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如何增上之次第
《赞法界颂讲记(未定稿)》 ︱ 龙树菩萨造 ︱
一切明工技,种种静虑饰,
难胜于烦恼,得胜难胜地。
“一切明工技,种种静虑饰”:就是为了利他能作一切五明、工巧、技艺等的作业,种种无漏的静虑或者四种禅定一时入定。“难胜于烦恼,得胜难胜地”:就是难以清净的修道所断的中的粗障碍断除而获得胜利,所以叫做难胜地。《大乘庄严经论》说:“难退有二种,能退故难胜。”《宝鬘论》说:“第五极难胜,诸魔难胜故,善知圣谛等,微妙深义故。此所感异熟,作睹史天王,能破诸外道,烦恼恶见处。”
于三种菩提,摄受令成就,
生灭于甚深,名为现前地。
颂词当中说“于三种菩提摄受”,就是依靠般若,声闻、缘觉、大乘的三种菩提以及世间的圆满都具足而摄受,并且现前自在,所以叫做“于三种菩提摄受”。“令成就,生灭于甚深”:就是依靠般若成就甚深义,也就是证悟胜义当中虽然无生无灭,而世俗当中当生寂灭的甚深义,也就是说在六地时通过增上智慧度就证悟缘起性空的殊胜意义。由于以上两种现前以及修道所断的中的中的障碍断除的缘故,所以叫做现前地。在《大乘庄严经论》上也说:“不住二法观,恒现名现前。”《宝鬘论》上面也说:“第六名现前,现证佛法故,由修止观道,得灭定增广。此地异熟果,作善化天王,声闻无能夺,能灭诸我慢。”
游戏于光网,遍以帝释严,
超越欲瀑流,名为远行地。
前两句是说:在眷属坛城当中,以光明网作游戏。“超越欲瀑流”就是已经超越修道所断的中的中的障碍,就是指欲海瀑流。由于以上两者以及断除修道所断的中的细的障碍,所以叫做远行地。《大乘庄严经论》上说:“杂道邻一道,远去名远行。”《宝鬘论》上面说:“第七名远行,由数远行故,刹那刹那中,能趣入灭定。此所感异熟,作自在天王,现证圣谛故,为胜阿阇黎。”
一切佛加持,预入于智海,
自在无功用,不动于魔使。
《宝性论》有一颂与此颂内容一样,《宝性论》颂词上说:“行持利他之事业,智慧恒如火炽燃,寂灭静虑之等持,恒时入此定境中。”就像这样,菩萨入于无分别智慧海,行持利他自在无功用而任运成就,所以以魔王和魔眷属无法动摇,故名不动地。《大乘庄严经论》上面说:“相想无相想,动无不动地。”《宝鬘论》说:“第八童真地,不动无分别,不动身语意,行境不思议。此所感异熟,千主大梵王,抉择诸法义,声缘不能夺。”
接下来讲第九地:
于诸无碍解,瑜伽到彼岸,
于说法谈论,名为善慧地。
获得四种无碍解的缘故,所以瑜伽者到达说法谈论的彼岸,也就是演说圣法和谈论到达了究竟,所以叫做善慧地。《大乘庄严经论》上说:“四辨智力巧,说善称善慧。”《宝鬘论》上面也说:“九地名善慧,如王天子位,得无碍智解,故此名善慧,此所感异熟,二千主梵王。”
身以智所成,如虚空无垢,
诸佛皆所持,普遍如法云。
“身以智所成”就是以智慧所成的身,或者是智慧自性身。“如虚空无垢”就是等同虚空无垢清净。“诸佛皆所持”就是持所有诸佛的圣教妙法,“普遍如法云”就是对于所化普遍降下圣教法雨,所以十地叫做法云地。《大乘庄严经论》上面说:“二门如云遍,雨法名法云。”《宝鬘论》上面说:“第十名法云,降正法雨故,菩萨得诸佛,光明灌顶故,此所感异熟,为净居天王,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