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 简体中文版 繁體中文版 English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佛法与科学

佛法与宇宙

网站首页 > 佛教与科学 > 佛法与宇宙
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2
来源: 日期: 2013-09-10 浏览量: 4403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作者:崔维成

3 、佛教哲学中的世界观

佛教哲学创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除人类的痛苦和烦恼,而不着重于一般哲学所强调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佛教哲学认为,烦恼与痛苦的根源是“无明”和“我执”,“无明”就是看世界的方法不对,“我执”就是把“无常”的世界当成“常有”,从而产生执着,由此带来种种的烦恼与痛苦。要彻底解除人类的痛苦和烦恼,必须破除“无明”和“我执”。因此,佛教典籍中介绍了大量的实践方法来破除“无明”和“我执”。

为了破除无明,让人们了解世界的本质和真相,在佛教哲学的一些典籍中也能找到一些关于世界的描述。但佛陀叙述世界的目的不是像我们今天搞科学研究的人那样,单纯地为了探索世界,而是为了劝人向善。因此,他为了使不同根器的人能够接受,有时采用了不同的比喻说法,这给后人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大原则上还是相同的。本节所归纳的概述主要来自济群法师的论著和作者本人的理解。

对于宇宙间众生发生的次第(先后),佛教哲学中有一些描述。如《华严经》:“世界之初先成虚空,次成无色界,再成色界,再次成欲界。”佛教常讲“空”,但此“空”并不是“虚空”,佛教的“空”是指“如来藏”或“自性”,是一种“绝对的境界”,而“虚空”是“因色而有”的相对境界,佛教认为世界、众生皆源于宇宙之本体(即自性),虚空亦不例外,由自性起“无明”(即微小的执著)然后就先有“虚空”(因分别而有),然后再生出结构简单(也就是执著很小,业力很轻的)的无色界众生,这些众生没有颜色或物质,只有“意念”(也就是由“识”形成的生命),我们人类若禅定修得很好,到达“空定”,死后就可能生到这种天界。

执著稍深一点就有色界众生出现,这些众生只有色相,但没有淫、食二欲,在人间修禅定到四禅天以下,死后会生到色界诸天。执著、业力再大的众生就出生在欲界,欲界天的众生有食欲、淫欲与睡眠,此界有精神境界的欲界六天,有物质界与神识合一的“人”与“畜生”,亦有很苦的“饿鬼”与“地狱”道众生。这些不同境界的众生是因为“心的状态不同”而产生的。

根据这一说法,我们可以归纳出佛教哲学的宇宙本质是空(自性),即无论是外境还是内心,只要我们不去观察,它们就会存在。一旦用心去观察,就会一无所获。这是物质世界原本具有的自然规律,是它的本质。由空而生出虚空(即“有”),物质与意识是“空或有”的两种属性,不可分割,即有物质就必然有意识,两者不能区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

因此,它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极端的看法。哲学上的唯心论,只承认心,不承认物,所谓“于心执有,于物执无。”释尊说:“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认为真实者”。至于唯物论者,恰恰和唯心论者相反,所谓“于物执有,于心执无。”释尊说:“颠倒行事,误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者。”这就是佛教哲学对这两种现象的批评。

因为空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物质与意识是“空”的两种属性,因此,意识与物质从本体上来说均是不生不灭的。但意识与物质从现象上来说,均遵从“缘起缘灭”的因果法则。认为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均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诸行无常),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但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的各种现象(可称为法)都不是一种实际的存在(诸法无我)。佛教哲学包含缘起性空律、缘起缘灭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等范畴。

佛教哲学认为,我们人类为了区分不同的事物,就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概念,如世界、宇宙、时间、空间、物质、意识等等,这些概念都是由人安立的,都不是绝对的存在(即所谓的客观实在)。这些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概念)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遵守“缘起缘灭”的规律。

