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十善业道品之二

《正法念处经讲记(一)》 ︱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 译 ︱ 智圆法师 讲解 ︱

又离邪见,彼善男子有出家心,恒常如是乐修多作,近善知识乐闻正法,常清净心礼拜佛法,善净寂静身业口意业,彼人如是寂静口意,是善行人。彼地夜叉知已欢喜,生如是心:此善男子善心净心,不乐在家所有舍宅,如罩如笼,心不喜乐无始贪欲、嗔恚、愚痴,于魔境界不生喜乐,不乐欲爱,欲共魔战,欲断烦恼。

再说,离邪见的那位善男子(或善女人)生了出家心后,开始精进地修行。他一直欢喜禅修,做很多善行。亲近善知识,乐于听闻正法,常常以清净心礼拜佛法。而且他很如法地清净身业、口业、意业,寂静身业、口业、意业,最后身口意的行为相当清净和寂静。他具有如此寂静的身口意行,成为非常好的修行人。当地的夜叉知道后非常高兴,他这样想:这个善男子(或善女人)的心很好,善于清净自己的心。他不贪恋家里房屋舍宅等的一切,认为那是像笼子、罩子一样的东西,把自己困在轮回生死里。他厌恶无始以来的贪欲、嗔恚、愚痴等的烦恼。他把所有五欲都看成魔的境界,不生喜乐。他也不欢喜跟着欲念爱执跑。他想和生死中的诸魔战斗,想斩断烦恼,他有这样的善愿。

又复如是,彼善男子如是观察生死苦已,出家之心转转增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饮酒、妄语,具足受持优婆塞戒。彼地夜叉见如是已转复欢喜,次第上闻虚空夜叉,作如是言:某国某村某聚落中某善男子,如是种姓如是名字,正信如是,堪能出家,欲剃须发欲被法衣,正信出家,减损魔分,长正法朋,断魔系缚,断贪嗔痴。

再后来,那位善男子(或善女人)如法观察生死轮回苦相后,他想出家的心越来越增强。结果他以这样的善根力,自愿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恶行,圆满受持了居士优婆塞戒。当地的夜叉见到他起了这样的出家心、断恶心,圆满受持居士戒,转而就更加欢喜。他按天界的规定,次第向上把这个情形报给了虚空夜叉。他是这样说的:在某国、某村、某聚落里有某位善男子(或善女人),他是这样的种姓、这样的名字,他有这样的正信,堪能出家,想剃除须发、披上法衣、正信出家修行,这将削弱损减魔的队伍,增多行持正法的同道,他将断除魔的掌控和系缚,断除贪嗔痴。

一切结使邪见为本,出世涅槃正见为本,随顺正法观一切法而修行者,最初如是赞叹正见,不嫌不毁,不贱不恶。亦教他人令住正见,不赞邪见,嫌贱毁恶。常说邪见、正见相对二业果报,不令众生住于邪见。一切世间愚痴凡夫根本系缚所谓邪见,一切众生以邪见故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彼善男子舍离邪见,具足当得无量善法。

“一切烦恼恶业以邪见为本,出世间的涅槃以正见为本”,随顺正法,观一切法真谛而修行的人,最初这样赞叹正见。他对于正见不讥嫌、不毁谤、不轻视、不厌恶,而且令其他人安住在正见中。他绝不去赞叹邪见,对于邪见、邪说,心里摈弃、轻舍、排斥、厌恶。他常常为人对比宣说邪见和正见两种业的果报,不让众生住于邪见当中。一切世间愚痴凡夫最根本的系缚障碍就是所谓的邪见。一切众生以邪见障蔽的缘故,将不自在地堕入地狱、饿鬼、畜生当中,而那位善男子(或善女人)以舍离邪见的缘故,具足获得无量善法的因缘。

又复如是,彼善男子观察居家无量苦恼逼迫系缚,既观察已生厌离心,乐欲出家,欲共魔战。如是正士,彼地夜叉知已欢喜,转复上闻虚空夜叉,虚空夜叉向四天王欢喜心说:某国某村某聚落中某善男子,如是种姓如是名字,如是正信,堪能出家,欲剃须发欲被法衣,正信出家,减损魔分,长正法朋。四大天王如是闻已,心生欢喜。

还有这样的情况,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观察了居家过日子的无量苦恼。他看到在家的种种被逼无奈、种种系缚不自在。这样观察以后生了厌离心,一心盼望出家,战胜生死诸魔。对于这样修正法的人,当地夜叉知道后很欢喜,转而上报给虚空夜叉听,虚空夜叉又转向四天王汇报,欢喜地说:在某国、某村、某聚落里有某位善男子(或善女人),他是这样的种姓、这样的名字,有这样的正信,堪能出家,他想剃除须发、披上法衣,正信出家修行,这将削弱折损魔的队伍,增多行持正法的同道。四大天王听了他的汇报,心里也很欢喜。

