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喇荣五明佛学院 汉学院 | 日期: 2016-04-04 | 浏览量: 2522 |
男众部中观系 土登彭措旺修
内道经部宗承许外境有微尘体性的隐蔽分存在,这种隐蔽分的外境具有在识上指点出自身行相的能力,识以自证的方式证知隐蔽分外境所指点出的行相,以这种方式安立见境的名言。
同样是这种安立名言的方式,也存在将境、识分别安立成一或者多的情况,与此对应的也就有相识等量、异相一识和相识各一共三种观点。本文只是对第三种观点以简略的方式稍作辨析。
一、什么是“相识各一”
相识各一,即外境在识上指点出一个总的行相,有境也唯一产生一个能取此总的行相的识。在一个识的本体上能取所取各为一,如同一颗熟鸡蛋被均匀割成两半而相对一样。
举例而言,比如我们会说:“我看见一头牦牛走过来了。”相识各一派怎么安立眼识见牦牛呢?他们认为:牦牛的总的一个行相出现在识中,然后以一个与此总的行相对应的识去证知它。
有人问:这样就与现量所见到的牦牛的头、身、腿和尾巴等多个部分相违了,也就是说行相肯定不是一,应该是多,现量自领受之故。
对方回答:这些不同的支分部分,识并非同时取,如果同时取,就会有你们说的过失,实际上是次第分开的方式而取,但是由于识取境的速度极快,故而会被误解为顿时取到整个牦牛。就像在黑暗中快速旋转火烬时会误认为看到一个火轮一般。如《中观庄严论》云:“于白等诸色,彼识次第现,速生故愚者,误解为顿时。” 以上就是相识各一派的基本观点。
二、“相识各一”是一种代表性观点
这种观点虽然经不起仔细推敲,但不仅在过去,即便如今却仍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不了解或不善巧分辨分别识与无分别识的特点,不懂得遣余方式取总相、显现方式取自相的关要,会误认为识快速地以此种相识各一的方式取境,然后在心前领受到一个依次而取到的所有法总的一个行相。如同显示器的逐行扫描一样,或者如同看老电影时胶片以一定帧速替换而领受到银幕上电影影像的错觉一般。也就是说,有人会认为,我们见外境时,就像机器做扫描一般,周遍扫描外境的每一个部分,然后在心识中显现出整体外境的行相,如此安立根识见外境的名言。
三、以理破斥“相识各一”的观点
观察对方的观点,即心识(有法),以相识各一的方式而见境(立宗),速疾次第取别别独一对境后现为总的行相之故(因),如黑暗中见旋火轮(喻)。
对方用的能立有二:一是因,二是比喻。以下抉择对方因和比喻无法成立,从而破除对方的观点。
(一)破斥对方的因
比如见到有块不同颜色的花布,对方执著眼识快速次第取各种颜色后误认为同时见到了整块花布。
破斥:如果见花布如此,同等理,见一张纸上写的“七”和“十”两个字也应当同样会被误解为顿时,也就是“七”和“十”二者在有境的心识中根本分不出谁先谁后,那么这样,“七十”和“十七”二者应成了分不清而没有丝毫差别了,如你所说速疾取然后执著为顿时之故。而实际情况“七十”和“十七”两种情况对应的所诠义完全不同。
对方说:没有这种过失。依靠无分别识次第快速缘取两个字之后,依靠分别识可以分析出“七”“十”两个字的位置。
追问对方:请问分别识是如何辨别出两个字的不同位置的?如果分别识能分出先后,那么最后所证知的行相不应当是整体同时出现,而应当有先后次第了,最后只能分辨出单独的“七”或“十”,因为分别识完全是以自领受作为判断的依据之故。再者,“七”和“十”两个字本身也可以分出上下左右多个部分,那么就不应当认为一次可以取到整体的一个字,如此一来,一个字都将无法认识了,应成所有的文字符号都无有任何用处了。
(二)破斥对方的比喻
再观察对方所举的旋火轮的比喻。对方想用它来成立“速疾缘取后以分别念结合”的意义。
对此,立论式破曰:
旋火轮(有法),乃现见非为结合(立宗),以其为了然明现之故(因)。
1、成立宗法
了然明现在有法旋火轮上成立,你们自己也能如此领受而承许之故。
2、成立周遍
了然明现决定是现量识的不共特征,以分别念结合的情况不可能出现明现的情况。凡是了然明现的法决定是现见而不是总相的结合,同样以自领受可以了知。如果是结合,就是依靠忆念的方式将不同刹那所见到的法,用总相的方式进行组合连接。如果说是结合的方式来现起旋火轮的话,那么应当是将所见的不同刹那的火烬的自相用分别念进行组合,但是你们何时也未曾领受火烬的行相。而且,即便真的见了火烬的行相,依靠忆念组合成旋火轮,也不应该如此了了分明而显现,故而汝执著的速疾快速取与识等量对境而后结合的意义决定不会成立。
对方问:见旋火轮明明不是现量,因为所见轮相不符合对境自相之故。
对此回答:虽然不是真现量,但是属于无分别的相似现量,因为这是以对境快速动转而令眼根染污而导致。虽然是相似现量,但是凡是无分别识,都满足明现的特征。故这里的因决定是周遍的。
四、总结
对方出现此错误观点的关键,即在于不懂得无分别识取自相、分别识取总相的差别。当今的认知心理学等科学领域也并没有很好地分析此二者的差别,所以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通过学习这些理证,能够让我们对佛教自宗的殊胜性生起更大的信心,也能遣除相续中与这些宗派相类似的执著。
以上简略分析了相识各一派的基本观点,之后从意义和比喻两方面以理证做了分析破斥。本文主要依凭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愿以此能遣除自他相续中的怀疑和邪见,正法常久住,众生得安乐!
|
|
上一篇:如何守持菩萨戒 | 下一篇:以他心 正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