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光一册 作者: 慈诚罗珠堪布

概述: 三殊胜(即动机殊胜、无缘殊胜和回向殊胜)是最基础的入门修法。所有善业无论大小,都不能离开这三种殊胜,否则就不能成为解脱之道。本课一一介绍了三个殊胜的具体修法。

一、基础修法的必要性

虽然三殊胜的修法是最基础的入门修法,但可能对于许多人来说,却是前所未闻的。这个修法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困难,恐怕有些学佛很久的人也未能做到。但是,在了解佛经的思想、意趣之后,我们就应该尽量依照佛所讲的方法去实施,这样才会有进步和收效。

很多人在刚开始学佛时进步很快,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便速度减缓,甚至停滞不前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系统的修法。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基础的修法,并且加以重视。如果没有加行基础,就妄想一步登天去修学高深之法——大圆满、大手印等等,最终必然会因根机不成熟而一事无成。所以,应当从最基础的法修起,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佛经中讲,修行人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等修行人一天比一天好,每天都会有收获;中等修行人进步虽然略逊一筹,但每个月都会有新的突破;下等修行人至少也是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有进步。

我们回过头来反躬自问,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修行人呢?今年能否比去年有所进步呢?如果连这点都不能做到,我们就不属于上、中、下三种层次之列,但除此之外,又没有第四种修行人。这就只能证明,虽然我们自诩为修行人,却根本不配修行人的称号。

我见到过一些 皈依 多年的居士,漫长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他们还没有修完最基础的法。这种情况很糟糕,很令人失望。原因何在?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动力,所以在修行上才会蜗行牛步,甚至打退堂鼓。

法王如意宝在学院传讲大圆满法时,要求必须提前完成五加行,否则就不允许听课。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之下,许多人的加行就能够如期完成。当然,如果只是完成了一个数量,内心却没有相应的发心和动力,则所有的修行也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内心不会有什么真实的收获。所以,以清净的发心摄持,而进行系统的修行是至关重要的。

佛经言:“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对跨入三四十岁行列的人来说,以后的时间也不会很长,人生几十年转瞬即逝,如果这一世没有抓住机会修行,下一世就更难把握了。所以,必须要打下一定的基础,为下一世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对这一世的最低要求,是要进入大乘菩萨的资粮道,这是向修行旅途启程所必须迈出的第一步。步入大乘资粮道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呢?就是要有不造作的菩提心。提起菩提心,想必诸位都知道其含义,也许很多人还能将菩提心的具体修法说得有条有理,但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就难打包票了。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今生没有走出第一步,下一世想再获得人身,都难上其难,继续修行的机会就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当下。如果今生能迈出这一步,即使修行的境界不是很高,也会为来世打下良好的基础。菩提心本身所具有的加持力,就能让我们拥有继续修行的机缘。这样无论下一世投生到何等环境、何等人群当中,天生就会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成为具足慈悲菩提心的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所以,第一步非常重要。

当我们在身体上未遭遇任何疾病折磨、生活上没有任何艰难困苦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不错,就不会为无常的来临作任何思想上的准备、行动上的努力,整天处于闲散放逸之中。一旦碰到意外、痛苦,就手忙脚乱、六神无主,想临时抱佛脚进行补救,却已为时晚矣。

很多人认为,年老时如果没有钱,又没有儿女照顾,生活就会没有保障,所以都拼命地为钱而奔波。他们为今后的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却丝毫没有考虑到后世。死亡与投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世俗人对此不作任何准备的做法是非常可怕的。

还有一些人虽然也在修法,但其发心却是希望借佛菩萨的加持、保佑,使自己能够健康、发财……当然,在没有遇到其他违缘的情况下,祈祷佛菩萨肯定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但这些追求世间圆满(健康、长寿、发财等等)的短暂目标,却不应该是修行人的选择。

现实是无情的。从古至今,没有一人能够推翻前后世的存在,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事实。如果平时毫无准备,等到大难临头之时,再着急也没用。所以,作为修行人,必须具有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一定要走上自他解脱的光明大道,在目前身心各方面都自由自在之时,一定要抓住机会去修行,以精勤的修持来迎接无常的光临,千万不要让自己落到悔恨交加的田地。以上简单介绍了修法的必要性,下面开始转入正题。

二、三殊胜修法

(一)名义及重要性

此修法名为“三殊胜”,以前我译作“三要点”。为什么称作三要点呢?就是为了引起学人的重视。凡是学佛、修行的人,都必须做到这三件事,因为十分重要,所以翻译为三要点。由藏文直译,则称为三殊胜。

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讲了七种殊胜。菩萨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时,每一度都应具足这七殊胜。这七殊胜又可归纳为三种。我们做一切善事(如打坐、烧香、磕头等)时,都应具足这三殊胜。如果能具足这三种殊胜(或三要点),哪怕是在佛像前供一盏灯、磕一个头的小小善根,也都是成就之因。如果离开这三殊胜,即使从外表上做再多再好的善事,也不能成为解脱之道、成佛之因。

什么是三殊胜呢?

第一是动机殊胜。在每次做善事之前,肯定会有目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善、修法是很少的。如果在行善时具备殊胜的动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是无缘殊胜。是指在修行时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则无论做任何善事,比如打坐或者放生,都能成为非常殊胜的善行。第三是回向殊胜。行善修法结束后,还应当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时,就已经成就了很好的善业,将此善业用于何处,是很关键的问题。是用于解脱,还是用于健康长寿,或是用于下一世的人天果报,这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就叫回向。

无论做任何善事,都不能离开这三种殊胜。一旦脱离了这三个关键问题,则不管所做的善事从外表上看有多么了不起,实际上也是不好的。所以,弄清这三个殊胜并付诸实施至关重要。

(二)具体修法

1.动机殊胜

行善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而所希求的目标(动机)也千差万别。所有这些动机,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善、无记和善。

(1)不善的动机。现在,在信佛、学佛的人当中普遍存在的行善、修法动机往往都是不善的。何为不善动机呢?凡是仅考虑今生的快乐、仅为今世生活打算的动机,如为健康、长寿、发财、避免魔障及痛苦等等而行善,都称为不善动机。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修法,则无论所修的法有多么高深,也只能成为世间法。这样的修法除了能使这一生健康、长寿、发财、避免魔障、痛苦等等之外,没有其他的善报。

例如,如果人们是为了消除这一世的病痛、魔障而修习大圆满法,则大圆满也是世间法。大圆满法为何成了世间法呢?大圆满法本身不是世间法,但因为我们的动机是为了达到世间的目的,这就使它成为世间法了。这样的动机就称为不善的动机。有人不禁会生起疑惑:这些人是在行善、修法,并非想杀人、偷盗,为何要用“不善”二字呢?那是因为,虽然仅仅为了今生的健康长寿等而修行,也有可能达到目的,但在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以后,又能怎样呢?也许,在健康无病之时,会造更多的业,从而导致更多痛苦。这种动机本身虽然不是罪恶,但因为毕竟是有漏之法,不但无法离开痛苦,而且会引发众多苦痛,所以,此动机称为不善。

听闻这些修法,不是为了茶余饭后的闲聊,也不能当成一种文化、学问来研究,而是要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处事待人之中。具体如何运用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大乘阿毗达摩》中讲过:有三个人一起吃饭,其中一人想,吃完饭后我要去偷盗、杀生;另一人想,吃完饭后我要去放生、磕头;第三人只是为填饱肚子,吃饭以后没有什么打算。因为三个人各自的不同目的,同样的“吃饭”,就变成了三种不同的业。其中,吃完饭后打算杀生、偷盗的人,他的“吃饭”就是造罪;吃饭是为了有体力去磕头或做其他善事的人,他的“吃饭”就变成善业,将来肯定会获得善果;只想填饱肚子的人,他的“吃饭”就成了既非善、亦非恶的无记业,是一种很平常的生活,也就不会有特殊的善恶果报。这三个人在吃饭时,虽然既没有去造恶,也没有去行善,但由于动机不同,“吃饭”的结果就有三种差别。所以,动机至关重要。

如前所讲,如果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等等,就是不善动机。因为动机是不善的,所以在此前提下所做的一切,无论是打坐、念经,都是世间法,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华智仁波切讲过,在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即使闭关九年,断绝与任何人的来往而修大圆满,连解脱的种子都不能播下。如果在心田中竟然不曾播下解脱的种子,那成就就更谈不上了。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这么可怕—即使修大圆满法都不能播下解脱的种子,修其他的法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千万不能轻视对动机的选择。

