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备忘录•暇满难得
《系列四.祖师心髓5-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备忘录•暇满难得》 ︱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传授 阿琼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此外,人中四无暇修之行相同上,思择止住轮番而修。
上述为座中正行。
座中之结行者,如是以座上所修的善根为代表的三时一切善根,以及诸佛佛子的无漏善根、一切有情的有漏善根,尽其所有以心合集为一,为了使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二者后、获得圆满正等觉之大宝佛果而作回向。
回向之行相者,心想:“如同诸佛菩萨以三轮清净回向方式如何回向般,我也如是普作回向”,由此门径口中念诵“文殊师利勇猛智”等两颂。
其次不突然起来,而要这样回顾:噶类,我现在以座前的誓愿有没有落在迷乱中?如果一刹那也没有落在迷乱上,修好了这一座的话,欢喜后就会起骄慢,所以须要断除骄慢。要这样想:哦!你能够修好这一座,看来就是俗话说的撞了好运。你有什么好骄傲的?你是不是这样好,我还要看你下一座!再者如果心已经随迷乱转了,一项善也不肯思维的话,心就会苦恼起来,认为“我什么也修不成吧!”由此将会懈怠。所以,要对此发勇悍心鼓起劲来。这样想:哦!你这一次随迷乱转了而没有修好,但是有什么好苦恼呢?你从无始劫来到现在一直在迷乱,现在之所以要分座上和座间来修,原因也在此处。此外,你要从一开始就不迷乱的话,现在为何没有成正觉呢?尽管现在随迷乱转了,但下一座决不再随迷乱而转。这样心里发誓尽力而作。
随后从座位徐徐起身,进入座间的诸作业。
此复在座间时如果对前面的八暇不一一思维的话,那就像铁匠在火中烧铁,一取出来又变成黑乎乎那样,座上心稍有些变改的情况,座间如果对世间此世的现象欢喜驰趣,座上有没有思维闲暇等都没有两样,而且有心趣入法油子的危险性。
座上结行讲解完毕。
随后十圆满者,如是以仅得闲暇无义,于修圣法上须具足自分五顺缘、他分五顺缘。此十者中,于具足两类的前三者唯修欢喜,于后二者须善观察而精勤于具足之方便。同样分座上、座间,思择、止住轮番而修。
缘品骤然生八无暇者,从比喻来说,十八暇满好比有十八只羊,骤然生的诸豺狼来后杀掉一只的话,就只有十七只,杀掉两只就只有十六只,是像这样。因此,诸骤然生者今天相续中没有,明天容易生,前座中没有,后座中容易生,座的开头没有,座的末尾容易生。因此,需要在审察自相续之后,一个一个地依止对治。
首先如云:“于何烦恼重,勤学对治法”,故当修贪欲的对治不净观,嗔恚的对治慈心观,愚痴的对治界差别观。
愚蒙的对治者,闻不解文,思不知义,修不证实相,源于往昔之罪、障,因此当以具足四对治力而忏除。八大菩萨一一各有殊胜的本愿及事业,因此应当对能开智慧的至尊文殊圣者作祈请。
为魔摄持之对治者:需观察善知识的真伪,而且不观察外相的神变神通等,而要观察其心相续中是否具有珍宝菩提心。有的话,凡是见闻者都有益,故修欢喜。无的话,与如此的魔知识或者魔友要么好离,要么坏离,需要这么做后分离。
劣业临头之对治者:最初值遇善知识、中间作闻思、后来作修习,此三阶段出现障碍时,不思维我不应现前此种状况。如同《金刚经》中云:“行持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将受逼迫、极受逼迫”,如此需要对无欺的业因果生起深忍信后,对往昔的劣业作忏悔。
懈怠之对治者:需要由由衷地忆念死无常,而作常时加行与恭敬加行的精进。
为他自在之对治者:对于为他所自在的上师和富人的仆人而言,需要觅一良策,精勤设法从中脱离。
救怖畏之对治者:需要以清净的出离心、菩提心摄持而作。
依法伪装之对治者:需要了知成办世间此世的意乐和行为的过患,随后予以断除。
断种性者:自相续与解脱、一切种智之道别别分离故,绝断种性,或者此八随一产生的话,解脱三菩提之绿芽成为干枯后,绝离解脱种性故,称为断种性。
厌患小之对治者,了知三有三界之过患后,发起出离之心。
无信之对治者,于法及上师思维功德而持不退转之信心。
贪爱之对治者,须忆念无常四边所摄的过患。
行为劣者,无有对治。
失坏律仪之对治者,真实了知引起堕罪的四因后,别解脱四根本中失坏一者,须守护其余三者,四者失坏则须如理忏悔。如云:“较于具戒骄慢大,坏者多追悔为胜。”是故,最初受律仪后不失坏,则是建立佛教胜幢者,也是摧伏魔幢者。倘若失坏而如法忏悔,亦是建立圣教胜幢者、摧伏魔幢者,因此不要无所谓而放置,须行忏悔。由衷忏前护后,及对其他具律仪者供养随喜,则自己将成具律仪。
