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一]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一
一、从心谛观相应义•敷演清净二种说
1.心法相应愿导行•行持无矩心无法
修行的方法有很多,“八万四千”法门,但是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要成佛。我想大家来到山上,做护持工作也好、出家也好,目的也就是为了要修行、为了要成佛。
如何让自己最初的发心,以及发心以后的所作所为,能够在实际上越来越真实地感受到是走在成佛的路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具体的问题。
为什么好多的人,佛法学久了,反而看不清方向,越来越迷茫,心里越来越不踏实?这就是同佛法不相应的一个表现。我们常常讲“相应”,讲起来好讲,但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常常说:内心要同佛法相应,那我们的心是什么?怎么来修心?怎么来用心?如何来认识我们自己的心,来看清我们的心相?我们自己身、语、意上面的行为,能不能相应?我们昨天、今天、明天所做的事情,能不能相应、能不能连贯?过去、现在、未来,前世、今生、后世……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感受不到是在相应,那怎么能够同佛法去相应呢?佛法本身是一个境界,而自己的行为是错乱的、是混乱的、不规范的,那我们的心的境界怎么样能够得到提升?内心怎么会有方向感呢?内心怎么会有力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
2.清净传承二种说•讲闻相应如法心
《广论》一开始,就谈到清净的问题。我们也常常听到传承的清净的问题。清净在《广论》当中有两种表述。
第一种是:轨范语清净、学者相续清净、所说的佛法清净。轨范语清净,就是说法师的三业很清净,以及所谈出来的佛法能够启发人家;对大乘佛法入道之门的引导能使我们趣向大乘道、趣向菩萨道,最后成佛,就是以引导我们圆满佛果为目的。学的人要清净,为什么呢?因为学的人如果不清净,接受不了,也听不进去、听不懂。比如说:我们坐在佛堂里,你的心一直在躁动,坐卧不安,一直在想:自己的什么事情还没做完;我们在共修的时候,能不能修出什么名堂?修行会不会有什么结果,等等。诸如此类,都是一种怀疑,都是一种散乱。也就是我们内心已经是烦恼在躁动,不是一个清净的心。
第二种是:佛法的传承的清净。也就是《广论》里头所谈到的: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轨理,据说这是阿底峡尊者的说法。造论者的殊胜、正法殊胜、讲闻彼法轨理——就是怎么听跟怎么讲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常所听到的:听闻轨理、讲说轨理、共作轨理。就是听的时候,要遵守听闻的轨理;讲的时候,有讲的轨理、规矩。讲跟闻是要相应的,就是佛经当中第一句话“如是我闻”。如果不相应的话,很容易以自己内心当中所理解到的佛法的常识概念,拿出来衡量和评判法师们所讲的佛法。也就是你拿一个标准出来,去衡量另外一个标准。那么这本身就不符合听闻时候的规矩。在闻法的时候,应该要保持一个什么心态,这很重要。不然的话,我们内心当中的那些佛法、名相、概念常常都会涌现。因为这些名相、概念,自己经常在熏习,不断串习,所以心里就有很多名言种子。这些名言种子,不知不觉遇到因缘就会起现行。所以《广论》一开始,就非常强调:这个佛法,不是一般人能够悟得出来,不是一般人能够讲得清楚,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听得明白。
二、如法行持须助缘•了达诸法善修心
1.修心修行净自心•增上环境助道缘
要真正去修心,我们内心当中,有那样子的一个清净的境界,才有办法理解佛法。如果内心是浑浊的、污浊的,内心不清净,肯定就理解不了。就犹如镜子上面有灰尘一样,那么任何事物出现,都看不明白。
比如我们在这里念经,一个字一个字往下念、往下读。如果心非常专注的话,眼睛看到经文,心里专注见到的文字,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在念,这样的话,我们的散乱心、狂乱心、分别心,逐步逐步就会淡化、止息;妄想也就少了,甚至没有了;我们的念力就会不断得到增强;我们的心就能够持续安住在经文上。这就是经文对我们的作用,佛菩萨、祖师大德们对我们的加持的一种力量。
换一个角度说,如果自己仅仅在赶时间、赶速度,为了要完成任务,情况又不同了。赶时间,一卷本来一个小时,因为想快点念完,50分钟、45分钟把它念完;早晨念两卷,念完了可以去休息,那念快一点可以省一点时间。这样的作意就不对头,就不是一种修心,就不是一种修行。修心也好、修行也好,恰恰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的心。因为是我们的心不能安住,所以想办法让你安住下来;因为你的心不能持续,所以要让你持续安住;因为你的心一直在躁动,所以要让你静下来,就用强制的办法让你静下来,才会有种种的参禅、念佛、拜忏、打坐、持咒、诵经等等方法。我们的心本来散乱惯了,也就是它在散乱,自己认为、感觉比较习惯了,要让你专注、寂静,就会觉得不习惯。但是我们修行,恰恰就是要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
修行是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在寺院里,吃饭、穿衣服、走路、说话、睡觉,跟社会上不学佛法的人,都是不一样的。不学佛法的人,肯定不知道出家人吃饭怎么吃,穿衣怎么穿。你拿一个袈裟给他搭,他肯定不知道怎么办,他肯定搭不起来、穿不起来。那拿钵盂怎么拿,他也拿不起来。也就是我们在寺院当中的行住坐卧的一切,这种规律,这种生活的内容,已经跟社会上一般不学佛的人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些仅仅是形式方面。要把形式方面的改变过来,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多生、多劫、多世,在生死当中轮回习惯了,要还原成同佛法比较相应的一种行为习惯、一种行为规范,如果没有特地去注意,或者说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大家一起来用功、修道的话,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修道的环境对我们自己用功有一种帮助。
2.对境修心观诸法•如理作意法调心
我们在寺院当中集资粮,发心、修行,一年来,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等等,会有很多很多的境界。遇到这些境界之后,自己如何起心、动念,很关键。如何在“心意未生之时”、“事物始生之处”做功夫、用心,这是很重要的。“心意未生之时”,就是念头还没有起来的时候;“事物始生之处”,就是这个事情还没有发生、就要发生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观察到。比如,看到那个地方有火苗,赶紧要把它灭掉,要不然它就起火了;这颗种子要发芽了,就要保护它,给它很多的条件,最后它就能够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但是我们不容易看到这些。
“万物始生之处”,一切法都是生住异灭的,心也是一样的,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生老病死。从身体方面有生老病死,从心理有生住异灭,从事物有成住坏空、世界也成住坏空。它是怎么生的?它是怎么成的?就是事物的生相是什么,我们的心的生相是什么,住相是什么,灭相是什么?涅槃是不生不灭,生死是有生灭。这种生灭相,它时时刻刻都是存在的,我们起心动念就是我们的生灭相。我们的心如果如如不动,就是涅槃的不生不灭相。我们如何来感受到内心的生灭和不生灭?反过来说,我们生灭也不知道,不生不灭也不知道。因为不知道内心的生灭相,所以也就体会不出不生不灭相的境界。那我们如果能够了知,自己的心是怎么生起来、怎么灭下来的,就要去修心。如果没有修心的话,我们都是粗心大意,怎么能够感受得到呢?
我们常常说“无常”,生灭法都是无常。那我们怎么样在生灭法当中体会无常;怎么样用无常来观待世间的生灭法?
过去有一个人,他家里有一个非常珍贵的古董,不小心被他的朋友摔到地上打破了。这个朋友吓得不得了,想这下子麻烦了,赔不起,价值连城,不知怎么办好。那个物主呢,他就在那里如如不动,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朋友就觉得很奇怪,我把你这么重要的东西给弄破了,你坐在那里如如不动,好像很高兴,那通常人会伤心死了,他一点没事。就问他,说:“哎,我把你这么重要的东西搞坏了,你坐在那里怎么一点事没有?”物主说:“我是学佛法的人,我在修无常观。”他说:“这个东西本来就要会坏掉,只是会坏到谁的手而已。只能说你运气不好,它坏在你的手上。所以呢,怨你、苦恼也没用啦,没有不坏的东西。”这个人就能够知道用无常来观待事物,那就是一种功夫、一种境界。也就是遇到很大的逆境、挫折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真正用佛法来观察。我们常常遇到一些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同我们习气不符合的时候,不容易观察得到这就是无常;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会在这些无常的境界上,进行非理作意。这种非理作意,本身就是我们学佛法很大的一个障碍。学佛法所要培养的,就是对事物的一种如理作意的能力和方法。能够如理作意,那不管我们看到、听到什么,遇到、接触到什么;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们内心就会有这种佛法的力量。
三、福慧双修菩萨行•佛法对治凡夫心
1.福报受用三宝恩•广集资粮纳法义
刚才谈到,我们如何来起心动念。心指“三心”,即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佛陀出现世间,他本来已经福德智慧圆满,其目的是要来觉悟有情,广度众生。菩萨初发心,他还没有圆满福德、智慧,就是在发心的过程当中,不断来累积福德、智慧的资粮。阿罗汉只修慧不修福,菩萨福慧双修,福也修、慧也修,不是偏慧的,而是两种并重的,两足尊。
佛陀在世的时候,比丘都要去托钵。托钵时,每个人福报不一样,所以所得到的供养也不同。当然,我们现在寺庙里,出家人不用去托钵,寺庙里有斋堂、大寮等等,来提供我们修行上面所需要的物质、后勤的一些条件。但是反过来说,我们出家,如果没有这份福报,那么情况又不同了。
比如,世间上的一个不学佛的人,同家里没有来往、没有关系了。也就是,你不给家里面找麻烦,但是你也不去帮助家里。你在外的话,要怎么生活呢?你要不要去工作?肯定要去工作,不去工作,就活不下去,你要住哪里,要吃什么,还得穿衣服、也要坐车。那这就是福报的问题了。你必须要去工作,不然生活没有来源,就会饿死。要么你去讨饭,讨饭也是一种工作。要么你要去求人,求人也算是一种工作。要么,你让社会上的一些慈善团体对你进行救助。
但是我们到庙里来,情况就跟在社会上不一样了。为什么很多人会到庙里来供养、顶礼呢?他有信心。一方面,是施主自己修福报,一方面,也是三宝的福报。当然,还有一方面,就是我们自己也有一定的福报。因为你住在一个庙中,大家变成一家人一样。一家人,只要有一个人很有福报,别人都不会发愁了。所以我们这么多人,不知道哪个有福报,出一个,其他就不用干了。
也就是说,我们在佛门当中所消受的许许多多的福报,都是三宝给予我们的。但是,我们要体会得到,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总觉得:这里本来就应该有一个庙,庙里的出家人本来就应该好好修行。就是,对许许多多的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总以为本来就应该如此,原来就应该如此。那我们作为寺院当中的一员,如何来认识发心,来认识福德、智慧资粮的重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不然的话,我们自己的发心、所作所为,同佛法的这些基本的概念不能结合了,甚至会背道而驰。所以在寺院里,自己要常常去感受到三宝对我们的功德。自己在三宝地,如何来成就福德、智慧的功德,怎么样让我们的资粮累积得越来越多?资粮累积得越来越多,就表明我们内心越来越充实,内心越来越有力量。
一年到头,我们也做了很多的事情,大家也很用功、精进,也能够吃苦耐劳,这样也就在慢慢累积资粮。资粮得到累积之后,逐步对佛法当中的一些观念,我们会有一点点的体会。如果没有用功,没有用心,没有真正求法、求道的心,就不容易感受得出来。能够有感受,能够相应,就说明此时此刻我们有一定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刚才我所谈到的,讲说跟听闻相应的一种境界。
2.讲闻相应入道基•善察因果缔观心
讲说跟听闻相应,也是很不容易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在听的时候,如果能够很快觉察到、感受到说法的法师所讲出来的这些话的内涵、意义,我们的心就有办法领纳。讲佛法的法师,只有对闻法的人根机、状况了解,才有办法讲佛法,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所有的佛法,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的散乱心、分别心。
《楞严经》里谈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所有的这些妄念止息了,清净心就显示出来,菩提心就显示出来。就如我们早上念经的时候,念到最后,大家越来越齐心,大家的心力越来越强,内心的力量也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专注。很容易感受得到,大家读诵经文的时候的内心的力量。如果我们内心是散乱的、不平静的、躁动的,去念经的时候,所发出来的声音,又不一样了;我们坐在这里的威仪,又不一样了;我们整个的身心的外相,又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在佛堂当中用功、修行、修心,就是慢慢慢慢来认清自己的心,认清自己在起什么心,动什么念;什么因,什么果。起什么心就种什么因。什么因?善因还是恶因?世间的因还是出世间的因?今后的果是什么?这些因跟果在佛法当中,应该是属于哪一道、哪一类?这样子只有在内心非常清明的时候,才能够有所觉察。
四、善修慈悲趣大乘•离诸衰患种正因
1.体认慈悲菩萨行•世间善法凡夫心
我们常常讲“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予乐、拔苦,拔谁的苦呢?给予什么人快乐呢?众生。拔众生的痛苦,给众生快乐。那么,对众生的痛苦和快乐,我们怎么样才会有这份慈悲心?怎么来培养这份慈悲心?怎么来认识慈悲心生起的心相?刚才谈到“心意未生之时”,那它出现的时候,这种心是怎么起来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所谓“缘”,就是条件;那“无缘大慈”,就是没有条件的大慈。所谓没有条件的大慈,就是任运的。“同体大悲”,自他不二、一体。那这样的境界,就非常不简单。既要任运,又能够感受到众生的苦乐就是我们的苦乐。
但是,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何时能够谈得到无缘大慈呢?都是有分别心的,也就是都是有条件的。那么有条件、有分别心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就不是真正任运了,不是真正悲天悯人的菩萨胸怀。当然,我们一下子要做到,谈何容易。可是,我们可以去体会,是一种什么心情,是一种什么境界。俗话说,“可望不可及”,但我们至少可以看一看,体会一下、感受一下;甚至我们也可以推测,慈悲心究竟是什么。不然的话,很容易把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的善行就当成慈悲心。日常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的善行,更多的是属于世间的善法。因为这些世间的善法比较具体,冷了,给一件衣服穿;肚子饿了,给两个馒头吃。你需要什么,给你帮助一下。你情绪不好,给你安慰安慰,顶多如此而已。当然,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也是值得赞叹的,但究竟同慈悲心的本意,还是相距甚远。
2.入大乘门学发心•把握要旨离二乘
我们学佛,发菩提心、发慈悲心,这些本身都是要去学习的。如果有了慈悲心,自然而然我们同许许多多的人都能够相安无事、都能够互相包容,很容易去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别人的内心的境界、内心的状况。这样的话,慢慢才有办法趣入大乘道。当然,趣入大乘道,有共、不共两种道。
“共道”就是二乘当中所谈到的诸道。那这些道,要除去什么呢?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希求独自寂静乐,就是有一部分二乘的人,他所希求的是独自——单独、寂静——的快乐,寂静乐。这个要除掉,才有办法趣入大乘道。除此以外,大乘人也应修持二乘藏中所说的诸法、诸道,都应该要修学。方广藏中所有的法,我们都应该要学跟修。
为什么“希求独自寂静乐”不可取呢?其原因就是容易偏到二乘道当中去。在二乘道当中,我们越走越远,就不容易转到大乘道当中来。也就是,我们的心逐渐地不容易去感受到别人的心,去感受到众人的心,去感受到别人需要什么、众人需要什么、大众需要什么;更不容易有我应该去为别人、为众人、为大众、为群众做些什么事。所以,独自寂静乐时间长了,如果修的好的话,也可能证到罗汉果;修不好的话,那很难讲会修到什么地方去,就会成为很麻烦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心慢慢地同现实生活当中的境界远离了、隔绝了,这样的话,就不是在学佛法,就不是在发菩提心。所以,对我们三乘佛法的因相的把握是很重要的。因相、果相、生相、灭相,你的因相是什么?你的果相什么?成佛的目的,为了度众生;度众生的目的,为了成佛,这就是我们佛法同世间法,佛教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二]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二
一、通达经论生信解•唯赖尊重入法藏
1.经论汇通断惑疑•断章取义增法执
大家来到寺庙里,修行,听开示,学佛法的经论,怎样把这几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呢?
我们自己的思考、思维,自己对佛说的经论,祖师的注解,以及在寺院里面听到的开示,常常不容易汇通。不容易汇通,内心当中就会产生种种的疑惑、矛盾。本来我们读经也好,听经也好,是要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把很多佛教的道理,或者说我们听到的佛法的开示,能够逐步总摄、浓缩、概括起来。用三法印可以概括整个的佛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而我们在听经、阅读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断章取义的情况,对于圆满的、系统的佛法造成分分取片。所以我们认真念经,也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一种能力,就是既能把一个圆满的佛法彰显成一部论,又能够条分缕析,分成一个个科目,每个科目里又有好多的经论来证成这些观点的成立。而且,祖师大德们不同的理解,都有着比较好的叙述,让我们一看就非常的分明。
那么我们不容易把握的原因就是常常自己听到、理解到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观点,就当成是究竟的、全部的;而这个观点、这句话,法师告诉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要对治和破斥当下现行的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对治的法,如果问题不存在了,这个法就用不上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有的法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现前的一念心、当下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常常会出现,所以《广论》也告诉我们“若于教授虽多练习,然于广大佛语释论所有义理,不能授与决定信解,或反显示彼不顺道,唯应弃舍”,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要帮助我们成佛,帮助我们能够非常便捷、便利地来修行。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对佛言祖语、对诸经论产生定解,会觉得这些经论跟我们自己究竟成佛没有什么关系,只有听法师的开示才是有关系的,这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法师的开示也是根据经论来开示的,法师开示的目的,是让我们对经论产生信解,产生信心,产生正解,而不是对法师开示的语言产生一种依赖感。某某法师说一句,我们就去做一句,没有说我们就不做,这本身对名言就产生了一种执着,久而久之,有些居士就比较相应听这位法师讲法的风格,有些居士就比较相应那位法师讲法的风格,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常常会有。再扩大来讲,这个庙的法师的弘法风格,那个庙的法师弘法的风格,这个宗派的法师弘法的风格,那个宗派的法师弘法的风格,都是有差异性的。即便在经论当中,诸菩萨,诸佛的弟子,十大弟子,他们说法的风格也是各个不同的。但是我们学来学去,学久了,就会变成这些经论,尤其是大乘的经论,以及其它法师讲的佛法,同自己对不上号,挂不上钩,不相干。这种状况,究竟我们是否同佛法相应?有没有相应呢?
2.深入经藏入佛慧•顿根小智依师要
我们也可能常常认为这位法师、那位法师,修行不好,戒律做得不圆满,等等,也可能会有这样观过的心理。但是我们对经典会不会观过,或者说会不会轻忽呢?会认为经典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希求解脱、希求佛果的人,必须要靠经论,否则就得不到解脱,不能成佛,不能修行,修不了吗?
我们听法师、听善知识的开示,因为自己的智慧不够,智慧比较小,烦恼很大、很严重,所以,我们是带着烦恼的心情去听开示的,带着烦恼的心去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带着烦恼的心去闻思经论。这样自然而然,时间长了,经论的法义不能入心,善知识的开示也不能入心,我们烦恼心在起作用。因为经论很深、很广,都是佛菩萨对大根大器的弟子们、甚至圣人讲的佛法,而我们现在人的根基本身就比较差,只有用更加白话的语言,更加容易接受的语言,更加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我们才有办法入门。不然很深奥,接受不了,觉得太复杂、太深,所以就需要不断来稀释。那我们的根基、条件够了,当然自己看,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加持、很大的受益。而最初,我们自己看,看不了,看不进去,看不懂,看得容易走偏,不知道我们怎样从经文的文字上面来真正悟出它的道理,悟出文字背后的内涵,方法不得要领,所以需要有人引导我们,启发、帮助我们。也就是我们要做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本身很复杂,也很重要。比如说盖房子,我们过去没有盖过,或者说只是会盖几间房子,那么你要盖一个大楼,就必须要靠专家来设计,必须要靠技术工人来施工,我们顶多只能帮忙,跟着去做,挑点土,搬搬木头、砖头等就可以了,但是让我们自己去做的话就做不来。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做过,不具有这种能力,所以必须要根据人家的经验,根据人家的要求去实践,最后才能够把房子造出来,才能够造得好。修行亦复如是,是生命的经验的指导,如果我们不能很真切地认同这一点,肯定会随着我们自己的想象去学习,去修行,去做事。
二、正法久住赖僧传•世染障蔽善取舍
佛陀出世的时候,有很多的圣贤同时出世,弥勒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难、迦叶,等等,非常多,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有好多都是古佛再来。为什么古佛再来?就是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助佛扬化。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法的流传、广大,固然是由佛陀的愿力,但是这里面也汇集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圣贤、佛弟子们的努力、心愿。不然佛陀灭度了,如果教法没有人去传持、流通,我们今天也学不到。这就说明佛法要长久住世,需要靠很多有心的人、有能力的人,共同去努力。
佛陀在世时的弟子,灭度以后的弟子,他们最大的责任就是不能把佛陀讲的佛法忘记了或者记错了,所以当时佛陀的很多弟子都是会背的,不仅仅听过的这些佛法会记住,乃至于从其他的比丘那里听到的也能够记住。也就是出家的目的,很大的一个因素、很多的时间都是来受持佛法、传持佛法。以后,文字印刷越来越发达了,慢慢把佛经记到经本上面,现在做成电子产品,到处都有,但是我们的心里实际上记不了多少,能够把早晚功课背了的都很了不得。这种对佛法记忆的能力逐步逐步在丧失,在减弱,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记一些与佛法不相干的事情,就是去记很多世间的知识了。世间的知识,就从世间来讲,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有些是垃圾。是垃圾我们要把它去掉,没有价值的知识我们不要去记它,有价值的,对于弘法修行用功有用处的我们要掌握。
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名词——知识产权。不过,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产权的,一些通过独特的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并且是很有价值的,是不共别人的,才有产权,受到法律保护。大量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常识,大家都是可以共有的。我们一生当中能够去认识世间哪些知识是有价值的,哪些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哪些知识是有产权的,哪些知识是没有产权的,都不是很容易弄得清楚。佛法更是如此了,它更深奥,更不容易懂,也不容易掌握。
三、次第步骤修道要•三学得慧乐成满
1.佛法深广次第学•按部就班依教修
我们发心修行、学习佛法,不能着急,着急反而会学不好。因为一着急,就不容易按部就班用心去体会,按照步骤去努力实践。一部经、一部论、一份开示,我们听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很容易,但是要去实践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弥陀经》也好,《法华经》也好,《广论》也好,我们怎么实践呢?我们怎样拿经本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呢?我们的行为如何照这个经论去实践呢?一年365天,是不是我今天就修第一页,明天修第二页?还就说我这个月就修第一页,我这个月就修这个法类?无论怎么修,很多都是无常的,就是自己愿意修哪一个科目就修哪一个科目,自己愿意翻哪一页就翻哪一页,愿意听哪一段就听哪一段,实际上是不容易按照科目来学修的。我们在学校里要做一个实验,要读书,次第、步骤、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步骤没有过关,违越了次第,方法不得要领,最后肯定要返工。那么修行也是如此,这些步骤、方法、要领没有把握住,修来修去,很难修得上去,很难修好。
2.心续调伏得正见•戒定生慧离恶作
《瑜伽师地论》里讲:“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初善住根本”就是戒,七众弟子都有戒,戒律就是对我们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中的身语意行为的具体要求。就是我们应该要怎么作意,身体应该怎么做,说话应该怎么说,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够说,哪些不能说,做了规定。只有照着这个规定去做,我们内心才能够寂静;如果不这么去做,我们内心寂静不了,就是行为不能得到规范、得到约束。戒律的目的就是调服我们的烦恼,让我们内心获得清凉,获得解脱。只有内心寂静了,我们才能够认得清楚哪些是正见,哪些是恶见;我们到底是跟佛法的正见相应,还是我们的恶见在起现行。正见跟恶见都是见,五钝使、五利使。
我们常常把好多的见解混合在一起,佛法的正见的力量非常微弱,很多的恶见非常猛烈、强盛,这样的话,我们常常会有恶作。“恶作”在唯识里也谈,不定法、睡眠、恶作、寻思。恶作,用现在的话来讲,即后悔。后悔跟忏悔不同。忏悔,我们做错了,我们要忏悔。无始以来的烦恼、业,把它忏悔干净,发露。后悔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就是好事做多了,有时候也后悔,好事做少了也后悔;坏事做多了也后悔,做少了也后悔;做也很后悔,没有做也很后悔。就是内心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比如说,下课了,准备去哪里呢?准备下山、爬山或者散步?因为你内心不寂静,所以无论下山、爬山还是走路,回来你都会觉得,刚才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是在浪费时间。那我们做了好事怎么会后悔?你常常帮助别人,给他开示、引导、关心,但是到最后他不领情,他觉得不需要你关心,那你就会觉得,我刚才给他说了这么多白说了,你会后悔。有时候,本来你不喜欢说话,别人硬要找你说,那你又不好意思拒绝,你就陪着他一起谈天说地,说完了自己又会后悔,刚才又浪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说了很多无益的话。那么你觉得要陪别人说话也不是,不陪也不是;你不陪别人说话,你会觉得对方会不会对自己有意见,会不会伤感情,以后不好相处。再小到我们过堂用斋的时候,我们究竟要吃多少饭呢?要吃一碗,还是要吃两碗?要不要吃馒头?都会后悔,只是比较微细。这说明我们内心里面不决定,因为我们内心对于大事没有决定,所以会在很多具体的小事上得到反应。总之,没有一件事情自己觉得是做得满意的。如果有一件事情自己觉得是满意,最后又成了自己的执着。就会觉得我自己行,别人都不行,又会成了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远离的,所以《瑜伽师地论》里头谈到了“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
戒定慧,归根究底,我们要拥有一种慧力,如果我们没有智慧的能力,对任何事情都决定不了,决断不了。“慧力破诸暗”,很多的迷惑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慧力。听经闻法,持戒修定,目的也就是让我们增长智慧的能力。
四、直下承担开智慧•断疑除慢发大心
我们学佛法如果没有广大的承担心就不可能得到广大的智慧。佛,是一个究竟圆满觉悟的境界,我们要发心成佛,没有广大的心,就不敢成佛,不会认为自己哪一天会成佛。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在学佛法,但自己对学佛所要走过的路,通过修行最后成佛没有信心,没有绝对的信心说自己通过修行以后也能够成佛。就是缺乏一种直下承担的信心和能力,这要培养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们常常说建立宗旨,说一说是可以的,但是说过了就忘记了,实际上没有这种信心了。在世间,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法律上来讲你只要是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有可能当国家的主席,但是真正让你去当的话你能不能、敢不敢呢?很少人有这种广大的志向,从小学生开始就说我以后要当国家的总理。很少人有这种抱负,大部分人就是以后当官可以当大一点,钱赚多一点,日子好一点,这个目标都是很模糊的。为什么不敢有那种心呢,因为大部分的人觉得这不太现实,不太可能。但很不容易,不等于说没有机会,没有可能。我们要成佛,同世间上的成就比起来,更是遥遥无期了,那还不得经过多少劫、多少万年,都数不清了,那怎么来对证?这就要凭信心了,就是要凭直下承担的能力、当下承担的能力。