凡是为获得这一世的幸福,或者为遣除这一生的痛苦而修法,这样的动机都是不善的。虽然这样的行善比不信佛、不行善要好得多,但却与解脱毫无关系。因此,对于希求解脱的修行人而言,绝不能有这样的目的。经书里讲过,这种动机是需要断除的。所以,我们在每次行善的时候,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动机。比如,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要去磕头(或我要去放生),这时就要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磕头(或放生)呢?如果发现自己的动机是错误的,就必须及时纠正。

(2)无记的动机。无记是指没有善恶的记录,既非善,亦非恶。例如:一个人去放生,邀请他的朋友同往。他的朋友并不了解放生的功德利益,只是应邀同去放生,心里没有任何目的。放生结束后,受邀同去者的所做之业就称为无记。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他不是同样也解救了生命吗?为何是无记呢?因为,他虽然与大家在行为上毫无二致,但是他的内心却没有这种概念,所以,他的所做就是无记的。类似这样的概念,在世间也存在。例如:如果故意杀人,就犯了重罪;但如果是无意中杀了人,则所犯的罪就没有那么严重。在这一点上,世间法与佛法是一致的。

经书上讲,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动机是无记的,就需要改善,而不是断除它。因为无记与善比较接近,而不善与善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前者可以改善,后者只能断除。平时我们在修行、打坐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如果发现动机是无记的,就必须改善它。因为在此前提下所做的一切,都不能成为解脱法,与解脱毫无关系。以无记动机所造的善业虽然有些世间善报,但却很微弱。

(3)善的动机。这是三种动机中最上乘的。但是,善的动机又可分为低、中、高三种层次: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第一是下士道,这种动机是三种善的动机中层次最低的。具有这种动机的人不是考虑解脱,而仅仅是为了下一世不堕地狱、饿鬼、旁生道,希望得到人、天的果报,为了来世能得到健康、长寿,获得有地位、有财产、有名誉的人身而去行善。这虽然是善,但仍与解脱没有关系,所以是最低层的。

有人会想不明白,前面讲追求健康、长寿的动机是不善的,而现在又讲这是善的,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前面的动机根本没有考虑后世,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今世,所以叫不善。而作为下士道发心的人,虽然没有追求解脱,但是也没有顾及今世,而是希求下一世的世间圆满,所以叫善。

但对希求解脱的人而言,也不能以此动机来行善。现在很多居士每天都在念佛、烧香、拜佛……请你们扪心自问: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否是为这一世的健康、长寿?抑或是为下一世的健康、长寿、不堕地狱?如果是这样,则一切所为永远跟解脱无关。在这样的基础上修行,即或修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万年,也绝不可能解脱。因为这些善业都不是解脱的因,此因成熟时,也不可能获得解脱的果。以这样的修法除了能使下一世健康、长寿、不堕地狱等等之外,没有其他善报。

因果是有一定法则的。譬如,大米的种子长出的必然是大米,而不可能是青稞。同样,如果所修持的不是解脱之法,又怎能得到解脱之果呢?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经常在念《金刚经》、《三十五佛忏悔文》、《普贤行愿品》、《心经》等等,就一定是学佛、修行的人。其实是不一定的。念这些经固然很好,佛也赞叹了念诵这些经文的功德。但是,动机是很重要的。动机不正,则一切都不正;动机若正,则做一切都是正确的。

尽管有些人学佛较早,有些人近两年才学佛,但无论时间长短,都应该回头看一看,学佛以来,自己行善的动机是什么?如果是前面所讲的动机,虽然会有善果,但与解脱却没有关系。现在如果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也有办法将已做善业变为解脱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起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刹那刹那生灭的角度来看,以前的所作所为已不存在了,但是,其种子的相续却已经留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一旦我们能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阿赖耶识中的相续就可以立即转变。以前所做的善业,也能因此而成为菩提之因。如果我们不去改善,那么,它将永远是世间法,永远不能成为解脱之因,这实在太可惜了。

我们所讲的不能以上述动机行善,并非是指佛法不能令人得到世间利益,也不是指绝对不能将佛法用于世间法。比如皈依,无论怀有何种动机,皈依后都可以避免人与非人的违缘,可以清净许多罪业,也可以获得健康长寿,这是皈依本身所具有的功德。又如,平时遇到痛苦或困难时,祈祷上师三宝是很正常的,是作为学佛人所应该做的。我们并不排斥有时为健康等而行善,也不排斥间或为长寿、发财而做适当的法事。但是,如果将所有的修法都用在追求世间圆满方面,那就不对了。只有解脱,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

第二是中士道,即小乘声闻、缘觉的动机,也即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不是考虑健康、长寿等而修行。因为这种发心的人,对世间圆满以及自身五蕴(肉身等)怀有恐慌厌离之心,极其渴望能早日摆脱五蕴的束缚。所以,他的行善修法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但是,他也从未考虑过众生的解脱。那么,阿罗汉是否没有慈悲心呢?不,他有慈悲心,也认为众生非常可怜,但因为其慈悲心深度不够,所以没有勇气度众生,只是想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他们不愿发菩提心,为众生而修法。所以,这种动机是中等的。以这种修法除了能使自己获得解脱之外,没有其他的果报。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是学大乘的、学净土的、学禅宗的、学密乘的,不是小乘修行人,小乘的法没有什么可修的,大乘的法才殊胜,密乘的法才了不起,并因此而沾沾自喜。但是,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发心,也许我们会自惭形秽地发现,自己连小乘的修行人都不如。

佛教的一切分支都归纳于大乘和小乘当中,没有其他的第三乘。要做小乘的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出离心—非常讨厌世间圆满,并不遗余力地希求解脱。我们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就算不上是小乘的修行人。

而大乘的修行人,又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菩提心,能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我们能做到吗?如果不能,则也算不上是大乘的修行人。

如果我们既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不是小乘的修行人,那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们就根本不是佛教的修行人。那么,我们是什么呢?只是信仰佛教,信仰释迦牟尼佛,平时念念咒、做做善事,比不信佛的人稍强一筹的人而已。虽然我们听了很多法,灌了很多顶,拜见了很多高僧大德,却与解脱了无关系。当我们反观自省时,如果发现自己竟然不是佛教修行人,那是非常可怕的。

也许很多人以前也知道三殊胜,但仅仅知道是不够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做到。若不能做到,我认为就没有必要听更多的法,先把听到的法落实到行为上,做到一个,再听下一个。就像在走路时,如果能先看清眼前的十几米路,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往前行进。如果始终寸步未行,那么,即使前面一百公里、一千公里的路况你都能了然于心,也是于事无补的。

所以,要做一名真正的佛教徒没有那么容易,但大家也不用因此而灰心失望。出离心、菩提心,是否只有神仙或天堂里的帝释、梵天才能做到呢?事实并非如此。发起出离心、菩提心,完全是人,而且是像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凡夫俗子所能够做到的。如果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佛或者登地菩萨的专利,凡夫根本无法办到,则即使知道自己不是修行人也无济于事。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这些发心都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所以,我们既不用太气馁,也不能太傲慢,而是要如实地衡量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评价,并时刻激励自己:“我必须努力改善、不断进步,绝不再做名义上的修行人!”当我们知道自己什么也不是,并有了压力之后,才会努力去改善。只有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我们才会成功。

不重视这些问题,是会走错路的。我想,有些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听大圆满等高深之法。是否听闻这些法没有利益呢?不是,这样做也可以在心田里播下一些好的种子,也有闻法的功德,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好处。所以我认为,在基础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地去听这些法,并没有很大意义。当务之急,是调整动机。

当然,是否具有出离心、菩提心,只有自己心里明白。除非有他心通,否则,其他人即使通过算命、打卦,也是不可能了解的。所以,我们必须成为在监督自己方面不讲情面的纠察员。

第三是上士道,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发心,这是善的动机中难度最大的。以我的一己之见来看,能走上士道的人很少很少。凡夫从无始至今,都对自己珍爱有加,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打算,很少考虑别人。即使考虑,也是有条件的,从不会无条件地为他人着想。所以,想成就世间的事业并不是很难,而要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却并非易事。可是,一旦缺少这些根本,一切修行都不能成功。

因此,无论发菩提心如何艰难,我们也要向这个方面努力,要挑战自我,挑战自私心,并坚持不懈地与它作斗争。如果肯下工夫,我们最终必定是会胜利的。

以前因缺乏智慧,所有人都毫不顾忌地爱自己,为自己打算。但是,我们的自私心不但没有理由、没有根据,并且是我们获得最终安乐的大敌。关于这一点,在我们以前所学的世间文化里从没有提及,虽然有些人说过一些类似的话,但深度却远远不够。只有佛将这些真理告诉了我们。在依靠佛陀教言进行观察抉择之后,我们就会明白,以前为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何等错误,我们就能由此而发起菩提心。由此可见,菩提心是最关键的,也是善的动机中最殊胜的。

什么是菩提心呢?所谓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决定度化众生的慈悲心。或许现在我们还没有多少能力,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果不修行,就会永远没有能力。如果肯努力修行,虽然目前能力不足,也无须为此担忧。释迦牟尼佛也是从凡夫开始学道从而获得成就的,并不是先天的佛。米拉日巴传记里也有记载,他的弟子曾说到:“您肯定是金刚手或某尊佛的化身。”米拉日巴当场就批评道:“你们这样讲,虽然是对我的恭敬,却是对法的极端诽谤。因为你们不相信佛法能将一个普通人转变成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所以,有没有能力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现在去做。当然,偶尔生起一个“我要度众生”的念头并不是很难。在没有遭遇任何痛苦折磨、衣食无忧之时,也许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譬如要选择自己与他人当中二者必死其一之时,虽然我们碍于情面,不便说“要他死”,但肯定会说“我不要死”,这就是菩提心不够的标志。二是要有为度化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决心。因为只有成佛,才是度化众生最究竟的手段。虽然度化众生需要各种各样的手段,但最迫切的手段,并不是指仅仅给予他人一定的钱财、名誉、地位,如开办慈善机构,让穷人吃饱穿暖、没有病痛等等,而是为人们传法,令其明白道理,这是真实利益众生的唯一方法。

其实,在发菩提心以后,作为大乘菩萨,除了那些眼下虽有利益却后患不绝的事不能做以外,凡是利益众生的事,无论大小巨细,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是可以接受的。这是佛陀的劝告,也是大乘戒律不同于小乘戒律之处。

在小乘戒律里,能做的事与不能做的事划分得十分细微,永无开许之时。但对大乘菩萨而言,只要没有自私心,在能够利益众生且不会产生不良后果的前提下,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做。大乘菩萨戒正是以此深远的眼光、广阔的胸怀来制定的。

但是,大乘菩萨主要不是以世俗手段来度化众生,而是通过弘扬佛法,让每个众生明白如何去选择正确的道路。因为人是有智慧的生命,如果他们知道这条路是最安全的,就会作出明智的选择,从而主动欣然地走上菩提大道。所有的行善都不应该是被动的,勉强的行善因为只是行于外表,而不是发自内心,实际上就不是善。所以,让每个人理解大乘佛法的精神、见解与行为至关重要。

对于其他众生,则可以采用其他相应的手段。比如,在放生时,就应该为所放生命念诵佛的圣号和咒语。因为,如果为其讲法,它们也无法明白,但我们相信,为其念诵经咒肯定可以在它们的心田里播下解脱的种子,这些种子会很快成熟。到那时,它们便会明白这条路该怎样走,并且会主动地去走。对于动物,我们只能用这种方法。然而,人是有思想的,所以,为人讲法极其重要。

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的解释里,讲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他说,成佛不是大乘菩萨的目标。如果成佛也不是目标的话,那么大乘修行人到底有没有目标呢?

此话的真实意趣是,如果仅仅因为佛非常伟大、远离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而发愿成佛,就没有考虑众生的解脱,所以不是大乘法。这句话揭示出,如果不考虑众生的解脱,即使为发誓成佛而再努力也不是大乘法。

作为五部大论之一的《现观庄严论》,不是浅显的论典,其中包含了很多修法和窍诀。很多高僧大德的窍诀,都是从五部大论等众多经论中提炼出来的。以上观点,也是华智仁波切从中归纳出的一个重要开示,大家一定要重视。

综上所述,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是发愿度众生;第二个条件,是要有为度化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决心。

在此,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请回头看一看,自己在学佛后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所作所为是不是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解脱,而只关心如何利益众生?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从来都没有想过,相应的行动就更不要说了,那么,我们就不是大乘的修行人。即使每天念诵受菩萨戒的仪轨,如果没有“我要为度化众生而成佛”的决心,则念得再多、再动听,对我们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仅是形式而已,这是很可怕的。

如果至今还没有生起菩提心,就应当励力生起。其具体的方法,在《普贤上师言教》里有比较详尽的说明。《普贤上师言教笔记》中还有更广的一些修法,在《慧灯之光(肆)·加行的修法》中,已经收集了这些修法的详细内容,此处不再重复。开示不是论典,一看就能够领会,在领会之后若肯实修,就能够生起无伪的菩提心。

众所周知,一位体育运动员经过训练所获得的成绩,是未经锻炼的人所无法企及的。但是,如果我们经过锻炼,也同样可以做到。菩提心是否具备,是与锻炼与否密切相关的,而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如果不从现在开始锻炼发菩提心,就将永远是自私自利的人,永远不能成为大乘修行人。如果锻炼一段时间(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多少会修出些菩提心来。发菩提心不仅要靠锻炼,还须其他助缘,如听闻菩提心的功德、闻思相关的大乘经典、尽量地积累资粮等等,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若能这样,发菩提心也不是很难。对于不修行的人来说,发菩提心很难,但对修行精进的人而言,这也并非难事,学佛的人必须要过这一关。

正如以前所讲的比喻一样,古代的城市都有城墙围绕,假如城墙只有一个城门,则所有进城的人都必须通过此门,才可以到达城内的任何一户人家,否则一家也去不了。同样,如果没有过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一关,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无法修习真正的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等法。如果过了这一关,修净土、禅宗、中观、大手印或大圆满,便可由我们任意挑选。

在家居士修出离心,与上班工作并没有任何冲突。一个现代人所要养活的家口,顶多只有七八个人。而在佛住世的时候,即使日理万机的印度国王,也可以在佛陀的适当安排下,使管理国家与修学大乘佛法齐头并进。同样,在我们生起出离心与菩提心后,也不是要立即不上班、不处理家务、放弃世俗的一切,只要对世间没有贪执之心,就可以在做世间工作的同时进行修行。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不但与平时的工作没有冲突,在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或者与他人发生利害冲突的关键时刻,真正的修行人反而会处理得更加完美。

当然,对于那些虽然相信因果轮回,但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些世间圆满而做善事,却不愿意修解脱道的人而言,是不需要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然而,对于修解脱道、修菩萨道的修行人而言,发菩提心是必须特别强调的首要问题。

有了菩提心,修行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菩提心本身已经包含了积累资粮、忏悔清净罪业等等不可思议的能力。因此,菩提心是开启大乘佛法门扉不可或缺的“万能钥匙”。

菩提心可分为两种: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前面所讲是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已经涵盖了所有的大乘佛法,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所以,没有菩提心,就没有办法修持大乘佛法,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大乘菩萨真正的菩提心,是指毫无自私地奉献、毫无条件地付出。尤其在遇到困难艰辛之时,能保持这种精神是极难的。平时我们在顺意安适之时,于修法打坐之中,偶尔生起“我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获得佛的果位,所以打坐、修行”的念头也许不是很难,但这种菩提心是不稳定的。只有反反复复地修炼,才会生起真实、稳固的菩提心。

只有依靠菩提心,才有希望走上大乘佛法的解脱道,这是真正的依处。无论是谁,都应该有一个依处。那么,我们应该把什么作为自己的依处呢?每个人都知道,以金钱、名誉和地位为依处是靠不住的。亲人、朋友、同事可以作为依处吗?亲眷好友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现世的生活问题,但是,在了脱生死的难题上,他们却无能为力。佛经里将此比喻为:两个不懂水性的人同时溺水,是谁也救不了谁的。同样,亲友和自己同是凡夫,同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他们自救尚且不能,又怎么能拯救我们呢?所以,把他们作为依处也是靠不住的。那么,以一些社会团体等为依处,是否靠得住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在解决生老病死、从轮回获得解脱的问题上,谁也帮不了我们。唯一值得我们依靠的就是解脱道,特别是菩提心。

即使我们现在活得很开心,但这种快乐是不可能持续到永远的,我们将来肯定会面临很多苦难。有的人因为现在没有明显痛苦,就不为来世作准备,却因为担心将来会过苦日子而处心积虑地去拼命挣钱,甚至不考虑因果,这是很愚昧的。他们没有想过,毕竟我们已经投生到人间,日子就算过得再苦,与三恶道的苦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下一世我们会投生何处,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获得人身,这是很难保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为下一世作充分的准备,这才是理性的选择。所谓充分的准备是什么呢?既不是发财,也不是求名,而是要修法。小乘的法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众生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唯有菩提心才能救度自他。

在以前的所有文章里,我都没有特别强调大圆满等密法。现在我本人也没有奢求证悟大圆满。为什么呢?是不是大圆满不殊胜呢?不是。大圆满、大中观等密法是非常殊胜的,但我的根机还不够,出离心、菩提心等基础还没有打好。这就好比一个人要画壁画,如果墙壁都没有,又画什么壁画呢?所以,首先要把墙壁砌好,然后才能于其上作画,目前我的状况就是如此。所以,虽然大圆满、气脉明点等修法是我所欠缺和必须的,但我现在只能处于希求、向往出离心和菩提心的阶段当中,暂时不去追求、向往大圆满等密法,因为即使向往,也是无济于事的。现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将基础打牢。而基础的修法只有两个,一是出离心,二是菩提心。外加行、内加行的很多修法,都是围绕这两个修法而展开,都是为达到这两个目的而进行的。

我当前的境界就是这样。不知道你们的境界如何,你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些只有你们自己才了解。我想,作为一名佛教徒,尤其是听闻过许多大乘佛法的佛教徒,其目标绝不应该是金钱,绝不应该是现世生活中所谓的圆满。很多人或许还是像我这样,离大圆满等高深密法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人就应该从基础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开始。

出离心要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四个外加行修起。外加行修好以后,出离心自然而然就会有了。世俗菩提心包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的修法就是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法为门径,以此修法即可产生慈悲心。一旦生起慈悲心,离菩提心也就是咫尺之遥了。只有像这样一步一步地走,我们才会有希望。

所有修行人都应该自我审视,问问自己究竟在希求什么,树立了怎样的目标。如果发现目标不正确,就等于发现了自己最大的不足。那么,我现在就只能算是一个尚未入门的人,如果再不努力,就将永远是凡夫。如果现在肯踏实地去做,每个人都能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因为,释迦牟尼佛所传的菩提心修法,主要就是针对像我们这样没有入门、没有发菩提心的人而言的。以前的一系列开示,几乎都是关于出离心和菩提心的,虽然我也了解五部大论或密宗的修法,但这些法目前对许多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就像厨师应该做食客能够消化的饭菜一样,假如厨师做了很多,食客的肠胃却不能消受,又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呢?我之所以现在不太愿意介绍许多高深的法,也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为什么我要反复强调这些基础修法呢?因为这样反复,就可以使人有更深刻的感受,就能更重视这些基础。如果我只是轻描淡写地随口带过,你们就不会有深刻的体会和印象。或许有人已经因为我的唠叨而厌烦了,但无论怎样,出离心和菩提心都是贯穿于修行始终的中心要点。

有些人将这些基础修法弃置不顾,在不知道何为灌顶,不知道灌顶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情况下,不辞辛劳地奔波于藏汉两地,到处去接受灌顶。但这样的结果,却与解脱道没有多少关系。所以,希望每个修行人都能以出离心、菩提心为目标,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出离心和菩提心没有修出来之前,不要修任何密法,只需坚持不懈地在这两个修法上下工夫。只有过了这两关以后,才能考虑大中观、时轮金刚、大手印、大圆满等高深妙法。在藏密里,殊胜的法多如牛毛,应有尽有,但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是没有资格修这些法的。总之,目前对我们而言,唯一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

2.无缘殊胜

所谓无缘,就是空性之义。我知道,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证悟空性,即便如此,也不用着急,只要能修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妄想证悟有如蒸沙成饭,就像在春天播种就很容易长出庄稼,而在冬天撒种,则因为机缘不成熟,再努力也是徒劳无功一样。在所有的条件成熟以后,一切愿望都会瓜熟蒂落的。

佛经对无缘殊胜的要求是,在不离空性境界的同时,去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例如,放生的时候,应了知放生者(自己)、所放生命和放生行为都是无有自性、如梦如幻的,亦即做到三轮清净(或称三轮体空),这就是无缘殊胜。

在没有证悟空性时,真正的“无缘”是无法达到的。这时,我们可以按“相似的无缘”来行持,它比较接近无缘,却不是真实的无缘。比如,我们将中观的思维方法学好后,就能深刻体会到,一切法都是显而无自性,是如梦如幻的。但这只是字面上的了解,而并非真实的证悟。仍以放生为例。最好在放生的同时,至少也应在放生完毕回向的时候,能以中观理论来抉择三轮的无实空性,这样的抉择就叫“相似的三轮体空”。这虽然不是真实的三轮体空,但已经比较接近于真实,可以作为初期的三轮体空来行持。以上介绍了相似的无缘与真实的无缘。真实的无缘是指登地的菩萨在证悟空性后,于不离空性境界的状态下行持六度万行。因为菩萨已经证悟了一切现象都如梦如幻,故而没有任何执著。但是,没有证悟的人最多只能做到相似的三轮体空。如果不懂中观,那么就连相似的三轮体空也无法做到。如果相似的无缘与真实的无缘都做不到,“无缘”之说又从何谈起呢?

针对这种人,佛陀也为他们指明了一条路。佛经中讲,在行善时,虽然不能做到“无缘”,但也要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去做。所谓的“一心一意”,是指在行善时,不但身体要认真去做,内心也要如理如法地发心、回向,认真谨慎地观想、作意,这可以算是“无缘”的最低限度。如果身体在行善,心里却在胡思乱想,就只是表面上的善事,做表面善事是劳而无功的。所以,大家应当对此加以重视。

如果要解脱,必须证悟空性,无论困难有多大,都一定要知难而上,这是最后冲刺的一关。早期要过的关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在出离心和菩提心完全具足以后,还要过证悟空性这一关。即使已经圆满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没有证悟空性,离解脱就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最终必须证悟空性。

在没有证悟之前的“无缘殊胜”,就是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认认真真、心不散乱、如理如法地去行持。虽然现在做到无缘殊胜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证悟空性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因为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是互相观待的。也就是说,如果证悟了空性,出离心和菩提心就能自然而然地生起;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就唾手可得了。

3.回向殊胜

回向的含义是什么呢?譬如,有十个人,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而其他九人却没有,现有的食物本来可以被拥有者独享,但他却舍不得,而愿与其他九个人共同分享。回向的含义也与此类似。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能够获得善报,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这就是回向的内涵。

回向有两种:一是有毒的回向,二是无毒的回向。所谓“有毒的回向”,就是有执著的回向。《般若波罗蜜多经》里讲过,凡是有执著的善根,就像有毒的食品。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但当毒发之时,就会痛苦异常。同样,有执著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但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

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著的回向、无缘的回向,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无毒的回向又分为两种:一是真实的无毒回向,二是相似的无毒回向。所谓“真实的无毒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我们现在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而是按照《三十五佛忏悔文》里所讲的方法,真心诚意地进行观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这种回向,就是相似的无毒回向。很多经书上说过,这虽然不是真实的无毒回向,却可以代替无毒回向。例如,在放生过程中所造的善业该如何回向呢?我们应一心一意地想: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如何回向他们的善业,我也如此回向我的善业。这就是无毒的回向。当然,我们也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殊胜的回向。如果不会念或没有时间念其全文,就可以念诵从“文殊师利勇猛智”至“为得普贤殊胜行”的八句两个偈颂。龙树菩萨说过,这八句两偈是整个《普贤行愿品》的精华。所以,仅念这八句就等于念诵了全部的《普贤行愿品》。这种回向不但简单易行,同时又是相似的、清净的无毒回向。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什么情况会毁坏善业呢?

第一,发嗔恨心。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嗔恨心。生起严重的嗔心,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

第二,自诩功德。例如,某人在念了一亿文殊心咒以后,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

第三,于善生悔。例如,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生起后悔心:“我当时的放生是在浪费钱财,是不应该做的。”像这样的后悔,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

第四,颠倒回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后,如果这样回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这就是颠倒回向。凡是以贪嗔痴为根本的回向,都叫颠倒回向。这样回向以后,虽然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但在此果成熟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其他的善报。

如果我们不及时如法地回向,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即使再多、再殊胜的善根,都会被毁于一旦。在这些毁坏善业的因素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嗔恨心,它能毁坏难以计数的善业,对凡夫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行善之后必须立刻回向。

如理回向之后,善业是否便不会被毁坏呢?如法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这就像在计算机中保存文件一样,在文档保存好以后,通常是不会丢失的。

此外,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自己的健康、长寿、发财而回向,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在行善(如放生)时造了善业,以此善业为前提,于行善后所发之愿即是回向。平时,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即是普通的发愿。如看到佛像、佛塔时,于其前发愿“祝愿我生生世世……”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

在此,还有一些需要强调、值得注意的事项:

第一,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无论是发愿还是回向,首先应当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的性命,即使众生的一根毫毛也决不损坏。”当然,因为誓言一定要做到,如果这种发誓暂时无法完全做到的话,作为大乘佛子,最低限度也要这样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决不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修学大乘佛法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让自己尽早发起并实现前一种无上、伟大的誓愿,并将其作为目前的修行目标与奋斗方向。