佛教哲学所说的世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世”是时间,时间像流水一样,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到现在,又从现在到未来,所以时间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界”是方位的界定,表示空间的范畴。

佛法中所说的世界,我国古人称为宇宙,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因此,宇宙与世界本质上是同义的。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前,人们总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相互独立的,但现在,人们知道,时间与空间是相互依存的,这在佛教哲学中早就明确。

佛教哲学对物质的起源与结构也有很多的描述。《楞严经》卷三,佛说:“汝(指阿难尊者)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佛把物质分成微尘,再细分变成“邻虚尘”,这是很小、接近虚无的尘。它的结构是“色边际相,七分所成”,佛是告诉我们,物质状态的细小邻虚尘,再分下去就变成同时含有物质与虚空性质的东西,最后就是虚空而已。

也就是由虚空产生有色相的半实半空的东西,然后再生出物质。佛在说法的时候科学上还没有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名词,所以他只有以“邻虚尘”“色边际相”等名词来表示。佛的表示方法在当时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他对物质组成的说法到今天才被科学逐渐证实。

近代科学研究的结果,知道物质可由大往小不断细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与电子组成……一路分析下去,目前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是轻子( Lepton )与光子,以及组成强子( Hadron )的夸克( Quark ),还有这些基本粒子的反粒子。这些轻子、光子与夸克的重要性质有:静止质量、电量与自旋量( SPIN )及空间大小。轻子包括电子、微中子及渺子( Muon ),目前尚不知其体积有多大,也不知其内部有什么结构,但有微小的静止质量与自旋量,有些带有电量,有些则呈中性。

在佛教哲学看来,自旋量是动的能量,与佛家所说的“火大”有关。佛家认为物质世界的组成要素是地、水、火、风四大,“地大”表坚固之性,“水大”表湿性,“火大”表暖性、能量,“风大”表移动性。若再加上“无碍”的“空大”则称“五大”,五大是“非情”世界组成的要素,若再包括“认知”作用的“识大”则成“六大”,六大是有情与非情世界组成之要素。体积大小并没有坚、湿、暖、动之性,故体积只是虚空的性质而已。

质量有“质碍”性质,应属地大,至于另一个重要性质是电量。所有分子、原子皆不离电量,但电量看不出属于哪一大。电子在科学上观察,它有自旋、质量与电量,因此,它具有火、地、空三大及电荷。而光子没有质量,也没有电量,故只有火大、空大而已。

目前科学界对物质的定义似乎是取决于“地大”,也就是要在静止时有质量才算。若如此,那么光子及夸克就不是物质,而只是虚空的一些特有性质而已。科学家把空间的性质以体积、自旋等来表示。目前已发现在质子与氘原子之间就有 200 多种不同静止质量与自旋量的小粒子存在,而在轻子与质子之间亦有多种介子( Meson )存在,这些不同粒子在佛教看来,就是各种“色边际相”,含有不同份量的虚空性质所成。

在《楞严经》中,佛并未详列目前科学上找到的各种粒子,只是列举一种“色边际相,七分所成”作为说明而已。科学家以自旋,体积、能量、质量等来表示粒子的性质,而佛家则以地、水、火、风、空的性质来说明,似乎这两者有一致性。皆可说明物质与虚空的特质。目前科学家尚不知夸克、微中子等的来源是什么,但佛早就告诉我们,它们来自虚空,一切色相皆虚空所出,而佛更进一步指出,虚空由“自性”所生。自性是无法用目前我们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的,凡可言说皆非自性。

对于物质世界的描述,佛教哲学中还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已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得到了很好的证明。物质就是佛经所说的色,由物质可变为非物质的能量,那就是物质的本体的空。物质变为非物质的能量是色即是空,那么非物质的能量变为物质就是空即是色了。