我们如果没有这种当下承担、直下承担的能力,自然而然,我们所想的事情只是我们个人的事情,自己今天怎么过,明天怎么过,后天怎么过;今年怎么学,明年怎么学,后年怎么学。就如世间上读书一样,一年级读什么课程,二年级什么课程,三年级、四年级什么课程;小学、初中、高中读什么课程,大学读什么课程。但是我们没有很真切地注意到,这些课程,不仅有老师引导,有学校、社会、国家做保障,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在研究,研究什么时间这些小孩要读什么书,要安排什么课程,安排这些课程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要读这些科目,许多教育的专家在研究。也就是说这些课程安排是有用意的,是有道理的,只有照着这些课程安排去学习,最后才能够成为符合社会、国家需要的人才。那我们学佛法的,也是一样的道理了。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现在学的这些内容跟我们最后要成就的目标是有关联的,自然而然,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我们很多的学习、修行、做事,就会没有目标,盲目。照道理,所有的经论已经是非常有体系,非常完整了,我们只要去看去学习,慢慢就会有成就,有比较大的成就,甚至有很大的成就。它不像世间一般的知识那样支离破碎,千头万绪。世间的知识,表面看起来很好学,实际上也很不好学,为什么呢?学科太多,头绪太多,没有最后的结论。但佛法看起来难学,实际上好学,为什么呢?千经万论都汇归一心,都跟我们的心有关,并且都有最后的结论。所以学佛法都是结论后的研究,世间上是假设一个结论然后来证实它能够成立。佛法已经给你做了结论了,你只要给人家讲这个结论怎么好就可以了,让人家相信、尊重这个结论。这是不同的,一个是研究一个结论出来,一个是结论后的研究。
但是我们这种承担心不容易培养,这种责任心不容易培养,那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能够培养起来的。世间上的那些英雄、豪杰也好,那些圣贤也好,他们的胸怀只是跟常人不同,他们所关心的是众人的事情,他不是只关心个人的。那么我们学佛法所关心的是一切众生,六道众生都关心,更宽广,种类更多。所以我们要逐步逐步在用功的过程当中,让内心越来越寂静,怀疑的心、我慢的心、污浊的心越来越少,做每一件事情,说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明确。这样久而久之我们的功夫就会逐步逐长进了。
五、修身修行唯修心•学法弘法为利生
修行就是修改自己的心,修正自己的内心,就是我们内心有烦恼,内心有偏,不正,要纠正,让我们内心的起心动念都是清净的,都是善良的。那么内心清净,内心善良,内心圆满,我们身语的行为自然而然也就是善良的。反过来说,我们没有在内心上面改变,仅仅在行为上面要求、改进,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很机械,很单调。只有我们从内心上面真正纠正过来,我们的行为才不会变成单调,才能够显示出它的善良的意义。
大家住在寺院里,感觉到宁静、平安、吉祥,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功德。为什么这么说?在社会上,要做到平安,要做到宁静,要做到祥和,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也就是说不是你有钱你就能平安,你官当的大你就能够寂静,就能够宁静祥和,恰恰相反,那么世间上各行各业各界充满了竞争,每个角落都是如此,世间法都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发展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文化程度也不同,世间上自然就有强者、有弱者,就有不平衡的现象的发生、出现。那么要让所有的人,男女老少,痴愚、贤不肖,都能够感受到安和乐利,感受到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一个远大目标,是一个需要努力实现的过程。我们常常讲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国泰民安,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什么需要和平,就说明说还有很多不和平的因素,还有很多的问题,所以大家都渴望、期盼和平。那我们能在庙里拥有这种氛围,本身就是很殊胜的。我们怎样在这种非常殊胜的环境当中,对佛法产生一种更坚定的信心,更深入的体会?能够把我们内心当中对佛法充满的善的力量,通过我们的行为,不断地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这也就是我们学佛法,弘扬佛法,让佛法住世的意义、价值之所在。
[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三]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三
听闻佛法,怎样听闻才比较容易有收获、入心?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听闻”这个名词,我们常常会说到,也常常会听到。在论典当中对听闻也有要求——“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听闻”,“于自安住,如病想者”。“希于遍知,专注属耳”就是获得智慧、大智慧、正遍知,非常的专注;“意善敬住”,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心,善于恭敬安住在法义上,以整个的心思惟听闻,以一切心思惟听闻;对自己来讲,“如病想者”,犹如我们得了大病,到医院里请名医为我们看——医生告诉某某人得了什么病、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要吃什么药、今后还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旁边的人,朋友、家人应该如何护理,医生讲完了之后,我们病人、照顾的人都会记得清清楚楚,不会忘记。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是以一切心来思惟听闻。
我们学佛法不容易以一切心来思惟听闻,现前一念心是飘乎不定的,不能自己作意:我要去“意善敬住”,思想上没有这样的准备、要求、作意,说我听了佛法以后不能忘记,要受持、执持、信受奉行……没有这样的前行准备。例如我们好多同修今天从城里到这里来共修一样,目的是要来参加共修,有开车的、有坐车的。有的一早自己开车过来,或者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来到寺院里,但是自己在路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车怎么开过来的,回忆不起来、印象不深。也就是这一两个小时自己怎么过来的,自己的心念是一个什么变化过程,不清楚。因为你只是想我到了这个庙就可以。还有些人来的时候可能会想,今天家里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安排好、没有处理好、现在还没有交代妥当,要打电话回去交代。还有些人会思考过去的事情、昨天的事情、前几天的事情,一直在思考,然后不知不觉车也就到了庙里。
上面所说的意思,就是同样一个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心,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作用。打坐也好、坐禅也好,首先要面对“觉”跟“观”,或者说“寻”跟“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粗的分别心和细的分别心。粗的分别心、细的分别心,对我们打坐、用功、听闻、专注会有很大的妨碍。粗的分别就是看到比较具体的、有形象的、比较明显的境界起分别。比如我们从佛堂到云水堂,走出去看到旁边很多树木、很多花草、很多飞禽等等,还会遇到人、听到声音,这些都是比较粗的分别;细的分别呢?走到路上我们就会关心这个砖头好不好、什么颜色,路什么时候修的、路好走不好走等等,甚至会非常注意外境的变化、寺院的变化,发生的不同事情,都非常的敏感。这就是我们凡夫心的不同,要么粗分别、要么细分别,而有些是粗分别和细分别都有。
我们打坐的时候尤其明显——你坐在这里,自己想的事情、自己的心念,相对来讲就比较分明,不会那么混浊。当然另外一种人、很散乱的人,他坐在这里,坐得久了就会昏沉、晕头转向,瞌睡来了,他的念头就模糊了。这种昏沉掉举都是人心念上面的问题、随烦恼,都是烦恼,都是心态的毛病。粗分别细分别也是影响我们入禅入定的障碍,所以说不定法,不定法也就是它有可能是善的,也有可能是恶的,看你怎么去分别,也可能是无记的。
那么恶作和后悔,对人的用功专注影响依然很大。比方说,你过去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妥当,这种心会一直持续下去、一直放不下。比如,有人来出家、或者来山上当义工,有些人刚好家里某个人不同意,父亲不同意、母亲不同意,他不敢对他们讲,怕有障碍。本来这是一个境界,但是他天天在担心、天天在等流,业增长广大,就变成很大的问题,最后对自己家里人很不好,自己又不愿意回去,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好。总之回去不对不回去也不对,不知道怎么做才好。那就要好好到佛菩萨面前忏悔,忏除前愆,把过去做错的忏除干净,把它忘记掉、忏干净。就犹如一件衣服很脏了,拿去洗,用漂白粉漂白,再看不出这个痕迹,这样才叫做洗干净了。
忏悔也是一样——如果你内心当中的这些影像去不掉,就说明没有忏悔干净。这个前愆,过去的、做错事的这些种子一直还在留在我们心里,对我们还是会有很大的障碍,也就是没有真心实意下功夫去忏悔。举例来讲,比如两个好朋友很要好,忽然有一天产生了误会,可能误会很深,你不知道怎么办。但是有一天你跟他解释说,某一天、什么事情、什么原因、怎么回事,对方理解了,这个心结就消掉,因为对方已经理解你的意思了,你也看得出来对方理解我的意思,也就没有问题了。我们造了业、做了错事,我们对佛菩萨启白、对佛菩萨忏悔,佛菩萨不会误会,肯定不会误会,佛菩萨有大智慧、大慈悲。是我们自己没有忏悔好,所以才忏悔不掉,是我们没有真正很认真去忏悔。这些对我们的心和意识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我们学佛法的人,照道理应该要让善法增长广大。为什么要念佛、念法、念僧?就是要把这些善业天天放在心里,不能把麻烦的事情、头疼的事情天天放在心里,不然你天天都头疼。不要说很多,一个事情放在心里你都难过得要死,假如某个人、某一件事想不开,你心里就会有很大的负担、佛法就学不进去,更不要说很多了。这些都是我们修行过程当中会遇到、碰到,并且必须要去对治的问题,不去对治、不去想办法,这些关卡就会过不去。为什么要听闻佛法来对治呢?因为必须靠一个更强和善的力量来对治我们内心这些散乱、掉举和分别心。我们忏悔,还要防止、悔防。我们如果没有预防、没有防止,它就会再发生,这些业的习气也是在等流。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忏悔干净,一方面还要懂得如何来防护自己的心、如何来根据佛法戒律行持,这是很重要的。
有些居士到庙里来喜欢烧香,有些人更是喜欢烧头香,现在很多庙都很流行。大家半夜就来、还不到十二点就来,佛哪里会说你第一个烧香他就特别高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佛没有分别心。一年到头只有第一个烧香的人佛保佑、以后的人佛不保佑、或者保佑的少一点,这纯粹都是我们人的一种分别心。该怎么来认识烧头香的问题?有一次在一个地方,一个记者问我,他说你怎么看的?这个观念本身都是一种误导。我说,人人都能够烧头香、天天都能够烧头香,一年当中你第一次去烧香就是烧头香、一天当中你第一个人去烧香就是烧头香,你天天都可以烧头香,人人都能烧头香——只要你内心当中真正有香,心香一柱。如果你内心当中没有香,你烧一把,对菩萨不好、对人也不好。有的香质量都很差、很呛鼻子,我们人都受不了,你说菩萨、鬼神……?鬼神吃的都是香气,我们是段食——这肯定就会有麻烦了,来了就会跑。
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思呢?总是希望说:我要比别人好一点,最好的要给自己……这是一种分别心。不知不觉的,不信佛的人有这种心理、信佛的人也有这种心理。这种分别心就是一个问题、一个毛病,这种观念就成问题。例如有些人喜欢朝山,四大名山、各种祖庭,各个宗派的祖庭、各个祖师的道场,他觉得这才有加持力。他要加持什么呢?他要加持平安、吉祥、健康、事业顺利发达、许愿,也就是他内心当中对现世许多的所求,他觉得这些名山、这些圣地所供奉的菩萨才比较灵、能够满愿,所以就到那里去求,然后许了一个愿,事情办成了,以后再怎么来感谢菩萨——这样的人有很多。这其实都是我们凡人的一种心态。因为佛菩萨无处不在,如果我们以一种烦恼的心、染污的心去求菩萨,菩萨会怎么看待我们呢?菩萨肯定会看你这个人很可怜。如果你的业很重的话,愿还满不了。但是我们这样的一种状况却很流行。又有些人他觉得要到哪个庙去打普佛、放焰口、放蒙山、做佛事、打斋、放生、做法会、做水陆……等等,会比较灵验,那么他就去找,找这样一些庙。那这些庙也逐步逐步变成做佛事,注重这些仪轨、注重这些场面为主。无论刚才说到的烧香也好、许愿也好、做佛事也好,所有这些所追求的都是现世的一些安乐,现世的一些事情,它跟佛法的本意是了不相干的。
当然也有些人,他觉得到庙里来应该去听法师讲经、听开示,但有时候却不容易找到。为什么不容易找到呢?现在交通、资迅这么发达,怎么不容易找到?可以打听、也可以问,就能够找到。原因在哪里呢?就是你有空去听的时候,可能没有地方讲、没有人弘法,而弘法的时候你却没有空去听,对不上号。而有时候,你想要听的这位法师他不讲,对讲的人你却好象觉得这个法师讲的不怎么样,不愿意听……总之会有很多障碍。你总是觉得应该某某大法师给我讲、或者某某大法师出来弘法,那我就愿意去听——这些想法都是很不切合实际的,这样只会造成我们听不到佛法的原因。
佛、菩萨一直在说法。智者大师看到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俨然未散”,就是有那种功夫,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够听得到对自己根基的佛法。如果我们不具有这种资粮、不具有这种条件,我们就听不到。我们怎样在现有的时空因缘下能够学到佛法,把握佛法的精神,理会、领会究竟佛法怎样同自己的生命相结合,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来实践佛法?我们可以看别人怎么做、我们也跟着怎么做,别人怎么修、我们也跟着怎么修,在我们周围总是有比我们学得好修得好的同参道友,比我们学得好修得好的同参道友就足以作为我们的助伴。别人能够很安静地学,我们自己为什么安不了心?意念不能“善意敬住”,这就说明是我们的问题了。
我们每天念经、思考,我们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去总结?比如说我们念一卷经,念完了以后,我们会认为这几句话讲的很好,这几句经文觉得特别地优美、特别有内涵。如果我们一卷经念下来,每次能够有两条三条的启示、两个三个的心得、两个三个的问题,把它记下来,日久月长都会很了不得。但是我们更多的情况下,这卷经念完了也就下课了,这堂课完了我们也就去做别的事情,不容易说在我们共修的课上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有哪些方面受到启发、有哪些方面的感想、有哪些方面的心得,或者我们在听的过程当中自己存在什么问题、自己理解不了,或者自己做不到、或者我们没有听懂。我们常常会反过来,说这个法师讲的听不懂、这个法师讲的把握不住要领,或者说跟经论上面对不上号……等等。就是我们非常容易去观察对方的问题、说法师的问题、同行道友的问题、经论的问题,我们会去分别这部经这部论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学下去修下去会有什么问题、别人这么修下去会有什么问题、这个法师这么用功下去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不容易去想我们学下去会有什么问题、我自己有什么问题……就是常常我们替别人去担心。本来修行是自修自得,每一个人都修自己的。这样的话怎么会相应呢?不会相应、也不可能会相应。因为我们本身就不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面对佛法,不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面对佛菩萨,这些我们都是需要去调整、需要去对治的。
中国的禅宗——达摩来中国以后开始建立——提倡坐禅,形成了祖师禅。有祖师禅也有如来禅。我们常常听到过去讲“如来禅好参,祖师关难过”,一关一关难过。为什么难过呢?因为它没有章法、没有固定的套路。而如来禅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怎么做都非常清楚,告诉我们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怎么回事。祖师禅,每一个祖师有一套风格,五家七宗,各个流派,差异都非常大。祖师禅它所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人的心性的问题——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们人的心是有分别的,心的本性是没有分别的,心的体性是没有分别的。要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体性、看到我们的本性、见到我们的自性,是从有分别当中进入到无分别的一个境界。所以它不是渐次的,不是一步一步来,它一下子让你分别不起来,不思善不思恶,不知道怎么想,想不清楚,最好就不想,不想突然间就大悟了。
禅宗在中国,五祖以前以《楞伽经》印心,五祖以后以《金刚经》印心,近代虚云老和尚等等又注重《楞严经》。这次到台湾去,中台禅寺很注重《楞严经》。《楞严经》前半部份谈到明心见性,后半部份谈到悟后起修,就是悟了以后怎么修。《楞伽经》、《金刚经》、《楞严经》,从古至今,是禅宗很重要的三部经典。当然可以再加一部六祖慧能大师的坛经——《六祖坛经》。这三部经很有意思,《楞伽经》是法相宗所依据的经典,《六经十一论》里面的一部经;《金刚经》是法性宗性宗空宗所依据的经典;《楞严经》是真常唯心系所依据的经典。也就是根据近代很多大师,他们对佛法的一种归类、分宗判教,主要就是三大系,相宗、性宗、真常唯心。
中国禅宗的禅师能够把这些都与禅法结合起来,也能够悟到《金刚经》跟禅宗有关系,《楞伽经》跟禅宗有关系,《楞严经》跟禅宗有关系。我们如果不是跟着善知识跟着禅师去坐禅的话,我们拿着《金刚经》《楞伽经》能不能坐禅、能不能开悟?肯定是悟不了,没有办法悟。这就是说我们读经文同理解经文背后的涵义是不同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拿经文来念诵,但真正要达到那种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四句绝百非、超相绝踪的境界,肯定达不到,没有办法入门。
过去在禅堂里面打禅七,原来比较早期的,都是在跑香。跑着跑着,忽然间香板一打,就让你停下,然后禅师、主七的和尚就讲开示。他还不是坐在那里讲,不是像我们这样坐在那里讲,在过去都是让你跑跑跑……忽然间让你的心停止,然后再给你讲,所以就比较容易入心。禅堂跑香,刚开始很慢,然后越跑越快、越跑越快,跑到最后你一直在那里跑,如果跑在后面会有很多人催着,是会相撞的,所以就必须得跑,和跑步一样。忽然间你不跑了停在那里,但你不能动,然后他就跟你讲、讲讲讲……这就要有很深的一种功夫,才有办法来启发我们人的心性。
很多禅师,他都明白应该怎么来用功——他告诉我们要去离相、离一切相,就是要把我们内心当中的种种的心相去掉。我们现在学道次第,内心当中要建立种种的法相,禅宗刚好要把它全部去掉——所以他不会看经、也不会念佛,不会看书,也不会打妄想,就是把所有的相全部帮你破掉。这两个是不同的下手处,到底我们要离相比较好,或是来建立这些佛法的形相比较好?如果你要建立,建不好就是着相了,就会认为,这句就是佛法,其他的不是佛法;如果你离相,离不好最后就变成断灭空,甚至着魔都是有可能的。
因为离相,所以禅宗能够悟道;因为要离相,所以禅宗能悟到“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看到所有的鸟语花香都是佛法,都是念佛念法念僧——这种境界就不是我们一般凡夫心的境界,就是他看到所有的无情也是在说法,不仅仅说我们看到文字在说法。文字、一本书,它是无情,它本身是一本纸张订在一起的,就是文字能够说明佛法、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也能够说明佛法,就看我们能不能悟得出来。如果我们悟不出来,我们一样还是看不懂。一本佛经,我们拿给从来没有看过的人、或者不信佛的人,他就没办法看懂它的意思,字面的意思要理解都理解不了。
前几年我在广化寺讲课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来找我,问我一些佛法的问题。刚好我在那里讲课,他跟我说你讲课我要跟着你去听,我说你去听的话肯定会听不懂,他说不可能,我是教授。刚好我在那里讲的是《俱舍论》,讲完了下来,他说,你今天的课白讲了,我都听不懂,你那些学生也听不懂。我说我们的学生听得懂,他说不可能。所以,因为不同的名言体系,他忽然插进去听一节课怎么有办法听懂?肯定听不懂。必须要很多的、相当的基础。
佛法也一样,这种境界比名言本身所要表现的涵义更高。因为文字是一个文字相,文字里面所说明的道理,道理里面所包含的内涵和境界,要通过文字本身来理解道理,从道理本身再契合这种法的一种境界,这样我们内心才会有收获。我们常常讲烦恼、智慧,烦恼究竟对我们有多大的妨碍,对我们有多大的障碍、影响,有多大的坏处?我们也能知道烦恼造业、受苦、轮回、流转,但我们怎样来把自己内心的这些烦恼给它归类、分类、给它贴上标签——这是什么烦恼,那是什么烦恼……就很重要。犹如我们库房里的东西,那么多东西可以一包一包给打包打好、贴上标签,你要找就很好找。物质的东西很好归类,精神的东西就不好归类,烦恼就不好归类。因为你自己心都乱了,怎么归类?就搞不清楚。
只有你清楚的时候才有办法归类。正念分明的时候、智慧具足的时候,才有办法了知烦恼。我们起烦恼的时候,内心的这种见解和心相本身就是烦恼——有时一个烦恼起来,有时候可能两个三个烦恼同时起来——烦恼起来的时候,自己是认不清楚说我们自己在起烦恼,这种心态就是一个烦恼的心态。我们一个人,从早到晚、一年到头,很少时候会认为说我们的心态是有问题的,我们大部分的时间会认为我们的心态是正常的,甚至我们学佛,我们的心态比别人要好,不会认为有问题,会认为比别人好。而本来是要作病想,“于自安住如病想者”,本来我们修行就是要认清我们烦恼的特点、烦恼的相状。如果我们一作意说,我一定要比别人好,这样怎么能够认识到烦恼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本身我们这种心态已经就是成问题的一种心态。
所以我们学了佛法,就是要认清烦恼的一些特点,然后来对治。对治,当然也可以用禅宗的办法:“离相”——不让它起烦恼,不去管它,烦恼到底怎么表现?只要不让它起、不让它起心动念,什么烦恼就都不起了。但如果起来了怎么办?要吃什么药?双管齐下,正面的、反面的、积极的、消极的办法都能够要。有时候你认为,现在这个烦恼起来了,我要再拿一个法来对治,结果对治不好更烦恼。“多嗔众生慈悲观”——本来你嗔心大,我们说要修慈悲心、去帮助别人,“好言相劝柔软语”,本身你这样去修去做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很难的一件事情。脾气暴燥要一下变成非常调柔,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就是很难过的事情。你坚持一两天,坚持不下去了,觉得这个很难修,或者更烦恼,弄不好还会引发更大的嗔心。你说我修了慈悲心、对人对事修了慈悲心,修得不灵验、修不好,别人感受不到你的慈悲心——这是常常会发生的,而这种嗔心还会再增长。
我们念经、打坐、做功德、闻法……为什么要回向?就是将自己所得到的功德,回向、布施、分享给所有的众生、亲友、怨家、冤亲债主、法界众生,让大家都能够消除业障,离苦得乐,与无量无边的众生结缘。这种心要慢慢慢慢去培养,自然而然我们心心念念利益众生的念头、念力就会越来越广。不能老是想,我现在听了一句佛法是别人没听说过的,或者说,我今天有一个什么心得,别人理解不了、别人理解不到,好像很神秘一样、好像觉得我们比别人要高出一筹一样,这就不是一种回转归向法界众生的一种心态。其实我们所得的、所拥有的好的东西、好的部分应该愿意让大家都能够得到,让我们所有的善愿、善行、善举、善法不断增长广大,应该愿意布施回向给所有的众生。自然而然时间长了,我们对其他众生就不会有怨有仇、不会发嗔心,就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这是从大的方面来着眼、来着手、来用心。我们不愿意别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受苦,我们希望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得到快乐,我们不愿意跟所有的众生结怨、跟所有的众生有违缘,我们都是要忏悔的。
如果我们常常去串习这样一些概念,我们就可以少花功夫说我要怎么来对治嗔心、怎么来对治慢心、怎么来对治怀疑……要对治怀疑、对治慢心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怀疑,不是说对所有人说的话都怀疑,是对有些人说的话怀疑、有些人说的话不怀疑,那到底有没有怀疑?信心也是一样——是对有些人说话有信心、对有些人说话没有信心,那到底有没有信心?就都分不清楚了。慢心也是一样——有时候觉得我们会比谁高,有时候觉得我们会比谁差。要把我们所有的心变成佛菩萨的一种平等心,就很不容易了,就必须要有这种和光同尘的一种心理,要有一种回向法界众生的一种心理。
“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幼稚园的小朋友要学佛法,又如七十岁、八十岁的老人要学佛法,我们都能够给他讲、都有耐心给他讲、都能够很欢喜给他讲,并且对方也能够接受——就是小孩子能够听得懂、大人能够听得懂、老人也能够听得懂,也能够喜欢学。那么小朋友、青年人、壮年人、老年人,不同人的精神境界、人的思想、人的阅历、人的心性差别是非常大的,你必须调换成一种跟他一样的心境才能够让他听得懂。假如我们以一个大人、以一个圣人的一个标准,一个佛法的语言对小朋友去讲佛法,他能够听得懂吗?他不可能听得懂。成年人的话他都听不懂,他都理解不了,他怎么能够接受佛菩萨圣者的这些语言的、逻辑的概念?所以我们如何来将语言进行转化,就需要功夫了。同样如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何来观察一个人的根基究竟是怎样一个程度,然后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对方才能够接受,这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太注重语言名言的话,又恰恰容易忽略了佛法的意境——因为讲佛法的目的是要让对方产生信心、对佛法有好感、相信佛法。那么要让对方对佛法有好感、产生信心,首先要对说话的这个人要有好感、要有信心,我们就要考虑到跟对方讲佛法,要与对方如何相处的问题,而不是说,我给你讲佛法就比你高一等——那怎么能相处?不可能的。我们怎么去弘法?肯定弘不了法。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说法、我们闻法要去考虑的问题。假如你说我不着相、我们只要注重佛法就可以——当然对我们自己来讲可以这么讲,我们不着相——但是对初学的人、对外在的人,他就会很重视了。
比如说,从你穿衣服来讲,你说我的衣服穿的不整齐、穿得很脏,跟你没关系。衣服穿在你身上,当然你说有没有关系——也有关系,什么关系?对方看到了难受。又比如你在一个房间里,别人卫生搞得干干净净,你不搞卫生,别人看着也会难受。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你不能说这个东西是我的,我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实际上都是有关系的。这就是说,我们要去体会别人的心。所以我们凡夫修功德,就不知道回向,不知道回向就是因为我执非常坚固,做了好事想占为已有,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害怕我的这些好事回向后好像就变成不是自己的了,而这个是不会的。这就如同我们点了一把蜡烛一样,再多的蜡烛来承接这个光明,这把蜡烛的光明也不会减少,它只会不断地增长广大。
所以我们修行、修心都是这么去修,慢慢慢慢去培养,忏除自己的业障,忏除各种的违缘,增长我们的信心,把握佛法的实际的内涵。
[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四]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四
坐禅、念佛、诵经、持咒等等都是修行的方法,无论用哪种方法来修行,都跟我们的心有关系。我们该如何来用心呢?我们常常听到说要随缘,那么如何来随缘呢?缘有清净的缘起,也有染污的缘起。我们面对清净的缘起、面对染污的缘起,心里如何作意、如何用心,这是很关键的问题。我们随顺清净的缘起就好修行,例如在佛堂当中用功就比较容易,面对清净的境界、面对三宝,大家都在念佛、念法、念僧,就容易与法相应;而出了庙门,我们所要面对的和接触到的都是杂染的境界,那怎样能够不影响到我们的心呢?如何把自己的心看住、如如不动呢?每个人用功的方法、用心的方法、修心的方法就是不同的了。有些人念佛来摄心,因为我们散乱的心一直被外界的境界转动、拉跑。
念佛从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一直到永明延寿禅师、传灯大师、蕅益大师、莲池大师等等,乃至近代的印光大师、弘一大师,有很多人在提倡,甚至禅宗里好多上根利智的人也在提倡。所以宋朝以后,禅跟净合流,禅宗的道场也念《弥陀经》,我们做早晚功课都有念《弥陀经》,都有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心归命”,都有念“十方三世佛”;而念佛的道场也常常打坐,念一念佛后静坐,也修观想、观像念佛。教下的,比如天台、华严宗,既注重教观,同时也念佛——比如弘一大师,教宗华严、行在戒律、指归净土等等……这些大师们都有各自用功的方法和对佛法道理的认识、对净土法门体会的感受、对教理教义有深入的了知、掌握。
净土法门有三个殊胜的地方:第一、横超三界。“横超三界”是什么意思呢?净土宗里有个比喻:说一只虫子在竹子里头,它要戳开竹子的话,在旁边咬一个洞就能钻出来,它如果一节一节去咬的话,不知要咬多久,可能没出来就死了——这就是“横超三界”。第二、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退转,不会退步、只会进步。第三、一生补处——这是极乐世界三大殊胜的地方。但要成佛就很慢了,因为要排队,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排到你。经典里边说每天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就像下雨的雨点那么多。那有多少人?所以你要选择成佛,在娑婆世界比较容易,在极乐世界比较保险。我们究竟是选择比较容易的还是比较保险的呢?这就跟投资一样,把钱拿到银行存着利息很少,但比较保险;若拿去投资投到股票,弄不好到时候钱变成了纸张。在娑婆世界成佛也是一样,弄不好你下一辈子到底去哪里,都是很难讲的事情。
我们说增上生——要想增上生,增上环境的营造就很重要。如果我们跟别人没有因缘或者因缘不深,往生的时候、或再来投胎,要找到自己的父母可能都不容易——因为没有业力。今年我们这里不是有一个往生的吗?有好多人去给他助念,但很难讲他会生到什么地方去。有可能生到非洲去,那就遇不到佛法;他要生到新疆去都很难,那是伊斯兰教的地方;生到中东去也是不容易的;甚至说某一个区域都是没有出家人、没有庙、不信佛的……也就是有了增上环境之后,你下一辈子出来再学佛法才会有因缘。社会上面其实很多人要来学佛法、修佛法,就是苦于入道无门,他不知道怎样进入庙门、怎样同出家的法师沟通、怎样办一些手续……或者说他原来有这种善根,但是没有因缘得到启发。其实很多人都是有善根的,就是缺了一个环节,善根启发不出来,所以就一直在轮回。