第二,佛经中记载,每当我们回向时,无论所做善业是大是小,绝不能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从而获得转轮王的果位或者健康、长寿”等人天、声闻乘之愿;而是应该发愿:“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生生世世成为众生的怙主(怙主指救度众生的人),成为度化众生的人。”这样专心致志地发愿回向,就是大乘菩萨的回向。

回向可以比喻为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越有可能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回向。

回向时,如果想简单,就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中的那八句二偈;如果想广繁,也可以选择其他较长的回向文,如《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品是回向品,其中的内容都是大乘菩萨的回向,念诵这一品的颂词也很殊胜。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能否写回向文呢?如果自己发心清净,此清净心可能有一些能力,但是,我们写的回向文本身却没有任何加持,即使念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至少也应该是加行道高层次的证悟者,只有他们的语言才会有加持力,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

无垢光尊者讲过,所有的善业,无论大小,都不能离开这三个框架,都要框于此三殊胜中间。如果不离开三殊胜,则所做的一切善业皆为解脱道;如果离开这三种殊胜,即使表面上再伟大、再深广,也不是解脱道。所以,这三个殊胜非常重要。

对我们多数人而言,虽然目前很难做到无缘殊胜,但也可以暂时以相似的无缘殊胜来代替。如果想真正做到发心与回向殊胜,肯定也要以一定的修行为基础。正如体育运动员为了取得异于常人的成绩,就要提前锻炼一样,要发如此伟大的誓愿,肯定是要提前修行的。没有修行,就不可能发此大愿。希望每一个修行人都能重视、实践这三个殊胜,尤其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至于其他的修法,在将基础打牢以后再修也不迟。

还有一些人虽然也在修法,但其发心却是希望借佛菩萨的加持、保佑,使自己能够健康、发财……当然,在没有遇到其他违缘的情况下,祈祷佛菩萨肯定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但这些追求世间圆满(健康、长寿、发财等等)的短暂目标,却不应该是修行人的选择。

现实是无情的。从古至今,没有一人能够推翻前后世的存在,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事实。如果平时毫无准备,等到大难临头之时,再着急也没用。所以,作为修行人,必须具有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一定要走上自他解脱的光明大道,在目前身心各方面都自由自在之时,一定要抓住机会去修行,以精勤的修持来迎接无常的光临,千万不要让自己落到悔恨交加的田地。以上简单介绍了修法的必要性,下面开始转入正题。

二、三殊胜修法

(一)名义及重要性

此修法名为“三殊胜”,以前我译作“三要点”。为什么称作三要点呢?就是为了引起学人的重视。凡是学佛、修行的人,都必须做到这三件事,因为十分重要,所以翻译为三要点。由藏文直译,则称为三殊胜。

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讲了七种殊胜。菩萨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时,每一度都应具足这七殊胜。这七殊胜又可归纳为三种。我们做一切善事(如打坐、烧香、磕头等)时,都应具足这三殊胜。如果能具足这三种殊胜(或三要点),哪怕是在佛像前供一盏灯、磕一个头的小小善根,也都是成就之因。如果离开这三殊胜,即使从外表上做再多再好的善事,也不能成为解脱之道、成佛之因。

什么是三殊胜呢?

第一是动机殊胜。在每次做善事之前,肯定会有目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善、修法是很少的。如果在行善时具备殊胜的动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是无缘殊胜。是指在修行时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则无论做任何善事,比如打坐或者放生,都能成为非常殊胜的善行。第三是回向殊胜。行善修法结束后,还应当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时,就已经成就了很好的善业,将此善业用于何处,是很关键的问题。是用于解脱,还是用于健康长寿,或是用于下一世的人天果报,这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就叫回向。

无论做任何善事,都不能离开这三种殊胜。一旦脱离了这三个关键问题,则不管所做的善事从外表上看有多么了不起,实际上也是不好的。所以,弄清这三个殊胜并付诸实施至关重要。

(二)具体修法

1.动机殊胜

行善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而所希求的目标(动机)也千差万别。所有这些动机,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善、无记和善。

(1)不善的动机。现在,在信佛、学佛的人当中普遍存在的行善、修法动机往往都是不善的。何为不善动机呢?凡是仅考虑今生的快乐、仅为今世生活打算的动机,如为健康、长寿、发财、避免魔障及痛苦等等而行善,都称为不善动机。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修法,则无论所修的法有多么高深,也只能成为世间法。这样的修法除了能使这一生健康、长寿、发财、避免魔障、痛苦等等之外,没有其他的善报。

例如,如果人们是为了消除这一世的病痛、魔障而修习大圆满法,则大圆满也是世间法。大圆满法为何成了世间法呢?大圆满法本身不是世间法,但因为我们的动机是为了达到世间的目的,这就使它成为世间法了。这样的动机就称为不善的动机。有人不禁会生起疑惑:这些人是在行善、修法,并非想杀人、偷盗,为何要用“不善”二字呢?那是因为,虽然仅仅为了今生的健康长寿等而修行,也有可能达到目的,但在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以后,又能怎样呢?也许,在健康无病之时,会造更多的业,从而导致更多痛苦。这种动机本身虽然不是罪恶,但因为毕竟是有漏之法,不但无法离开痛苦,而且会引发众多苦痛,所以,此动机称为不善。

听闻这些修法,不是为了茶余饭后的闲聊,也不能当成一种文化、学问来研究,而是要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处事待人之中。具体如何运用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大乘阿毗达摩》中讲过:有三个人一起吃饭,其中一人想,吃完饭后我要去偷盗、杀生;另一人想,吃完饭后我要去放生、磕头;第三人只是为填饱肚子,吃饭以后没有什么打算。因为三个人各自的不同目的,同样的“吃饭”,就变成了三种不同的业。其中,吃完饭后打算杀生、偷盗的人,他的“吃饭”就是造罪;吃饭是为了有体力去磕头或做其他善事的人,他的“吃饭”就变成善业,将来肯定会获得善果;只想填饱肚子的人,他的“吃饭”就成了既非善、亦非恶的无记业,是一种很平常的生活,也就不会有特殊的善恶果报。这三个人在吃饭时,虽然既没有去造恶,也没有去行善,但由于动机不同,“吃饭”的结果就有三种差别。所以,动机至关重要。

如前所讲,如果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等等,就是不善动机。因为动机是不善的,所以在此前提下所做的一切,无论是打坐、念经,都是世间法,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华智仁波切讲过,在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即使闭关九年,断绝与任何人的来往而修大圆满,连解脱的种子都不能播下。如果在心田中竟然不曾播下解脱的种子,那成就就更谈不上了。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这么可怕—即使修大圆满法都不能播下解脱的种子,修其他的法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千万不能轻视对动机的选择。

凡是为获得这一世的幸福,或者为遣除这一生的痛苦而修法,这样的动机都是不善的。虽然这样的行善比不信佛、不行善要好得多,但却与解脱毫无关系。因此,对于希求解脱的修行人而言,绝不能有这样的目的。经书里讲过,这种动机是需要断除的。所以,我们在每次行善的时候,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动机。比如,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要去磕头(或我要去放生),这时就要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磕头(或放生)呢?如果发现自己的动机是错误的,就必须及时纠正。

(2)无记的动机。无记是指没有善恶的记录,既非善,亦非恶。例如:一个人去放生,邀请他的朋友同往。他的朋友并不了解放生的功德利益,只是应邀同去放生,心里没有任何目的。放生结束后,受邀同去者的所做之业就称为无记。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他不是同样也解救了生命吗?为何是无记呢?因为,他虽然与大家在行为上毫无二致,但是他的内心却没有这种概念,所以,他的所做就是无记的。类似这样的概念,在世间也存在。例如:如果故意杀人,就犯了重罪;但如果是无意中杀了人,则所犯的罪就没有那么严重。在这一点上,世间法与佛法是一致的。

经书上讲,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动机是无记的,就需要改善,而不是断除它。因为无记与善比较接近,而不善与善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前者可以改善,后者只能断除。平时我们在修行、打坐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如果发现动机是无记的,就必须改善它。因为在此前提下所做的一切,都不能成为解脱法,与解脱毫无关系。以无记动机所造的善业虽然有些世间善报,但却很微弱。

(3)善的动机。这是三种动机中最上乘的。但是,善的动机又可分为低、中、高三种层次: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第一是下士道,这种动机是三种善的动机中层次最低的。具有这种动机的人不是考虑解脱,而仅仅是为了下一世不堕地狱、饿鬼、旁生道,希望得到人、天的果报,为了来世能得到健康、长寿,获得有地位、有财产、有名誉的人身而去行善。这虽然是善,但仍与解脱没有关系,所以是最低层的。