如是正士闻正法已,厌离欲垢,彼善男子恭敬和上圣声闻已,剃除须发被服袈裟,受波罗提木叉戒已。彼地夜叉、虚空夜叉知已欢喜,向四天王说如是言:阎浮提中某国某村某聚落中某善男子,如是种姓如是名字,舍离邪见修正见业,如法正行,剃除须发被服法衣,受波罗提木叉戒已,一切世间不饶益处、居家隘迮、妻子爱毒皆已舍离,正信出家,在家心业一切舍离,欲共魔战,欲断无明。

这样的正士听闻正法后,厌离这世间的爱欲垢染。于是,那善男子(或善女人)就恭敬礼请和尚、圣者声闻罗汉,在他们的摄持下,剃除须发,披上袈裟,受了别解脱戒。当地的夜叉、虚空夜知道他出家的事都很欢喜,他们向四天王汇报说:那个地球上某国、某村、某聚落中的某善男子(或善女人),他是这样的种姓、这样的名字,他舍离邪见,修持正见,而且按法道来修行,他已剃除须发,披上法衣,在受了别解脱戒后,舍离了世间一切没有真实利益的事,舍离了狭窄、受逼迫系缚的居家生活,舍离了对妻子、儿女的贪爱之毒。他是以正信而出家的,不但舍离了一般在家人的心思、事业,包括各种世俗人的行为都舍离了。他想尽自己的生命来跟生死诸魔战斗,断尽无明。

时四大王闻已欢喜,既欢喜已向四天王如是说言:阎浮提中,某国某村某聚落中某善男子,如是种姓如是名字,舍离邪见修行正见,剃除须发被服法衣,正信出家,某甲比丘受为弟子。彼天闻已心欢喜曰:魔分损减,正法朋长。彼四大王既如是说,四天王闻如是欢喜。

当时,四大王听后也很欢喜,欢喜过后就向四天王禀报说:阎浮提里某国、某村、某聚落中某善男子(或善女人),这样的种姓、这样的名字,舍离邪见,修行正见,剃除须发、披上法衣,正信出家,由某甲比丘(尼)摄受为弟子。那四天王听了心里欢喜,说道:魔的势力减损了,正法的同修增加了。四大王这样说,四天王听闻后也是如此欢喜。诸天都乐意见人行善得安乐,也表明这种善的功德的确很大,否则也不可能让这些天王视为难能可贵。

又复如是,彼善男子乃至尘许恶不善法见则深畏,能忍不作。心行正直,不乐多语,不修礼家,不共往返,不近恶友。多人聚集愦闹之处无心欲见,不往恶众,不往多人集戏之处,不贪美味大器多食,亲友善知识不数往见。于境界中常正念行,常勤精进,如法饮食,如法处行,勤断魔缚,勤修正见。如是善人利益一切世间众生。

然后,那位善男子(或善女人)出家勤修梵行,守护清净的戒律,哪怕小到微尘许的恶法都深深怖畏害怕,怎么样都能忍着不去做非法行。这样的修行者内心非常正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不喜欢多话,不去应酬世俗那一套礼尚往来,不和俗人交往,也不靠近恶友。他观察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对人多集聚的愦闹之处没有心思去观望,凡是人多热闹的地方,他都不去。他也不去酒吧、赌场之类恶人集聚的地方。也不去很多人集聚戏闹的地方,比如电影院、球场等。在吃的方面,他不贪美味的饮食,不用大碗多吃多占。他平常就是这样生活的。即使是特殊情况,对于过去的亲朋好友、关系好的人,也不会经常去看望。在他的境界中常常正念而行,很努力很精进。他饮食节制,知量不贪。他只去如法的地方,正知而行。他放下世俗的一切,勤修正见,精勤断除烦恼魔障系缚。这样的善人能利益一切世间众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那时,世尊说了以下偈颂:

若不杀众生,慈心常行忍,于众生如父,彼能观世间。舍离于偷盗,黠慧常摄根,身业常行善,能度诸有恶。乃至画妇女,眼尚不欲观,破欲坚明慧,故名得解脱。

如果不杀生,以慈悲心常常修行忍辱,对于众生如慈父般爱护,这样的人能观知世间的真相。

这位智者舍离盗窃的行为,他聪明、黠慧,常常能以正念摄伏诸根,令身所作业常常处在善行之中,以此善德能够度越三有的各种险恶。

他甚至对画上的女人像都不想看到,这样的修行人有稳定、敏锐、明利的智慧,能破除轮回的爱欲执著,因此可以说他已经得到了解脱。

观金土平等,离愁忧正行,烦恼蛇不啮,彼得无量乐。利衰心平等,得失意亦然,苦乐心不异,故名为比丘。

在他的心目中,黄金和泥土是平等的,没有丝毫差别,因此他远离对财物的耽恋愁忧;由于一心住于法的正见而行,贪等的烦恼蛇伤害不到他,他得到无量的法喜快乐。

对这样的人而言,遇到什么利益和衰败的情形,心都能平等对待,不会因利而喜,也不会因衰损而忧,没有计较得失的分别,始终不在意那些,也不会因为苦乐而发生心态上的改变,因此他是离欲者。能在任何苦乐利衰、称讥毁誉面前心不动摇,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