我们往生也好、不往生也好,究竟都是靠我们的业力决定的——不是说我们自己想往生就能够往生、自己说下一辈子去哪里就能够去哪里。你自己要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有自在的人,他能够对自己的生命有自主权、自主得了。我们如果要自主后世的生命,我们今生今世的生命能不能自主呢?常常也是很难的事情。有时候我们想做一件什么事情、比较重要的事情,长时间去做,但是做一做就不想做了,做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就不想做了。修行也是一样,修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修不动了,就不想修了;学佛法,学一学,学来学去就是这些道理,没有更加新鲜的东西,就不想再学了……因为人的习性总是喜欢新鲜的东西,不喜欢旧的东西,喜新厌旧。佛法刚好相反——佛法不能用新跟旧来衡量,佛法道理是恒常不变的、是真理,要靠我们去体会。我们没办法体会、没办法体悟,我们就不容易同佛法的真理相应。因为不相应,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一天很多的行为、生活,不知不觉都成了一种习惯。所谓习惯就是几点钟做早课、几点钟做晚课、几点钟过堂、扫地、上课等等,就是寺庙里面所规定的一种作息时间,我们慢慢就照这样去做。但更多的人常常都是要来适应眼前的环境,一旦眼前的环境适应了,就不容易用心了,因为他已经适应了,所以不需要用心了。如果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肯定就要去了解,晚上住在什么地方、有没有水、吃饭在什么地方、安全不安全等等,就会去关心很多的事情,关心带的物品够不够等等。但我们一旦对一个环境很熟悉的时候就容易麻痹大意、容易麻木——因为很熟悉了。这样的话也就是在随缘,而随缘也可以说在随业,业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业有别业、有共业,我们每个人的业叫做别业,这些业加起来叫做共业。共业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别业也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业会互相影响。如一个庙某某人他修行修得好对大家会有影响,修行修的不怎么好对大家也会有影响,自然而然他就会产生影响作用。
我们一旦习惯了,我们的心又如何来把握呢?我发现,我们山上的人——当然其他庙里面的人也有这种种情况——什么情况?就是人来去自由,去来自在,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自由自在,来来去去,自由自在,去去来来……你注意去观察,很多人这样。这就是自己没有真正下决心要做什么事情,住在庙里面到底要干什么?我们在庙里面,也不是来寻找这样一种自由跟自在,这种自由自在是因为没有人管理你,是一种放任自流的自由自在,而不是真正修行修解脱的自由自在,是随顺烦恼的一种自由自在。那么这也是一种随缘,我们常常说随缘,这也是一种随缘。
净土宗常常讲“带业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够带种种的业去。我们在寺庙里修行、护持,算不算带业呢?比如说我们过去做了很多的恶业,我们会不会把世俗社会的一些业带到庙里来?这一定是有可能的。因为你把习性带到庙里来,就把业带到庙里来,你的业带到庙里来了,就会有障碍、会有业障,就肯定会有业障。我们常常听到说业障,有的时候别人的业对你也会造成一种障碍——不仅仅自己的业会有障碍,别人的业也会障碍你,但是我们不容易觉察出来别人的业跟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假如你同一个大修行人在一起,他的业清净、圆满、智慧、慈悲具足,不知不觉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毛病也就少了;如果我们同一个恶业深重的人在一起,你时时刻刻心里都会不安稳,就如你跟世间上的一个神经病人在一起,你看你怕不怕,若不注意,他可能把你揍一拳,他就会影响到你,肯定会影响到——这些都是业的关系。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要如何来观察现实生活当中的缘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说任何事情我们放任自由就说“随顺缘起”,或者说我们什么问题都不去解决,然后说“观待缘起”,这样就在无形当中拿缘起作为了一个借口。缘起的本性是空的、是能够改变的。
今天晚上诵经论诵到、论典里也有谈到,我们通达空性的目的是能够净化缘起、改变缘起、组合缘起,并通过我们的发心,能够重新组合、重新配对。就像电脑当中的病毒一样,发现病毒了,就有障碍、死机了、不显示了,要杀毒、把毒去掉,电脑就又恢复正常了。我们人也是一样,人的心里会有毒,也要杀毒,三毒--贪、嗔、痴三毒,三毒去掉才能够变成善根,变成三种善根:无贪、无嗔、无痴善根。无贪、无嗔、无痴三种善根是生起一切善法的根本,无量无边的善法都是从对治贪、嗔、痴生起来的。反过来说,我们内心当中如果充满贪、嗔、痴,所有一切的善法都生不起来。如果我们的信心起来、内心清净,内心清净就说明说我们的贪、嗔、痴烦恼已经得到对治了,所以才能生长广大的善法。而忏悔的目的,就是要把恶法的根拔除掉,把贪、嗔、痴三毒的根去掉。
我们做了好事,别人做了好事、做了很多功德,或者说造了不好的业,要怎么办呢?对善业我们应该广为宣传,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做了善事、善业、善法,“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就会增长广大;反过来,如果让恶法增长广大,就很麻烦,就会影响别人、妨碍别人。如果别人的一点点小毛病,因为你说来说去,因为通过你的介绍、通过你的讲说、通过你的传播,就让很多人再把这种恶法的因种种了下去。但是对此我们不容易认识,我们会认为说:我讲的是一个客观事实,某某人确实有什么问题,我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也不是乱说,都是有根据的。但我们有没有考虑到我们讲这样的话目的在哪里?动机在哪里?这是很关键的问题。我们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信息?对方接受了我们的信息之后,会有什么帮助、会有什么利益?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心理,什么心理呢?就是我听到了一些消息、得到了一些信息,你们大家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我比你们高一等。人就是会喜欢这样一种心理,喜欢听小道消息。而小道消息怎么能够跟国家正规新闻比呢?正规新闻肯定可靠,小道消息大部分是有水分的。但为什么我们人就会喜欢呢?因为我们人的心理会有毛病,尤其是比较容易同恶法去相应。你说一个不好的,他马上就相信;你说某某人做了好事他反而不相信,他说你这么说是为了讲好听的话。人的心就是很奇怪,如果说对方的一个过失他非常容易相信,如果说对方的一个长处他反而不相信,并且对你还会有看法——这是很多人的一种心态。我们修行就是身语意要清净,都要讲好话,要慢慢去修改、去跟佛法相应,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去用功,慢慢去改进。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把修行分两个方法:一种是易行道,一种是难行道。龙树菩萨认为在娑婆世界修行是难行道,念佛往生是易行道、就是比较容易修。当然难跟易也是相对的——净土是对娑婆世界来讲的,对秽土来讲是有净土的。所有的佛都是有净土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诚笃速生。弥勒佛也好、药师佛也好、阿弥陀佛也好,所有的佛都有净土。佛的净土对佛来讲是佛的依报,因为佛的三身圆满,所以他的依报也是清净的。我们凡夫业障深重,所以我们的业报就是五浊恶世。
凡夫跟佛陀、圣者时空的概念是不同的。我们常常会把地球上的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去比,或者佛经里的一个世界一个世界去比,但这本身就不能这么比、也不好这么比,这么比本身是不妥当的。地球上种种的国家、世界,它怎么存在、怎么变化、有些什么问题,种种的说法是我们现在科学的说法、科学的解说、科学的解释,它根据的是科学的原理,而实际上还有好多好多我们的科学还达不到。像过去没有可能跑到月亮上去,现在就可以;我们过去对太阳、月亮的认识,跟现在科学的认识就不相同。那佛陀和菩萨对时空的概念,又绝对不同于我们。因为我们是在三维空间当中,在这样一个时空因缘当中。如果我们把时空放大,四维、五维、六维、七维、八维、十维,十法界就都会有,就是我们对很多道理,佛教很深的一个道理,不容易去体会。
不容易去体会的时候我们常常就会有很多分别,有分别就会有对立。但佛法本身是圆满的,它不是一个对立的法。只要有一个对立的法,它本身就不是佛法。比如说地藏菩萨,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到地狱里去,是他自己发的愿,他发愿愿意去地狱,就是他是愿力在主导,所以他到地狱里去不会受苦;而一般的人造恶业堕落地狱,情况就不同。同样的地狱对菩萨来讲,对人来讲就不一样。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例子: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那个时候我就遇到一个人,他从国外回来,因为他家在农村,住宿卫生条件都很差,他就到城市里去住,住到最高级的宾馆里。他原来的很多农村亲戚就到城市里去看望他、到宾馆去看望他。于是这个人开了好几个房间给他们住,叫大家晚上住到这些地方去。而这些农村里的人,他们本身的生活就很差,已经习惯了,有人看这么干净的房间就不敢睡觉,他说“我睡在地板上就可以”,然后他一个晚上就睡在地板上,不敢睡到床铺上。人的心理差别是很大的,因为他在农村当中一直苦习惯了,他觉得这已经很好了,就像在天堂一样,消不了这种福报。但是他也就是这样一个认识、这样一个境界,你很难说他睡在地板上是错的还是对的,因为他自己感到很快乐,他睡在床铺上可能很痛苦——他的心情不同,他有不同的心情。所以,我们人的心是很不可思议的。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因为要一生补处,所以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达到无量寿。阿弥陀佛无量寿,无量寿要用很长的时间去修行、去培养各种福德和因缘。实际上我们人在世间,迷的世界、悟的世界,都是在刹那之间的转化。就是你现在可能很清楚,过一会儿又会迷糊,过一会儿迷糊,再过一会又会清醒起来……所以“迷悟一念间”,迷跟悟都是在一念之间。我们迷的时候是很多的,有大量的时间都是在迷糊。那么只有到什么时候才会真正清醒过来呢?“一旦无常万事休”,要死的时候清醒过来了。但你要死了才清醒过来就来不及了,清醒过来马上就要死了,那宁愿不清醒。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会这样,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的。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经》里谈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要具足善根、福德、种种的因缘才能够去的,不是说随便就能够去。
省庵大师作过一首偈子说:“身在花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身在花中佛现前”,就是莲花化身。“佛光来照紫金莲”,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到莲花、化生,我们的心随佛菩萨往生,但实际上是无去无来的。“无去来中事宛然”。我们常常把娑婆世界同极乐世界对立起来,才会发生问题,说我们究竟要往生、还是说我们要增上生?如果我们把它们统一起来,净土秽土都源于我们的一念心,我们的一念心清净了,自然秽土也就清净了,也就变成净土了。所以,我们在寺院里头修行、用功,就是要来认清我们的心。
禅宗讲,人有妄想、有分别。要把妄想、分别、执着去掉,要靠戒定慧。光戒的力量够不够呢?还不够,还要靠定的力量。靠戒的力量才能够认清楚,哪个是小偷才能够分得清楚,能够认识清楚烦恼。因为拿戒律来对照,就知道哪些行为符合不符合戒律、符合不符合佛法,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已经看清楚。定有什么力量呢?定的力量是能够把这个小偷抓住——就如我们庙里看到一个小偷,你去抓,抓到了就是定的力量。慧呢?就是把那个小偷送到派出所去,人走了、离开了这里——这就叫戒定慧。
我们的烦恼也一样——你把烦恼从内心当中赶走了,你能够把烦恼止伏住、止住,要靠定、调伏,让内心寂静。你认清了烦恼、认清了哪些行为是不如理不如法、不符合戒律的,这就是戒的功夫,戒的功能、功用。我们常常很多很多妄想,就是因为认识不清,就是因为在戒律方面没有做好,所以对很多妄想就认识不清。不能止息妄想,因为定力不足;不能破除妄想,因为缺乏智慧。戒定慧都跟我们人的妄想、分别执着有关系的,是用来对治这些问题、内心的问题。但我们修行的时候,烦恼容易成片,念佛不容易成片;容易跟烦恼打成一片,不容易跟智慧打成一片,容易同妄想打成一片。所以禅宗讲“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就是这样的道理,妄想如果不死、根不除,它一样会再起来。
如果说我们自己修行,种种善因就可以了,以后就有好的果报——象这样烦恼也很难断、妄想也很难除。你可以不要去管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在原理上是对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不等于说,你种瓜就能够得瓜,种豆就能够得豆。你瓜种下去、豆种下去,最后你的种子没了、你的瓜也没了、你的肥料也没有了,你也白费,不一定说你种了,最后就能有收成。也就是你这种行为可能是好的,但并不等于说你以后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它还需要缘。佛法为什么讲因缘果报?必须因缘合和才能够有果。我们仓库里也有好多的种子,花生、谷子、红豆……放在屋子里,这个种子怎么能够起作用?不可能起作用!时间长了,种子也坏掉了。你只有拿到地里头去种,并且是适当的时间。你种错了,现在去种都不行了,现在去种肯定种不了了,还有一个季节的问题、气候的问题,必须是这个时间。
我们发心修行也是一样,你种瓜要怎么种呢?得瓜你怎样能够得到瓜呢?你怎么种怎么得就是很重要的。你怎么种就关系到你怎么得——你要先去种,并且要好好种,最后才能够得到瓜得到豆。修行也是一样,要去修、并且要好好修。怎么修最后有收成、最后比较丰收?这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是这么去理解因果的道理的话,也只是种瓜得到瓜,种豆得到豆,那农民肯定比我们理解得更清楚,他种的瓜种的豆肯定收成比我们要好,我们还不一定想得清楚。曾经在广化寺的时候,有一个老和尚种了一个地瓜,45斤,他一个人干活,佛学院一百多个人都比不上他。一早我们上殿的时候他就去干活去了,干到晚上七八点钟,每天都只吃一餐。他现在人还在,整个庙的草他给除得干干净净,这种精力就是很了不得了。而且他日中一食,房间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个床铺。我就问他:你这么卖命的话,并且岁数又这么大,你怕不怕死?他说不怕死。我说你怕不怕生病?他说不怕。为什么?他说其实人不会生病。我说人怎么不会生病呢?他说这个生病都是业障,要么生的病都是假的病,他说生假的病你去治疗能够好,真正生了病治疗就治不好。他说这个假的病不用医它就会好,他说假病不用医,但是真病医不了,所以他说我不怕病,我也不怕死。他说为什么?如果我自己知道不行了,我就自己赶紧爬到化身窑里去,然后一点火把自己烧了,也不需要麻烦别人。这个人就很不简单,就是他以这种精神来修行来锄地锄草,所以他才能够锄那么多。这个人现在还是在的,可能我们好多同学都知道。这个不是说我们大家要去学、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学得出来,而是你有没有这种绝对的一种信心不是容易的事情。草你是锄不完的,锄了又生、锄了又生,生了又去锄,这个草都是很难锄的,犹如我们内心的烦恼一样,非常多。你去断一个烦恼,它又生出两个来,它常常就会有,烦恼多如草,比草还更多、还细微。所以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种耐心。
六祖大师讲:“诵经久不明,与义作冤家。”就是你一生都在诵经,念来念去,最后你还是不懂佛法的道理、不晓得佛法的义理,跟佛法成了冤家,成了仇家。为什么不是亲家?是亲家你才能够了解它的道理,而实际上我们念了很多的经论,最后我们还是不明白佛说法的本意,我们就都成了佛菩萨的仇家冤家。我们不懂得佛菩萨告诉我们的真正是什么意思呢?就有如说你在家里,你的父母对你非常好、非常疼爱你,你从小到大父母那么照顾你,但你就是不懂父母的心意,不懂父母的话是什么意思。因为你不懂得父母的意思,就非常容易常常同父母作对,父母说东你要西、要南,父母说南你要北……你常常就容易有这样一种心情。而父母总是觉得自己的小孩小不懂事,要好好去照顾;但这个小孩他却说你这个老人家思想太顽固了、不要这么麻烦天天说。
我遇到过一个非常有身份的人,六十几岁了,他说每次出门的时候,他的母亲都要告诉他:你要多穿衣服,你不要坐飞机、要少坐飞机,至少要少坐飞机多做火车,这样比较安全。母亲给他讲,他回答说我都知道。他就跟我说:我都活了六十几岁了,怎么不知道衣服要穿多少、要坐什么交通工具?但是你不好和自己的母亲去争,她这也是关心,她是表达一种心情。而我们如果不明白的话,听久了就听厌烦了——每次出门她要给你讲这些话,你就不喜欢听了。然后他又说:每次回去看自己的父母,母亲都讲你不用回来,你回来影响工作,跑这么远又浪费钱。但是你真正回家的时候,父母又很高兴,实际上他心里也希望你回来,但是也怕你回来,你真的回来他也很高兴,你不回来他也不会怪你。这我们就要去了解父母的一种心情了,假如你父母说你不要回来,刚好你是不是可以几十年不回去,你就是听父母的话?过去儒家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人都不知道会跑到哪里、人到处跑,社会背景不一样了。这也就是我们要去理解上面人的一种心情、一种意思了,上面的人他也有可能不容易把意思表达完整、准确,但是我们要把它理解成准确的,你就不能照着语言的表面来理解,照语言的表面来理解的话,显然就不是说话人的本意了。
我们读佛经也是一样,怎样领会文字里头的内涵就很重要。维摩诘居士成就很高,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居士维摩诘,释迦牟尼佛的很多弟子都很不敢同维摩诘居士接触,为什么呢?因为维摩诘居士的道法更高,比这些比丘都高,常常会被他问得没有话说。有一天,一个比丘遇到维摩诘居士,就问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到这里、来见佛陀?维摩诘居士说,我从道场来。比丘说:哎!你是居士怎么有道场,出家人才有道场,居士怎么会有道场?维摩诘居士说:直心是道场。维摩诘居士他说的是直心,这就是一种境界了,他认为直心就是道场,心直了。当然直心也不是说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我们内心没有谗曲,我们内心有谗曲、内心有弯曲,有很多弯弯曲曲、拐弯抹角,就是不好的。通常的人常会粉饰自己,担心自己真实的想法被人家知道。这样的话,他讲话就是绕来绕去的,让人家听不明白,甚至产生误解,都是有的。而我们学佛法的人,就要很擅长、很容易把我们自己的意思表达得让人家能很清楚了解我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很关键的。现在的高科技产品,越是现代化的越简单,例如傻瓜照相机,傻瓜都可以照,按一下就可以了,不会让人误会。如果弄得很复杂的话,别人用不了,不知道怎么开怎么关,它的用处就不大。这些就是搞设计的人、发明的人、制造的人已经考虑到了怎样去普及,让大家都能够使用这些产品。我们学佛法的人也是一样,就是我们讲的佛法,怎样让更多的人能够非常容易领会、容易接受,我们都要去考虑,并且我们讲出来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佛法。我们的本意就是要弘法,就是让大家来接受,就是这样一种用意,一种用心,这些佛法让我们自己在用功的过程当中有收获、有用处,所以也希望能够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得到这样一种利益,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佛陀的智慧慈悲光明。今天就讲这么多。
[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五]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五
一、觉观喜乐自心求•四无量心善护念
我们谈到粗分别心、细分别心,觉跟观的问题。觉,觉察,比如我们在走路,在吃饭、穿衣服、休息、苦恼、快乐等等,自己会觉察到,就是自己特地去注意,注意自己在做什么。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行为的时候,我们身心就会有反应。比如我们高兴的时候,身心就愉悦了,我们苦恼的时候、忧愁的时候,想不开,那我们的表情肯定就是不好。
那么前面就是“觉”的过程,后面就是“观”的过程。就是欢喜的境界、快乐的境界,身心舒畅、没有障碍;逆境不顺心、不如意,就有障碍。有障碍,我们的身心就出问题。所以,修定、坐禅、打坐,这样就是在觉跟观方面去用功,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人就会欢喜、就会快乐。
欢喜快乐,比如我们在这边念经、闻法,非常相应、非常欢喜,也会产生现法乐,产生快乐。快乐是因为我们用功,跟佛法相应得到的,烦恼远离得到的,内心寂静得到的。常常听说离苦得乐,得到快乐,那么快乐怎么得到?就这样得到了,不是说我们要去追求快乐。
快乐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它是人内心的一种觉受,苦乐忧喜舍,它在外面去追求怎么能够追求得到呢?我们以什么心情来追求快乐?如果我们已经有了快乐的心情,那么你不需要再去追求,你已经有了。如果我们以苦恼的心情怎么能够追求到快乐的境界呢?这也讲不通,也不切合实际。这个快乐就跟佛法相应得到了,内心专注得到了。
智者大师写了一本《释禅波罗密》,这里面也专门谈到觉观喜乐,最后要达到一心,就是喜乐的情绪、觉受慢慢也很淡了,没有了,完全一种平等的心态,舍念清净。
四地之禅: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到无色界、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就更高了。所以,我们要获得快乐不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他求不到了,自心中求。
你在佛堂,来拜佛的时候,你的座位被人家占了;你来听课的时候,你的经本被人家拿走了,那你就起烦恼了,“这个位子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坐在这里?这本来就是我的经本,你怎么把我的拿走?”这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安立了:这个位子是我的,那么你不能坐;这个本子是我的本子,那你不能用。但是另外一个人呢,他来的时候觉得,这个位子空的,我可以在这里坐。这经本没有人用,我拿来用用,看一看。那你很难说谁错谁对。他看到佛堂坐满了,只有这个位是空的,当然我可以坐在这里。那么你这种嗔心,而且这种内心的不愉悦就是因为这样的境界引起的,你的位子,你的本子被人家占了、拿走产生的。不管是谁拿了你的本子,不管是谁占了你的位子,他都会起烦恼,他不管是什么人,认识的,不认识的。
在我们内在当中,就会有一种自我的保护的意识:就是我自己需要的东西,别人不能侵犯;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能来影响来妨碍,如果影响妨碍,我们内心就会烦恼。那么觉察到了之后怎么办呢?
比如说,别人占了你的位子,那么你就观了,我这个位子有必要让给他吗?如果让给他,那我站在后头去,或者我没地方坐,就得站在那里;如果说不让给他,可以好好给他商量,说这个是我的位子。但你可能觉得,“哎呀,人家坐在那里,又不好意思让人家起来”,但是你又不愿意让给他,那你常常会这样子……是不是?其实内心常常会自我矛盾。这个时候你怎么观就很关键。你用智慧来观,你用利他的心来观,还是以自利的心来观就很关键。
如果我们是利人的心,利他的心,那都好说。那反过来那就不好说了。每个人他都有一种自我意识,那这个就需要去观。我们观错了,就会有很多后患引发出来。我们观对了,我们前面已经觉察到,那我们内心可以转化,这种境界产生,我们赶紧要调心,赶紧要想办法,这样的话就会很好。
就比如我们昨天没有电,我们的同学马上就去买发电机,这很好,以后我们没有电了马上就可以启动。如果我们不去考虑这个问题,没有电了,我们课都讲不了,暖气都烧不了。昨天我就很担心因为一个晚上没有电,这锅炉又烧不了,暖气片都冻了,那就是很麻烦的事情,这几天下去都会很麻烦,还好后来又有电了。
很多事情会有一种连锁的反应,只要我们没有观察到,下面的问题是不断的。那我们去观的时候,还要以智慧、要以欢喜的心、以平等的心、以快乐的心情,四无量心去观,这是大乘佛法所强调,要逐步逐步去培养。培养起来之后怎么办呢?还要善护念之。如果我们不善护念之,这个念头过去了,我们的心力马上又会低沉。因为你遇到境界的时候,内心很高昂,境界一去,就会形成落差。
二、身心堪能奢摩他•依法降伏烦恼心
1、身心践法云何住•广大承担堪能心
那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究竟要以一种什么心情和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自己的未来?我觉得,我们要以整个的生命、整个的身心去做同佛法相应的事情,去做同自己根器相应的事情。如果我们好高骛远又不切合实际,如果去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也做不好。
如果我们没有全心全意、用所有的精力、用整个生命来实践佛法,那不可能会有很大的结果,更不可能说会有很好的结局了。
《金刚经》里头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我们菩提心发起来了,怎么住呢?怎么能够持续下去呢?持续不了,就会起烦恼。起烦恼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来降伏呢?这就是修心、就是修行的过程,不断要来降伏我们自己的烦恼心。烦恼是非常多的,不计其数的,时时刻刻都要很注意,很用心来降伏。不然的话,我们的菩提心、我们的善心、我们的寂静都没有办法安住嘛,更没有办法持续,所以人的心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在《广论》里头,定学两种:一种共定,一种不共定。共定由奢摩他得堪能心,不共定,生起次第;慧学,是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不共慧学,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都有共跟不共。慧学已经是止观双运的毗钵舍那。定学,奢摩他。奢摩他让我们内心有堪能性,有堪能心,堪能就是内心有力量,有承担心。有这种承担心、有这种力量,慢慢慢慢,我们的智慧才能够开,才会内心当中对佛法的种种的境界,种种的功德,才能够承载。那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子的一种堪能心、广大心、菩提心、大悲心,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怎么来接受呐?接受不了,负荷太重。我们事情做多了,修行修好了,资粮累积多了,当然我们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功德越来越得到生长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堪能心,我们很容易就会觉得,我们自己修得不错了,比别人好很多很多了。这样下去就不容易再进步,就是自己本来还有很大的潜能,但是我们一旦这样子作意的话,就会出问题。我们的潜能就发挥不了,我们的作意就把自己局限住。
2、时长时短从心观•作意对治法修心
虚云老和尚,禅宗的祖师,天天打坐,打坐很有功夫。他一打坐,不像我们,半个小时,十几二十分钟,他一坐就是几天、半个月、十几天。那么他坐十几天出来的时候,就好像几分钟一样,感觉时间非常短。
有一年过年的时候,他在小庙里头,一边煮了芋头,一边在打坐。有一个客人到茅棚来看他,向他拜年,他看到虚云老和尚在那边打坐,就知道老和尚已经入定了。这个朋友就拿一把引罄,在他的耳朵旁边敲一敲,敲三下,虚云老和尚就出定了。出定后,虚云老和尚说,“你们来了刚好,我们过年,现在锅里面有芋头,拿出来大家一起吃。”但他去看的时候,所有的芋头毛都长得非常长了。实际上虚云老和尚入定已经二十几天了,但是他感觉似乎就是几分钟,似乎芋头刚刚下锅一样。
这个就是有禅定的人,他内心专注,所以时间就快。极乐世界一天,那我们娑婆世界一劫了,天人也是一样。我们人间,你对做一件事情非常有兴趣,它就非常快。你跟一个朋友喜欢谈话,谈一谈,谈了半天,也觉得很快就过去了。你不愿意跟他说话的人,你就很难受,你跟他讲三句五句,都觉得很多,讲不下去,就不愿意多呆。这些都是我们人的心、人的念头在起作用。
那么为什么我们人会有这样子一些奇奇怪怪的念头?那么有些念头我们明明知道是不对的,要不得的,应该要改进的,但是就不容易改,很难改,那怎么办呢?就需要靠佛法。没有用佛法,对治不了,所以需要修行。
三、大乘成就赖尊重•恭敬承事唯法求
1、菩萨行道依尊重•外缘知识破慢执
《华严经》里头说:“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
就是我们修行、修心,法师们对我们的教授教诫非常重要。善知识的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为什么呢?佛菩萨看到我们、知道我们能够如理如法依止善知识学佛法,心正欢喜。对“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为什么呢?善知识告诉我们的佛法,我们能够安住无违,也就是能够照着去做,佛法就起功用了,佛法就起了妙用,当然慢慢慢慢就接近一切智,就逐步逐步在佛法的道路上走。
“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就是我们听到佛法的时候,不产生怀疑,有信心,这样子的话,我们的功德,我们对佛法的成就近于诸善知识,前面是近一切智。“近于诸善知识”,就是所有的善知识。“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对一位善知识言教无疑的话,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为什么呢?诸善知识其目的也是引导我们对佛法、对佛陀的言教,产生信心,产生正解。我们对于一位法师的开示的佛法能够不产生怀疑,就表明我们对佛法已经建立了信心。
“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我们要去作意不舍,这个也是很关键的。那我们能不能?有没有呢?会不会去作意不舍善知识呢?今天我们觉得这里讲的好,听得高兴。过几天我们自己起烦恼,觉得再换一个地方去听一听,这里讲的也很好;再换一个地方听一听呢,那里也讲的不错。
实际上,无论出家的法师也好,我们在家的居士也好,你在一生一世当中,能够真正亲近依止到善知识是很少的。无论我们北方的也好,南方的也好,出家众也好,在家众也好,好多是一种名义上头的,名义上说“我要亲近善知识,我要依止善知识,要对善知识所有的教授教诫无违,”这说说好听而已。就有如我们每天发四宏誓愿一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顺口溜的嘛。那实际上面你要度几个呢?屈指可数的,可能一个都没度。你一生能够度几个?不容易度的事情。你要度他,他不让你度,这是不容易的事情。怎么去度呢?