有人会想不明白,前面讲追求健康、长寿的动机是不善的,而现在又讲这是善的,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前面的动机根本没有考虑后世,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今世,所以叫不善。而作为下士道发心的人,虽然没有追求解脱,但是也没有顾及今世,而是希求下一世的世间圆满,所以叫善。

但对希求解脱的人而言,也不能以此动机来行善。现在很多居士每天都在念佛、烧香、拜佛……请你们扪心自问: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否是为这一世的健康、长寿?抑或是为下一世的健康、长寿、不堕地狱?如果是这样,则一切所为永远跟解脱无关。在这样的基础上修行,即或修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万年,也绝不可能解脱。因为这些善业都不是解脱的因,此因成熟时,也不可能获得解脱的果。以这样的修法除了能使下一世健康、长寿、不堕地狱等等之外,没有其他善报。

因果是有一定法则的。譬如,大米的种子长出的必然是大米,而不可能是青稞。同样,如果所修持的不是解脱之法,又怎能得到解脱之果呢?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经常在念《金刚经》、《三十五佛忏悔文》、《普贤行愿品》、《心经》等等,就一定是学佛、修行的人。其实是不一定的。念这些经固然很好,佛也赞叹了念诵这些经文的功德。但是,动机是很重要的。动机不正,则一切都不正;动机若正,则做一切都是正确的。

尽管有些人学佛较早,有些人近两年才学佛,但无论时间长短,都应该回头看一看,学佛以来,自己行善的动机是什么?如果是前面所讲的动机,虽然会有善果,但与解脱却没有关系。现在如果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也有办法将已做善业变为解脱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起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从刹那刹那生灭的角度来看,以前的所作所为已不存在了,但是,其种子的相续却已经留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一旦我们能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阿赖耶识中的相续就可以立即转变。以前所做的善业,也能因此而成为菩提之因。如果我们不去改善,那么,它将永远是世间法,永远不能成为解脱之因,这实在太可惜了。

我们所讲的不能以上述动机行善,并非是指佛法不能令人得到世间利益,也不是指绝对不能将佛法用于世间法。比如皈依,无论怀有何种动机,皈依后都可以避免人与非人的违缘,可以清净许多罪业,也可以获得健康长寿,这是皈依本身所具有的功德。又如,平时遇到痛苦或困难时,祈祷上师三宝是很正常的,是作为学佛人所应该做的。我们并不排斥有时为健康等而行善,也不排斥间或为长寿、发财而做适当的法事。但是,如果将所有的修法都用在追求世间圆满方面,那就不对了。只有解脱,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

第二是中士道,即小乘声闻、缘觉的动机,也即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不是考虑健康、长寿等而修行。因为这种发心的人,对世间圆满以及自身五蕴(肉身等)怀有恐慌厌离之心,极其渴望能早日摆脱五蕴的束缚。所以,他的行善修法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但是,他也从未考虑过众生的解脱。那么,阿罗汉是否没有慈悲心呢?不,他有慈悲心,也认为众生非常可怜,但因为其慈悲心深度不够,所以没有勇气度众生,只是想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他们不愿发菩提心,为众生而修法。所以,这种动机是中等的。以这种修法除了能使自己获得解脱之外,没有其他的果报。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是学大乘的、学净土的、学禅宗的、学密乘的,不是小乘修行人,小乘的法没有什么可修的,大乘的法才殊胜,密乘的法才了不起,并因此而沾沾自喜。但是,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发心,也许我们会自惭形秽地发现,自己连小乘的修行人都不如。

佛教的一切分支都归纳于大乘和小乘当中,没有其他的第三乘。要做小乘的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出离心—非常讨厌世间圆满,并不遗余力地希求解脱。我们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就算不上是小乘的修行人。

而大乘的修行人,又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菩提心,能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我们能做到吗?如果不能,则也算不上是大乘的修行人。

如果我们既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不是小乘的修行人,那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们就根本不是佛教的修行人。那么,我们是什么呢?只是信仰佛教,信仰释迦牟尼佛,平时念念咒、做做善事,比不信佛的人稍强一筹的人而已。虽然我们听了很多法,灌了很多顶,拜见了很多高僧大德,却与解脱了无关系。当我们反观自省时,如果发现自己竟然不是佛教修行人,那是非常可怕的。

也许很多人以前也知道三殊胜,但仅仅知道是不够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做到。若不能做到,我认为就没有必要听更多的法,先把听到的法落实到行为上,做到一个,再听下一个。就像在走路时,如果能先看清眼前的十几米路,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往前行进。如果始终寸步未行,那么,即使前面一百公里、一千公里的路况你都能了然于心,也是于事无补的。

所以,要做一名真正的佛教徒没有那么容易,但大家也不用因此而灰心失望。出离心、菩提心,是否只有神仙或天堂里的帝释、梵天才能做到呢?事实并非如此。发起出离心、菩提心,完全是人,而且是像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凡夫俗子所能够做到的。如果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佛或者登地菩萨的专利,凡夫根本无法办到,则即使知道自己不是修行人也无济于事。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这些发心都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所以,我们既不用太气馁,也不能太傲慢,而是要如实地衡量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评价,并时刻激励自己:“我必须努力改善、不断进步,绝不再做名义上的修行人!”当我们知道自己什么也不是,并有了压力之后,才会努力去改善。只有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我们才会成功。

不重视这些问题,是会走错路的。我想,有些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听大圆满等高深之法。是否听闻这些法没有利益呢?不是,这样做也可以在心田里播下一些好的种子,也有闻法的功德,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好处。所以我认为,在基础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地去听这些法,并没有很大意义。当务之急,是调整动机。

当然,是否具有出离心、菩提心,只有自己心里明白。除非有他心通,否则,其他人即使通过算命、打卦,也是不可能了解的。所以,我们必须成为在监督自己方面不讲情面的纠察员。

第三是上士道,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发心,这是善的动机中难度最大的。以我的一己之见来看,能走上士道的人很少很少。凡夫从无始至今,都对自己珍爱有加,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打算,很少考虑别人。即使考虑,也是有条件的,从不会无条件地为他人着想。所以,想成就世间的事业并不是很难,而要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却并非易事。可是,一旦缺少这些根本,一切修行都不能成功。

因此,无论发菩提心如何艰难,我们也要向这个方面努力,要挑战自我,挑战自私心,并坚持不懈地与它作斗争。如果肯下工夫,我们最终必定是会胜利的。

以前因缺乏智慧,所有人都毫不顾忌地爱自己,为自己打算。但是,我们的自私心不但没有理由、没有根据,并且是我们获得最终安乐的大敌。关于这一点,在我们以前所学的世间文化里从没有提及,虽然有些人说过一些类似的话,但深度却远远不够。只有佛将这些真理告诉了我们。在依靠佛陀教言进行观察抉择之后,我们就会明白,以前为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何等错误,我们就能由此而发起菩提心。由此可见,菩提心是最关键的,也是善的动机中最殊胜的。

什么是菩提心呢?所谓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决定度化众生的慈悲心。或许现在我们还没有多少能力,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果不修行,就会永远没有能力。如果肯努力修行,虽然目前能力不足,也无须为此担忧。释迦牟尼佛也是从凡夫开始学道从而获得成就的,并不是先天的佛。米拉日巴传记里也有记载,他的弟子曾说到:“您肯定是金刚手或某尊佛的化身。”米拉日巴当场就批评道:“你们这样讲,虽然是对我的恭敬,却是对法的极端诽谤。因为你们不相信佛法能将一个普通人转变成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所以,有没有能力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现在去做。当然,偶尔生起一个“我要度众生”的念头并不是很难。在没有遭遇任何痛苦折磨、衣食无忧之时,也许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譬如要选择自己与他人当中二者必死其一之时,虽然我们碍于情面,不便说“要他死”,但肯定会说“我不要死”,这就是菩提心不够的标志。二是要有为度化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决心。因为只有成佛,才是度化众生最究竟的手段。虽然度化众生需要各种各样的手段,但最迫切的手段,并不是指仅仅给予他人一定的钱财、名誉、地位,如开办慈善机构,让穷人吃饱穿暖、没有病痛等等,而是为人们传法,令其明白道理,这是真实利益众生的唯一方法。

其实,在发菩提心以后,作为大乘菩萨,除了那些眼下虽有利益却后患不绝的事不能做以外,凡是利益众生的事,无论大小巨细,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是可以接受的。这是佛陀的劝告,也是大乘戒律不同于小乘戒律之处。

在小乘戒律里,能做的事与不能做的事划分得十分细微,永无开许之时。但对大乘菩萨而言,只要没有自私心,在能够利益众生且不会产生不良后果的前提下,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做。大乘菩萨戒正是以此深远的眼光、广阔的胸怀来制定的。

但是,大乘菩萨主要不是以世俗手段来度化众生,而是通过弘扬佛法,让每个众生明白如何去选择正确的道路。因为人是有智慧的生命,如果他们知道这条路是最安全的,就会作出明智的选择,从而主动欣然地走上菩提大道。所有的行善都不应该是被动的,勉强的行善因为只是行于外表,而不是发自内心,实际上就不是善。所以,让每个人理解大乘佛法的精神、见解与行为至关重要。

对于其他众生,则可以采用其他相应的手段。比如,在放生时,就应该为所放生命念诵佛的圣号和咒语。因为,如果为其讲法,它们也无法明白,但我们相信,为其念诵经咒肯定可以在它们的心田里播下解脱的种子,这些种子会很快成熟。到那时,它们便会明白这条路该怎样走,并且会主动地去走。对于动物,我们只能用这种方法。然而,人是有思想的,所以,为人讲法极其重要。

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的解释里,讲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他说,成佛不是大乘菩萨的目标。如果成佛也不是目标的话,那么大乘修行人到底有没有目标呢?

