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九章 恒顺众生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上)》 ︱ 智圆法师 编述 ︱

那么,以何种态度与行为作随顺呢?

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要求完全以平等心来对待,不因为众生还处在迷梦中就轻视他,而是知道众生在实相中都是万德庄严的佛陀,平等无二,所以不对他作下劣想。如是对于无数种类的众生都没有偏执心,一视同仁地平等做各种承事供养。犹如敬奉父母、奉事师长,以及阿罗汉,乃至如来一般。

“等无有异”,指完全平等,没有差异。如何孝敬父母,就以同等之心来服务众生,帮助众生;或者奉事师长时是哪种心,就以如是心来供养众生;对待圣者阿罗汉、菩萨、如来有何等恭敬,就应如是对待众生等等。也就是完全放下自己,把众生视为极尊贵,才是普贤平等的利他行。

因此,不应故意限制心量,或有所保留,应该完全舒展,称性而发起自己所有的心力。由于世间人深重的人法二执,使心思格外地复杂、扭曲,往往以一己之见,把众生分为多种党类,对某些人是一种态度,对其他人是另一种做法。他会说:对我好的人我可以对他好,如果跟我关系不好,那无论他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不去帮他。或者跟自己不同民族、不同观念、不同文化、不同品味的人都是异类,绝对不能给他们任何帮助等等。

其实这种偏执是被虚妄心识的力量控制的结果,是作茧自缚、自我封闭的状态,怎么可能出现周遍无碍的普贤大行、成就如来不可思议的功德呢?对于来自妄心的指挥不是听信而要看破它的伎俩,发起自己的善根力,借助《普贤行愿》,极快速、广大地开发自性。起初就以圆顿大法的姿态开拓胸襟气量,就很容易发展到广大、周遍、无尽的程度。否则,缩小心量、形成一整套错乱的驱动机制,就只会出现各种颠倒的行为,导致越来越堕落。

经中“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的“平等”二字很重要,意为不作区别对待。不会对此者友善,对彼者不友善;对此者尽一分心,对彼者尽半分心乃至更少等等,以此自闭心量。其实,利他即是自利,若未了悟这一道理,取舍方面必致偏差。由于心量受限制,内在的驱动机制便偏离正轨,串习成性后很难策励而发起平等饶益之心。相反,如果了知应如何起心,透彻观察了发心的机制,之后才能每一次运心都不去局限,而是尽可能地全面发起。加上日积月累地熏习,以造作等流的作用力,会使得行者很快成为普贤菩萨。

由此可知,修持随顺行不可带有世俗的“势利眼”,或各种偏执心等各种我所执的产物。也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我”,然后在“他”当中分很多类别,每一类别中又有三五九等的各种差别。现在正是要打破这一切狭隘偏执,发愿对任何众生都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区分对待、随顺因缘尽心尽力地来作饶益。即使当前难以真正做到,也一定要发起愿心。所谓“随顺”,不外是拔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桩子,来换成以众生为中心。或可称为“自轻他重”,或者“我爱执转成他爱执”等等,都是同一法义。

以下通过譬喻来了解随顺众生的行为相。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首先体会,“平等”的涵义在于,犹如大医王般,对于任何病人都尽心尽力地医治。他不会分别:“这是我的亲人,我给他好好治;那位患者给了我一万块钱的红包,肯定给他用最好的药;另一个人连医疗费都交不起,我不给他看……”如果都是为了谋求自我利益,心就不能做到平等,会观待别人对自己有多恭敬、给多少利养才去帮助,他必定不是大医王。

其次要理解“随顺”的涵义。例如良医诊病,完全是为病人着想:他得了什么病?病因在哪里?我怎么才能治好他的病?之后唯一按照病人的情况来给予医嘱、对症下药等,念念都以病人为中心。如是为利他众所发起的行为是无量善法的根源,即使仅是世间小善,也必然以能利益对方才叫做善;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则将成为一切衰损的根本。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又假如一位路人迷失了正道,需要一名向导来指示。此时,菩萨就要一心考虑他的需要,为他做最恰当的指示。

譬喻的内义在于,众生未曾走过菩提道,不懂得该如何一步一步地修行、踏上正道,所以要给他做详细的指导——指明内心困惑迷茫的根源,讲清误入歧途的相状等等。如果对于他心中的困惑不做排解,反而去滔滔不绝地演说无关的内容,则并不是随顺他的根机,也不会有效果;只有为对方着想而行利他、承事等,才能契合众生心,才叫做随顺。

又如一名厨师,由于考虑到众人口味各不相同,为了随顺大家,就会把饭菜做得合乎每个人的心意,让他们吃得开心、满意。或者开养老院,就要随顺老人们的心而作利益、承事,以此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一心考虑怎样才能使老人们生活得更好,才叫做随顺。

