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助缘三宝显现之理(分二)

《赞法界颂讲记(未定稿)》 ︱ 龙树菩萨造 ︱

今天继续广说助缘三宝显现之理,这个有四个科判。四个科判当中“不见如来之理”和“见如来之理”前面已经讲完。下面讲

三、事业不可思议之理:

世尊彼色身,安住于多劫,

能调可调利,趣于戒种类。

这一颂当中前两句讲到:世尊佛陀的色身为了利益所化众生,在很多劫当中安住,虽然自性从法界当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但是显现好像与法界有异体的色身。《宝性论》上说:“如是能仁法身中,毫不动摇之同时,于世有缘无勤作,自然示现变化等。”为什么这样示现呢?它的根据就是“能调可调利,趣于戒种类。”通过这两句作了抉择。意思就是说由于所化的因缘成熟,能够调伏可调伏的众生。让他们趣入戒的种类。佛了知他们的意乐,了知意乐后相应他们的意乐,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出来。这样的内容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上面也说到:“若善因成熟,于彼彼所化,尔时能饶益,即于彼彼现。”

这以上就讲了第一颂,再看下面两颂:

广寿大瑜伽,少寿何因故,

多人俱胝余,示现增减寿。

这一颂和藏文的颂词有点不同,意义吃不准,意义不敢说完全这样解释,但是我们大概地以估计的方式来讲一下。第一句“广寿大瑜伽”就是指在清净的圣者眷属当中,佛显现种种妙相的报身大瑜伽自在安住;“少寿”就是指在不清净的凡夫眷属当中示现化身而安住。这两者相比来讲,报身有始无终的,所以说是为广寿。化身是有始有终的,是为少寿。这个内容在《观经》的注释上说:“示同生灭,有始有终者,应身寿也;一得永得,有始无终者,报身寿也。”那么我们就明白,报身可以叫广寿,它在圣者的清净的眷属当中恒时大瑜伽自在的方式安住的;“少寿”毕竟凡夫众生,不自在,再再地在生死轮回当中通过生死的方式来流转。这样的话,化身示现时候,寿命相比之下,跟报身比较的话,是有始有终的,所以化身叫少寿,报身叫广寿。

颂词说“何因故”就是问化身少寿和报身广寿的因是什么?它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说化身是少寿,报身是广寿?颂词的后两句就首先讲到化身少寿的因。颂词上说:佛在很多众生面前示现住世俱胝年,又在其余的众生面前示现住世单单是八十年等,佛就观待所化,有些所化面前,佛就住的时间比较长,但在其余的众生面前,示现八十年等,这唯一是随众生而示现增减寿命。比如在减劫的时候,人寿只有一百年等,释迦佛也示现住世八十年,然后入涅槃。所以说化身就是以因缘为寿命。因缘成熟,就示现降生;因缘分离,就示现涅槃。

无量俱胝劫,以命命增长,

因缘皆无尽,获得无尽果。

既然上面已经说化身少寿的因,是观待不清净众生的种种因缘差别,那么报身大自在、无量寿安住的因是什么呢?在这个颂词上面说到“无量俱胝劫,以命命增长”,意思是在往昔无量劫当中救护无量众生的寿命,以及布施无量的饮食、无量的医药来延续众生的寿命,所以说“由因缘无尽,获得无尽果”,也就是由于无尽的增长寿命的因缘,感得无量劫当中没有穷尽而安住的无量寿。在《金光明经》上说:“长寿之因有二,即于诸有情布施饮食,以及断除杀生。”佛在漫长的时间当中就积累了延续寿命的殊胜因缘,由于因缘无尽,当然它的果也是无尽,这是殊胜缘起的一种规律。这样我们就明白,报身大自在,他无量寿安住的因,确确实实在无量俱胝劫,而且按大乘的观点来讲,报身佛也是无量劫前就已经成佛的,不是化身佛示现那样,毕竟大乘不共了义的观点,就从无量俱胝劫之前,就已经救护无量众生的寿命,对无量的众生布施无量的饮食和医药等,所以说因缘无尽获得无尽的果是非常合理的。

四、宣说菩提无有远近之理:

菩提不远想,亦无邻近想,

是六境影像,皆由如是知。

真正的法身菩提,没有远也没有近,不能作远的想,也不能作近的想。所谓的色身就是顺应众生,在眷属的六境前显现影像,不但色身顺应众生,在眷属面前或者说眷属的六境前显现影像,还在众生的心相续当中显现助缘三宝,都应当如是了知,所以颂词上说“皆由如是知。”

这样的内容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上面也讲得很清楚,《宝性论》颂词上说:“诸佛法身如虚空,能作圣者六根境,令见非大微妙色,令闻清净微妙音,令嗅善逝戒妙香,令尝大圣妙法味,令受三昧妙乐触,令知甚深胜妙理,倘若仔细而思维,佛如虚空离诸相。”所以说无上究竟的法身菩提,它没有任何形相,它没有任何有法而造作的本体,它本来就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本来是大无为法,这样的话,法身是周遍一切万法的,法身就是一切万法的法性的自性全体显露叫做真实法身现前。所以,没有偏袒的,都是周遍的,又是大平等的一种自性,没有任何远远近近的差别,所以不能作远和近的想。在佛不可思议的法身境界当中,远离一切诸相,只是名言当中通过虚空来相似作描述,但是一个可思议的缘起,或者不可思议的佛的法身的加持力,以及眷属的因缘,在清净和不清净的眷属的六境面前显现法身的影像——报身,报身的影像就是化身,在眷属的六境前显现这样的影像。蕅益大师也在《金刚破空论》上讲:“以真如无别处所,可从彼来。生死无别处所,可从此去。故以有缘则现,譬如水清月现,月实不来;缘尽则隐,譬如水浊月隐,月实不去故。”意思是说:就像水当中显现月影一样,在水清净的时候,水月显现,但是也没有一种来的真实的相;在水不清净的时候,水月隐没,但也没有一种去的真实相。所以实际上天月不来不去,在凡夫众生的心相续面前好像有佛的生灭、有佛的去来、有远近等的差别,但实际上法身如来不来不去、非远非近、无离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