此话的真实意趣是,如果仅仅因为佛非常伟大、远离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而发愿成佛,就没有考虑众生的解脱,所以不是大乘法。这句话揭示出,如果不考虑众生的解脱,即使为发誓成佛而再努力也不是大乘法。

作为五部大论之一的《现观庄严论》,不是浅显的论典,其中包含了很多修法和窍诀。很多高僧大德的窍诀,都是从五部大论等众多经论中提炼出来的。以上观点,也是华智仁波切从中归纳出的一个重要开示,大家一定要重视。

综上所述,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是发愿度众生;第二个条件,是要有为度化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决心。

在此,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请回头看一看,自己在学佛后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所作所为是不是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解脱,而只关心如何利益众生?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从来都没有想过,相应的行动就更不要说了,那么,我们就不是大乘的修行人。即使每天念诵受菩萨戒的仪轨,如果没有“我要为度化众生而成佛”的决心,则念得再多、再动听,对我们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仅是形式而已,这是很可怕的。

如果至今还没有生起菩提心,就应当励力生起。其具体的方法,在《普贤上师言教》里有比较详尽的说明。《普贤上师言教笔记》中还有更广的一些修法,在《慧灯之光(肆)·加行的修法》中,已经收集了这些修法的详细内容,此处不再重复。开示不是论典,一看就能够领会,在领会之后若肯实修,就能够生起无伪的菩提心。

众所周知,一位体育运动员经过训练所获得的成绩,是未经锻炼的人所无法企及的。但是,如果我们经过锻炼,也同样可以做到。菩提心是否具备,是与锻炼与否密切相关的,而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如果不从现在开始锻炼发菩提心,就将永远是自私自利的人,永远不能成为大乘修行人。如果锻炼一段时间(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多少会修出些菩提心来。发菩提心不仅要靠锻炼,还须其他助缘,如听闻菩提心的功德、闻思相关的大乘经典、尽量地积累资粮等等,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若能这样,发菩提心也不是很难。对于不修行的人来说,发菩提心很难,但对修行精进的人而言,这也并非难事,学佛的人必须要过这一关。

正如以前所讲的比喻一样,古代的城市都有城墙围绕,假如城墙只有一个城门,则所有进城的人都必须通过此门,才可以到达城内的任何一户人家,否则一家也去不了。同样,如果没有过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一关,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无法修习真正的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等法。如果过了这一关,修净土、禅宗、中观、大手印或大圆满,便可由我们任意挑选。

在家居士修出离心,与上班工作并没有任何冲突。一个现代人所要养活的家口,顶多只有七八个人。而在佛住世的时候,即使日理万机的印度国王,也可以在佛陀的适当安排下,使管理国家与修学大乘佛法齐头并进。同样,在我们生起出离心与菩提心后,也不是要立即不上班、不处理家务、放弃世俗的一切,只要对世间没有贪执之心,就可以在做世间工作的同时进行修行。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不但与平时的工作没有冲突,在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或者与他人发生利害冲突的关键时刻,真正的修行人反而会处理得更加完美。

当然,对于那些虽然相信因果轮回,但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些世间圆满而做善事,却不愿意修解脱道的人而言,是不需要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然而,对于修解脱道、修菩萨道的修行人而言,发菩提心是必须特别强调的首要问题。

有了菩提心,修行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菩提心本身已经包含了积累资粮、忏悔清净罪业等等不可思议的能力。因此,菩提心是开启大乘佛法门扉不可或缺的“万能钥匙”。

菩提心可分为两种: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前面所讲是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已经涵盖了所有的大乘佛法,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所以,没有菩提心,就没有办法修持大乘佛法,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大乘菩萨真正的菩提心,是指毫无自私地奉献、毫无条件地付出。尤其在遇到困难艰辛之时,能保持这种精神是极难的。平时我们在顺意安适之时,于修法打坐之中,偶尔生起“我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获得佛的果位,所以打坐、修行”的念头也许不是很难,但这种菩提心是不稳定的。只有反反复复地修炼,才会生起真实、稳固的菩提心。

只有依靠菩提心,才有希望走上大乘佛法的解脱道,这是真正的依处。无论是谁,都应该有一个依处。那么,我们应该把什么作为自己的依处呢?每个人都知道,以金钱、名誉和地位为依处是靠不住的。亲人、朋友、同事可以作为依处吗?亲眷好友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现世的生活问题,但是,在了脱生死的难题上,他们却无能为力。佛经里将此比喻为:两个不懂水性的人同时溺水,是谁也救不了谁的。同样,亲友和自己同是凡夫,同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他们自救尚且不能,又怎么能拯救我们呢?所以,把他们作为依处也是靠不住的。那么,以一些社会团体等为依处,是否靠得住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在解决生老病死、从轮回获得解脱的问题上,谁也帮不了我们。唯一值得我们依靠的就是解脱道,特别是菩提心。

即使我们现在活得很开心,但这种快乐是不可能持续到永远的,我们将来肯定会面临很多苦难。有的人因为现在没有明显痛苦,就不为来世作准备,却因为担心将来会过苦日子而处心积虑地去拼命挣钱,甚至不考虑因果,这是很愚昧的。他们没有想过,毕竟我们已经投生到人间,日子就算过得再苦,与三恶道的苦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下一世我们会投生何处,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获得人身,这是很难保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为下一世作充分的准备,这才是理性的选择。所谓充分的准备是什么呢?既不是发财,也不是求名,而是要修法。小乘的法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解决不了众生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唯有菩提心才能救度自他。

在以前的所有文章里,我都没有特别强调大圆满等密法。现在我本人也没有奢求证悟大圆满。为什么呢?是不是大圆满不殊胜呢?不是。大圆满、大中观等密法是非常殊胜的,但我的根机还不够,出离心、菩提心等基础还没有打好。这就好比一个人要画壁画,如果墙壁都没有,又画什么壁画呢?所以,首先要把墙壁砌好,然后才能于其上作画,目前我的状况就是如此。所以,虽然大圆满、气脉明点等修法是我所欠缺和必须的,但我现在只能处于希求、向往出离心和菩提心的阶段当中,暂时不去追求、向往大圆满等密法,因为即使向往,也是无济于事的。现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将基础打牢。而基础的修法只有两个,一是出离心,二是菩提心。外加行、内加行的很多修法,都是围绕这两个修法而展开,都是为达到这两个目的而进行的。

我当前的境界就是这样。不知道你们的境界如何,你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这些只有你们自己才了解。我想,作为一名佛教徒,尤其是听闻过许多大乘佛法的佛教徒,其目标绝不应该是金钱,绝不应该是现世生活中所谓的圆满。很多人或许还是像我这样,离大圆满等高深密法尚有一定的距离,这种人就应该从基础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开始。

出离心要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四个外加行修起。外加行修好以后,出离心自然而然就会有了。世俗菩提心包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的修法就是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法为门径,以此修法即可产生慈悲心。一旦生起慈悲心,离菩提心也就是咫尺之遥了。只有像这样一步一步地走,我们才会有希望。

所有修行人都应该自我审视,问问自己究竟在希求什么,树立了怎样的目标。如果发现目标不正确,就等于发现了自己最大的不足。那么,我现在就只能算是一个尚未入门的人,如果再不努力,就将永远是凡夫。如果现在肯踏实地去做,每个人都能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因为,释迦牟尼佛所传的菩提心修法,主要就是针对像我们这样没有入门、没有发菩提心的人而言的。以前的一系列开示,几乎都是关于出离心和菩提心的,虽然我也了解五部大论或密宗的修法,但这些法目前对许多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就像厨师应该做食客能够消化的饭菜一样,假如厨师做了很多,食客的肠胃却不能消受,又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呢?我之所以现在不太愿意介绍许多高深的法,也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为什么我要反复强调这些基础修法呢?因为这样反复,就可以使人有更深刻的感受,就能更重视这些基础。如果我只是轻描淡写地随口带过,你们就不会有深刻的体会和印象。或许有人已经因为我的唠叨而厌烦了,但无论怎样,出离心和菩提心都是贯穿于修行始终的中心要点。