所以在经论当中,为什么那么强调呢?因为实际上面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所以他才要强调说依止善知识。因为没有外在的善知识作为我们修行所依止的对象,就很不容易修。“内缘暇满,外缘知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慢心不能降伏,我们的我相不能得到破斥,就是我们内在当中对佛法的理解的那种执着去不掉,所以它必须靠外在更强的力量,才有办法把我们内心当中的我执、法执去掉。
2、种因结缘寻师长•至心求法忏前愆
那么我们又怎么样能够亲近依止善知识来成办所有佛法的义利呢?那么这也就是究竟成就与否的关键。
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修了有成就,他有些人为什么修了慢慢就修不下去,他绝非偶然的,也是不会说无缘无故的。不会无缘无故我们这些人就坐在这里,那不可能的事情。两年前、三年前,我们都是很难想象,这个房子还没有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之后我们会坐在这里,这都是有很多的因缘在里头。这种因缘它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所以才会有今天。反过来说,我们以后会有很大的成就,那我们今天就要种因,今天就要结缘、广结善缘,那我们的明天未来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跟成就。
但是我们常常会想,我们要去找一位大法师专门跟他修行,时刻不离,这是不切合实际的事情。如果一位大法师,他下面的弟子非常多,几百几千几万。你去了,他在外面的把门的侍者都不让你进,那肯定的,他侍者好几个都不让你进,他要休息,法师要休息,也没有时间,客人很多,他根本不理睬你。这不可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不要说什么大法师,你们要来找我的话,我这个时间都不够,都接待是不可能的事情,进来的话会影响到很多很多我的工作,要做的事情做不了。到一定的时候,他是根据上面的人来取舍的,不是根据我们来取舍的。这是很难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要不断这样来作意,不断来造这种业,不断来种这种因,那么慢慢慢慢才会感果。
“善者我师,不善者吾资”,你顺境的话,就是我的老师;不顺境,逆境就是自己积资粮的机会。那如果说我们心里觉得这世间上面没有什么人能够当我的老师,有条件当我老师的人他又不肯来教我,这样子自然而然就成独觉了。因为你安立了这样的一个宗:能够教你的人也不可能来教你,不配教你的人,不够教你的人,这种人你也不会跟他学。最后,就只有自己学。就是自己立了一个错误的宗。那如果每个人都这样作意的话,那佛教岂不完啦?这和你在学校里面上课一样,你觉得这老师都不行,还怎么上课呢,怎么学习呢,成绩怎么能好,最后怎么能够毕业呢?那不可能的事情。
这只能不断来创造这些因缘,你真正有这种求法的心,那就是不同,那就也许你能够遇得到。就是把求法的心、学法的心、闻法的心,作为我们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慧可大师断臂求法,他为什么要断臂呢?他表示诚心。当然我们现在人不能去学了,这样就麻烦了,马上要送医院去。
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没有真正觉得这个佛法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我们一生当中以佛法作为我们要成就的目标、目的。这就是一开始、从小就要去培养,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要去培养。那我们岁数大了,本身就是打了很大的折扣。我们成年人,本身已经定型了,木已成舟,已经就这模样了,再改的话,也很难大改,只能小改,大改都很难。岁数小就很容易了,他很多的习性还没有形成,性格、心智都没有形成,熏习就比较容易。那我们岁数大了,本身要把脑筋当中的那些垃圾清理掉,你都要花多少年的时间都清不掉,并且要下很大的工夫。
这污垢太深重,去不掉。他执著太严重,很不容易的,就是要想改,也很难改,它形成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只有忏悔,忏悔业障。如果我们没有忏悔的心,那这种业障不仅去不掉,还会越来越严重。那越来越严重时候,就会成为垢器了。你垢器的话,佛法的甘露就装不进去,装进去的也变成毒药,也不能吃,也不能用。
3、恭敬依止善加行•亲近承事重意乐
所以我们怎么样子来学佛法?那么这些在经论当中,本身都是有非常清楚明了的要求的。
《不可思议秘密经》当中有谈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闻善法故成善意乐,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缘,造作善业,转趣善行。能令善友,爱乐欢喜。由是不作恶业,作纯善故,能令自他不起忧恼。由能随顺护自他故,能满无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恶道诸有情类。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这里边讲得也非常的清楚。“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这些都是我们学佛法所应该要具有的心情:恭敬心、依止心、亲近承事心,对善知识应该有的这些心理。
我们透过对法师的恭敬、依止、亲近、承事,来表明我们对佛法的重视,来说明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对佛菩萨的一种祈求。如果这样做的话,因为都是善法,所以它就成了善的意乐,通过依止亲近善知识来培养自己善法的意乐。因为你有意乐,才会去依止、亲近、承事;因为你依止、亲近、承事,所以就成了自己善法的加行。因为有了这种加行,久而久之就会成善业,就造了善业,善的行为。那因为我们有善业,有善行,就会令善友,令我们的同行爱乐欢喜。因为我们造的都是纯粹善业,对别人也不会起忧恼,不会损伤,并且对其它类的有情、对恶道的有情还能够利益,给它讲佛法。“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菩萨都要如此,就是菩萨通过这样子来圆满佛果。
我们建立尊师重道的心,建立依止亲近承事善知识的心,不是说外在哪一个法师他需要我们去恭敬、依止、承事,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一个法师下面几百几千弟子每天都是恭敬、依止、亲近、承事,那还了得,那就路都走不开,那都搞得佛教不正常了。
它这个是告诉我们修行用心的一种法门,而不是外面做一些形式了,如果说你作一个样子的话,那就很不好。所以我们要去理解它的意思,就是我们需要有形式的时候,有形式。它不需要有形式的时候,它更多的是在我们人的一种意乐。
就像我们拜佛一样,我们拜佛,它有时间段,什么时间来拜佛,有共修有自修。那你如果一整天拜佛,当然也可以。如果每一个人一整天都来拜佛的话,那你什么也不要管了,是不是?人家客人来了怎么办,居士来怎么办?要不要接待等等,都一一会有很多的问题。
四、对境修心点滴处•行住缘法念起时
1、日常生活勤用心•善言善行利有情
其实,我们不仅仅对学法的善知识,缺乏这种心,恭敬依止亲近承事的心,我们对佛菩萨也是一样缺乏恭敬心、信心、虔诚的心。我们不仅对佛菩萨,甚至对我们自己家里边的父母、弟兄姐妹,学校里面的老师,单位里面的上司,我们都很难有一种恭敬心,都是非常缺乏的,更不要说对一般的朋友啦,对跟我们平起平坐的人,对跟我们了不相干的人。你说,“你跟我一点关系没有,我为什么要去恭敬你呢?”不会有,不会说去恭敬的。在一个单位当中,能够相安无事已经很了不起了,你说“我为什么去恭敬呢?”那你去恭敬他不很好吗?你去恭敬他,他也恭敬你,这个关系就很好啊,是不是?你对别人尊重,别人肯定高兴,别人高兴,那你肯定也有好处。你为什么要让别人不高兴?你不恭敬、不尊重对方,对方就不高兴。你对别人善言善行,恭敬别人,尊重别人,你也不要花成本,是不是?说两句好话也不要花成本。那你就是因为有烦恼,你好话讲不出来,你只有讲粗话,只有讲损恼有情的话,你利乐有情的话讲不出来,是不是?所以它需要去串习啦。
现在我们听佛法的时候,你说“我可以讲利乐有情的话,”那实际上你下课了,你自己就讲,“哎呀,我得回去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回去还要写日记,回去还要洗衣服,”你要洗衣服,你怎么去管别人的事情?你就不会管的,是不是?遇到谁,你也不会跟人家打招呼,别人给你打招呼,你也不理,因为你自己要办你自己的事情去。所以不学佛法的人,他常常都缘着自己的,缘着自己就会有很多的痛苦,痛苦的来源都是这样。那如果我们花一点心思去考虑别人,就不一样,角度就不一样。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儒家谈到物我同根,道家谈到天人合一,佛家谈到最后生佛平等,众生跟佛都平等,心佛即众生,自身无差别,非常高的一种境界。但是我们在众生的份上就不好讲这个话,在理性上面是平等的,在事项上面,众生就是众生,佛就是佛,佛,他不受苦,你众生要受苦,众生要轮回,佛已经解脱了生死,已经不要在轮回当中。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可以用心的。
2、行住坐卧皆佛法•起心动念修自心
打坐打得很高兴,念经念得很有收获,禅悦为食。禅悦能不能当饭吃呢?它跟我们吃饭是不同的,但是也是一种食啊。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段食什么意思呢?比如吃的馒头、面包啊、面条啊、水果啊,这些以香味触这三法为体性,欲界的众生才有,需要段食、粗食、这些粗粮。触食什么意思呢?接触的触,接触的触它也是人的一种心所,那么这种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一种快乐,叫你身心快乐,身心愉悦,它一样的能够滋养、滋长我们的色身。思食什么意思呢?思考的思,思维的思。那么思考、思维,常常跟我们说的造业也有关系。也就是比如你坐在这边思维,思维佛法,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一天两天都非常高兴,可能吃饭,睡觉都忘记掉,喝水都忘记掉,也有可能,但这种人比较少,也有这样的人,他可以不用去吃饭,可以当饭吃。
社会上面有些人打游戏机可以当饭吃,他一直打,他都不用回家。上次看一个报纸:重庆的一个中学生,他打了七天七夜,最后那个游戏机的老板都怕了,得赶紧回家,不能再打,打了要出人命。那个小孩呢已不知道回家,他家在哪里不知道,怎么走搞不清楚。然后怎么办,他报110报警,110给他送他到家里。他完全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进入到一个虚假世界里头,这个是很典型的思食,他整个的思想都投入在那里。这就是因为人不成熟,他反而还更容易专注,小孩更容易专注。很少说大人打游戏机打到七天,也有着迷的,但不会那么着迷,打一打不打了。他小孩你十几岁的人他就不管,他忘记掉了,非常投入。
那么第四种,识食,第八阿赖耶识,就是我们人的内心平静,内心专注,心理状态比较好,睡眠也好、饮食也好,他可以减少。那如果我们这种工夫不够的话,那我们就要靠段食,就要靠这些营养来辅助。所以我们人的色身的延续下去,它不仅仅依靠吃饭,它其他的因素也有关系,触食,思食,识食。所以我们喝水的时候,我们过堂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观想呢?食存五观呢?我们供一杯水的时候,也要观想。那观想的时候,四种食都有了,触食,思食,识食都有。你用心,那么它有识食;你在作意,有思食;那么你手上拿的钵,或者拿的甘露瓶,它有触食;那本身它就是食物,段食。这样你喝的水,你吃下去的东西,它的营养至少是四倍,是不是?这是肯定的。
在厨房里面做饭的人,炒菜的人,你自己炒的,吃起来味道特别好,是不是?特别喜欢吃。因为你一直在那边作意,一直在那边接触、用心,当然就符合自己的口味。那么你拿给别人吃,这个人如果想吃的时候,你做得再难吃,他也觉得好吃;他不想吃的时候,你做得再好吃,他也不吃,是不是?
这跟吃饭的人的这种作意又有很大的关系,他不仅仅在这个饮食的本身,也就是我们吃饭的人那个时候的心情,那个时候的接触、思考,那个时候人内心的状态,都是有关系的。
你吃饭的时候你如果不作意,“说我今天肚子饿了?还是饱的?今天要不要吃?吃多少?”你搞不清楚,没有定论,那当然你就吃不下去。你觉得,我最近早晨要吃多少,中午要吃多少,晚上要不要用药食,饮食知食量嘛,什么时间吃,吃多少,那时间到了,你自然而然就会想吃。它有固定的,我们一天要吃多少。那如果我们自己很随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不知道什么时候休息,生活没有规律,吃了没有吃也搞不清楚,吃多少也搞不清楚,当然我们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吃饭、穿衣、迎来送去、扫地、倒茶,都能够体会佛法。
经典当中常常看到“着衣持钵,入舍卫国托钵去”,常常也会描述这些场景,佛弟子们,大比丘们拿着钵,自己披着袈裟了,到了什么地方去托钵,我们觉得这些似乎很琐碎一样,但是这些恰恰就是佛法生活化的一种表现嘛。
甚至你看经典当中《律藏》里面,“偏袒右肩”它里边也有介绍,合掌它也介绍,就是要描述那种场景了。那种场景,那个时候的佛弟子、比丘们的一种状态。
因为你去托钵,你去乞食,很多人看到出家人,就能够种善根。托钵乞食的时候,能够接触到社会上面种种的境界,遇到很多的事情,想不到的事情、看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遇到、也可能看到等等。这些就是现实生活当中,作为我们出家人,或者作为我们居士们如何来面对生活的一种能力。
所以我们看那些戒律,看佛在世时,佛陀也好,佛弟子他们的生活也好、用功也好,都是活生生的,“洗脚”经论里面也有,“濯足”,洗脚,都是非常的具体,不是说非常抽象。这些对我们都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什么佛经结集的时候也要把这些一起记载下来,一起的流通结到佛经当中去?都是有很深的用意。
如果我们学佛法,学来学去,我们的念头不能得到改变,我们的观念不能得到改变,那麻烦就很大了。佛法本身就是要纠正自己的观念。观念怎么纠正呢?就是在举心动念处,在我们心念还没有起的时候,来改变,你起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事已至此,就没有办法。
那么你这个念头没有生起,可以让你生别的念头,让你生菩提心,让你生慈悲心,让你生包容心,那么你这种心一生起来,他别的心就起不来了,你的观念就改变了。
所以我们坐禅也好,念佛也好,《金刚经》也好,《楞伽经》也好,《六祖坛经》也好,《楞严经》也好,《十六观经》也好,以及天台的种种禅观也好,都是要来告诉我们把握好我们的念头,让我们的起心动念符合佛法。
[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六]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六
“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众生跟佛平等,同诸佛都平等,都能够生佛法。那我们怎么样来观想众生和诸佛都能够启发我们的佛法?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看到一个人,打比方讲,在寺院里头,看到一个陌生的人,那个时候,我们会怎么作意呢?我们看到一个人,有时候,看到就等于没有看到一样。为什么会看到跟没有看到一样?他认为,在庙里头,公共场所,你也可以来,我也可以来,没有必要去管你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去了解。那么你如果有去作意的话,情况又不同了。那么你是怎么作意、怎么分别呢?关系就很大。跟你的心意识、心业力,就会有很大的关系了。
你一眼看到一个人,是什么反应呢?你也可能的反应:是个老人呢,还是一个小孩呢?是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这个人长得庄严不庄严呢?这个人态度对我好不好呢?对方会不会理睬我?也就是你去反应的时候,常常都是当下自己的感受、感觉联系在一起。那么你对对方,觉得这个人,我的感觉还不错,那你就愿意给他打个招呼,而且关心他一下。如果说你一见到他就不想看到,就想远离,那你根本不会去管他。也就是你作意的时候已经在分别了,在比较。那么在分别比较的整个过程当中,是否如理?是否如法?如果不是如理如法的话,这样的观察的过程或行为就会同对方产生障碍,就会产生问题。
我们修行的话,为什么有情与诸佛都能够生佛法?为什么要自他相换?我们如果换一个心态来看待,来观察,情况就不同。你会觉得他是一个人,他怎么会在这里走来走去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家里有什么问题呀?或者说他精神上面有什么问题啊,有什么病啊,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那么这样,他就会看到这种情景的时候,当下就会这样子去反应。他不会反应说,他是一个什么人,他先这样子反应。那么你就会去问他,怎么回事啊?这么晚还在这里,什么原因啊?他肯定会以这样子的一个出发点为主。
那么有些人的反应,他可能又是另外的一种情形:这个人很陌生,来到寺庙里边,是不是要来做什么坏事?是不是一个骗子?那么你这样的话,就会有这样的作意了,就会照着自己这样的作意一直去推理,就会觉得对方可能是一个骗子。那你在跟他谈话的整个过程当中内心会围绕着自己这样子一个安立的限制的宗旨,你对他肯定就不会和颜悦色、客气到哪里去。那个时候对方恰恰也会有一些问题,肯定会有一定的原因。那么你问得不善巧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引发很多问题出来,对方肯定也不会客气,那这样说来说去的话,就会引起矛盾、引起争执。
我们通常的情况下,去观察一个人,了解一个人,面对一个境界,都要去寻找一个答案:怎么回事?为什么?有时候这个答案,这个为什么,你就找不出来,它也没有什么为什么。比如说我们到庙里边来共修,来听开示,他忽然间被你碰到,在庙门口被你碰到,那你说为什么?他就是被你碰到了,就是有这样子的因缘,他也没有说,你见到他,或者他见到你,是为了什么,没有为什么,就是碰巧碰到,一种缘份,他没有其他的目的。但是我们总是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今天在这里能够见到你?你今天为什么要来这里?你到底怎么想的?心里怎么想的,说说看,你对我什么态度什么看法?对我好不好?他总是内心当中要去寻求一个对方对自己评判、肯定的答案,到底对方对我怎么样。对方对我好,那你愿意跟他多接近;你内心当中觉得对方,对我不怎么样,那么我也对你不怎么样,那么这些都是非理作意,都是不如法的,都是需要我们去修改的地方。
我们所有的思想都是我们念力的反应。“念”什么意思呢?就是人记忆力了,铭记不忘。那么你脑筋当中记了什么东西,记多了,长时间延续下去,就成了你的思想。就是你天天念什么东西,那么如果我们一个人不是念佛念法念僧,那么我们心里念的东西都是妄想,都是分别、执着,都是一些染污的东西,佛法很难很难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形成念力,念则铭记不忘,然后它产生一种力量,产生我们的一种内心的状态。所以我们发生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对佛法缺乏最基本的念力,没有念力的话,自然而然,我们会以烦恼心去面对所缘境,那么你所缘境越专注,越明确,那么对方越容易出问题。因为本身我们以一个分别的心、烦恼的心,去缘对方,去观待对方,去作观,那么因为我们许许多多的非理的分别,所以所得出的很多很多的答案是不对头的。
那么我们如果要成佛,必须要靠有情。为什么要靠有情呢?因为在有情份上才能修六度。我们遇到一个人,花一点时间打一个招呼,问候一下,就是布施。然后我们给他谈话,符合佛法,符合戒律的要求,那就是持戒。对方如果对我们态度不好,我们如果能够忍受——忍辱。我们有耐心,我们有慈悲心,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就是精进、禅定。我们能够很善巧分别地来面对对方的问题,来帮助解决对方存在的困难,以及心理上面种种的负担,就是智慧。所以,修佛法需要在具体的人跟事上面去用功、去观察、去作意。
那二乘,声闻果,因为不能广行利他,他本身就没有这样子的发心,没有对无上的正等正觉,对佛果发心,也就是,二乘所发的心就是成阿罗汉,他没有发心说我要成佛、我能成佛。那大乘呢,他所发的心,自己能够成佛,自己要成佛。那如果我们发了心,自己能够成佛,内心的动力就很强,就会一直去努力,因为能够做到,只是不是今天做到,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多生多世的修行能够达到,内心当中先建立了一个这样子的宗旨,这就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常建立了一个错误的宗旨,会认为自己根基很差,条件这么差,怎么有可能会成佛?不相信,有怀疑,不相信自己能够成佛,当然,我们所有的对佛法的体认,以及佛法的实践过程当中就很难发生作用。因为我们所有的这一套的理论,以及我们的修心目地为了要成佛,才这么去用功。如果不是为了要修行,为了要成佛,大家也不会这么冷跑到这里来。又不是来凑热闹,也又不是来寻找什么,都是有一个最终的目的、究竟的目的,只有究竟的目的建立起来,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够持续、坚持下去,坚持戒定慧、坚持信仰、坚持佛法。如果内在的,自己能够成佛、要成佛的宗放弃了,自然而然,我们其他的行为,也会随之不能坚持,随之也会放弃。
你要面对佛菩萨,很不容易修,因为你只能修观想,观想佛菩萨是一个什么境界。但是你面对日常生活当中一个具体的人,就容易修。那么因为你在修法以前,我们已经认识到对方有种种的问题,贪欲、嗔恚、愚痴、我慢、怀疑等等,会造种种的恶业。这本身我们自己了解了,会知道凡夫众生,有这样种种的特点、规律。那么我们如果对佛法的这些规律,对人生的规律、对人性的种种的弱点,以及种种的问题,知道了,我们就会懂得怎么样子与人相处,怎么样去帮助人、去利益人。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是以一个佛法的标准,来对待对方,说:做人应该要怎么做,学佛应该要怎么学。那么对方他可能还没入门,还不是佛教徒呢,或者说他在学佛的过程当中,用心没有对路,用功没有用好,实际上依然还是许许多多的烦恼充斥内心。那么我们要以一个答案,要以一个标准来观待对方的话,那么对方的身语意行为,必将也不会符合我们自己内心的想象的佛法的标准。那么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就非常很容易说对方不如法,对方不是真心实意的学佛,等等,我们就会下这样的结论。
所以我们在寺庙里头,修行比较好修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为比较容易常常能够想起佛法,能够观想起佛法。这样的话,不容易造成我们自己同佛法的距离很遥远。但是我们要心心念念保持佛法,那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非常难非常难的事情。
释迦牟尼佛,大家都知道,修行成佛。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时候在无忧树下,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在菩提树下,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候在婆罗双树下,他都跟树有关系,所以佛教很注重环保。为什么会跟树有关系呢?树呢,它有树根。“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那么你一棵树,要想枝繁叶茂,这个根就是很重要,根深蒂固。所以,无贪无嗔无痴,名为三善根。没有三种毛病,贪嗔痴的毛病,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反过来说,我们很多善法生不起来,就是因为贪嗔痴。以前我在家的时候,很小,十岁八岁,常常家里边有人念经。有的居士到我们家里念经、做功课,会听到一句话。他们在交谈的过程当中,一个居士问另外一个:“你最近修行修得怎么样?”他就会说修得不好,贪嗔痴,所有的就贪嗔痴。后来想想,也就非常有智慧。因为我们比较有文化的人,他不会这样说自己是贪嗔痴;没有文化的人会说贪嗔痴,那贪嗔痴它都概括了,把所有问题都包括进去了。那我们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他不会那么真切地去认知到,自己的贪嗔痴有多么严重,不知道。当然,乡下的这些老居士们,他们也未必知道,贪嗔痴的具体的形象是什么。他认为是贪嗔痴嘛,总之没有贪心就可以了,没有贪别人的东西,没有贪欲的念头;嗔心总是不发脾气,对人态度好一点;愚痴就是事情想不开,想不清楚,他可能理解就是很简单。但是恰恰就是这些很简单的,就是人内心的一些形象、心相。他说我还是有些脾气的,还是有些不好的念头,还是有无明,所以就是贪嗔痴,那么他这种的力量就很强,他就认为我们自己有贪嗔痴。那么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有贪嗔痴,但是不会认为有贪嗔痴,那么这个就麻烦,就比较大,就不会想去对治我们内在的贪嗔痴的问题。所以,修行就是要转变我们的心意。那么心意当中的问题,贪嗔痴就是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去面对。如果自他相换的话,贪嗔痴的烦恼就比较容易对治。
刚才我谈到傍晚的时候我们在庙里头遇到一个人,那如果是换过来说,如果我是对方的话那怎么办,他肯定到这里来要寻求帮助,那么这个陌生人希望,我们寺里边的人,如何来帮助他,这是肯定的。哪怕你跟他讲话,对他也是一个帮助;你给他安慰,对他也是一个帮助;肚子饿了,把他带到云水堂去吃饭,那也是一个帮助;他晚上没有地方睡觉,你安排给他一个位置给他睡,也是一个帮助,等等,那个时候我们的作意又是一回事。那么有些人,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人,会觉得这个人我要去了解了解,到底对我们这个寺庙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这个人对寺庙会有好的影响,那可以让他住下来;如果来历不明,会有不好的影响,那么要请他走。但是呢,我们这样子的一个结论,也就看眼前的,我们不能放得长久。比如我们庙里边,沙弥也好,我们的净人也好,他岁数很小,岁数小的时候他有时候很淘气,那你这样淘气你回去吧,不要在这里呆了,那你也不能下这样一个结论。他今天淘气,明天就好了,他后天就很修行,他可能就比我们大人还修行。你是怎么来看待的,根据什么标准来评判呢?就是你有没有潜力呢,有没有未来呢,未来能不能越来越好,这都是会有关系的。那你如果只是根据此时此刻来判断,根据这一个礼拜来判断,根据一年来判断,根据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根据一生一世、根据多生多世,这个判断的时间的长短也会有关系的。就我们的判断是以怎么样子的一个范围,这跟我们的结论都有很大关系,对自己对对方也有关。
在社会上面做事情也是一样,你要去寻求合作的伙伴,觉得对方很可信,有潜力,那么你就愿意跟他合作,最后事业做成功。那么你的判断错误,觉得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谈的很好,最后为什么会搞成不欢而散,因为你当时没有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你如果说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的时候,你就会提早做准备,应该怎么样子同对方相处,应该怎么做。
反过来说,你要跟对方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关系也很大。和合嘛,一合相。那么你如果合作不来,和合不来,那么你硬要和合硬要做,那么就把事情做到反面去,会有一个相反的结果得到。
所有一切的有为法都是无常。无常不是不好,就是因为无常,所以才能够改变,因为能够改变才能够越变越好,因为越变越好所以才能够成佛,无常的特点。那么关键的问题,我们怎么变呢?哪些要改变、哪些不要改变,变与不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那对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以一个非常固定的,并且非常有局限的观点,去看待对方以及对方的行为就是有限的,我们的认识就是有限的,有限的认识就不是佛法的标准。佛法是从无限生命来看待问题,是从人的初发心来看待问题,是从发心以后的行为来认识问题,并且也是非常注意这个行为的结果,都是很注意的。所以它不是很简单取舍于一点,说我们只要执取这一点就可以了,执取某一点是不对的,是不够的,就非常容易在这一点上面发生问题,成了我们致命的弱点。
刚才谈到,你在寺院当中遇到一个人,那么你可能说这对我有什么利弊,这对这个道场有什么利弊,这对佛教有什么利弊,这对对方有什么利弊,至少的话你会有这几个角度,当然还有更多的角度,更多的立场,那么你所得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那么这个人,可能你跟他谈的时候因为你的智慧不够,悲心不够,不容易去感化对方。反过来你去请一位法师,这个法师跟他谈,没有三分钟就可能把对方度化,他以后成庙里边的护法,都是有可能性的。所以不等于说,我们遇到的人事都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都能解决。有时候是解决不了的,但是自己解决不了,不等于别人也解决不了。我们可以请别人来解决,因为别人帮助你解决了问题,也就等于说你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我们常常的问题就是会试图靠我们的能力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多事情肯定解决不了,因为你没做过,你就不知道怎么做。你做得了这一件事情,很多很多的事情,你不能同时来做。但是你可以请别人来做,你可以安排别人去做,你可以鼓励别人去做,引发大家发心,事情也就做了,也就做好了。未必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都要跟自己联系在一起。这些观念,我们都是要常常去观察,去注意,佛法才能够入心,才能够把佛法学活,在日常生活当中才能够兑现。
依止善知识,很多人常常会说,我们非常缺乏长时间依止亲近善知识的机会,就是这种机会非常的缺乏,那么这是什么原因?不仅仅很多人会这么说,并且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会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我们缺乏亲近善知识的机会,我们会不会缺乏亲近佛菩萨的机会?也就是说佛菩萨我们也看不到,那我们怎么来礼敬呢?我们怎么来用功呢?就是靠观想的能力了,那并不等于说天天佛菩萨都要在面前了。我们对法师也是如此,我们一定要去树立这种信心,培养这种正确的依师学法的知见、正知见,这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信心有问题,即便是为我们说法的法师,依然会观过念怨,这是绝对的。因为我们佛法的信心没有树立起来,没有培养起来,内心不清净,有贪嗔痴,那么很容易在事物的表象上面来看问题。
就例如我刚才谈到的,到庙里面遇到一个人一样,我们很容易根据我们的情绪来判断,根据我们的分别心来判断,我们没有办法,如理如法来作意,没有办法,我们内心是一个菩提心,是一个佛法的标准来对待,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恰恰,我们要根据外缘,佛菩萨、众生、善知识的外缘,来启发自己的信心,来培养自己的善根,来建立正知见。我们内心当中对佛菩萨、善知识、众生,同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同自己生命的关联,这种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我要成佛,成佛需要众生,所以要自他相换,因为对众生才能够修六度,怎么修,需要善知识的引导,需要同行善友的帮助,也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这样一套基本逻辑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基本的逻辑概念没有建立起来,就不会有自己对佛法认知的思想。
