特性。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很多高僧大德或者世间清净的正士相续当中所具有的功德,但是如果我们对高尚的行为,对佛菩萨的智慧功德产生一种希求心,产生希求心之后,就有想要得到它的发心。如果非常想要得到这样的功德,我们就会经常串习得到这些功德的方法。经常串习熟能生巧,时间长了之后逐渐通过因缘转变成果报。

所以“则将成为具德者”,逐渐变的具有功德。佛陀是通过三个无数劫地串习功德,最后成就了佛;初地菩萨通过一个无数劫的串习得到了初地。现在我们通过不断的串习,也可以逐渐得到世间的清净功德,以及世间人品方面的善功德。所以不怕没有智慧,就怕对智慧不重视;不怕没功德,就怕不去串习功德。我们在串习的时候,很怕满足,得到一点点功德自己就满足,觉得应该足够了。这方面必须认知、克服。

若于过失不知错,尔时彼人常犯错,

如是重蹈覆辙者,则灭前有之诸德。

这个是从反方面讲的。前面的颂词,一个人有过失,如果知道过失,改正它,那么过失越来越少,如离云月一样。现在反过来讲,如果对于过失不能够了知是一种错误、过失,在不了知过失的状态中,“尔时”这个时候,“彼人常犯错”,因为他没有认知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现在很多人,包括修行者、不修行者,只要心中没有产生很清净功德的人,自己的很多过失根本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在犯过失,在重复过失。每天的行为模式、思维方法都在重复过失。不知哪一天,乃至突然有一天发现这个是不对的行为和思想,从那个时候思想开始转变,思想转变之后,行为开始转变,才慢慢开始走上改正之路。

如果没有世间高尚的人给我们讲古代的贤圣者,像孔子等等,没有给大家讲怎么样做、不该做的道理,很多人就会按照自己错误的轨道慢慢发展下去。如果没有像佛、菩萨、大恩上师等等出世给我们讲在轮回当中的想法、贪嗔痴、杀生偷盗邪淫是错误的,那么我们现在就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很多人都不觉得杀生是个问题,只是觉得不能杀人,如果杀人犯了很大的过失,但是如果是杀鱼、猪羊,他不会认为有过失。不认为有过失就不会停止。只要有钱,就要去买、去杀,而且看到别人杀的时候不会产生任何反应。所以对过失不知错的话,“尔时彼人常犯错”。

我们怎么样才能发现这些过失?就是要学习。学习之后才能了知什么是过失,什么不是过失,断除过失的方法。我们现在内心当中还有很多不了知的,所以处在无知的状态说自己很清净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以前大德们讲,一个人受了戒律之后,根本不知道自己守了什么戒律,却说守的戒律是很清净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守戒,哪些是犯戒,哪些不犯戒,然后说自己戒律是非常清净的,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们如果没有学习,我们都不了知自己相续中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过失。我们不分析、不了解的话,怎么知道自己是很清净的?我们说一点过失都没有,其实不是没有过失,而是彻底的无知。这方面比其它的还要可怕。实际上没有真正地发现自己的过失就没有改正的机会。

“尔时彼人常犯错”,如果一个人犯的时间很长,犯的过失很多,最后积少成多,集轻为重。本来他的过失单个看可能都是很轻的罪业,但是每天做,重复做,这样很轻的过失逐渐变得力量很大,最后一旦成熟就没有办法承受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制止这样的情况的出现。要制止这种情况出现就必须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够去辨别。“如是重蹈覆辙者”,反复重蹈覆辙的话,“则灭前有之功德”,虽然以前有一点功德的累积,但是因为他的过失不断增长的缘故,以前的功德也会逐渐的消减乃至于消灭。

修习功德越增上、如是过失越减灭,

处事浑噩不观察、虽经百年无长进。

如果修习功德的时候,越来越增上的话,反过来过失就越来越减少。如果我们在处事的时候“浑噩不观察”的话,虽然经过了一百年,也不会有丝毫的长进。

这个颂词从两个方面观察。如果我们认知了功过,而且不断地修习功德,过失就会越来越减灭。因为所谓的功德和过失是相对的,是相矛盾的。比如杀生的恶行和不杀生的善行之间就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当我们逐渐行持不杀生越多的话,那么杀生的过失就越少。二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减过失,功德就增长不了;如果我们不增长功德,过失就减不了。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逐渐减灭过失让自己的功德增长;一方面刻意修持某种对治的功德,让自己的过失逐渐减少。

比如从杀生的角度来讲,我们经常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要产生尊重生命的观念。其实放生、素食都是尊重生命的一种体现。我们尊重生命的缘故,就不会去杀生,就会去放生。尊重它,它和我们的生命是一样的,并不是它是个旁生,它的生命就比我们贱。其实国王的生命和乞丐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内心当中最朴实的离苦得乐的想法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哪一个更喜欢死,没有哪一个更喜欢受苦不喜欢快乐。上至梵天,下至地狱有情、蚂蚁、蚯蚓,内心中都是想快乐、长寿,不想受苦。

所以我们处在这样的基础上,不能去够杀害其他的人或者旁生。因为尊重生命的缘故,要像尊重我们的生命一样去尊重其他的生命。素食相当于是这样的观念。

这样取舍辨别之后,我们的功德就会增长,过失也会越来越减少。如果不观察,会处在浑浑噩噩无知的状态当中,其实浑噩不观察就是一种无知,它是智慧的违品,处在一种无明的状态中。“虽经百年无长进”,虽然他在世间很长寿,也许可以活一百年,但是过了一百年之后,因为他的智慧没有增长的缘故,还是以前的样子,智慧一点都没有增长,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讲,这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

若自相续增学问,昔过已者成同等,

昔同等者居其上,最终获得极无上。

这是鼓励我们要精进的意思。如果在自己的相续当中不断的增上学问、智慧,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昔过已者成同等”,以前某个人比自己智慧高,因为自己不断学习的缘故,所以以前超过自己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赶,现在自己和他差不多成为同等了;以前和自己同等的人“居其上”,就是说自己逐渐跑到他的前面去了。“最终获得极无上”,最后继续发展下去,就可以达到“极无上”最为圆满的地位。

我们一定要持续性的令自己相续中的智慧得到增长,不断的学习、闻思修行。心的潜力无量无边,能够升到什么程度呢?从佛法角度来讲,可以升到如来藏的程度。因为佛智在我们的本性当中是圆满具足的,所以发展的潜力巨大,没有局限性。自己越精进增长的智慧越多。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人发奋图强、非常勤奋,牺牲了自己玩耍、休闲的时间,不断的学习,以前他可能是中等生,精进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会逐渐的变成上等生,对于以前超过自己,把自己甩在后面的人,逐渐追上了和他成为同等;对于以前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通过学习逐渐位居其上,超过他了,最后到了最高的地位。

佛陀也是一样的,他刚刚发心时,有些人的智慧福德比佛陀强,但是佛陀发了菩提心,开始不间断的修持,以前超过他的人,佛陀慢慢追上了,然后佛陀精进的修行,把没有发大心修持菩萨道的人,远远甩在身后,最后佛陀成佛了其他人还是众生。

我们以前也经常讲到这个例子,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情况,但是大概如此。在三个无数劫之前,我们和佛基本上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凡夫。在三个无数劫之前,佛陀舍弃了自己的利益,开始发了菩提心,通过三个无数劫不断的串习、精进,现在佛成佛了,我们成了佛弟子,而且是其中最差劲的佛弟子,这个差别很大。