菩萨的愿行二者随有失坏,于座之六分未过一分之前忏悔,不成根本堕罪,故须不过座之六分(中的一分)而忏悔。若失坏誓戒,需要如菩萨戒那样及时对治。密咒一切律仪摄于身语意誓戒中故,身之誓戒,摄于不侵辱上师及金刚兄弟的身体。语之誓戒,摄于不违背上师及金刚兄弟的语言。修念本尊咒者,上品如瀑布流,中品六斋日念,下品每月中念,更下品每季度中念,极下品于新年神变月念,应不间断而精勤。意之誓戒,摄于守护十秘密及不打扰上师、金刚兄弟之心。
思维难得之喻者,依窍诀之规,首先需要由因门思维难得。扎巴嘉村曾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强力得,乃积福德果。”此语即是宣说彼义。此又分总别二种。总者,思维自己以往积集了什么善业,现前在积集什么。若思维的话,善虽有少许积累,然罪有不可思议的积累之故,仅仅闲暇尚且难得,何须说获得圆满?别者,欲得闲暇,须护持清净律仪,欲得圆满,亦须积集极多施等善行资粮。此复为得暇满,须以无垢净愿而为结合。
是故,首先从得闲暇之因——律仪而言,于外之别解脱律仪应遮学处二百五十三条、应行学处十七事,对彼取舍。若首先从四根本审细思维的话,仅仅以害怕丢脸面的秉性,心想:我不能得到公然有妻的恶名之外,于别解脱之律仪上,有可坚信的得闲暇之律仪也是很难的。
佛子菩萨之律仪,对于甚深见派的根本堕罪十八条、愿行学处共二十条以及支分恶作八十条做审谛思量的话,就更难了。广大行派方面,根本堕罪、四等起、八加行、支分四十六条恶作,若说由取舍后得闲暇之因可坚信者,也极难得。
密咒金刚乘者,首先,二十五条进止、共同外内的五部律仪、十四条根本堕罪、支分八粗罪。大圆满有护的渐门诸誓戒,于根本上师身语意分二十七条,支分誓戒二十五条,无护的顿门诸誓戒,无实、平等、唯一、任运四类。支分誓戒十万三昧耶。思量诸戒的话,得闲暇之因可坚信者,比白日星辰还难得。
纵然容或有得闲暇之因戒律清净,然而得圆满之因施等善法,譬如上供三宝,下济贫穷,随其所有给了多少,于自相续审察的话,这也难得。如果做了护戒、布施等的话,就再审察有没有以清净愿为助缘而连结。虽然没有为了得到暇满而特意以清净愿连结,但是如果有以菩提心宝摄持而做的持戒等的真实善法的话,譬如为了秋季的庄稼而播下种子的话,茎、干、叶子自然就生起那样,缘一切种智佛果的善法的话,现前位中,是自然就成就人天的殊胜所依身的。也就是说,现前位中娑罗树般的婆罗门种性、娑罗树般的施主种性、娑罗树般的国王种性等是能多次得到的。如是需要很细地审察,由思择和止住轮番而修。
如是善加思维的话,“前世作何业,当视此世身”,因之是由宿世多积福德而感得此生殊胜身所依的。而“来世生何处,当视此世业”,对此阿沃仁波切说道:“牧民能喝酸奶、农夫能吃饼子的地方,来世决定生不到的。”对于现在这样的暇满,须要思维因门难得的诸道理,而于暇满摄取坚实。
现今的诸经忏师们无任何生圆境界,而整天空念仪轨,在长出一指节长绿毛的烂食子上倒入药汁后,眼睛像眨星星一样,眨来眨去地念“以无坚实取坚实悉地,嘎雅色德嗡……”如此无有任何实义。是故,在暇满之身——具有三十六种不净物为自性的此身之上,设若摄取坚实——正法实义的话,它是“嘎雅色德嗡”,亦是“瓦嘎色德阿”,又是“之达色德吽”。
是故,在此生的这个所依身上,出现了上行下行的分界点,犹如马为铁衔所转般,或者绑牛绑盐的譬喻那样,取苦乐何者的开端现在就掌握在自己手上。也就是说,如果想持住安乐的开端而做一个圣法之善的话,下半生比上半生更快乐,中阴比下半生更快乐,来世比中阴更快乐,之后是从安乐趣入安乐。《入行论》云:“骑菩提心马,从乐而趣乐,有智谁退怯?”又云:“福令身安乐,智故心亦安,利他出生死,悲者何所厌?”是故,由有现福德资粮而身乐,即得到具足种姓、功德、财富之果位;由证无我慧而心乐,即经由现见一切诸法胜义离戏及世俗如幻之自性,而将远离轮回一切苦之怖畏故,将会快乐。
如若想揭开苦之开端的话,主权也在自己手上。也就是说,一向做恶法的话,下半生比上半生更苦,中阴比下半生更苦,而来世比中阴还苦,随后是驰行漫无边际的恶趣故。因此,在此世的这个所依身上,需要摄取正法之心要。
取心要之方式,要这样想:下士了知三恶趣为苦之自性后,为欲成办增上生人天果位修戒福业事——断十不善、修十善,施福业事——上供三宝、下济贫苦,修福业事——四禅、四无色定,由修此等而摄取下士道轨之心要。然而此唯是道之所依外,非是道之自体,故不是取到中、上二道之心要。而中士之道轨主体为证无我慧学,眷属为戒定二学,学此三学宝而摄取中士道轨之心要,然不是取上士之心要。是故需要由上士之道轨——远道因相乘、近道金刚乘,其中后者又有外续事、行、瑜伽三部为远道,内续玛哈、阿努为近道,光明大圆满为速道,以其中任何一种利用暇满摄取心要。再想:尤其光明大圆满之道,数年数月便证得虹身大迁转果位,因此需由彼道取一心要。应当由思择、止住轮番之门,分座上和座间数数而修。
讲述盲龟的譬喻时,大海比喻三恶趣极深极广,不见苦的边涯;龟眼盲瞎,比喻三恶趣的众生远离取舍之眼;除百年一度外不浮出海面,比喻难以从中解脱;木轭一孔,譬喻人天的所依身范围小、数量少;由如风吹逐般的善缘他自在转。对于如是的比喻所表示义,由思择、止住轮番而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