那么有的一些思想呢,什么思想呢?就认为最好有什么办法我能够很快就成佛了,很快已经就功夫很好,会有一些异相、瑞相的出现,有一些奇异的功能,对不对?或者呢,佛菩萨能够给自己什么好处,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它不是佛法的思想。所有的佛法内在的逻辑就是这样一套规律,这是肯定的。意乐本身还没有坚固,并且意乐你都没有,内心没有这个意乐,怎样能够把这个意乐建立起来,就要花很长的时间了。意乐就是我们很乐意去做,很乐意去付出,我们成佛很乐意去成佛,我们很乐意去依师,就这种意乐,你要建立起来、培养起来,有这种意乐,然后要让这种意乐固定下来,不会变化,你这么去修的话,都很不简单,都不知要修多久,你才会有这种意乐。因为你没有这样一种意乐,我们行为的过程做得再好都是表面的好看,都没有用。因为你意乐不坚固,实际上都是内在的烦恼起作用,内在的烦恼起作用的话,它都是一些表面的文章。
世间上面,假的真的有时候很难分,假的你做得很像有时候变成真的,你真的,太真了,有时候人家觉得也是假的,所以搞不清楚真的假的,根据佛法的观点来讲,全是如梦幻泡影,都是假的,没有真的,真的也是假的,假的也是假的,空假中,假的也是空,见到诸法的实相,那我们的知见、就是见解了。那么这种见解的建立,很重要,见解跟我们的思想都有关联,那么人的思想跟人的记忆的能力也有关系,念力。念力跟你天天的熏习也有关系,所以为什么要闻思呢,你没有闻思的话,就没有念力了,没有念力的话,佛法都是断断续续的、支离破碎的,不能贯穿起来。经者径也,经者线也。径就是路径、途径、道路,所有的经典就是告诉我们修道的。经者线也,我们所有的珠宝、所有的鲜花,它是要拿一条线把它捆起来,才不会散失掉,这就是佛经的本意,佛法的本意。我们如果缺乏了这条线,缺乏了念力,所有佛法的珠宝就也不能贯穿了,就是一块一块的、支离破碎的、一片一片的,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念力,没有正闻熏习(44`40``),没有正知见。我们所有的知见是个人的知见,我执法执的知见,恰恰我执法执的这样子的一种见解是需要放弃的。我们在道场当中,遇到同行也好,法师也好,有时候修行、用功,常常会有一些很感动的画面、很感动的镜头。也许我们办法会,分享心得的时候讲一讲都哭起来了,非常感人。那么非常感人,也非常感谢,我们一讲起话每个人都感谢,感谢这个人、感谢那个人、感谢法师、感谢同行、感谢道场、感谢佛教,很感动。你很感动也好,你感谢也好你感人也好你感恩也好你不一定说你要依止、你要亲近,这是两回事情。讲这些他不一定说我要依止道场、依止法师,概念不同啊,不同的概念,他也不明白这样一个内涵。
过去有一个寺院、寺院里边有一位法师,他很有修行。忽然间晚上来了一个强盗,他来偷庙里面的东西。法师说,没关系,你要什么你自己拿,随你拿,那个强盗觉得很奇怪,这位法师是不是有什么功夫,我拿的时候到时候手都麻了。47:25然后这个强盗他东西拿完了,那个法师说:你还够不够?他说从来没遇到这样好的人。那个法师坐在那里干什么呢,他说你念观音菩萨,你要拿,你自己缺乏东西,你自己贫穷,你现在到庙里面拿东西也造了很多的业我正在为你修法、为你忏悔、为你回向,那他功夫都非常高。当然我们如果根据一般的逻辑也就很难理解,你说一个小偷到庙里面偷东西,你说随便拿,这个就是说你没有这样的一个境界,你如果有这种境界的话你做这就对的。你如果没有这种境界,那你说你来到庙里面来偷东西,来盗我三宝物,这还了得,后世你就下地狱。那么你这样作意的话,你可能不让他拿,当然也是对的,但不让他拿,他可能把你人都给你杀掉都有可能。所以我们怎么作意就是很重要的,很关键很关键。所以修行的人,你不能从一般的表象特征来看,这是看不出来的,你要看到人内心的世界,内心是一个什么世界。
《金刚经》里面讲:“须菩提,如我解佛所说意,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法没有定法。就是没有固定的你所认为的佛法是什么样子一个标准的答案。它是一个境界,所以不能用是什么、不是什么来衡量,来下结论。“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般若。”佛法到最高的境界,不需要说也不需要听,才是一个真正的般若,能所双亡。佛法要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内涵,你听的也是根据意思来听,根据佛法的内涵来听,听的人跟说的人这种境界能不能相应,就是能不能对机、能不能契理契机的一个关键。不然的话,我们说的人是一个境界,听的人是一个境界,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容易听错。就是你听的意思,不是说话的人、说法的人要说的意思。或者说,你说法的人,这种意思呢,对方领会不了,领会错了,领会偏了,领会不到位,会有曲解,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那么我们怎么样要把佛法说出来,让人家能够很准确地领会,反过来说我们要怎么样来领会,法师们为我们说出来的佛法,讲跟说的轨理就是很关键。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有可能我们讲得天花乱坠,对方不接受。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听的人会认为,你这讲的很多道理都是很空洞的,不切合实际的。他先建立了这样一个宗,他就不接受,不管你讲什么他都不接受。他内心当中已经做了这样子的加行,前行他已经做好了,每个人要来听法他都做了前行,你跟人家说话以前,你也做了前行,我要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给人家说。或者说对方怎样,因为你要跟他说话,你要听话,你肯定要去属意,属意就是作意,你已经作意了,你去作意的时候,对方的话你才能够听得进去,才能够听得懂对方在讲什么。那么你作意的时候你已经有了一个对对方认识的一个思想,一个观念已经就有了。这种观念很难以一句话来概括,比如说:你的妈妈对你很好,那么你问他:你妈妈对你怎么好?你很难讲啊,讲不清楚,你可能讲半天,也叙述不清楚。这个好不好啊,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境界,你两个朋友,两个朋友关系很好,你说这个朋友对我不好,这个朋友对我很好,那这个好,跟你的妈妈对你的好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一个法师对我很好,他的意思又不一样啊。比如说两个同行,互相切磋,对你很好,他的意思又不一样。
那么你很难辨别,世间上面的一个朋友,以及佛法当中的一个同参,以及我们跟他学佛法的一个法师,和我们父母,他对你关怀、对你帮助、对你有利益的,它是什么差别的,你就讲不清楚。你只能引一些别人说过的话,古人讲过的话,经论上面讲过的话来作为自己的答案,而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你内心当中的状态。你讲这个善知识能够引导我们由六道,增上生道走到成佛,这个全是大道理,他是一个公共的标准、公共的答案,对不对?实际上面的话他跟你没什么关系的,跟你此时此刻的内心的状态没有关系。那么这个是一个非常浮泛的一个答案,一个境界,那究竟这位法师对我学佛法有多大的帮助,有多大的利益,我们内心有没有呢?有没有作意?有没有加行?有没有意乐?刚才谈到,这些都还没有建立起来。
所以在道场当中,我们修行用功,都是要在这些境界上面去努力,所有的语言的叙述,都是有限的。《维摩诘经》当中,维摩诘居士,文殊菩萨,最高的境界都不用讲话,默然。我们戒律当中也是一样的,有作羯磨,大家默然,默然就表示通过,都不用说话。你看到一个非常有修行的人,他整天不说话。或者说我们整天不说话的人,我们会认为很有修行,话说多了人家就觉得你很散乱。但是,是不是我们话讲少了,那就等于说是一个默然的境界?默然跟少说话跟不会说话是不一样的。你不会说话,我不说话,那这种默然跟你这种境界的默然不同。默然他一切都很清楚,不需要去表达,因为很难把我们内心的世界讲清楚,所以他默然。默然他也不会做错,不会做错事,他做什么事情,他还是很清楚应该怎么去做,就是不在语言的本身,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们遇到顺境、遇到逆境,都是自己的习气。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顺境,符合自己的心意,遇到逆境,不符合自己的心意,都是自己的习气的反应,境界上面没有顺没有逆。它对不同的人,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逆境,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顺境。比如吃辣椒,会吃辣椒的人,越辣就越好吃,顺境。你不会吃,放一点你都受不了,不敢吃了,他就变成一个逆境了。你说这个辣椒到底是顺境还是逆境?它跟人的习性有关系,你认为它好就是顺境,认为它不好就是逆境。那修行它刚好就是要改变,顺境、逆境,最后呢,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我们修道的增上缘。而不是说对顺境去贪着,对逆境去远离,在这些境界上面去分别,这些都不是我们正确用心的一个方法。所以修行就是要修心,我们这心很重要。
过去净土宗的祖师讲“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我们内心迷惑、迷茫、内心非常混乱,就是因为散乱、分别心、执着、狂妄心,都是这样子,内心不能宁静、不能寂静、不能清净所引起的。如果我们心静如水,自然而然对所有的外境都了了分明。
所以我们在学佛法,就是要真正去体会、认识我们生命当中的佛法,让我们生命当中怎么样子拥有佛法,佛法怎么样子真正在自己生命当中能够体现、能够展现;般若智慧究竟是什么?不生不灭究竟是什么?空性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能够感受得到的,而不是很遥远的事情。这些要通过闻思修,通过净除自己的业障、培养信心、建立正确的知见,慢慢慢慢就会越来越得到显现。
[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七]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七
一、人我分别从心除•自他观待应念恩
1、五蕴和合惑业苦•自他对立烦恼生
在禅堂里头,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公案——“野狐禅”;所谓野狐禅就是坐禅坐错了,似是而非的禅。百丈禅师在世的时候,天天带领很多人坐禅、讲开示。那百丈禅师发现,每天讲开示的时候,就有一个老头天天也来参加。他不知道这个老头从哪里来,很多人也搞不清楚。有一天坐完禅之后,百丈禅师就让那个老头留下来。禅师就问他:“你是什么地方的人?”这个老头说:“我不是人,我是狐狸。““你怎么是狐狸呢?”他说:“我前辈子,五百世以前,就住在这里。”禅师问:“你住在这里这么久,什么原因呢?”他说,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也是一个出家的法师,天天讲经弘法。后来有一天,跟另外一个人在问答佛法的时候,讲错了一个字;一个什么字呢?那人问他:“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这位法师答:“不落因果,好像空了。”他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五百世做狐狸。这个老头说:“那么你救救我。”百丈禅师说:“可以”。然后,禅师就让这个老头问他:“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禅师回答:“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就是因果分明。这样子,这个老头就脱离了狐狸身,解脱了——就是有人去救它脱离了畜生道。
这个狐狸就是非人啊!我们常常听到人与非人,非人变成人,这样子一种情形。那我们对人的认识、对人的概念,是不是很准确?或者说会不会有问题?我们看到一位同修,他长得什么模样、叫什么名字,脑筋当中有这样的记忆、有这样的符号。那么为什么你能够记忆呢?为什么心里会有这种符号呢?为什么你会去记忆、会留下符号?就是因为有分别心——有我、有你、有他,有众生,有诸法的差别相。
“我”,应怎么定义呢?“常”、“一”、“主宰”、“补特伽罗”。我们常常会有一个“我”;那你说这个“我”是什么呢?它也不好讲——五蕴和合;但是也是在变化,每天的“我”都不同,每时每刻的“我”都不同。从你的投胎到最后的死亡,整个的过程都以“我”为代号。也就是这个“我”本身就是惑、业、苦汇聚的,可以说,用惑、业、苦更容易来表达“我”的概念。但是这个“我”字是世间上面大家常常听到的,从小到大,从生到死,都用这种名言来生活。人类世界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因为我、你、他的关系引起的。那么人的一个观念也是“我”,人的东西也是“我”,人的身体也是“我”。那对方也是如此了,对方有对方的认识,有对方的东西、物品,对方学习、生活、工作的环境——正报、依报种种的不同。每个人的“我”都不一样,正报、依报不同。也就是这个“我”字,可以用在每个人的头上。但在每个人的身上,它所代表的意义又不同。因为有“我”,就会有你、有他,就会有对待,就会有对立。因为有“我”,所以对一件事情,“我”就认为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学;也会考虑这个事情呢对方会怎么考虑、怎么想、怎么做,那对方的想法跟我们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有差距,就会苦恼。如果第二、三个人,第四个人,更多的人,更多的想法,更多的问题,我们就不能综合,不能处理,不好做。那怎么办呢?
世间上面做事的人,他就用行政的手段来管理——大家必须要按照“我”这样子的标准去做。要么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一个公司、一个单位,研究出一套制度、一套工作流程,大家按部就班做。社会上面的工作可以这么去做,但是你这么去做的过程当中,同样要费很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处理负责各工作的流程。
那么我们修道用功呢,它恰恰要把这种“我”放掉。世间是要强化这个“我”、自我的意识,非常担心别人把自己忽略,要想方设法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自己,这样就代表在世间上面有成就。佛法里头的成就恰恰相反。它要把诸法的对立面、诸法的差别相,从内心当中去克服。
世间上面的人,或者觉得佛法不好,或者不懂佛法,是因为内在的差别相太多、差距太大,那么他内心就没有这种能力去承载这么多人,承载这么多事,他受不了。所以事情稍微多一点,朋友稍微多几个,他就很不好处理,会很苦恼。总之,顾此失彼,不能做得圆满,做得满意。一天当中,他会花大量时间来关心照顾“我”、“你”、“他”种种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本来就存在的,你再用什么办法,它还是一样会有差异性的。一个单位本来就有男女老少,每一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知识能力等等都不同;整个社会更是如此,五花八门。
2、我执我见少希求•观功念恩善调教
随着我们这种思想在扩大、在持续,问题越积越多,障碍也越来越大,麻烦不断而来。这什么意思呢?在小的时候,你非常需要父母关心,因为你生活不能自理。吃的要靠父母拿给我们吃,穿衣服也需要父母帮助,走路也需要帮助。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你非常希望父母能够一直在身边,但实际上,现在的人很忙,不可能。所以你一生下来,父母就要请人照顾你;做父母的也要上班。那么你稍微长大一点,六七岁、十岁八岁,你就不喜欢父母来照顾了,觉得不自由,对不对?你要玩的时候,父母不让你去玩;你要买玩具的时候,父母不愿意给你买,或者给你买的很少。也就是,人一旦生活能够自理的时候,自己就会有很多观念产生。因为他内心当中,没有一个很强的需求说对方应该怎么来帮助自己,怎么对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反而,他内心远离的这种力量会越来越强。同时恰恰相反的是,小孩十岁、十几岁、二十岁,父母更会操心,觉得这十几岁的孩子最容易变坏;他们要管得更多,比对小孩子管得还多。那这个时候,小孩不愿意让父母管,父母就是喜欢去管,人的情绪就会产生问题。做小孩的,他就从心里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管理,是一个多余的事情;父母会认为说,我如果不来管的话,小孩以后会变坏。
当然,比较好的办法是要让他明白怎么做人,要去启发、要去引导,要让他明白父母所说话的意义、意思,让小孩子能够听得懂、能够接受,他才能改变。你如果强制去要求的话,那会走到反面去。那么学校里头也是一样,学校要管理、老师要管理,作为硬性的制度来要求的话,有些学生能够做到,有些学生他不愿意去做,不容易接受;每个人接受的能力程度不一样,就会引发问题。等进入社会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人的本性就是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干预太多、管理太多。更多情况下,有缺乏、有需要的时候,他会找人帮忙。这些东西要搬但你搬不动,那要请个人帮忙;这个东西坏掉了、你修不了,那么要找人来修;你没有饭吃,希望最好能够有一个人来给我煮饭,等等。他一旦有的时候,他就不求了。他没有的时候,他求,要来解决。他有的时候,他就没有这种希求。他希求心没有,他觉得我已经有了,他就没有希求。衣食住行,丰衣足食,他样样不缺,所以他觉得自己父母啊、自己家里面的弟兄姐妹不是很重要的;自然而然他这种心就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意识会越来越强。很多情况下,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恩德、对我们的恩情,很难去体察出来、很难感受得到。那怎么办呢?就需要去启发、不断去启发,然后慢慢慢慢才能够感受到对方的重要性、对方存在的意义、对方对我们的帮助、对方对我们有恩有德。
我们不容易感受到别人对自己有恩德、有作用,当然不会去感激对方,也不会去感恩,也不会去报恩,会认为我们的成绩是靠自己努力出来的,不是别人来成就的。我们的成就,自己的努力只是一方面罢了;如果家里父母没有培养,学校里边老师没有教育,社会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我们怎么能够成就?!所以我们的成就需要很多的因缘、很多的条件;这些因缘条件都是不可缺少、非常重要的。
二、善心调柔长慈悲•大悲任运趣菩提
1、菩提苗芽悲心长•灭除嗔恚遣违缘
但是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忧悔的意乐,“于非悔处,令生忧悔”。本来很多人跟我们无冤无仇,但是我们就是会对很多人心里过不去,甚至会对很多人发脾气、生嗔恨心,乃至损恼有情。所有这些都是缺乏慈悲心、或者说慈悲心非常微弱的表现。
过去生、过去世没有发过慈悲心、或者发很少量的慈悲心,那么你今生今世要去修就不容易,比较困难。你要修好、要修成很好的一个等流,都很不简单。不是说我们听了一次佛法,慈悲心就发起来了,而是要持续下去。如果我们内心缺乏乃至没有慈悲心,那么就是断菩提心的根本,就是没有菩提心。慈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世间善心是慈悲心的基础,你没有善心怎么会有慈悲心?我们有善心、有善良,慢慢慢慢才会扩大、清净,转化成慈悲心。如果我们人很暴躁,内心很僵化、很教条,怎么会有慈悲心呢?不调柔,肯定慈悲心非常微弱,更不要提菩提心了。那我们修法怎么办呢?你先要能灭除嗔恚,灭除自己同别人、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的一种违缘,这非常重要。这样子的话,我们才能够慢慢慢慢来增长慈悲心,扩大我们的慈悲心,让我们慈悲心的力量一直在持续。
我们回向的时候,也常常说要消除违缘。怎么样子来消除才能够真正把它消除掉呢?那我们必须先要认识违缘是什么。所谓“违缘”,就是相反的、相违的、不顺的、不和合的这种缘。比方说我们跟人的关系搞不好,就是有违缘了。你这个人会跟人过不去,佛菩萨就不会跟人过不去。所以哪个人跟你过不去,或者说你觉得哪个人跟你过不去,那就是你的违缘,你就自己要想办法去消,把它灭除掉。这种违缘你不去消除,那么你的嗔恚心就会增长、我慢心就会增长,你慈悲心就会发不起来,菩提心就没有。这些东西都是要靠修法,并且都是很具体的。
2、慈悲等视勿拣择•度众摄众任运起
慈悲心不是说:我对你慈悲,对他不慈悲;对一部份人慈悲,对另外一部份人不慈悲。那就不叫慈悲心,叫分别心,是不是?你这个有选择的心,怎么能叫慈悲心?!慈悲心是一种任运自然地自然流露。
所以,佛能够广度众生、普度众生、成就很多很多的人,他都是靠慈悲心来摄受众生的。那么我们学佛法就是要这样子。佛陀是因为众生来发慈悲心的,而不是他自己无缘无故要来发慈悲心。因为有了慈悲心,所以为众生说法、度众生才不会疲倦,佛法才不会忘失,正念才能够保持,身心才不会劳损。而我们办法会、平时做一些护持的工作、为三宝做一点事情,就受不了了,“太累了”,“太疲倦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慈悲心,对不对?经论当中本来都是这样说的:“观苦有情而发其心,谓令慈悲所缘行相”,“常为众生宣说正法,身无极倦,念无忘失,心无劳损。”这就是有慈悲心的体现。
三、我执障蔽烦恼心•悲智愿行众缘合
什么叫做“恒常无间,饶益有情”呢?就是“不间断”、“任运”的。为什么能够“不间断”、“任运”慈悲?就是内心当中我执、法执已经很轻,几乎没有——佛完全没有,菩萨已经越来越轻。那如果我们常常老想:“哎呀,我要自己多看书啦,不要弄这些麻烦的东西了!”或者说:“我自己要好好去修行,不用找这么多事啦。”又有些人觉得:“哎啊,寺庙里边没有事情干了,很无聊,事情做完了怎么办呢?没事干。”就是没有事的时候,他觉得这个“心无所缘”也很难过。那真正要做一些比较有责任心的事情的时候,他又觉得这些事情比较难做,要很多人一起做,很不好配合,也很麻烦,赶紧把它做完就算了。他一直在起烦恼。到听开示的时候,他听来听去,觉得这些过去全部都听过了,不愿听了,都知道;时间长了没有听,又觉得在寺庙里边听不到佛法,法师不讲法,是不是?他都是内心当中有了这个,他就要另外一个东西——就是有了,他就想没有;没有,他就想有。人的心真是很奇怪,是不是?他在山上的话,不会好好学;下山了,他才想要回山上要好好学。他这个凡夫的心就是多变、散乱的、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明确的所缘境;之所以修行修不上去、用功用不了,都是由于这样子一些因素。
对我们自己的心没有认识清楚,就非常容易被“我”这个假名假相障碍住;所有的一切你都用“我”去套,它怎么能够套得上去?本来你的存在是你的存在,他的存在是他的存在。你可以去认识它、去了解它,但是你认识了、了解了,如何来对待、如何来处理、如何来观察,然后应该怎么做才符合佛法、才是正确的选择,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不这样的话,不知不觉就会用我们的观念、我们的做法要求别人,让别人也照着我们的想法去做。那寺庙就不再是一个修道的场所,它就变成一个做事的场合,纯粹做事的场合。在纯粹做事的场合,因为你当领导大家都要听,不听你肯定不高兴;那寺庙里边没有什么领导不领导的,大家都一样,众生平等,只有把事情做好就好了。为什么说好了?众缘和合了——缺一个緣都不行,缺一样东西都不行,对不对?我们修水库,缺了水泥,再多的人也没用,它这坝也修不起来;缺沙子也不行,缺工具也不行。人也好,工具也好,物品也好,水也好,就是所有的缘都是需要的,缺一不可。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把事情办好呢?需要智慧,需要悲心,需要愿力。你有慈悲心呢,大家就喜欢跟你一起做事情,人多力量大。因为你有愿力,所以会去摄受众生;因为你有愿力,所以能去承担广大的事业。如果你没有慈悲心,慈悲心很微弱,嗔心很大,本来人很多,但因为你的原因,都吓跑了,是不是?如果你没有愿力,做一做大家都泄气了,修行修一修泄气了,那就不用修、不愿意学了。没有愿力,没有悲心,没有菩提心,这些表现都是很具体的。
四、依法修心除三毒•道场熏修同行伴
1、作意对治烦恼业•如法观修熄贪嗔
有时候就是你这一天、这几天过不去了,出问题了。犹如我们人吃饭一样,本来身体都好好的,也没什么病;但是你试试看:三天、一个礼拜,你不吃东西、不喝水,你人就完了。同样的,你三天、一个礼拜,内心远离佛法,你就会烦恼极其粗重,很多问题就会发生,很多毛病就会出现。那么这种问题、毛病,还会等流、还会持续,因种发芽了、开花了,以后还会有别的果报、别的境界的出现。
所以,修行就是要让我们所有的烦恼种子、业种子,不让它出现,它一出现我们就即刻对治,这才叫做修行。那如果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业种子不断通过外缘,被引发出来,那就很麻烦。我们要很刻意、很用心、很注意,不要让我们这些烦恼出来,不要让我们这些业障出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去注意的话,它遇缘肯定就会发生,遇到我们不顺心、不顺意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种子,就会显露出来,这是肯定的。这就需要去忏悔,需要去消除业障,需要来克制自己,需要“自他相换”,需要做“如母有情”想。这些都是要对治我们的贪、嗔、痴,对治我们内心的问题;而不是对方需要你怎么对待他、对他怎么好,是不是?“如母有情”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你到街上随便去认,“哎,你是我的妈妈”,把人家吓一跳,是不是?它不是这么一回事情。它是一种观想;这么去观想、去修行。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概念理解清楚。
“自他相换”也是一样。它也是一种修行的法门、对治烦恼的一种方法。你真要与人家换,别人也不一定会换。你有一个手表,说“我们相换”;他不会跟你换的。谁的东西就是谁的东西,不能换。人的观念也是一样的:他这么想,你说“你不要那么想,你要照我这样的想法去想”,不是这样子叫做“自他相换”,对不对?如果这样子叫“自他相换”,那么你就是修错了,我执会越来越强。“自他相换”就是说:你要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你要了解对方所思所想,现在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不是?而不是告诉对方“你要换一个角度、你的观念是错的、你这样做不对”,那你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制造更多的矛盾,这是肯定的。那么这就不是修法,就不是修心了。
2、修心伴侣助道缘•道场加持聚共业
这些修行的方法、用功的方法、修心的方法,都需要常常从同行善友、善知识的身上,开示、教授、教诫才能获得,才能够得到。不然的话,凭我们自己很难去体会。所以论典里面有谈到“应常亲近开示此法大善知识,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观阅显示此法经论,勤修此因,积集资粮,净此障碍。自能如是净修其心,则定能下圆满种子。”我们亲近善知识,我们听开示,我们修法,我们修心,都需要伴侣共同居住,“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我们才有办法修行。你这一群人,大家都在修行,才能够修得起来。西方极乐世界,“不退菩萨为伴侣”,每个都是不退菩萨。
他为什么需要“修心伴侣共同居住”呢?因为如果对方不是修行的人,他看你的行为会很奇怪,你相信不相信?他觉得你这个人这么软弱、这么懦弱,很难理解。因为概念不同,评价的标准体系不一样,他就很难理解你的行为的意义,是不是?他说出家人怎么那么早就起来、三点半就起来,好多世间上面的人三点半才要睡觉。我们三点半就要起来,甚至三点就起来,他就理解不了,是不是?那么,你只有这些人一起修行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够去理解对方的行为的意义。如果不是一些共同修行的同参道友、菩提道上的伴侣,那么你觉得世间上面的人轮回很苦啊,很可怜啊;而世间上面不学佛的人也会觉得你这个居士、学佛的人思想太不切合实际了,这个思想脱离社会了,脱离现实了,你的思想很有问题了,这种的思想在社会上面不容易立足。不学佛的人,他会以不学佛的标准来看待你学佛的人,来评判;那学佛的人会以学佛的标准来看待不学佛的。它就形成两个不同的标准。
那么,要让我们学佛路上的业辗转增上,必须是相同的业才有办法凝聚,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家都是修行的人,所以你有一点点小毛病,对方能够理解、容易包容,并且也会想办法来帮助你。哪一天你的心力低落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你的。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个人来修,不是大家一起来修,那么你这种心情低落的时候就过不去了,绝对过不去。但是我们常常低落的时候多,心力高昂的时候少。那么道场它就不同:一个呢,它千百年来就有很多人修行,有加持力;另一方面呢,道场的作息时间、生活规律、以及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修道服务的,本身就是这样安立、这样作意安排的,跟世俗社会的不一样,这是肯定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这样的道场中,修道就比较容易进入一种规律性,比较容易感受到修道的清净、殊胜。
所以我们在道场当中学习佛法、修行,要非常深切认识到伴侣的重要性、同行善友的重要性;他们是我们修道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助缘。我们要逐步逐步来安立这些意乐,来强化这些意乐,来坚定这些观念。那么这样下去的话,同大家的业缘就会越来越好,违缘就会不断得到消除。如果我们没有特意来建立这些观念,大家都是凡夫,也不是圣者,凡夫都是有烦恼的,每个人都会有烦恼,有烦恼的话他会说错话,也会做错事。我们造了业,身边的人最直接地受到损害、影响。一个人造业、起烦恼的时候,他不分什么对象的,他都不管的。犹如一个有神经病的人他发起神经的时候,他不管是谁了,他都是神经。因为他不知道嘛,他不知道自己这种行为带有神经质了。
我们起烦恼也一样:因为他不知道,不知道他对同行善友、对这些法师应该怎么对待,他不了解。如果我们已经安立了这些意乐,情况就不同了——会去帮助,会去关顾。只要我们道场当中哪个人有些什么问题,哪个人有些什么障碍,有些什么违缘,有些什么困难,别人就会来帮助他。如果你跟大家的业缘不好,那情况又不同了。因为你跟大家业缘不好,大家都不理你,那你可能生病大家也不知道。有时候不是说寺院里面不关心你,而是因为很多人他不知道,不知道你有什么问题。那知道的人,就是我们旁边的人、周围的人、同行善友,天天在一起。这些同学天天在一起:上殿,今天某某人没有来上殿,来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出差有什么事情;过堂,他没有来,马上就知道,大家就会去关心;同一个寝室,他回来晚了不知道什么事情,这都是很重要的。生活、作息、修行这些时间、这些规律、这些过程,别人对我们都能够有很大帮助、有很大的影响,都能够产生作用。如果不是这样的一种氛围、这样一种环境,那么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做:今天这么想就这么做;过了一个礼拜、一个月,他另外再想一套,再照另外一套去做;过了一年两年他又换一套去做。做来做去,修来修去,最后修不出什么味道来。身心很不安稳。
你看那些基督教徒,都是在就近的这些教堂里面去做礼拜;他通过牧师,然后慢慢来进行自己宗教的行为。那么这对出家人、这些居士也是一样的。寺庙它本身就是我们修道的场所、场合,我们要常常来修了。我们要有这种意乐,要常常到道场当中来修行用功;因为寺庙里面这种氛围跟你在家里一个人念经很不同。你在自己房间念经,跟在佛堂大家一起念经,效果也是不同的。“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就是大众一起共修,把自己的别业融入到共业当中去,业增长广大,力量就非常强。如果我们自己一个人用功,力量就很微弱。那么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验证的、可以体会的,这是活生生的佛法。我们要不要去学?要不要去接受?