在现在共同修学的道友当中,也是同样处在一个起跑线。有些道友很精进,若干年之后,可能他成为了我们的上师,给我们传法、灌顶,引导我们趣向解脱,我们还是众生。然后又与另一批和我们一样的同学一起学习,精进的人又跑到前面去了,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这样的情况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不应该是这样的。也许以前我们不了解,现在了解之后,就应该去精进,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来增长自己的学问、智慧、福德和修行。这样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最终也可以获得极无上,这是鼓励我们一定要发起对于智慧的追求,在获得智慧方面一定要精进,绝对不应该懈怠满足。

若自相续增过失,犹如陡山之流水,

彼等下堕势难挡,向上牵引无可奈。

如果自己的相续不断增长贪嗔痴等过失,这个人就像陡山的流水一样,下堕的趋势难以阻挡,谁也挡不了,想要把他向上牵引也是无可奈何的。

在我们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么严重的程度之前,应该接受上师的教诲,上师就是在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还没有发展到势不可挡的程度之前,给我们作引导,告诉我们一定要精进修行、调伏烦恼等等,如果我们把这些具有大悲、智慧的上师们的教言当成耳边风,他说他的,我做我的。如果自己内心当中的烦恼发展得很厉害了,那个时候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很多人即便是千佛出世想把他拉回来,也是拉不回来的,去世以后必堕地狱无疑,任何人想要向上牵引都无可奈何。我们相续当中的过失千万不要任其发展成为势不可挡的情况。

现在我们内心的深处还是过失和向上的心在互相纠缠、斗争的状态,这时我们必须要学习这些智慧的教言,否则任由过失发展下去会很难收拾。现在我们尽量要以智慧的教言来做取舍,把过失尽量减弱,经常性祈祷上师三宝,让上师三宝的加持力融入心中,通过自己的精进努力避免出现下堕势不可挡的情况。

瀑布等陡山的流水,往下流的时候怎么去阻挡它?虽然可以暂时挡一挡,但是它的势力很大只能挡一时,挡不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会冲出自己所设的堤坝,那时再往上牵引也是无可奈何的。

趁我们现在的烦恼不是很严重,要经常思维智慧的教言,最后自己的烦恼很可怕看,即便是上师、佛陀出面告诉你也听不进去了,这样就会非常可怕。

是故凡欲自利者,应当恒时精进行,

断除自续之过失,增长极大之功德。

凡是想要利益自己的人,应当恒时精进去行持,断除自相续的过失,增长极大的功德。就像前面我们讲的一样,每个人都想要利益自己,而我们真正想要自己得到利益,必须要在自相续中恒时去增长功德。

有时我们利益自己总是想靠别人,但是别人是靠不住的。以前有些修行者是靠佛,他们说,佛反正在世间,什么时候都可以依止佛。后来佛为了打破他们这种执著,示现涅槃。现在我们也许想,反正有上师可以依止,有的是时间,上师不会不管我的。在一定时间后,上师也会示现涅槃,最后我们到底依靠谁?如果完全依靠别人做事、修法是不能长久的。

一方面我们要使用现在已经有的资源,比如通过大恩上师或者其他道友的帮助进行修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发展自己独立的能力。真正想要自立的人应当恒时精进行,不要老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应该自己去精进的行持,从而断除自己相续中的过失。只有自己精进的行持,如果相续当中的过失断除了,功德增长了。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不管到了什么地方都能过的很好;从佛法修持的角度来讲,也可以修行非常圆满。

真正想要利益自己的人必须自己要去努力,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得到利益。佛陀也讲了,我最大的慈悲就是给弟子宣讲正法,你做不做主要看自己。世界上也是这样讲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只管把你领进门,至于你做的好不好要看你自己的精进、天资、造诣等等,师傅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圆满了。

我们现在学习到了取舍的道理,但是自己去不去做,是不是恒时精进的行持、有没有断除自相续的过失、增长功德要看我们自己,所以想要利益自己的人对于这样的教言一定要非常重视。