“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众生在漆黑的夜里行走、取物、做事等都不方便,就要及时为他带来光明。也就是恰如其分地相合众生心,合乎他的需求,所做行为能起到帮助,才叫做随顺。

譬喻的内义在于,当众生处在无明暗夜中时,尽早以正法的光明来照亮他的内心。

总之,无量无边的利他行,都是恒顺愿王的行为相。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何以故”,为什么要像对待佛一样,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呢?首先详细抉择随顺妙行的理趣、确立正见,行为上就能非常干脆、彻底地行持。也就是说,开知见相当重要,如同睁开眼睛才能看清道路和方向般,一旦见解明朗,之后的立愿、起行等都会自然发展广大;否则,心有困惑、犹豫、怀疑等,就无法猛利地发愿,更不会坚定地行持。

一般往往认为,对于功德圆满的佛当然应该恭敬承事,但众生卑贱下劣、愚痴蒙昧、行为颠倒,有各种烦恼、恶业,为什么要像对待佛一样地尊重、供养呢?其实由于缺乏平等心,导致当前做不到随顺妙行;一旦把其中的道理抉择清楚,在观念上就会发生极大转变,从此精勤修习菩提心,视众生为如意宝、时时利益众生等并不难做到。例如阿底峡尊者遇见一条狗,也会说:“这就是我的母亲。”他是真正以慈悲心对待一切。或如《法华经》所载,常不轻菩萨见到四众[1]中的任何一者时,都会礼拜赞叹:“我深深地恭敬你们,不敢轻慢,你们都将作佛。”

由此可知,如果能随顺众生,其实就是随顺供养诸佛;如果尊重承事众生,就是在尊重承事如来;使众生生欢喜,就是使一切如来欢喜。

转变以往不正观念,让我们试着体会佛心。诸佛视众生如独子,如果我们都能以平等心作饶益,善待每个众生,无疑是佛最欢喜之事。以前曾讲过譬喻: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一个只知道索取,只考虑自己;另一个每天都顺合父亲的心去做事,当然父亲会喜欢后者。父亲代表诸佛,如果我们一心随顺众生去作饶益,其实就是随顺诸佛,合乎佛心。又譬如母亲有很多孩子,我们随分随力地帮助兄弟姐妹,就是在随顺母亲的心,是对母亲的大供养,是尊重承事,也是真正能让母亲生欢喜。

所以,我们不妨着重在自心上体会:如何才能随顺佛的心?不外乎随顺众生、利益众生。由能符合佛心,才算做了供养、承事。如果只懂得表面上的供养,却没有更深远的眼光,而认为我只需恭敬佛陀,对众生不屑一顾、轻视嫌弃是理所当然,这就没有合乎佛心,也无法真正令佛欢喜。

通过此处的抉择观察,把这一道理想透彻,之后会很容易发起行愿。因为以毫无疑惑的见解明了其中理趣,如同目见一条笔直的路,以完全正确的方向通往最圆满的境地,就必然会毫无疑惑地踏上去;反之,迟迟不肯前进,不能趣入,是因为见解未明,看不清道路。

其实,任何符合佛法的行持都远离过患,且自利利他、处处有极好的受用,修学以后会越来越欢喜自在,心智开通,行事明达。例如行此“随顺”,若真能发心利他,实际就是利益自己。心开拓得越广,自己所得的利益也会越大。相反,若是心不开通,封闭、狭小,执著深重等,就必会有各种错误的计较、判断。不仅想法有误,行为也未必高尚光明。或者即使做到了一些,却很难真正利益自他,甚至出现负面效果。由此可见,正见犹如眼目般的关键作用,能促使修行快速进展。

再说,不愿利他其实是封闭自心,反而在害自己。如果一直把自己的心量局限在小范围里,就难以跟大法契合从而修行上进。相反,利他即是自利,一旦发起普贤行愿,自心于此随转,将其作为每天的功课、再再串习,如是不断加强等流的力量,心量才会越来越大,逐渐堪能接受乃至修持大法。心量和修行之间有如是很密切的关系。

依于此理,串习以恒顺众生之愿起心直至娴熟,就不会落在局限、偏小、自私等状况中。不仅如此,按照十大愿王的每一愿都如是作意、修学熟悉之后,由于量的圆满、周遍、无尽与广大,每当礼敬、供养、忏悔、回向等时以全法界为所观境,内心的发愿极其彻底,全身的脉络都会活健畅通,整个人的气象也不同,乃至后文的“一念一切悉皆圆”等五种果都将现前。


[1] 四众,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