五、随力起修种正因•以愿导行善护心
1、能修即修不弃舍•净罪集资发正愿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善于依怙,照着去做。“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的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於何时,於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於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学。”就是说我们听到的道理,听到的佛法,能够做到的就要马上去做、愿意去做。反之,如果我们听得到的、听得懂的、也能够做得到的,而我们不愿意去做,坚决不去做,那就不叫做修行了。“诸现能修者即当修行”。如果我们能够做得到都不去做,那我们做不到的我们怎么去做?肯定没法做,修不了,太高了,太深的境界,我们没法修。我们修得了的,我们现在就开始修。修得了的我们不修,修不了的又想去修,你修的时候还是修不了,是不是?那我们修不了的怎么办呢?不要因为我们修不了就弃舍,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要发菩提心发不起来,那不发了;修行修得没什么感应,不修了,弃舍。那弃舍下面就不好说了,下面就不好谈了,下面谈的佛法跟自己就没有关系了,这都是一种戏论。实际上,修不了的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这些佛法我修不了?为什么我用功用不上路?为什么我会常常发生障碍和问题?这些的遮难,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然后我们慢慢去思考,慢慢去了解,慢慢去请教,就会得到答案。因为有罪障,因为缺乏资粮,所以就需要去净治罪障,就需要去集聚资粮,就需要去广发正愿。
2、愿行合一莫退失•意乐发心为上首
所谓“广发正愿”,就是不能随着自己的习气做。“哎,我喜欢做这件事情,我不喜欢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做不了,什么事情没有兴趣去做”,那就不是广发正愿。你要广度有情,这有情的话,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了;如果没有广学多闻,没有广发正愿,你怎么去度呢?肯定度不了。所以集聚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都是很重要的科目。
那么,我们愿发出来以后,就不能退失了。如果退失的话,就不是愿,就不叫做愿,不是菩提愿。退心了,就没有愿力了。没有愿力,我们的行为跟愿就不搭杠,行跟愿就挂不上钩。行跟愿挂不上钩,自然而然就不能显示出你行为的意义,那你就会想在庙里面干嘛?你既不种地又不搞生产,既不是工人又不是农民,又不是科技工作者来搞一个发明,又不是学校,来这边干什么?在庙里面就是搞宗教了,宗教教职人员就是搞宗教,就是培养纯正的信仰,就是要树立、要建立、要重建道德的风范,要来完成人格、僧格、宗教的品格,等等,就是跟其他行业的人不同了。那么如果我们一个修行的法师或者一个居士,跟不修行的人、不学佛的人一样的话,那还了得,修行都白修了。修行肯定是不一样,但不一样不等于说就是不对的。那么我们不一样,当然不是要跟不学佛的人格格不入,那也不对,不能体现我们的慈悲心,体现我们的菩提心。
所以在道场当中,我们常常说要净罪集资、要发愿,这些都是有来头的,不是随便说的,也不是你做一次两次罪障就消除干净了,也不是你拼命干活干一年你的资粮就够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看外面一个打工仔,打工打一年,也只能赚几千元钱,对不对?在庙里边,你干活还没那种劲头呢,是不是?当然不是所有的人,有些人劲头也很大,修水管的义工,劲头都很大。它不能这样子来比了,它不好比。我们集聚资粮这种心怎么来认识?从我们意乐来认识,这是首要的,然后再看我们的行为,再看我们的结果,——是从我们出发点来认识的。那社会上面的人工作,是看你的成绩的,不管你这个人怎么样,你只要干好,你回家了、加班了,都不管你,只要来上班的时候你把事情要给我做好。寺庙里面就不同了,注重调心、注重教育、注重教化、注重发心、集资粮,这是最重要的,然后才谈到做事。
所以,它有一个标准、有一个注重的效果的不同。这样子的话,慢慢慢慢我们这些观念建立起来,对很多不了解的事情、很多不容易理解的事情、别人很多不同的做法,慢慢地你就能够包容和接纳。
[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八]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八
一、谛思生命真实义•实相通达障自除
1、生命轮回如实观•静夜审究“我”之义
虚云老和尚说:“蒲团坐破虚空笑,香板点出月轮辉。”那我们三天下来,每一天又有念诵的内容,又有听经的内容,又有打坐的内容,一天十多个小时,坐在那里呢,也很不好受,也很辛苦,腿也会疼。但是,虽然说是腿疼,实际上疼不疼还在人的心,你只要心不疼就没事,心疼了就不好。你心要疼别人啦,不要疼自己,疼自己就不好了,那就是一种执着,对别人好是心疼,没有人说自己疼自己的,自己疼自己就会有毛病。
这生命它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让我们常人百思不得其解,要了解自己的生命、要了解自己是很难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个身体呢?会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做人呢?因果!业感!轮回!因为业力的推动,所以不得不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面虽然也会有种种的快乐啊、幸福啊,也有荣耀啊、成就啊等等,但是最终每个人的生命都会静悄悄地离开世界,就是来这个世界你是一个人来的,你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走,无常。那么人在这个世界当中,活着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朋友,天天接触的人也很多。但是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事情的时候,比较冷静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究竟我们从什么地方来?究竟“我”这个代号是不是就代表了我们的血肉之躯?或者说我们的血肉之躯能够代表“我”,“我”代表血肉之躯,血肉之躯代表“我”。这个血肉之躯就是我们的生命吗?我们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我们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副血肉之躯服务吗?我们的尊严、我们的成就、我们活在人世的意义,难道就是为了我们的血肉之躯服务吗?你这么去想一想,显然,得出的答案都是会相反的。但是我们其实内心当中也没有说,我的成就是为了自己的身体服务,为了自己的血肉之躯服务。他会说自己的成就就是应该属于自己的,应该归于自己,是我的成就、我的尊严、我的荣誉、我的事业、我的成绩等等。
2、内外交困无明障•正知正见除我执
我们一个人为了在内心当中感受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上面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就同时也要去承受社会上面给我们带来种种的挑战、种种的境遇以及种种的压力。这些压力也是无形的,没有形象的,是内心当中的一种感受,感受到自然界、社会给我们的压力。你看这山上风呼呼地响,也非常地寒冷,这些都是自然界对我们身心所带来的一些影响。但是呢,我们要去面对、我们要去克服,克服自然、社会种种的问题、种种的困难,这肯定有压力的,肯定有阻力、有障碍。那外在的压力是一方面,那我们内心当中自己也还有一种压力。自己有一种什么压力呢?无明烦恼的压力!什么叫无明?莫名其妙叫无明,没有智慧、不明了、不清楚,对所缘境迷迷糊糊,也是一种压力啦——内在的压力。内在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究竟要坚持还是要放弃,这是一种压力。自己走的路,是不是一直往前走,还是要拐道,也是一种压力。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怎么样子过才能够实现自己生命最大的意义,不敢肯定,也是一种压力。就是内在的有压力,外在的也有压力。那么这种压力它不是说我们人的身体很好啊,很强壮,就能够承受得起的,它是一种精神上面的作用,因为是精神上面的一种作用,所以你走到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这种压力跟我们人都形影不离,时时刻刻都会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那我们有了压力,自然而然就会有矛盾。有矛盾,身心疲乏、憔悴,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对诸法的实相就认识不清楚。所以佛教要告诉我们:“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了知诸法的实相。认识到说世间上面所有一切的名言都是假名安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不能当真的;我们人来到世间,就是为大家服务的,都是为众生服务的,我们的能力、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拥有、我们的身心都是为别人服务的,我们内在的压力慢慢慢慢就会得到舒缓了。那如果一直在意我自己个人的成就,压力势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重。
二、苦乐交参由心生•了达四谛求法乐
好多人会说,“我不学佛很苦,学了佛以后好像苦也没有减少,有时候还多一个负担”,多一个什么负担呢?世间上面有的事情、有的痛苦,你也没有减少;然后你学佛的话,还会增加更多的苦。为什么呢?时间都不够用了,在社会上面工作一个礼拜、五天,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两天,这一天两天还要来学佛;在社会上面天天看到很多人,要想安静一下,到庙里面又看到那么多人,看到了都心烦,是不是?他就觉得有两倍的压力;有些人还想啊,在社会上面要交税啊、要养家糊口啊,到庙里面来还要供养,负担更多。是吧?那么这些都是自己的一些矛盾、痛苦。快乐没有增加,痛苦增加了。
那么痛苦和快乐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它怎么样子相互依存呢?就是痛苦当中有快乐,快乐当中也带有痛苦,苦乐交参。并且,痛苦跟快乐都是人的感觉,你念头的感觉、你内心的感觉。你感觉身心愉悦就是快乐——符合自己的心意、身体没有毛病就是快乐。你感觉到身心的逼恼,那就是痛苦。所以痛苦跟快乐实际上是人的主观世界的事情,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因素。
常常讲“知足常乐”,知足的人常常拥有快乐,不知足的人即便住在天堂当中也不会觉得快乐。所以痛苦跟快乐的标准呢,会因为你思想境界的不同,因为你年龄的不同,感觉到痛苦跟快乐的境界也就会不同。你如果内心烦恼重重、心事重重,再好的山、再好的水、再好的人,对你来说也是无济于事的。也就是,再好吃的、再好玩的东西,你也是没有心思的。反过来讲,人的心态很好,很健康,正念分明,你即便住在茅草房当中,都不会感觉到痛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曲肱而枕之”。一般人觉得这样子很苦啦,吃饭都很简单,住的也很简单。“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睡觉枕头都没有——“曲肱而枕之”。但是,他很了不起。他不会说这个人间是痛苦,他恰恰感受到很快乐。所以孔子都经常表扬颜回。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颜回这种人生观、这种苦乐观呢?我们要在外在上面去寻求快乐,要在外在去远离痛苦,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也离开不了,你也得不到;痛苦也离开不了,快乐也得不到。
佛陀告诉我们的佛法――四谛,四谛的首要――苦谛,苦谛要让我们明白人生是如梦如幻的,不是真实的,无常、无我、虚假,不究竟。这就是要让我们不要在整个人生过程当中太执着,而不是要让我们去悲观失望。如果我们觉得这人生是无常无我的,然后就悲观消极厌世,这本身就是没有很好地理解苦谛的道理。包括我们人的身体都是如此的,社会也是如此的,它恰恰要告诉我们不要被事物的假相、被人的假相、被外在的形象所迷惑住,应该要认识到诸法的真实相,就是苦谛,就是四谛。你认识到四谛,我们才能够真正得到快乐。寻求快乐、得到快乐——得到快乐就涅槃,去寻求快乐就是道谛啊。那么世间上面的人他所得到的快乐是非常短暂的、不究竟的,并且需要很多很多的条件,是在感官上面的一种快乐、六根上头的一种快乐,就是符合我们感官的需求、需要。比如我们口渴了,喝一杯水,觉得有一种乐受;你冷了,穿一件衣服,感觉到比较舒服,那仅此而已。这种快乐,当然是因为我们感官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心,因为身心是一体的。那我们佛法所讲到的快乐,它的境界永远比这个要高、要究竟。它直接是从心上面来认识痛苦、快乐的根源在哪里,它要从根源方面下手去解决痛苦、快乐的问题,所以是不同世间的途径跟方法。真实的快乐不是表面上高高兴兴、欢欢喜喜、活蹦乱跳的、兴高采烈的,那不是快乐。那种快乐,是小朋友的快乐而已啦。比如,父母说一句,“小孩子不要乱动”,他马上就苦恼,对不对?这小孩子不老实,他马上就痛苦。它这种快乐的层次是非常低的,它不能叫做实际上面的一种真实的快乐。真实的快乐,它是烦恼的转化获得的。
三、欲断烦恼莫逃避•先识自心以法观
1、调伏烦恼非远离•空谈推演实无义
烦恼的远离跟烦恼的转化是不同的,烦恼的转化就是净化,烦恼已经调伏。那么远离跟调伏、跟转化、跟净化,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这里空气不好,那你说我搬到去另外一个地方住。比如说,北京空气不好,我搬到上海去住去、搬到厦门去住去,这个是远离。那净化呢,是要采取措施啦,尽量让北京的空气达标。我听他们说,快开奥运会了,空气越来越好了,那它是净化,有很多人做净化的工作,要杜绝污染源,把首钢都迁走了,然后汽车排气要限制,什么汽车都不能开等等,采取很多措施,空气就得到净化。但是我们要对治烦恼、要调伏烦恼,常常用的办法是一种远离的办法——远离这种境界,而不是在内心当中去调伏。那你这种远离的、逃避的方法,烦恼依然不能得到调伏,快乐也得不到,痛苦也不能远离;即便能够远离,也是仅仅是暂时的。那我们要得到快乐,它必需要从调伏烦恼、净化烦恼着力,才有方法获得永久的、究竟的快乐,不然的话,得不到,绝对得不到!
但是我们听起来很容易,而做起来不是很简单。因为我们常常讲度化众生啊,断烦恼成菩提啊,转烦恼成菩提啊,就是能够把这些术语说得很顺口,很熟悉啦。但实际上面,我们内心上何尝有这样种种不同的感受?感受不出来。为什么感受不出来呢?就是因为很粗心。粗心大意,我们内心不寂静,我们没有真正的用法,没有真正戒定慧的功夫,没有真正的善知识、法师的引导,就认识不出来了,懂再多的教理仅仅是逻辑上面的推演,就是我们讲一套道理,理解一套道理,它跟内心的境界绝对是两回事的。比如说一幅画,大画家画的一幅画,它这里边境界很高,那你必须境界很高的人才能够体会到这幅画的境界,你是很难用文字来述说、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语言文字的表达仅仅有一定的帮助的作用。我们修行上面证悟到的境界远远要比一幅画高。它是精神领域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去领会对佛法比较有体会的人、有证悟的人、有一定觉悟的人、一定证量的人,我们根本没办法了知,是很难很难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境界达不到、难以企及啊。
2、断除烦恼第一步•内在生命如理观
那么怎么样做到没有烦恼、无忧无愁、没有挂碍?这就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我们才有办法,才愿意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寻找问题。那我们会说,我们做得都好好的,人都很正常啊,早晨三点半起来,我们一点也没有过时,也没有赖床;晚上十点休息也很准点,白天也很精进,几点钟上课,几点钟过堂、念经,都很准点,难道我们认识不到吗?难道不是很正确地认识自己?反过来说,你几点钟休息、几点钟过堂、几点钟来上课,小学的一年级的学生都能够做到,那不算什么事情了。这样子能够说明正确认识自己吗?如果正确认识自己就这么简单,那不要去认识,大家都会知道。要认识到我们有多大的潜力,要认识到我们有多少的问题,要认识到我们这些问题怎样去解决、什么时候去解决、怎么解决,我们应该怎么办,我应该去做什么,我应该怎么样来拓展自己生命的领域,让它更加富有意义,这些是我们认识不清楚的。
生命的潜力是无比巨大的,并且生命本身是一个奥秘。不是我们很机械地来看待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它是人生的一种现象,一种规律,它不是代表生命的奥秘。那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里边就很有文章了,里边就很有道理了。怎么样做到不生不老不病不死,这个就需要修道了,就需要做功夫了。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就是在有生之年,有生之年也不知道多少年,因为无常,也难讲你会活到多少岁,每个人都很难讲。不一定说你岁数大了,就死得早,岁数小,就死得晚,它不一定的事情。无常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突然间哪天找到你的头上,那么你就是无常。很难讲人一定要活到几岁,这都是不一定的事情。那么我们怎么样在无常、有限的人生的过程当中,真正认识到自我,认识到真我,真正的自己,体会我们生命的内涵和品质,这就需要我们对佛法有用功,有认识。
3、置换名言法转心•无常洞彻世间相
佛法说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所谓五蕴和合,就是假相,因为我们认识到说自己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所以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所看到的种种的现象,它仅仅是现象而已啦。我们不能把这些现象就当成人生,就当成是真实的,就当成我们要下一步造什么业、下一步怎么去对待的一个标准。哲学上谈现象、谈本质,那我们佛法呢,谈法又不一样,我们佛法谈“相”。当然是“象”跟“相”,一个是大象的“象”,一个是“相”。我们佛教谈的是境界,所有东西都谈境界。为什么谈境界呢,因为这些是我们六根六识所缘的境,所以它就成了境界了,对我们自己来讲,就是境界,我们自己的境界。
那我们修行,就是要把六根六识所缘到的、客观外在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的尘埃,把它去掉。这些尘埃,都是不对的。因为这些尘埃布满了我们整个的心。然后我们要种下的都是佛法的清净的种子,无漏的种子。那我们要把这些尘埃去掉,要把这些尘埃的种子去掉,首先我们要断绝污染源嘛,就是我们不能再去种有漏的种子。这样的话,就需要用佛法的观点来认识世间,以佛法的观点来认识人、事、物,我们才有办法转心,才有办法调伏烦恼。
如果我们是一个佛教徒,我们一样用世间这样一套的名言、概念、逻辑来看待人、来看待事,那么我们的心怎么能够得到转化呢?烦恼怎么能够得到调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如我们看到木头、我们看到砖头、我们看到瓦片、我们看到桌子,那么不学佛的人也是看到木头、也是看到瓦片,也是看到桌子,也是看到椅子,它一样的道理。但是呢,我们也可以有另外一个看法,觉得这木头、砖头、桌子、椅子,是我眼睛、眼根所缘的境,那么这些境,对我们自己,对道场、对佛教、对大家,它有作用。椅子可以坐,桌子可以写字,砖头可以拿来垒墙,它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要能够把它当成一种法,什么法?当作色法。“色法”,佛教的名言;“物质”,世间的名言。甚至很简单的事情,比如,“眼睛”,社会的名言;“眼根”,佛教的名言。但是我们只有读佛经的时候,才觉得这是佛教的什么名言。世俗生活当中这些名言,我们套不过来,我们转化不了。
那用佛教的话来讲,世间上面所有的一切物质,它是两种,一种是显色,一种是形色。显色就是颜色,形色就是形状。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看到这种颜色跟形状,比如说我们这个讲堂,我们这个人,全部都是白的话,那么你就分不清楚什么是什么,这个花,这个桌子,这个天花板,全部白色,你就很不好辨认,那么你能够把它辨认出来,就是因为它有颜色、有形状。所以我们看到的实际上面不是事物的本身,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层,表层的形状和颜色而已。
但是我们很容易把事物的表层的形状、以及表层的颜色就当成事物本身的体性,那肯定是不对的。实际上,你没有看到木头,砖头也没有看到,也就是你只看到外在的它的形状和它的颜色。然后,你在这些形色和颜色上面下定义,来比较、来评判:这个比较大一点,这个比较小一点,这个颜色深一点,浅一点,你喜欢深一点,你就说这个深,这个好;你喜欢浅一点的人,就说这个好。那其他东西也是一样的,有些人喜欢小的东西,这个越小,就觉得这个好,有些说这个大的好。实际上你说的“大、小”啊,“好、不好”啊,它跟这个物质本身、跟这个东西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说,随你自己的心里认为它好就好,认为它不好就不好。你如果不需要的的话,别人送你一个东西,你说“赶紧拿走,放在这里一种累赘,占地方”,是不是啊?他都不想有这种多余的东西,无关的东西。
这都是人为的一种心情,人的心情就是源于人的认识:对物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对事的认识。那我们如果没有佛法的智慧,那肯定用烦恼来认识,用世间的名言概念来认识,那我们怎么能够解脱呢?肯定解脱不了,跟原来一样。我们要把世间上面的这套转化过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佛教告诉我们,要修无常,要修无我,因为无常无我、空性是诸法的共相,一切法它都是无常的,你可以用无常来观待一切法,那么你就好观察啦,好用功,就不会被诸法迷惑住。那你如果一样一样来分析,说这个有什么坏处,那个有什么坏处,这个花有什么坏处,这个水有什么坏处,里面有污染,里面有毒,里面有添加剂,有什么东西,那你这个脑筋怎么能够学佛法呢,这还了得的事情!——这个地方有没灰尘,有没有毒啊……天天这样,那还了得。你都来不及分析了,你只要概括——无常!
四、善悟诸喻甚深义•广弘圣教依缘起
1、正见超越不排斥•广发正愿福慧增
无常,但又不是世间一切不管了;无常,但我们还要去积极去看待世间的问题,否则的话你会很麻烦,因为你是出家人,学佛的人,我们对世间上面的东西既要有正知见,又不要被迷惑,然后还要超越。但是,我们又不能离开世间上面的生活,世间人穿衣服,我们一样也要穿衣服;世间人吃饭,我们一样也要吃饭;世间人喝水,我们一样也要喝水,这些样样也不能少。那该怎么办?你会很矛盾。
好多人说这食物里面有添加剂,那大米里面有没有呢?也是有的,大米至少有防腐剂的,怕大米烂掉,在谷子里边就放了防腐剂;这水里边有没有去化验?这水里有没有毒?这都是很难讲的事情。反过来说,它有一定的标准,你超过这个标准或者超过太多,那可能到时候会有问题。但总的来讲,我们吃素肯定是比较健康的、比较卫生的,只会比较好。那这个我们是举一个例子来讲。
释迦牟尼佛规定比丘要乞食。佛世的时候,乞食有规定,一天当中最多只能乞七户,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这七户如果都不送给你的话,那么你今天就不能吃了,没有东西吃了,不能再乞了,而不是说你随便去讨。那么,你这个法师如果不用功的话,那就很麻烦了。你上前去,大家说这个法师、这个比丘不怎么用功,不供养他,那就麻烦了。所以他就会很用功。乞到了之后他不能全部吃,还要分四份,自己只能吃四分之一:一份给同行吃,因为你到外面托钵的时候,有人在家里守护的,也有人生病的,那你要分给他一份;一份要布施给那些穷人,那些穷人也很困难,要布施一份给他;一份要布施给鬼神,要供这个鬼神(所以我们现在放蒙山,同样一个道理,就是要招待这些鬼神。因为鬼神不招待的话,会找你的麻烦。他没东西吃就到处晃,你也不得安宁,所以庙里要放蒙山,蒙山放好,庙都安宁;蒙山观想没观好,那糟糕了,念得不认真,鬼神都来作怪);然后,一份自己吃。
想想看,你一天只有七户可乞,那你天天要去乞,他不可能送给你多少啦,有时候给你两勺,给你两个馒头。因为佛世的时候,比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他是几百成千、几千人,你想想看,你天天要去乞食,那时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你如果没有很好地修道的话,确实会发生困难。
过去藏族要出家的,都是家里边供、父母供,庙里边都不搞这个伙食的,出家都有很大压力,就是他要带粮食到庙里边来修行。在汉地呢,汉地的法师们,比较有很多的善巧方便,庙里面有生活啊,他不发愁,只要是大庙他一般都吃不完,人越多的话他越吃不完;人越少的话,庙里面越苦。比如那些小庙,一两个人,庙里都很穷。大庙几百个人,吃肯定不成问题,你再怎么吃,越吃越多。你看我们过去在内院的时候,就几个人,三五个人,每天要骑三轮车到下面去买,每个礼拜买了然后推上来。现在不用怎么买了,很多居士会送上来。
那现在人多,福报越来越大,他为什么这样?怎么来的?一个三宝,一个修行修出来的。修行以后,就是会修出福报出来。你有福报然后慢慢才会开智慧,以福养慧,那福也好,慧也好,它从什么地方来,从你的愿心来、愿力来,所以要广发正愿,要发大愿。你发大愿的话,你才能够去承办佛陀的事业,才会有这种承担心嘛。
2、顺应缘起智抉择•次第接引广结缘
所以,我们在寺庙里边的用心,跟我们在家里边的用心是不同的。在寺庙里边,大家在云水堂,吃饭吃得干干净净。你吃不完的,别人帮你吃。都要惜福,大家都惜福。有一片菜叶、有一粒米他都会捡起来吃。在社会上面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吃不完就倒掉。你如果是把它吃得干干净净,别人反而会有看法,觉得你怎么这么吝啬。请人家吃饭,剩得越多越好,说明这个人很大方。如果吃得干干净净,他觉得不够,那就很麻烦。这个观念是不同的。三宝地,绝对是不敢浪费的,都计划得刚好,每天都计划,怎么样既要够吃,又不要剩下,更不可以浪费。若不这样的话,都是会亏损常住,会有因果。我们的同学都非常认真,根据这些戒律来做。社会上面不学佛的人,他对这些食物、对这些物质,他不可能有这些概念的,他不管这一套。
世间人穿的这个衣服可能一件几百块、几千块都不一定,他觉得越贵越好,越好、越是名牌,越是高贵的,觉得越是体面。这种生活的标准,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跟我们修道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修道人觉得要干净、朴素、合适、卫生,就是非常庄严。在我们这些出家人的服装里面,袈裟、衣服,一两千年都这样,从印度到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越这样子的话越是很庄严。社会上面的人赶时髦,赶来赶去的话,最多也是越来越难看,服装千姿百态、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这个有什么好看呢?这个就说明人的烦恼了,他没事干,他就想怎么吃、怎么穿。民以食为天,然后就是怎么穿着;,这个房子怎么设计;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衣食住行。总之,所有一切考虑的都是这些跟生活有关的事情。当然,社会就是这样子一个过程,一个变化、一个发展的一个过程。
那么佛教要在社会上面立足、生存、发展,也离不开这些物质的条件,但是如何又能够保持我们一份清净修道的心?我们如何来面对非常纷乱的物质世界?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要么跟纷乱的物质世界格格不入,要么就不容易显示出佛教的品格。那么我们既要显示出佛教的品格,又能够跟时代同步,这是谈何容易的事情!这是非常难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你又要和时代同步又要保持佛教的品格,不是你自己认为说我这样子做是合适的,是符合佛教的精神的,跟社会是不脱节的。你要让大家来评判的,要让社会公众来评判,那么我们佛教徒是不是落伍,或者说是不是在赶潮流,或者说我们是能够适应社会的,这个是不一样的。你落伍的话肯定是不好的,落伍就说明你这人比较差才落伍;那么你去赶潮流肯定也是不好的,社会上面的人才去赶潮流。学佛的人是要来适应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适应这个社会的进步。
那么怎么适应?这里面度怎么把握,我们怎么做,那就见仁见智了,那么也可能,我们做对的,人家认为你做的不合适,也可能你做错了,人家会认为说你做得很好。这个都是会有可能的事情。那么你怎么来认识和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判,又是一个问题。我们一个人做事情,你要做的时候,或者做好的时候,最少有三种评判观点,第一种观点说你这样子做很好,有一种观点说你这样子做非常不好,有一些人说反正也可以,就是中庸的态度。一种肯定的态度、一种否定的态度、一种中立的态度。它可以概括成三个标准。
那么我们究竟怎么做才符合佛教的精神,才是恰当的?这都必须要去考虑的。我们怎么去做又能够好用功、好用心、好修行,又能够让佛教发展,又能够让社会上面更多的民众信仰、接受佛教呢?如果我们不跟社会上面的人接触,那他们怎么来信佛呢?怎么来入门呢?这肯定是入道无门。他怎么知道我们这里有个龙泉寺呢?他们怎么知道在这里能够听到佛法?那肯定我们会有些介绍的东西,一些材料,要去宣传,他才会知道。如果说我们没有人来做这些工作,那肯定人家不知道。我们要度众生,那么众生来了,他有种种的习气,他刚刚开始接触佛法,我们要让他很多习气都改,不可能。只能逐步逐步来,一点一点来,一点一点改,让大家对佛教有好感,对寺院有好感,觉得这些信佛的人都是非常善良的,都能够关心别人,这些人都是能够信得过的人,他慢慢慢慢自然而然就会来学佛,他会比较的。所以不需要一下子告诉他,佛教什么大的道理,也不需要告诉说,这佛教说什么理论啊,怎么样子成佛啊,他还没入门呢,他成什么佛啊,哪有那么容易?你入门了都不容易成佛,他没入门怎么成佛呢?必须要有一些互相接触的、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有这些话题,大家才能够谈到一块。
五、善护所缘不随转•决定所修勿增减
1、令心安住善所缘•莫随烦恼自在转
那我们在寺院当中,究竟要怎么修?实际上《广论》上面是有告诉我们的:“所言修者,谓其数数於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就是对我们所缘的境界要令心安住,那么我们要想方设法来护持我们修习所缘的行相,就是内心当中佛法的行相时刻不能脱离,一直要保持,一直要存在;如果内心当中没有佛法的行相,就没有佛法的力量。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得到佛法很高的一个境界,所以你必须要去建立一个行相。你如果已经有很大的成就了,这个行相就不需要了,因为他就任运,他自己就能够代表佛法,就是所做作为已经自然,任运自然。我们初学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能力的,初学的人必须要去建立一个正确面,去建立一个模范,去建立一个典型。社会上面要学雷锋——雷锋很了不起,做好事情。就是树立一个形象,在内心当中树立一个所缘的形象,就能够产生作用。我们佛法修行,要建立一个所缘行相,目的要来调伏我们的烦恼,净化我们的烦恼。
那为什么我们对自己所缘的行相护持,并令心安住如此重要呢?《广论》里面有谈到,“盖从无始,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我们内心,我们自己内心,是指我们的分别心、散乱心,狂乱心、意识心,就是我们生命,都是被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散乱心所把持的,也就是我们往往说的话、做的事情,不是自己要说的,不是自己要做的,他往往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
比如我们常常跟人家说了很多话,有时候不是说你自己很愿意这么去讲。我们自己讲一讲看,自己对自己,你用不用讲话,你不用讲了,如果说自己对自己讲的话,你拿个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听,那这些话都不能听。为什么?这话都没有意义,不用讲。那么我们讲很多话,实际上都是来应付对方的,是没有用处的,他也可以不讲。他讲,是一种习惯。他觉得,哎呀,我不和对方说话,对方可能会误会我”,要么说我不讲可能会很难过,不讲一些话就受不了,他总是要讲,一种习惯啦。实际上无义语太多啦,太多太多妄语了,就是说,无关痛痒的、没有作用的话,没有意义的话,罗嗦的话太多。所以是内心烦恼的表现。实际上面不是我们自己生命所需要的东西,生命所要去展现的内容——不是的。
那怎么办呢?“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因为内心烦恼起现行,所以自己整个生命就会转向烦恼那边去,因为内心趋向于烦恼,就会发起一切的罪恶,就会造种种的恶业,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时时刻刻要去面对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要去面对自己的烦恼心,也不是跟随我们自己的烦恼心,而是应该让我们自己生命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走——“堪如所欲,住善所缘”。“堪如所欲,住善所缘”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我们所需要的佛法,我们所需要的三宝。能够真正安住这样一个所缘境,“住善所缘”。这不仅仅是我们人的血肉之躯住在这里,我们心有没有住在这里,我们整个生命有没有安住在这里,这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他只是身体坐在这里,他的心呢,散乱心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很难讲的。好一点的话,他只是散乱心坐在这里,意识心坐在这里,意识流在这里了(现在的语言“意识流”,我们佛教的语言“意识”),就断断续续,不太连贯了,人的生命没有在这里,所以就不是真正的安住。反过来说,我们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我们的意识心,衬托不起来,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办法来担负自己生命的意义。我们清醒的时候,我们听到佛法的时候,隐隐约约会感觉到我们内在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珍贵性。但是我们一旦没有听佛法的时候,佛法的力量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意识心、分别心又出来了,就是没有办法来真正面对自己,“随自自在”。
2、任遇所缘患无穷•莫将恶友作同行
“此复若随,任遇所缘,即使修者,则於所欲,如是次第,修习而许,善所缘境,定不随转。”那么也就是,我们如果“任遇所缘”,“任遇所缘”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境界,那么我们去修行的时候,一定要怎样呢?“定不随转”。不能随我们自己的意识心、所缘到的境界来转。如果那样,就是很可怕的事情,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因为我们出门的时候,很难想象说你会遇到什么境界。也有可能人家给你讲一通佛法,那你就会觉得他讲的这个佛法有道理,我们要照着去做,也有可能说他告诉你一个方法,这办法很灵,你也可能会照着去做,这都是会有可能的事情。这样的话,我们自己的内心所缘的行相就会放弃、就会随转,随着“任遇所缘”来转,这个怎么去修道呢?
