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般若波罗蜜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十》 ︱ 宗喀巴大师.造 ︱ 法尊法师.译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若谓修者不须,说者乃须,说说法师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须故。”】

如果认为实修者不需多闻,说法的法师才需要,而且说,说法的法师若不多闻,容易产生讲错的罪过,但事实上,实修者则更需多闻。

“实修者更需多闻”有两个原因:

一、法师听闻不广,最多只是偶尔讲错,但实修者听闻若不够量,修时极易误入歧途,后果不堪设想。古人说:“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朝错路。”

二、实修者缺少听闻,智慧不成熟,则修道时很难有进展。

【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闻,不容或少,应获广大定解。】

如是,修法者不可缺少智慧和智慧之因的多闻,对此关要应获广大定解。

【然此定解,于未知修时必须观察修者极难生起。】

然而这个定解,对于不知实修时必须观察修的人来说,很难生起。

亥四、破斥“欲利圣教才需多闻,自己实修则不需”之邪见

【虽自许为受持三藏之法师,亦多认为修之前导或仅为佐证,非实教授。】

即便是那些自认为是受持三藏的法师,多数也认为闻思只是实修的前导,或者只是为实修提供证据,并非真实的教授(窍诀)。

【由此因缘,说欲速成佛则须勤修,欲利圣教则须多闻。】

由于这个因缘,他们便说“想快速成佛,必须勤修;想利益圣教,则需多闻”。

以理破斥:

【内自修与利圣教别执为二,此是矛盾最大狂言。】

将自己内的修持和利益圣教执著为毫无关系的两件事,这是自相矛盾的最大狂言。

【以圣教中除教证法别无圣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轨,后者是令知已予以实行。故修行能无错谬者,即是最胜住持圣教;又能无错住持修证之圣教,必依无错了解教法故。】

因为圣教中除了教、证二法之外,再没有别的圣教,教法是让人了知修行的轨道,证法是让人了知修轨之后,如教实行。所以,能无误地修行,就是最殊胜的住持圣教,而能无错误地住持修证之圣教,又必须依靠无错误地了解教法。

小结:

教法:令知修行之轨…由闻思而无错误地了解…  因

证法:令知已如教实行…由无错误地修习而实证… 果

圣教

一、自己实修和利益圣教并非不同的两个法,而是同一个法。

圣教包括教、证二法,教法是让人了解修行的轨道,证法则是让人了解修轨之后如教修行。所以,若能无错误地实修,就是最殊胜的住持圣教。

二、欲速成佛,首需勤求多闻。

成佛就是离一切过、证一切德,而任何离过、证德都必须依靠无错乱地修习(无错乱地串习,就能去除颠倒识而显现功德),无错乱的修习又依赖无错乱地了解,无错乱的了解又依靠多闻教法以及如理思惟。

所以,无论是要住持圣教或欲速成佛,都要依靠闻思修才能成办。

最胜住持圣教 无错乱修习 无错乱了解 闻思教法

快速成佛 无错乱修习 无错乱了解 闻思教法

戍三、将闻思转为实修助缘的窍诀

【故先知多法者,修时即应修彼法义,不可忘失。若先未知,亦勿怯退,当随慧力而求多闻。】

因此,首先若已了知许多法义,实修时就应串习那些法义,不可以忘失。如果起初一无所知,也不必怯弱、退缩,应当随智慧力来寻求多闻。

【复非听闻此法,别修他法,即所修处而求闻思故。又不应惟修一分,定应依止初业菩萨所修圆满道之次第。】

而且,并不是听闻时听此法,实修时却修别的法,因为是要在这所修之处寻求闻思。又不应当只修一部分,一定要依止初发心菩萨所修的圆满道次第教授。

若慧劣弱,即令修彼;若慧广大,或初虽微劣,由修习故增广之时,将此道次渐为增广,能与一切清净经论 [1] 相属而修,亦非定须别求多闻。故凡圆满无错教授,略亦能摄一切经咒大小诸乘道之宗要,若广开解,亦能遍入一切教法。

如果智慧低劣,就让他修习简略的道次第教授;如果智慧广大,或者最初虽然智慧微劣,但是经由串习之后,智慧增广时,就将此道次第逐渐增广,使其能够与一切清净经论联系起来修,也不是必须在这之外另求一种多闻。所以,凡是圆满、无错误的教授,简略者也能含摄一切显密大小诸乘的道要,如果广为开解,也能遍入一切教法。

[1] 清净经论:以现量、比量、教量观察清净的经典和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