有些人将这些基础修法弃置不顾,在不知道何为灌顶,不知道灌顶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情况下,不辞辛劳地奔波于藏汉两地,到处去接受灌顶。但这样的结果,却与解脱道没有多少关系。所以,希望每个修行人都能以出离心、菩提心为目标,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出离心和菩提心没有修出来之前,不要修任何密法,只需坚持不懈地在这两个修法上下工夫。只有过了这两关以后,才能考虑大中观、时轮金刚、大手印、大圆满等高深妙法。在藏密里,殊胜的法多如牛毛,应有尽有,但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是没有资格修这些法的。总之,目前对我们而言,唯一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

2.无缘殊胜

所谓无缘,就是空性之义。我知道,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证悟空性,即便如此,也不用着急,只要能修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妄想证悟有如蒸沙成饭,就像在春天播种就很容易长出庄稼,而在冬天撒种,则因为机缘不成熟,再努力也是徒劳无功一样。在所有的条件成熟以后,一切愿望都会瓜熟蒂落的。

佛经对无缘殊胜的要求是,在不离空性境界的同时,去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例如,放生的时候,应了知放生者(自己)、所放生命和放生行为都是无有自性、如梦如幻的,亦即做到三轮清净(或称三轮体空),这就是无缘殊胜。

在没有证悟空性时,真正的“无缘”是无法达到的。这时,我们可以按“相似的无缘”来行持,它比较接近无缘,却不是真实的无缘。比如,我们将中观的思维方法学好后,就能深刻体会到,一切法都是显而无自性,是如梦如幻的。但这只是字面上的了解,而并非真实的证悟。仍以放生为例。最好在放生的同时,至少也应在放生完毕回向的时候,能以中观理论来抉择三轮的无实空性,这样的抉择就叫“相似的三轮体空”。这虽然不是真实的三轮体空,但已经比较接近于真实,可以作为初期的三轮体空来行持。以上介绍了相似的无缘与真实的无缘。真实的无缘是指登地的菩萨在证悟空性后,于不离空性境界的状态下行持六度万行。因为菩萨已经证悟了一切现象都如梦如幻,故而没有任何执著。但是,没有证悟的人最多只能做到相似的三轮体空。如果不懂中观,那么就连相似的三轮体空也无法做到。如果相似的无缘与真实的无缘都做不到,“无缘”之说又从何谈起呢?

针对这种人,佛陀也为他们指明了一条路。佛经中讲,在行善时,虽然不能做到“无缘”,但也要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去做。所谓的“一心一意”,是指在行善时,不但身体要认真去做,内心也要如理如法地发心、回向,认真谨慎地观想、作意,这可以算是“无缘”的最低限度。如果身体在行善,心里却在胡思乱想,就只是表面上的善事,做表面善事是劳而无功的。所以,大家应当对此加以重视。

如果要解脱,必须证悟空性,无论困难有多大,都一定要知难而上,这是最后冲刺的一关。早期要过的关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在出离心和菩提心完全具足以后,还要过证悟空性这一关。即使已经圆满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没有证悟空性,离解脱就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最终必须证悟空性。

在没有证悟之前的“无缘殊胜”,就是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认认真真、心不散乱、如理如法地去行持。虽然现在做到无缘殊胜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证悟空性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因为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是互相观待的。也就是说,如果证悟了空性,出离心和菩提心就能自然而然地生起;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就唾手可得了。

3.回向殊胜

回向的含义是什么呢?譬如,有十个人,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而其他九人却没有,现有的食物本来可以被拥有者独享,但他却舍不得,而愿与其他九个人共同分享。回向的含义也与此类似。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能够获得善报,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这就是回向的内涵。

回向有两种:一是有毒的回向,二是无毒的回向。所谓“有毒的回向”,就是有执著的回向。《般若波罗蜜多经》里讲过,凡是有执著的善根,就像有毒的食品。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但当毒发之时,就会痛苦异常。同样,有执著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但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

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著的回向、无缘的回向,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无毒的回向又分为两种:一是真实的无毒回向,二是相似的无毒回向。所谓“真实的无毒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我们现在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而是按照《三十五佛忏悔文》里所讲的方法,真心诚意地进行观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这种回向,就是相似的无毒回向。很多经书上说过,这虽然不是真实的无毒回向,却可以代替无毒回向。例如,在放生过程中所造的善业该如何回向呢?我们应一心一意地想: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如何回向他们的善业,我也如此回向我的善业。这就是无毒的回向。当然,我们也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殊胜的回向。如果不会念或没有时间念其全文,就可以念诵从“文殊师利勇猛智”至“为得普贤殊胜行”的八句两个偈颂。龙树菩萨说过,这八句两偈是整个《普贤行愿品》的精华。所以,仅念这八句就等于念诵了全部的《普贤行愿品》。这种回向不但简单易行,同时又是相似的、清净的无毒回向。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什么情况会毁坏善业呢?

第一,发嗔恨心。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嗔恨心。生起严重的嗔心,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

第二,自诩功德。例如,某人在念了一亿文殊心咒以后,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

第三,于善生悔。例如,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生起后悔心:“我当时的放生是在浪费钱财,是不应该做的。”像这样的后悔,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

第四,颠倒回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后,如果这样回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这就是颠倒回向。凡是以贪嗔痴为根本的回向,都叫颠倒回向。这样回向以后,虽然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但在此果成熟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其他的善报。

如果我们不及时如法地回向,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即使再多、再殊胜的善根,都会被毁于一旦。在这些毁坏善业的因素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嗔恨心,它能毁坏难以计数的善业,对凡夫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行善之后必须立刻回向。

如理回向之后,善业是否便不会被毁坏呢?如法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这就像在计算机中保存文件一样,在文档保存好以后,通常是不会丢失的。

此外,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自己的健康、长寿、发财而回向,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在行善(如放生)时造了善业,以此善业为前提,于行善后所发之愿即是回向。平时,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即是普通的发愿。如看到佛像、佛塔时,于其前发愿“祝愿我生生世世……”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

在此,还有一些需要强调、值得注意的事项:

第一,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无论是发愿还是回向,首先应当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的性命,即使众生的一根毫毛也决不损坏。”当然,因为誓言一定要做到,如果这种发誓暂时无法完全做到的话,作为大乘佛子,最低限度也要这样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决不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修学大乘佛法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让自己尽早发起并实现前一种无上、伟大的誓愿,并将其作为目前的修行目标与奋斗方向。

第二,佛经中记载,每当我们回向时,无论所做善业是大是小,绝不能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从而获得转轮王的果位或者健康、长寿”等人天、声闻乘之愿;而是应该发愿:“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生生世世成为众生的怙主(怙主指救度众生的人),成为度化众生的人。”这样专心致志地发愿回向,就是大乘菩萨的回向。

回向可以比喻为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越有可能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回向。

回向时,如果想简单,就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中的那八句二偈;如果想广繁,也可以选择其他较长的回向文,如《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品是回向品,其中的内容都是大乘菩萨的回向,念诵这一品的颂词也很殊胜。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能否写回向文呢?如果自己发心清净,此清净心可能有一些能力,但是,我们写的回向文本身却没有任何加持,即使念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至少也应该是加行道高层次的证悟者,只有他们的语言才会有加持力,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

无垢光尊者讲过,所有的善业,无论大小,都不能离开这三个框架,都要框于此三殊胜中间。如果不离开三殊胜,则所做的一切善业皆为解脱道;如果离开这三种殊胜,即使表面上再伟大、再深广,也不是解脱道。所以,这三个殊胜非常重要。

对我们多数人而言,虽然目前很难做到无缘殊胜,但也可以暂时以相似的无缘殊胜来代替。如果想真正做到发心与回向殊胜,肯定也要以一定的修行为基础。正如体育运动员为了取得异于常人的成绩,就要提前锻炼一样,要发如此伟大的誓愿,肯定是要提前修行的。没有修行,就不可能发此大愿。希望每一个修行人都能重视、实践这三个殊胜,尤其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至于其他的修法,在将基础打牢以后再修也不迟。

课程相关资源
  • 本课资源下载
  • 相关课程
* 本文由以下音视频文件整理而成
类别 时长 大小 格式 下载
有声书 1:05:29 30.04MB MP3
电子书 602.41KB PDF
没有相关课程

返回
A+
A-
  • A
  • A
  • A
  • A
  • A
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