那你再换一个境界,再换一个地方,再有一天,你又遇到另外一个所缘,刚好这个时候你的心情跟他相应,那么我们又会认为说“这位法师讲的好,这位法师讲的对,能够了解我的心情,能够对治我的烦恼”。好多人他在起烦恼的时候,刚好有一些人在你这个烦恼上面给你安慰几句。说“哎呀,你这些委屈确实是正确的,别人不了解你”,你觉得,“哎呀,只有这个人会同情我,这个人会了解我的心”。那就会相信他,这个跟我们烦恼时“所应修心”是两回事情。他只是同情你啦,他也只是说来安慰安慰你啦,他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作意。那么当你情绪极其低落的时候,你刚好需要一个人来安慰你的时候,有一个人来安慰你,我们就会很容易认为说这个人就是我们最好的同行善知识。实际上这样已经成了一个恶知识了。我们会把恶知识当成善知识,会把善知识当作恶知识。那么如果另外一个人同时说:“你不能起烦恼,赶紧去拜佛,你怎么不去上课呢?”那你会把他当成恶知识,“我这么烦恼,你还叫我去拜佛,你这个没有同情心。”你对照佛法,你对一对看,是不是这么回事情?,肯定是这样子的。我们在家里头好,在庙里边也好,我们都是能够看得出来的。所以怎么办呢?“若从最初令成恶习,则终生善行,悉成过失。”你一直这样等流下去,那么这种恶习怎么能够改呢?
“故於所修诸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我一天要修几个小时,要修几座法,念几卷经,念多少遍咒,念多少佛,磕多少个头,这是数量;次第,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要做多久?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做完再怎么修,都要做决定的,要非常清楚。“次应发起猛利誓愿,谓如所定,不令修余。即应具足忆念正知,而正修习,如所决定,令无增减。”这是关键的,因为你数量、次第决定以后,你不要增减,为什么呢?那有时候你高兴起来,你说我今天再加两小时,那么你明天不高兴了,休息一天吧,这都是不对的事情。我们这里,一些同学上课,他上高兴后,天天上,最后上不动了,不行也得上,这个不行的。我刚开始就讲,你一个礼拜上几次,不要多,多了希求心你就断了,就不愿上了。好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我刚开始就一直这么说,,必须要搞清楚这个数量跟次第,要刚好。
你一天饮食要知适量,修行也是要知适量,同样一个道理,一个是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一个是滋养我们的色身,滋养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做决定,一定不能增减,一定要善于护持自己所缘的行相,不能随便转。
[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九]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九
一、染净心生恒修心•往生净土理事观
1、省观自心防魔障•定课恒修趣道心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在三界、六道当中轮回,同我们的心有关系。心造了哪一道轮回的业因,就会推动我们在六道当中哪一道去轮回。“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也是谈到我们的心。就是三界当中的杂染的世界是唯心,净土,也是唯心,“生唯心净土”。娑婆世界,唯心所生;极乐世界,也是唯心所生。“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染土由心生,净土也是由心生。我们的身语意业清净了,对净土的道理也就容易理解。如果我们身语意三业不清净,对净土的道理就很难理解。
大家念经的时候,静坐的时候,内心比较寂静、清净,经论里边的法义就会显现在我们的心中,看了就会非常明了。如果我们平时散乱心,懈怠、放逸,我们在念诵的时候,这种作用就产生不了。它就不能有这种境界出现。禅定功夫深一点的人,他会进入到另外的一种世界当中去,定的世界当中去,进入到圣者的世界当中去。
那么我们修行,如何来判断究竟我们是修对了,还是修错了,有没有偏?这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问题。打比喻讲,修行时间长了,我们同人家相处,不容易去理解别人,别人也不容易理解我们的心态,不容易理解我们的心情,不容易理解我们。自己不容易理解别人,别人也不容易理解我们。那么别人可能是凡夫心、世间心、普通心。但是我们有修行用功的人,心跟这些心不一样,我们是什么心呢?我们是普通心、世间心、凡夫心?还是菩提心?这就是很关键的问题!
如果我们是菩提心的话,清净的、善良的、圆满的、慈悲的,众生必定愿意、乐意接触我们,同我们相处,心生欢喜,心生轻安、快乐。但是,我们既不是世间心,也不是菩提心,那是什么心呢?就两头都不是,那么以后就要注意了。
如果不小心的话,我们就会走火入魔,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词语。魔什么意思?就是障碍,内心当中出现了障碍,心理上走火,就走偏了,走到极端,走火。当然也不是说有修行的人,或者说所有修行人都会走火入魔,当然也不是这样的意思。修不好的人,修偏的人,有可能会发生这样子的问题。所以修行需要定课,数量、次第决定。只有数量、次第决定,才能够培养我们的恒常心,才能够培养我们的平常心。就犹如我们日常生活一样,不能离开衣食住行,佛法也一样,慢慢培养,佛法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多少,一天用功多少,应很清楚,他就会以一颗非常平常的心、平静的心来对待佛法。而不是说以一种不平等的心、以一种着急的心来面对佛法。这样子佛法怎么能够入心呢?怎么有可能学好?佛菩萨、善知识、祖师大德们,他们的心都是平等、正直的,凡夫的心有高下,不平等、有曲直。这样就是要让我们有高下的心变成平等的心,让我们有曲直的心变成一个正直的心,让我们有分别的心变成一种无分别的心,让我们染污的心变成清净的心。这些转变的过程,需要经论的依据,需要经验的指导。
2、生何净土自心作•理观一体生佛心
阿弥陀佛,法界藏身,充满整个法界。那不等于说他的血肉之躯有这么高大,而是指阿弥陀佛的这种功德,佛菩萨的功德充满法界,这种信息充满法界。只要你念佛、念法、念僧,他就能够与佛相应。阿弥陀佛他本身在因地的时候就有这样子的愿力,念彼名号就能够往生彼土。所有的佛菩萨都是有愿力,有大愿力。但是我们普通人看到佛,仅仅看到丈六金身,丈六的比丘,只能看到化身,报身我们看不到。
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初祖,他根据往生净土的人,做了分别,分别成四种净土。
第一种净土,叫做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什么意思?就是有凡夫,也有圣者,住在一起。人天道的凡夫与声闻道、缘觉道的圣者居住在一起。娑婆世界是同居的秽土,极乐世界是同居的净土,这些没有断见惑、思惑烦恼的人,居住的国土名为凡圣同居土。
第二种净土,叫做方便有余土,是阿罗汉、是佛地前菩萨所居的净土,已经断了见惑、思惑的烦恼,所以名为方便,但是无明烦恼仍然存在,还没有断。
第三种名为时报庄严土,已经断了一分无明的菩萨所往生的国度。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菩萨所居住的国土。
第四种,常寂光土,是一种理性的净土,无明已经断尽了,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具足。
智者大师为我们做了分类,我们念佛的人也常常听到说这四种净土,我们要往生到哪一种?其实就是表明我们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条件,一个什么基础,它是根据人来划分的。每一土当中又有九品,《十六观经》讲: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作佛,自心是佛”什么意思?“自心作佛”是从事上面讲,“自心是佛”是从理上面讲。从事上面讲,你要去造作才能够成佛。从理上面讲,凡夫的心、圣者的心、众生的心、佛的心,都是同一种心,它的体性是一样,所以名为“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从事上面的说法跟理上面的说法是不一样的。理上面的说法,它能够贯穿万法,就是什么法,它都可以从理上面来说明。事上面就有差别了,向罗万法、林林总总,这一法就是这一法,那一法就是那一法,不能混淆。
二、参悟茶道空出有•通达空有趣菩提
1、诸法实相空即有•茶道禅语悟心空
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而不空,空即是有;不空而空,有即时空。这就是诸法的真实相,诸法的真实相就是“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不二。什么叫做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我们只有体会空性的道理,证悟到空性的道理,才能够出有,从空出有。缘起本身所存在的诸法,它的体性仍然是空的,所以说有即是空。那这些才是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就是这样子。有跟空的关系,缘起跟空性的关系。我们只会认识到缘起法当中的某一点,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到整个缘起的过程。更无法体会到缘起性空,无法理解“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这样很深的一个境界。因为有烦恼,所以对诸法都有执着。执着于某一点,执着于某一个段落、某一个阶段,执着于事物的表面、外表,这些都是我们凡夫心的状态。
唐末五代的时候,福建地带那个时候群雄逐鹿,就是国家也是很动荡。闽王王审知这个人,为了要让社会稳定,让江山能够坐得稳,忏悔自己杀了很多人,所以这个国王就开始信佛。信佛的时候,他曾经度多少人?两万人,两万人出家,并且礼拜当时的雪峰义存禅师,鼓山神宴禅师,还有武夷山的扣冰诸大德,作为国师,经常向这三位大德请教佛法。
有一天闽王在福州拜见扣冰禅师的时候,就请教怎样治理国家。王审知这个人他学问很好,也很会说话,于是请教扣冰禅师,说了很多很多话,也很诚恳。这位扣冰禅师,他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一直在那边喝茶。但是这个国王,他又不喜欢喝茶,不爱喝茶。这位禅师,却很喜欢喝茶,喝了一杯。闽王茶杯满了也不喝,禅师就往自己的茶杯里面再倒,再喝一杯,然后往那个国王的茶杯里面也倒,水就往外流。国王就看不下去,他说“我不喝,你还在给我倒,到处流的都是水”。觉得不可理解,就问禅师:“为什么我不喝,杯满了,你还倒呢?”这个禅师也不说话。不说话,闽王也就没办法。,这个禅师再喝一杯,然后再给闽王倒。闽王就着急了,他干脆拿起来把它喝掉,免得那个水到处流。闽王喝下去以后,扣冰禅师就问他说:“你会不会喝茶?你喜欢不喜欢喝茶?”他说:“我不会喝茶,我也不喜欢喝茶,在这儿看着没有办法,你一直往里倒,到处流得水,所以就喝了。”禅师就告诉他:“你就先学喝茶吧。”闽王说:“哎,治国跟喝茶有什么关系?”禅师说:“你先喝茶,先学一学”禅师说:“你的心就像这个茶杯一样,装满了茶水。你没有把这个茶喝下去的话,让杯子空掉,其他的东西就装不进去。”这个闽王是很有智慧的,一听他就知道,所以他从茶道当中,从茶杯里头就能够悟出很多的道理。因为茶杯只有空了,你才能够去装甘露水;房子空了,才能够住人;我们心空了,才有办法来包容佛法,才有办法来弘扬佛法,来普度众生;我们内心空了,才有办法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个就叫做“从空出有”。
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像喝茶一样,如此简单。过去赵州禅师也是一样,很多人向他请教禅法,怎么坐禅,千里迢迢到那里去拜访,赵州禅师就说:“喝茶去。”但是你怎么来体会“喝茶”呢?我们从一般的心态,从世俗的心态,你这个“喝茶”,把茶喝干就可以了,你不容易体悟到它里头很深的意涵。空跟有的关系,茶道跟佛道的关系。“息心达本源,乃号为沙门”,就是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反省我们自己的心,我们的心的根本在哪里,我们的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怎么样子让自己的心觉悟起来,我们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的心觉得有问题需要去忏悔,然后有这种能力去忏悔,有这种能力去反省,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是什么道理?也是谈到我们心的功夫,你有生有不生,有去有不去,都是在生灭法当中,还不是进入不生不灭的这样子一个境界。“欲待了期无了期”,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要放下的时候就需要即刻放下,我们现在修法的时候,修什么法呢就是要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万缘;放下什么?内在的执着;放下什么呢?我们内心六尘的影子。这些全部要把它放掉。你说“我要把这些道理都想通了,都想明白,然后我慢慢再来放下”,我们学佛法学一辈子都学不明白,你不放下,怎么学得明白?不可能的事情!学到何时才能够学得明白?肯定是学不通的,它本身就是要我们把内心当中的尘埃、罪障、污垢清除掉,对佛法的义理慢慢才能够通达,而不是说白首穷经就能够穷得出来。
2、学佛作佛成佛道•空有不二破邪见
法藏比丘在因地的时候发了四十八愿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成就离不开最初的发心,离不开发愿。所以“离心无佛,离佛无心”。离开了心也没有佛可言,离开了佛也没有心可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现在一听,好像这些道理都非常高深。但是因为我们学佛嘛,学佛就是学作佛了,学怎么作佛,才叫学佛,而不是我们学作佛的样子。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就佛道,他才叫做学佛。我们学画,要成就一个画家;写诗以后要当一个诗人;写毛笔字以后当一个书法家;学唱歌以后当一个歌唱家。他是学什么,要像什么,要成就什么。学佛也是一样的,他就是要成佛,要发菩提心,他要成菩萨。怎么成呢?怎么学呢?它的原则就在这里——空跟有的关系。
凡人很怕空也很怕有。空,用现在的话来讲,一般人都把它理解成不存在,有,就把它理解成存在。而实际上,空不是说不存在,不是这样子的意思。有,也不是说存在,也不是这样子的意思。有,从缘起法来讲,空从空性来讲。我们不学佛法的人,或者佛法理解不正确的人,他很难超越存在不存在。因为不存在的话,就会非常的害怕,你说某某人已经不存在于世间了,就意味着已经死了,他就是很担心这种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存在,也会有另外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人,存在许许多多的烦恼,存在心理种种的问题。个人如此,家庭如此,单位如此,社会如此。我们常常想要把这些问题,这些负面的东西去掉,让它不存在,但是又不可能。就是想要让它存在的东西它不能一直存在下去,不希望它存在的东西它会一直存在,并且会越来越多,增长广大。它好的东西,不会增长广大;不好的越来越多,这就是问题。
三、弘法利生依三学•次第学修长功德
1、无漏三学佛法纲•顺总佛教巧度众
不学佛法的人,处处为自己,时时为自己;学佛法的人,发菩提心,处处为众人,时时为众人。为大家,就是善良,就是慈悲心;处处为自己,时时为自己,就是执着,就是轮回,就是我爱执。所以佛法它绝对是能够生活化,就是看我们如何用佛法的义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来体验我们的人生。33`15``
体悟人生,了知佛法,认识佛教,应该要有一个纲领,当然它的前提是信心,它的纲领:戒定慧三学。我们从三宝身上,从三宝的份上,来获得戒定慧的能力。《广论》里面对戒定慧谈到说:“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三种宝学——戒定慧。戒定慧是“顺总佛教”,是总的佛教。
善知识十德当中为什么要把戒定慧说成是顺总的佛教,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原因?我们如果要去度化众生,如果要去引导学人,我们对于佛教的整个的面貌,对佛教整个的内涵,我们把握不住;或者说我们只是理解、掌握里面的某一个部分,人家要学佛法的人,根基是千差万别的,程度是各个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是不同的,我们如何来引导呢?你肯定引导不过来呀,我们只有掌握了戒定慧的总纲,才有办法对不同因缘的众生施加教育。因为戒定慧是总纲,是纲领,这个纲领我们得到了,我们掌握了,我们对别人的帮助、辅导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的情况,才有办法对机说法、对症下药。
2、调服心马靠戒律•制心一处趣佛道
戒是什么意思呢?“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戒经》当中谈到,我们的内心,就犹如野马一样,心念常常在散乱,乱跑,脱缰的野马一样,它很难收,收不住。我们只有用心、用力、刻意来收我们的心,“恒励终难制”,就是我们要有非常大的策励的心,如果没有这样子一种坚定的信心,没有这样一种坚强的意志,没有大的一种愿力,我们的散乱心,我们的分别心是控制不住的,所以需要什么呢?“百利针顺衔”,我们要调伏这匹野马,我们怎么样子能够把它制伏住?要“百利针”才能够让它“顺衔”,才有办法来降伏了。这些就是让我们内心当中对戒律一种尊重,对戒律一种重要性的认识,对戒律如何来调心所产生的作用要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如果没有戒律,如果没有百利的针,那么要让野马制伏住,要让野马顺衔,不可能的。不会因为说这匹马是你家里养的,是你自己养的,它就会听话。不会的,它一样乱跑,那我们人也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说你说,“这个心马是我的,我可以自主!”,你自主不了!那么自主不了,它就要靠其他的力量,靠佛菩萨的力量。怎么样子让我们的心不乱跑?让我们的心能够收拢的住?收拢住才能够用我们这种恒常的心,一心专注来做一件事情。我们能够达到专注,能够一心,即使做世间的事业,即使做世间学问的研究也会有很大的成就。如果我们一心用功、办道,也会有很大的成就。就是世间、出世间所有一切的成就都跟我们的心散乱、不散乱有关系。
世间上面的人也不容易让自己的心做到一心,来调伏自己的心。世间上面的人对工作很敬业、很勤奋,或者说做这个工作非常专注,一直很认真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很认真地做,但是几年、几十年很认真、很努力从事一项工作,不等于说就是有禅定,不等于说烦恼就调伏了。换一个境界就不容易适应了,换一个工作的氛围就很难跟人家交往,他只能对某一个工作,某一个生活的圈子,工作的圈子,做非常单一的事情。会非常认真做多少年,这个也就是用比较强制性的办法,让我们的心不乱跑。也就是刚才谈到的犹如一匹野马一样乱跑,那我们强制你不要乱跑,把它绑在那里,让它跑不了。我们未学法前,因为你想在世间上面有成就,必须要去拼命、去努力,这样的话它能够让我们的散乱心、狂妄心、分别心暂时停止,但是实际上我们心性上面的那些问题是没有改变的。那这匹野马我们不让它跑的时候,怎么办?你还是要去调伏了,经常去引导,然后慢慢这匹马就变成良马,最后变成千里马,跑起来的时候就很了不得。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它会知道要跑回来,心就不会乱。如果你是野马的话,野马在家里,会往外跑,跑去哪里都不知道,那就跑六道轮回。这是肯定的!所以这个佛陀的比喻都是非常有智慧。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此是未调所化衔”是什么意思呢?是刚强难化众生所需要化度的衔,也就是戒律,宗门是“约束”,44`09``(?没有听清)未调伏的众生修道用它。阎浮提众生难调难伏,菩萨有菩萨戒,比丘有比丘戒,居士有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有沙弥十戒,都有戒律。成佛了,没有戒律,不用戒律,佛大圆满境,身语意三业绝对不会违犯,一点都不会违犯。他已经是一个最圆满的标准,最高的一个境界。我们凡夫众生,七众别调,别解脱戒,都是为了要针对“此是未调所化衔”,这是对没有调柔、调伏的这些要修道的人来讲,戒律就是很重要的,它的原由也就是在这里。戒律它能够让我们的行为有一个具体的约束和规范,这就是三学里面的初学。“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拢戾马,根如戾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如调马师”,就犹如训练野马的老师,他懂得以上利的衔来调拢戾的野马。
野马就犹如我们人类的六根一样,它非常容易“随邪境转”。境本身没有邪不邪,因为你心有邪的话,境就会邪。心有烦恼,心不正住,正念不分明,我们外在的六根所缘到的境界,就会变成邪境。如果我们内心,变成正知正念,正见具足,我们所缘到的外境,就会变成一个正确的境,就不是邪境了。也就是我们烦恼的心通过六根所缘到外在的境界,这些境界就变成一个不好的境界,邪的境界,有偏的境界。偏不偏还是在我们人的心。是不是偏离佛道,就是因为我们的心。
心跟根有关系,六根、六境、六识,我们常常讲“眼不见,心不烦”,看到了,看了心烦。你没有听到,心不烦,你听到声音都心烦。比如我们打坐,坐得安安静静,忽然间手机响了,你的心就烦了,手机都不让它关起来!稍微有一点声音,稍微有一点异常的现象,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我们知道了,你内心都受不了。稍微有一个人说你,某某,如何,你走过去听到了,你就会去了解:你刚才说我什么?是不是在表扬我,我哪里有什么优点,听到了就很高兴。如果你走过去听到了对方在讲你,你了解了,他说你怎么不好,那你就很难过。我们常常会去注意,现在背后有没有人在说我什么东西。
我们的这个心,常常去关心一些无谓的问题,别人怎么说你,这是别人的认识,我们自己如何来认识我们自己?如何来认识自心?能不能认识清楚?就是我们自己尚且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我们自己都很难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心,我们自己都认识不清楚,我们自己对自己都说不清楚,那么别人对你的事情怎么能够说得清楚?怎么能够认识得清楚?别人的一个答案怎么能够作为一个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呢?肯定是不对的,最多只能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可以有很多种,几百种上千种都是有可能的,每一个人有一种看法,每一个人有一个答案。这就是我们的心随邪境转的原因。
所以需要“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通过戒律的功德,让我们的心马调伏,趋向我们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所要成就的事情,让我们的心趋向佛道。心趋向佛道之后才能成佛,我们的心脱离了佛所走的路,我们走的路跟佛走的路不是一条路,怎么能够成佛呢?我们要成佛就是要走佛所走的路嘛,佛怎么走我们跟着后面走,就越走越近。如果我们走另外一条路,别的路,就不是道次第,它跟道次第没有关系了,所有的佛他成佛都是一样的。“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绝对都是一样。所以为什么要决定次第、数量,不决定的话,怎么修?无法修,不决定的话,我们内心都没有,内心都是空的。这个“空”不是“真空妙有”的空,这个空才是世间上面认为不存在的空。就是内心不存在决定,没有做决定,没有这样的作意。自然而然,不会很认真去修行的,自然而然不会认真来对待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是需要启发、培养,然后树立佛法的正知见。
3、修定在内不在外•内寂静住念正知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这个定学就是对我们自己所应该做的妙行,所应该停止的恶行。靠正念的力量,靠正知的力量,“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因为我们内心正知、内心正念,正知正念,自然而然我们内心就不会随邪境转。不会随邪境转,我们内心都是一个正境,内心就会寂静。内心寂静,内心善良,内心正住,就是定的力量,就是定学。所以坐禅、打坐、修定,它不仅仅说是做样子,这个做样子怎么做?《广论》里面也有谈到,用一段来叙述,这是一个形相上面的一个叙述,你定不定还是你的心哪。我们的心不定的话,你坐在那里,一样还是会起烦恼,还是会起分别心,还是会散乱。
所以我们不能在外在去追求寂静,外在是不容易追求到寂静的。住在寺院里头,晚上这么晚了还在说话,应该要止静了还在说话,忽然间有一个人说话,你就起烦恼;忽然间哪个人有一个声音,打个呼噜你就起烦恼;哪一个人起来了,走一下路你都会起烦恼,这就是这个不寂静,寺庙里面怎么还这么热闹!就是内心里面没有调伏没有寂静。你内心如果寂静的话,即便很多很多的人,你内心一样很清楚,都很寂静。寂静不寂静是对善境跟恶境来讲的,如果恶停止了,善现行;或者说我们的善法现行了,恶法停止了,你内心就寂静了。而不是说要让我们的心外面的什么也听不到了,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事情也见不到了,把眼睛闭起来,耳朵塞起来,这个就是寂静,就是定了。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把门关起来,也不出门,闭关。你看你闭关能不能寂静?你一个人在家里试试看,闭起来,寂静不寂静?你一样起烦恼,烦恼没调伏,你关在房间里面还是一样起烦恼。烦恼起来可能反而更为强烈,为什么更为强烈呢?因为你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面家徒四壁,你这种内心的烦恼散发不出去,散发不出去的话,你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烦恼,都是自己的烦恼的气息,你就会觉得“啊,自己的烦恼确实很重”。你来到人群当中,来到公共场合,自己烦恼的气息、因素发出去了,你自己不知道,还认为说没有烦恼,一关起来就知道说烦恼很多,这个人的心是很不可思议的。你没有很认真去研究,很认真去观察,是体会不出来的。所以需要在佛法方面来对照,在善行、恶行方面来对照,我们的心是不是能够安住在善法的所缘境,住得了住不了,这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有时候住在善法,有时候住在恶法,它交替着来,交叉着来,但更多的情况下都是一种散乱。因为内心散乱,所以我们人的眼睛,我们人的耳朵,就会任遇所缘,看到什么就去看,听到什么就去听。然后就是喜欢说话、聊天、喜欢吃东西等等,都有可能。总是要找一个跟自己六根的习气比较相应的事情来做,总得要找一样。用世俗社会的话来讲,就是要找一种感觉了,要去找一种比较好的感觉。到寺庙里面来修道的话,不是来找感觉的,要开智慧,心要住在善所缘境,这才是对的。如果来找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这个感觉你很难讲是什么感觉。感觉不一定是一种智慧,感觉都是在我们人的一种感官世界当中。它不是圣者的经验,不是圣者的世界。
所以我们必定要分得很清楚,不能认为说我住在这个寺庙里头感觉蛮好,没什么问题,你恰恰有大的问题。这是真的,因为你适应了另外一个不同的环境,然后就麻痹大意,学佛就学不上去。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因为你有寂静的力量,有止的力量,“止”,恶法止息了,停止了,我们内心止在善法上面,我们内心住在善所缘境上面,我们内心停止在妙行上面,这样子的话,来思惟、观察佛法的真义、佛法的道理,慢慢、慢慢智慧就开出来了。也就是如果内心不寂静的话,怎么有可能会发慧学?智慧发不了。我们一位法师也好,我们一位在家的同修也好,你要开智慧,必须要有戒定慧的功德,必须要有这样子的一种经验,根据这样一种教授而行,他不可能违越次第的,也不是说我们随便把书翻一下,解释一番,就是戒定慧了,这个只是我们的解释,只是我们的名词、术语、概念。这种境界、这种功夫必须要这样一步一步来。所以经论里面比喻都非常形象,它为什么要这么形象呢?就是我们的心很粗,体会不出来。我们一直染污,清净的体会不出来;我们一直动荡,寂静的体会不出来,所以它要打比喻。如果不打比喻的话,你说我这个心有什么问题呢?都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分分明明——但是我们都是世间心。我们学佛法、修行、用功办道,成佛,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前提是要舍世间心,才能够发菩提心。反过来说,世间心不能舍,菩提心就发不起来。世间心多了,菩提心就少;世间心少了,菩提心就多;世间心没有了,才有办法有菩提心。那么如果你修不好的话,菩提心发不起来,世间心也有问题,就是刚才我提到的,因为你想,“我学佛法,可以不管世间的事情”,你就作意了,我不管世间的事。世间的事情没有兴趣了,但是你佛法也没有学到手,佛法也没有兴趣,那就很惨。最后佛法也没有兴趣,世间法也没有兴趣,那就变成说自己什么都没有兴趣,那人就消极了,就会出问题。
所以在我们学佛法的过程当中,要认清楚什么是世间心,什么是菩提心。没有世间心,不等于说我们不跟世间上面的人打交道,不跟他们来往,只是说我们心更超越,我们的心更清净、更广大,我们才能够成就更多的、更好的、更广大的佛法事业、世间的事业,它是这样子的意思了。是我们整个的心路历程转变的一个境界,一个过程,一个氛围。这就是修行,就是戒定慧的功德。
[NextPage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十]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十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六根,犹如六贼一样,眼耳鼻舌身意,就我们个人来讲,会把我们的功德的财宝偷走了。但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贼,天天又跟我们时刻不离,所以需要“都摄六根”,时时刻刻看好我们自己的门户。六根门头上面做功夫,才不会让我们的功德流失掉。“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我们人的心,比天地还久远,不会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的气候一年有四季,有白天有黑夜,我们人的心不会受到影响,你白天想工作的时候可以工作,你晚上想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工作,你白天想睡觉的时候也可以睡,晚上想睡觉也可以睡觉,就看你怎么用心。
你气候就控制不住,晚上你说让它出太阳,不可能,白天让它出月亮,也不可能,你需要下雨的时候它要出太阳,你要出太阳的时候它要下雨,是很难去主宰的。但我们这个心,它不会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我们的心需要时时刻刻去认识它究竟有多大的能量。然后我们一直要来启发、挖掘我们的潜力。潜力在哪里?戒定慧,智慧般若为体,所有的福德都是它的用,也就是你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够成就大福德。
我们常常是好多人喜欢印经,喜欢放生。到礼拜天的时候都放生,有些人还借钱来放生,自己没有钱,借别人的钱来放生。你说这个好不好?有时候也很难讲,很难讲你说放生到底好不好,为什么?因为你要放生的时候,你觉得放生有功德,放一只鸟有多大多大的功德,放一条鱼有多大多大的功德。那么你要放生,你就要去买,买的时候你要去预订,买回来你给它做仪式,然后给它放出去。放出去的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最后好多死掉了。即便没有死,因为你故意地去买而不是说你遇到了,故意去买,你放生的目的在哪里?为了要得到功德?放生的功德?