现在英国科学界已有确实的证明,能量可以变为物质,但从哪一种能量变为哪一种物质,用哪一种方法步骤,却是到现在还不得而知。将来或者可能从日光(光是能量形式之一)造出粮食、衣服和人人所喜欢的黄金。或者利用长江的水力,甚至地球自转的能力,或地球对于日球的位能,都没有不可能的理由。

理解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知道,一切物质都是可以从空无所有处随缘变现的。这个缘是什么?按照佛教哲学,它就是众生的心识。佛教哲学把有意识的生命称为“有情”,如人、狗、各种动物等皆是,佛教认为其组成要素:除地、水、火、风、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识”,即有知觉与认知的功用。

这些有知觉的(活的)识也是源于自性,由于作用不同可分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及阿赖耶共八识,由于有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人才能有看、听、嗅、味、触、知的功用。有“末那识”,人的生命才有动的感觉。有阿赖耶识,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才有记录之处,人(及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的作为(称为“业”)就存在阿赖耶识中轮回转世,人的潜意识就是末那识与阿赖耶识所造成的。

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中,“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云何为三,于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处与共止宿,然若复外识应来报,便不成胎……”这段话说明受胎要有“识”前来参与才可。佛教称这种前来参与受胎的识叫“中阴身”,这种神识是非物质的众生,它有生灭、有我相、有形体,其特性会随时间或作为而改变,因此,中阴身还不是自性。

佛教讲的自性是无处不在,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分别、无形相、不生不灭、不可被知但可被“悟”。因此,自性与神识的涵义不同,佛教认为凡所有相皆虚妄,虚妄则会变。即所有可以感知的物质世界都是虚妄,是一种相对的存在,而不是所谓“绝对的客观存在”,都是会变化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质的毁灭只是现象灭,不是本体灭,因为就在物质毁灭的同时,能量产生了。一灭一生,只是转变,因此灭不是真的灭,生不是真的生。

生命的流转也是如此,身体的物质转化为其它物质和能量,心识也处于不断地迁流变化之中,如果它再与另一身体结合,就又可以轮回转世。因为物质能够转变为非物质的能量,所以它决不能有固定不变的本体,同时也不能说它没有本体。因此,佛说物质的本体是空,那空并不等于无,乃是说本体不可以言语文字来描述,它可以自由灵活地应付一切的转变,不受任何限制、损坏和污染,但不能被第六意识(即人们的思想意识)所认识,只能用智慧来观察。因此,这个本体并不是像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不可知”,而是可知的。但要达到转识成智的人才能可知。

佛教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的幻象组成宇宙,有情生命和无情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圆融一体,相互依存,协调统一。精神境界的不同又可以分有情界为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群生依附于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小世界中,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须弥世界。

宇宙系由无数个上述小世界所构成,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的化境,宇宙由无数个佛的化境,因此,它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现代的天文学已证明,佛教中所说的小世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太阳系,每一小世界就是一个太阳系,一小千世界就是一千个太阳系,一中千世界就是一百万个太阳系,一大千世界就是十亿个太阳系。

每一个世界是依因缘而生,不是常一不变,而是受“成、住、坏、空”四大基本规律支配运行。成即宇宙的生成阶段,住即宇宙保持旺盛的阶段,坏是宇宙进入衰减的阶段,空是宇宙毁灭的阶段。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要经历从生成到衰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观,佛教用“劫波”来表示。

至于生命在地球上最早的出现,佛学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上至人类,都是一样。实际上,那也是出于他们的业报所致,既然先由共同的业力,感成了一个地球,岂能不来接受地球生活的果报?一旦在地球世界的业报受完,又将往生应往的他方世界中去。又由于不共业的理由,虽然同样生在地球世界,品类的高下,也就不同,下至昆虫,上至人类,人类之中,贫富贵贱,上智下愚,也有千差万别。