彼亦了知取舍要,故当欢喜诸正士,

及与正士之论典,恒常精进而修行。

如果想要增长功德、远离过患,也是来自于了解取舍之要,这样的取舍之要就是智慧,对于取舍要点的智慧必须要有所了知。

“故当欢喜诸正士”,所以我们应该欢喜地接近正士,喜欢亲近善知识,不仅欢喜依止具有智慧的人,还有正士所造的论典,依靠这些论典恒常精进的修持。

我们习惯靠近什么环境,什么人?最后就会决定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非常喜欢世间的愚者,我们就会越来越愚钝;如果非常喜欢具有智慧、正直的正士,愿意接近他们,我们逐渐就会变得具有智慧,人格也会很稳重;如果我们很喜欢看正式的论典、善书,对这方面有兴趣也逐渐愿意去行持。再加上恒常精进的修学,我们逐渐可以增长自己的功德,远离一切的过患。

以上讲完了十一个问题中的第一个——智慧。这里面有很多的内容,大恩上师在讲这段的时候没有讲很多,我们下去的时候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多多思考,就知道智慧是这么重要,怎么去增长自己的智慧,打破心中的愚痴无明,这方面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二、稳重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稳重。稳重属于树根之一,妙慧和稳重属于树根,下面讲稳重的功德。

何为稳重之士夫,即是正直可信者,

若无稳重之胜德,则如水面之涟漪。

什么是稳重和具有稳重的士夫?“即是正直可信者”,这就是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正直,处理事情没有任何偏袒。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其他的人在事情上面一个标准,一碗水端得很平,不会有丝毫的偏颇,这就是很正直的人。

第二个是值得信任,不管交付他什么事情都非常可信,这就是稳重的体现。如果没有稳重的胜德,“则如水面之涟漪”。一个人虽然具有前面所讲的智慧或者其他功德,但如果这个人不稳重、不正直或者不可信的话,就好像水面的涟漪、波纹一样,很快就会消散。

一个稳重的人,他的行为不会轻易的改变。比如在依止上师的时候,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依止,学习佛法很稳重的缘故,也是一直很精进。所以,当他修持佛法的时候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上师也会觉得这个人很稳重。他去年这样修、今年这样修,明年还会这样修,这就是具有稳重。

有些地方稳重是指不东跑西跑,安住在自己的状态中不断地闻思修行。别人给他讲什么,首先会考虑,考虑完之后坚持自己的修行方式,不会听人说一个就跑一个。稳重的人身心都很稳重,这个人就非常可靠、可信。

若具稳重虽无余,亦能圆满百功德,

若无世法此根本,则无余法可希冀。

如果具有稳重的胜德,虽然没有其他的功德,但是其他的功德逐渐能够圆满。

一个人人品非常稳重,很公正、可信,心态不会随意变化。以前嘎当派的格西在收徒弟的时候,就会问这个人智慧怎么样?人品怎么样?如果侍者告诉他这个人智慧很敏锐,但是人格不太稳重,师父就说这个人我不要;如果侍者说这个人智慧不怎么,但人很稳重,这个徒弟就可以收。如果稳重的话,虽然不具有智慧,依靠稳重的人格逐渐可以培养他具有智慧。如果具有一定的智慧,但是人不稳重的缘故,今天想一个明天想一个,就没办法做更增长的功德。

这个地方所讲的意思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具有稳重,他虽然不具有其他明显的功德,也就是刚刚学习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但是因为稳重的缘故,逐渐在这个状态中不断地学习,也能够逐渐圆满很多功德,百种功德都能够圆满。

如果没有稳重世法的根本,“则无余法可希冀”,其他的功德法都没有指望,没有办法圆满其他的功德。一个不稳重的人,心和身体是飘来飘去的,想要让他安住下来学习、观修都是做不到的。做事情也是今天想一个明天又变了,做了很多事,但最后一个成不了。一个很稳重的人做的可能很少,速度也不快。但是每天都在做,那么事情终有一天可以圆满。这里就讲到稳重是一切世法根本。

今天我们的课就去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