印经也是一样,印经,我要印什么经?《地藏经》印它五万本,《金刚经》印它十万本,就是说你有钱,或者说你遇到一个什么事情我要印多少部经来补偿,内心才会平安。你没有考虑说,我们这个经本印出来之后有没有人读?有没有人念?你印出来的时候没有人到这里来请经典,怎么办?你只有到处送,这个庙里面给你几百本,那个庙里面给他几百本到处有人,送给你几本,给他几本人家不要也不好意思,要了他回去也没地方搁弄得都是一个负担。佛像也一样,到处都是佛像。这就不是一个智慧的做法,如果有智慧肯定不是这样一个做法。
智慧的做法是有选择的,比如我们打坐、念经就是智慧的做法。你说打坐、念经、念佛怎么是智慧的做法?用功的时候,我们以自己全副的精神,整个的身心全神贯注,来做一件很小的事情,什么事情?就是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全神贯注让我们内心静下来;全神贯注,我们把世间上面种种的事情放下,念诵、思考,这本身功德都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能够用我们所有的心思来对一件很小的事情进行训练,那么把它训练好了之后我们才有这种能力来做更大的事情、更多的事情。
如果我们很小的事情都做不到,打坐坐一会儿我们都不容易做好,念经念一会儿也不容易做好,念佛念一会儿也不容易做好。我们内心就是一直混乱,一直打妄想。有些人会认为说,“我们这个人就不适合修行,就适合做事情”,而有些人会认为说我就是适合修行,事情做不来,这些事情没什么意思,跟世间社会上面的人没有两样。
实际上面,认识的都是两个角度,一体的两面。如果你佛法学得比较好,自然而然我们能够很好的处置。因为你有福德,从慧当中就能够发福,你去做事情的时候他知道怎么处理,他当然事情也很容易成办,容易成办就能够成就福德,这是肯定的。
反过来说,我们慧力不足,可能这件事情本身很有意义、也很重要,但是我们做的时候会做到反面去。可能会做得很苦恼,欢喜心生不起来,最后天天起烦恼、造违缘,都是有可能的事情。所以事情好不好,它在人的心好不好,能不能善用其心,能不能在举手投足之处用心。佛法都是在我们一举手一投足的地方,能不能在字里行间体会佛法。佛法都是在字里行间、举手投足这样子的地方,而不是在字里行间以外,也不是在举手投足之处以外。我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本身就是体现了佛法,我们的内心与佛法相应,与经文的义理相应,与经文的意涵相应,我们知道说要举什么手,要投什么足,要去哪里要做什么事,都是智慧在主导,都是愿心在主导,就是非常的有意义。
如果我们贪图功德,像梁武帝人家度多少僧、印多少经、供多少斋、做多少的事情、造多少庙。他问达摩祖师,达摩祖师说“你没有功德”.我们做的事情怎么可以跟梁武帝比?那肯定都比不上。做再多都是有为功德,有为的功德都是可以计量的,那无为法的功德是不可以计量的,所以后来达摩禅师就跑到北方来,不在南方。这个境界不一样,梁武帝关心的都是这样一些事情,达摩禅师他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领域的事情,是不同的。在庙里面用功也是一样,想想你天天关心的是什么事情,我们自己的思想有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如何来生善灭恶?《十六观经》里面谈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五逆也可以往生,很多经典讲五逆不可以往生,受戒都不能受,五逆也能往生。五逆为什么能够往生?他说:“罪业的体性也是空”,罪业本空。它不是物质,它可以用智慧来关照。就犹如说,你这地上有很多的雪、很多的冰,太阳出来,30度、40度、50度的,雪和冰很快就化掉,如果雪山、喜马拉雅山的就不行了,化不了,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阴面。也就是,如果我们智慧够,慢慢业障就会消,宿业也会消。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慧力增长不了。
“慧力破除暗”,智慧犹如太阳一样,所有的一切暗冥都能够破除。所以我们学佛法,透过戒定来开发思维,智慧才能够破烦恼、消业障、成就福德。没有智慧就是很难很难,至于佛教跟其他宗教,跟世间法,所不共的地方,注重的是开发智慧。
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他专门跟佛作对。提婆达多跟阿阇世王很好。阿阇世王,想早点做国王,提婆达多想要做佛,刚好一个想做国王,一个想做佛.所以阿阇世王想要早点做国王的时候,把他的父亲给杀死掉,然后,准备把他的母亲也要杀死掉。因为他的父母杀掉就可以当国王。提婆达多想把佛给杀死掉,后来佛的功力比较高,没有杀掉佛。有一天佛陀去游化的时候,提婆达多在山上,把石头往下滚没有砸到佛。阿阇世王,把父亲杀掉后,正在准备要杀他母亲的时候,他父亲频婆娑罗王的那些大臣大家都反对,他们说:“自古以来,搞篡位的人都有杀父亲,从来没有杀母亲的。”不同意阿阇世王杀他的母亲,阿阇世王就把他的母亲关到监狱里头去,不让她出来,不让她出来活动见人。释迦牟尼佛知道了韦提希夫人被阿阇世王关到监狱里头,就派人去看她,然后给她讲佛法,告诉在监狱里面怎么修行等等,就讲了《十六观经》,所以这经能够流传下来,就有这样的因缘。
《十六观经》里面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要具足三个条件:
第一: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孝顺父母,这个父母,佛教里面谈到的父母,跟社会上面谈到的父母内涵有所区别。我们一般所谈到的父母就是现世的父母,佛教所谈到的父母,就是多生多劫的父母全部包括进去。佛经上面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从之受生”,“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先身。”也就是,孝顺父母就包括所有的众生,都要有孝心。奉侍师长,有慈悲心,要修十善,这第一个条件,第一因。
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要发菩提心,相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然后要劝进行者,要劝别人一起来修行、一起来修心,相信因果、信仰佛教、读诵大乘。
这三个条件,也名为净业三福,修净业的三种福报,三种正因。
第一种名为世福、第二种名为戒福、第三种名为行福,净业三福。
我们常常所谈到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是一个目的,一个愿望。我们往生的正因是什么?它因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具足条件的才可以往生。而不是说我们想要往生就能够往生,它有一定条件的。所以我们想要往生就要修三福,三福具足了就可以往生,不具足就会很难,是很难很难的。
我们念佛能够往生,但什么时候往生?是不是所有人念佛都可以往生?所有人念佛,今生今世都能够往生?是不一定的,可能可以往生,但是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世往生,这都不好说,这辈子能不能往生要靠自己。能往生的人有禅定的功夫就可以去,来去自如。西方极乐世界怎么还会有莲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这个染污在娑婆世界。所以过去祖师讲,极乐世界的莲花,花开到极乐世界,根在娑婆世界,它才会活。娑婆世界有秽土,极乐世界有净土,净土的莲花活不了。这就是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用功、回向,然后我们才能往生。
往生去极乐世界以后,不违安养入娑婆,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去的目的也是在修行。去了也不是说去享受去了,我们成佛也不是说为了要享受所以才要成佛,所以这些观点你必须要建立的很清楚,不是说为了我们个人要享受,是要摆脱生死轮回,观念不同、观点不同。所以我们在这些地方都要很认真去思考,才能够真正领会佛法是什么。
比如说我们受苦也好,我们感受到快乐也好。我们受苦跟快乐,内心的感受,究竟是我们这个人在受苦呢?还是我们这个身体在受苦呢?你的感觉好像是身体在受苦,是你这个人在受苦?还是“我”在受苦?还是心在受苦?还是我们的生命在受苦?受苦、快乐也是妄念,受乐受的这种感觉也是一种妄念,也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习气。如果把这种妄念消除了,这种习气消除了,就解脱了。我们有了这些妄念,就会有障碍。因为会把这些妄念当成真,当成有一个“我”,有一种符合我们自己六根相应的感觉,就觉得好。反之就会觉得不好,所引发出来的就是痛苦。如果我们痛苦的时候,想一想真正究竟是谁在受苦?想一想的话,你就找不到。你快乐的时候,想一想,现在真正到底是谁在快乐?你说我在快乐,那么我是眼睛在快乐?耳朵在快乐?鼻子在快乐?还是心在快乐?心在什么地方,心也找不到。就没有快乐可言,也没有痛苦可言。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丛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过去禅宗傅大士讲,禅宗祖师讲的话都是有境界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怎么来理解空手把锄头?有些人说,空手把锄头什么意思?他说你这个手空了,所以你才能够拿锄头,你这个手里面有东西的话,你的锄头都拿不了,你要锄草,草都锄不了。有些人说空手把锄头,什么意思?他说虽然你这个手上是空的,好象手上拿着一把锄头一样,天天在那边锄草,就是说我们自已都会要用心,来铲除我们内心的杂草除完,这都是很有境界的。步行的也一样,“步行骑水牛”,走路为什么骑牛?我们说走路的人看什么?骑马的人看坐骄的人,一比,比得心里难受,他总是觉的别人比我好。禅师就不同,他的境界刚好倒过来,步行骑水牛,你走路的时候就犹如骑着一只牛一样,,这种感觉就尤如说自己好像骑着牛背上面一样,就不知不觉不知道辛苦,不知道自己在走路,这样走路就不会辛苦。看到我在走路,你在骑着一只马,我心里就不平,心里就不服气,你为什么要比我好?就会越来越烦恼,越来越难过。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为什么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我们在桥上过会认为桥是如如不动,人是在动。禅宗的祖师说我这个心如如不动,走到哪里都是如如(不动),我走到什么地方这个桥是离我越来越远,所以说桥在动我没有动。那么水也在流,因为我们顺着这个水流,所以就变成说水跟我们的心、跟我自己是同步的,但是你这个桥,在那里越来越远,所以就变成桥流水不流。
它很多境界要启发我们,不能被世间上面种种的名言假相束缚住,束缚住的话就想不开,起烦恼,不得解脱。天台宗的也好,中观宗也好,常常听到《大智度论》里边的一个偈子:“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论》里头也有。我们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怎么来从因缘所生法的本身体会到空、假、中,体会到中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可以理解“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理解“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呢?祖师大德、佛菩萨告诉我们要观待因缘所生法是空性,就是你有境界的时候,它是空性;你没有境界的时候,它也是空性,它都是空。就是你一个事业的成功,因缘所生法;你一个事业的失败也是因缘所生法。有一个人成功,因缘所生法;有一个人不成功,也是因缘所生法。可能就是某一个因素加进去了,然后这个事情就成功了;缺乏某一个因素,就失败了。,众缘和合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事物的本来面目才是佛法告诉我们的道理。但是我们会把事物的一些外在的特点当成是真实的,这样子的话我们就会有比较大的问题,会很在意得失成败,有人在世间的话,会非常在意这些,这些方面。得失成败也是缘起法,如果我们通达了缘起法,观照缘起法,以智慧作为自己人生的导航,才能够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就可以避免失败的因素
`
佛法告诉我们就要让我们去运用佛法,告诉我们不是让我们再以佛法的观点来解释佛法,这佛法本是佛讲给我们听的,佛讲给我们听就是因为我们有问题,所以听完了我们要照办,如果我们听完了以后再讲给别人听,再讲给菩萨听,菩萨他不要听,本身就是佛菩萨讲的,所有这些经都是佛讲的,我们在念经也是念给我们自己听,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
通过佛言祖语,透过三宝的加持。而不是说佛菩萨喜欢听我们念经,我们才给他念经,我们不给佛菩萨做早晚功课,佛菩萨不高兴。没那回事情,这做早晚功课和念经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用功,不是说佛需要,佛需要说我们要去用功吗?
我们学佛法的人,修行的人,就应该要有这样子的一种毅力,这种毅力就必须要有愿心,必须要有决定,我们的誓愿才不会退失,这是我们承诺的事情,答应的事情,我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不会变化,才不会变卦。不然都很容易无常的,这好事也会无常。修行也会无常,修一修不想修就是无常,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因为无常,所以我们需要愿力。
古来的祖师大德们,无论哪位法师的成就,高僧大德的成就,他们这种愿心都是很了不得的。你看鉴真大师多了不起,前一段时间我们大家都看《鉴真东渡》的碟片,鉴真大师66岁6次东渡才成功,并且是双目失明。你可想而知,66岁,这在唐朝的时候66岁,那个时候的人的寿命本身就没有现在长。现在60岁就退休了,他66岁还要东渡,5次不成功,第6次再去,你要有这种毅力就了不得,现在我们都是很难做到的。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毅力?在他内心有真正佛法的种子。
在唐朝的时候们国力很强盛,所以很多国家都跟中国有交往。那个时候,日本派了遣使团,派了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当时日本天皇就知道中国有位法师很了不起,鉴真大师,日本人都知道。那个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传真机,就都知道。语言不通但外国的天皇都知道,就派了两位留学生,荣睿、普照跟第九次遣唐的遣唐使一起来到中国,来请鉴真大师。他们是公元733年来,到742年的冬天才见到鉴真大师。也就是日本来的这两个和尚要找鉴真大师,找了十年的时间才找到。你看,这个毅力也是很了不得的。
在742年的冬天才找到这个鉴真大师。当时从日本到长安,到长安再找来找去,找到扬州的大明寺。那个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信息也不灵通。更何况一个外国的和尚,语言又不通去找肯定是海里捞针,多难的事情!找到了之后就表达来意,就是请鉴真大师到日本去弘法。
鉴真大师这个人也是很了不起的,一请就会答应愿意去。那个时候,刚才谈到他岁数很大,想去传戒是不可能一个人去,肯定还要别人跟他一起去。他就问寺庙里边其他的出家的法师,说我愿意到日本弘法传戒,你们谁有没有愿意跟我一起去的?没有一个人吭声。下面的人岁数比他小都不敢去,知道这个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漂洋过海,有生命的危险,可不是一个小事情。当然,很久很久的时候,有一位法师名字叫祥彦,他说“彼国太远,生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克”,是故众僧咸默。他说这个人生难得,中国难生,我们修行还没有修好,这个还是以修行为主,不要去管了,大家不同意也是有道理的,所以把大家不去的原因都说一通,鉴真大师听以后,马上就说“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大家都不去,我自己一个人去,这个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就跟玄奘大师一样,他们这种是风骨,千古风骨,所以才能够成就高僧大德,都是有不凡的气概。
这样鉴真大师就准备去日本,经过这个五次的东渡都不成功,第六次才成功。,鉴真大师他是怎么去日本的,刚才我们谈到,公元733年的时候,日本第九次遣唐使来到中国的时候,荣睿、普照两位留学生受到日本天皇的命(令)来请鉴真大师东渡,到743年的时候,鉴真大师同意、答应开始东渡,到753年的时候才到达,这个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日本两个法师去找他的时候找十年,准备十年,一而再,再而三才到达,最后一次753年到达的时候,一个船一百八十几个人,一百七十几个都死掉了,是非常的不容易。鉴真大师在日本只活了十年,763年圆寂,刚好都是十年一劫。
鉴真大师到日本的时候,受到日本举国上下盛大的欢迎。当时日本的首都是奈良,到奈良的时候,所有的皇族、贵族、僧侣、平民百姓全城出动,夹道欢迎。当时到日本不久,第二年的3月,日本天皇就颁布了诏书。诏书当中写,“大和尚远涉沧波来到我国,朕不胜欣慰。自今以后,授戒传律都由大和尚担任”。这个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他才去两个月的时间,日本的天皇就如此信赖,他说举国授戒的事情都由你负责。这个意思就表明说,以后日本出家的法师他们要受戒,都请你当戒和尚。这样子日本这些法师的话,全部都成了鉴真大师的戒子,诏书这么给颁布下来,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由此可见他的道德有多高。到4月的时候,3月颁布诏书,在4月初就在东大寺设了戒坛,传戒,那个时候传戒,日本的太上皇、皇太后、皇子以及400多位出家人一起来参加受戒,太上皇都来受戒,还有太后也来受戒。
到了756年的时候,天皇就任命鉴真大师为“大僧督”,统理日本所有的佛教的事务,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佛教会的主席一样。才去几个月,就当整个日本佛教会的主席,可想而知就是日本的这种朝野上下对鉴真大师的一种仰慕和尊重。这些都是有历史可查的,不是随便乱编的,都是有案可查。
在日本去了不久,到759年的时候,鉴真大师就跟弟子们根据扬州大明寺的这种风格修建了一个庙,叫“唐诏提寺”,现在还在,我去过好几次。当时邓小平去日本也到那去参拜,就在那里参拜鉴真大师,影响都非常大。这个寺庙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并且对中国、日本的交流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以后鉴真大师就在唐诏提寺里头讲经、弘法、授戒,把律宗在日本建立起来。所以鉴真大师成了日本律宗的开祖,创始人,很了不起。
鉴真大师去日本的时候已经双目失明,但是双目失明了还能够盖庙。在那个时候,没有科技肯定都是靠人力。现在我们科技这么发达,运输、交通这么便利,鉴真大师知道说这个道场的重要性,必须要靠道场,这法才能够广传,才能够长远的流传。还把医学传到日本去,给大家治病,把印刷术传到日本去,贡献都很大。
763年,鉴真大师在唐诏提寺圆寂。他的弟子叫忍基,还有一个弟子叫思托,就用我们中国的老办法,在日本把鉴真大师的肉身保存下来。所以鉴真大师在日本仅仅十年的时间影响这么大,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至今都成了中国、日本友好交流当中非常重要的桥梁。鉴真大师圆寂十六年以后,鉴真大师的弟子们就委托当时的一个文学家,写了一部著作,叫《唐大和尚东征传》,里面记载了鉴真大师六次东渡,种种的困难,以及在日本弘法、成就、这样子的一些经历啦。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那个日本的著名的文学家写的,鉴真大师的传,居然还写《唐大和尚东征传》,在日本盖的庙叫做唐诏提寺,再想想看玄奘大师,去印度西行求法,求法回来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他就跟唐太宗,跟皇帝,也写了一部自己的所见所闻——《大唐西域记》,他本来是去印度,古印度,西域的事情,跟唐朝也没有关系的事情,他就把唐给它安到上面去,大唐,里面也没有记载大唐的事情,同样鉴真大师在日本的时候他也是用唐,大唐。
鉴真大师也好,玄奘大师也好,他们为什么能称大师?他们有智慧。他为什么有智慧?他们爱国,这个也是有关系的,你必须要靠国家的力量,你做再多的好事、再多的善事,国家总理,说一句话,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个国家的力量它是无穷的。我们弘法也是一样,他必须要靠国家的力量,就是我们做好了,国家支持这佛教才能有希望。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所作所为,没有取得国家的支持,那肯定做不好。
为什么鉴真大师,我们中国人来记念他,日本人也记念他,鉴真大师这个人就是有这种高僧大德的气质,并且是不凡的气质。这种成就千难万阻,千辛万苦,不知道要多少的磨难,多么不容易。反过来说,也就是因为如此多么不容易,他所成就出来的事业,才能够堪称众瞩,如果说这个事情很容易,大家都能够做得到的事情,你肯定过了几天过了几年,大家都忘记掉了,只有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它才有生命力、才有历史的意义。玄奘大师,“宁可西行一步死,不可东退半步生”,就是他要求法非常明确,西行求法,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念头。就是西行求法,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鉴真大师,刚好相反,他要东渡弘法,就是要到日本去弘法。他喜欢去日本弘法,死也不怕,大家都不同意,他也不怕,最后他成就了。佛为什么要成佛呢?佛要出家,他父亲也不同意,他一家人都不同意,整个朝廷也不同意,释伽牟尼佛半夜跑出来,开城门,到雪山修行,最后成佛。
佛陀也好,鉴真大师也好,他都是人成的,启发我们本有的佛性,佛性彰显出来。实际上我们人人都有佛性。但是我们的佛性被蒙蔽了,被尘埃、污垢包裹了,显示不出来,智慧的光芒发挥不了作用。我们有的都是烦恼、都是业障。所以修行、参禅,修来修去,修的时候常常听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附体,非常多,那附体会不会有呢?照经论来讲是有的,附体了以后怎么办?念大悲咒。大悲咒,它里面有佛菩萨和很多的鬼神,他功夫很高,那里有佛菩萨,这些大人物来了,附体的这些小鬼小怪赶紧走。所以你有附体的时候,你就要念大悲咒,大悲咒能帮你除去冤亲。你很诚恳地念、专心念,它会起作用,大悲咒又名《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
这些境界肯定会有,《楞严经》里面就有,五十种阴魔?它本身就是一种魔,一种作怪,越是有修行的道场,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越是多。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你不要看到这些怪里怪气的东西,你太在意,就会有问题。《圆觉经》里面讲,“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知道说这些是幻化的就要离开。怎么离开就是你内心不要贪着,你内心一贪着的话就会有麻烦,你觉得修行这个功夫有特异功能,这种功夫你们都没有,或者你功夫最高,那么你就被这些幻象迷惑住了,就吃了迷魂药了,你就会有麻烦。离幻即觉了,这些幻象一离开了,人就醒悟过来,觉醒了,就不会有问题了。所以我们遇到这些境界的时候,一个持大悲咒,或者说我们念观世音菩萨,然后要根据《圆觉经》里面的话,“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要太在意,不要去作意。
你内心一贪着的话,就会有麻烦。觉得我这个已经来功夫了,你旁边的人也很好奇,你究竟有什么功夫?帮我看一看,,明天怎么样?我的功夫你看怎么样?身体有什么病?修行修到什么境界?前一辈子如何如何?那你就着相了,知幻你不仅没有离,你还去亲近,你就着魔了,就是跟这些魔的境界越来越接近,这是肯定的,这经论里面本身都是有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里面有讲,《圆觉经》里头也讲,《楞严经》里面也讲了,都是有的,必须要照经论讲的去做。你不照经论讲的去做,你的麻烦还在后头,肯定会有麻烦,然后,我们有遇到这些境界的同修,自己也要注意,我们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些境界呢?这些魔障、这些障碍,要消除。消除以后,我们人慢慢清醒过来,慢慢我们的功夫就会越来越长进。
释伽牟尼佛,“三祗种福慧,百劫修相好”,他福德智慧的圆满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佛陀,三十二相具足,清净、圆满、庄严。
我们如何太在意,太有心,“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世间上面的人,常常有这种说法。就是说,你故意说要去做一个事情,做给人家看说,我在做好事,那么你做的这个好事,因为你有意要让大家看到、知道说你在做好事,这种好事,得不到奖赏,也得不到鬼神的奖赏,更得不到佛菩萨的奖赏,就是你有这种表现欲,就是我做了好事的目的,是为了要求大家说我做的好。就是你的目的,或者说是你的发心、你的动机,你是做好看,不是真正为了要做好事,不是为了要做利人、利已、利教、利民的事情。你做的目的是在这个虚境幻相,这个幻相也是着相。那么“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什么意思呢?因为常常事情做错了,因为我不知道,或者我们能力不及力有不殆,因为一个事情它要很多人大家一起来配合才能干好,因为别人的因素,这个事情做得不圆满,也做错了,我们是无心的。你无心的话,虽恶不罚,佛菩萨这些神,鬼怪就不会找你麻烦,因为你不着相,你知道我虽然做不好,而我已经尽心尽力了,尽己所能,你做不好你就说,反正我们自己心里也有数,就不会去在意,如果着相,哎呀,今天做不好,人家会说我,这样不行,我赶紧跑,你是着相,你说,我做不好,这个法师要来批评我,不见他自己就这样躲着他,你这个也是着相,所以你这种善恶一念间,就是这样子一回事,你怎么去认识,你看事情还是看内心?你看事情的性质,还是看事情的结果都是不同。
菩萨跟凡夫有什么差别呢?凡夫以自己的心为心,以自心为心;,菩萨以众生心为心,菩萨自己没有心,以众生的心为心,凡夫心以自己的心为心。什么意思呢?就是菩萨他时时刻刻关注的是众生需要什么?现在的众生需要什么?未来的众生需要什么?然后他就去做这些事情;众生考虑的是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要做什么?他去做,做完他到明天就不需要了,到后天他就不需要了,他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很多,他个人不需要很多事情,人有衣服穿,有个床铺睡觉,每天有饭吃就可以,他一个人不需要什么。我们需要为众人做事,为佛教做事,我们需要发心,我们需要体解大道,发无上心,需要以众生心为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就是菩萨没有心,以众生心为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要做的就是这样子一种意志了。
所以我们学佛法,要慢慢去体悟,佛法什么内涵,怎么样子能够学到佛法?佛法究竟是一种什么味道,就如喝水一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也知道,佛法究竟是什么?佛法究竟对自己的生命有何帮助、作用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