事实上,共业,也是不共业的分类,比如地球众生的共业与他方世界众生的共业相比,便成了不共业;同样的,不共业,也是共业的分类,比如非洲的黑种人与亚洲的黄种人,是由不共业所感,但因彼此都是地球世界的人类,所以仍由共业所感。以此类推,同在一个国家的人民,也有千差万别,乃至同在一个家庭,兄弟姊妹,也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生活感受。这就是佛学对于宇宙生命的起源及其存在的看法。

佛教哲学认为,人的感觉器官有六根(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及大脑六种肉体器官),各根有自己的“识”,称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空间上,根与识是一起的,传导神经属意识范畴,这些识主司见、闻、嗅、尝、触与知的功能,其中以第六识(即意识)最重要,它综合判别前五识传过来的信息。

佛学认为,人除了由这六识的能力外,经过修行还可以开发出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以及转识成智。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佛陀就是具足四智的人。

例如:眼识传来一个红色的圆型东西,而耳识同时传来尖锐的断续声音,意识就判断这是警示灯。但意识怎么会有警示灯这个名词,原来在第六识的记录上(佛学称此为名色)早就有了,而这些名色是复杂的小念头所组成的,这些小念头(佛学称为业识种子)是存在仓库中,这个仓库佛学称为第八识或阿赖耶识,而把仓库中的小业识种子取出变成大的名色念头是第七识的作用。

佛学认为,人的各种活动皆会有记录,这些记录变成业识种子存在第八识中,肉体死亡时,这些记录随着心识(包括所有八个识)轮回转世而不灭亡,心识会随着其自身条件的不同而投生到其相应的去处,这种自然的动力亦类似一种力量,称为业力。佛学是以八个识来说明所有有情众生之一切现象,前六识配合肉体之六根以从事见闻觉知的功能,作为和外界沟通的工具。而第七识是“动”的主宰,是“生”的意志表现,没有动念就没有生命。它控制人的体温、心跳、呼吸等(经由意根),而第八识职司储存,因此才有因果、业障,才会有森罗万象的显现,唯识论所谓“万法唯识”,此识即指第八识而言。

佛教哲学认为,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都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颜色一样,陆续不断地薰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再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子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学中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的结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的说明。

业,有个人单独造作,也有与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单独造作,但也可以和他人相同,有的虽然与他人共同造作,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大体上说,分为“共业”及“不共业”的两大类。由于共业,所以感得同样的业报;地球,便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数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各类不同的共业,所以也感得各种不同的世界,太空之中,宇宙之间,有着无数无量的世界,它们的成因,都是由于各类不同的无数众生,所造各类不同的共业而成。

至于那些无人的星球,乃至那些没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虽不是众生活动的舞台,但却也是为了众生活动的舞台而存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没有一种现象没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太阳上不可能有生物,但如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的生物也将无法生存;虽然尚有许多的事物,目前还无法用科学的观点证明其存在的理由,但在佛学的解释,一切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那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

佛陀在世时,对世界的解释已形成九十六家学说,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六十二家,称为“六十二见”,这“六十二见”可以归纳为三种:宿命论、神佑论、偶然论。佛教哲学认为,无论是宿命论、神佑论还是偶然论,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出发来观察世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而它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都是不究竟的。现在的量子力学解释本质上就是偶然论。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它所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结果,两者包含了世上一切事物(有情世界和器世界)的信息。这就是佛教哲学的因果律,佛教哲学认为,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但是,我们人类,如果只依据前六识,则不可能完全认识宇宙的因果律。由于不了解因果的规律,不了解偶然背后的必然,因而对世界和人生充满困惑。如要完全认识宇宙的因果律,必须要努力修行,开发出人人本具的如来智慧。




上一篇:不了解才会有误解 佛教不怕智者的… 下一篇: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
Copyright © 2013-2015 www.wybuddhi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微博 国际佛学网 智悲德育网 香港教育学院
索达吉堪布新浪博客 索达吉堪布腾讯微博 索达吉藏文化博客
本站转载的文章,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邮件到 wybuddhist@163.com 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