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至尊门措上师瑜伽•心心相应讲记

《上师相应法》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猛利祈祷:

从本自证自性智 自明大者空行母

为证熟脱同时境 猛利祈祷愿无别 (三遍)

祈祷上师的这一颂,念前两句时应当要缘念祈祷境至尊上师的体性。第三句是向上师祈愿,表明自己的所求。第四句是说自己有猛利祈祷的心态和达到与上师无别成就的大愿望。

诵念“阿”,又是住在无生空性上,时时不离真如,之后进行祈祷。

首先,祈祷的境如何?是从本以来自证了自性的智慧妙体,法尔本自光明的,具有绝待大的体性或者具有无边大用的智慧空行母。为什么说是大智空行母呢?因为已经证得了绝待的、自性的智慧。不是假借因缘造作,而是原本天成,没有丝毫造作、至真至纯、无生无灭、本来的自性智慧。就是说,自性本身就是智慧,像水的本身是湿性那样。那么,心的自性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智慧,就是光明。“自证”,不是借助其他言说、推理等来证,对于自性亲自证得、以心地法眼亲见自性,这就叫自证。没有能证、所证二者,自己明白自己,哪有什么能、所?临济禅师说:“历历孤明。”“孤”就是不与万法为侣,根本不是跟万物相对。“明”是光明,是本明、灵明,非由因缘所生,也就是本颂所说的“自明”。

“大者”,这里是真正的大。我们通常能想到、能缘取的,都是大小相对的大。如果问你,什么是大?你就认为比小更大,但此处是没有内外分限、离一切边,没有任何可以度量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大”、绝待的大。没有比它更大的了,一切一切无非是它。它是不二的、离边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是想像不出来的大。一般认为的比小更大的“大”,显然是跟小相对的大,是假立的、落在一个片面上的大。而本颂所说的“大”远离一切对待的相,不落在任何量上,没有任何凡夫可捉摸的相。一切可以缘取、可以言说、可以定义的相都是边戏,是凡夫所作的割裂,不能以这种固定的相来代表全体。而万法的本源“大者”,哪里会落在大小等的情见里呢?上师是这样的大者,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某种微尘刹那体性的法、某种片面的相。如果能信解这个“大”,就会发起猛利的祈祷心。产生这种祈祷心的一个重要因,就是对上师体性生起了胜解:原来上师是这样的大者,是这样的智慧空行母。“空行”就是行在空性(空性就是法界)当中。“母”,就是出生处,就是生源。

如果配属三身解释,“自性”是法身,“自明”是报身,“大”则是化身,指的是大用。或者“大”就是三身无别、超出思维、言说行境的体性,直指法报化三身不二,或者体大、相大、用大。体是绝待的大,是没有任何相对相的空性。这就要彻底地认定,并不是心识所缘的什么境相。相大,是指在大智慧上可安立无量无边的德相。意思是:它本身是绝待、离戏,然而又是光明,它能够流出无量恒河沙数的妙用。正因为它绝待,才体现出这样周遍无碍、任运变现的妙德,它里面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性能。既然具有这种德相,所以就有用大。完全在体性当中,遍入在十方世界里任运地幻变游戏,作佛事业,这就叫做“大”。上师就是这样的“大者空行母”。

空行是行于空性中。而空性就是本来的自性,从空性中实现了无边的度生事业。空性是流出一切妙用的本源,是显现一切妙事业的本源,所以叫做“母”。

总之,三身无二的大智慧就是光明界,就是空行母,就是上师的体性。懂得了这一点,就能知道我们现在是做迷梦的佛,而上师是觉悟的佛。现在最关键的就是以至诚的心向上师祈求,来感得上师的力量加被在我们心上,顿时证得与她无别的体性。

“为证熟脱同时境”是我们祈祷的目的。通常渐次的方式,是首先得到成熟,然后得到解脱;而这里所祈求的是顿时证入,就是在得到上师的强力加持之后,使成熟和解脱同时发生。要达到这种境地,唯一只有依靠上师大悲加持。这又要对“上师是佛”具有高度的胜解,并至心猛利地祈祷上师赐给我悉地。

这里的顿证以比喻来描述,就如同一个罐子里的虚空,一旦罐壁被打破,就跟外面的虚空成了不二。其实本来也没有什么“二”,不是分开的两个不同的实体。“被关在罐子里”,比喻众生陷在轮回迷梦中。梦里现的只是一些假相,并不是真有什么实有的障碍。这时候好像上师是在梦外,似乎有二、有别。“罐壁一旦破开,里面的虚空就跟外面的虚空无二无别”,比喻一旦上师的力量入于自心,顿时从迷梦中醒来,就和上师无别、真正心心相应了。

“猛利祈祷愿无别”,“无别”是指我们的本性与上师没有丝毫胜劣的差别。上师彻证的三身体性,在我们自性上全部都有,不存在差别,因此就至心地“愿无别”。这个祈愿来自两个原因:一是尊重自己内在的自性佛,不愿意被埋没,所以愿达到与上师无别;二是彻证果位的上师有大悲加持的极大力量,能让我迅速成证,所以一心希求。有了这两种信心——信自佛和信他佛的心,那么一定会猛利祈祷。猛是内心不怯弱、不退缩,利是内心不迟钝、不缓慢,祈祷则是至心地祈祷。以此入于最为甚深的道。法王龙钦巴在《虚幻休息》中说:“依靠观修生圆次第等各道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它们还需要依靠行为及助缘等。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本体才能使自相续中生起实相的证悟,而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

《誓言庄严续》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阿底庄严续》中也说:“观具恩上师,于头顶心间,或于手掌中,千佛之成就,彼人亦可得。”

至尊果仓巴也亲口说过:“若修上师瑜伽法,尽除过患德圆满。”又说:“虽多修持生次第,然修上师为无上,虽多修持圆次第,然诚依师为无上。”

另外,哲贡炯巴仁波切也曾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

至尊让热日巴说:“若不祈祷上师尊,求无分别之智慧,如朝北洞中待日,彼无境心融合时。”

大智空行母赐胜悉地

“大智”,与上文的解释相同,不是有所缘、有偏执、有生灭的心识状况。大智慧其实就是法界,这上面没有任何时分、方分、定相等偏堕的相,它是不二、周遍的体性。因此,随应我们至心的祈祷,就能赐予悉地。基于这种信解,我们要用最诚恳的心来祈求上师赐予殊胜悉地。“悉地”是指成就,“胜”指得到与上师无二的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