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第三部分 慧 第八章 正见——清凉地

  • 作者: 阿姜查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 分享到:
第八章 正见——清凉地
修行之所以困难 在于执持邪见
「法」的修行违反我们的习气,实相违背我们的欲望,因此修行起来才会有困难。有些我们认为错的事可能是对的,而以为对的则可能是错的。
为何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心在黑暗中,看不清楚实相,什么都不知道,才会受到人们谎言的愚弄。他们将对的说成错,我们相信;将错的说成对,我们也相信。这是因为我们还不是自己的主人,经常受到心情的欺骗。我们不应以这颗心和它的想法作为向导,因为它并不知道实相。
有些人完全不想听别人的,这并非智者之道,智者聆听一切。闻法者无论喜欢与否,都必须同样地倾听,而非盲目地相信或不相信,必须保持客观与中立,不能心不在焉。他们只是聆听,然后思惟,最后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智者在相信所听到的事情之前,应亲自去思惟与了解其间的因果关系。即使老师说的是实相,也不要一味地相信,因为你尚未亲自觉知它的实相。
这对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比你们还早修行,听过许多谎言。例如:「这个修行真的很困难!」修行为什么会困难?它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的想法错误,我们持有邪见。
我们始终不平静 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同住,但感觉不太对劲。于是我逃离群众,远离比丘与沙弥们,跑到森林与山上去。我认为他们不像我一样用功,他们太懒散了,某些人像这样,某些人像那样。这些事情真的让我困惑不已,遂成为我持续逃避的理由。
不过,无论是独居或与人同住,我都静不下来。我对自己不满,也不满意大团体,我认为这不满是由于同伴、心情、住处、食物和天气的关系――由于这个或那个,我一直都在寻找适合内心的东西。
身为头陀比丘,我四处行脚,但事情还是不对劲。「我该怎么做才对?」我质疑,「我能做什么?」和很多人共住,我不满意;和少数人同住,我也不满意。到底是为什么?我就是不了解。
我为何会感到不满?因为我有邪见,如此而已,因为我还执著错误的「法」。无论去到哪里,我都不满,心想:「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有诸如此类的想法。我责怪别人,责怪天气太热、太冷,责怪一切!就如疯狗遇到什么就咬,因为它疯了。若心像这样,我们的修行就永远无法安定下来。今天觉得好,明天又不好,我们一直都这样反反覆覆,达不到满足或平静。
佛陀有次看见一只豺狼或野犬跑出森林。它先是站着不动,不久之后,跑进矮树丛中,躺下片刻,再跑出来。接着跑进树洞中,再出来,然后跑进岩穴中,又再跑出来。它才静立了一分钟,下一分钟便跑进来,然后躺下来,接着又跳起来……。原来那只豺狼患有疥癣!
当它站着不动时,感到很痒,因此便奔跑;奔跑时,它还是不舒服,因此又停下来。由于站着不舒服,所有它又躺下来,然后再跳起来,跑进矮树丛与树洞中,永远都无法安定下来。佛陀说:
比丘们!你们今天下午有看到那只豺狼吗?无论站着、奔跑、坐着或躺下,不管在矮树丛、树洞或岩穴中,它都感到痛苦。它责怪站着让它不舒服,又责怪坐着,责怪奔跑与躺下;它责怪矮树丛、树洞与岩穴。其实问题和这些事都无关,那只豺狼病了,患有疥癣,问题是出在疥癣上。
心中有邪见 无论到哪里都不满
我们就如那只豺狼,由于邪见才会感到不满,我们不练习根律仪①,遂将痛苦归咎于外在环境。无论住在巴蓬寺、美国或伦敦,我们都不满意。不管是去住在国际丛林寺(Wat Pah Nanachat),或任何其他分支寺院,我们也都不满足。为什么不满?因为我们心中还存有邪见,无论去到哪里,我们都不会满意。
但就如那只豺狼,一旦它的疥癣痊愈,无论去到哪里,它都会很满意。我经常反省这点,并经常教导这点,因为它非常重要。若我们知道各种心情的实相,就会比较容易满足。无论是热或冷,不管是和很多或很少的人在一起,我们都能知足。知足的关键不在于和多少人同住,而是完全在于正见。
但我们多数人都持有邪见,就如一只蛆,蛆的住处很脏,它的食物也很脏,但却是最适合它的,若你拿根棍子将它从粪堆拨开,它会奋力挣扎爬回里面。
同样地,当阿姜教导要有正见时,我们会抗拒,它让我们觉得不舒服。我们溜回自己的「粪堆」,因为那里才有家的感觉,我们都是如此!若不了解一切邪见的弊害,就无法舍弃它们,修行也会变得很困难。
若有正见,则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很满足。我已如此修行,并看清这些事。如今许多比丘、沙弥与在家众来看我,若我还不了解,若还有邪见,我早就被烦死了!比丘们正确的住处——清凉地,就是正见本身。除此之外,不应寻找其他东西。
心若不取苦与乐 就能抵达涅槃的达海
因此,即使你们不快乐,没关系,这不快乐也是无常的。难道那不快乐是你的「自性」吗?我一点也不认为它是真实的。不快乐只是瞬间即逝的感觉。瞧!它出生,然后死亡。喜爱也只出现片刻,然后就消失。爱、恨或愤怒可能一直持续吗?
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不变的实体,它们只是心中一闪即逝的法尘。它们一直都在欺骗我们,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实不变的。就如佛陀所说,当痛苦生起是,它短暂停留,然后就消失。当痛苦消失时,快乐生起,短暂停留,然后又消失。当快乐消失时,痛苦再次生起……如此辗转不已。
我们最后只能这样说:除了痛苦的生、住与灭的过程之外,什么也没有,如此而已。但愚昧无知的我们,却经常追逐与执著它,永远看不到无常的实相。若了解这点,无须想太多,我们就可以很有智慧。但若不了解,我们的妄想就会多于智慧——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智慧!除非我们真的看到错误行为的弊害,并放弃它们,否则情况不会改善。同样地,除非我们看到修行的真实利益,并遵循它,积极投入修行,使心变好,否则也不会有智慧。
若砍下一段木头抛进河里,若它不沉下去,或卡在河岸,它终究会抵达大海。修行也是如此,若你们依照佛陀指示的道路修行,亦步亦趋,就能超越两件事——耽著欲乐与耽著苦行。它们是河的两岸,这边是爱,那边是恨,或这边是快乐,那边是痛苦。
木头就是这颗心,当它在河里漂流时,会经历快乐与痛苦,若信不执著乐与苦,就能抵达涅槃的大海。你们应了解,除了苦与乐的生灭之外,什么也没有。若不被卡在两端,你们就是走在真实禅修者的中道上。
这是佛陀的教导。乐与苦、爱与恨,都只是我们所设立的假想。智者不遵循或鼓励它们,他们不执著它们。这是放下耽著欲乐与耽著苦行之心,是正确的修行,就如那段木头最后会流入大海,不执著两端的心也必然能获得平静。
[注释]
①防护感官的戒即所谓的「根律仪」,例如当眼见色时,以正念防护眼根,不让贪等烦恼入侵而受到系缚,即是「眼根律仪」。其他五根的防护亦然。
分享到: